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88. 偷师ENTJ的"甜美外表+钢铁内核"管理术‌

最近刚认识一位ENTJ伙伴,虽然只有一个字母之差,但我们在性格特质上差异显著:INTJ更固执、注重内在逻辑,而ENTJ更具领导力、擅长资源整合与团队协作,甚至能像“变色龙”一样适应环境(褒义)。对此,我有哪些思考呢? 01:15ENTJ的典型特质: 清醒的目标感(01:55):她对每段实习经历都有明确规划,知道为何加入、为何离开,对未来发展虽未完全确定,但始终保持理性分析,不沉溺于“舒适区”。 勇敢的试错力(03:55):她敢于追求从0到1的创新,承认野心并主动争取话语权。反观自己,曾因稳妥而犹豫——如大三实习时忍受重复工作半年,两年前因“面子”拖延离职,错失成长时机,如今意识到“宁愿承受失败的痛苦,也不愿被无价值的安稳消耗”。 敏锐的分析力(08:29):作为商业分析专业出身,她擅长通过观察人的言行、行业赛道和创始人理念判断机会,例如选择初创公司时,会从赛道认可度、创始人思维深度、自身生态位(话语权)综合评估,而我更依赖直觉,需补足细节观察能力。 管理者的潜力(11:31):她懂得利用资源与亲和力推动目标,例如用“甜美外表+坚定内核”获得信任,调动团队积极性;而INTJ更倾向“自我要求严格但缺乏团队引导技巧”,这正是我需要学习的“圆滑”之处。 16:42自我转变:为何我正在“变E”? 能量来源变化(18:13):从前独处复盘更易获得能量,现在通过与人交流(如本次对谈)也能感到快乐,朋友的情绪价值变得重要。 对“人”的关注提升(19:52):INTJ更关注“事”,而ENTJ注重“人”的体验。我开始研究如何创造用户情感价值,尽管仍用理性逻辑驱动,但意识到“感性与理性可以互补”,未来会更注重他人感受。 21:37深层复盘:性格与环境的适配问题 近期因工作失误被放大反思,发现核心可能是“人格与公司气质不匹配” 26:15 延伸思考:什么是“懂业务”? 目前仍在探索中。初步理解需理清产品核心、用户画像、商业模式等,但更深层的“懂”需要结合行业经验与战略思维。 28:30 期待多元可能性,从INTJ到ENTJ的转变,对我而言是一次“进阶”

28分钟
90
1个月前

E87. INTJ的成长反思:从“理性成事”到“感性成人”的突破之路

从“价值至上”到“注重体验与感受”,从“逻辑闭环”到“感性流露”,INTJ的成长本质是一场理性与感性的和解之旅。真正的成熟,或许是允许自己偶尔“低效”,在事与人的天平上,找到属于当下的最佳配重。 如果你也曾因为过于理性遇到了一些问题,希望本期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00:00-00:43 INTJ,是一种极致的性格,以理性与逻辑驱动,导致对人的忽视 00:43-02:26 处理“事”的逻辑性 vs. 应对“人”的不可预测性 ,社会性岗位需协作能力,但INTJ对情感需求感知较弱 02:26-05:00 自我认知与他人反馈的反差(我自认热情,但外界认为我是高冷的) 根源分析是因为我底层追求深层价值对话,不能接受所谓的“无意义”。 05:00-08:51 需要做好价值与体验的平衡 08:51-13:14 INTJ从低阶到高阶的成长为何痛苦?极致理性需融合其他性格特质(如感性、灵活性) ;顺境因性格与平台契合,逆境倒逼能力拓展 13:14-17:13 人际化学反应的启示,向F型人格(情感主导)学习共情与氛围营造 17:13-22:38 慢慢开始深入理解”吃亏是福”,和保险从业者coffee chat 之后,让我对“学会与人打交道”有了了解:无私帮助陌生人后获得长期信任回报 ;短期利益计较 vs. 长期信任资产积累 22:38-31:15 直接表达感受(如道歉、询问对方需求)减少内耗 ,从沉默回避到主动沟通的转变案例 📚 提到书籍 | 《7-Eleven经营秘籍》- 铃木敏文(体验设计经典)

31分钟
99+
2个月前

E85. 创业、AI、市场,在Coffee Chat的收获真的要被我夸爆!

上周收到了非常多热情的小伙伴的邀约,最终和两位小伙伴进行了沟通。小A是前互联网人,偏技术、项目管理和产品经理;小B是AI学术研究大佬。我认为两场谈话质量都非常高,给我很多不一样的启发和思考 这次的两次chat主要是围绕创业、AI和市场,以及其他话题的交换分享四个方面进行。 (一)创业 1、项目选择:创业项目选择需基于现有的资源,而非仅靠个人想法,要考虑是否具备供应链和潜在客户等资源。 2、模式验证:采用最小化资产投入的方式跑通模式,注重复盘,形成良好的工作方式和规章范式。 3、合伙人选择:合伙人应能力互补,双方对创业的理解和原则在重大方向上需一致,选择需慎重。 4、冲突解决:将冲突问题拆细分析,通过尝试和验证来解决,避免一言堂。 5、一人公司 6、如何用AI赚钱:(1)信息差 (2)用好AI这个工具 (二)AI 1、AI的历史和技术原理 2、如何用好AI:有一句话非常触动我,AI是回答者,我们想要用好AI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提问者——这是对核心的要求 3、探讨了AI与人的关系:AI是否会对就业产生冲击?为什么AI最先取代的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看起来复杂的脑力劳动,如写文章、作画等,小B抛出了一个我之前没有想到过的回答:因为人类几千年进化才到今天的灵巧自如,AI发展几十年怎么可能赶得上(我以前是考虑成本,以及人与人的情感连接的角度) 4、加强对AI的使用和了解,我在沟通中发现我依旧存在很程度地技能欠缺。 (3)市场 在沟通完之后,我突然又了一个新的体悟“在专业领域做到顶级,就是你最好的资源”

46分钟
46
2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