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听友们!初七和十五在新年伊始又带来新节目啦!两位主播许久未见,甚是想念,重开播客,交谈甚欢。本期就让我们聊聊过去错过的日子,交换新一年的想法吧! 复盘是略带残忍的,我们宁愿不断学习新知识也不愿意主动去复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好像也没学到什么,好像也没干什么正事,进而对此心生排斥情绪。但旁人看到我们眼里破碎的自己所做的零碎的事情还是会“倒吸一口凉气”并感到自卑。与朋友多点交流,拼凑起他人眼中的自己,我们也许会变得更有力量。 Timeline: 1:40 我们半年来的近况 2:10 十五硕士毕业🎓 7:40 周游列国的一年🇫🇷🇮🇹🇧🇪🇩🇪🇳🇴🇯🇵 10:30 展望新年 13:12 选择呆在大城市or小城市?🌆 18:35 希望能够走出舒适圈 21:14 什么是正常?大众接受=正常? 25:39 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 26:00 进军音乐区🎵 28:25 被指责啃老💰 30:40 报复性运动🏋️ 32:18 骑行新体验🚴 35:15 新的一年做减法➖ 37:00 与最亲密的人在熟悉的房间里做无比温馨的事 38:50一句话支撑一整年 新的一年,相信我们无论怎么走,都是朝前走。我们有勇气有胆量走出舒适圈踏足新的领域,我们有资本去过另一种生活,我们更渴望像长颈鹿一样仰着脖子突破天花板吃更新鲜的叶子。新学期新学校新月份新的一年甚至是新的一天都可以成为我们改变自己的开始。新的一年,祝大家健康平安,祝大家不仅相信爱,也能主动给予一点爱并且能发自内心的好起来。
本期为闲聊,标题由所提到的话题瞎集合组成。内容和标题极度不相关,酌情收听。 Shownotes: 场景一:高档小区的保安一边提防着外面同阶层的人,一边不被小区住户当内里人。 生活中我们时常遇到这种"人前一套,背地一套"的情况,不断蹦出来的想法、欲望的增大、各种求而不得都在被现实压制后一层层如叠罗汉般让我们喘不过气来。欲望和现实两条曲线像心电图,欲望会受多巴胺的刺激飙升,而这同时也导致"成功后遗症"的产生(成功后的一种空虚感),只有平稳且长久的内啡肽能激励我们走得更远。这正符合初七对'松弛'的定义:是一种对刺激物一笑而过的生活态度。在不断尝试新角色中,新体验和割裂感相伴而来,如何平衡好感觉与现实的关系,还需要我们慢慢摸索。 场景二:面对需要仰望的目标院校,身边是"不相为谋"的同学,手机刷着别人的生活,我经常感到恍惚:我的生活在旁人眼中又是什么样? 像起一个小红薯标题一样,把几个形容词排列组合,就是我的一天、我的生活、我的全部了吗?多少年后,我们在迷茫期还是会"认识我自己",'不知道'的答案不是对未来的否定,而表达了我们憧憬又拿不准的忐忑。总把自己和别人比较,或许暗中真的有一双眼睛注视着、有一双手把我们捧向高位。 场景三:战胜普通和"无意义"感。 认为自己平凡无趣的工作、生活不值得被看见,不会受到关注,我们把思维也同时"体制内"了。可这也是1/14亿的那份独一无二日子啊!说出的每句话都算话,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录,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肯定和重视。大小不一又无序的俄罗斯方块不按常理落下,虽然时而留白,但最终会拼凑成一大片。这不就是我们的生活吗,总有意外发生、也不会事事如意,但区区一个小游戏也有无数种玩法,靠自己给它润色。 Timeline: 1:05:最近的crush瞬间 3:00:对高档小区保安的特殊身份研究 5:25:身份转变渗透生活 9:45:怂恿老师进军小红书 13:24:对“格格不入”产生反思 17:15:勇于展露自己笨拙的一面 19:25:去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什么? 23:00:对别人的目标都会感到焦虑 29:10:与知识摩擦出火花的感觉真好 29:50:心理咨询师就是引路人吗 35:30:积极情绪也会感染 36:50:修炼说话技巧 38:20:无意义的事件占生活的大部分 41:00:对‘松弛’的理解各不相同 43:25:学习和控制食欲真是两大难事 47:10:抛弃先入思想,去尝试! 我们把自己作为方法,通过内省,转向研究自己,记录下每个阶段的想法的转变。每一次的倾诉、咨询、闲聊,都是我们获得的一个崭新机会和窗口。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最近与生活的碰撞,下期见!
