VOL.22「女性觉醒」被忽视的性别伤害:谁是真正的帮凶?·性别微侵犯B

哇呀挖

上一期我们通过六个女性的故事,对性别微侵犯的细致剖析,我们已经了解到,无论是在职场中不被重视的建议,家庭中被轻视的全职付出,还是网络空间中充满性暗示的言论,这些看似微小的言行,都如同“慢性毒药”般侵蚀着女性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我们将正式深入探讨的,也是这些看似零散的性别微侵犯案例,以及日常互动中基于性别的歧视或贬低行为其背后,指向的复杂概念——“社会共谋”,以及我们具体可以怎样做呢?又该如何面对和处理那些无处不在的‘性别微侵犯’呢? 时间轴: 00:00-00:30 开场 00:35-06:16 "强势女性",你真的没有被性别微侵犯么? 08:18-16:09“社会共谋”机制:“制度性共谋”、“文化共谋”、“个体互动共谋”、"共谋 的维持机制",四位一体如何成为“性别微侵犯”的幕后黑手; 16:10-17:33以“2025年引爆网络“南师大性丑闻事件”为案例,揭示背后的共谋运作机制; 17:33-24:15那么,我们具体可以怎样做呢?又该如何面对和处理那些无处不在的‘性别微侵犯’呢? 分成以下三个主要的步骤以及【东亚微侵犯的特殊性】 24:15-26:32 尾声。每一次勇敢的说“不”,每一次坚定的支持,都在为我们自己,也为我们的下一代,铺设一条通往平等与尊重的道路…… 下一期我将邀请几位我们社区的女性小伙伴,一起来谈一谈,她们生活在大中国的各个区域,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和职业领域,她们将会讲出自己对于性被微侵犯的看法,以及曾经被性别微侵犯的经历,还有她们应对和自我疗愈小妙招,在此将分享给更多的姐妹们!期待你的再次收听,拜拜喽

26分钟
99+
3个月前

VOL.21「女性困境」被默许的性别冷刀·游走在法外之地的隐秘攻击·性别微侵犯A

哇呀挖

VOL.21「女性困境」被默许的性别冷刀·游走在法外之地的隐秘攻击·性别微侵犯 从这期开始,我们要开启新系列。用女性主义视角切入,仔细拆解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的言行细节——这些不经意间的用词动作,怎么就在默默加固性别刻板印象? 我们要揪出这些日常现象里藏着的性别权力关系,更要看清这些细碎微小的日常操作,是怎么像水滴石穿般渗透进我们的身体和思维。 回想一下,在职场、社交、家庭或网络生活中,我们是否常常遇到这样的瞬间:一个眼神、一句玩笑,甚至是看似善意的言语,却让我们感到不适,像一根刺,隐隐作痛? 你是否也曾因此怀疑自己是否过于敏感?但真相是,这些看似微小的“性别微侵犯”,正在逐渐削弱我们的自信和生活。 本期节目,我们首先要聚焦一种隐匿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性别微侵犯”。 “性别微侵犯”正是通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隐藏着难以察觉的偏见和伤害。 这些“小事”会让我们感到孤立、焦虑,长期积累,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逐渐削弱我们的力量、蚕食我们的内心。 那么,这些“性别微侵犯”到底是什么?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 时间轴: 00:00-01:50 导言“性别微侵犯” 01:50-09:18 是谁?为什么?首次提出了“性别微侵犯”?|概念溯源、定义、展开 依据心理学实验中的访问案例,深入探讨,生活中各个层面的性别微侵犯 [案例分析----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从女性主义角度批判] 09:19-12:40 职场上性别微侵犯·案例1-被打断的她; 12:40-17:59 学术界性别微侵犯·案例2-赞扬背后的刺伤; 17:59-21:04 家庭中的性别微侵犯·案例3-砍向全职妈妈的"钝刀" 21:04- 26:24家庭中的性别微侵犯·案例4-逆转命运的工程师晓晓 26:24-29:29 网络中的性别微侵犯·案例5-消失的空乘女孩 29:00-31:32 这些看似零散的性别微侵犯案例,以及日常互动中基于性别的歧视或贬低行为,并非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背后,实则指向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社会共谋”。 下一期栏目,我们将深入地探讨“社会共谋”的具体表现及其应对策略,以便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些无处不在的隐形伤害。 期待与你再相遇!

