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来了

Album
主播:
石头想去迪斯尼、李思来、进击的Lilisa
出版方:
小石头36氪
订阅数:
1114
集数:
23
最近更新:
2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风口来了》是一档专注于创投话题、商业话题的中文播客栏目。 由创投圈草台播客班子石头、lilisa、李思来主持,定期分享我们的创投行业观察。 我们不寻找风口(主要是没有这个能力 😛😛😛),我们只是风口的搬运工。 我们努力做到周更,争取不要沦为“半月谈”。 和我们一起跟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
风口来了的创作者...
石头想去迪斯尼
李思来
进击的Lilisa
风口来了的音频...

Vol 23 | DeepSeek火热的那一天,一个小朋友没能和Sam Altman合影

从春节开始,相信大家也一定被DeepSeek和他的CEO梁文锋刷屏了。 这一景象,23年的春节我们也经历过,那个时候是ChatGPT过1亿用户,获得了微软的100亿美元投资。 今天,某种程度上,这两家公司、两个CEO已经成为全球AI领域的最受瞩目的领航员。 看似不同的两个人,身上却又诸多巧合的相似。 两个CEO,都是出生在1985年,今年即将迎来他们的40岁人生。他们出生在当地的"中产家庭",从小就表现出对编程、计算机、数学、机械的热爱。读书的年纪,积累了远超同龄人的财富,并在拥有了海量的财富后,开始追求自己的技术理想,目标瞄向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而他们当下最重要的AI相关事业都起步在2015年。 我们很希望以他们为例,来拆解下新一代AI创业者的画像。 因此,我们邀请了我们的朋友,周恒星。 周恒星是国际英文科技媒体Pandaily的创始人,也是国内在Sam Altman出任 OpenAI CEO后唯一采访过他的作者,写了Sam Altman的传记,已经与2024年出版。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一直和Sam 保持了联系,很可能是最懂Sam 的中国作者。 在这期播客里,我们聊了周恒星眼中的Sam Altman,也对正在刷屏的另一个AI公司DeepSeek和他的CEO梁文锋进行了探讨。对于这两个带领全球探索AI的CEO,我们也充满了诸多好奇。 —— 聊天内容—— 01:28 通过不同邮箱找到马斯克,成为最早采访马斯克的中国记者,也是《硅谷钢铁侠》的译者 03:58 三个词形容奥尔特曼:有野心、有雄心、像个政客 05:45 从投资人成为全球最知名AI公司CEO,会奇怪吗? 08:00 如果没有奥尔特曼,这波AI的估值会不会没有这么高? 08:48 DeepSeek重写了AI创业赛道的叙事逻辑,影响了所有其他”第二名”模型公司 10:32 Deepseek的一个转折点是发生在924后吗? 11:20 DeepSeek春节期间发布客户端是有意为之吗? 11:34 OpenAI其实当时没有想到客户端会火 12:38 DeepSeek是从硅谷投资人公开认可开始的这一轮火爆 13:40 十年之后ChatGPT和DeepSeek,或许一个像当年的iPhone发布,一个像安卓发布 14:13 可能的传闻:OpenAI紧急会议,应对DeepSeek的挑战;一个朋友的小朋友在那天失去了和Sam 合影的机会 16:00 对奥尔特曼影响最大的几个人和事 19:50 硅谷对奥尔特曼的评价 24:01 在中美关系紧张时刻愿意接受采访,奥尔特曼想向中国科技行业和中国创业者传达一些善意 26:00 美国VC和创业者也很关注中国的创业者,甚至奥尔特曼大概已经跟DeepSeek有过一些沟通。中美最厉害的两个AI创业者有很多共性,比如:都是85年生人,都擅长资本运作,两人不差钱,又有技术理想,两个人周五聚集了大量技术人才…… 28:09 创新从硅谷开始,但中国都可以后来居上,无论是现在的AI,还是之前的新能源车 31:19 在DeepSeek火遍全球之前,美国的投资人已经在深度关注DeepSeek了 33:00 这些年中美之间的科技圈里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和趋势? 35:10 恒星写书的计划——写一本关于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历史 —— 与我们交流—— PS: 购书链接:大家可在京东、当当购买 《 奥尔特曼传》,或扫描下图二维码

37分钟
99+
2个月前

Vol.22 最强suno用户是怎么在AI时代做音乐的?

