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将如何回忆我,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这期我们阅读英国作家戴安娜·阿西尔(Diana Athill)写于89岁高龄的一本老年生活随笔《暮色将尽》(Somewhere Towards the End) 在七万多字中,她探讨变老与死亡、爱情与性、宗教、和年轻人相处、兴趣爱好、后悔和遗憾等话题。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如何与世界的周旋中保持独立自我,坦然走向生命终点。 戴安娜与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有过一次对话,探讨如何“让自己好好地成长,也让自己好好地变老”。 这当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事实是,老年意味着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所幸,戴安娜发现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成为她晚年最好的部分。 她笑谈自己的性事,坚定认为自己最合适的角色是第三者,因为“有别人为他洗衣做饭,而我可以享受爱的果实”。作为”自私的人“,又意外”深陷“爱与责任,照顾伴侣。 她回忆为照顾母亲疲于奔命自己制定的4/3计划,在母亲逝去前的脸上看到了最深的快乐光芒。 她有绘画、园艺作伴,和自己劳作之事合为一体,由对自我的感知而获得奇妙的放松。 回望一生,她总结两件憾事:内心深处的冷酷,以及懒惰(缺乏行动力)。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更多依赖于运势。而运势很大一部分是天生铸就,所有幸事中最幸运者莫过于天性达观。 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新浪潮大师戈达尔一样”成为不朽,然后死掉“,无论个体如何渺小,她、他、它都是生命用来表达自我的载体。这本身就有意义。 暮色将尽之时,恐怕很难”优雅度过这一生“。实际一点的方法论呢?《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一书的作者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医生从专业角度及切身经历直面无法独立生活之时的转变,娓娓道来如何借助辅助疗养帮助老年人尽量减少痛苦地体面告别。 四季轮回。What a wonderful world! 转眼又是一个春天。去看樱花吧! PS:情人节快乐。 (本期音质恼人,抱歉抱歉。)
兔年的第一期,我们分享韩国作家韩江的《白》,这是六十三个有关白色事物的散文体小说,私人的记忆带着忧伤的情绪,与此同时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震颤。 2016年,韩江曾凭借小说《素食者》斩获国际布克文学奖,并被更多国人认识。两年之后,她再度凭借新作《白》入围国际布克奖短名单。韩语中的白色有“하얀”和“흰”两个形容词,有别于前者如同棉花糖一样的白,后者凄凉地渗透着生与死。 白是小白兔的柔软蓬松。 白是收起翅膀躺在芦苇边的白色蝴蝶。 白是鼻腔里呼出的白色水汽,是我们活着的证据。 白是在黑暗中燃烧的白色火花,是不灭的信念。 我们分享了其中的一些片段:《拳头》《蕾丝窗帘》《盐》《粲然一笑》《闪光》《白织灯 》《银河》 《所有的白》,继而发散到与颜色相关的文学和影视作品,《红楼梦》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白蓝三部曲,颜色是可以叙事的,不同的颜色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立春已过,万物开始萌动,期许看见更多的缤纷。 BGM:开场 陈绮贞 《太阳》, 插曲:《红楼梦》序曲,电影红白蓝三部曲Bolreo (红),The beginning(白),Don‘t Fall Asleep (白) 结尾:陈绮贞 《花的姿态》
本期节目我们阅读《黑塞童话》,作者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个骑士”。著有长篇小说《德米安》(1919)、《荒原狼》(1927)、《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等,孜孜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 黑塞曾说: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 进入2023,两位主播分别从《命运》和《中国奇谭》中汲取能量。 歌里唱: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而卡尔维诺说:童话都是真实的。黑塞笔下的童话既是自省,又是警示。 两位主播选取其中四篇,分别是: 《诗人》:中国诗人韩福(甫)求教大师,恍如隔世。 《城市》:一个城市的兴起和衰败。 《小矮人》:动物与人类生命皆可贵——会讲故事的飞利宝的复仇记。 《画家》:画家阿尔贝特在“遗世独立”中重拾画笔,却只获得不在场的观摩。 《命运》里写道:人心里真的有一片海,一直在翻滚着,而自己的魂灵如果没有一个重重的东西去压住——类似于压舱石的东西,只要某一刻某一个小小的情绪的浪过来,魂灵就会被打翻,沉入那海底去了。 希望你我,都能找到自己命运里的压舱石。 新年快乐,兔年吉祥!
