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研究所
就业研究所,研究年轻人的就业选择。

Album
主播:
大力如山、unknown_cc、蒸贝贝南瓜、lulu-DL、会飞的高高
出版方:
大力如山
订阅数:
4,830
集数:
25
最近更新:
2周前
播客简介...
就业研究所,是一档由力哥监制,几位不同年龄、不同学校的年轻人共同创立的一档全新的播客栏目,通过分享自己和身边不同专业、不同选择的朋友们的经历,为同样处于迷茫或者仍在寻找自己职业方向的的听众们,提供一些可能性和帮助,这里不一定会给出就业选择的答案,但一定能让大家看到更多可能性。 就业研究员CC:unknown_cc,上财19级国际金融,人生信条: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就业研究员高高:会飞的高高,上财23级会计研究生。一名独自在大陆生活五年的台湾女孩,喜欢旅行,阅读,音乐,摄影,唱歌,户外运动。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尝试新领域,探索新的自己,突破边界! 就业研究员贝贝:蒸贝贝南瓜,中财会计在读,ENFJ/ESFJ反复横跳,喜欢尝试打各种不同的工。有时候言之凿凿,是因为知道太少。 就业研究员lulu:lulu-DL,上财23级会计学。资深桌游玩家,麻将爱好者,剧本杀狂热粉,掼蛋、够级、保皇、升级掌握者,是个还没遭受社会毒打的在享受大学生生活的普通小女孩,有一个小小的乐队,未来还有更多身份等待解锁~。喜欢看报表也喜欢玩音乐,总之,不想当主播的键盘手不是好会计!
就业研究所的节目...

Vol.25 在985学物理的......街舞博主?

