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的录制初衷,其实源于我最近看到包括三联在内的很多大媒体都在讨论刚刚结束的高考以及选专业的议题,于是想要深入探讨一下电影专业的前景。当然,这也算是对之前第4期节目的一次补充。那次节目聊的更多的主要是电影理论方向的研究生生活和学术生态,这次,我希望更全面的聊聊面向更多学生的电影本科教育。当然,这次不再是那么悲观的劝退指南啦,而是希望更认真地为打算报考和学习影视相关专业的同学给出一些客观、有效的建议。 片头曲:岩井俊二《fish in the pool》 片尾曲:回春丹《鲜花》 主播:海妖 本期嘉宾:柏昌、修远、海日罕(播客【一个电影美术】主播) shownotes: 00:02:00:高考择校季,电影学这样的弱势专业何去何从,嘉宾们的学历背景介绍 00:10:35:海日罕:从动画到电影,一个意外进入电影行业的电影美术从业者 00:21:11:柏昌:纪实栏目与纪录片拍摄学习 00:31:49:修远:英国电影学教育的教学设计 00:41:28:毕业后的就业选择:误打误撞与半路出家在电影行业是可以被复制的成功经验吗 00:53:01:艺考被取消后的电影学本科现状:艺术生文化课分数提高:产业现状对他们的影响分析 01:03:37:转行还是坚持:当下的电影行业对于应届生还有哪些机会 01:14:13:短剧行业的崛起与质量危机:精品化还是模板化? 01:24:46:电影美术:一个充满创意与挑战的专业领域 01:35:24:高考专业选择与未来职业发展:观察生活是创作者最重要的素质 01:46:00:寻找故事的灵感:探索不同年代的人们的状态并与之共鸣 01:56:40:制片人:电影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全款退票】现已建立听友群,您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号:SeaGhost2023,备注【进群】进入听友群,祝您收听愉快
本期节目是第26届上影节专题的最后一期节目,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一起深入畅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观影体验,从共计二十一部电影中精挑细选,为你分享那些必看的佳作以及建议回避的电影。无论是日本狂想之作《去唱卡拉OK吧》的轻松幽默,还是心跳加速的《祭屋出租》,每一部影片背后都隐藏着独到的看点和思考。 本期主播:海妖 本期嘉宾:艾利(暧暧含光主播) 片头曲:岩井俊二《ウヲアイニ(我爱你)》 片尾曲:Haruka Nakamura/うらら《Light song》 shownotes: 00:02:03 本届上影节总体观感分享:20部电影中的惊喜与失望! 00:07:43《去唱卡拉OK吧》——黑帮大佬与小学生的戏剧张力:日本黑帮文化的特殊魅力! 00:15:25 恐怖片观影体验:《告白》、《德州电锯杀人狂》的恐怖氛围的构建 00:23:12《事不过三》:阿联酋恐怖电影是否严重落伍了 00:30:54《佩佩》:毒枭世界的奇幻之旅,哥伦比亚的毒品泛滥与社会生态,以及一只河马的弥留之际 00:38:36《五月十二月》表演的艺术:纳卡利波特曼与朱莉安摩尔的角色演绎 00:46:23《纳斯塔塞:不止网球》:改变网球运动历史的天才运动员 00:54:04《百元之恋》与《热辣滚烫》对比:LOSER情绪与体育励志篇的冲突 01:09:36《暧暧内含光》:记忆删除背后的爱情故事,感动至今! 01:17:19《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一部关于青春、真相和成长的日本动画电影 01:20:39《蓦然回首》:在大银幕看藤本树,才是今年上影节最奢侈的体验 【全款退票】现已建立听友群,您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号:SeaGhost2023,备注【进群】进入听友群,祝您收听愉快
