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3周,本播客的第74期,读书系列的第40期,本期阅读书目《 自驱型成长》。这是第七季 教育和自我教育 的第2本准备书目。 【本周印象深刻】 1. 我们通过研究知道,就算孩子在一个领域中没有控制感,只要他们在另一个领域中能实打实地有控制感,他们就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因此,如果孩子在家里很自由,例如,能选择自己的活动形式以及参与频率,那他们就能更好地专注于比较严苛的校内环境。但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在任何地方都缺少控制感:在学校,他们被管得很严;而在家里,也是如此。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孩子在社交上的控制感愈发缺失。 2. 我们向你推荐这样一个参考标准:当一个孩子不再需要帮着穿衣服或穿鞋子时,他也就不再需要我们帮忙管理家庭作业了。 3. 在实践中有太多的困难。我们要信任孩子能自己做出决定,还要信任孩子的大脑发育,以及忽略掉那些让我们过度保护孩子免于伤害的压力,甚至要求自己别太多干涉孩子的生活,这都需要足够的勇气。除此之外,直面谈及未来时所产生的恐惧感,也需要勇气。我们还要秉持谦卑,承认自己并不总是知道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的获益最大化。我们还需要改变思维方式,去专注于我们自身,包括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这也是养育中的一个极为关键的要素。 尽管以上这一切都非常难,但就目前来看,试图控制那些我们根本无法做到的事,还要难上加难。 【你将听到】 00:00 作者介绍, 本书结构 04:08 关于书名,对自驱的理解 08:36 C1 天底下最让人紧张的事:关于压力和自我掌控 13:48 C2 做顾问型父母 17:37 C3 “这事听你的”:能自己做主的孩子 21:51 C4 非焦虑临在:做不焦虑的家长 29:28 C5 内驱力: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35:23 读后感受 【相关书籍】 《自驱型成长》[美] 威廉·斯蒂克斯鲁德(William Stixrud) / 奈德·约翰逊(Ned Johnson) 中文版 2020年出版 The Self-Driven Child: The Science and Sense of Giving Your Kids More Control Over Their Lives 英文版 2018年出版 【相关材料】
2023年第12周,本播客的第73期,读书系列的第39期,本期阅读书目《AI 3.0》。这是第六季 人工智能通识 的第1本准备书目。 【本周印象深刻】 重要的是,本书所要传达的观点是:我们人类倾向于高估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而低估人类自身智能的复杂性。目前的人工智能与通用智能还相距甚远,并且我不认为超级智能已经近在眼前了。如果通用人工智能真的会实现,我敢保证,它的复杂性能够与我们人类的大脑相媲美。 -- 梅拉妮·米歇尔 从这个痛苦的教训中可以学到的第二个普遍观点是,思想的实际内容是巨大的、不可救药的复杂;我们应该停止试图寻找简单的方法来思考思想的内容,比如思考空间、物体、多代理人或对称性的简单方法。所有这些都是任意的、本质上复杂的、外部世界的一部分。它们不是应该被建立的,因为它们的复杂性是无止境的;相反,我们应该只建立能够发现和捕捉这种任意复杂性的元方法。 这些方法的关键是它们能够找到好的近似值,但是对它们的搜索应该由我们的方法来进行,而不是由我们来进行。我们希望人工智能代理能够像我们一样发现,而不是包含我们所发现的东西。构建我们的发现只会使我们更难看到发现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 里奇.萨顿 【你将听到】 00:00 为什么做第六季人工智能通识,可能要阅读的书目 4:45 关于作者,侯世达,写作目的等 9:30 本书结构 11:21 C1 人工智能流派的变迁: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符号派,连接派(亚符号系统),罗森布拉特的感知机,反向传播算法 24:23 C2 视觉识别:杨立昆的ConvNet(卷积神经网络),李飞飞:ImageNet图片数据库和比赛,辛顿和他的两个学生基于convNet做的AlexNet 34:22 C3 游戏和推理:基于强化学习的Q-Learning,深度学习神经网络(DNN)监督学习,迁移学习,蒙特卡罗树搜索 37:58 C4 自然语言处理:递归神经网络(QNN),词向量 word2vec(2013年) 44:31 C5 常识:抽象和类比 52:35 6个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 【相关书籍】 《AI3.0 》【美】梅拉妮·米歇尔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Guide for Thinking Humans 【相关材料】 【人物】侯世达:教计算机如何思考的人 The Bitter Lesson by Rich Sutton 一个用于识别手写“8”的感知机的示意图 用于识别图片中狗和猫的4层ConvNets 语义空间中两个词簇的图示,其中(A)为二维空间,(B)为三维空间 基于此图片对人类常识如直觉,预测,模拟的解释 第六季 人工智能 计划书目 《AI 3.0》梅拉妮.