你,是否经常感到力不从心?你,是否对现状不满又彷徨?你,是否为自己易被激怒而烦恼?没想到我们是以这样的方式成为一名”斜杠青年”。 本期两位主播围绕关键词”心理健康“展开聊聊,身心健康两手抓,一个也不能丢! 初七的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十五因不能把时间填满倍感自责。这或许就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节奏:伴随着情绪的起起落落,我们时而情绪高涨,像个小马达每天动力十足;时而又感到低落产生负面情绪,像林黛玉哀叹落花流水。看着身边一派人岁月静好的样子,我们时常反思自己的情绪是不是过于丰富?其起伏之大有时甚至影响了日常生活。 我们在小学习得的高兴/不高兴这类简单形容心情的词语如今已在互动聊天中渐渐淡去,而不高兴这类否定词又比高兴的使用频率更少。屏幕前的你已多久没有坦然承认过''我今天心情不好''。被环境定义''已经长大了''的我们为了遵守角色的要求: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哭的时候''倒立''防止眼泪掉下来。为了稳住头顶上的皇冠,我们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尽力把一切吞下去。可有时候却如鲠在喉,咽下去也不舒服,过着“一个人要像一个军队”般的日子。下一次在“落”的时候,让自己任性一把向朋友倾诉''我今天心情不好,因为……'' Timeline: 0:20我们的近况 3:50朋友圈是比较情绪的源头 7:35曾经在哪个节点上,你觉得自己有抑郁倾向 10:15把自己圈在幸福领地,拒绝不同 12:40一边给你归属感,一边割你韭菜 13:35勿把抑郁症当作玩笑 19:20难以开口倾诉 24:00“液态社会”下撕掉标签化 28:45关注心理健康 31:50情绪和身体相互影响 37:50谁的青春不迷茫? 40:00幸福来源于对生活的掌控和意义感 45:40成功与焦虑是孪生兄弟吗 49:10缺少持续的热情,选择当一名“普女” 51:50对心理问题的普及现在进行时 我们都经历过不知道如何发泄情绪或者说了也无人体会的时候,甚至被打趣地说“你就是闲的“你怎么这么矫情啊''。很庆幸初七和十五可以聊聊,看到这里的你如果最近有什么烦心事可以分享在评论区或发送至主播介绍下方的邮箱,据说很多时候把负面情绪说出来会有减半的功效! 提到的书籍和影视作品: 《规训与惩罚》《疯癫与文明》 福柯 《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 王小波 《角落的夜晚》 主持人梁文道 《毫无意义的工作》 BGM LIST: 1. Wake me - Bleachers 2. 散去的时候 - deca joins
Hi友友们,这是2023年第一期节目,本期两位主播就近期热播的第二季《再见爱人》展开聊聊。 钱钟书老师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透过这档节目,两位单身主播从“城外”窥视“城内”人的相处状态,心生畏惧并进行自省。面对卡片上离婚与不离婚的选择题,有的嘉宾果断打勾,有的在其中来回切换,有的写下“不知道”。 当得知《再见爱人》是一档由面临婚姻危机的夫妻组成的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我特别惊讶但又带有一丝“欣喜”:谈离婚色变的时代已经过去,“出城”不再是我们需要藏着掖着的事,它甚至可以被放上台面供观众评价讨论。在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离婚率持续走低的环境下,这类节目的应运而生或许也是一个解决方法:把问题变成话题,鼓励观众与伴侣多沟通,通过剖析婚姻的问题带给观众共鸣与反思。 