这是一期和银杏树下的串台节目,聊了聊我一直都很感兴趣的金庸武侠。在最原初的计划里,这期节目原本想对金庸的所有作品全都进行一遍讨论。但最终,我们充分地认识到金庸这个话题实在是太大了,太深了。光聊一本书就能衍生出好多话题。所以,最终,本期节目我们选择了《射雕英雄传》这部最经典的金庸作品作为金庸漫谈系列的开场节目,希望大家喜欢。 世间,始终你好! 本期主播:海妖 本期嘉宾:普洱猫(银杏树下主播) shownotes: 03:26金庸武侠宇宙的影响力:从连载小说到影视剧,记忆深处的武侠世界 10:02《射雕英雄传》影视版本细数:为什么TVB83版征服了跨时代的观众 18:59选对黄蓉《射雕》成功的根本:米雪、翁美玲、朱茵……哪个是你心目中的黄蓉? 27:52武侠影视的黄金时代:天时地利人和需要哪些条件 36:52电影类型与叙事技巧:商业电影的类型化探讨 45:47港片的独特气质:认真还原与任性解构的交汇 54:42江湖儿女与家国大义:金庸武侠影视音乐的完美诠释 01:03:41金庸武侠小说的版本更迭:连载版、(三联版为代表的)旧版、新修版 01:12:36可能不是演技的问题:黄药师、老顽童的形象如何呈现? 01:21:31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为什么翻拍金庸剧停不下来 相关作品: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 电影《射雕英雄传》(张彻导演)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各版本)电影《东邪西毒》(王家卫导演) 电影《东成西就》(刘镇伟导演) 电视剧《南帝北丐》《九阴真经》 电视剧《金庸武侠世界》 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徐克导演) 【全款退票】现已建立听友群,您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号:SeaGhost2023,备注【进群】进入听友群,祝您收听愉快
这是一次临时起意额外加更的上影节特别节目。起因是我在上影节期间临时改了计划去二刷了《克莱默夫妇》,然后意识到我对这部电影表达的主题和价值观与第一次看的时候发生了很多转变。主要是我并不能认同影片所构建的这套温情的、看似大和解、大团圆的喜剧式结局,认为其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对女主角乔安娜的“忽视”。所以,借着这期节目,想要缓和大家一起聊聊,一部教科书级别的影史经典电影也有可能是厌女,是不能意识到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吗?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和看待那些所谓的经典电影呢? 本期主播:海妖 shownotes: 01:01 我为什么会去二刷《克莱默夫妇》 05:49 影片剧情简介 09:40 影片主创阵容和主要看点 11:23 法庭戏中的叙事逻辑漏洞 17:47 导演或编剧在创作时是否更偏袒克莱默先生 21:02 影片试图用情感逻辑混淆法理逻辑 23:43 影片中被遮蔽与被凸显的“事实” 26:44 “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叙事逻辑有什么bug 35:25 影片是如何实现两套不同的叙事逻辑之间的“瞒天过海”的 37:16 本片非常成熟的情绪渲染、铺垫的技巧 43:03 被有意忽视的母子相处情节 47:14 《克莱默夫妇》的创作背景与70年代末的美国社会困境 51:59 本片的另一大主题:单亲家庭儿童的成长与教育问题 54:48 育儿主题是如何遮蔽、回避主创对于婚姻主题的阐述的 57:06 为什么克莱默先生是影片唯一主角——影片借此满足了一种怎样的“造梦”功能 60:33 我们该如何看待“经典” 65:42 文艺作品的使命和价值是什么 【全款退票】现已建立听友群,您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号:SeaGhost2023,备注【进群】进入听友群,祝您收听愉快
六月,趁着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美好契机,我从北京游荡到了上海。在正式开启此次的上影节之旅之前,我最怀念的还是上海的美食。所以,本期节目既是上影节专题的开篇第一期节目,也是一期和电影关系部那么大的美食节目。我找了两位生活在上海的朋友来推荐安利一下来参加上影节,你可以顺带吃点什么。 别的不多说了,祝各位影迷朋友在上海电影节看好、吃好、喝好、玩好。 片头曲:Xavier Cugat & His Orchestra《My Shawl》 片尾曲:八仙饭店《吞吐》 本期主播:海妖 嘉宾:小p,小呐(播客七撇八捺的两位主播) shownotes: 00:02:03:上海电影节:电影之外的新体验,美食推荐让你更专业! 