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希腊,大多数人可能都有一种理想化、浪漫化的想象。无论是希腊神话、英雄传说、德尔菲神谕,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贤思想家,都让希腊自带了一种神秘且神圣的气质。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往往被认为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础,其中希腊文明又是两希文明中更直接的一个源头。 希腊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城市、哪些历史可以构成我们理解希腊的线索?为什么说希腊其实陷入了一种“思想资源的诅咒”?从希腊的财政危机始末来看,欧盟还能再往前走一步么?在本期节目中,主播何必和嘉宾施展老师将继续他们的欧洲之旅,聊一聊希腊这个“欧洲文明摇篮”的古代、现代与当代。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 嘉宾:施展 【收听指南】 01:00 冬季希腊之旅:德尔菲&雅典 07:00 地理决定了希腊天然是个城邦世界 12:45 希腊贡献了:哲学?文学?宗教?民主? 15:24 多城邦的世界对应了多神的故事结构 17:00 从复杂的社会结构到复杂的数学研究 20:40 古希腊哲学其实诞生于爱琴海的东岸 24:42 政治学是伦理学分支,伦理学是哲学分支 26:00 古希腊人的追问:如何过一种正义的生活 29:00 柏拉图路径:想象中的完美“理想国” 30:45 亚里士多德路径:对现实的观察与调适 36:37 希腊的衰落与崩溃是否无可避免? 38:52 希腊人长于思辨,但拙于实践 41:35 罗马人拙于思辨,但长于实践 44:00 现代希腊,近代欧洲第一个民族解放国家 45:40 集体认同的建构:观念事实vs物理事实 51:07 欧洲文化分界线:拉丁国家vs日耳曼国家 53:00 观念影响行为,劳动生产率影响经济竞争力 57:14 德国“抽水机”,对欠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 59:10 “做假账”,希腊财政危机背后的欧盟结构性失衡 60:20 从欧洲文明的摇篮看欧洲一体化的未来? 63:00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保?用数据说话 65:30 世界货币、全球工厂,两种对全球的不对称竞争 【工具箱】 01 希波战争(Greco-Persian Wars),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间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之间爆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前后持续了半个世纪。战争以希腊联军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从此一蹶不振。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 02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于公元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04年,其间双方曾几度停战,最终斯巴达获得胜利。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古典时代,也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整个希腊开始由盛转衰。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都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的希腊。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03 泰勒斯(Θαλής,Thalês,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出生于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城,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他是第一个提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并开启了哲学史的“本体论转向”的哲学家,被后人称为“希腊七贤之一”和“哲学和科学的始祖”,是学界公认的“西方哲学史第一人”“西方哲学之父”。 04 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Helen)为起因,以阿伽门农,墨涅拉俄斯为首的希腊联军进攻以普里阿摩斯为国王的特洛伊城的攻城战。在荷马编写的《伊利亚特》一书中,特洛伊战争持续了十年。一场战争拖垮了一个文明,这也是特洛伊战争备受关注的一个原因。 05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作者爱弥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1858-1917)为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奠基人之一。该书援用大量人类学材料,从图腾制度出发讨论了宗教生活之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命题,揭示了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并指出宗教崇拜对象与社会集体对应,进而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本书反映了涂尔干晚年思想的主要转向,即用社会决定论来构建道德个体主义的理论企图。 06 《政治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作的政治学著作,是公元前325年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他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法律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该书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城邦问题,以“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为前提,分析了城邦的形成及基础,探讨了各种城邦理论、制度,研究了各政体的分类和变革,并提出了他关于理想城邦的设想,从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被视为政治研究体系的典范。 07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年-约前500/490年),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爱琴海中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小岛)的贵族家庭,曾在名师门下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数”,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一切事物的形状都具有几何结构,几何结构则与数字相对应:1是点,2是线,3是面,4是体。世界生成过程是由点而线,而面,而体,从体产生出可感形体,产生出水、火、土、气四种元素。这四种元素再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和转化产生出世界的万事万物。 08 肥沃新月带,是西亚的古文化发源地,包括西北-东南走向的美索不达米亚,以及略作东北-西南走向的西亚裂谷带中、北段。两区相会于幼发拉底河中游以西地方,在地理分布上合成新月形地带,包括今伊拉克东北大半部、土耳其东南边缘,叙利亚北部与西部,黎巴嫩、巴勒斯坦以及约旦西部。在此地带内,因灌溉水源丰富或降水较多,有利于农、牧业与文化发展。与北面地形崎岖的托罗斯山、扎格罗斯山,或与南面荒旱的阿拉伯高原相比,都显得较为肥沃,故有此称。 09 希腊债务危机,源于2009年12月希腊政府公布政府财政赤字,而后全球三大信用评级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从而揭开希腊债务危机的序幕。希腊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即是政府的财政赤字,除希腊外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存在较高的财政赤字,因此,希腊债务危机也引爆了欧洲债务危机。 10 二十国集团(Group of 20,G20),是由八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由中国、韩国、印度、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日本、欧洲联盟、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南非共和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组成。G20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人口占全球的2/3,国土面积占全球的5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6%,贸易额占全球的75%。 【专题栏目】 列国志(亚洲篇、欧洲篇) 「列国志」是由「东腔西调」特别策划的一个人文历史栏目,在这个栏目中,特邀嘉宾施展教授将同主播何必一起,横跨亚洲、欧洲、非洲以及美洲的广袤疆域,复原当下列国的精神格局与时代境遇。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 eidos001(备注「播客」)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在之前的「山河纪」栏目中,主播何必和历史社会学学者孟庆延老师已经和大家聊过了大运河、江南、湖湘、广州与天津等与水有关的地方;从这一期开始,他们将开始聊一聊“山”。 “巍巍大别山,矗立江淮间。东西瞰平原,雄踞鄂豫皖”,就是本期的主题。大别山不以秀美或险峻而著称,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抗战时期有李先念率领新四军鄂豫挺进队建立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大别山为什么能成为一个重要的武装区域?红四方面军、新四军第五师、刘邓大军,给这里留下了什么?反过来又给革命留下了什么?在今天的节目中,两位老师将带我们走进“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00 山河纪,从“河”到“山” 03:33 三省交界之处的僵化与混乱 06:00 大别山区的历史地理和商品经济 09:30 秘密会社:从红枪会到兄弟会 11:30 大别山,暴力机制的温床 14:15 中国士绅对儒家义理系统的运用 16:20 革命早期的产业工人与小知识分子 19:50 私立武汉中学,传播火种的阵地 21:30 两大苏区:闽粤赣vs鄂豫皖: 22:30 社会分化:山区-平原、城-乡、贫-富 27:45 大别山区的社会基础其实并不弱 30:00 比革命力量更厚的是社会的力量 31:40 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理念与方略 34:00 风气与民情,真实地起着绵延的作用 【工具箱】 01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一书按照长时段理论,研究的时间段从元末农民大起义一直到场20世纪三十年代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研究的地域集中在湖北麻城。这种“长时段”和小地域的结合使得这本书能挑战一般著作的历史分期,从宏观上透视中国政治社会变迁,并暗示暴力超越朝代和政权的恒久。作者对麻城地方史的细致研究,还使得本书深化了前人对地方社会的认识,在叙事中凸显各阶层对暴力的感知。 02 “差序格局”是由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用以描述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概念。费孝通认为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ta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他把这种人际关系格局称为“差序格局” 03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是美国汉学家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的代表作之一。19世纪中国发生了巨大变革,该书从分析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及其制度入手,强调了中国地方名流的作用,论述了在其影响下的地方组建武装活动的形成和发展,并就此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04 《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是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的成名作,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本书精辟地论述了一个地区(地中海)、一个时代(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历史,尤为重要的是,它本身就代表了一个时代(当代)的历史。作者从总体历史的思想出发,把16世纪后半期即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在位时期(1556-1598年)的地中海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作者在广泛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民族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把平凡的日常生活与伟大的历史潮流,把微观与宏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立体地再现了所述时代地中海及相关地区人类的全貌,揭示了它们的命运。 【往期回顾】 Vol.82|山河纪:空间的历史与历史的空间 Vol.87|山河纪:大运河,黄泛区,帝国最后的斜阳 Vol.90|山河纪:珠江,风气之先与革命前奏 Vol.99|山河纪:忆江南,何处是“江南”? Vol.106|山河纪:师爷、商会、思想家,浙东意味着什么? Vol.110|山河纪:近代中国与湖湘风云,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Vol.119|山河纪:天津卫,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非常感谢各位朋友的收听与支持,和东腔西调一起又走过了一年。 2022,有时觉得它漫长难熬,有时却又感到那么短促;有时愉快幸福,有时又悲伤惆怅。有很多不可言说。同时,在沉默爆发之后,也蕴含着新的可能。 除了重建社区、重建共同体的呼吁,我们还想借用加缪在1940年1月1日写下的盼望,和大家站在一起: 今年,希冀幸福将是徒劳的,通过工作去建造幸福才关键。不要希冀任何事,而是要做点什么。不要等待着他人从头至尾地构建你的命运,尤其是当命运仍掌握在我们手中。《共和党人晚报》今年不会祝您幸福,因为它知道您的身体和精神正在经历重创。但它需要您保持必要的力量和清醒,去努力维持您自己的宁静与尊严。 ——加缪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来聊聊虚无主义(nihilism)。虽说这是一个哲学概念,但虚无主义所代表的精神状态却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浮躁、内心空虚、彷徨无助,似乎每一个现代人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被虚无主义困扰过。 躺平、摆烂、觉得一切都很无聊、找不到意义……类似的情绪或认知,在多大程度上源于虚无主义?虚无主义究竟产生于何处,又是否可能被克服?科学技术曾经是人类陷入虚无主义的罪魁祸首,未来会成为使人类免于虚无主义的救星吗?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请到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郁喆隽老师和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张红军老师(《虚无主义》一书译者),来和我们深入聊一聊“虚无主义”。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张红军(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嘉宾: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收听指南】 |我们生活中的“虚无主义时刻” 03:50 张:我去翻译《虚无主义》,就是因为我个人有着非常强烈的虚无主义体验,那样的瞬间让我感到生活好像没有意义,很多文学作品里也有这样的记载。 06:20 郁:大多数人面对的可能是一种怀疑或一种破灭,但从怀疑到虚无不是那么容易顺畅过渡下去,虚无主义本身有一种自我否定的力量。 |我们一不留神就成了虚无主义者 09:40 “无神论者被称为虚无主义,因为他们不在乎信仰;宗教人士被称为虚无主义者,因为他们不在乎事实;保守派被称为虚无主义者,因为他们不在乎社会进步;改革派被称为虚无主义者,因为他们不在乎社会规范。” 11:30 张:哲学史上的思想家们往往认为自己才是真理,所以会把否定自己立场/意识形态的对方都批判为虚无主义,典型的有尼采和雅克比、海德格尔关于虚无主义的论争。 14:20 郁:如果是一个真正的虚无主义者,看到不同派别人士的争吵,可能会无动于衷,因而也不容易被识别。但凡你还有一种-ism,还坚持有所主张,你就不是虚无主义。 |理想主义、犬儒主义与虚无主义 17:30 “激烈的理想主义者与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19:30 张:如果我们把理想主义泛化为某一种文化所追求的最高生存理想、“理想之家”,其实中西方都有过“无家可归”的经历。理想一破灭,虚无感必然会产生。比起悲观主义和犬儒主义,虚无主义反而更接近于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 26:00 郁:虚无主义看起来消极负面,但在一个过度虚伪的社会,虚无主义反而有一种积极的治疗作用。如果想象一个内心小剧场,虚无主义者可能会这样批判犬儒主义者——哀莫大于心不死。 |探寻虚无主义的哲学脉络 33:40 “欧洲文明必将陷入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不得不接受的命运。” 34:50 张:在尼采之前就有过三个著名的虚无主义概念,一个是来自雅克比的哲学使用(《致费希特的信》),一个是来自让·保罗的诗学使用(诗歌上的虚无主义),还有一个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的文学使用(如《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反虚无主义文学的发展)。 38:20 张:在尼采那里,西方理性主义过分压抑了感性生命,使得人的生命虚无化,反过来又导致“上帝之死”。从海德格尔“存在”的角度来说,他认为尼采过分强调生命意志,又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自然对人的反噬。 42:00 郁:有两个建筑学的比喻可以描述欧洲人的精神结构,一个是基础主义,一个是拱心石。进入现代,欧洲人的信仰从宗教上帝转向了进步主义,但一战又让他们对进步主义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进步背后蕴含着虚无。 