戈夫曼将个体或群体在他人面前努力产生并维护理想印象的过程化比作拟剧理论,其实质是人们所做的“印象管理”。真人秀节目离不开有可能存在的“剧本”、“表演”、“角色”等,但本期播客中我们暂且抛开这些因素,仅作为观众和观察者对所呈现的情境展开讨论。 婚姻是一座城、一座坟墓、一场局还是一出戏,我们不置可否。每个人家里的锅下面都有一层灰,只是一个薄厚问题。我们很多时候想逃避问题,不愿意把锅拿起来去擦灰,想着“眼不见心为净”。问题不断被搁置也随之越积越多,最终酿成争吵。爱要大声说出来,心里纠结的点也要大胆说出来!这非但不会让你们产生隔阂,说不准还会因为问题的解决两人关系更亲密呢! 面对节目中爱人之间的摩擦和争吵声称“不再相信爱情”“害怕结婚”,我相信这并不是节目的初衷,让观众望而退却。面对主动后的拒绝,我也曾直言“这感觉太难受了,不想再主动了”。因为害怕受伤主动隔离亲密关系,从源头上就此打住,甚至压抑自己的感受憋在心里,这不也是一种逃避吗。嘉宾从一段失败的婚姻走出来仍大笑着说“我相信爱相信婚姻”,以一种无畏的姿态憧憬着婚姻,我很欣赏这种对人不对事的态度,同样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更勇敢,能直面自己! Timline: 0:13恭贺新年 0:28最近crush的瞬间💕 2:34进入主题:从《再见爱人》展开 4:14节目里弹幕对嘉宾的苛责让我恐惧 5:58苏诗丁和卢歌:对熟悉的爱人改观 8:54婚前同居能否成为检验婚姻里“玩伴爱情”的试金石 12:20成为另一半的前提是玩伴吗? 14:06艾威和Lisa:婚姻里性格互补 17:55抛弃改变对方的想法 19:12会随关系的递进提出更高的要求 21:18掌握话语权以此“拿捏”这段关系 23:38真的存在平等的关系吗? 26:06职业是影响亲密关系的其中一个因素吗? 29:40当孩子成为爱情的证据,成为绑架对方的工具 33:50亲密关系里对方没有抚平伤疤的义务 36:45进入一段关系时放下功利心 38:48从张婉婷身上看到每一个不完美的我们 44:28吵架是一种索取、控制 45:38给予的“保护”是一种力量而非压力 47:00原生家庭影响孩子的成长 53:20异地恋代表我们把爱情往后放吗? 59:38当所有事情都能变现 1:04:00为自己是一个柔软的人感到庆幸 截止到本期播客录制,节目已播出一半,不论其最终成功挽回嘉宾的婚姻还是不幸变成离婚的导火索,我相信“城内”的他们和“城外”的我们都会有所收获。如果你也在关注这档节目,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的收获或一起吐槽里面的爆点! 再过几天就是Z时代咖啡馆开业百日啦!不知道大家是从哪期节目开始关注我们这档至今还非常小众的节目呢?两位主播借“百日宣言”之名,感谢大家的收听与关注!望2023年常来咖啡馆坐坐,在这里有我们的声音环绕陪伴着💕 BGM LIST: 1. Sunday Breakfast - Anthony Lazaro 2. 想听 - 陈奕迅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考研大关!考研,这是一条十五走过,而我正在经历的路。本期我们就考研及其给我们的影响展开聊聊~ 这几年朋友圈一直有人考研,有人大二选择换专业重读大一后保研,有人读五年建筑今年考研,有人为考研断网大半年,有人跨专业坚持二战,有人今年生病坚持考研…...每每看到这些,我们总会被他们感染,心生佩服,这无疑是选择了一种hard模式。 曾经和别人吐槽“最近压力真大啊“,对方都会用“考研又不是唯一的路”这句话回复,而这对真正想考试的人来说是多么无力。因为这是我们期望会有结果的事,而此时又的确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很多人都说,考研或许是你最后一次埋头苦读。也许在我们进入社会后,学习的心态变了,“一心一意读书”也会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所以趁还在学校的时候再努把力吧。