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0 椅子里的健身房,激流中的创业人|对谈OHUP品牌主理人

从健身爱好者到品牌创始人:OHUP如何用一把椅子征服用户? 👉 用户痛点变商机:OHUP创始人如何在疫情期间因找不到合适的家用健身设备,从“用户”变身“创造者”,打造出一款解决真实需求的健身椅产品? 👉 创业的隐秘关卡:产品从0到1的曲折历程——那些外人看不到的供应链难题、设计迭代的崩溃瞬间,以及如何挺过“差点放弃”的时刻。 👉 品牌的取舍哲学:为什么“满足所有人=谁都不满足”?OHUP如何通过精准人群定位,用一款产品定义一种生活方式? 👉 创业心态救生包:当资金、资源、时间全都不够时,创始人如何对抗焦虑?分享那些“早知道就好了”的实战心态调整法。 适合谁听: * 想从用户需求切入创业的准创始人 * 正在纠结“做小众还是大众”的品牌操盘手 * 需要“创业心理按摩”的早期团队 金句预告: * 设计产品时,我们不是在卖功能,而是在筛选认同这种生活的人。 * 供应链踩坑后才明白:图纸上的完美,到工厂里可能全是不可能。 * 创业像健身——最痛苦时,才是真正生长的开始。 收听完整版,解锁更多创业真相与反直觉洞察 🎧 OHUP 海外众筹: OHUP 参展实况: OHUP 产品图片: 播客听众福利: 前往 OHUP 淘宝店铺,和客服报暗号“出海六边形”,立减¥300元。 本期内容时间轴: 00:22 嘉宾自我介绍 01:48 品牌故事有点鸡肋?产品即品牌宣言 08:00 从痛点到想法,从设计到产品,到底有多少坑 10:00 没有大厂资源,创业者如何干中学,快速成长 12:10 第一版产品像刑具,然后有了十七次迭代 13:00 IPD 在初创团队落地时不那么顺畅 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跨部门协作的结构化产品开发流程‌,通过分阶段决策评审和技术评审确保产品开发的高效性与准确性。 15:00 海外用户需求和国内用户需求的不同,每个年龄段的需求也不同 17:00 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用户痛点,需要随着环境变化做出买点的改变 18:30 为何要做目标客群的取舍?里面有什么门道 20:30 藏在椅子里的健身房,室内无氧运动好伙伴 23:00 服务类产品是否也需要做客群的取舍?知识付费有哪些类别 31:00 如何在创业中保持好心态,生活还是美好的

35分钟
46
2天前

Vol.29 从业者+养宠人双视角,深度聊聊宠物用品出海

各类数据表明,宠物用品行业正在稳步增长。但我们毕竟不是投资人,在这些大数据背后,真正能指导我们行动的,是来自一线的真实洞察。不论你是作为创业者还是打工人,是想主打亚马逊爆款还是想深耕独立站内容,都需要听到战场前线的声音。 所以今天,我特别邀请了一位老朋友返场,就是 Shel 啦!出海六边形的听众一定还记得在第20期节目时,她刚加入深圳一个宠物出海品牌不久,经过一年的时间,她以宠物用品从业者和新晋养宠人的双重身份重回出海六边形,和大家分享新的感悟和洞见。 没那么精准的时间轴: 00:10 宠物用品行业增长数据大局观 03:25 Shel就职的宠物用品品牌介绍 06:25 品牌理念的传递是由内而外的 09:15 用户运营是从产品研发开始的 11:50 产品设计师自己的痛点最真实 15:00 独立站运营中的用户触达诀窍 16:00 垂直场景要考虑产品的适用性 18:10 DTC出海品牌的异地协同工作 24:00 卖家首先得是自家产品的用户 26:00 作为养宠人对行业的不同感悟 30:00 要做能引起养宠人共鸣的内容 35:00 社媒内容多点幽默感别太严肃 38:50 给新晋跨境电商人的两点建议 42:00 Shel团队最近在招人可以看看 (搜索“趣志科技”) 46:05 一首很好听的歌可以听听完哦 (Closure by Hayd) 没那么官方的声明: 本集播客中出现的 Getty 照片都已经得到了 Getty 本汪的授权。 本集播客中提到的与品牌相关的内容,均属于我们的个人观点。 本集播客中有一些杂音和不清晰的部分,弄不好,请大家谅解。 扩展阅读值得一看: 当宠物品牌推出人类产品:Wild One 如何用一款小包打破品类边界