00:07:12:国内各大电影节的城市属性:不同电影节城市特点与影迷行动路线的差异 00:14:31:大光明、美琪梅龙镇与兰心大戏院:探寻南京西路影院美食文化的奇妙之旅 00:21:44:大光明附近宝藏咖啡店推荐 00:26:15:奉贤路上的成都担担面,但是是上海风味版 00:36:15:上海影城的黄鱼面推荐与南北面食差异讨论 00:43:33:梅龙镇影院附近的枣子树:创意素菜和经典炸藕盒 00:46:01:前滩太古里与陆家嘴:上影节奢侈区劝退 00:47:10:曹杨影城附近的南翔小笼包 00:48:35: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上海餐厅挑选小窍门 00:54:24:上海城市空间规划与商铺设计是不是真的能刺激食欲 00:59:22:在上海,没人不爱喝咖啡 01:02:08:上海电影节美食最低保障:随处可见的便利店简直救我狗命 01:04:56:上海东南亚菜与墨西哥菜推荐 01:07:13:《繁花》之后,在上海如何找到最好的宝总泡饭与排骨年糕 01:14:01:上海北京大对比,北京为啥是美食荒漠 01:16:30:影视剧中的美食名场面漫谈 【腾讯文档】2024 上影节美食&咖啡&清吧推荐 https://docs.qq.com/sheet/DVEVCaXFjcnpNckxP 👆🏻制作者:vow 【全款退票】现已建立听友群,您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号:SeaGhost2023,备注【进群】进入听友群,祝您收听愉快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单口节目。主要来聊聊最近我一直在追着看的《庆余年》,借此也聊聊我一直很感兴趣的爽剧叙事模式——爽剧到底是怎么制造爽感的,它存不存在一种相对死板、难以突破的叙事框架,这种框架又会给它带来怎样的弊端。 本期封面来源:小红书·麻小 片头曲:韩磊《向天再借五百年》 片尾曲:BURKHARD DALLWITZ《It's A Life》 shownotes: 00:45 片头曲致敬一下陈道明老师经典作品 01:42 什么是爽文、爽剧,它和网络文学商品化之间的关系 06:39 爽剧的基本叙事结构:重复、上升 11:32 爽文或者爽剧的游戏感 14:30 《歌手2024》证明了,大众就是天生爱看有爽感的故事 16:44 《庆余年》为什么不是一部典型男频爽剧——一个相当理想主义的爽点 20:52 《庆余年》话题的当下性、时代性 22:47 终极目标是如何在剧情推进过程中被逐渐偷换概念的 28:55 《庆余年》为什么很像一个沙盒推演游戏 31:20 这套沙盒推演游戏整体的不真实感从何而来 37:04 穿越者的归属感问题——沙盒游戏的真实性如何构建的 41:45 第二季的剧情是如何逐步失真、失衡的 43:34 通过抱月楼事件和邓子越事件分析范闲的身份转变 51:40 外部冲突越来越激烈导致的人物塑造致命伤 56:07 女性角色在这一部为什么就越来越工具人化了 59:11 对第三季质量的担忧 61:46 最后的一些感慨:我们该不该成为一个赖名成这样的人 【全款退票】现已建立听友群,您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号:SeaGhost2023,备注“进群”进入听友群,祝您收听愉快
1992年,《烦人的爱》获得了“莫兰黛奖”,决定不露面的埃莱娜·费兰特没有去领奖,而是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这段文字对她的启示。 对于这种男人,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母亲:年老而神圣。母亲衣服的颜色永远都是黑色的,或者顶多是灰色或者褐色。她们的衣服总是不显身材,没有任何人,包括母亲的裁缝会想到,母亲会有一具女性的身体。她们的年龄是一个谜,没有任何重要性,因为她们唯一的年龄就是老年。——埃尔莎·莫兰黛《安达卢西亚披肩》 《烦人的爱》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长篇首作,描述了一段充满痛楚和阴影的母女关系。在这部小说里,你能够找到那不勒斯四部曲的雏形。 四十多岁的黛丽亚,独身,在罗马做漫画插画师。母亲阿玛利娅在女儿黛莉亚生日前夕淹死了。四十五岁的黛莉亚回到故乡那不勒斯,追寻母亲阿玛利娅的死因。