31分钟
99+
4个月前

VOL.20「以魔法打败魔法!三招验出咨询师真段位,假共情退退退!」心理咨询的正确打开方式03

哇呀挖

VOL.20V「以魔法打败魔法!三招验出咨询师真段位,假共情退退退!」|心理咨询的正确打开方式03 我是话题发起人AD,前两期我们就「建立咨询师关系」为目标,聊了如何依据自己的情况筛选和挖出咨询师简历的含金量,今天我们要一起啃一块硬骨头: 「第一次会谈咨询师」对于完全不懂心理专业的人而言,我们如何通过三个问题来判断咨询师的专业度,简单说这三个问题就是: 1、你的心理咨询专业流派是什么? 2、你的从业经验分享以及在你的从业中处理过的和我类似案例的举例分享? 3,您有什么想法和计划,如果按照您的计划做,我的状态将会有怎样的进展呢? 三个问题简单说,就是治疗流派、治疗经验和案例、针对于我的想法和可能的发展,那么,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顺序提问,如何判断答案的对错?每个问题的答案判断是有怎样的逻辑关联?三个问题之间也有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栏目整片,对话近十年研究心理干预的李涛老师,也是这三个专业判断问题的提出者,让他解读三个问题之间的底层逻辑,以及公布问题的正确答案吧! 还要给大家一些补充:其一,咨询师的专业水平非常重要,但是“货比三家”也是同等重要,或者说,咨询师的专业能力很重要,而建立咨询关系中的良好默契也很重要,这的确需要耐心,尤其当我们正处于极度痛苦的时期,虽然耐心是很难的,但是,如果不是简单情绪问题,而是真正的心理问题的话,跨越它的第一个难关,就是打破僵局去一次次尝试寻找到合适自己的咨询师,当然如上一期结尾提及,保持对某些咨询师会给我们带来的二次伤害的警惕,及时说不。其二,除了保持警惕,也要保持对自己感受的信任呢,千万不要迷信那些高级背景和熟人推荐的五星好评咨询师,只要和他交谈感到不舒服,就及时跟他反馈我们的感受,如果之后他调整了,或者坚持不改变他的沟通模式,就说明他真的不合适我们。如果和某位咨询师沟通后,您感到兴奋或充满希望,那么他们可能是我们可以建立咨询关系的好人选。对国内外对于咨询师专业化水平与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中表明:成功治疗结果的最大预测因素是治疗师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因此找到一个能让你感到安全、能被倾听的人是最重要的。

28分钟
77
5个月前

VOL.19「第一次心理咨询面谈指南·如何“高效开箱”你的心理治疗方案?」心理咨询的正确打开方式02

哇呀挖

VOL.19「第一次心理咨询面谈指南:如何“高效开箱”你的心理治疗方案?」心理咨询的正确打开方式02 本期内容摘要: ~「提高咨询效率让我的每一分钱不打水漂」 综述与咨询师第一次面谈的「核心内容以及流程规范」包括但不限于: · 标准首诊流程,判断咨询师操作基本规范; · 作为来访者需要提前准备,以及准备些什么,以此。 · 来访者与咨询师如何建立关系,如何进行相互了解,明确咨询目标和治疗方案。 ~“开箱初检验”——咨询师应该是怎样完成他的角色与任务: · 搞清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沟通套路(方法); · 评判咨询师对我们的观察姿势(体验感); tips:强调面谈比网络治疗更具优势,因为可以全面观察来访者的身体语言。 ~ 考核咨询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是否符合我的预期),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 · 来访者应主动询问治疗方案,确保方案的适合性和可接受性; · 判定咨询阶段的目标,短期、中期或长期 时间轴: 00:00 第一次咨询流程规则的基本原理,以及其流程要达到的目的 04:19 第一次面谈中的细节展开——“咨询师=人肉潜意识测谎仪?”、“侦破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咨询目标如何被规划?”、“如何检查咨询的有效?--个性化咨询治疗方案” 26:35 面谈前关于我的咨询目标的思考: 比如: ~我最近感受到了什么情绪?我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 ~最近当我感到不安或有压力时,我是如何应对的?这些应对策略有用吗? ~我发现自己整天都在想些什么?这些想法是有益还是有害? ~我生活中的哪些方面需要改变?为什么需要改变? 这些问题都能帮助我们探寻自己的的治疗动机,如果你自己很难确定哪些是你觉得重要的第一目标,你可以拿这些问题的答案,在第一次会谈咨询师时去商量解决,有的放矢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咨询效率。 31:40 与咨询师第一次前面前,来访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建立

