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52.你仿佛多年前被打了一针免疫针,再也感受不到爱。

每文漫丽

①:标题取自美国作家罗恩.拉什的文学作品《炽焰燃烧》。 ②:幸好小小的免疫针,无法阻断流动的时间;很多人好像失去了爱人和被爱的能力。 ③:也有人解读为:胡说,感受不到爱,我怎么活到现在的,我只是没有办法回应了而已。 ④:这辈子我都会爆裂地爱,需要的只是导火索。 ⑤:罗恩·拉什(Ron Rash)是美国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1953年出生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切斯特城。 他曾在克莱姆森大学获得英语文学硕士学位,目前在西卡罗莱纳大学任教。 ⑥:写作特色: 罗恩·拉什尤以长期研究阿帕拉契山文化闻名,被定位为当代南方文学代表作家; 他的作品继承和沿袭了南方文化传统和文学中的一些特征,如运用“哥特式艺术表现手法”。 设置阴森森的背景、神秘的现象,描写杀人放火等恐怖事件及各种暴力行为。 在他的小说中,频繁出现变化无常的山峦、树林、河流、夜空等元素,充满神秘色彩,充分展示作品独特的区域性。 不过,他写作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此种方式,寻觅一条通往普遍性的通道。 ⑦:创作成果: 罗恩·拉什创作颇丰,自1994年出版首部短篇小说集《新耶稣呱呱落地之夜》起就创作不断; 截至2021年3月,已经出版了四本诗集,六部短篇小说集和五部长篇小说,甚至还有一部儿童文学作品。 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一脚跨进伊甸园》《河畔圣徒》《世界是条直行道》《萨琳娜》《The Cove》等。 短篇小说集《化学及其他故事》《美好的事物无法久存》《炽焰燃烧》等。 ⑧:荣誉奖项: 他不仅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客,在评论界也备受赞誉。 据维基百科统计,1987 - 2021年间罗恩·拉什共获得过17个奖项,部分重要奖项如下: ● 2007年,《化学及其他故事》获得法尔克纳文学奖。 ● 2008年,长篇小说《萨琳娜》获提名福克纳笔会小说奖,并且成为畅销书。 2014年该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赛琳娜》,由奥斯卡影后詹妮弗·劳伦斯主演。 ● 2010年,短篇小说集《炽焰燃烧》获得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 ● 2012年,长篇小说《The Cove》获得美国历史小说兰格姆奖(Langum Prizes)和法国格兰匹治警察文学奖,同样成为畅销书。 ⑨:国内影响: 不过,如此优秀的一位作家在我国的关注度还比较低。 截至2021年3月,仅有长篇小说《赛琳娜》,短篇小说集《美好的事物无法久存》和《炽焰燃烧》三部作品在国内得以出版,对他的评论也寥寥无几。

84分钟
48
3个月前

VOL451.我们那个时候真幸福,但是我们一点儿都不知道。

每文漫丽

①:标题取自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的文学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也许我们现在也很幸福。 ②: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Jaroslav Seifert ,1901年9月23日—1986 )是当代捷克最重要的诗人。 ③:他出生于布拉格日什科夫区一个工人家庭,中学还未毕业就步入社会,投身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活动。 他先在《红色权利报》任职,后到布尔诺的《平等报》任编辑,并为《人民权利》《六月》《树干》等报刊撰稿。 除诗歌外,他还撰写有关文学、戏剧、电影和美术的评论文章及小品杂文。 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他积极投身革命并加入了共产党。 ④:创作生涯与代表作品: ● 诗歌创作:他一生中总共出版了三十九部诗集,主要有《泪城》《全是爱》《信鸽》《裙兜里的苹果》《维纳斯之手》《穷画家到世间》《妈妈》《铸钟》《皮卡迪利的伞》《避瘟柱》《身为诗人》《紫罗兰》《哈雷彗星》等。 ● 文集创作:除诗歌外,他还译过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的作品,创作出版过《极乐园上空的星星》《手与火焰》《世间万般美》(1983)等文集,以及回忆录《世界美如斯》。 ⑤:作品特点: 塞弗尔特的诗歌以细腻笔触描绘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通过对细节的关注和形象的描绘,营造出美好而真实的氛围。 其作品蕴含着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对自由的渴望,如《紫罗兰》一诗,描绘了桑树开花的美好景象,借桑树气味飘散、黑鸟吵闹等细节,表达内心孤独以及对生命和自由的向往。 ⑥:主要成就: ● 1984年,他因展现出“人类不屈不挠的解放形象”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 他还于1996年获得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⑦:北京从昨天下午17点开始,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陨雹飞霜,之后便是蓝调时刻,我看到了窗外的绿树。