而我,也本着“凡事都想试试,搏一搏”的心态选择踏上了这段征程。 Timeline: 02:05我们的考研背景 5:16为什么曾经决然选择考研 7:35为逃避工作去考研 9:29无法面对考研不确定的压力 11:20日学半天的备考 13:10开始独居,缓解peer pressure 16:50为什么坚持半年后放弃考研 19:20想清楚也是一个筛选排除过程 20:17了解到留学:除了考研还有另一种选择 22:22用“差不多得了”宽慰自己 22:45决定放弃的那刻 高兴>失望 23:20想考研的一个诱因 24:47备考的收获:成为被新传点醒的梦中人 28:38闭关时期的长远影响:学会独处和做事有逻辑 31:30不喜欢也能硬做 32:00在已发生里找意义 33:56不能立马选出未来的职业,那就一个个排除 36:55当个探索者不断发现热爱的事物 38:50嘴上说迷茫,心里打好算盘 40:10新传是一扇打开更大世界的大门 44:35近期crush瞬间💕 希望收听的友友们可以在评论区写下你的考研/备考心路历程,每个为梦想努力的我们都值得称赞,努力的每一天都值得好好珍藏。 BGM LIST: 1. I Want To Break Free - Queen 2. Starman - David Bowie 3. Space Oddity - David Bowie
本期我们对每天都在选择的衣服及服饰文化进行探讨。在对自己灵魂发问“我为什么这么爱买衣服”中,对自己又有了新认识。 它是小时候我对爱衣服的延续,但现在每天穿不一样,不同类型风格的衣服是最简单快捷改变自己的方法。我想用外在的改变填补自己心里的空落落,与外界新事物有连接,让生活不那么无聊,也是我时常无力感来袭的支撑。衣服虽然单薄,穿我身上又有了力量感。 我喜欢亮色和花花,在这个暗沉没有颜色的世界,尽力做一个多彩的自己。我们喜欢简单有设计感的衣服,想彰显自己某方面的个性,想不那么一样。衣服也是我们看世界的一面镜子,在表达自己中起辅助功能。 曾笑称我的爱好之一是喜欢买衣服,靠某样事物获取动力听起来就很无力,但在还未找到能替代它为我带来快乐之前,还要延续一段时间…所以这个双十二大家又血拼了吗? Timeline: 0:35伦敦行逛街买不起衣服的失落 1:40买衣服的经济实力还没跟上英国 2:23灵魂拷问:我为啥对衣服这么迷恋? 2:45在童年就与美衣结缘 4:10可以为自己选择衣服=长大/独立? 5:35幼儿园就花1h搭配ootd 6:35好奇男生的对衣服的观念,和喜欢的文化和爱好挂钩吗? 7:55你在买衣服的时候想什么? 带来快乐+时尚感+与外界的联系 9:55喜欢买超过穿新衣 10:20关注别人的服饰 带来灵感和搭配思路 12:45城市街拍背后的差异 16:20工装风拯救男生的衣橱 17:15服饰对我们日常交往中发挥社会区隔的作用 买Freitag包 18:18说不出口的时尚 22:00因为穿着被“定义”,带来反差感 27:00通过服饰表达自己 30:20对某些牌子的偏见 33:50找到适合自己又喜欢的衣服 36:55服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1:25不是衣服穿你,是你穿衣服 44:00对品牌背后的故事感兴趣 48:14你还会追求小众吗 50:20衣服给每个人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标题里的两个品牌当然不能代表z时代,相反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代人,不断刷新服饰的定义。看见身边、网络上大家大胆展现自己、释放魅力,真心觉得特别棒!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写下你爱的风格或对服饰的看法~
