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里,被疫情困住的大家,是不是在看电影时总会被那种熟悉又陌生的“异国感”击中?“生活在别处”,在三位主播看来,旅行的意义就在于创造剥离于当下日常的别处、开拓观察身边事物的感观、扩展生活的边界、激发好奇心、更好连接自己的内心和大千世界。 这一期节目,我们带大家在电影中来一场轻松又清爽的夏日旅行,边看边和大家聊聊一些因电影而起的旅行高光回忆和轶事趣闻。快为自己准备上一杯冰爽的气泡果汁,或者抱着冰镇的西瓜,吹着空调和我们一起飞到日本、意大利和冰岛享受美好夏日时光吧。 祝大家夏日快乐! 主播:Cindy | 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1:55 「海街日记」✈️日本|在镰仓临海街道,同父异母的四姐妹成为了家人 * 捡来的妹妹共享了未曾拥有过的和父亲的回忆 * 留在脑海中的夏天的“風物詩”:樱花隧道、梅子酒、烟火大会和海猫食堂 * 镰仓四季变换的美景和姐妹真挚情感是影片的看点 * 在旅途中遇到的可爱的人和事,以及难得可贵的社区感 19:13 「托斯卡纳艳阳下」🚄意大利|女作家因为丈夫出轨,意外开启改变人生的奇幻疗伤之旅 * 因为观察到生活的种种迹象的暗示而做出重要选择 * 当人们想要改变,却又难以迈出第一步时可以观看的影片 * 对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和「卡比利亚之夜」的致敬 * 顺应生活的flow,“让万物穿过自己” 33:06 「白日梦想家」🚢冰岛|爱做白日梦的中年男子为寻找「生活」杂志封面图底片踏上冒险之旅 * 影片中好玩的场景:骑自行车去冰岛小镇、在公路上长板速降、极限逃离火山爆发 * 电影给人烟稀少、自然景观丰富的冰岛带来了旅游曝光:观鸟胜地、白日梦想家小镇 * 「生活」杂志的格言是影片最想传达的信息:To see life; To see the world 本期电影推荐 * 海街日记 * 托斯卡纳艳阳下 * 白日梦想家
凭借「驾驶我的车」夺得第94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日本导演滨口龙介,已经成为继是枝裕和之后,又一位备受国际影坛关注的日本导演。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往往经由巧妙的对话、戏剧化的文本表达与精心设置的场所来构筑。主角也好,配角也罢,片中丰富的女性角色总是让人无法忽视,各自散发出魅力。因此,当我们开启“把女性拍得明白”的导演这个系列,首先想到了滨口龙介和他创作的以四位女性为主角的「欢乐时光」。 在「欢乐时光」里,你可以看到四位中年女性面对家庭、事业、爱情、友情——各种普通人曾经遭遇的难题时的迷惘、挣扎、博弈与成长,这样的经历未必人人体会过,但个中情绪却不难理解。我们努力读懂她们,并且从复刻影片里的身体工作坊的体验中,捕捉到“交流”(Communication/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的玄妙之处。因为这期节目,五个小时的观影、一个多小时的录制、大半天的玩乐,以及与生活产生连接的无尽讨论,也为我们带来了真实的欢乐时光。 主播:Cindy | Michelle Wang | Yao ⏰ 时间轴 1:40 聊滨口龙介的缘起:把女性拍明白了的导演 * 女性主义归根结底是对人本身的关注,在固有标签之外,呈现女性多元的内心世界 * 女性有时无法说出口的心里话,滨口替我们说了出来 * 不刻意营造二元性别对立,同样得把男性拍明白 6:10 如果只聊一部滨口,我们为何选择了「欢乐时光」 * 精准的女性主义视角,复杂的人物关系如风暴藏于平静的生活中 * 平凡女性的不平凡生活和友谊,中年女性需要被看见 * “出走的娜拉”在当代,女性觉醒的话题永不过时 * 滨口说,「欢乐时光」展现了女性的强大 (延伸阅读:深焦访谈) 主角肖像解析 14:45 明里:心直口快但缺乏安全感的护士 * 为何难于进入恋爱关系 * 要求对方毫无保留而自己无法坦诚,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 唯一一位从头到尾说日本方言的主角,坚持做自己 23:15 芙美:从工作到生活,都是一个协调者 * 总是习惯做照顾大家的人 * 看起来志同道合的夫妻关系却有罅隙 * 选择改变,最终没能改变,仍然展示了女性的强大 31:38 樱子: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家庭主妇 * 受困于固有社会分工难以挣脱的命运 * 育儿出问题,为何被责备的是女性 * 缺乏主体性、丧失感知力的幽灵 38:50 纯:全片的灵魂,其他三位主角的镜子 * 面对不幸,勇敢冒险的人生 * 善于聆听,面对陌生人的碎碎念仍保持微笑 * 出走之后,深深影响了另外三位主角 从两场活动看人物关系与核心信息 44:45 身体工作坊:Communication,滨口的创作母题 * 观看工作坊的戏,为影片“划重点” * 四个身体练习的尝试,找准自己的位置、与对方的距离,学会正视和倾听对方 * 建立了身体的连接,就打破了言语交流的隔阂,陌生人们敞开心扉的庆功宴 54:25 小说家的朗读会:局内人与上帝视角交缠 * 单向输出的朗读会与各说各话的会后聚餐 * 作为“局外人”的小说家,创造了一个平衡的沟通场 * 具备敏锐的感官和觉知,才能写好小说,也暗含着滨口的创作理念?