69分钟
27
3个月前

VOL447.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每文漫丽

①:标题取自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主张。也有人称这段话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通俗即为“一根筋两头堵”。 ②:上大学让她学到了文科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而是解放思想。 你以何谋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③: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希腊文为Αριστοτέλης,公元前384年6月19日—前322年3月7日),古希腊人。 出生于希腊北部马其顿王国统治下的斯塔吉拉城,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理论家。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④: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富裕而有教养的家庭,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菲力二世的医生。 年轻时到雅典的柏拉图学园读书,师从柏拉图,并在学园待了二十年,从学生成长为教师。 亚里士多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虽然敬重老师,但在学术上毫不妥协。 他曾说过:"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对柏拉图的得意之作"理念论"展开了猛烈的批评。 柏拉图去世后,应马其顿国王菲力浦二世的邀请担任亚历山大王子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进入吕克昂(Lyceum)学校执教。 他习惯于一边散步一边和学生们讨论哲学问题,故其创立的学派也被人们称为"漫步学派"(Peripatikoi)。 ⑤:亚里士多德潜心治学,研究内容涉及逻辑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 主要著作包括《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论灵魂》等,被视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⑥: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对多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人类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 ⑦:这周白羊座是我的幸运星座,我一直觉得张信哲老师是巨蟹座,要再三确认才能记住他是白羊座。

90分钟
99+
3个月前

VOL446.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世界变得荒诞,而自己随之变得乖戾。

每文漫丽

①:标题取自斯蒂芬.茨威格的文学作品《昨日的世界》;可以类比为《明史》中的句子:“君子不以冥冥堕行”。 ②:纷繁荒诞的世界要保持纯正的初心,无论如何不要放弃最初的自己,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③: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 他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开明和富有的新式犹太家庭。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传记作家、诗人、戏剧家及散文家。 ④:茨威格早年在维也纳和柏林求学,毕业于柏林洪堡大学。 16岁时开始发表诗歌,进入大学后得到《新自由报》的副刊编辑特奥多尔·赫尔茨尔(Theodor Herzl)赏识,开始进入文学殿堂。 1901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银弦集》。1904年大学毕业,以《泰纳的哲学》取得博士学位; 后开始游历世界各国,结识了罗曼·罗兰、高尔基、维尔哈伦、弗洛伊德等众多文学名士; 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忒尔西忒斯》《海滨之屋》《初次经历》等作品。 ⑤:茨威格一生中经历两次世界大战,1914年后开始被迫在英国、美国、法国和巴西等国家辗转流离。 自此,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反战思想体现在《耶利米》《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热带癫狂症患者》等作品中。 1919年他开始隐居萨尔茨堡。1933年,希特勒上台。次年,茨威格在萨尔茨堡的住所遭到搜查。 1938年因奥地利沦陷,茨威格成为一名无国籍者,依靠居住证生活。 1940年,他获得英国国籍。1941年,完成反法西斯小说《象棋的故事》以及自传《昨日的世界》。 法西斯统治下的种种暴力行径、特别是对欧洲文化艺术的摧残,使茨威格感到极度痛苦和绝望。 最后他于1942年2月22日在巴西居住的寓所留下绝命书,与第二任妻子绿蒂·阿尔特曼一同服毒自杀身亡,终年60岁。 ⑥:茨威格是一位高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三部诗歌集,十二部传记,九部散文集,七部戏剧; 六本小说集,两部长篇以及一部自传,其中一部长篇未完成,他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于小说和传记。 代表作品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类群星闪耀时》《象棋的故事》《昨日的世界》《罗曼·罗兰传》等。 ⑦:茨威格的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诗歌创作为主。 作品缺少内容和新意,更多体现出一种语言上的激情。第二个阶段以小说与传记创作为主。 在生活的巨大变革和社会剧烈动荡背景下,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了自己艺术特点的标志。 茨威格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通过挖掘描写生活中具有崇高精神的“失败者”和带有强烈悲剧色彩的英雄来批判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现实因素。 同情与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其作品的永恒主题,也是他的女性伦理观以及反战思想的基础。 ⑧:出于特殊的政治环境和茨威格本身淡泊名利的性格,他的一生没有获得过任何著名的文学奖项,但其作品在世界各地深受广大读者赞誉。 在中国,德语作家行列中茨威格的译本数量与歌德齐名。 他与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二十世纪最为杰出的三大中短篇小说家; 和英国的斯特雷齐、法国的莫洛亚并称为世界三大传记作家。 此外他的多部作品被多次翻拍为影视作品,在影视界颇受欢迎。 ⑨:今天做了贵州菜,是豆瓜汤的plus版本;进行了一些本土化的改良,我陕南老家把这道菜叫作“汤洋芋”。 原本的食材只需要土豆🥔、四季豆🫛豆角、绿色🟢的嫩南瓜,就很好喝啦! 但家里冰箱没有绿色嫩南瓜,就用莴笋代替了,前者效果会更好。