47:30 郁:尼采身上带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对欧洲文明虚无主义的诊断很清楚,他就像虚无主义的标签,另一方面他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要做超人(overman),看不出任何虚无主义的成分。 49:00 张:尼采说人是野兽与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要经过末人、骆驼、狮子、婴儿,才可能成为超人。末人代表不完全的虚无主义,骆驼代表消极虚无主义,狮子代表积极虚无主义或完全的虚无主义,婴儿代表新生,但仍然是一种狄奥尼索斯式的虚无主义。 |不同版本的虚无主义:生命有限VS绝对自由 56:45 张:在克罗斯比看来,凡是认为生命没有意义的哲学主张都是虚无主义。格尔茨进一步提出,仅仅相信生命本身是无意义的,这个并不是虚无主义,当你已经发现生命没有意义,你还能一如既往地苟活下去,逃避现实,麻痹自己,那么你就是虚无主义的。 |思想实验:科技、死亡与虚无主义 65:30 “假设未来有技术可以无限延长人类寿命,这会是一种人类福祉的开始,还是一种真正的虚无主义的到来?” 68:00 张: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就是与死亡相关,如果人人长生不死,生命就会变为静态,失去张力,不再能生成意义。 72:00 郁:很多人的无意义感都源于做一件事情没有结果,或者这个结果让ta觉得无意义,此时狄奥尼索斯式的迷醉也许是一种可能性的出路。“当下”既不是手段,也不是目的,它就是自己本身。 74:45 张:技术乐观主义认为技术将来可能解决所有的人类问题,技术悲观主义认为所有的人类问题当将来可能都是由技术引起的。人只要活着就有欲望,但如果我们的欲望在使用技术满足自己的过程中没有接受智慧的指引的话,那就叫做纵欲主义。 81:25 郁:我不大喜欢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用,科学在源头上和哲学是一体的,对世界是静观的视角,而技术本身有强烈的内在驱动,就是实用主义。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超人和末人,我想还是末人多,这是有关生存勇气的问题。有可能技术它无法成为虚无主义的救星,而变成虚无主义的掩体逃遁之处。 【工具箱】 01 《忏悔录》是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的心灵自白,也是一本通俗易懂、写给普通人读的“认识生命”之书。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行将结束时,因不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他追溯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寻找生命意义,并记录下这段精神活动的过程,取名《忏悔录》。 02 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克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1743-1819),德国哲学家、作家,以推广了虚无主义一词而知名。他认为虚无主义是启蒙运动思想,尤其是斯宾诺莎、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体系的主要缺陷。雅各比提倡信仰和启示,反对思辨理性。著有《致摩西·门德松的书信》《休谟论信仰》等 03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作家、哲学家、爱国主义者,古典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在《自然法学基础》中,他提出自我意识是一种社会现象,任何客体的自我意识,必要条件是所有其他理性的客体存在。由这些观点所导出的我/自我之间的差异(自我在自身中设定非我与自我相对立)最终发展成了费希特的认识论(绝对自我,自我设定自己本身)。 04 《荒诞的幽灵:现代虚无主义的根源与批判》(译者:张红军)一书的核心观点是:虚无主义代表着那些支撑现代哲学、政治和科学思想的基本前提的阴暗面。作者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哲学教授唐纳德·A.克罗斯比(Donald A. Crosby)希望通过这本书遏制无限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对当代社会的有害影响。 05 彭富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珞珈杰出学者,主要研究美学的一般理论、德国现代哲学(海德格尔)以及中国古典思想(国学)。彭富春教授创立了新道论的哲学与美学,认为生活世界是欲望、技术和大道的游戏活动,美是欲技道游戏的完满显现。著有《论国学》《论海德格尔》《哲学与美学问题》等。 06 第欧根尼(约公元前412-前324),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一个铸币厂的家庭,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第欧根尼揭露大多数传统的标准和信条的虚伪性,号召人们恢复简朴自然的理想状态生活;师承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以身作则发扬了老师的“犬儒哲学”,试图颠覆一切传统价值。他的真实生平难以考据,但古代留下大量有关他的传闻轶事。 07 让·保罗(Jean Paul,也译作“让·保尔”,原名J.Richter,1763-1825),德国浪漫主义作家,以幽默的小说和故事而闻名。在接触了雅克比哲学后, 让·保罗模仿雅克比把费希特唯心主义命名为“虚无主义”,而把深受费希特影响的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命名为“诗歌上的虚无主义 (poetic nihilism) ”, 意指在文学领域表现的虚无主义。 08 反虚无主义文学是指与别车杜革命民主主义文学相对立的一种文学派别,强调在19世纪中后期文学中的功利主义、理性主义横扫一切之际,俄国文学仍有人立足文学本位,以独立的思考和创作对抗这种意识形态。《十九世纪下半期俄国反虚无主义文学研究》(作者:朱建刚)主要以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反虚无主义为研究对象,挖掘了一批因意识形态而遭埋没的思想家、批评家、小说家及其代表作。 09 《西线无战事》改编自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撰写的同名经典小说,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罗·鲍曼和同学莱尔、米勒参加了德国国民志愿兵,被派往前线与法军作战。在战场上,他们目睹到了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 10 1917年,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应邀在慕尼黑大学为德国学生作了名为“以学术为业”的著名演讲,指出:不同于政治家,科学应避免价值判断,不同于艺术家,科学工作请求被人超越,希望相形见绌,而同时现代科学应具自明性及责任感,以防越过科学的维度变为意识形态或者世界观。 11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之语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 12 迈克尔·艾伦·吉莱斯皮(Michael Mien Gillespie),杜克大学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著有《现代性的神学起源》《尼采之前的虚无主义》《黑格尔、海德格尔与历史的根据》等。 13 狄奥尼索斯(Dionysus),或者称为巴科斯、巴萨柔斯,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酒神。如果说在《悲剧的诞生》中, 狄奥尼索斯还只是和阿波罗相抗衡的一种力量, 那么在尼采后期思想中, 狄奥尼索斯已经成为唯一的“自然之神、自然循环之神、出生之神、死亡之神、再生之神、悲剧之神和喜剧之神, 简而言之, 成为生命之神”。 【本期推荐】 当某人被贴上虚无主义者的标签时,通常并不意味着赞美。虚无主义究竟是什么?是浑浑噩噩?还是认为生活不值得?或是相信一切都无所谓?诺伦·格尔茨指出,如果我们学会辨认虚无主义的多种类型,那么我们就能学会区分有意义与无意义。 《虚无主义》一书选自“麻省理工学院基本知识系列”丛书,从苏格拉底、笛卡尔,到汉娜·阿伦特、让-保罗·萨特,围绕公共话题,为大众读者提供专业概述。它追溯西方哲学中的虚无主义历史,对人们所熟知的哲学家及其思想提供了一种颇有新意和启发性的理解。结合当代社会的日常情景,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在与“悲观主义”“犬儒主义”和“无动于衷”的对照下澄清何为“虚无主义”,直击现代人灵魂,引发共鸣与反思。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今天的节目是一期以社会学为主题的杂谈。从“困在系统中的外卖骑手”到对“996、内卷和躺平”的讨论,大家都能明显感受到近两年兴起的“社科热”,尤其是“社会学热”。 在以往很多人看来,社会学就是研究犯罪、反社会人格、同性恋、亚文化等社会边缘群体的学问,又或者是专门研究婚姻家庭问题和儿童老年问题的学问,对口就业是妇联、街道、社区等等。但实际上,社会学从诞生之初,就是研究政治、经济、文化的硬核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群体”、“社会”这样没有边界的存在。 现在大家都说“万物皆可社会学”,那到底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去理解社会学家的思想生成比掌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更重要?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的孟庆延老师,和我们聊一聊他“命中注定”的社会学以及他眼中的“社会学的眼光”。