就业研究所

哈喽大家好久不见,我是就业研究员贝贝。 本期邀请的嘉宾,是一位985大学物理专业的学生,同时也是位非常专业的舞蹈老师——九七。 九七是我的高中同学,由于她非常漂亮,我在初中时就对她颇有印象。之后因为机缘巧合,我们在高中成了同班同学,还是同宿舍的上下铺。她是从高二开始学街舞的,刚开始我以为她就是假期比较无聊,玩一下打发时间,却眼见她在高三甚至用更多的时间去跳舞。 当时我就挺纳闷,毕竟很少有人会在学业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疯狂投入到爱好中。跟她聊了才知道,热爱真的抵过一切。 九七经常会在朋友圈里更新自己跳舞的状态,有一天我发现她居然成为舞蹈老师,还教起了课?除了直呼厉害,我也很好奇她是怎么成为舞蹈老师的?借着本次录制的机会,我多年的疑问也得到了解答: 九七向我讲述了自己闯入舞蹈圈,成为舞蹈老师的辛苦付出。斜杠青年可真不是这么好当的。但当兴趣真的变成职业,九七又表示自己逐步认清舞蹈圈后,已经打消了靠舞蹈吃饭的想法...... 隔行如隔山啊,我听完反正是大开眼界了,能大胆付出追求自己热爱的人真的很酷,希望听友们也都能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时间轴- 02:48 真人真事:高三在舞房泡了300天? “有件印象特别深的事情,是当时高考前的三诊没考好。出成绩后我就给班主任请假,说要舒缓自己的情绪,专门请了一天晚自习,然后跑出去跳舞......” 08:50 从爱好者到老师——阴差阳错跨出这一步 “最开始的时候我也很笨,不知道该怎么去练舞。是我现在舞室的一个老板,也是我的一个贵人,一点一点带我。她在我的舞蹈生涯帮了很多,彻底地带我走上了职业这条路。一开始我在成都作为一个大学生,很难找到舞蹈兼职方面的工作。就是很奇妙的缘分,那一次......” 10:04 全职舞者?我先劝个退 “拿我们Heels这个舞种举例,它需要你的芭蕾基础,包括对你的展开、肌肉力量、身体开发等方面都会有要求。如果你是科班出来的那种,从小学中国舞、芭蕾,会有非常大的优势。现在太多的人来吃这碗饭了。比你年纪小的,比你身体条件好的,比你身体素质好的......” 16:02 舞蹈老师刻板印象大揭秘 “大家对舞蹈老师的刻板印象还挺多的,尤其是街舞老师。有人会觉得他们都是潮人,看到他们会有‘潮人恐惧症’。还有一些标签,比如说学历低,感觉有点混社会,以及比较夸张的妆容和服饰。反正我感觉大家各种负面评价还是挺多的,是不是跟rapper差不多。你觉得呢?” 21:00 舞林宝典:除了热爱,怎样才能跳出头? “包括现在外地很多地方跳Heels的舞者,会来我们工作室进修学习。你在工作室教课的话,逐渐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你。当有足够多学生认识你之后,他们会去跟本地工作室的老板,说喜欢这个老师,能不能邀请过去,这算是一种途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社交平台。不过我们这个舞种吧,抖音、小红书都不给饭吃,说我们......” 26:18 灵魂拷问:如果不跳舞了,靠什么吃饭? “等你实在跳不动了之后,如果没有其他的一技之长,到最后只能选择往幕后方向转。比如尝试做直播、做衣服,或者去投资入股开工作室。再比如做摄影、剪辑、前台。说到前段时间吴柳芳的那个争议......” 35:52 世界这么大,我不想只跳舞 “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开成都,因为我在这里发展得挺好,包括跳舞上的发展也非常好。但是当我亲自去中科院待了两个星期,后面又去南大面试,真的去到了江浙沪、北上广之后,视野就被打开了。说实话跳舞的圈子就是很小,你会被局限在这里。但是当真的出去看了之后......” 40:54 嘘,说说舞蹈圈里那些事 “跳舞这个圈子它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那么和谐。每个圈子都会有它的阴暗面。为了有更好的发展,获得更好的资源,大家都会想跳出来。但可能有些人选择往上爬的方式不太一样......” 49:02 什么!光鲜的舞蹈老师,其实入不敷出? “比如说我最近不是脖子受伤了吗?就去中医院扎针,做那个微波理疗。然后平时每个月还要去按摩。包括当舞蹈老师,形象也很重要。你需要管理你的形象,要去服装管理、审美提升。买衣服、做发型,这些都挺费钱的。反正你对自己的投入得大,但是......” 片尾曲:《烟火燃起时》- 石凯 -关于大力如山- 券业最野自媒体、原券商投行业务条线董事总经理、畅销书《投行职业进阶指南:从新手到合伙人》作者。创建了公益组织:金融职业发展专项基金 【每周直播预约及回看】 视频号:大力如山 【互动平台】 微信公众号:大力如山 微博@王大力如山 小红书:大力如山 【书籍】《投行职业进阶指南》(各大购书网站均有售)

