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怪正常的第005期節目,這期節目分享的是一個小事件,我們「怪正常的」第一次出門擺攤,參加攝影市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台灣擺攤的經歷和故事。 我們這次練攤兒的地點是「台北當代藝術館」門前廣場,帶出來和台灣朋友們分享的是七位藝術家的攝影集和他們授權限量沖印的照片。七位藝術家分別是嚴明、孫彥初、彭楊軍、神思遠、寧舟浩、李揚、黃曉亮。 出發之前,最好奇的是台灣讀者對這七位藝術家的作品會有何反應。擺攤兩天,我們的攤位上一直都有讀者來互動,更有不少讀者在我們準備的留言簿上寫下了他們想對藝術家說的話,我們在節目裡都一一做了分享。 分享市集現場圖片如下: 本期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 @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本期提到的作品: 嚴明:《昨天堂 》 孫彥初:《沈溺於此》《虛構集》《不夠漫長》《顯影繪》 彭楊軍《可能的往事》 神思遠:《卑鄙的花》 寧舟浩:《毛家工業園》 李揚:《404 NOT FOUND》 黃曉亮:《可黑夜並未因此而離去》 視覺: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這是怪正常的第004期節目,這期節目分享台灣雲門舞集最近重演的舞劇《薪傳》,這部舞劇說盡台灣先民跨過黑水溝,九死一生,篳路藍縷,以啓山林的故事,真是一部《薪傳》,半部台灣史。 為了慶祝雲門創始五十週年,已經退休的林懷民再次出山,帶領雲門舞者重跳據稱「跳一次死一次」的《薪傳》。 我們分享在現場看到舞劇表演的感受,也試圖分析雲門舞集為什麼五十年屹立不倒?林懷民有何人格魅力,他如何挑選接班人,雲門新任藝術總監鄭宗龍又是如何接手雲門,他如何在葆有雲門原有精神氣質的基礎上,發出自己的新聲音。也分享我來台灣兩年在地生活的新觀察。 ▲《薪傳》紀念冊 ▲《薪傳》演出前的導覽活動 ▲《薪傳》演出前的導覽活動 ▲《薪傳》演出前的導覽活動 ▲《薪傳》演出後舞者謝幕 | 黃秀華攝 ▲《薪傳》演出後舞者謝幕 | 黃秀華攝 ▲舞者謝幕,紀念曾參與《薪傳》道具設計,於4月22日去世的雕塑家朱銘 | 黃秀華攝 本期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 @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本期提到的作品: 《薪傳》:編舞,林懷民 《十三聲》:編舞,鄭宗龍 《霞》:編舞,鄭宗龍 《激流與倒影》:林懷民 《蟬》:林懷民 《少年懷民》:楊孟瑜 《打開雲門:解密雲門的技藝、美學與堅持》:鄒欣寧等 視覺: 特別感謝:在任何時代都有篳路藍縷開路的人,獻上我們的掌聲和敬意。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這是怪正常的第003期節目,這期節目分享台灣最近重映的電影《悲情城市》,聊了電影涉及到的台灣歷史和台灣現實,以及我們的觀影體驗與田野觀察。 ▲《悲情城市》海報 ▲《悲情城市》海報 ▲《悲情城市》海報 ▲《悲情城市》海報 ▲《悲情城市》海報 本期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 @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本期提到的作品: 《悲情城市 》:導演,侯孝賢 《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白睿文 《圖解台灣史》:王御風 《從文自傳》:沈從文 視覺: 特別感謝:在任何時代都有勇於發出自己聲音的人,獻上我們的掌聲和敬意。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這是怪正常的第002期節目,這期節目分享台灣最近重映的電影《油麻菜籽》,也提到新近流行的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台灣作家李昂的小說《殺夫》,兩岸對女性命運的不同認識以及我們的觀影體驗與田野觀察。 《油麻菜籽》是發行於1984年的電影,改編自作家廖輝英的同名小說。導演萬仁,編劇侯孝賢、廖輝英,剪輯廖慶松,配樂李宗盛,片尾曲蔡琴。該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香港電影金像獎年度十大華語片。 《殺夫》(原名《婦人殺夫》)是台灣女作家李昂創作的中篇小說,首次發表於1983年11月台灣《聯合報》,後於同年由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 1984年,改編自《殺夫》的同名電影上映,由曾壯祥執導,夏文汐、白鷹主演。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的攝影師是台灣著名攝影大師張照堂。有一個巧合,1983年,侯孝賢、曾壯祥、萬仁共同完成電影《兒子的大玩偶》。 《兒子的大玩偶》是依據台灣作家黃春明所撰寫的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和《蘋果的滋味》為基礎,進行改編的集錦電影作品,是 「台灣新浪潮電影」的開端作品之一,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986年7月,《殺夫》發表於《收穫》第1期。1987年1月,《殺夫》發表於《小說選刊》第1期。 1993年5月,李昂應東京大學文學部的邀請演講,與上野千鶴子作了一次對談,後來李昂又在雜誌《世界》上第二次與上野千鶴子對談。 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上野千鶴子連載在雜誌《scripta》第二號至十六號的專欄「日本的厭女文化」的所有文章經過編修,增添第十六章後,於2010年集結出版,取名《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 2022年,上野千鶴子與鈴木涼美的書信對話集《始於極限》被翻譯成中文,書中兩人袒露心扉,談及自我與男性的關係、與家庭的關係、與母親的關係,將那些仍糾葛不清甚至有些羞恥的自我展現給對方與讀者。 上野的書在中國成為了暢銷書,如同30年前在日本一樣。 2023年,《厭女》增訂本中文版上市,暫列當當網社會科學新書榜第一位,新老版本的讀者評論累計已達83470條。 ▲《油麻菜籽》海報 ▲《油麻菜籽》中女兒的飾演者蘇明明 ▲以李昂小說《殺夫》改編的同名電影,圖為電影海報 本期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本期提到的作品: 《油麻菜籽 》:導演,萬仁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上野千鶴子 《殺夫》小說:李昂 《殺夫》電影:導演,曾壯祥 痛感三部曲《疼》《鹽》《裂》:孫頻 《俗女養成記》:江鵝原著,嚴藝文、陳長綸編導 視覺: 特別感謝華文電影推手褚明仁先生推薦《油麻菜籽》。 文章部分內容參考以下作品,謹致謝忱: 1.劉璐:《成為上野千鶴子》|《人物》 2.佟鑫:《上野千鶴子<厭女>推出增訂本:職場性騷擾是工傷》|《第一財經》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這是怪正常的第001期節目,兩位主播分別來自台灣和山西,都有多年北京生活和工作經驗,目前坐標台灣。 我們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這期節目分享我們最近觀看的金馬奇幻影展,也提到豆瓣出品的邪典電影本紀,兩岸對邪典電影的不同認識以及我們的親測體驗與觀察。 本期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本期提到的作品: 《SISU:黃金硬漢 》芬蘭 《嘻哈反叛者 Rebel》比利時、盧森堡、法國 《嚇死油土伯 Deadstream》美國、英國 視覺:DSt. 特別感謝陳冠中先生的臨門一腳。 2023年5月4日於台東綠島。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