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硕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00 第一志愿不是社会学的“天选之人” 05:30 那时候的南大浦口校区属于“自然状态” 07:20 社会学研究的其实是元问题 11:20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中学毕业≈未成年 14:50 严复把sociology翻译成“群学”是准确的 18:00 文化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的对象 23:10 社会学的眼光是社会学的看家本事 26:00 关键是阅读和理解经典思想家的“脑回路” 29:00 社会学的“独门绝技”,就是熟能生巧 31:00 孟老师推荐:《疯癫与文明》+《飞越疯人院》,《文明的进程》 33:10 欢迎关注B站课堂《经典社会思想20讲》 【工具箱】 01 本期提到的社会学学者:周晓虹、成伯清、谢燕清、贺晓星、孙立平、应星 02 埃米尔·杜尔凯姆(法语:Émile Durkheim,1858-1917),又译为迪尔凯姆、杜尔凯姆,涂尔干,杜尔干等,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法国首位社会学教授,《社会学年鉴》创刊人。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著有《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 03 《青春之歌》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情片,由崔嵬、陈怀皑执导,谢芳主演,于1959年上映。该片改编自杨沫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知识女性林道静几经周折与磨难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 04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著有《疯癫与文明》《性史》《规训与惩罚》《临床医学的诞生》《知识考古学》《词与物》等。 05 在1895年发表的《原强》和《原强修订稿》文中,严复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阐述了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首次提出了“群学”概念。严复认为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学说“宗天演之术,以大阐人伦治化之事。号其学曰‘群学’”。 06 奥古斯特·孔德(Isidore Marie Auguste François Xavier Comte,1798-1857),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开创了社会学这一学科,被尊称为“社会学之父”。他创立的实证主义学说是西方哲学由近代转入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07 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学者,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美国二次世界大战后统整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思想家,20世纪中期颇负盛名的结构功能论典范之代表人物。他早期的主要理论倾向是建构宏大的社会理论,后期开始探讨从宏观转向较微观层面的理论方向,著有《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等。 08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1916-1962)提出“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个概念。所谓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社会科学的洞察力模型,将个人问题与社会公共问题联系起来;是一种视角转换的宝贵心理品质,将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也是一种整体与局部来回切换的思维模式,将个人轨迹与社会历史联系起来。 【小助手】 《经典社会思想20讲》是B站新推出的一门视频课程。在这门课里,主讲人孟庆延老师会从韦伯、涂尔干、马克思、福柯、鲍曼、托克维尔、齐美尔、埃利亚斯、布迪厄等9位社会学大师的视角出发,回顾100多年来面临的时代挑战,洞察经典社会学知识背后的实际意义。现在购买可享5折优惠。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卡尔·马克思或许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欧洲思想家。无论是他提出的剩余价值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都是我们学生时代的必考题;几乎人人知道《资本论》,说起“资本家”就会想到“剥削”,马克思也曾计划将其写成工人都能读得懂的书,可知道并不等于会读,读过也未必就能真正理解。 如何理解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的核心?马克思所说的“异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否有破解的可能?时代变了,还需要读马克思吗?“教条”之外,我们还可以如何认知马克思与《资本论》?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杨照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资本论》复杂深刻的思想世界,聊聊具体而真实的马克思。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杨照(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历史学者) 【收听指南】 03:30 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一辈子都在为《资本论》做准备 08:20 《资本论》的核心,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说起 14:20 资本介入带来了“异化”,“手段”甚至开始比“目的”更重要 20:45 原本创造是目的、劳动是过程,工人们开始搞不清状况 25:40 有了“资本家”,“劳动者”就成为只是出卖自己劳动力的人 29:20 思考-评断-改造,面向不同的课题,要将彼此联系起来 34:50 黑格尔哲学用“绝对精神”代替了“上帝”,是“头下脚上”的 41:00 马克思的宗教理论:不是上帝创造人,是人创造了上帝 45:00 异化理论,是贯穿马克思一生的最基本的哲学思考概念 50:00 去读《资本论》,它从来不是神话,不是口号,而是方法 55:40 哲学家们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但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工具箱】 01 《资本论》(德文:Das Kapital)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全书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目前作为三卷定稿的“通行本”,只有第一卷(1867年)在马克思生前出版,第二卷和第三卷均由恩格斯整理,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后来还有考茨基整理的《剩余价值学说史》作为《资本论》第四卷,于1904年、1905年、1910年分三卷出版。 02 关于劳动价值理论,即关于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历史理论,其一般逻辑构图是劳动——价值——价格。马克思把价格归结于价值,把价值归结于劳动,这样就从经济形态的全领域中把握了生产和分配,同时揭示了“商品经济形态”的发生。 03 关于异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劳动过程与劳动者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与自己的类本质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还强调了:其一,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其二,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0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旅居布鲁塞尔时写作的,《提纲》着重论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观点。其中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是对整个《提纲》的总结,也是后来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名言。 05 《精神现象学》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阐述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第一部纲领性著作。全书以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叙述了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的各个发展阶段,即“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伦理精神”、“宗教”、“绝对知识”,并把这些阶段说成是人类意识在历史中所经历的发展阶段的缩影,逻辑和历史统一于“绝对精神”。 06 《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作的哲学著作。