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是泽禹Tyger(抖音、公众号、小红书同名)。Tyger是纽约注册心理咨询师,留美10年的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有一边做咨询一边环球旅居生活的有趣经历,现在独立执业,专注于男性成长。 在这期播客里,作为咨询行业里为数不多的男性从业者,我们聊了聊为什么男性的心理健康一直被忽视,甚至是男性自己都经常忽视它;也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探讨了男性的个人成长和自爱究竟是什么样子。这里谈到的“男性”不只局限于生理性别,而是更广义上的“男子气质”“阳刚”或“雄竞”对我们的影响。因此,无论你是不是男性,都欢迎来收听本期内容。节目中提到的“关系实验室”可以在小红书上搜索「虎漫LifeGym」了解更多。 Highlights 00:02:00 - 市面上的男性心理咨询师为什么相对稀少?心理咨询作为一个“女性”的职业 00:05:00 - 白大褂,白胡子,雪茄,男=权威的象征(但其实是bullshit) 00:08:55 - 什么是疗愈的因素?爱的语言、能力、和空间 00:11:00 - 在美国读书遇到身份认同的冲击和社交焦虑 - 美国人怎么可以那么自信?有那么多种不同的生活? 00:14:35 - 当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他就会不断模仿那些看似‘酷’的人,追求他人眼中的好,却忽视自己的感受 00:17:00 - 从儿童到青少年,人的需求会从追求安全感,逐渐转向融入社会并建立自我身份:既要保有独特性,也要具备普适性 00:19:50 - 男人被教导成功=车子、妹子、票子,但这不是真正的成功,也不是真正的自由 00:22:00 - high performance 的人更难放下A面得到的外在认可,任其内在的BCD面在阴影中压抑萎缩 00:29:20 - “Alpha male” 就像大猩猩,人类的秩序与本能并没有太大区别。追求权力和地位,归根结底是为了安全感 00:33:00 - 不安时,只想拼命往上爬,怕被踩在脚下,甚至去踩别人。感到安全时,人会愿意给予他人支持和帮助。只有先学会爱自己,才能真正去爱别人 00:38:30 - 男人以为自己要更强大去撬动一切,本质上是不知如何用力而陷入无知。善用“阴性”力量,在现代社会反而能获得更多机遇与财富 00:43:00 - “曲线救男”:和男性做心理工作时,既需要教育情感语言、引导他们感受情绪、身体和脆弱,也需要咨询师以自身的情感接纳与表达来示范,减少权威式话术和纯“理性”对话 00:49:00 - 男性不进咨询室,却在影响着家庭系统,让其他人承受整个家庭系统的心理失衡 00:50:30 - 女性主义并不只对女性适用,男人也该读上野千鹤子和波伏娃 00:52:50 - 男性需要探索,尝试,和成长的安全空间 00:55:30 - 男性的暴力表达背后,是更深层的社会问题。一个人愤怒的程度,往往反映了他内在的痛苦和无力感,光靠心理咨询不够 01:00:00 - 男人到了四十多岁开始渴望传宗接代,本质上是对死亡的焦虑,把期待寄托在孩子身上 01:02:00 - 与其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自由,不如先让自己自由 01:04:35 - 孩子觉得父母不完美是天性也是现实。从父母的不足处学习成长,成为自己的理想父母 01:09:00 - 关系实验室:放下手机去真实连接,用情感和关系的语言去探索自己固有的交往模式,学习如何传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最后的15分钟是我心中的高光时刻! 音乐 Like a Stone - Audioslave 提到的电影、书籍 《The Substance》,2024 《好东西》,2024 《厌女》- 上野千鹤子 《第二性》- 波伏娃 --- 关于《耳朵向内》--- 向内聆听,向外生长 Authenticity Worth Spreading, A Sounding Board for You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中,欢迎收听,订阅,分享,评论 主播:Wen张闻 - 宾大心理咨询硕士,数据科学工作五年,留美十余年 公众号|小红书:Wen张闻
