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只能赚合理的钱,只有危机才能让价投赚到超额收益。价值投资者并没有烂大街,真价投太少了!——尼古拉斯·那谁 这次对话我们讨论了金融产品的销售问题,不应该有代销方,但是对公募来说,目前或许很难实现;另外讨论了投资中的品质和决策原则,如何才算有积累的工作,研究宏观算不算? 做投资和教育孩子是一个道理,例如父母都知道要教育孩子走正道,那么投资市场上一些投机行为,明知不可为,为啥还去做?大部分人都不是大师,很多人天生也不适合做投资。所以一定要有原则,比如不追热门股、找到合适买入价格,认清投资本质,买合理的东西,赚合理的钱。 00:55 为什么说金融投资这个行业不应该有代销? 05:02 客户和投资经理是互相筛选的过程,投资这行顾客不是上帝,是同路人。 12:12 讨论人的品质,为什么说好的基金经理,或许天生有一种品质? 14:35 投资的第一性原则是合适的价钱买合适的东西。 17:15 好的投资教育可以做大范围,让更多人赚到钱吗? 21:13 投资中的三类人:1天生的投资者,2可启发的投资者,3难以启发的投资者。 32:01 金融这行风控是最重要的!!! 35:03 怎么看投资中的新奇特方法?为什么说要保持质疑?这是一种自大的心态吗? 42:43 股票价格到底反映了什么??? 44:15 对价值投资来说,只有危机的时候才能赚大钱。平时赚合理的钱。 48:14 为什么不建议投资看宏观? 01:04:13 讲1位持仓美的20余年的大爷故事 风险提示:音频中提到的观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要谨慎。
券商一涨,黄金万两!券商板块应该是最近最能调动大家情绪的板块了,一天涨7%让大家惊呼“牛来速归”,但是券商这个板块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非常难参与的,也很难赚到钱。今天小罗和诗诗从自己的角度、朋友的经历,来谈一谈自己对券商的理解。 02:19-05:38 券商根本追不上,听听小罗和诗诗自己的故事 05:39-10:32 小罗聊聊券商四大业务:经纪、投行、资管和自营 10:33-14:06 过往的7轮券商牛市是怎么个涨法?怎么样的涨法才能产生大牛市? 14:07-26:50 券商是不是一门好生意?解析券商的高波动业务和低波动业务 26:51-31:40 总结:不要赚最后一个铜板
保险精算师戴总返场啦(上期:【EP42】和保险精算师聊保险思维);这次为大家带来各个【细分险种】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同时一口气回答了小罗和诗诗收集的特别多的问题。 本集简要总结: 1. 买定期寿险要以你的负债为保险额度,买终身寿险更多是为了传承财富 2. 年轻时候买定期寿险可以买一年一续的,30+的建议选择保证续保 3. 买重疾只要涵盖国家规定的25种就足够了 4. 如果有些重疾不能保,可以跑到线下协商,财产险公司可商量性更大 5. 政府牵头的保险闭着眼睛买,需要补充的话买个“长期医疗”就行 01:28-10:25 买寿险是一种爱家人的表现吗?选定期or终身? 10:26-13:20 买定期寿险怎么比价?怎么理赔? 13:21-16:00 寿险总结 16:42-23:01 为什么重疾是最容易踩坑的品种? 23:02-27:58 重疾的险种范围不是越多越好,25种就够了 27:59-29:54 怎么查询保险精算表 31:32-36:37 投保时千万不要隐瞒,搞不清楚就打客服电话,跑网点也很必要 36:38-40:15 保险越早买越好是扯淡吗 40:15-42:33 怎么换保单?要注意不要有空档期 42:34-52:00 医疗保险中政府牵头的保险一定要买,医疗险的本质你真的知道吗 52:00-56:08 100万收入的人保险是最难配的 57:08-1:05:45 投资型保险怎么选?买保险还是买基金,诗诗和戴总吵了起来 最后呢,因为之前有太多人希望戴总来帮忙看看自己买的保险咋样,在诗诗和小罗的提议下,戴总搞了个单独的微信为大家服务。但是咱也不能白嫖戴总,【专业】都是【有价】的,所以我们和戴总商量了【99元】回答3个问题,或者看3份保单。因为做付费链接啥的太麻烦了,大家可以加了微信后主动付费噢~如果当中遇到了啥不愉快,可以找诗诗和小罗协调
