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B站的宣传片《后浪》最后演变成两代人之间的地图炮。不仅仅是因为视频中“后浪”的影像不具有代表性,用一线城市中产家庭的少年粗暴代表了数以亿计的年轻人。 如果严格按照“后”的学术用法,“后浪”的意思是浪潮之后。但是在西方语境下的浪潮,指的是几代人前赴后继,文艺,商业,社运共同激荡,让个人的自由意志迸发,让社会的现代性完全释放一个时代。 这样的浪潮,在国内却存在着天花板,每一浪出道时的骄傲是相似的,沉寂之后的落寞也是雷同的,前浪与后浪并无区分。在青年节的第二天,起点中文网,曾经是催化前浪的推手,现在对后浪痛下杀手,就证明了并没有前浪后浪之分,大家还都是一代人。 在最近很热的“入关学”问题上,这一模式也在回响着。高喊着“入关”的后浪,和制造了“入关学”的前浪,前者是青春无处发泄,后者是学业半途而废,都是同一代人的虚妄。
一个常见的观点是,宋朝是自由的,善待文臣和知识分子,政治斗争远没有明清时的血腥气。从事实的角度来讲没什么问题,但是要论及“自由”,这个观点就要打上一个相当大的问号了。 最近清平乐热播,老编辑讲了讲他认为的宋朝“自由”的原因,是赵氏官家们基于宋朝初年所能看到的历史教训,一直在思考如何避免军阀和世家对皇权的威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讲,即通过提高中下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地位,来抑制大地主和野心家。 结果是,空前的大政府对于经济社会的干预远超之前任何一个朝代,中国从封建转向专制,知识分子的买方,从此之后就只有一个皇权了,这也埋下了……的种子。
大家应该按照规则相互博弈,这是市场经济正确的打开方式,不要把这个生态搞坏了。是的,一个成熟的市场里没有坏人,博弈的各方也是命运共同体,应该“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
老talk消息大节目回来了,本期节目三个房东一台戏,除了身经百战的老编辑,来自某互联网大厂的一位顺义妈妈,还有掌握了北京楼市报菜名绝技却还没翻红的楼市小V@京刚 ,一起聊聊北京楼市今年不存在的小阳春。
母亲出身河南农村,一张随军家属证幸运地拿到了北京户口,胡编的人生大戏就此展开
这两天老编辑在微博上笔战不断,逢人便骂,拉黑上百粉丝,到底是微博造成的道德沦丧,还是隔离造成的人性的扭曲。请听他本期的自我剖析,社交网络上的人是孤独的,但是孤独并不可耻……
上一期和老编辑一起聊了华人移民,这一期从东南亚开始,聊一些我熟悉的情况,比如教育,比如房产
新三届是离不开老三届的,就像潘石屹离不开。在大风大浪中锻炼过的老三届普遍对路线方针政策敏感,斗争经验丰富,他们是善于发现并指出方向的。而“学而优则仕”的新三届,搞技术是一把好手,做执行是一把好手,方向上就没那么行稳致远了。
东半球逼格最高的时尚杂志,中文非虚构写作学科带头人 #GQ何瑫# 被他的小记者们举报了。到底有没有抄袭,虚构,性骚扰,这是一个法律问题。但是行业,公司,舆论的不同态度,证明这也是媒体内部的路线斗争。 大编辑还是大记者?要作品还是要产品?做媒体公司还是公关公司?最近几年和饭圈走得很近的何瑫为何马失前蹄 … 欢迎大家走进本期的 #老talk消息#
石正丽研究员36岁从法国毕业归来,正好遇到了中国科研“入世”的黄金年代,像中国经济入世一样,先是跟在国外学术大牛后面打工,把数据和样本和盘托出,后面逐渐占一席之地成一家之言,国内热钱翻动建设高水平实验室,逐渐走到了学科的最前沿。这次病毒所遭遇的阴谋论,是这条道路上的必经之难,也是科研与行政管理体制的不足。但是不能把科学家,尤其是石正丽这样的实干型科学家推上审判席,欺负老实人。
楼市在这次疫情过后会彻底进入一个漫长的阴跌周期,坏事是每过三个月半年你就发现自己的房子又跌了一点,挂着没人看,割肉不舍得。好事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好好挑挑自己心仪的房子。 买房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有限的预算会逼得你放弃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拥有房产是一个可以很高尚的事情,你善待自己的房子,选择自己的租客,最后你的资产得到保值,人格也得以完善。 人一生应该至少购买三处房产,一处属于个体,一处属于家庭,一处属于精神生活。这不是一个特别奢侈的要求,只要你把眼光从北上深的大平层移开,能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最近流传的那个段子说,“如果你觉得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 但是,公务员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吗?动辄几千比一的录取率,进来后发现是一座围城,进来的人想出去,出去的人想进来。下面就来听一听“县赵”老编辑对年轻人考公务员进体制内的看法吧。 当然这一期的开头先分析了今年受疫情影响的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不乏亮点……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