33分钟
99+
5个月前

VOL.18「三角定位法·心理咨询不迷路」心理咨询的正确打开方式01

哇呀挖

VOL.18「三角定位法·心理咨询不迷路」心理咨询的正确打开方式01 无论是在心理行业成熟的欧美国家,还是心理咨询行业新兴的中国,心理咨询行业从没有一马平川,尤其是深陷心理问题发作的朋友们,如何一面对抗心理和情绪的困境,一面还要淌入这片浑水寻求帮助,是在从做心理主题开始的九个月研究里,始终缠绕在心间的痛…… 除了运气,能用科学方法对心理咨询过程的每个阶段逐一切片解决,成为这个主题的目标: 很多朋友都知道,回答这个问题,专业度必然是心理咨询的信任关系建立的基础,所以一般在寻找咨询师时,查看咨询平台和咨询师背景简历往往成为最初的起点,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打个比方,一个人要去某个地方,如果她并不清楚与这个地方的距离,也不清楚自己有没有汽车或者自行车,银行卡里是能支付打车还是公共交通时,这个人就开始查阅汽车班次、各种网约车平台的信誉情况,甚至查询航班信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她真的能顺利到达么? 「三角不等边」方法: 在对行业从业者们追问中,经常会提及三个考察点,即「咨询能力、咨询时间、咨询费用」 「我能付出多少费用去合作咨询师」就是咨询费用; 「我需要一位怎样咨询能力的咨询师」就是咨询能力,; 「如果基于费用和需求,这位咨询师能以每次多长时间来和我对话」就是咨询时间, 在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口中,给出了我认为最好的起点答案,她总结为「三角不等边」法,即「能力值、时间值、费用值」的三个点是永远不可能形成等边三角。这个方法是对于来访者层面的,可以帮助我们根据自己实际经济能力或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去粗略判断出,我们将咨询师级别设定在哪里。 说完了基于我们自己维度的判定,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步,也就是尽管通过「三角不等边」方法缩小范围了咨询师级别的范围,但是依旧要对这个级别的数十位乃至百位的咨询师简历,对于普通人而言,那些动辄名校毕业以及各种专业培训的背景资料,还有几千几万小时的心理咨询从业时长,再到让银行卡颤抖的价格表,这些项目之间是否有逻辑关系?他们到底是否和治疗能力有关系么?如何从中进行筛选可以进行初步接触的几位咨询师呢 「三角可等边」方法: 这是针对于咨询师简历做出放大细节的判断方法,尽管考察点依旧围绕着「咨询能力、咨询时间、咨询费用」的逻辑关系,但是其中关于「咨询时间」解读是与「三角不等边」中咨询时间定义为来访者与咨询师可以进行治疗时长不同,「三角可等边」咨询时间是指咨询师的简历资料里的从业治疗时间,让我们有请李涛老师,听他细细解读如何用「三角可等边」去「甩干水份,戳穿咨询师简历背后真相。 ··时间轴·· 00:00 开场白 01:00 国内外心理咨询行业状态介绍 02:50 打开心理咨询之路的起点 03:54 定位自我情况的「三角不等边」方法 05:30 甩干咨询师简历的「三角可等边」方法简介 07:00 对谈详细介绍「三角可等边」 22:00 其他需要注意的小tips 23:00 尾声总结

24分钟
77
6个月前

VOL.17 「心理咨询·渠道大起底+自测攻略」闭眼抄作业就完事了」

哇呀挖

感谢来到2025年的第一期,VOL.17 「心理咨询·渠道大起底+自测攻略」愿你新年的每一天都能有闪光一刻! 回顾去年最后几期里,和你一起分享了很多关于心理治疗的话题,而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感知到一些困惑和情绪问题可能是由于心理所导致的,去寻找一位合适自己的咨询师就是会考虑到的新课题,所以,本期我们将一起启程 ~以实用性为主的话题「心理咨询"避坑"系列」。 在这个新系列里,我们将一起和更多嘉宾来探讨但不限于「什么情况下,我该去找个咨询师?去哪里寻找咨询师?如何知道对面的咨询师是否适合我?判断咨询师给出的咨询方案和咨询目标,是不是符合我的期待?等等一些非常现实和细节的小问题…… 本期作为第一期,将尽量全面客观的、细节罗列出目前能寻找到咨询师的所有渠道方式,同时将详细评估这些渠道的可操作性和优劣势。 VOL.17 「心理咨询·渠道大起底+自测攻略」闭眼抄作业就完事了」 ··时间轴·· 00:00 开场介绍 01:18 「自测攻略」:什么情况下,我该去找个咨询师帮助我? 11:03 心理援助热线|靠谱么? 14:10 医院心理/精神专科|靠谱么? 21:53 心理咨询平台/机构|靠谱么? 34:21 自媒体--小红书·抖音·b站·微博等等(涵盖平台及独立咨询师)|靠谱么? ····· 34:21 综合评估 ····· 39:06 筛选自媒体靠谱的独立咨询师 53:19 心理训练营|靠谱么? 56:53 尾声 ··下期预告·· 下一期我们将前往「心理咨询"避坑"系列」第二站:"高大上"资历背后的咨询师--感谢收听,期待与你再相遇。