温暖又沉甸甸的一期,通过四部电影的讲述,在诺兰、是枝裕和、北野武、勒泽这四位男性导演的“劫持”下,我们终于有勇气走进父亲的世界,看到了被父亲一直埋藏在深处的“暗角落”,而在经历了这样一场简单的思考与对话之后,我们只想说出这一句简单却又很难说出口的一句:Dad, shall we talk? 在“大女主”电影和女性主义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当下,借父亲节的时机,我们能否留点时间,一起去看见那些奔命于实现社会价值、甚至是肩负拯救人类使命的父亲,或许,他们也曾因对子女和家庭的亏欠而暗自落泪?看见晚年患上阿兹海默症,孤独且不堪的父亲还在努力维护自己的身为父亲的尊严...... 本期互动:如果能和父亲来一场久违的真诚的对话,你想和他说些什么呢? 主播:Cindy|Michelle Wang|Yao ⏰ 时间轴 2:38 不得不承认,身为女性,聊男性/父亲电影,简直是老大难 6:02 当一个男性导演决定去拍父亲,面对难以正视的父子关系 7:45 「星际穿越」,2014 | 克里斯托弗·诺兰 * 在经典科幻片里,我们看见了最动人的父女关系 * 传统父职的极端呈现:守护女儿与拯救人类命运之间怎么选? * NASA英雄马修·麦康纳演绎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父爱 * “父母存在的意义,就是将来成为儿女的回忆” 18:00 「如父如子」 ,2013 | 是枝裕和 * 听是枝裕和如何在抱错孩子的故事中体现父亲的复杂性 * 可能更贴切的日语片名:“然后,才成为了父亲” * 有了足够的陪伴和相处,才让父亲真正成为父亲 * 实验组父亲良多 v.s. 参照系“废柴”父亲 * 作为子女,就应该全盘接受父亲的所有期待么? 33:32 「菊次郎的夏天」,1999 | 北野武 * 中二大叔北野武给小男孩一个难忘的夏天 * 从电影到现实:北野武和父亲菊次郎 * 北野武借小男孩自述:我想和父亲度过一个这样的夏天 * 推荐阅读:「北野武的小酒馆」 45:11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2020 | 佛罗莱恩·泽勒 * 当父亲老去,生活的一切变得混沌、无力、不堪 * 相比女性,男性是否更难以面对老去? * 游离于清醒与幻想之间,带给所有人的无奈 54:24 Dad, shall we talk? * 一场深入的对话,或许需要脱离日常的空间转换 * 将对话放置在流动的车内的阿巴斯、滨口龙介 * “只有散步,我们才真正聊天” 本期电影推荐 (全是高分中的高分) * 星际穿越 * 如父如子 * 菊次郎的夏天 *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过去的春天和已经到来的夏天里,对许多人来说有点难熬。没有旅行的时候,你去逛身边的公园了吗,有没有留意过路上的花花草草?如果不能出门,你会从影视作品中探望自然吗?三位主播对此有话聊。 在当下的环境中,我们为什么更有必要重视自然?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我们都曾经有过被自然治愈的时刻,与之接触得越多,越意识到人类的局限性,并且因此开始重新认识自我。 主播:Cindy|Michelle Wang|Yao ⏰ 时间轴 2:40 如此多的不确定发生,唯一能抓住的是自然 * 自然不只是大江大海,它就在身边 * 关注身边的环境,保持乐观的心态 6:50 由「昆西四季」说开去,跟自然相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吃一份40年前种下的覆盆子 * 与动物四目相对时,人的语言变成一种隔阂,我们一定就高人一等吗? 14:24 「宅男」看自然 * 在自家院子看蚂蚁的画家 * 切蘑菇治愈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17:20 留心观察,陪伴植物走完一生 * 时间维度被拉长 * 找回生活步调,对抗纷扰 24:12 以侯麦为例,四季作为人类社会的隐喻符号 * 自然是道德是非的解药 * 天然的宗教意义让人感觉渺小 * 不能丢掉对自然的敬畏心 29:20 人与自然,还是自然与人 * 「徒手攀岩」,人类对自己内心的探索和超越,并不是探索自然的边界 * 「河流与潮汐」,艺术家从自然中取材完成艺术品,放弃对人类力量的执念 * 「只此青绿」问寻自然 36:00 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学到了什么 * 