在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说”,即世界的运动变化来源于四类因素的影响: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第一因论证是指,任一物都不会是它自己的效因(efficient cause),必然是另一物;这种关系不可能推至无穷,因为没有初始的效因,也就没有终极的效果(final effect);所以必定有一个初始的效因,也就是所谓“第一因”或“无因之果”。 07 关于正反合理论,是黑格尔在康德的理论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二元论,包含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之中的后两个规律。举例来说:一颗麦粒,开始只是麦粒(正),但它实际上已包含了突破自己、否定自己的因素,就是要长成麦苗。当它真的长成麦苗时,就不再是麦粒了,而是达到了麦粒的对立面(反)。麦苗最后还会成熟结种、产生新麦粒。新麦粒不是麦苗,也不同于原来的麦粒,而是两者综合的产物(合)。 【本期推荐】 《<资本论>的读法》源起看理想的口碑节目《你好,马克思先生》,凝聚杨照四十年《资本论》研读成果。这样一部划时代的经典巨著,直到今天仍有挖掘不尽的思想资源,人人都听过,但很少有人真正读过,现在正是时候,告别课本里的“教条”,跟随杨照,真正走进《资本论》复杂深刻的思想世界。 作者认为要理解现代社会,《资本论》是绕不开的话题,它对今日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仍有着重要的解释和指导作用,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概念和工具。作者从《资本论》的社会环境和思想动机出发,试图还原一个兼具理性和前瞻性的《资本论》,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它的深刻与趣味。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前段时间,播客九霄电台更新了几期对谈节目,有关窦唯和张有待一起聊少年时听的摇滚乐,唤起了不少人的摇滚DNA。借此契机,我们也请来了东腔西调的常驻嘉宾孟庆延老师,一位窦唯乐迷aka摇滚乐重度爱好者,做了这么一期闲谈。 作为摇滚发烧友&社会学学者,孟老师如何看待窦唯及其所代表的的一代中国摇滚乐的转变?1994年的摇滚热是“出道即巅峰”吗?我们为什么会被音乐打动?怎样理解音乐或旋律背后的力量?在这期节目中,孟庆延老师将和我们分享他的私人歌单,也会聊聊他个人感受到的中国摇滚乐发展历程。 最后,孟老师强调说,本期观点不是专业意见,大概也不能代表广大乐迷,谨代表他自己的青春回忆。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06 回忆窦唯,更是回忆我自己 *窦唯,从黑豹、做梦,《黑梦》到不发声音乐 07:39 中国摇滚乐巅峰不在《乐夏》,而在1994 *窦唯,何勇,张楚,唐朝,被封神的94红磡 10:03 中国摇滚乐演变——天才为何成群地来? *赵牧阳,三哥,汪峰与鲍家街43号,许巍,郑钧 13:00 九十年代,是思想与创造最激荡的年代 *张楚的诗意,何勇的烟火,窦唯的仙气 16:30 流量过后,大家开始面对不同的境遇 *汪峰的彷徨,郑钧的淡然,高旗的后撤,窦唯的自在 23:30 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其实只属于ta自己 26:15 没有歌词,旋律和编曲也能传递出意象 29:30 “诸神的黄昏”与社会节奏的加速有关 32:15 被程式化的还有原本丰沛的意象与理解 36:46 在音乐中感受个人表达与不同的人生故事 39:00 现代人越来越容易忘记发自内心地热爱 【本期提到的音乐人&作品】 黑豹乐队《无地自容》《Don't Break My Heart》《别来纠缠我》 做梦乐队《希望之光》 窦唯《高级动物》《噢!乖》《悲伤的梦》《艳阳天》《山河水》《幻听》《殃金咒》《暮良文王》 何勇《垃圾场》《钟鼓楼》 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蚂蚁,蚂蚁》 唐朝乐队 鼓手赵牧阳 许巍《在别处》《那一年》 郑钧《赤裸裸》《回到拉萨》《灰姑娘》《商品社会》《路漫漫》《第三只眼》《低空飞行》《Happy Ending都挺好的……吗》《青春的葬礼》《温暖成河》《Ai ma huo》 汪峰,鲍家街43号乐队《晚安,北京》《小鸟》 “三哥”(贝斯手欧洋),面孔乐队 高旗&超载乐队 《梦缠绕的时候》《魔幻蓝天》 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 子曰乐队 歇斯乐队《2065舞指如歌》 新裤子乐队 反光镜乐队 【相关往期】 Vol.15丨用摇滚精神反抗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我们熟悉卢梭,往往是因为他的《社会契约论》和两论(《论科学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却较少了解他写作的《爱弥儿》一书,还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在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理想的教师,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 事实上,1762年6月,当《爱弥儿》一书在巴黎刚刚出版不久,就遭到法国天主教会和世俗当局的全面批判和封杀。巴黎大主教贝尔蒙特呼吁人们不要阅读该书,巴黎高等法院也发出了禁书令,并下令逮捕该书作者。在日内瓦共和国,这个卢梭心目中真正的祖国和自由的故乡,《爱弥儿》甚至被市政当局在广场上公开焚毁。 爱弥儿明明有父母,甚至出身名门,为什么卢梭要说他是一个孤儿?卢梭的分阶段教育理念对后世造成了哪些影响?如何看待爱弥儿和苏菲之间的爱情?如果只把《爱弥儿》当成一本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何以给晚年的卢梭带去流亡和隐居的厄运?在本期节目中,主播何必和嘉宾张国旺老师将以卢梭的著作《爱弥儿》为引子,带领我们探寻人与公民之间的阶梯、现代人的养成之路。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张国旺(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00 《爱弥儿》,卢梭的“育儿经” 04:40 卢梭为何要假想出一个富家孤儿? 07:15 卢梭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模式极其不满 11:07 学校接管孩子,也接管了父母的权力和权威 12:30 大人要学会辨别孩子的哭声是请求还是命令 15:20 孩子有内在自然节奏,不是任由捏造的玩物 17:30 强大不取决于绝对力量,而是身心得以平衡 19:30 要避免孩子被想象出来的恐惧或欢乐所控制 23:12 孩子不该成为我们实现自己设想的一个工具 26:00 青春期,也是建立社会关系的最重要的时期 28:10 卢梭的引导:建立友谊、帮助他人 29:00 爱弥儿与苏菲,什么是理想的爱人? 32:30 为爱成婚,是卢梭带给现代社会的默认值 34:50 现代人的社会成长和身体成长是不同步的 37:30 全书高潮:一位萨瓦牧师的信仰自白 39:35 好的教育,需要先建立亲密的情感纽带 43:00 可以把《爱弥儿》当作“育儿100问”吗? 46:30 从紧张中跳出来,建立一种轻松的关系 49:40 没有谁需要完全按照教科书的理念去教育孩子 【工具箱】 01 《爱弥儿,或论教育》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重要著作。此书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全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02 在《人与公民:卢梭社会政治思想研究》一书中,张国旺老师指出,社会状态及其无处不在的恶是现代个体必须直面的命运,就像爱弥儿虽有父母却必须承担孤儿的命运一样。卢梭笔下爱弥儿式的教育展现了人性逐步实现的线索,也标示了现代个体在财产、信仰和家庭等层面确立自身的方式。在此基础上,现代个体才能像爱弥儿一样,借助意志与意志的联合,造就“人民”。 03 《论科学与艺术》由卢梭回应第戎学院的一篇征文文章组成,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卢梭集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历史条件下科学和艺术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认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对敦化风俗,保持淳朴的自然并不有利。 04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的故事。两位主角之间的爱情代代相传,而实际上,当时的罗密欧是17岁,当时的朱丽叶只有13岁。 05 在《爱弥儿》第四卷的中间部分,卢梭插进了一段跟全书主题似乎不太相干的长篇大论,并且给它配上一个独立的标题,名曰“萨瓦牧师的信仰自白”。正是在这篇相对独立的文字中,卢梭借一位虚构的萨瓦省牧师之口,表明了真正的“人的宗教”在自然情感和理性的指引下,如何成长起来。对此卢梭称之为“自然宗教”。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本期节目是三联中读“记者,请回答”串台系列节目之一,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邢海洋老师。 作为《三联生活周刊》的资深主笔,邢海洋老师的经历相当特别。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系和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却投身于证券投资。直到1996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成了目前最老牌的财经评论作者,《投资物语》专栏从1999年下半年开栏至今。而近年来,他又开始回归自己的专业领域,撰写了多篇关于中国地理的文章报道,广受读者欢迎。 邢老师关心的问题非常有趣也非常接地气,比如:在中国,哪里的气候变化最大?我们的环境治理这么努力,为什么每年还会有沙尘暴?现在的绿化大多种树,为什么花粉过敏的人还是那么多?西安大雁塔一度有像比萨斜塔一样的倾斜迹象,为什么如今“改邪归正”了?“泾渭分明”的泾河和渭河到底是谁浊谁清?除了自然地理因素,其中又有哪些历史留下的独特痕迹?