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E6 没有道路通往真实,真实本身就是道路|顿悟

“你是想要粗砺的嶙峋的模糊的混乱的真实,还是规整的清晰的安全的压抑的模范幸福?” 人近三十,比栗聊了自己时有时无的二手年龄焦虑,撕宇分享了自己的诚实生活守则。我们在二十几岁的末尾反问什么是对自己诚实,又要如何面对他人的真实。 话剧《冬之旅》里面老陈说:“没有什么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没有什么道路通往真实,真实本身就是道路。 愿大家都能像校正游标卡尺一样, 兢兢业业地校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力。不吸二手烟,不过二手生活。 【时间戳】 7:00 我不想过一种二手的生活 13:11 我究竟是喜欢人类,还是喜欢喜欢人类的我自己?我究竟是关心人类的苦难,还是关心关心人类苦难的我自己? 16:55 诚实生活守则第一条:不做大于自己感受的表达。 22:23 诚实生活守则第二条:不做小于自己感受的沉默。 27:15 我发现问题的能力远超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2:00 放下一部分自我,才能看见他人的真实 ——————————————————————— 本期节目加入了单向空间和小宇宙联合发起的“声音快门计划”活动,我们和30位播客朋友一起,用声音的方式记录时代里动人的瞬间。单向也专门为此打造了一款名叫“声音盒子”的产品,推荐给大家。 【本期主播】 撕宇,比栗 【本期剪辑】 罗兹,撕宇 【联系我们】 微信:Selfish_BD Email:[email protected] 【本期配乐】 Both of Us - Madirfan

35分钟
6k+
2年前

S2E11 "不称职"的父母和"不孝顺"的子女——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精神控制?

【本期关键词】 成年初期、亲子关系、精神控制、原生家庭、代际差异、心理学 【本期嘉宾】 小琦 【本期主持】 撕宇、比栗 【本期提纲】 精神控制在男女关系中被讨论的已经很多了,但它绝不今存于亲密关系当中。当今中国,亲子关系更是精神控制的重灾区。 很多人对于不正常的环境、不健康的关系是有感知的,只是主流的话语体系太过单一,人们对自己感受到的困惑找不到贴切的语言去描述、去解释,所以很容易就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裹挟着做出一种并不符合自己本心的决定。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常说我们的节目并不会给大家提供标准答案, 而是提供思考的工具和角度,来支持大家做出清醒的独立选择。 Part 1 (是什么)父母对子女的精神控制还少吗? 1.1 都在说精神控制,到底什么是精神控制? 作为父母,对于子女的精神控制、道德绑架常常体现为什么形式? 正向的:妈妈/爸爸没有别的愿望,就希望看到你早点结婚/生子/找个稳定的工作。 负向的:你不怎么怎么样,对得起我的养育之恩吗?对得起我的辛苦付出吗?配做人吗? 1.2 都在说独立意识,到底什么是独立意识? 作为子女,没有精神断奶的表现: 依恋:父母的意志就是我的意志,害怕自己做决定,害怕自己承担责任 代偿: 因为长期生活在父母的漠视或者打压之下,下意识地做讨好父母的选择、重大人生决定也仅以得到父母的肯定为目标 Part 2 (为什么)为什么父母会这样“不称职”?为什么我会这样“不孝顺”? 两种模型的冲撞,新旧交替的迷惘,语言工具的模糊不清 我们到底是在谈法律、道德还是爱? 2.1 父母必须爱自己的孩子吗? 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父母应该“持证上岗吗”吗? 2.2 孩子必须对父母言听计从吗? 孝顺到底是什么意思? Part 3 (怎么办) 3.1 什么是健康的亲子关系( 如何设定合理的期望 ) 3.2 子女如何和父母沟通( 如何设定合理的边界 ) 小琦:有效沟通的四部曲 —— 台湾心理咨询师苏予昕:自我肯定式表达法 小琦:与父母沟通失败后的愤怒、沮丧、焦虑情绪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自己如何快速调节? 3.3 如何避免悲剧重演?如何避免重蹈父母辈的覆辙? 小琦: 在精神操控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模仿父母成年后成为操控者,要想避免自己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可以注意做到以下4 条 【相关链接】 小琦的网站地址: www.balancedmindcounselling.com.au(中英文都有,不过国内的朋友有时打不开或者只能看到一部分) 微信号:BMCounselling(静心心理咨询室) 【本期配乐】 DEAMN - Give Me Your Love

96分钟
10k+
3年前

S2E10 致内向高敏感星人:“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

=Show Notes= 这期节目里比栗想和大家分享两本最近在看的书,一本是关于内向者的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一本是关于高敏感体质人群的《不为所动:精神科医生写给高敏感人群的处世建议》。 这期标题不是要鼓励大家真的去指责他人,而是说在我们目前的社会默认体系里,外向者总是天生讨喜,内向者和高敏感人群更容易被认为性格有缺陷、不合群、玻璃心等等。不少处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内向者和高敏感人群,也会受社会因素影响而向内归因认为是自己有问题,会想要“弥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然后陷入持续地不快乐和内耗中。 但其实心理学和精神科研究都显示,内向和高敏感,只是人类正常的特质和倾向,这个世界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内向者,每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可能是高敏感体质。很多技艺精湛、才华过人的作家、发明家、工程师、专业演奏者和棋手正是利用了自己内向、喜欢沉思、乐于长时间独处的特质,而在自己的领域中开疆扩土。内向者和高敏感人群不但没有做错什么,而且还为世界带来了万有引力定律、《夜曲》和《追忆似水年华》。反倒是这个世界,用《不为所动》的作者Judith Orloff的话来说,很多时候都“粗鲁、傲慢、无情,以鄙夷的态度对待心思细腻的人,并让他们备感屈辱。” 如果你也是内向者,也是高敏感体质,欢迎在收听后在评论里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也希望外向、非敏感者的你能把这期节目分享给身边的内向高敏感朋友/家人/伴侣。 “从神话传说和童话故事中,我们了解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力量。一个孩子得到了一把轻巧的佩剑,另一个则学会了魔法。诀窍不在于汇集所有你可以获得的力量,而在于用好你身上的禀赋。 内向者拥有一把把打开满园芬芳的私家花园的钥匙。能拥有这样一把钥匙就如同爱丽丝跌进了她的兔子洞里,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进入仙境——但她把这塑造成了一次美妙的冒险,新鲜、梦幻而又充满个了个人特色。 顺便提一下,刘易斯.卡罗尔也是一名内向者。没有他,就不会有《爱丽丝梦游仙境》了。” ——苏珊•凯恩 =本期主播= 比栗 =本期剪辑= 比栗 =背景音乐= Alls Fair In Love - Written by Bryan Teoh.

50分钟
22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