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乐啊米娜桑~2025年开年第一期想和大家聊聊chill一点的话题。我和多年老友「夜宵」同学元旦前后都分别去了日本旅行,体验都很好。众所周知,现在日本已经被称为江浙沪打工人的后花园,随便个大小长假,2、3个小时直接飞过去,便捷的航线、独特的文化、精致多样化的美食、划算的汇率....让很多哪怕很小众的日本打卡地都能看到中国游客的身影。本期我们就聊聊: * 目前心目中日本的旅行地体验排名:最讨厌的是东京? * 日本不养P人?J人去日本怎么提前找好吃的?沪上小饕的美食巡礼 * 日本文化粗浅感受:E人被压抑?日本人不是真正的快乐?热血青春校园番里走出来的日本年轻人怎么一到社会上就被吸干了? * 一人一个最喜欢的日本moment,带不走的那些才是旅行的意义 * 25年还有哪些想要去玩的小众宝藏旅行地 BGM:《强风吹拂》——因为我最近超级迷日本的大学生马拉松接力赛“箱根驿传”,这个BGM是讲箱根驿传的动漫同名主题曲,很推荐去了解下这个热血的马拉松比赛!
大家好!!今天是一期和好朋友的职场播客《小薯仔|咨询 x 互联网》的串台节目~有请到的是我多年好朋友Lily~我和Lily之前是宇宙厂的老同事,当时同样是努力且拼命的战略卷王,现在兜兜转转又在同一家公司做业务。我们发现其实身边很多战略伙伴都已经/希望转业务,那我们也聊聊对于大厂战略岗位的人来说,转业务到底是不是最终归宿,转了业务之后真的达到了最初的预期吗?快要年底了,很多大厂人也在开始反思和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希望这期唠嗑对大家有一点点帮助~cheers~~ 03:30 分享自己转业务的契机和考虑 04:25 战略角色的扁平化和晋升难题 06:10 业务角色真的满足期待了吗? 10:07 业务角色中的不可控因素和组织挑战 13:07 业务角色中管理者与IC的不同路径 22:12 如何说服业务方接受战略转业务的人才? 26:21 战略同学转型业务的时机和准备 37:33 业务工作的兴奋点和满足感
本期请到的Adam是我本科同学,美国读完研究生之后直接选择创业,而且方向是做一款女性用户友好的交友App。我也很巧合地在各个职业阶段都和Adam有过交集,比如帮他做过融资、做过营销(我的客户)etc. 和他深入聊下来,我觉得其实Adam是个很有意思的创始人,他自己作为一个理工直男(不好意思,又贴标签了),其实对于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张力并没有那么敏感,但是他做的这款dating app又真真实实地帮助了很多人找到了另一半,在我看来是市面上严肃婚恋社交平台中做的非常优秀的一款产品。那本期就是和Adam聊了聊: * 大学生创业,为什么想到要做一款交友app * 和其他交友app的差异定位是什么 * 从清北复交用户开始,如何平衡高质量用户和收入规模的矛盾? * 清北单身男生和女生的画像,为什么高学历男女会单身? * 当代年轻人择偶时有什么共性观念,有没有印象深刻的故事? * 什么样的人在相亲鄙视链的顶端和底端? * 自己会是身边人的情感导师么? * 做交友app创业对自己经营感情有没有帮助? * 创业是价值感驱动还是收入驱动? 因为Adam有很大的压力,所以保护了他的隐私,也没有露出他创立的app的名字,大家原谅哈哈哈。 如果对我和我的播客感兴趣,可以来戳我的微信:maoyl12,最近考虑搞个听友群,大家一起交流交流,欢迎给我提任何想法!(一些向宇宙发信号啦) 本期BGM:《想你时风起》单依纯
拖更人口回归!今天请到的朋友兔兔Bella是新锐国内美妆品牌“Splasheen水花川行”的创始人,在我看来,Bella和她的品牌一样,一直都是闪闪发光的。其实我们已经认识5年了,最初认识她的时候,她在头部美元基金做投资人,后来在30岁前勇敢选择了跳出舒适区在美妆这个红海大赛道创立自己的品牌。一直很佩服她对宏观环境的大判断,以及真正躬身入局之后那股创业者的韧劲。她的身上有很多标签:三十、前投资人、海龟、创业、追求体验和成长、喜欢美食和酒,她和我说,其实回头看来,对她而言创业应该是一场真正的自我认知实验。和她聊聊: * 关于创业的契机,当初怎么下定决心,裸辞创业 * 怎么找到美妆这个方向,为什么选择红海赛道创业 * 目前水花川行品牌的理念、产品、规模、阶段 * 做决策时有没有高效的思考框架 * 创业过程中最艰难的时刻 * 回过头看,创业对自己的人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 一些反思,30岁后理想的人生状态 水花川行这个品牌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彩妆品牌, 专注为先锋职场女性提供精简、便携、纯净的彩妆体验,「宇宙在你,向内川行」,安利给每一位朋友! 本期BGM:这条小鱼在乎