带着一系列的问题,邢老师踏上了实地考察的路途,前后去了西北、大运河与黄河。在今天的节目中,邢海洋老师就将和我们聊一聊他所乐在其中的行走与书写经历。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邢海洋(《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收听指南】 02:22 中国股市轮回十年还是3000点 06:53 重新关注历史地理,属于机缘巧合 11:00 行走西北,沙漠、沙尘暴与花粉过敏 14:10 西安大雁塔“改邪归正” 15:00 “泾渭分明”谁浊谁清? 16:45 行走大运河,河流所带来的历史 19:30 承载政治意义的十三陵水库 22:00 古代运河的水闸是如何修建的? 26:00 行走黄河,南旺“分水龙王庙” 30:10 张生与莺莺,黄河最后一弯的爱情 33:36 汾渭大裂谷与串珠式盆地 39:50 黄土高原与人类文明的桃花源 47:37 好奇心一打开,就有了足够的动力 【工具箱】 《西北不再干且旱》 《中国西北行》 《飞絮未至,黄沙又漫天》 《牛羊肉又涨价,过年还能“吃肉自由”吗?》 《在中国,为什么西北的气候变化最大?》 《泾渭分明:中国北方的气候变迁史》 《大雁塔为什么会倾斜?》 《河南特大暴雨:为何这里成为强降雨中心?》 《地理大环境中的漕运与大一统帝国》 《北京运河,元代造极》 王实甫《西厢记》 辛德勇《黄河史话》 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 【小助手】 由邢海洋老师主笔的三联生活周刊-黄河系列即将发表。收听本期节目并留言,我们将精选3名用户送出“三联中读”数字刊会员月卡+知识会员月卡的双重福利,畅看畅听《三联生活周刊》~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上一期列国志聊完意大利的古代史,我们预告了要去巴尔干半岛聊聊希腊;但今天我们先调转方向,聊聊和罗马历史有着密切关系的伊比利亚半岛,第一个全球性帝国——西班牙帝国就崛起于此。 大多数人对西班牙的印象似乎只有斗牛士、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皇马和巴萨;但实际上,西班牙帝国被认为是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按照第一语言使用者数量排名,西班牙语为世界第二大语言,仅次于汉语。 西班牙从何而来?曾称霸欧洲的西班牙在地理大发现运动后,为什么快速没落?作为发达国家的西班牙,为什么仍被贬称为“欧猪五国”之一?在本期节目中,主播何必和嘉宾施展老师将继续他们的欧洲之旅,聊一聊昔日欧洲霸主西班牙的兴衰史。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1:15 南欧历史,从意大利到西班牙 04:00 普瓦提埃战役,西欧命运之战 07:06 作为身合国的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 10:40 欧洲人与穆斯林八百余年的斗争 15:00 西班牙的野望:第二个耶路撒冷 17:10 对哥伦布的资助,是一次“风投” 19:30 罗马教廷和西班牙的反宗教改革 23:30 教皇子午线,用陆地的方式理解大海 26:10 英国的新思路,控制海上的航线 28:35 无敌舰队:陆战思维与海战思维的相撞 34:10 三十年战争,哈布斯堡王朝的陨落 35:50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西班牙内战 38:00 西班牙的富裕是资本的“诅咒” 39:30 橄榄型社会vs哑铃型社会 42:30 独裁者佛朗哥的外交与政治手段 46:40 西班牙多元文化,南北大不同 【工具箱】 01 布匿战争(Punic Wars)是地中海世界两大豪强的罗马共和国和迦太基共和国之间进行的三次大战的总称,名字来自当时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Punici(布匿库斯)。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第二次布匿战争(前218年-前201年)。迦太基主帅汉尼拔率6万大军穿过阿尔卑斯山,入侵罗马。罗马则出兵马赛切断汉尼拔的补给,此时迦太基国内矛盾激发,汉尼拔回军驰援,罗马乘机进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战败,丧失全部海外领地,交出舰船,并向罗马赔款。 02 查理·马特(铁锤查理,Charles Martel,688-741),法兰克王国宫相,任职时也是法兰克王国实权的掌握者。铁锤查理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功绩包括奠定加洛林王朝的基础,确立了采邑制,巩固与发扬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在普瓦提埃战役中,查理·马特布置其重装步兵在两条河流的交差底部背水列阵,使正面进攻的阿拉伯骑兵陷入包围,全军溃败,主帅阿布杜勒·拉赫曼·伊本·阿布杜勒·加菲基阵亡。查理·马特因此获得“铁锤”的称号(音译为马特)。 03 伊莎贝拉一世(Isabel I la Católica,1451-1504),卡斯蒂利亚王国女王(1474-1504在位)。伊莎贝拉一世给西班牙奠定了政治统一的基础,并努力在思想上一统西班牙,使西班牙成为世界的中心,西班牙的霸权自此而始。她还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资助人。她留下的影响超出伊比利亚半岛的范围,欧洲大陆和整个世界都为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04 共主邦联(personal union),又可译作君合国、身合国或人合国,是指两个或以上被国际公认为主权国家,共同拥戴同一位国家元首所组成的特殊国与国关系。共主邦联和联邦制国家的不同是在于,共主邦联的成员维持各自的独立,而且这种关系没有永久性,但联邦制国家在国际上则会被视为一个国家,而且通常还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 05 《九十五条论纲》(Ninety-five Theses),原名《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是马丁·路德于1517年10月31日张贴在德国维滕贝格诸圣堂大门上的辩论提纲,被认为是新教的宗教改革运动之始。马丁·路德在《论纲》中驳斥出卖“赎罪券”的作法,提出教皇没有免除人的罪恶的权力,还揭露了赎罪券的本质是剥削。 06 《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或译为《托德西拉斯条约》)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于1494年6月7日,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托尔德西里亚斯签订的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协议。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实行仲裁,同意在佛得角以西370里格处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线西划归西班牙。 07 西班牙无敌舰队(Grande y Felicísima Armada),意即伟大而幸运的海军,是西班牙16世纪晚期的海上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在历史上,西班牙无敌舰队作为西班牙帝国在英西战争中针对打击英国而临时编成的特混舰队,先后组织了六次。其中五次针对英国的远征行动因天气恶劣均无果而终,最终西班牙只好放弃侵略英国的野心;英国也因四次远征和爱尔兰的挫折元气大伤,最终双方在互相让步下于1604年签署《伦敦条约》。 08 1618-1648年由于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矛盾以及欧洲各国的政治冲突和领土争夺,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欧洲国际性战争,史称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最后于1648年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终。该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加深了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改变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同时,和约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史时期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09 西班牙内战(1936-1939),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发生的一场内战,由共和国总统曼努埃尔·阿扎尼亚的共和政府军与西班牙人民阵线左翼联盟对抗以法西斯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中心的西班牙国民军和长枪党等右翼集团;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和共和政府有苏联、墨西哥和国际纵队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国民军则有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葡萄牙的支持,因为西班牙意识形态的冲突和轴心国集团与共产主义的战争,使西班牙内战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前奏。 10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1892-1975),西班牙内战期间推翻民主共和国的民族主义军队领袖,西班牙国家元首,西班牙长枪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选择中立政策,但帮助希特勒侵略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被各国孤立,但和美国保持亲密的盟友关系,因为美国的援助,西班牙成为工业化的发达国家。