59分钟
99+
2周前

Vol.24 如今的金融职场像爬沼泽,你劲儿越大越得一点点挪

就业研究所

大家好,我是就业研究所的所长:王大力。 职场再冷,也别急着说“金融已死”。 今天这期播客节目把话筒递给了30岁以下的职场年轻人:有人手握AMC offer,有人被互联网留用吊着,有人被投行转岗逼到墙角。我把他们最焦虑的六个问题:非标VS标准化产品、机构销售扩招、跳船时机、学历门槛、前台/后台抉择、转行焦虑,拆成了最直白的利弊表。每一个选择的背后,其实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 我愿不愿意为长期价值承担短期风险? 如果你也在做这道选择题,不妨把这期播客当成一张“风险地图”,听完你会发现: 金融不是凉了,而是正在洗牌。留下来的人,拼的不再是“卷”,而是“选对赛道的勇气”。 本期播客要点梳理: 【AMC省分offer值不值?】 AMC做的是银行“对公贷款”的翻版,只是客户换成地方国企,产品是非标债权,流程比债券简单。人少坑少,晋升像银行,跳槽出口主要看银行。 如果手里只有这张牌,先上车再观望,两年后再往标准化债券跳也来得及。 【互联网运营与债券销售怎么选】 互联网运营起薪看着更香,却难给专业履历加分;债券销售交易今年扩招,原因竟是投行、行研缩招后留下的“黄金坑”。 想要留在金融圈,宁可多找债券销售的实习,也不要先去互联网“打杂”。 【评级公司→前台的路径】 评级其实算“投研前置岗”,两条出口:一是继续深耕做买方信评,二是跳到投行做债。 今年投行也惨,但评级人跳过去仍有机会;先跳去做债,再转股权,比一步到位更现实。 【银行管培的隐藏菜单】 真管培请盯紧“金融市场部”与“投行部”,假管培直接跑。 轮岗期间别想太多,把CPA考完、把内部人脉混熟,定岗时抢到金市就算赢。 -时间轴- 【01:29-07:29】 非标资产岗位的真相 * 不良资产岗本质是“非标版债券”,职业天花板低于标准化产品 * 残酷真相:“AMC领导都是当年爽过来的,现在轮不到新人爽” 【07:29-12:51】 机构销售大扩招:今年最容易进的金融岗 * 行研、投行缩招,显得销售交易“扩招”最明显 * 三大核心优势:门槛低(无需太专业的背书)、纯To B同业社交(免销售话术)、年轻人友好(拒绝大量白酒应酬) 【12:51-19:26】 评级想跳更前台业务岗?先把方向想清楚 * 评级是研究的前置,可转债券承做或买方信评 * 别指望一步跳进权益,一步步曲线跳槽更现实 【19:26-22:44】 券商选岗:固收自营还是权益自营? * 固收和权益本质没有高低,选喜欢的领域更重要 * 前几年重在能熬住,想挣钱都在中后期 【22:44-29:02】 初创AI离职再求职:先骑驴再找马 * 未满一年就空窗,HR直接把你当应届生 * 先找家正规机构回血,再谈诗和远方 【29:02-33:28】 外资vs内资投行的选择逻辑 * 外资名额少、标准量化;内资拼实习数量,门槛其实是体力 * 选环境而不是选“容易进” 【33:28-38:11】 银行管培焦虑:半年就想跑?往哪跑啊 * 对公优于对私,金市和投行是银行里唯二的“市场化飞地” * 真管培就熬定岗,假管培早点跑,卷岗位别卷自己 【38:11-56:16】 投研回锅:等风来,而不是追风跑 * 行业出清还没结束,现在回去容易二次受伤 * 趁现在节奏慢,慢慢挑机会,别被“首席”忽悠 【56:16-01:08:35】 投行三年被转岗:别自己先否定自己 * 前台别轻易下车,改中后台打杂,人脉积累价值趋近于零 * 先内部转岗“续命”, 心态回血公式是稳定工作>空窗内耗 无论你是正在求职的应届生,还是已经步入职场的新人,相信以上的分享能为你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向。如果你对金融行业还抱有疑问,或者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感到困惑,欢迎来小红书直播间连麦交流,我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大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关于大力如山- 券业最野自媒体、原券商投行业务条线董事总经理、畅销书《投行职业进阶指南:从新手到合伙人》作者。创建了公益组织:金融职业发展专项基金 【每周直播预约及回看】 视频号:大力如山 【互动平台】 微信公众号:大力如山 微博@王大力如山 小红书:大力如山 【书籍】《投行职业进阶指南》(各大购书网站均有售)

69分钟
99+
4周前

Vol.23 金融求职者:没有熬不秃的头,也没有熬不出的头?