母亲投海时身上穿的艳丽内衣、留下的一箱精致衣物,还有她生前打来的不详的电话,让黛莉亚陷入焦虑。黛莉亚回到了那不勒斯,回到母亲独居的地方,母亲的形象,被尘封的记忆一一被翻开…… 【本期主播】 花发发、海妖(《全款退票》主播)、小婉(《扯会闲篇儿》主播) shownotes: 01:38《烦人的爱》剧情简介与迷乱、困惑、有新鲜感的阅读体验 09:14侦探小说的表层结构:母亲为什么选择放用死亡的形式让自己消失? 15:21本质是“反侦探小说”叙事——侦探本身成为叙事的核心 20:18抛开女性主义/男权/迫害等高概念词汇,如何看待画家父亲对母亲的暴力之下的自卑与怯懦? 31:55如何理解女儿遭遇性侵创伤,把经历「移植」、诬陷母亲出轨? 41:50故事的「核心」:令人不安的母女关系——当女儿像男性一样渴望占有、凝视母亲 51:10打开被「包裹」的母亲,当我们直视母亲的身体 01:02:31精彩片段分享:费兰特会把叙事抛开,沉迷于描述复杂的内心世界 01:15:20拓展与延伸:相关作品推荐 【全款退票】现已建立听友群,您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号:SeaGhost2023,备注“进群”进入听友群,祝您收听愉快
本期节目,我请来了去年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电影类图书《一个家族的电影史》的作者许金晶老师,来一起聊聊书中涉及到的黄佐临、黄蜀芹、郑大圣三位导演的创作经历。今年正好是黄佐临导演去世30周年,中国电影资料馆本月也有在做黄佐临导演相关的回顾展。但比起讨论单个导演的艺术创作,这本书抛出的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是——所谓“艺术世家”,在中国近现代文艺发展的脉络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作用。又或者说,我们究竟可以通过回顾类似的艺术世家创作史,去了解到哪些关于过往历史的独特切面呢。 片头曲:Goran Bregovic《Kalasnjikov》 片尾曲:律承荣·荣派单弦合集《钟馗嫁妹》 本期主播:海妖 本期嘉宾:许金晶,《一个家族的电影史》作者,书评人、影评人,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创始人。个人公众号:蓑翁论书 shownotes: 00:02:13:本次聊天的各类缘分与契机 00:07:46:《一个家族的电影史》的编辑思路 00:15:32:三位导演的介绍及三代人的家庭历史 00:24:36:苦干剧团、文华电影公司与民国上海电影圈往事 00:27:24:三代人之间的言传身教式传承 00:29:43:黄蜀芹与黄佐临父女身上的女性主义创作意识 00:31:46:黄佐临认为,一个优秀的创作者必须具备一些女性气质 00:33:54:三代人家庭关系上难得的和谐融洽关系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00:37:14:黄蜀芹晚年的阿尔兹海默症悲剧——曾为巩俐在《归来》中的表演提供了灵感 00:40:02:《人·鬼·情》为什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女性主义电影,黄蜀芹从个人生命经验出发的直觉式创作方式 00:43:14:三代人创作中共通的“虚实结合”创作理念 00:45:37:黄佐临对电影与戏曲、戏剧融合的探索 00:46:53:郑大圣导演的《1921》与《廉吏于成龙》中的虚实结合观念呈现 00:50:51:黄蜀芹电影中的“隔空对话”叙事 00:54:31:黄蜀芹与郑长符的情感关系与合作模式 00:58:12:郑大圣的《我本是高山》中对张桂梅的塑造,是否包含着对父母的怀念 01:01:05:《我本是高山》去年的争议问题讨论 01:03:59:黄佐临与黄蜀芹身上的叛逆性格及黄佐临对布莱希特理论的中国化改写 01:08:34:黄蜀芹对女性主义理解 01:09:48:对于中国电影史中各种“艺术世界”的理解 相关资料简介 黄佐临:(1906年10月24日-1994年6月1日),原名黄作霖,出生于天津,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是中国内地著名的导演、编剧、作家。他曾导演过《假凤虚凰》《陈毅市长》等电影,为中国戏剧、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黄蜀芹:(1939年9月9日-2022年4月21日),出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番禺,是中国著名的女导演,戏剧大师黄佐临和丹尼之女。