资产配置是动态的,简单的股债比解决不了问题。资产配置是一个连接市场和目标的工具,需要持续更新和调整。资产配置重在配置风险,基于历史回报来做资产配置是很扯的,没有股债比可以打满全场,每个周期要向前看。 这期其实最大的感受在于:人要保持终生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和高思维的人聊、学习,不断反思进步,依赖单一解决方案,本身就是一种懒惰的行为。希望这期内容能给大家帮助,如果有帮助,还请点赞收藏赞我们!谢谢! 时间码: 1:23 为什么说很多孩子在广泛阅读上缺乏竞争力? 7:01 (信息是不需要积累的,来了就走了,但认知是需要积累的)基金经理也一样需要大量阅读。客观来说,到了私募后信息量少了,少了大量的卖方服务,所以大家阅读量更大,开始比拼认知。 10:23 为什么说中国不存在股6债4这种固定的配置比例? 13:19 资产配置不是在配置资产,是在配置风险。 15:31 私募股权投资波动其实很大,人工评估存在低估可能。 21:32 现在的节点怎么看用指数基金做资产配置?拆分下收益来源 23:50 时钟拨回2021年初,资产配置能帮我少赔钱吗? 32:30 怎么看今年TMT行业,主题投资一般持续多久? 33:37 情愿损失一半客户,不愿意客户损失一半本金。 37:25 按照行业指数估值状态持续定投,这种投资方法怎么样?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提高胜率? 40:36 加入只能选择指数投资,多少倍估值要小心。增量时代过去了,我们应该如何更加安全的安放我们的投资? 42:04 大概说说对医疗行业的看法 43:13 当下做资产配置预期收益率多少合理?帮大家算算为什么这么定。 45:20 投资最重要的永远是格局,是供给侧!! 49:54 人要学会自我反省 53:48 对前半部分做一个总结 第二部分聊聊怎么做家庭的资产配置,父母的钱怎么管、小家庭的钱怎么管,给宝宝的钱怎么投? 56:32 (1)家庭的老人资产如何配置? 1:06:54 (2)对小家庭资产配置给点建议,从30结婚到生养孩子,再到老年。 风险提示:本节音频内容观点仅代表嘉宾以及主持人个人观点,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诚实面对自己,保持终生学习。我们没有收钱,但是真的很卖力 推荐这本书! 这期我们请到了最近大火的一本书《芒格之道》策划编辑紫琳老师,我们三个年轻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畅聊芒格先生给我们的智慧启迪。 在我写下这段话的时候,芒格快要百岁了,祝福他健康长寿,毕竟我们从这位老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感谢他。其实在巴菲特和芒格之间,我更喜欢芒格一些,因为他更幽默,幽默的人有乐观的处世态度,能给身边的人正能量。 这本书几乎是实录,按照年份带我们重温了一次芒格在西科金融、每日期刊公司历年股东会上的讲话,有很多故事看起来重复,老套。比如王传福的故事,说来说去,好像这个人一直在说这些东西。其实保持说同样的话,还是挺困难的,因为有可能你会忘记,也有可能你变了想法。 音频中所有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想法,一家之言肯定有狭隘的地方。希望大家也能多多和我们留言交流,共同学习芒格老人家的智慧。祝福每一个价投人,懂生活、会投资,幸福每一天。 1:04 《芒格之道》策划编辑紫琳老师自我介绍 3:48 我们建议你倒着读这本书 5:10 提了一个扎心的问题,一本实录书中,译者工作量很大,那策划编辑都做了什么? 这里要和大家解释一下,编辑团队其实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译稿本身已经非常“完美”的情况下,编辑团队除了倾力编辑全文保证内容质量以外,也为帮助读者理解文本做了比较多的工作,包括编者按的撰写、添加注释,以及书末的索引表。举个例子,芒格先生回答提问中讲到的某一家公司,编辑团队要逐个核对,查询,很多公司年代久远,信息跨洋而过,考证其实是有很大现实困难的,很多人不理解,这样一个小细节似乎并不重要,但是编辑团队是非常负责的,这或许就是出版业的匠人精神,严谨负责。