——本期话题—— 2024 年 AI 音乐快速席卷全球,成为科技与艺术交汇的新风口。从Suno AI的火爆到各大科技巨头的入局, AI 音乐正在重塑音乐创作、制作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独立的音乐人、行业巨头,还是普通听众,都无法忽视这场正在发生的革命。今年最具代表性的 AI 音乐工具就是Suno,凭借其强大的创作能力和极低的使用门槛,迅速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成为今年最具代表性的 AI 工具。​ 在我们的朋友里,有一位非常懂 AI 又热爱音乐的朋友博龙,我们私下称他为最强 Sono 用户。过去两年,他很知名的身份是会读的创始人,我们都是这款工具的付费用户。他之前曾在美团、淘宝和小红书等大厂担任增长负责人,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经验和运营经验。​今天邀请他来跟我们聊聊AI音乐制作。 ——本期嘉宾—— 博龙:会读创始人,此前曾在美团、淘宝和小红书等大厂担任增长负责人,做了一个“灵活就业”乐队 ——说话的人—— 石头(微信:708834929),10年一级市场分析师“包工头”,现在一家A I基金做投资 李思来,8年一级市场的“创投女工” Lilisa,记者转行的VC行业打杂工 03:35一直在搞乐队,出国一张豆瓣评分超过8分的音乐专辑,现在做了灵活就业,9月末传到网易云音乐,11月初拿到了白银勋章 07:26通过Suno制作音乐可以很快地磨合,慢慢地演绎后,基本上10秒一个返回周期,可以很快制作好音乐 11:04用AI制作音乐跟拆解甲方的需求不一样,做音乐不一定是歌词的美化,它更多的是要有比较强的个人意识,然后再谱曲,二者要协调,而AI在理解作曲人意志后可以完美续接 22:32日常创作可以“喂养”AI,形成很好的工作流,那么Suno就可以帮助创作人尝试更多可能性,拓展自己的边界 26:04尝试用AI作MV但结果不尽理想,不如人工来的划算,这可能也是国内发展AI的短板 32:42小白用AI做音乐也不需要音准,看谱子,这完全是个人风格的呈现和喜好,用户就是自己音乐的导演 38:23AI音乐工具会对未来的音乐制作流程产生很大的改变,无论是周期、成本还是生产和推广 41:34音乐推广的坑:4个高估1个低估,高估的是跨端的效率、旧歌迷召回效率、跨领域拉新效率、AI音乐人能获得的赋能,低估的是抖音起号的效率 44:26网易投流有技巧,入口隐藏的比较深要注意寻找,注重私语的运营,基本都是精准的高净值客户,要注重社群运营 47:49AI赋能音乐可以让兼职做这件事的人可以更好地坚持下来,运用Suno的过程中激发了很多新想法,也愿意跟志同道合的人分享 55:53未来音乐产业会有很多变化,比如供给侧上就比以前更卖座了,搞乐队的也变多了,进而也带动了音乐产业诸如灯光、调音师、周边的发展,整个产业良性向前,新的音乐流派也会出来 01:01:01灵活就业未来希望找一个女歌手来适配一些音乐,也需要找乐手,尤其是键盘手 01:07:492013年就开始关注数字化音乐,那时希望通过用现场用户情绪的变化来帮助livehouse演出主办方做BI系统 加入我们