她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国内地女导演,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当代人》《人·鬼·情》《青春万岁》《围城》《孽债》 郑大圣:1968年出生于上海,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后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代表作:《阿桃》《王勃之死》《古玩》《一个农民的导演生涯》《廉吏于成龙》《天津闲人》《危城之恋》《村戏》 郑长符先生推着轮椅上的黄署芹女士拍摄《围城》 黄蜀芹与儿子郑大圣 【全款退票】现已建立听友群,您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号:SeaGhost2023,备注【进群】进入听友群,祝您收听愉快
这期节目其实算是之前一期北影节节目的后续,但也不完全和北影节有关,而是借着北影节的由头,和我在北京某影城工作的朋友杰森聊了聊影院的日常工作——电影节、首映礼、路演、日常放映,我们相当痛快地聊了聊北京的影院工作到底是怎么展开的。用杰森自己的话说,在北京的影院里工作,第一宗旨就是时刻紧跟沙处步伐。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聊到了一个近两年来,在电影产业内似乎依旧难以找到解决办法的疑难杂症——观众人数在逐渐变少,创作者的创作观念在逐渐跟不上年轻 观众的审美。 用一些高大上的词汇来总结的话,这叫基本盘变了,至于我们又是如何从影院现状聊到阿尼亚能否拯救影院经营基本盘的脑洞话题的呢,不妨耐心听听看,你就能找到这个不是答案的答案。 片头曲:Goran Bregovic《Kalasnjikov》 片尾曲:YACHT《Multi-Family Garage Sale》 本期主播:海妖 本期嘉宾:杰森 shownotes: 01:37 从儿童用品行业转战到电影行业,咱就是图个乐 06:04 北影节期间,各大影城都在忙啥 07:44 影城与电影节的配合模式——一切全听沙皇指示 09:01 对影展沙皇的漫长告白 13:54 古一法师、保安大爷与李雪健老师——那些资料馆魔幻见闻 21:18 北影节太轻视影迷的力量了吗 25:51 上影节——每一个北京影迷心中的红玫瑰 34:07 电影节之外,影城的日常工作也得贯彻炸裂精神 36:40 某皇、某达与某馆,CBD沿线顶流影城们的首映礼生意 41:48 如今的观众还爱看电影吗,基本盘真的变了吗 43:42 五棵松耀莱——疫情后电影票房魔幻程度的晴雨表 50:22 创意缺乏,是目前全球电影业的通病 51:23 《复联四》后一响指,影院辉煌随风逝 53:51 情怀、名导、噱头,当下电影创作的电击疗法 56:05 小朋友一放学就想看阿尼亚,但阿尼亚也救不了影院啊 64:54 00后才是未来观众的主体,但谁能拍出00后真正爱看的电影呢? 【全款退票】现已建立听友群,您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号:SeaGhost2023,备注【进群】进入听友群,祝您收听愉快
【全款退票】现已建立听友群,您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号:SeaGhost2023,备注【进群】进入听友群,祝您收听愉快 最近,滨口龙介的新片《邪恶不存在》在流媒体平台上线了,本片也在差不多同一时间于北京国际电影节进行了展映。在滨口的作品序列里,《邪恶不存在》是一部相当有突破性,同时也因此极具争议性的作品。借着这个契机,我们打算一起聊聊我们理解中的滨口龙介。当然,就像这期节目的标题一样,滨口龙介的电影充满了各种复杂的谜题和议题,想要彻底的通过一期节目透彻的理解滨口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滨口本人恐怕也不愿意成为一个可以被轻易看透的创作者。因此,本期节目,更像是一次对滨口龙介影像迷宫的探索及冒险之旅,我们更多希望尝试传达出的,只是理解滨口龙介电影的某几种办法,并非全部——但愿这些有限的解读和讨论,能让你和我们一样,深深的迷恋上这位有趣的导演和他的作品。 