朋友们,新年好!这期播客是新年时和朋友临时起意录制的。我们两个男的,聊了聊看了《好东西》这个女性主义电影的感想。 Highlights 02:00 当一个男的看完电影很想找人交流,却发现其他观众都进了女厕所 09:00 这不是一部“主义”电影,而是消解主义后的具体的人之间的爱。很“厚道”,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战斗,但是很勇敢和柔韧 00:14:00 很多喜欢的场景-小叶和铁梅的拥抱,家务蒙太奇的不同解读 00:26:00 意义是自己赋予的,不是别人给的,“伟大的母亲”有可能是一种道德绑架--当一个社会越在说道德,可能就越没有道德 00:31:00 对胡医生背景的猜测 00:37:00 好玩的前夫哥,体现了男性接触女权主义时的困惑-男人有原罪吗?当一个男人说自己有原罪时,他的目的是什么? 00:43:00 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权力冲突放在婚姻框架外,就是在消解婚姻制度的权威-对比再见爱人。 00:48:00 在尝试实践女权但是迷茫的男人,首先要爱自己,而不是谄媚地爱女权主义 00:57:00 女性主义心理咨询理论并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性别,而是对于系统性压迫的反思和改变。没有什么东西大于具体的个人 01:04:00 电影问了很多问题,但并没有给出答案,因为每个人在不同的场景下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01:06:00 好的关系是温暖的,可以承受冲突的。沟通之道:好信号,坏信号,都好过没有信号 01:10:00 小马,不断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也在寻找自己的价值 01:15:10 小马和前夫交流中体现出对女人所有权的转换,就像婚礼上新娘从父亲手上传给丈夫 01:18:30 纽约和上海的人们觉得都说烂了的女权主义概念,但更偏远的地方很多人还不知道上野千鹤子。 01:21:00 从《好东西》到《出走的决心》,女性主义的不同情景,童话与现实都值得讲述 01:27:00 从小孩的视角看《好东西》被治愈 --- 关于《耳朵向内》--- 向内聆听,向外生长 Authenticity Worth Spreading, A Sounding Board for You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中,欢迎收听,订阅,分享,评论 主播:Wen张闻 - 宾大心理咨询硕士,数据科学工作五年,留美十余年 公众号|小红书:Wen张闻
本期播客的嘉宾又是在读心理学博士的茄子。在这期节目里,我们根据自己作为咨询师和作为来访者的双重经历,去尝试探讨好的咨询关系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共性? Highlights 00:01:00 - 来访者怎么看一段咨询关系的好坏? 00:04:45 - 咨询师也是真实的,有缺陷的人 00:08:15 - 咨询师如何处理自己的权威性和包容性之间的平衡,去处理冲突? 00:12:20 为什么在咨询观众中咨询师好像有更多power?为什么不能对等地和来访分享秘密? 00:16:20 咨询师是否要自我暴露? 00:24:00 咨询关系需要容纳(在伦理边界内的)一切 00:26:45 随着关系的深入和安全感,来访会表达出自己最深的恐惧 00:32:30 越过头脑的阻碍,我们的身心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00:36:00 权威的指责在于守护探索的边界,而不是告诉你正确答案 00:40:20 咨询目标会随着成长不断变化 00:45:10 人格成长还是解决问题?这两个问题最终是合一的。没有体验为基础的成长是揠苗助长 00:48:30 改变和成长没有标准化考卷,而是去体验的未知旅途 00:51:00 好的咨询关系是陪伴来访走过连绵的山峰,最终让来访有自己的工具箱继续走下去 00:56:05 基于交易的咨访关系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关系? 01:06:45 对边界的探讨是关系深入和成长的一部分 01:12:10 作为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双重角色让我们对咨询关系有更丰富的理解 --- 关于《耳朵向内》--- 分享自助与助人,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感悟 Authenticity Worth Spreading, A Sounding Board for You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中,欢迎收听,订阅,分享,评论 主播:Wen张闻 - 宾大心理咨询硕士,数据科学工作五年,留美十余年 公众号|小红书:Wen张闻