米歇尔 《AI未来进行式》李开复,陈揪帆 《深度学习革命》凯德·梅茨(Cade Metz) 《智慧的疆界:从图灵机到人工智能》周志明 《人工智能简史》尼克 《为什么》[美] 朱迪亚·珀尔 / [美] 达纳·麦肯齐 《人工智能的未来》 《灵魂机器的时代》《奇点临近》雷·库兹韦尔 《生命3.0》泰德.麦克斯 《科学之路》 杨立昆 《千脑智能》杰夫.霍金斯
2023年第11周,本播客的第72期,读书系列的第38期,本期阅读书目《迟到的东南亚》。这是第五季东南亚 的第1本准备书目。 【本周印象深刻】 空调在新加坡的普及得益于国父李光耀的重视,李光耀年少时曾在英国留学,习惯了英国的凉爽气候,当他再次回到新加坡时,他发现自己几乎无法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思考。在其晚年接受的一次采访中,被问及“新加坡成功的秘密”,李光耀竟然简单地回答说,是“空调”,并称“空调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发明……它使得热带地区的发展变成了可能,从而改变了文明的本质。没有空调,你只能在凉爽的清晨或是黄昏工作几个小时。我成为总理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所有公务员工作的办公楼里装上空调,这是公共效率的关键。” 【你将听到】 00:00 开始,为什么要做“东南亚”这一季,可能有哪些书 06:36 作者和本书结构 08:49 C1 何以东南亚 19:05 C2 在东南亚,日本如何逃避了历史问题 32:02 C3 权力游戏中的东南亚女性 39:16 C4 挥不动的军事指挥棒 43:17 C5 东盟是个“清谈馆”吗 49:54 阅读感受 【相关书籍】 《迟到的东南亚》查雯 【相关材料】
2023年第10周,本播客的第71期,读书系列的第37期,本期阅读书目《技术陷阱》。这是第四季 科技与未来 的第4本准备书目。 【本周印象深刻】 波兰尼悖论(Polanyi’s paradox):我们知道的东西比我们能言说的更多。 查德维克悖论(Moravec’s paradox):计算机很难完成许多对人类来说很简单的任务,反过来,计算机能做很多人类认为极其困难的事情。 阿玛拉定律(Amara’sLaw):人们总是高估一项技术所带来的短期效果,却又低估它的长期影响。 【你将听到】 0:00 开始 3:42 使能技术,取代技术的说明,本书的限制,结构 6:53 大停滞:大停滞 前工业时代 1700之前的世界 15:00 大分流:大分流 工业革命 英国 1769-1870 21:45 大平衡:大平衡 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 1870-1970 27:21 大逆转:计算机时代 美国 1970-Now 35:44 作者佛雷的观点汇总 40:21 未来 -人工智能时代的趋势分析 47:22 读后感 【相关书籍】 《技术陷阱》[瑞典] 卡尔·贝内迪克特·弗雷 【相关材料】 张维迎:我所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 大平衡时期:美国基础设施和家用电器的推广 大逆转时期:1993—2010年,16个欧洲国家的工作两极化情况 1870—2015年美国劳动力构成的变化(%) 未来:按照主要职业类别划分的面临自动化风险的工作岗位份额
本周是2023年第9周,本播客的第70期,读书系列的第35期,本期阅读书目《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这是第七季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第1本阅读书目 【本周印象深刻】 但你和孩子之间的任何情况,都和你们的亲子关系有关,那是你们一起创造出来的。当我们这样想时,就可以影响孩子的行为。当我们放弃坚持自己一定是对的、放弃争输赢时,就更容易看清自己扮演的角色,更能思考我们如何向孩子示范怎么合作。 【你将听到】 0:00 开始 01:26 为什么做第六季,作者简介,全书结构 4:37 C1 亲子教养的传承:过往经历的影响,如何自我对话 8:45 C2 孩子的成长环境:争论的方法 13:45 C3 回应孩子的感受 : 去感受而不是去处理 18:30 C4&5 最初的孕育; 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当你沉迷手机时会发生什么 20:43 C6 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 输赢游戏 行为得体所需要的特质 管教孩子应该多严格 孩子的谎言 界定你自己,而不是孩子 38:37 读后感 【相关书籍】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英] 菲利帕·佩里 【相关材料】