57分钟
62
7个月前

VOL.16「大脑黑客』全维度解构催眠体验

哇呀挖

··前情提要及本期综述·· 上一期作为H博士的心理咨询师,为我们展开H博士的真实治疗中「如何应用多种治疗技术结合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的过程」,其中关于“催眠治疗技术”是目前国内较为少见的治疗方式,而且由于一些电影电视剧中比较神话和神秘化其过程和效用的原因,也给我们带来很多误区。 所以本期栏目我们将将带来催眠治疗从形式到内容的具体流程,以及我也会根据一些个案调查、翻阅国内外学术资料,和大家分享被催眠者的体验; 最后我们还有谈及催眠师与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三者之间的关系,另外还有关于正念冥想心理疗愈与潜意识的小分享 ··时间轴·· 00:00 开场介绍 01:10 催眠治疗的原理 ·· 03:50 我们的潜意识保护机制|《盗梦空间》中“潜意识保安” ·· 05:50 催眠引导|在信任中才能进行 ·· 07:22 广义催眠非常普遍|正念冥想、宗教仪式、音乐与舞蹈中 12:15 催眠治疗的时长与频次|介绍依据各种因素而差异 16:40 催眠中的沟通 17:13 催眠的浅、中、深度的体验差异 20:00 催眠过程的不同阶段 20:21 催眠醒来的感受·催眠过程中的身体感受、时间感 29:38 催眠前被催眠者需要准备什么? 31:55 被催眠者有限制么? 33:15 催眠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三者区分 39:35 催眠师的失败案例给我们带来的警示 45:00 自我催眠~正念冥想的小科普讨论 ··下期预告·· 本期内容基本涵盖了大部分关于“催眠治疗技术”的科普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知识性的帮助。 下面几期栏目,我想要更多能有和现实接轨,实打实带来帮助的内容,所以,我们又正在筹划录制了“如何寻找和判断心理咨询师的技巧…等等内容”希望这些很实用的内容能真正给你带来帮助。

48分钟
79
8个月前

VOL.16「大脑黑客』全维度解构催眠体验

哇呀挖

··前情提要及本期综述·· 上一期作为H博士的心理咨询师,为我们展开H博士的真实治疗中「如何应用多种治疗技术结合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的过程」,其中关于“催眠治疗技术”是目前国内较为少见的治疗方式,而且由于一些电影电视剧中比较神话和神秘化其过程和效用的原因,也给我们带来很多误区。 所以本期栏目我们将将带来催眠治疗从形式到内容的具体流程,以及我也会根据一些个案调查、翻阅国内外学术资料,和大家分享被催眠者的体验; 最后我们还有谈及催眠师与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三者之间的关系,另外还有关于正念冥想心理疗愈与潜意识的小分享 ··时间轴·· 00:00 开场介绍 01:10 催眠治疗的原理 ·· 03:50 我们的潜意识保护机制|《盗梦空间》中“潜意识保安” ·· 05:50 催眠引导|在信任中才能进行 ·· 07:22 广义催眠非常普遍|正念冥想、宗教仪式、音乐与舞蹈中 12:15 催眠治疗的时长与频次|介绍依据各种因素而差异 16:40 催眠中的沟通 17:13 催眠的浅、中、深度的体验差异 20:00 催眠过程的不同阶段 20:21 催眠醒来的感受·催眠过程中的身体感受、时间感 29:38 催眠前被催眠者需要准备什么? 31:55 被催眠者有限制么? 33:15 催眠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三者区分 39:35 催眠师的失败案例给我们带来的警示 45:00 自我催眠~正念冥想的小科普讨论 ··下期预告·· 本期内容基本涵盖了大部分关于“催眠治疗技术”的科普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知识性的帮助。 下面几期栏目,我想要更多能有和现实接轨,实打实带来帮助的内容,所以,我们又正在筹划录制了“如何寻找和判断心理咨询师的技巧…等等内容”希望这些很实用的内容能真正给你带来帮助。