本期播客是一期个人碎碎念,灵感来自看到的许多不约而同。 Highlight: * 模式化开悟三件套:裸辞、旅居、禅修。 * 消费文化和互联网媒体给我们很多选择,但也“捋平”了大脑皮层。简单的消费式选择多了,身体力行的创造就少了。 * 重要的不是某个事件的决定,而是你怎么做出这个决定,以及在这个决定后的体验。 * 成长并不需要太戏剧化,日程的生活体验照样能带来成长。 * 开悟不是做题,听从内心的声音去行动就好。 --- 关于《耳朵向内》--- 分享自助与助人,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感悟 Authenticity Worth Spreading, A Sounding Board for You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中,欢迎收听,订阅,分享,评论 主播:Wen张闻 - 宾大心理咨询硕士,数据科学工作五年,留美十余年 公众号|小红书:Wen张闻
本期播客,四位在亚特兰大的播客主播们聚在一起,聊聊我们各自的留美经历。从留美一年,到十四年,不同时间段,不同境遇下的出国,海归,归海,选择的背后涉及职业,家庭,养娃,价值观等方方面面,也免不了自身背景,时局,乃至运气的影响。 嘉宾: 回炉 - Celine 佐治亚小帅|北美华人故事访谈 代码之外Beyond Code - GeekPlux 感谢Celine的编辑!BGM:We Found Each Other – Birraj Highlight: 2:40 来到美国和亚洲城市相比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不适应的? 8:15 作为留学生来美国,和工作了之后来有什么不同? 13:00 吐槽美国的高税和基建,担心小孩的教育以及身份认同 17:30 Wen想回国的原因:从高中开始在美国10年,产生了身份认同危机 22:40 人们常对美国/中国的生活有个宽泛的印象和评价,但具体到每个人都各不相同 29:30 Celine的故事:2019-2023,从海归到归海的波折 46:00 GeekPlux: 孩子会影响自己人生接下来的每个决策,年轻时多点步子大点的体验 49:30 作为程序员,中美是最优的选择。不管去哪个国家,最终都会想去美国 55:30 小帅:主流的研究生留学到移民之路:不管学什么的,最后都转码 58:00 华人移民最主要抱怨的就是身份问题一问都不幸福,再问都不回。 1:01:00 做了一个决定就会有沉没成本,有时也会心有不甘,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1:04:00 海归或出海的体验如何,timing很重要,管理好你的预期 1:05:30 吐槽美国的医疗 1:12:00 享受作为一个在社会边缘的outsider 1:22:20 也有回国工作开心的,选择体现了我们在当下的价值观和境遇。 1:23:30 想到一个决定很容易,实践一个决定不容易 1:24:30 美国出生的孩子可能就当不了outsider了,但如果身份认同成为了主流普遍问题,就总有办法 1:33:00 出门在外,互相支持,要为自己的advocate --- 关于《耳朵向内》--- 分享自助与助人,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感悟 Authenticity Worth Spreading, A Sounding Board for You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中,欢迎收听,订阅,分享,评论 主播:Wen张闻 - 宾大心理咨询硕士,数据科学工作五年,留美十余年 公众号|小红书:Wen张闻
在本期播客中,我邀请了一位在读心理学博士的朋友,分享她在儿童游戏治疗中的新奇体验和独到洞察。作为受规则压迫的东亚小孩,她也曾对规则和边界抱有疑虑和抵触,但在与孩子们的拉扯和打闹中,她对规则有了新的理解,并找到了与它和解的方法。同时她也发现,非语言的方式有时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和成人表达和探索自己内心的真实世界。 Highlights * 01:40 - 什么是游戏治疗?为什么它对不会用语言表达的孩子如此重要? * 17:00 - 合理的规则和边界,是安全探索的基础 * 25:00 - 从抗拒到理解:一个东亚小孩出身的咨询师对规则的重新思考 * 37:00 - 摆脱语言束缚的表达,有时更能直达丰富而深邃的内心 * 45:00 - 为什么规则和边界在咨询中如此重要?咨询师为什么对迟到如此关注? * 58:00 - 高压的规则背后,是无处安放无所表达的需求 * 01:07:00 - 作为“留子”,我们如何通过艺术和诗歌自我疗愈乡愁 * 01:17:00 - 对你妈来说,中医可能真的比心理咨询更有用 今天比较懒,没有bgm,感谢收听! --- 关于《耳朵向内》--- 分享自助与助人,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感悟 Authenticity Worth Spreading, A Sounding Board for You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中,欢迎收听,订阅,分享,评论 主播:Wen张闻 - 宾大心理咨询硕士,数据科学工作五年,留美十余年 公众号|小红书:Wen张闻