2023年第8周,本播客的第69期,读书系列的第35期,本期阅读书目《技术陷阱》。这是第四季 科技与未来 的第4本准备书目。 【本周印象深刻】 大部分经济学家承认,技术进步在短期内会造成一些调整问题。但很少有人提到,这个“短期”可以是人的一生。而且,长远的影响最终取决于短期内做出的政策选择。 【你将听到】 0:00 开始 02:00 本书序言 10:43 本书导言 20:57 大停滞:为什么工业革命前几千年,技术进步如此缓慢,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如此微小 33:42 大分流: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期为何反而出现工人生活长期水平下降 【相关书籍】 《技术陷阱》[瑞典] 卡尔·贝内迪克特·弗雷 【相关材料】
本周是2023年第7周,本播客的第68期,本期是读书系列的第34期,本期阅读书目《纳瓦尔宝典》。 【本周印象深刻】 关于冥想的多种解释 冥想是思想意识的间歇性禁食 冥想是屏蔽社会的噪声,倾听自己的声音。只有以冥想本身为目的,冥想才会“起作用”。徒步旅行是行走冥想。写日记是书写冥想。 从不受控制的思考中解脱出来 【你将听到】 0:00 开头 04:05 为何读,关于鸡汤书,作者简介,我看Naval的历程,阅读建议 How to get rich系列中印象深刻的10句话 10:55Seek Wealth, Not Money or Status 14:53 Making Money Isn’t about Luck 18:11 You Won’t get rich renting out your time 20:52 Judgment Is the Decisive Skill 24:33 Learn to sell, Learn to build 26:04 Keep Redefining what you do 27:55 Live below your means for freedom 30:14 Read what you love until you love to read 33:21 Eventually You will get what you deserve 34:40 A Calm Mind, A fit body, A house full of love 36:50 关于幸福的一点点理解, Naval的公式(2008年),个人原则(2016年) 【相关书籍】 《纳瓦尔宝典》 本播客读过的鸡汤书包括 20. 读书5 -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21. 读书6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相关材料】 Naval Ravikant & Joe Rogan #1309 (B站:中文字幕) Naval Blog/podcast:如何不靠运气致富
本周是2023年第6周,本播客的第67期,本期是读书系列的第33期,本期阅读书目是关于硬科技,新基建,世界前沿技术发展,具体是两本书还有一份报告。 【本周印象深刻】 【你将听到】 0:00 开始 1:42 说明:水的一期 4:23对硬科技,新基建是什么的解释 13:28 大致包括了哪些技术 18:53 几点发散的感受 【相关书籍】 《硬科技:大国竞争的前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 西安市中科硬科技创新研究院 《硬科技: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贾敬敦,米磊,于磊 编著 《2022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 【相关材料】 2007 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报告
你好欢迎收听觉悟bit。本周是2023年第5周,播客第66期,读书系列第32期,本期要阅读的书目是《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本周印象深刻】 我回到了树洼里,为这个地方不动声色的残忍而震惊。原始的二分对立仍是萨马尔加河上的生命法则:饥渴或餍足,冻结或流动,生存或死亡。一个微小的误差就可能让天平从一端向另一端倾斜。村民会因为选错了钓鱼的地方而溺亡。狍子躲过了掠食者的追捕,却因踏错一步而丧命。在这里,生与死之间,只隔着河冰的厚度。 【你将听到】 01:00 本书内容介绍 05:42 第一次见到鱼鸮 08:21 本书的结构 10:27 插话:重新录一遍 12:44 第1部分:冰的洗礼 36:33 第3部分:捕捉 【相关书籍】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乔纳森·斯拉特 JONATHAN C. SLAGHT 【相关材料】 Blakiston's Fish Owls 毛腿鱼鸮的网站,是本书作者斯拉特和两位谢尔盖一起建立的,更新到 2015年。能看到鱼鸮的照片和视 斯拉特在WCS网站上的博客和照片,关于远东和动物。最早一篇是2014年的。 【题图】 乔纳森·斯拉特 个人网站的照片