48分钟
99+
8个月前

VOL.15「从绝望到解救」三次抑郁后重生·真案剖析NO.4

哇呀挖

··前情提要及本期综述·· 为了铺垫本期内容,上一期我们解读「主流心理流派和心理技术」的基础知识,以此能更好理解本期节目中|李涛老师对H博士的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专业技术内容,以下将从H博士抑郁发生前后的状态讲述开始,到心理治疗师如何从绝望到解救的干预方式方法详细解读,以及之后对H博士的人格维度调整、还有第三阶段帮助H博士去重塑外部环境的疗愈…… ··时间轴·· 01:00 H博士陷入重度抑郁的经历,以及绝望情绪的发生 07:00 接手H博士案例时,H博士的心理状态 09:07 进行心理干预的不同阶段➡️「短期情绪调整」 ··从导致绝望情绪的表层原因、到挖掘深层潜意识根源 ··【削减绝望感】认知疗法vs催眠治疗 27:45 进行心理干预的不同阶段➡️「长期人格调整」 29:55 进行心理干预的不同阶段➡️「外部环境调整」 33:23 心理干预目标 ··下期预告·· 本期在对H博士的干预治疗中,除了使用到 VOL.14 「被心理流派搞晕的我们」中的 「主流心理流派和心理技术」,更多还应用了“催眠治疗”。关于催眠治疗技术实际应用,和影视剧中“老怀表一晃就问啥说啥”的玄妙剧情是相同的么?实际应用中的“催眠干预治疗流程是什么?以及被催眠者的实际感受是怎样的呢? 下一期将详细分享,期待你的收听! ··主题介绍-三次抑郁后重生·真案剖析·· 系列栏目主题源于H先生的真实案例来「对照剖析」,AD负责叙述案例文件中H同学成长经历与主观体验,H先生的治疗师李涛老师将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来解构,同时给到治愈他的心理干预方案——通过几期栏目内容,试图让大家能从上帝视角出发,更完整的、更细节、更多多维度去了解到,抑郁症以及人在先天、后天经历环境对心理状态的关系。另外,心里状态的形成与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AD也会从女性主义角度尝试解构。

36分钟
99+
9个月前

VOL.15「从绝望到解救」三次抑郁后重生·真案剖析NO.4

哇呀挖

··前情提要及本期综述·· 为了铺垫本期内容,上一期我们解读「主流心理流派和心理技术」的基础知识,以此能更好理解本期节目中|李涛老师对H博士的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专业技术内容,以下将从H博士抑郁发生前后的状态讲述开始,到心理治疗师如何从绝望到解救的干预方式方法详细解读,以及之后对H博士的人格维度调整、还有第三阶段帮助H博士去重塑外部环境的疗愈…… ··时间轴·· 01:00 H博士陷入重度抑郁的经历,以及绝望情绪的发生 07:00 接手H博士案例时,H博士的心理状态 09:07 进行心理干预的不同阶段➡️「短期情绪调整」 ··从导致绝望情绪的表层原因、到挖掘深层潜意识根源 ··【削减绝望感】认知疗法vs催眠治疗 27:45 进行心理干预的不同阶段➡️「长期人格调整」 29:55 进行心理干预的不同阶段➡️「外部环境调整」 33:23 心理干预目标 ··下期预告·· 本期在对H博士的干预治疗中,除了使用到 VOL.14 「被心理流派搞晕的我们」中的 「主流心理流派和心理技术」,更多还应用了“催眠治疗”。关于催眠治疗技术实际应用,和影视剧中“老怀表一晃就问啥说啥”的玄妙剧情是相同的么?实际应用中的“催眠干预治疗流程是什么?以及被催眠者的实际感受是怎样的呢? 下一期将详细分享,期待你的收听! ··主题介绍-三次抑郁后重生·真案剖析·· 系列栏目主题源于H先生的真实案例来「对照剖析」,AD负责叙述案例文件中H同学成长经历与主观体验,H先生的治疗师李涛老师将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来解构,同时给到治愈他的心理干预方案——通过几期栏目内容,试图让大家能从上帝视角出发,更完整的、更细节、更多多维度去了解到,抑郁症以及人在先天、后天经历环境对心理状态的关系。另外,心里状态的形成与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AD也会从女性主义角度尝试解构。

36分钟
99+
9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