今天做客的嘉宾梦泽也是我本科的好朋友,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差一点成为核物理学家),本科之后去美国读了机器人方向的硕士,先后在美国自动驾驶创业公司Waymo和滴滴自动驾驶北美研究所做自动驾驶方向的研究。他最近刚好从美国回国休假探亲,被我揪过来和我唠嗑。 其实想把这期对谈推荐给大家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特别被他对工作的热爱打动,尤其国内大部分打工人都对自己工作多少有点子抱怨,每次和朋友聊天大家都聚众吐槽,我问到梦泽“上一个感觉很快乐的moment是什么时候”,他回答我“那可能是上一个工作日,因为每天工作都很开心”,我真的会被感染到!在他身上总让我回忆起当年上大学时同学身上的那种热情、勇敢和理想主义,今天尤其宝贵。 当然,本期也有一些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的交流和科普,比如帮像我一样的小白问问我们到底还要多少年,可以实现“路上跑一半的滴滴是无人驾驶的”?美国创业公司和滴滴谁更有可能先把自动驾驶做成? 本期主要聊到: * 为什么放弃成为核物理学家? * 为什么选择迈入自动驾驶行业? * 从美国本土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到中国出海公司,背后的职业选择逻辑是什么? * 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现状扫盲,我们还有多少年可以在街上打到无人出租车? * 愿意为自动驾驶这份事业投入多少年的耐心? * 在美国工作生活的感受——30岁湾区宅男的生活现状 * 想要在湾区幸福生活,需要哪些要素? * 送给40岁自己的话 BGM:我的未来不是梦-张雨生
拖更失踪人口回归~新年快乐大家!!! 最近在年末回顾自己的2023,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看看自己的钱都花在哪儿了。所以这次特意请来了我的本科好朋友“宇航”一起来聊聊,迈入30岁的我们,消费习惯和观念有没有什么变化。30岁正是一个经济独立、物质有盈余、生活相对没太多负担(我们都还没有孩子)的年龄,也是作为消费者的“黄金年龄”。 宇航本科在清华建筑系,毕业后进入top咨询公司,做过很多消费品牌和奢侈品牌的项目,对消费趋势也有自己的观察。而且作为一个J人,也有自己的省钱妙招! 本期你会听到: * 大致回顾下去年的钱都花在哪儿了 * 消费降级已经是一种共识? * 30岁,对奢侈品的观念有变化吗? * 体验型消费上酷酷砸钱?我们为了缓解无聊才花钱? * J人省钱实用技巧-哪些实际行动在对抗消费主义? * 把自己重新养一遍--童年的经历对长大后消费观念有什么影响吗? 希望2024年,大家都有钱花、钱花得舒心快乐! BGM:Price Tag~
今天的这期嘉宾“义先生”约的很偶然,他是我高中时关系最好的朋友,他本科在国内学英语和日语专业,研究生时阴差阳错去日本学了宗教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佛教和佛教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现在他回国工作,主业做英语老师,同时也是一位佛教践行者,虽然还没有正式皈依,但是会去做佛教的义工、抄经、学佛——是一个90后真·佛系少年。 两个ENFJ这期聊完之后,好像一次心灵马杀鸡,十分治愈舒适,也想把这次天马行空的聊天分享给大家。 我们深夜线上聊了这期对谈,主要会听到: * 18岁以后的人生轨迹是什么样子? * 什么机缘开始对佛教感兴趣? * 真有“佛缘”,妈妈怀孕时梦到观音? * 佛祖很忙,如何正确“拜佛”——心诚则灵,和佛祖一起努力 * 成为佛教践行者意味着什么?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 为什么还没有打算正式皈依? * 当代年轻人纷纷开始寻求精神寄托了吗,如何在这个时代环境下治愈自己? * 去寺庙能帮忙找到内心的“优先级” * 给10年后自己的时间漂流瓶 本期BGM: 开头-《斯卡保罗集市》 结尾-义先生自己唱的《敕勒歌》
这期请到的朋友小凡有过去29年金光闪闪的履历,从北京最好的高中到清华经管到美国读研,再到留在美国生活,就职一家对冲基金....从我19岁认识她,她一直是我很佩服的别人家的孩子,精英中的精英。但是今天和她聊过之后,才知道她一路走来很多决定其实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和压力,在离开家上学之后的这十几年,小凡才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慢慢获得了追求自由的勇气。 祝我们都能获得自由。 这期我们聊的很轻松随意,更像是一起回看了一下过去29年的人生,我们聊到了: * 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似乎每个节点的选择都是同龄人中最优解,精英路径上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 哪次选择或者经历影响和塑造是最大的? * 做人生选择时有没有一直坚持的逻辑或者信条? * 过去30年哪些事情是没在规划中的? * 如何评级自己当下的状态? * 接下来10年可能在做什么? * 给10年后的自己一句话作为“时间胶囊” BGM:《人啊》徐佳莹