要谢谢编辑团队和译者给我们带来这本好书,感谢大家的付出。 9:15 历年股东大会上上,芒格一直在讲重复的话?你怎么看这件事?(小罗) 12:00 很多信念是持续打磨建构出来的 15:58 诗老板建议可以倒着读这本答案书,用主动挑选的方法去读喜欢的书 18:42 更正:《穷查理宝典》作者彼得考夫曼出书初心。虽然芒格在书里说考夫曼是觉得这本书会很赚钱所以想出版这本书,但其实考夫曼本身也是一个富人,他自费85万美元出了书,最后出版的大部分利润也捐给了亨廷顿图书馆,说他为了搞钱可能与事实有出入! 20:12 我们每个人开始讲一个从书中获得的感悟 20:50 紫琳老师:终生学习是一个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的事情 26:20 诗老板:这个时代是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 31:06 如何用一句话总结“能力圈” 32:49 诗老板怎么挑选“好东西”来读的? 36:14 紫琳:读经典书,读经典书推荐的书,是一个不踩坑的好方法。 40:10 紫琳:怎么看芒格讲的多元思维模型? 42:50 紫琳:学习芒格,除了建立理科思维模式以外,还要广泛求真,比如人类误判心理学。 44:39 诗老板总结,不要做一个只会归纳的人。 48:00 什么是归纳思维、什么是演绎思维? 49:50 再谈坚持终生学习 53:27 紫琳总结 【京东】【自营包邮+发货】芒格之道查理·芒格股东会讲话1987-2022芒格股东会实录穿越三十五年跌宕世事中信出版社 --------------- 京东价:¥128.70 抢购链接:https://u.jd.com/DzhO6bk
只有大熊市才能孕育大牛市,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来自于你的思维模式,投资赢家就赢在思维模式上。我们在节目中留了好多调研,大家听到了还请多多回复评论(一定要标注上时间码啊!) 这期节目,我们讨论了对于基金经理近两年认为要加强宏观学习的看法,结合民间股神的传奇事迹、不为人知的顶级私募主理人的看法,他们走过很多弯路,但是最后都回到了价值投资的大道上,什么叫做价值投资?我们展开了讨论。 这一场访谈我收获很大,主要是开始学着从公司价格透式到商业模式的观察,从宏观,中观微观,经济趋势、行业分散到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思考。用一个大白话来说:如果有得选,那你愿意留什么样的生意给你的孩子?其实就是你对于商业模式的认识结论。 风险提示:本期内容仅代表主持人及嘉宾个人观点,主持人和嘉宾可能存在重大认知缺陷,他们所提到的公司等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16 为什么说只有大熊市才能孕育大牛市? 02:20 为什么说基金经理近两年反思对于宏观把握并不是正确的思维模式? 05:50 投资真正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10:05 这次去广东见到很多民营企业家收获: 文化不高,但是很有韧性、在干中学。 17:20 作为基金经理,你怎么看一个基金经理40岁没靠投资赚到钱,靠管理费、教学费赚钱的事情? 26:34 怎么看整车的行业格局?是一个好生意吗? 36:28 为什么说商业模式的分析绝对不能忽视,到底怎么看?拧出来一个讲讲。 46:48 怎么看白酒、中药,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50:10 从散户进阶到过亿身家的老大哥、职业投资经理身上,看到了那些闪光点? 55:50 你认为apple是消费股还是科技股?我俩有分歧了。 1:06:00 为什么说电影不是一个好生意?播客也不是一个好生意。 1:13:00 为什么老美天天吃披萨和汉堡都可以?求解 1:24:14 你怎么看“能力圈”这三个字? 1:35:30 要有逆向思维的能力! (加入以后不满意,三天之内可退全款;学生朋友可以先原价加入,然后联系小助手,首年可退半价!)