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专注与平衡感 * 跳出舒适圈,极限时刻人与人的联结更紧 * 「道德经」中读到的,自然如是,自成平衡体系,顽强生命教会人类找到自处方式 46:20 原始纯净的自然带来包裹式体验 * 西北大漠的美令人折服 * 探寻静谧暗洞 50:30 城市中有触手可得的自然,自然与人的生命同在 本期相关电影 * 昆西四季 * 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 *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 * 人生果实 * 小森林(冬春篇,夏秋篇) * 侯麦:四季的故事(春,夏,秋,冬) * 徒手攀岩 * 河流与潮汐 * 绿色星球
「美国女孩」是阮凤仪导演执导的长片处女作,讲述自己的故事。这部影片入围了第58届金马奖,并获得最佳新导演、最佳新演员、最佳摄影等3个奖项。 已经移民美国多年的母亲莉莉因患癌,带着两个女儿芳仪、芳安从洛杉矶回到了台湾。 母亲的患病、生活的骤变、文化冲突与语言障碍……这部电影细腻地刻画了在焦虑和不安中不停挣扎的“美国女孩”的情绪起伏。 我们想与大家分享这部影片叫我们泪流满面的动人之处。 主播:Cindy|Michelle Wang|Yao ⏰ 时间轴 2:20 电影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05 三位主播从电影中看到的 * 跨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和逆向文化冲突 * 镜头下患癌母亲的角色表现力 * 文化环境的改变和疾病对家庭内部多组关系的重塑 10:38 跨文化背景下的冲突 * 从美国回到华人社会的逆向文化冲突的表现细腻、自然又含蓄 * “头发”和“马”的意象,作为电影符号的运用 16:07 电影中的母亲 * 独自面对癌症的痛苦的赤裸描述 * 对家庭的伤痕和冲突的回顾 * 对母职的被动性的刻画 22:03 文化背景的改变和母亲患病宛如两股不安的阴云,构成了电影的背景和底色 * 游离在两种文化之间、夹心状态下的家庭生活 * 细谈语言切换、自由个性、学校扮演角色的文化差异 29:30 再谈电影中的种种细节 * 头发的意象 * 父亲总是“做得多说得少”,永远不了解女儿“没说出口的愿望” * 女儿反思与母亲关系的转机,折角又被折回的照片 38:49 女儿是否在逃避?逃避的是什么?母女关系是矛盾的触发点 42:06 我们喜欢这部处女作的地方,以及遗憾之处 46:08 延伸观影推荐 * 小伟:同为导演亲身经历,照顾患病家人 * 龙猫:患病的母亲和女儿的不安 * 花椒之味/孤味:姐妹间的情谊,相爱相杀 * 别告诉她:同为逆向文化冲突 * 瀑布:同为疫情背景下的母女关系故事 * 姊姊:导演短片,「美国女孩」前传
疫情之下的又一个母亲节,一起重温「瀑布」,献给每一位母亲。 最近发生的一切,好像回到了两年前,2020年的我们带着惶恐,如今除了惶恐之外,当一切卷土重来,又夹带了点别的情绪,是无助?还是绝望?像呆坐在悬崖下的石头,等待着时代的瀑布冲刷下来,却又不得动身。 而疫情下的母亲,或许是需要格外关照的。 主播:Cindy|Michelle Wang|Yao ⏰ 时间轴 2:56 我们分别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什么? * 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女性 vs. 部分缺失的男性 * 疫情下人与人之间相互疏远又彼此关照的关系 * 人间清醒的女儿小静 vs. 「一一」里的洋洋 12:30 叙事有Bug?但依然可圈可点的电影元素 * 病房里唱歌的魏如萱 * 黑泽明电影「电车狂」的海报 * 色彩的运营:精神病院里德加的画作「风景中的赛马」 22:14 母亲和女儿的角色剖析 * 患病前和患病后的母亲 * 和女儿小静相比,我们无地自容 30:32 主播们不打满分的一些原因 * 过于直白的点题 * 东亚家庭观下“圆满与希望”的指向性 * 你猜电视后面有没有蛇? 36:34 和「瀑布」主题有关的补充片单 *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阿兹海默症患者角度的真假叙事 * 秋日奏鸣曲:悲情伯格曼镜头下的母女关系 * 暗处的女儿:母女关系的不可选择性 * 海边的曼彻斯特:如果没有和解,如何与压力共存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