172分钟
63
3个月前

VOL445.别把自己的一辈子都花在探究自己的弱点上。

每文漫丽

①:标题取自索尔.贝娄的文学作品《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②:可以理解为:高考要延展自己的短板,人生要专注于自己的长板。 ③:多发现自己的优点,多花点时间鼓励和夸奖自己,不要那么内耗啦! ④: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年7月10日-2005年4月5日),犹太裔美国作家。 1915年索尔·贝娄出生于加拿大一个犹太移民家庭,9岁时移民美国; 先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毕业后在明尼苏达、普林斯顿等大学任教。 ⑤:20世纪70年代,贝娄创作了两部卡夫卡式的小说:《晃来晃去的人》《受害者》; 50年代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为《奥吉·玛琪历险记》和《雨王汉德森》; 70年代贝娄通过《塞姆勒先生的行星》和《洪堡的礼物》两部作品,完成了对现实主义传统与现代主义艺术素质的结合; 进入80年代,贝娄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院长的十二月》《偷窃》《贝拉罗莎暗道》等小说。 2005年,贝娄在马萨诸塞州家中辞世,终年89岁。 ⑥:作为在美国长期生活的犹太裔作家,贝娄可以从本民族的社会处境、历史文化及思维观念中吸取大量营养; 并让小说主人公以流浪作为特定的认知方式,在作品中展现独特的犹太文化气韵和对当代犹太人精神状态的理解。 更进一步说,贝娄作品试图解说的是生命本体的困惑及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为表彰他“对当代文化富有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1976年贝娄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同年他还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 ⑦:每到月初,就又可以领朋友们发的网易云音乐的会员礼品卡。 清理聊天记录,整理思绪,罗列五月计划,关于阅读和写作,也关于水果销售事业。

103分钟
99+
3个月前

VOL443.我们隐藏起来时感到最舒适,但我们却渴望被人看见。

每文漫丽

①:标题取自简.赫斯菲尔德的文学作品《十扇窗》。我的理解是:关于舒适区和表达欲的课题。 无论是作家,还是其余的人,渴望被人看见就是表达欲先行的后置结果; 简言之,人们的心中总是存在着预期观众。我们蜷缩又害怕旁人看不出我们的脆弱。 ②:简·赫斯菲尔德(Jane Hirshfield)是当代美国女诗人、散文家、翻译家。 个人经历:她1953年出生于纽约,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现居旧金山。 2024年8月14日,她到北京大学出席2024中美诗歌节,并领取第七届“中坤国际诗歌奖”,随后到访南京、上海,于23日离境。 ③:创作成果: ● 诗集:已出版九部诗集,如《之后》《来吧,小偷》《美》《阿拉雅》《关于重力与天使》《十月的宫殿》《内心生活》《赐予的糖,赐予的盐》《美,无法言说》等。 ● 散文集:著有两部散文集,分别是《诗的九重门:如何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 ● 翻译作品:编选并翻译了多部日本诗歌集,例如《墨水暗月:小野野之町和泉敷布的诗歌, 日本古代宫廷的妇女》《赞美神圣的妇女:四十三世纪妇女精神诗歌》《米拉拜:狂喜的诗歌》《俳句之心》等。 ④:获奖情况: 她曾入围全美国家书评界图书奖、T.S.艾略特奖、国家图书奖、美国笔会诗歌奖等; 荣获全美诗歌中心图书奖、北加州图书奖、美国诗人学院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奖、国家古根海姆与洛克菲勒基金、第七届“中坤国际诗歌奖”等。 ⑤:创作风格: 简·赫斯菲尔德的创作深受禅宗和中国、日本古典诗学的影响,又融入了敏感、复杂的现代心智。 她曾形容自己的诗:“感性在蜂巢一般复杂而精致的意识结构下榨出它的汁液,如同橡树连带着那攫住石头的树根,枝叶、橡实和雪的重量,从而生长成为它自身。” 其作品题材广泛,从日常事物到深刻的生命哲理均有涉及; 善于挖掘生活中细微事物背后的深层意义,语言简洁而富有张力。 ⑥:我不是人机;螺门永存;决定洗澡以后,必须先吃螺蛳粉,否则就是无计划无逻辑。

59分钟
99+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