本期的嘉宾是天阳,是我在2021年参加简单心理课程和实习时认识的伙伴。天阳曾留学日本就读临床心理学,回国后也在相关领域工作。最近他对我说,他对心理学祛魅了。 祛qū魅(英语:disenchantment),或称“除魅”,在社会科学中是指在现代社会消去神秘主义(魅惑力)的表面并把文化合理化,这个概念最初由马克斯·韦伯借用弗里德里希·席勒的理论来描述现代化、官僚化的世俗西方社会,在这种社会中自然理解能力比信仰更有价值、过程都以合理的目标为方向,与韦伯所说的“这个世界上遗留着好的迷人的花园”的传统社会相对立。(源自维基百科) 我很好奇,心理学本是一种社会科学,何来神秘主义的魅?如何祛的魅?消除神秘之后又去向何方?为什么最近上映的《头脑特工队2》中没有任何教育和专业的名词,却是很好的心理学科普? Highlight: * 对心理学着迷又祛魅的过程,像恋爱的起起伏伏和层层深入 * 科学循证的CBT,玄玄乎乎的佛洛依德,都能为我所用 * 头脑特工队为什么好:有细致的理论,也讲好了故事 * 科学是反直觉的,但具体的生活中有时直觉更有用 * 科普就是把自己想说的放在货架上,让想听的人有得选 * 语言中不存在绝对的真相,说的人听的人都在诠释 * 小鼠实验:拿掉情绪后,没有了动机,也没有了行动的意义 * 从心理学到投资,从乔布斯到纳瓦尔宝典,人们在乎的不是专业分类,而是启发和人生智慧 * 心理学/咨询师/玄学/大师/财富都不能拯救你,但你可以帮助你自己 * 高级的劝诫,都是给人选择的自由;绝对的信仰和弃绝,都是在阻碍自我沟通的渠道 * 心理学 or not,只是万千道路中的一条;你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你的一部分,构建起与自己的相处之道 BGM:My Magic Flute in Ruins of Medieval Castle by Andrei Krylov --- 关于《耳朵向内》--- 分享自助与助人,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感悟 Authenticity Worth Spreading, A Sounding Board for You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中,欢迎收听,订阅,分享,评论 主播:Wen张闻 - 宾大心理咨询硕士,数据科学工作五年,留美十余年 公众号|小红书:Wen张闻
本期的嘉宾是Belinda,先后学习生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伦敦商学院,前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分析师,现工作于迪拜。 远方和故乡,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一种状态,不同于当下,寄托了理想、渴望、和乡愁。能去不同的地方,本身有一些努力,也有一些特权,但也不意味着高人一等,或者见更多的世面,只是另一条人生道路。在任何的光鲜背后,都会有困难。人最终只能回到自己的当下,继续行走着。 Highlights: * 中东的多金,欧洲的松弛,中美的机遇和熟悉,没有完美的地方,哪里都有围城 * 润和裸辞背后,勇气与迷茫齐飞,机会共风险一色 * 20-30岁的人,其实也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不如追求自己当下最想要的东西,然后take the cost * “悬浮” 状态下在外的年轻人,更需要附近、社群、和归属感 * 旷野有高山有沟壑,你可以去体验它的痛苦和美好,但那不会是大脑想象的光滑 * 即使在外面,社会时钟仍会在心中滴答作响 bgm:不在他方 by 阿肆 --- 关于《耳朵向内》--- 分享自助与助人,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感悟 Authenticity Worth Spreading, A Sounding Board for You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中,欢迎收听,订阅,分享,评论 主播:Wen张闻 - 宾大心理咨询硕士,数据科学工作五年,留美十余年 公众号|小红书:Wen张闻