本期延续上期对亲密关系的探讨,十五和初七各自分享了一些奇葩的下头点。 “为什么我谈恋爱这么难?” “还用问吗!数数我们这些个下头点” 当我列出这些明确问题时,也曾怀疑自己“are you a mean girl?”。转头一想,这些我们介意的地方有的很奇怪,有的很可爱。你介意的点对你来说一定很重要,也是我们成长经历或态度的一面镜子。下头点也有各自的排序,或许此时的你被粉红泡泡包围着,全然不计较这些。 完美避开这些下头点的人,他们不一定与我们完全匹配,但能肯定我们一定有共同之处。想起孙中兴老师在《爱情社会学》里说过的一段话:“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款钻石,都有不同的切面,要做的就是去找到与我们切面差不多的那一个人。” TIMELINE: 0:44近期crush的瞬间💕 3:30怎么定义下头? 4:21对年龄差下头,生怕因此产生分歧 6:30总是抱着手机 忽略当下 放下手机 去拥抱生活的美好吧! 12:20“抠门”这可不能忍 13:05爱辩论,强硬输出观点 14:30暧昧里忽冷忽热的不安全感最迷人吗? 15:25对喜欢吃零食甜点的男生会….把食物和人挂钩🪝 17:27和过红灯闯马路的人分道扬镳 19:30藐视规则又过于理想化的你离我好远 21:45对过于爱玩游戏刷短视频的人 24:50主动告知安排是一个加分点! 26:40小心翼翼地维护暧昧关系 27:00喜欢自己的主动 不想错过 29:40对爱发朋友圈、输出观点的人 31:40把网络用语日常化,能不能好好说话! 36:00聊天的艺术🎨 37:20经常性emo、传递负面情绪 38:35没有时间观念还掐点 45:40请大方接受我的热情但又保持“距离” 41:20聊天体验感真的很重要 41:50聊天里的长语音 43:00有礼貌是个好品质 44:37对着我跷二郎腿? 45:37留着ex的微信和照片 47:27没记住我的喜好 不够走心 48:48电影院—产生下头点的地方 51:00下头即开始减分➖ 52:00说拒绝就要贬低自己吗 不管怎么说!别被这些条条框框的文字局限,去追赶crush那刻的真实感受吧! 有更多关于下头的讨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哇~也欢迎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下头灵感哈哈哈! BGM LIST: 1. Here Comes The Sun - The Beatles 2. Sans Contrefaçon - Mylène Farmer
Z世代的我们在“感情管培生”的路上匍匐着,在不断试错的路上,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本期我们邀请新朋友INES一起聊聊亲密关系。生而为人,从小就会被各种关系包围着。小时候,我们对关系带来的伤害无法选择,什么都想逃。当我哭着对爸爸说“我不想……”时,他说这些关系网都没法逃避,就算我什么都不做,每天在家,躲也躲不了。现在虽然也没法让对方喜欢我,虽然也不能让一段破碎的感情重新拼凑,但我学会了拒绝,能够选择决绝离开一段不舒服的关系。 这两年每个人都在大谈亲密关系,情绪价值......这些都属于相对生活化隐私的一部分,所以主播们更多是从自己出发,如果对某些观点有不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TIMELINE: 00:40新环节来啦!“最近我crush了……” 4:00亲密关系里怎么处理获得和给予的情绪价值? 5:00情绪价值的对立面是物质价值吗? 7:25消费观/消费水平在长久关系里重要吗?进入关系前的筛选条件 8:55花钱造成某种程度上的不平衡 11:17两个人在一起就要往“好”发展 12:00确定关系前的准备 13:00亲密关系里的两部分:精神与身体 15:25怎么定义“渣男”和“渣女”? 16:30承认不爱不够爱,保持真诚! 20:00亲密关系有什么好?我们真的离不开吗? 