就业研究所

大家好,我是就业研究所的所长:王大力。 今天这期播客,没有高谈阔论什么市场趋势,主要还是聊聊咱们这些“打工人”的真实经历和心声。回想我当年刚入行时,月薪四五千,跟同学合租个小破房,平时也就吃吃葱油拌面,连个浇头都舍不得加。但那时候心里也没觉得怎么苦,觉得自己能进投行就是人生赢家了!可现在的金融行业全变了,IPO收紧、裁员频发,年轻人一腔热血进来,却常被现实泼冷水。我见过太多人焦虑转行、纠结“熬不熬得住”,甚至被网上那些“假博主”一顿忽悠。 你要问我怎么看,核心观点很简单:金融这条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行业好坏从没人能预测,坚持和适应才是被无数次验证的真道理。别被那些“35岁焦虑”吓倒——我当年也是从整理底稿的牛马熬过来的,一路向上靠的不是资源,而是专业积累和客户信任。无论现在的你做投行、销售还是研究,关键还是要把每一次“dirty work”都当成升级打怪的机会。那些看似苦哈哈的实习和加班,也许都是你未来翻身的资本,而行业再冷,总有回暖的一天;市场化能力,才是自己的铁饭碗。 本期播客要点梳理: 针对银行客户经理转非银的困惑,建议先看岗位性质:做零售的试试财富管理,做对公的瞄准机构销售To B端;考证意义不大,重点积累客户资源和产品认知,跳槽要一步步来,别裸辞! 四大审计转投行,社招需求其实在降,但IPO审计仍是黄金跳板;别干年审,专注融资项目类审计,这样的财务能力才能在投行发光! 应届生焦虑投行前景:市场好坏没人能预测,喜欢就冲——多实习攒经验,就算没留用,实习经验也能当备胎;选择时,头部公司比岗位方向更重要! 行研新人吐槽工作无聊:本质在于卖方研究在出清,未来回归专业价值;没更好机会前,坚持才是上策,转岗等社招更灵活! 机构销售新人问职业天花板:天花板就是要尽快成为负责人,少数转投资,哪怕管一块区域或产品线,才算是熬过去的赢家! 银行特殊资产岗想逃离:温水煮青蛙最致命——先别辞职,利用清闲时间学To B技能,市场化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券商营业部新人抱怨太闲:领导再好也别躺平——主动帮同事做业务,把客户当练手对象,To B端比To C更有前途! 留学生纠结本科直接工作:国内投行卡硕士学历,现实点先读研;实习中dirty work是必修课,整理底稿也能学真本事! -时间轴- 【05:54-14:23】 回忆往昔:金融民工的温饱哲学 * 刚入行时一腔热血,月薪四五千却自豪得像中了彩票,现在年轻人还骄傲吗? * 做债比做股更“乙方”,甲方连食宿都不管——甲方尊重度差异 【14:23-21:46】 银行人的转型焦虑:转非银怎么跳槽? * 如果在银行干对公或零售,想转券商财富管理或机构销售,先聚焦ToB端——它更市场化! * 考证基本没用?工作3年以上更看经验,别浪费时间去考证,不如在现有岗位练熟技能 * 转型秘诀:把现有客户当试验田,边干边找市场化机构机会 【21:46-27:08】 如今审计想进投行,还有戏吗? * 现实很骨感:投行社招缩减,四大转行难度极度增加 * 做IPO审计的仍有转换优势——年审可不行! * 职场可以划水:60分和65分差距不大,省下精力做点更有意义的才划算 【27:08-57:08】 市场不确定下的职业怎么选? * 别预测行业好坏!投行、行研、销售都有周期,选一个不讨厌的赛道,坚持到扛不住再说 * 应届生灵魂拷问:“实习多≠留用,但没实习连赌桌都上不去” * 选组策略:头部券商做债>中部券商做股,平台光环压倒一切 【57:08-01:09:50】 卖方行研两年没奖金,还坚持吗? * 收入低不是放弃理由:卖方正在“出清”,是为了回归研究本质 * 父母劝你回老家?但稳定,往往意味着一眼到头 * 市场再冷,也要直面真实:别虚构理想,熬下去总有转机 【01:09:50-01:17:09】 不如学学金融老炮儿们的熬字诀 * 转承揽不是靠关系,是靠一个个项目积累信任,现在市场更公平,年轻人才有机会 * 在温水环境里,主动找活干:优秀的都熬成了销售负责人,转投资的凤毛麟角 * 金融职业是场马拉松:留下来了才有机会优秀,中途放弃只是沉没成本 【01:17:09-01:22:22】 海本生的破局点:学历暴击与实习真相 * 学历暴击:国内投行社招也卡硕士,本科直接入职概率接近零 * 实习真相:整理底稿不算dirty work,都是让别人看见你的垫脚石 * 大家都想“故事完整”,但职场不是写简历——先入行再探索,温水煮青蛙最危险 无论你是正在求职的应届生,还是已经步入职场的新人,相信以上的分享能为你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向。如果你对金融行业还抱有疑问,或者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感到困惑,欢迎明晚来小红书直播间连麦交流,我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大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关于大力如山- 券业最野自媒体、原券商投行业务条线董事总经理、畅销书《投行职业进阶指南:从新手到合伙人》作者。创建了公益组织:金融职业发展专项基金 【每周直播预约及回看】 视频号:大力如山 【互动平台】 微信公众号:大力如山 微博@王大力如山 小红书:大力如山 【书籍】《投行职业进阶指南》(各大购书网站均有售)