47分钟
99+
2个月前

Vol.23 不用OKR的独立站运营,都是猥琐的约会

讲到独立站,不论是公司老板还是运营者,可能都有点喜忧参半。放弃得早的也许有点不甘心,仍在坚持的也许有点小鸡肋,把平台电商的营销方式和考核方式复制粘贴到独立站,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因素。对于亚马逊电商卖家来说,面对独立站这类第二曲线,如何提高决策质量,如何设定正确的目标,如何科学地考核团队,是大部分老板非常关心的点。 在和第十六期的嘉宾 Ryan 进行日常聊天时,发现能根本性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还是要回到组织效能管理和目标设定上。亚马逊团队用 KPI 很顺畅,独立站团队以及品牌团队用 OKR 才更科学。 所以非常非常突然和临时的一次返场录制就诞生了(音质欠佳请多包涵)。 本期播客延伸内容可参考此文:别让开局定败局:亚马逊卖家开辟品牌独立站的目标设定误区 本期播客时间轴: 00:20 独立站在跨境电商企业中的尴尬困境 02:00 猥琐的约会说得好听但又急着要结果 04:30 亚马逊更适合KPI 独立站更适合OKR 07:40 OKR更适合不确定性比较大的新项目 09:30 完成KPI有很多方法但不一定真有价值 14:00 从JD上就可以看出老板对独立站的认知 16:00 DACI决策框架可以让团队提高决策质量 20:00 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比批判更能有好结果 21:30 年轻人有正确的想法但无法掌握话语权 24:30 中层和一线员工需要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27:00 现在这个电商环境下独立站适合哪些人 31:00 怎么去做跨境电商取决于你团队的文化 34:30 组织效能的提高会拉开出海企业的差距 感谢您的收听,评论区字数有限,如果有更多话要说,可添加主播微信:EthanXYG,因为来推销的太多,所以添加时请标明来意哦,谢谢。 如果本期播客对你有用或让你豁然开朗到飞起,也期待您的评论、转发或者不小心手滑的赞赏👇

39分钟
1k+
9个月前

Vol.21 出海程序员的内容营销解码之旅

不管是在平台卖货还是在平台做号,如果都只是被所谓的平台算法裹挟,拿出自己的劳动成果去换取平台给的流量,再通过这些流量换到钱,那其实和去平台上班没啥区别。作为软件开发人员,梁飞在经历了几家电商大厂后,从编程思维联想到了语言哲学,开始思考究竟应该活出怎样的人生。内容营销是数学和作文的融合,也是算法和差异化的博弈。在如今人人皆可自媒体的时代,流量增量早已见顶,重复着前人走过的老路还能有新的机会吗?抄袭、短视、恶评…是国家文化特色吗?AI的出现会加剧一锅老鼠屎只有一粒粥吗? 没错,本期又又又是一位程序员出身的嘉宾:梁飞,目前在运营日语学习文化类自媒体:日系生活家,公众号和小红书平台同名。 与梁飞相识于第16期播客嘉宾 Ryan 组的一个茶室局,后来又偶然发现他在我拜访过的一家跨境电商企业任职了,再之后又在第18期播客嘉宾 YY哥 组织的 ACE 社区活动上遇见,虽说见面不多,聊天的总时长也很有限,却在有限的交流中发现彼此的很多观点十分一致。所以当梁飞问我“播客”这个媒介如何时,我便邀请他亲自来尝试录一期。 在本期内容中,你会听到程序员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的乘风而上与自我反思,你会听到技术人员在跨境行业中对文化差异的深刻挖掘,你会听到35岁+人群在做内容时对平台流量的谨慎之心,你会听到编程思维与语言哲学的共通之处以及数学与作文的协作之法。 毛估估的时间轴: 01:00 梁飞个人工作经历简述;从技术人员角度看跨境电商的成与败。 22:00 在大厂工作的优点和思维局限;由奢入俭由快变慢的心理落差。 35:00 用编程思维去学习和输出内容;数学和作文相辅相成不要偏科。 48:00 播客是做人不是做号;输入大于输出才有安全感;有舍才有得。 66:00 很多自媒体做的和去平台打工没区别;编辑思维跨越平台周期。 80:00 恶评背后的国家文化和劣币驱逐良币;播客像是最后一片净土。 感谢收听,祝你好运。