真的很喜欢今天的这期!今天请到的是96年的小姐妹欣泽,13年以内蒙理科高考状元考进清华经管学院,毕业之后先是在互联网大厂做战略,然后去了一家创业公司,今年纵深一跃,裸辞开起了自己的咖啡店。她从小是别人家的孩子,循规蹈矩的乖乖女,但在25岁之后突然开始长出“反骨”,少了很多对别人眼光的在意,缺收获了更快乐和满足的体验。本期会听到: 02:2018岁之前,一直是别人家的乖乖女 04:30 上清华意味着什么 08:05 第一份工作为什么选择去互联网大厂 11:16 从大厂跳去创业公司只因为一句话 14:20 在大厂一直在想“做”,创业要知道什么“不做” 17:20 为什么选择裸辞开咖啡馆 27:21 为什么可以有勇气离开舒适和平稳,有纵深一跃去创业的勇气 33:50 创业之后的状态打几分 36:17 创业和生孩子一样? 38:27 创业孤独吗? 40:10 如果可以重启人生,有什么要改变的吗? BGM:《你的样子》-宇宙人
今年过生日就29岁了,打算开始做一个小系列叫做“迈入30岁的我们”,和我身边同龄人聊一聊在30岁前夕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30岁的小礼物。 本期请到的是我的清华本科同学,泽导和润姐姐,她们是一对来自新疆的双胞胎姐妹,2011年一起考入清华,一个去了经管一个去了电子系,都是主流意义上的大牛专业。但是后面去了经管的润姐姐发现自己更喜欢教育和心理学,于是在美国香港读了博士,现在在高校做研究;泽导发现自己更喜欢电影,于是去香港继续学电影,现在是一位独立导演。 “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并忠于自己的内心选了一条真正热爱的路的?到了今天有哪些遗憾?对下一个10年有什么期许? 04:00 双胞胎一起考入清华是种怎样的感受 06:25 为什么选择经管和电子这两个主流专业?又是怎么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方向的? 21:40 为什么选择清华新闻学院?以及为什么读研时“必须离开清华” 33:00 过去的30年,大部分发生的事情都是意料之外 37:40 不敢给自己设人生目标,因为太怕“打脸” 43:30 过去30年有遗憾吗 59:50 时光胶囊:给10年后自己的一句话 BGM:我们自己唱的《凤凰花开的路口》哈哈哈 今日配酒:我自己泡的东魁杨梅酒,上海夏天的味道
最近身边不少朋友在经历入职新工作或换团队(包括我哈哈哈),我也是刚刚从一次职业转换焦虑紧张中慢慢爬出来,前不久也是各种崩溃。最崩溃的时候和我前司的HR好朋友心竹长聊了一次,她从一位经验丰富的HR视角,给了我很多干货建议。今天就邀请她来和大家也分享一下: * 换团队or换工作,自虐成瘾还是追求上进? * 职业转换逻辑,换岗不换行 vs 换行不换岗? * 如何定义一次成功的“landing”? * landing三要素:清晰的节奏、高效的行动线、合理的预期 * 制定属于你的landing list,找自己的landing拐杖 * 输入和输出的节奏,测试自己现在“几分满” * landing中和老板沟通有哪些技巧 * 如何应对landing过程中的焦虑和沮丧情绪
这期是五一假期回家邀请我妈聊的一期播客。 我妈,身上有很多关键词:有播客/抖音/头条号各种自媒体创作者,35年教龄的一线初中老师,教育爱好者,是我的妈妈、老师、闺蜜、还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崇拜的人之一。 我的父母和家庭教育是我最自豪的事情之一,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四五线城市小康家庭,但是我的家庭给了我很强的安全感和积极的性格底色,让我永远相信爱,相信人生是正向的是美好的,让我更勇敢自由的追求幸福快乐。 和我妈录播客也是个神奇的新体验,中途一度聊到我emo飙泪哈哈哈哈。 本期我和我妈聊到的话题有: * 我妈觉得自己在教育中做的最好的地方 * ENFJ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 为什么给我换过三个小学 * 父母分别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现在的05后和90后有哪些区别 音乐:《推开世界的门》杨乃文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