片头曲:舒曼《儿时情景‧梦幻曲》 片尾曲:马友友《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I. Prélude》 本期主播:海妖 本期嘉宾:饼干、艺覃 shownotes: 01:01 为什么要聊滨口龙介 03:19 大家都是怎么开始了解和观看滨口龙介电影的 05:53 2019年的中国放映之旅——作为卷王的滨口龙介 08:10 剧本和滨口撞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6:38 滨口电影中,人物的封闭型人格及其被打破的瞬间 18:40 《邪恶不存在》的结局处理与人物塑造 20:51 滨口龙介的电影有所谓“最核心”主题吗 23:42 谜题解不开,从来不会影响滨口电影的美妙观影体验 25:01 《邪恶不存在》片头的长镜头的用意 28:49 “沟通障碍”是解读滨口电影的有效线索吗 33:24 沟通障碍的成因——“误读”是滨口电影中,人物矛盾的关键导火索吗 38:17 《驾驶我的车》中,家福与妻子的沟通是如何被强行切断的 40:13 如何从《激情》中理解“邪恶不存在” 41:57 《夜以继日》中,隐含的“邪恶” 44:58 滨口龙介电影中,人物的魅力来源于其行动力 45:43 《夜以继日》中莲实重彦最爱的镜头,和我最爱的镜头,分别表达了滨口怎样的创作观念 50:19 《偶然与想象》第二个短片里的“误会”与“沟通障碍”主题 53:35 《偶然与想象》第三个短片——误读、表演、偶然、想象、心理疗愈、外在创伤——关于滨口龙介电影的一切表达线索,真的都集结在这部短片中了吗 58:27 回溯大地震纪录片三部曲,探究滨口龙介电影中的“311”大地震思考 63:17 滨口龙介电影中的“排演”主题 69:55 在滨口龙介电影中,表演与沟通有怎样的主题关联 71:13 滨口龙介所倡导的严苛的表演方式,在北电的毕业作品中可行吗 79:05 滨口龙介真的开启了日本电影的第三黄金时代吗 86:04 滨口龙介与黑泽清——师徒传承与主题变奏 89:08 滨口龙介与是枝裕和——静水流深与戏剧张力,到底哪一种更有魅力 92:52 饼干推荐观影——《亲密》中的亲密关系表达 96:45 艺覃推荐观影——《偶然与想象》中的风格呈现 97:18 海妖推荐观影——《驾驶我的车》是理解滨口龙介的第一道门槛
【全款退票】现已建立听友群,请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号:SeaGhost2023,备注“进群”进入听友群和听友们一起吹牛、摸鱼、聊电影 刚刚过去的四月份,北京国际电影节圆满举办,今年已经是第14届北影节,这次,我找来了一位土生土长、参与了三次北影节的北京朋友,聊聊我们俩在今年的北影节上的观影体验。好片分享、烂片避雷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次电影节结束,我都很希望借着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讨论一下电影节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之于北京、上海这样的超一线大城市到底有什么意义,相比于西宁、三亚、厦门,在这样的大城市举办电影节分别有怎样的优点和缺点。电影节的主要内容虽然是放电影,但归本到底,本质上依然是一种与城市息息相关,高度城市化的文化活动,电影节其实也为不断在城中穿梭的影迷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和了解北京这座大城市的过程,也为大家提供了很多难得的观影机会——相比于影片本身,也许这才是电影节作为节日,真正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片头曲:Goran Bregovic《Kalasnjikov》 片尾曲:YACHT《Multi-Family Garage Sale》 本期主播:海妖 本期嘉宾:子昂 shownotes: 子昂了解北影节的过程 01:50 影片推荐部分:我们分别在北影节看了什么电影 02:55 推荐之作:《816》——魏德圣的儿童群像叙事 07:20 无缘之作:《达荷美》——政治议题与字幕问题导致的不良观影体验 08:45 质疑之作:《东四十条》——人物塑造的真实性与烂梗泛滥问题 18:57 推荐之作:《金色茧房》——越南毕赣的灵气与青涩,超越毕赣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接近阿彼察邦 30:13 