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纪念「小家人」

大家好,本期的话题可能会有点沉重, 也是我录播客以来第一次哭着听完(没办法,代入感太强了……) 正值清明,索性也把属于我们的“思念”分享给大家。 可能大家看到这期标题有些疑问:所谓的“小家人”是指小孩吗? 也是,也不是。 因为对于我们这代独生子女来说,陪伴我们度过孤独或沮丧,陪伴我们分享快乐的“毛孩子”,早就是像家人一样的存在。而这次的话题,也正是讨论当“小家人”离开我们时,我们究竟该怎样面对,我们的真实感受又是怎样的。 最后,祝大家和家人们,无论是真正的家人,还是这些“小家人”,都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本期内容: 09:33 从一只名叫piupiu的笨蛋帅哥说起 13:32 记录着piupiu最后时刻的时刻,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勇气点开 23:00 当陪伴我们的宠物一个一个离去,我们还有没有勇气接受新的 27:22 Ta的名字叫Lily,但Ta是个蓝孩子 36:43 面对Lily最后的时刻,总有些难以释怀的遗憾 50:08 面对一个生命的离开,也许我们仍旧无法习惯平静地接受 56:01 小动物其实也教会了我们很多:比如相处方式,比如怎样勇敢表达爱,比如怎样面对分别…… 本期主播:Sigma,森淼 本期剪辑:Sigma 文案/美工:清衢 「缓一缓」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61分钟
99+
1年前

放过自己,就能远离内耗

大家好,欢迎收听缓一缓~ 写这篇文案的时候,我扪心自问:我内耗吗?我内耗有错吗?我内耗怎么啦?(逐渐大声) 没错,我就是“我即合理”党~(大笑) 在我看来,内耗分为两种:一种来源于对自我的觉察,需要花费精力在内心的冲突中找到平静;另一种则来自于外界认同与自我认知的矛盾,会让人陷入自我怀疑、行动受阻。 其实我本身并不觉得“内耗”有什么问题,更何况对于i人来说,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充电”。但无论任何事情,只要超出了某种“限度”,就会变成消耗。 所以当我们在说“内耗”,讨论的焦点,其实是这个从“充电”转变成“消耗”的临界点,讨论我们的“限度”在哪里。 听完森淼和Sigma的对话,我有一个感悟,放过自己,海阔天空。 让我们来听听他俩具体都说了什么吧~ 本期内容: 00:40 当内心的冲突长时间无法得到解决,就变成了内耗 09:25 适当“摆烂”缓解内耗,但对自我要求高的人,又很难真的摆烂 19:30 内耗一定是消耗吗?在某种程度上,它应该也存在着意义 23:18 内耗是因为内心没有理清事情的优先级,找到对你“更重要”的那件事 35:05 更关注自我感受而不要活在想象中,能够解决90%的内耗 41:30 当我决定“拒绝共情”,我自己就舒服多了 本期主播:Sigma,森淼 本期剪辑:Sigma 文案/美工:清衢 「缓一缓」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53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