这一期,保险精算师和我们站在一起。主讲人曾任全国铁路乘意险项目经理、个人递延税养老保险项目经理,我们购买的旅途延误险出自他手。 诗老板这一期邀请前领导戴老师来讲解保险。他们讨论了:旅游保险,保费和保险责任,保险公司的精算策略和核保技术,赔付率以及成本核算问题、返还型保险的收益率低的原因、税延养老等话题。 同时,还讨论了养老保险的收益以及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的概念,以及重疾险的配置问题。最后,提醒大家在购买保险时应该优先考虑保障范围和保费的合理性,避免过度购买。 话题时间码: 0:20 为啥请他来讲保险? 因为他“开挂” 买旅游险赔付了十几万!我们该怎么学? 03:34 戴总自述买保险赔付的过程 11:09 颠覆认知,保险公司其实是希望赔你钱的! 14:04 保险公司有哪一方是真的不想赔钱? 15:00 保险公司为什么那么爱卖返还型保险?----是“概率” 18:20 为什么保险公司卖的返还型保险收益这么低? 21:46 养老年金保险收益那么低,但戴老师说其实可以买 24:23 买保险到底买的是什么?给你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人力资本&财务资本 35:53 如果钱不够,应该先买哪种保险?先医疗后重疾,重疾不要保终身 41:37 怎么看保险条款?哪些要看哪些不要看 58:17 如何辨别有良心的保险代理人?
基民不能因为主动基金这两年收益不好,不选择了,因噎废食。你选择指数基金投资,每年会丢掉起码3%的超额收益! 本节内容我们从胡大编辑入市聊起,从判断市场温度,聊到了指数基金投资,非常反常识的一件事,杨老师觉得指数投资浪费了很多发达市场求之不得的阿尔法收益,甚至能丢掉3%以上的年化收益,这是为什么呢?本节音频为您解答。 风险提示:本节音频内容观点仅代表嘉宾以及主持人个人观点,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1:22 怎么看老胡入市,胡大底来了吗?为啥判断老胡的选择很不错? 04:37 普通投资者只用抓住情绪的两端就可以了;未来指数可能没有大行情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指数点位没有变化:上证综指不涨,接着,沪深300不涨,最后万得全A不涨; 10:45 大家看好指数基金的三点:1大公司比小公司好;2指数赚货币超发的钱;3配置指数安心! 16:05 为什么说指数的编制不科学?为什么小比例的公司下跌,会影响指数?影响有多大? 22:27 指数按照市值编制,是不是可以天然识别好公司,将好公司纳入组合? 26:08 为什么说压根没有基金可以追踪“偏股混合基金指数”? 28:36 为啥说,我们村的交易所“大A”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不成熟在什么地方? 34:37 选择指数基金投资,为啥会丢掉3%的超额收益?如何得出这个结论? 41:51 每个人都是你组合的第一负责人 55:34 投资者为什么会频繁交易,又该如何克服? (加入以后,如果不满意,3天之内,随时可以退款,放心来!)