1947年自任摄政王,1969年指定胡安·卡洛斯为王位继承人。1975年逝世于马德里。其死后胡安·卡洛斯登上王位,实行民主改革,西班牙结束独裁统治。 【专题栏目】 列国志(亚洲篇、欧洲篇)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盛唐,是后世对唐王朝的赞颂之词。据《新唐书》记载:“观夫开元之治也,则横制六合,骏奔百蛮;及天宝之乱也,天子不能守两都,诸侯不能安九牧。”安史之乱不仅是唐朝的转折,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如果说有什么更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安史之乱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诸多历史因素汇聚集中爆发。 盛世何以到来?变乱何以爆发?盛世为何无法延续?在今天的播客中,我们特别邀请到历史作家郭建龙,和我们聊一聊大唐帝国的成败得失。理解秩序的崩溃,要从秩序的基本元素和机制上讲起。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学博士) 嘉宾:郭建龙(自由作家) 【收听指南】 03:30 唐朝与亚洲内陆的政治角力 何必:唐朝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汉人帝国,但它在立国之初就积极主动地参与了亚洲内陆地区的一系列事务。唐朝为何要深度卷入亚洲内陆的政治角力? 郭建龙:唐朝的雄心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南方文弱的政治传统接近消亡,北方缺乏制衡精神的武力统治传统却居于强势。这种北方政治传统由北魏传给了西魏,又由西魏传给了隋,最后被唐所继承。尽管孝文帝进行了汉化改革,但仍保留了这种尚武性,只是同期西方(阿拉伯帝国)的尚武性和扩张性比唐更强。 09:32 怛罗斯之战与安史之乱 何:汉朝一经建立就要面对强大的匈奴帝国,隋唐一经建立,原本混乱的草原似乎就统一在了突厥帝国之下,其中有什么周期性的规律吗? 郭:其实草原也有自己的规律性,但它的规律性只有在中原也有同样强大帝国的时候才会被记录下来。首先继承了匈奴霸权,可以被称为帝国的,其实是柔然——匈奴之后和突厥之前的第二游牧帝国,但它出现于东西方强大政权的间歇期,所以名气一直不大。贵霜帝国也是同理。 13:45 政治安排:能和平就不打仗 何:隋唐之际,中国北方和西方已然是突厥帝国的天下。在中央政治层面上,唐朝做了哪些安排以有效应对这部分军事压力? 郭:关于渭水之盟,史书往往在强调唐太宗怒斥突厥人背信弃义的英勇行为,但其实不会记载背后的谈判,因此我们很少会意识到这是唐朝妥协的一个结果。中原对付游牧民族最成功的一个策略并不是打仗,而是把自己做好,维持住内部的稳定性。比如当时的王忠嗣,他是最会打仗的将军,也是最不动用武力的将军 17:35 军制转变: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郭:府兵制和募兵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当你采用府兵制的时候,府兵制就会演化为一个重担,府兵们往往既种不好地,又当不好兵。如果实行了募兵制,军队的战斗力会增强,但朝廷又将无法承担财政的压力,接下来又得往府兵制改。 何:随着府兵制的崩溃,玄宗朝精密的政治平衡何以达成? 郭:任何朝代都会寻找政治平衡。我们历史上有个很好的传统,可以叫“三权分立”,这三权分别是行政和财政权、军事权、监察权。行政条线上的官员和军事条线上的官员互不隶属、互相制约,但是同时都听皇帝的话,这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制衡。 21:44 开元天宝之际的高层政治 何:提起玄宗朝,我们一般会区分为开元盛世和天宝之乱,同一个皇帝统治,但却判若两人。这样的转变在制度方面有哪些线索,有什么是一以贯之的? 郭:我非常不赞成“唐玄宗前期英明而后期昏庸”这样的说法,这本书有很大一个目的就是想让大家看到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盛世之所以成立是一些因素在起作用,但这些因素在变化的时候也积累了很多问题,最后产生了崩溃。 24:30 节度使模式,出将入相 郭:我刚提到的“三权分立”,其实有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财政必须能够支持军费。当皇帝花不起钱的时候,就会考虑建立新的制度。如果中央不再直接拨款,带兵的人就要负责养兵,他需要收税,要有财政权,附带行政权,要有一定的任命权,附带一定的监察权。当这些权力合在节度使身上,某种意义上就成了地方的“土皇帝”。皇帝的防范则是选任放心的亲王、宰相和功臣。 28:00 李林甫与胡将集团的崛起 何:唐玄宗起初设立节度使,是构建了相当精细的政治平衡。但李林甫当政后,这样的平衡好像就无法维系了。 郭:唐玄宗本质上来讲是个不舍得放权的人,他需要一个又能设计出打仗制度,又能帮他搞钱的一个宰相,他觉得李林甫与宋璟更合适。他的需求在前期和后期都是非常明确的,只是前期没有办法打成而已。李林甫要长期当宰相,就必须防范其他人,也需要对节度使模式重新做出调整,即任命一批自己放心的胡人。 31:12 河朔地区的胡人社会 何:而且当时的河朔地区正好有安禄山、史思明这些胡人,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得以胜任帝国的军事将领。他们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郭:唐朝的边境地区有很强的混住传统,但混住区里边更多的是已经汉化了的胡人。除了你提到的安禄山、史思明,我希望大家也能看到像高仙芝、哥舒翰。那时候整个唐朝的边防是一个三分的系统,我不认为安禄山要完全负战争责任,一部分也是因为唐代君臣缺乏互信造成的。环境错综复杂,可能所有人都没有太好的选择。 36:49 安史之乱的地理要素 何:整个安史之乱持续了近八年。从兵力上来看,安禄山明明很占优势,为什么战争会延续如此之久?而且中间整个集团分崩离析,甚至倒向了失败? 郭:我倒不认为安禄山一开始就有过大的优势,因为当时唐朝北方有好几个节度使,他真正占据优势是在打败哥舒翰之后。另一方面他确实有很有章法,比如拿下华北平原、占据山西高地,断掉大运河等等,这唐代的地理又有很大的关系,但他没能在战术上实现他的战略目的。 43:46 安史之乱的主观要素 郭:前有李光弼死守太原,后有粮道被断时迅速建立新的交通线,当时就有非常重要的两个城市,张巡守的睢阳和鲁炅守的南阳。这时候跟皇帝英明或昏庸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就是守将个人的发挥问题,他们发挥得偏偏又很好。 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宏观上是唐朝整个政治结构的失衡引发了安禄山之乱,但是在微观上却又由于有这种个人的偶然性的因素,导致了安禄山没有实现自己叛乱的整个战略意图。 郭:这个战略意图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太子没有南下。一旦整个皇室南下,整个北方地区早晚会被叛军拿下。一旦太原被占,北京就不再可能回到唐朝手里了。 47:48 找不回的盛世 何:任何一个王朝经历了如此严重的冲击,往往会快速灭亡。为什么唐朝能够在安史之乱后还能延续那么长的时间? 郭:任何一个时候,人们都是在求解。当制度失衡达到大家都没有办法拉回来的时候,就会有重大的一次动荡,如果这个动荡之后反而能找到一种不是最优,但是又不是最差的方式恰好给它解开了,秩序就还能延续下去。 50:34 刘展之乱的暗示 【工具箱】 01 郭建龙,自由作家,社会观察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已出版历史畅销书《丝绸之路大历史》、《汴京之围》、“帝国密码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历史游记《穿越非洲两百年》《穿越百年中东》等。译有《一把海贝:从奴隶贸易兴起到革命年代的西非》《墨洛温王朝:创建与变革》等。 02 《盛世的崩塌》是郭建龙“唐宋盛世双联剧”第二部作品。全书分为《盛世》和《崩塌》两大部分,作者从唐朝一系列制度设计的缺陷开始讲起,对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内部复杂的社会经济危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唐朝外部军事政权的变化进行了深入考察,试图追溯唐朝伟大的盛世如何一步步建立,又是如何迅速崩溃的,探究大厦将倾的历史背景下皇帝、贤相、武将、聚敛集团,以及于洪流中挣扎、沉浮不定的文人们的不同选择和结局。 03 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太和十八年(494),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收藏古今汉家典籍,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废太子元恂,史称“太和改制”,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 04 怛罗斯之战是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军队与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中亚诸国联军在怛罗斯相遇而导致的战役。天宝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军出发,历时三月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罗斯,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派出十余万的大军。高仙芝的军队与阿拉伯军相持五天,葛逻禄部众突然反叛,与阿拉伯军夹击唐军,导致高仙芝失败,只剩下数千人返回。 05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763)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06 渭水之盟又称便桥之盟,指的是唐朝时期玄武门之变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公元626年,突厥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京师震动。