站在2022年的年尾,和大家分享诗集《万物静默如谜》,作者是波兰诗人辛波斯卡。 1996年,辛波丝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称她为“诗人中的莫扎特”。辛波斯卡善于从现实生活中筛选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她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诗人与世界》中清晰宣言:有限的语词,却具有坚实的翅膀。它拓展我们的生活,使之涵盖我们内在的心灵空间,也涵盖我们渺小地球悬浮其间的广袤宇宙。" 两位主播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四首诗歌,分别是: 《博物馆》:金属,陶器,鸟的羽毛。 《天空》:即使最高的山也不必最深的山谷更靠近天空。 《在一颗小星星下》:我为简单的回答向庞大的问题道歉。 《种种可能》: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1993年圣诞节,华沙的天气简直“烂透了”,在一个小书摊前,基耶洛夫斯基(“红蓝白三部曲”的导演)发现了一本辛波斯卡的诗集。辛波斯卡是他的朋友、“红蓝白三部曲”的译者罗曼·格伦最喜欢的诗人,他决定买一本送给罗曼。“就在我胡乱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了《一见钟情》。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念和《红》这部电影十分相近。于是我决定自己留下这本诗集。”这档节目我们是在圣诞节录制的,这是多么可爱的巧合。 两位主播邀请了亲爱的朋友和亲人带来他们喜欢的诗,希望有更多的声音与节目共鸣。 感谢小伊带来《木兰诗》,爽仔带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43》,袁袁带来苏轼的《定风波》,化城和刘森带来雷平阳的《敌意》与同名歌曲,SM的妈妈带来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迪亚戈带来Dino Buzzati的《圣诞快乐》(Buon Natale)。 祝大家健康 平安 快乐!让诗意和幽默成为点亮生活的光。 片头/片尾曲: Carla Bruni -《Liberté》《Little french song》 插曲:刘森-《敌意》。 主播:SM&XL
本期节目我们阅读《人类群星闪耀时》,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作家、剧作家和诗人,被誉为“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维也纳养育了茨威格,深受西方人道主义精神熏陶。”历史是真正的诗人,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别想超越她。“ 十四篇历史人物的重要瞬间徐徐展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后遭纳粹驱逐流亡至英国和巴西。1942年完成自传《昨日的世界》后服毒自杀。他的更为中国读者熟知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被改编成电影。 《琥珀眼睛的兔子》同样写的是黄金时代的维也纳,作者埃德蒙·德瓦尔,英国作家,剑桥大学毕业后前往日本,在舅公伊吉东京住所里看到264只根付时深受吸引。继承收藏品后展开了一场漫长而戏剧的追溯之旅。 两位主播选取了本书的几篇,你会听到: 《亨德尔的复活》- 上帝的恩典:音乐大师伟大作品的诞生。 《滑铁卢决定胜负的一瞬》- 拿破仑的命运掌握在小人物格鲁希手里 《英雄的瞬间》- 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行刑前一秒被释,因为受难,他将永久热爱生。 《飞跃大洋的第一句话》- 赛勒斯·韦·菲尔德对奇迹的信念将电缆成功把旧世界和新世界连接成一个共同的世界。 《逃向上帝》- 列夫·托尔斯泰死亡延续了他的生命。 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片末特别标明一句谢辞:“本片灵感得自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 勇气是逆境中的绽放的光芒,愿你平安度过这个寒冬。 片头/片尾曲:Vincent- Don Mclan 插曲:MessiahHallelujah- Handel;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坂本龙一;The Show- Lenka 主播:SM & XL
作为“起点”,第一期节目我们阅读《奇点遗民》(在这里,谐音梗不扣钱) 刘宇昆,作家,翻译者,生于兰州,后随家人移居美国,耀眼的华裔科幻新星。 《爱,死亡,机器人》S1E8改编自他的小说《狩猎愉快》;他与刘慈欣一起作为制片顾问,参与到Netflix的《三体》剧集版项目中。 本书收录了刘宇昆科幻作品22篇,作为一本人文“软科幻”小说,《奇点遗民》探讨了诸如上载新生(生命的数字化延续)、人工智能、文化差异等社会哲学命题。 刘宇昆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写的不是科幻探险或英雄轶事,而是数据时代之下的个体反应、生活跃迁和情感变化。透过这些看似天马行空却贴近地面的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未来,还有当下。 两位主播选取了本书中较有感触的几篇分享,你会听到: 《折纸动物园》- 当爱已成往事,妈妈以折纸手艺构筑的动物世界将驻留“我”心中挥之不去。 《机器护工》- 当你老了,不成为子女累赘的解决方案会是机器(及隐藏其中的贫穷女孩)吗? 《奇点遗民》- 当躯体和意识分离,生命能否延续得以永存? 以及最近广受好评大热的《万神殿》也是改编自刘宇昆的作品。 片头/片尾曲:Hans Zimmer-Cornfield Chase 来自Interstellar的原声碟 主播:SM & XL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