本周是2023年第4周,播客的第65期,本期要阅读书目是《生命3.0》,这是第四季主题 技术与未来的第2本准备书目。 【本周印象深刻】 1. 1. 生命1.0 -3.0 的划分, 简洁优雅 2. 2. 明确了模拟大脑和发展人工智能是两条路,似乎对赛博格和意识上传比较忽视,如果是意识上传和人工智能合并,是否能产生人类意义的超级智能,从而至少解决超级智能和人类完全不是一个物种的问题? 3. 3. 智能独立于物质 4. 4. 本世纪中叶实现人类水平的通用人工智能,超级智能何时实现无人知晓。但具有人类友好的超级智能太难想象,很不乐观。 5. 5. 有意思的终极目标之问 【你将听到】 0:00 作者简介,写书的起因 3:37 大致内容,全书的结构 8:52 引言 10:54 第一章 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对话 16:47 第二章 物质孕育智能 20:51 第三章 不远的未来:科技大突破,故障,法律,武器和就业 27:33 第四章 智能爆炸 33:06 第五章 劫后余波,未知的世界:接下来的1万年 42:45 第七章 目标 50:36 读后感受 【相关书籍】 《生命3.0》[美] 迈克斯·泰格马克 【相关材料】 未来生命研究所关于超级智能的投票结果 在有生之年,人类智能就将被超越 | 专访MIT物理教授泰格马克 The AI Revolution: Our Immortality or Extinction 注:关于超级智能非常好的长文章,作者对超级智能的可能模式部分想法来自此文章。2015年写的有些过时,但内容很好(我并没看完) 图1 全书的结构 图2 生命的三个阶段 图3 三个学派对人工智能的争议 图4 人类能力地图 图5 12种超级智能可能的模式特征
本周是2023年第3周,本播客的第64期,本期是读书系列的第30期,本期阅读书目是《技术与文明》作者张笑宇 【播主絮语】终于开始第四季 “科技与未来” 的阅读,不怕慢就怕站 【本周印象深刻】 我认为,如果一种制度与思想和文化关联甚密,它的传播速度可能就会很慢,例如“天人合一”影响下的大一统、《周礼》影响下的六部制度、君权神授影响下的绝对君主制等;而如果一种制度与技术关联紧密,甚至本身就是技术之一种,或者至少可以被当作“技术”来理解,它的传播速度就可能会快很多。 【你将听到】 0:00 开始 00:36 作者及本书简介,全书结构 C1 弩和大一统 ,C2 二千年前的蒸汽机 08:04 C3 信仰与工厂 C4 流通的力量 15:48 C5 知识分子与读书人 C7 蒸汽机的胜利 25:32 国家,战争,武器,技术 C6 枪炮与国家 C8 铁轨上的霸权 C9 枪下亡魂 C10 钢丝上的人类 28:55 技术与未来 C11 粮食与人口 C12 人与机器的边界 C13 中国与世界 C14 瘟疫与文明 40:20结语 45:30 读后感 【相关书籍】 《技术与文明》 【相关材料】 硬核读书会:技术对人类政治进程的影响,其实超乎想象 | 张笑宇 澎湃新闻:张笑宇|我为什么写作“文明三部曲”? 欢迎收听觉悟bit,觉悟bit是一档个人播客,通过主题阅读探索不同领域。主题内容和读书系列交替进行。每周四播出。 小宇宙播放设置建议:1.2倍速; 跳过空白
欢迎收听觉悟bit。 本周是2023年第2周,播客第63期,读书系列第29期,本期要阅读的书目是《贪婪的多巴胺》。 第四季的准备情况: * 目前问题:投入时间,产出数量和质量的限定下,每周做一期读书系列,不太可能同时去准备更难的主题内容。 * 不急于求成:先读,再做主题,按部就班。 不自我设限:之前的主题和读书的方式不要成为改变的藩篱。 * 变化:第四季要读的书目先进入读书系列去读;然后再做正式内容。其他各季(第一到第五季)也会不定时更新。 【本周印象深刻】 Schultz等人在1997年提出了“奖赏预测误差假说 (reward prediction error hypothesis)”。这一理论是通过在体记录清醒猴子单个多巴胺神经元的放电活动的出来的。首先,训练猴子把一种视觉刺激 (CS) 和糖水的奖赏刺激 (US) 联系起来。在训练的初期,多巴胺神经元对CS没有反应,但是会对US产生一个快速放电。但是到了训练后期,多巴胺神经元只对CS有反应,而对US没有反应了。另外,如果训练结束之后,在本来应该得到US的时候没有给,多巴胺神经元反而会有抑制的反应。如果我们把目光集中在多巴胺神经元对US的反应上,很容易发现,多巴胺的放电实际上是由“实际得到的奖赏 – 预期得到的奖赏”决定的。详细说明:(1)训练初期,预期为0,奖赏为1, 误差为1,多巴胺细胞兴奋;(2)训练后期,预期为1,奖赏为1,误差为0,多巴胺细胞无反应;(3)突然去掉奖赏,预期为1,奖赏为0,误差为-1, 多巴胺细胞抑制。这就是多巴胺细胞编码“奖赏预测误差”最简单的描述。 【你将听到】 0:00 关于作者,内容归纳,本书结构 4:10 第1章 爱情 15:40 第2章 毒品 22:50 第3章 掌控 33:35 第4章 天才与疯子 44:40 第7章 和谐 50:52 读后感受 53:05 第四季的准备和改变 【相关书籍】 《贪婪的多巴胺》 (美) 丹尼尔·利伯曼 / (美) 迈克 尔·E.朗 《大脑通信员》赵思家 【相关材料】 两集和本书相关的播客 话不投机podcast - 让你想和前任复合的元凶居然是它:贪婪的多巴胺 炑星迹 - E19 读书 I《贪婪的多巴胺》: I WANT MORE 【题图】 本书英文版封面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