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唐太宗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 07 王忠嗣(705-749),唐朝名将,丰安军使王海宾的儿子。父亲战死殉国后,成为唐玄宗抚养的假子,赐名忠嗣,交好忠王李亨。历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册封清源县公。反对进攻吐蕃石堡城,预言安禄山将会作乱。功勋日盛,受到宰相李林甫嫉恨,诬陷王忠嗣“欲奉太子”李亨为帝。在部将哥舒翰苦求下,贬为汉阳太守,迁汉东太守。 08 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义务兵役制度,府兵们平时在家务农,闲时训练,到了要打仗或者服役的时候就自己带上武器粮食赶到集合地点去参加战争。募兵制则是一种职业军人制度,由政府或者一些势力公开招收平民入伍,以军人为职业,长期训练,并发给军饷、军械装备。 09 李林甫(683-753),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历任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736年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右相),后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他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但后期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使得朝纲紊乱,又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势力坐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10 哥舒翰(?-757),复姓哥舒,安西龟兹(今新疆库车)人,西突厥突骑施人。唐朝名将。哥舒翰四十多岁才进入河西节度使王倕帐下从军。天宝五载(746),被兼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提升为衙将。后因功加封数次,升太子太保,兼任御史大夫。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谋反,哥舒翰被任命为太子先锋兵马元帅,前赴潼关拒敌。天宝十五载(756),因宰相杨国忠进谗,唐玄宗催促其出战,他在灵宝之战中兵败被俘,被囚于洛阳。至德二载(757),为叛军首领安庆绪所害。 11 李光弼(708-764),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经郭子仪推荐而被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叛军。他在常山、嘉山大破叛军,又成功守卫太原,遏止其攻势。乾元元年(758),奉命与八节度合兵讨伐安庆绪,初战获捷,次年兵败安阳,全军而归。同年接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指挥河阳之战,挫败史思明南下的企图。 12 刘展(?-761),唐朝军事人物,有一定才能,因被人妒忌,加上谣言相传他将夺取李唐天下。因此受到奸臣迫害和皇帝猜忌,被迫于760年在江淮地区发动叛乱,翌年兵败身亡。司马光有关此事的最终评语是:“安史之乱,乱兵不及江淮,至是,其民始罹荼毒矣。”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对于乡村,久居城市的人似乎总有一种诗意的乌托邦式的想象——江南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关中有“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用现代一点的说法则是“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自嘲被困于水泥森林的人们还会向往村庄中简单的日常。田园牧歌,朝作暮息,温情脉脉,怡然自乐。 只是真实的乡村并非如人所愿的世外桃源,更不是知识分子们田园诗一般的想象。我们常常生活在观念的迷障里,却失去了在身体意义上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受力。今天的节目中,作为社会学学者的孟庆延老师将与我们分享他个人印象最深刻的几次田野调查经历,聊聊他对中国乡村的感受与理解。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23 城乡关系的话题热度在下降 04:20 印象深刻的田野:河北、江西 05:10 裹着青皮的山核桃与不好看的插秧机 11:52 温情的本质,是真实的相处 15:00 城市为主,是现代发展的非意图后果 17:48 空心的本质,是内在性关系的消退 19:36 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双重认同困境 20:20 农民上楼之后,城镇化带来的冲击 22:05 今天有一种把乡村乌托邦化的趋势 26:00 例:西北地区的一个实体化村庄 30:00 现代化的核心其实是人的现代化 31:30 理解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工具箱】 01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研究中国农村的社会学著作,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话题,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02 《洁净与危险:对污染和禁忌观念的分析》是一本人类学名著。英国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从圣经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洁净”与“肮脏”的理解入手,利用象征分析手法剖析人类的思维特点,并关注象征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对应。在各社会文化系统中,洁净与污秽是属于更大的分类系统中的一部分。污秽是社会规范和秩序的违背,而污秽意味着危险,危险就是跨越不该跨越的界限而造成的恐惧。而脏(危险)的清除,即禁忌的产生、仪式的举行、犯罪的惩罚,是重新确立原有秩序、维系社会规范的手段。 03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是德国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的成名之作。我们习惯把文明看成一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成财富,但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传统社会学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而作者推翻了这种两分法,提出两者不可分割,正是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人之间的互动激荡形成了个人、国家乃至社会的整个文明的进程轨迹。 04 《城市:有关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建议》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的代表作之一。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三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他对城市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邻里关系、职业三个方面,并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竞争、冲突、调节、同化。 05 《中国乡约制度》是研究乡村组织和自治习俗的代表性著作,社会学家杨开道从北宋吕氏乡约开始,详细分析了明清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杨开道先生撰写此书之际,正值民国时期自治运动高潮,但作者并未沉溺于对自治和民主精神的迷恋,而是立足乡土社会,指出自治组织必须自动发起、自行组织,否则难免沦为旧时保甲等行政机构。农村自治将是国家构成的条件。 06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专著,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费孝通特别强调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离土不离乡的“内发型发展”模式。在他看来,小城镇起到蓄水池的作用,推进乡村工业化,发展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地区内发型发展的一条重要思路,同时也是将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根本途径。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Vol.70丨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 Vol.73丨跟风旅游:一生有多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Vol.76丨颜值正义:一场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 Vol.80丨制造需要:在消费主义与反消费主义之间 Vol.89丨社会病理学:社会有病,我们有药吗?(番外) Vol.92丨象牙之塔:现代大学正在缓慢死亡吗? Vol.95丨老龄社会:你真的了解过你的父母吗? Vol.108|精神危机:现代生活的意义,究竟去哪儿了? Vol.114|集体怀旧:一场关于“过去”的浪漫想象? Vol.117|网络戾气:短链条理性+长链条情绪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