这是一期拖了许久的播客,录制于2023年10月。 三十岁是个有趣的年纪,有人结婚,有人被催婚,有人离婚,还有人离婚了又结婚。 我的朋友Alice(微博@duree)在2022年的夏天经历了伴侣出轨,随后离婚、搬家,并进入了一段新的关系。在与她的对话中,我发现她的婚姻故事中,有许多上一辈传承下来的“应该”剧本。然而,经历婚变后,她不再一味关注“我们”,而是更加重视“我”的力量,学习去呵护自己,接纳生活中的不确定。因此,我希望将她的故事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带来启发、支持和共鸣。 00:00:20 Part 1 - 离婚前后 00:37:37 Part 2 - 构建新生活 01:08:07 Part 3 - 父母的态度 bgm:Sonata by Madelene Olsson --- 关于《耳朵向内》--- 分享自助与助人,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感悟 Authenticity Worth Spreading, A Sounding Board for You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中,欢迎收听,订阅,分享,评论 主播:Wen张闻 - 宾大心理咨询硕士,数据科学工作五年,留美十余年 公众号|小红书:Wen张闻
好久不见。距离上一次聊成为心理咨询师已经快过去一年。本期节目,我和在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就读心理咨询硕士的Anne又聚到一起,回顾了我们开始做心理咨询实习以来的苦与乐,以及我们在个人和专业层面的成长。 Highlight: 1. 明明一周不到40小时,为什么实习感觉这么累? 2. 助人自助双面一体,咨询师的职业成长离不开个人成长 3. 毒舌又心善的督导们,到底有多厉害? 4. 创伤反应让人想逃离,但你已经是个可以照顾自己的大人了 5. 又当爹又当妈的咨询师 6. 带着好奇心,看到真实而独特的人 BGM:Colours of freedom - Tom Misch & Bearcubs --- 关于《耳朵向内》--- 分享自助与助人,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感悟 Authenticity Worth Spreading, A Sounding Board for You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中,欢迎收听,订阅,分享,评论 主播:Wen张闻 - 宾大心理咨询硕士,数据科学工作五年,留美十余年 公众号|小红书:Wen张闻
新年快乐!回家过年,你的胖瘦是否又被家人评论了一番?贾玲的贺岁电影《热辣滚烫》近期大火,也把减肥尤其是女性减肥这个问题推上了舆论热点。减肥,根据不同的情景,既可以被视为社会对人的规训和操纵,也能成为个人励志和解放的象征。身体承载了高于其本身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想要减肥?又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应该能成功减下来?减肥和健康之间又存在怎样的联系? 本期播客录于去年夏天。我邀请了一个在减肥路上跌跌撞撞了二十年的朋友,聊聊她在《我们为什么吃(太多)》一书中学到的有关减肥常见的误区,她个人与体重和身材斗争并最终和解的历程,以及人们追求“瘦”的社会文化因素。(她在小红书的文字版分享传送门:http://xhslink.com/Qgc7pB) [Highlights] 0:00:52减肥20年,看了这本书后和解了 0:04:12“管住嘴,迈开腿”为什么不够? 0:10:22你能不能接受自己是一个健康的胖子,即使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不接受你不够“白瘦幼”? 0:13:42想减肥:别挨饿,好好睡,不要过度运动---不要折磨自己 0:18:55在农村吃得健康,到城市没吃饱饭吃零食 0:23:50吃三无减肥药,辣椒腌自己 0:27:14体重反弹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又馋又懒”的loser 0:30:10不再觉得“减肥失败”是失败,让我看到了过程中自己的成功 0:35:58减肥的根源是想要成为(社会认为的)更好的人,那社会为什么现在觉得瘦更好? 