75分钟
2k+
3个月前

Vol.21 跨越国界:如何打入北美市场?听听业内专家的揭秘

——本期话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个人都在海外开展业务。北美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也是出海人的“战场”。不仅是线上市场,线下也是不能忽略的大市场。本期风口来了节目,我们邀请了海外知名渠道的中国合伙人,探讨中国企业进军北美线下市场的秘诀。 ——本期嘉宾—— 肠粉君:曾任3C公司北美渠道销售,现为美国服务商合伙人 ——说话的人—— 石头(微信:708834929),10年一级市场分析师“包工头”,现在是一家小基金的投资合伙人 李思来,8年一级市场的“创投女工” Lilisa,记者转行的VC行业打杂工 00:02:08:美国市场结构和特点,多数垂直行业都是由少数(5家以内)的寡头垄断,在美国做生意,整个系统是高度专业化的。 00:07:10:在美国市场上,各渠道都经历过比较多的各国家品牌崛起与衰退,现在是中国新潮流在美国崛起的时候,但依旧要适应美国人的工作习惯和风格。可能要降低对效率的预期。 00:09:40 诸如美国亚马逊等电商的发展,也在冲击美国的线下市场。此外,中国电商也在美强势崛起,本土巨头纷纷出台对抗方案。 00:16:55 在美国做生意就要学会用美国人的方式做生意。美国企业会大量使用专业外包公司。渠道管理也是会被外包的。 00:21:31 美国采购部门的重要角色——“买手”的工作方式解读。 00:25:00 “买手”、销售专家的考核,第一目标赚利润,其次是挖掘新颖、质量好的产品。同时,还要做预测、产品规划和沟通。 00:31:09 在美国建立销售团队的分工,以及账期管理方式。 00:35:00 美国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趋势,享受型消费与投资型消费,其中包含中国企业的哪些生意机会。 00:46:47 中国能在海外建立成熟渠道的行业很少,原因可能是成本非常高,知名度不高也很难招当地销售。 00:50:16:挑选美国销售渠道的关键要素:经验、背景和心态,海内外文化差异与认知差距的也让招聘匹配变得困难。 01:04:36 探寻成功密码,注重品牌,了解美国的消费习惯。 01:11:48 中国品牌崛起,从低端到高端市场逐步挑战国际巨头 01:18:59 中国有很多新颖的商业模式,往东南亚和欧洲走可能会更容易,他们没有那样非常强的本土品牌。 欢迎加入我们的社群

86分钟
99+
4个月前

Vol.20 建筑行业与AI浪潮:技术落地的现实与未来

——本期话题—— 建筑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行业。房地产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市场的多方关注。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行业每年能创造数万亿的产值,解决千万人的就业。 近年来,尽管建筑行业增速放缓,但引入先进科技的脚步从未放缓。AI的加入更是带来了新活力,不论是建筑机器人,还是AI室内设计,亦或是AI招投标,在海内外都获得了不少资本的关注。 AI在建筑行业落地的情况如何?未来又有什么样的新发展?这是我们关注的话题。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AIGC设计营销公司暗壳AI的CTO达哥以及建筑科技垂直媒体「建筑时氪」主理人秦明分享他们的观察。 00:00:30 来自暗壳AI和建筑时氪嘉宾的自我介绍。 00:04:14 建筑领域AI应用的场景比较多,但真正落地的场景却非常少。 00:07:18 AI 建筑领域的PMF 的基本都是在 Tob 的方向。 00:12:23 海内外建筑及室内装修产业链的差异以及对AI的接受度。 00:23:31 设计软件大厂都是怎么看待和应用AI的。 00:30:37 AI室内设计行业的核心壁垒是? 00:33:50 建筑行业AI除了室内设计之外的应用。 00:52:09 房地产行业下行,对AI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落地有什么影响。 00:55:02 建筑行业的需求还未明晰,从伪需求往真实需求过渡是必经之路。 00:57:00 建筑行业中是否有可能长出平台型公司? 1:04:00 建筑行业的正在发生变化,从业者科技素质越来越高。 1:13:51 建筑行业分为建造、交易、家装等多个环节,面对现在的市场,头部的建筑国央企都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1:18:02 建筑机器人在国内赚不了钱,海外才有利润。 1:24:07 海外建筑机器人商业化跑得最好划线机器人,钻孔的机器人和喷涂机器人 1:26:38 家装产业细分垂类应用非常多,AI应用还在找PMF的时刻 1:30:03 AR/VR在家装行业的应用前景 1:35:02 中外建筑赛道的资本市场大不一样 1:38:21 建筑科技未来的创业机会 加入我们的社群

102分钟
99+
5个月前
风口来了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