21:10感情里另一半有义务接住你的负面情绪吗? 23:25上野千鹤子说“恋爱总比不恋爱好!” 26:50在另一半面前的自己也是我 28:50喜欢有“弹性”的人,让我想了解你 29:55原生家庭对我们关系中行为的塑造 34:25我们渴望爱情,怎么还单着? 37:00社交软件的角色 42:15走!去dating!找“精神炮友”! 47:23谈恋爱会让我们失去自我了吗?因为什么说分手? 朋友和我说,会因为别人对爱情的抱怨而不敢尝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但对人不对事,听完这期博客就去拥抱爱吧!love is love! 🌈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BGM LIST: 1. Under Pressure - Queen & David Bowie 2. 给你一瓶魔法药水 - 告五人 3. Marcel - Her's 4. Wake Me - Bleachers 5. Lake and Ocean - The Coral Sea 6. Whistle For The Choir - The Fratellis 7. ラブ・ストーリーは突然に - 小田和正 8. 爱人错过 - 告五人
两位主播通过录制这期关于性格特征的博客,对自己更加了解。不管我们是内向还是外向还是还没摸清自己,这都没有关系,重要的与自己自洽,和自己和解吧!性格本身没有对错,错的是我们用审视的眼光看待它。 这期博客的播放量以及收到听友们的同感回复,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达成了我们的第一个小成就!谢谢友友们的关注,我们也会持续更新的! 1:15 关于“内向” ,我们这样看 4:10 对自己的性格认识,是一个矛盾体;分场合“变脸”;关于高敏感人群 11:00成长环境对初七性格的塑造 13:15想成为太阳!从自己身上获取能量;不想负责调节气氛;在走出去和自己呆着中反复横跳 17:44 外向就是神经大条吗?不得不敏感 19:50父母评价“太敏感”让伤害加倍 22:00 你也会因为内向而羞耻吗? 23:10追溯童年,探寻“社牛”基因 25:15发现自己对别人不再感兴趣,从而更封闭,定义自己为“社恐” 27:00生活中因为内向感动耻感的事;对社交力竭 28:10独处是属于内向人的舒适圈;走出去又被迫退回来;自责 31:10 对“内向”的固化,内向和文静 34:20耻感源于对我为什么不想融入所谓群体?的反问 35:00交友中真心对真心 36:10十五在英国的爱丁堡游中,享受同时责备自己为何孤僻? 38:30有人陪的时候又抢走了独处的空间和时间 40:00脑中预想场景,做足万全准备 41:20逐渐摆脱自己对内向的排斥 45:20内向也不是要一个人,渴望陪伴和联结 46:00希望爱上自己的性格;尽可能全面认识接纳自己 47:30外向的人也会想变得内向吗?
什么时候减肥不再是我们聊天的话题?什么时候我们不再事事围绕减肥?什么时候减肥在交流的范畴中淡去?让它成为习惯、去融入!去渗透!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0:55 对“减肥”初认识,自带滤镜 11:35减肥中走过的弯路 19:57减肥的初心各不同 23:00减肥的契机 28:12 减肥中的失,是生活的全部 43:15 “所以你后悔过减肥吗?” 暴食、失控、挣扎、逐渐释怀 51:20 在“亏”中获得正向反馈 55:20 加入运动,好好吃饭! 59:15 因为减肥,我们爱上运动;对美的另一视角 1:07:20 摆脱自律标签,看到自己更多可能 两位主播第一次将自己曾经难以启齿,旁人看起来荒诞的傻事公开表露! 减肥中的我们有时需要的不是认同感,而是多一份了解与理解。 欢迎有缘听友们给我们提出宝贵建议!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