推荐之作:《错位》——黄建新几十年前的AI题材神作 33:00 拜服之作:《父亲在世时》——永远的小津 35:43 劝退之作:《不死恋人》——不能接受松居大悟的爱情观 39:33 质疑之作:《艺术学院》——90年代亚逼生存指南 43:18 推荐之作:《波纹》——中年家庭妇女的突围与反抗 47:55 史诗之作:《浪漫的断章》——留取“丹”心照影史 53:25 魔幻之作:《科南》——邪典大片,艺术水平很高,但建议尽量空腹食用 1:02:32 推荐之作:《异教徒》——悬疑惊悚电影佳片 北影节漫谈部分 1:05:43 我的播客可以叫【全款退票】,但这不是鼓励北影节每天退票的意思啊 1:10:28 周边活动太多,郎园交通太差——电影节搞掼蛋比赛是要闹哪样 1:15:59 影院质量哪家强,积水潭前问沙皇:地质礼堂原来都不算是北影节影院最差,环球影院是被忽视的宝藏 建议只是建议,别当真:希望以后北影节可以优化选片
本期节目,我和播客【读不完】的主播花花老师一起聊了聊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一部电影《小姐》,以及它的原著小说《指匠》。 本期嘉宾:海妖、花花 (备注:本期节目为串台节目,【读不完】播客还会继续更新后半期,对《指匠》原著进行文本细读,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关注【读不完】播客,静候后半期节目的更新) 播客【读不完】: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54a7fc49da6ed7e74b5f57b shownotes: 01:33《指匠》:女人和女人的爱情,层层谎言包裹着的真心 06:45文本的丰富性:哥特小说、悬疑小说、百合小说、情感小说 从文学到影视 08:07如何看待改编必须原汁原味还原原著的观点? 11:06 适合改编的文本剖析:有创作空间的文本、戏剧张力、场景描写 《指匠情挑》VS《小姐》:如何看待朴赞郁《小姐》的改动? 重心呈现:内在探索到奇情诡谲的表象呈现 18:22表层改编:时代背景、人物关系、细节元素调整 35:53删繁就简:集中矛盾、冲突,减少一重反转 风格化改编:克制、复古VS暴烈、阴翳、癫狂 42:52回归布莱尔古堡VS联手密谋逃离动力改动背后 46:24奇情与争议:怎么看待影片里情欲镜头全无必要? 55:29磨牙的正反打镜头拆解,情欲与人物、情节推进 01:01:15过犹不及,结尾的性爱场景 01:09:38指匠、手指、手套等相关元素和象征探讨 从影视到文学,小说经典片段分享 01:13:32莫德小姐逃离古堡前夕 01:16:46苏与莫德的初见:她以为我纯洁无辜 01:20:28与苏发生关系后,莫德内心百转千回 萨拉·沃特丝 英国小说家萨拉·沃特丝1966年生于英国威尔士的彭布鲁克郡,在肯特大学和兰凯斯特大学学习英国文学,之后在书店和图书馆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她又返回大学继续研究生深造。她曾获得英国文学博士学位,她的研究领域是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历史小说,曾在许多刊物上发表关于性别、性和历史的文章。当沃斯特在撰写博士论文时,她对19世纪的伦敦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撰写小说。她的前三部小说,Tipping the Velvet 《南茜情史》、Affinity 《吸引力》、Fingersmith《指匠情挑》使她获得了主流评论家和男女同性恋新闻界的高度赞扬,并前后被改编成电影。 朴赞郁 朴赞郁导演无疑是近年来韩国电影界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他的“复仇三部曲”所产生的影响力,已经远播海外,其中一部《老男孩》更是震惊世界赢得戛纳大奖。这部制作精良的电影,是当年度最棒的影片,无论是剧情,剪接,表演,配乐都堪称经典,一部少有的韩国极品之作。朴赞郁的作品不多,早期比较钟爱B级制作和有特定观众群的电影,但却颇受评论界关注。韩国影评人朴评锡曾这样评价他和他的电影——“朴赞郁知道得太多了,这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他虽然是一位头脑清晰的导演,但有时他也是一个极其傲慢的、个性化的导演。”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