养老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决定一个人晚年的幸福,作为80,90后,我们也在考虑未来的养老该如何做,尤其是在财务规划上给自己一定的安全感。 本期小罗和诗诗分别从自己出发,两个人一起聊了聊对于养老的认识、准备。总结来说。 1要有底线意识,保险、存款,意外金,都要备上。 2要有储蓄意识,理财、保险、存款、基金,都要学习,买上;包括职业规划; 3其实是经营感情,钱是用来花的,养老是享受的; 最后祝听众朋友们,身体棒棒、钱包鼓鼓、感情和睦! 温馨提示:节目中所有观点,仅代表主持人、嘉宾个人观点,主持人和嘉宾可能存在重大认知缺陷,因此,节目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45 为啥小罗抗拒聊养老的话题? 03:18 小罗开养老账户,买养老基金的一件蠢事! 06:06 调研一下,朋友们,你们开户了吗? 07:04 诗诗讲养老产品(公募基金)发展历程 14:06 小罗讲FOF基金(为养老产品铺垫)发展历程 17:06 养老金的政策要点,咱们总结为1,2,3,4. 17:49 我们吐槽养老金的一些缺点; 1、满足免税标准的看不上,2、不满足的没必要买,3、中不溜秋收入的群体人太少! 25:57 为什么说越早存钱越好? 28:47 什么是养老目标风险、养老日期基金?区别是什么? 34:39 诗老板感慨,年纪大了就要考虑养老; 41:58 诗老板最后总结节目要点;(太罗嗦了可以不听)
为什么聊这一期播客,市场跌了那么久,大家的风险偏好都降低了,近期提问小罗卖房款这样的大钱怎么处理的人太多,但是感觉大家认识不太对,所以今天主要聊聊怎么解决大额资金低风险投资的问题,也想纠正朋友们的一些投资误区,千万不要以为低风险就是没风险了: 02:30 说说各类低风险产品的门槛,风险,安全性:基金、银行理财、存款、余额宝、信托 公募基金中低风险类别:货币<短债<纯债<二级债 银行理财:现在也不保本了,可选R1/R2的产品,和公募基金类似 券商收益凭证:一般都当新手理财卖,相当于给券商自营借钱,额度少,期限短,只能在券商买到 银行大额存单:保本的,期限长,收益还行,记得买大点银行的 11:07 怎么套用流动性、安全、收益进上面的产品,我们该注意什么? 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和券商资管等,安全上都有保障但都不保本,收益和风险要看底层投的是啥还有风险等级 风险上:R1<R2;收益上:R1<R2;(R1是低风险,R2是中低风险) 24:00 投资低风险产品的必备心态:中庸。低风险投资切勿唯“高收益论” 27:44 债券基金的收益可以估算吗,可以怎么算? 39:48 真有卖房款,应该怎么投? 小罗的“保本”投资方案来了 附: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10年 PS:上图中的线往上时是开始走债市熊市,往下时是开始走债市牛市
牛市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亢奋中死亡”——邓普顿 1、现在为什么应该去投资; 2、那些行业可以看看; 3、用什么方式去投资,是炒股还是买基金; 4、人是善变的,最难捉摸的就是人,自己还是得会点投资; 培鸿总星球优惠券,领完就没有了哈。星球问题,我们在小客栈不答复,大家可以进星球提问沟通(3天不满意 随时退款)
要是有人在我上班前告诉我这些就好了,所幸现在也来得及。底子、面子、日子,其实是财报分析对不同报表的形容,但是我们把人看作一个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 本期我们从一个社会新闻聊起:那些在星巴克假装上班的中年男女,太让人心疼了! 这个新闻让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开始考虑人生到底是不是线性的,这个问题。很显然人生不是线性的,要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其实从分析财务报表的角度就有很好的解释: 底子:是一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你有多少家底,甚至还可以说你的父母给了你多少初始资源。 面子:是一家企业的利润表,我们做业务有没有赚钱,对一个人来说就是工作收入,社会地位等。 日子:是现金流量表,他和利润表权责制不同,要实实在在的体现你有没有钱花,所以我们非常关心关注,我们的日子如何,现金流怎么样? 诗老板建议算好家庭两张表: 家庭资产负债表:1. 维持6个月生活的现金;2. 生息资产要占到30%以上为佳;3. 负债率不要超过60% 家庭收支储蓄表:1. 收入多元化有利于稳定性,注重投资收入;2. 开源节流,保持正现金流 本期荐书《张新民教你读财报》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