82分钟
1k+
1个月前

Vol.22 金融牛马启示录:年轻、试错、逆袭?拥抱不确定性

就业研究所

大家好,我是就业研究所的所长:王大力。 今天这场直播连麦的回放太燃了,专为30岁以下的金融求职者准备。核心观点就是年轻是你的超能力,别被年龄、学校或市场吓倒!拥抱不确定性,拼一把才有机会: 选香港硕士别纠结美国,Gap year包装成“职场体验”,实习比证书更管用。行业虽卷,但销售交易赛道门槛不高,努力加情商就能逆袭。连麦解答真实困惑:26岁转行怕年龄?机构裁员真相?统统不是事儿!记住,焦虑只会让行为变形,行动起来才是王道。 本期播客要点梳理: 职业规划的核心是拥抱不确定性而非焦虑外在因素:我觉得年龄、学校或市场波动都不是限制,年轻意味着无限可能,焦虑只会扭曲行为;关键要选喜欢的赛道拼一把,失败了也是成长,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实习策略决定求职成败:最近两三年的相关实习经验最受招聘方重视,Gap year可解释为“专注职场体验”;我建议多尝试不同岗位(如投行、销售交易),亲自体验再定方向,积累经验比考证书更实用,证书选硬核的如CPA。 行业现状与岗位选择:金融业面临裁员潮和市场化收缩,但券商销售交易仍有机会;机构销售门槛低重情商,研究岗靠框架思维,别迷信平台光环;平台光环不属于普通人,真本事才是硬道理。 连麦问答精华:选硕士时香港比美国更利国内求职,方便实习;处理Gap year时,强调“为实习留时间”更可信;年龄焦虑时,调整心态努力比空想强;VIP进入金融机构多靠“关系招呼”而非简历包装。 -时间轴- 【00:00-05:00】 开局暴击:金融圈没有「安全牌」 * 点破学历焦虑陷阱:港校QS排名和华尔街实习救不了职业迷茫 * “人力部门筛简历时,CPA证书比爹妈关系好使——至少证是真的!” 【05:01-15:00】 血泪实习指南:垂直不如「野」 * 揭秘机构销售vs投行实习的真实战场:一个拼情商,一个玩命熬夜 * 颠覆认知:“连做三份投行实习反被嫌弃?垃圾HR才要垂直,牛人都跨界!” * 给gap year玩家的救命锦囊:用6个月全职实习把空窗期变跳板 【15:01-25:00】 行业暴论:少爷退散,牛马崛起 * 撕开VIP遮羞布:打招呼进来的关系户,三个月就被踢出门 * 预判券商合并潮:“中小券商营业部逼人辞职?这行正在垃圾堆里淘金子” * 市场如周期:“大宗商品研究要跳出小赛道看大框架” 【25:01-35:00】 年龄反击战:26岁才是黄金期 * 粉碎「应届生魔咒」:工作三年读研归来?你的社会阅历秒杀小白 * 鼓励“选城市和喜好优先”,金融寒冬下舒服生活比盲目拼更值 【35:01-45:00】 终极选择:总行金饭碗vs城区公务员 * 银行总行管培真相:十年升副处?不如赌自己能熬秃几个领导 * “年轻是最大优势——他们职位高但走得早,你怕啥?” 无论你是正在求职的应届生,还是已经步入职场的新人,相信今天的播客能为你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向。如果你对金融行业还抱有疑问,或者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感到困惑,欢迎来小红书“大力如山”直播间连麦交流,我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大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关于大力如山- 券业最野自媒体、原券商投行业务条线董事总经理、畅销书《投行职业进阶指南:从新手到合伙人》作者。创建了公益组织:金融职业发展专项基金 【每周直播预约及回看】 视频号:大力如山 【互动平台】 微信公众号:大力如山 微博@王大力如山 小红书:大力如山 【书籍】《投行职业进阶指南》(各大购书网站均有售)

64分钟
99+
2个月前
就业研究所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