100分钟
99+
10个月前

Vol.20 感悟日常之美,拨动共鸣之弦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千篇一律的搬运内容让独特主张变成了稀缺之物。大部分电商企业做出的内容也是毫无个性,难以下咽。叶明桂老师曾说,想要提高洞察力就要认真生活。对品牌人和内容营销从业者来说,感悟生活更是工作灵感的来源。 说到认真生活就想到了Shel,毕竟最开始就是被她的探店内容所吸引。坡漂七年,回国后一直坚持从事独立站相关工作,说到入行的缘由居然也和她最爱的探店有关。今年Shel从福建转移阵地到了深圳,还没能二次见面就先被我喊来录一期看似扯闲篇的播客。 出海只是一个特定时段特定人群的小交集,它不代表我们的全部,也不是永恒的标签。因为这个小交集来聊天的伙伴,都是丰富的,多样的,真诚的,炽热的。 超可爱的Shel: 时间轴: 00:30 扯闲篇对品牌营销人来说也是正题 06:00 人人都是自媒体个性反而更加重要 09:00 没有生活感悟的生活方式难以共鸣 10:30 家园杂志和社区咖啡店坚守着底线 15:00 不完美的真实初心变成了稀缺内容 19:00 Shel的店铺推荐充满真实细分场景 24:00 不同地区对内容的重视程度很不同 26:00 Shel如何从传统行业进入电商行业 35:00 大集团的光环容易让求职产生偏差 40:00 新出现的一些出海品牌感觉不一样 45:00 做成一个品牌是结果品牌化是过程 47:00 从福建转到深圳工作有何不同感觉 52:00 今年感觉出海企业的分层愈发明显 片头片尾曲:Grapejuice 播客中提到的: 谢谢大家的收听,不论听了几分钟。 主播微信:EthanXYG(推销的别加求求了)

60分钟
99+
10个月前

Vol.19 年轻的老跨境人在平静中蓄势待发

跨境电商行业一直处在高速发展的节奏,FOMO的人们也前赴后继地加入进来。马克斯一毕业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工作时间八年,从业经历八年,就职过PatPat、追觅和林氏家居,我笑称她是"年轻的老跨境人"。她经历过东南亚COD的跨境电商早期阶段,疑惑着怎么现在东南亚市场又火了;她操作过各种海外推广方式,感慨着有用户思维的老板怎么还是这么少。 新加入或想加入这个行业的人们,可以听听有哪些被玩剩的东西现在又被炒冷饭割韭菜,可以想想如何在这个妖魔鬼怪与机会并存的行业里冷静前行。 出海只是一个特定时段特定人群的小交集,它不代表我们的全部,也不是永恒的标签。因为这个小交集来聊天的伙伴,都是丰富的,多样的,真诚的,炽热的。 神奇的马克斯: 01:30 东南亚COD时期的跨境电商模式 06:00 PatPat所代表的早期独立站模式 10:30 高客单价产品对整合营销的需求 13:00 在林氏家居体验海外营销的0-1 18:00 品牌化的兴起是营销漏斗的变化 23:00 过好深圳的周末能找到工作灵感 25:00 用户画像是立体的鲜活的复杂的 29:30 情绪价值的缺失难引起用户共鸣 31:00 不同时期行业伙伴的焦虑与抉择 36:00 工厂转型的无效操作和真正意义 片头片尾曲:Escargot Blues 感谢您的收听,评论区字数有限,如果有更多话要说,可添加主播微信:EthanXYG,因为来推销的太多,所以添加时请标明来意哦,谢谢。 如果本期播客对你有用或让你豁然开朗到飞起,也期待您的评论、转发或者不小心手滑的赞赏👇

42分钟
99+
1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