0:40:47没有人能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但可以把正常的社会评价和偏见区分开 0:44:52男女有别,女性面对更加全天候的减肥压力 0:51:30从中国到美国:对身材更包容,也遇到了更糟糕的食品工业化和饮食文化 1:00:20饮食文化和人类进化策略的关系 1:05:40妈妈催我减肥的背后,是在意我健康的爱心 1:10:25健康生活态度与社会主流高效率高消费的模式冲突,商业社会塑造了“白瘦幼” 1:14:25镜头语言和传播媒介的变化:以前想在生活中像巩俐,现在想在镜头前像杨幂 1:18:00放弃减肥,我重新审视“更好的人”的定义 1:22:30与妈妈和解:你逼我减肥,但也教会了我探索健康生活的学习能力 [音乐] Weightless - Marconi Union --- 关于《耳朵向内》--- 分享自助与助人,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感悟 Authenticity Worth Spreading, A Sounding Board for You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中,欢迎收听,订阅,分享,评论 主播:Wen张闻 - 宾大心理咨询硕士,数据科学工作五年,留美十余年 公众号|小红书:Wen张闻
本期播客,刚刚辞职的我和职业教练秦华Lily,大厂HR/斜杠教练 Helen、临时凑成一个带着满满诗与远方味道的三人组合“闻花海”(致敬“盼马壮”),从《年会不能停》这部电影聊到《Bullshit Jobs》这本书(中文译名《毫无意义的工作》),主要讨论了职场中”狗屁工作“的定义、类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成因以及个体的选择。 狗屁工作的全球泛滥是当代打工人所面临的共同困境。我们三个都先后或同时具备两个身份:主流职场打工人和心理领域的自由职业者。身处其中和置身事外会让我们分别看到什么呢?这不是吐槽,而是试图去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这个困境,并看到个体可以拥有的选择。个体虽然不能凭一己之力去解决社会问题,但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案的一分子。 「Highlights」 00:07:20《年会不能停》看得又哭又笑,理想主义的门槛是高是低 00:10:30 大厂HR告诉你裁员的真相是什么,和个人表现有多少关系? 00:15:30 领导怎么能搞出那么多狗屁工作? 00:20:10 狗屁工作有哪些? 00:27:20 从数据分析到心理咨询,都有值得的工作,但也有逃不过的狗屁工作 00:33:10 狗屁工作的本质是什么? 00:38:48 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但请先把个体外的归因搞清楚 00:45:25 多少人在无意义的工作上被规训,被欺骗,浪费生命 00:49:15 工作的疲乏会用更多的消费娱乐弥补,辞职了反倒不那么消费饥渴了 00:55:35 觉察自己在工作中的反应是什么,也是理解自己和成长的机会 01:03:56 即使有讨厌的狗屁工作,白领比蓝领仍然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资源 01:07:40 科技发展可能会让狗屁工作越来越多,因为不能有太多人失业 01:10:14 无论是在打工/攒钱,还是辞职/斜杠,都是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 01:15:40 批判是在情绪之上的有觉知的思辨 01:19:30 老板也是打工人,大家都一样 01:24:40 中美都是能力主义和高速增长的信奉者 「音乐」 Working Class Hero - John Lennon 我的未来不是梦+打工人之歌 - 《年会不能停》电影主题曲 --- 关于《耳朵向内》--- 分享自助与助人,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感悟 Authenticity Worth Spreading, A Sounding Board for You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中,欢迎收听,订阅,分享,评论 主播:Wen张闻 - 宾大心理咨询硕士,数据科学工作五年,留美十余年 公众号|小红书:Wen张闻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