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意义上,孙宇晨是一个免于被批判的人。因为无论你对他持有什么观点,你只要谈论他,他就在获得收益。 一篇36氪的稿件,《区块链病人》。编辑记者用了一种非常古典的方式迂回作战,在没有获得直接采访的情况下,依然让孙宇晨跳脚。 而我除了邀请作者做了一期播客,还要向冯大刚老师致歉,我过去并不知道他是一个如此保护深度内容创作者的人。 虽然不知道这种保护还能持续多久。这次去36氪访问,看到了办公室每一面墙上都挂上了冲刺年底销售额的横幅。
华为排山倒海而来,新势力们向何处去。原来说学特斯拉,学苹果,学亚马逊字节跳动,学丰田,学BBA,是不是全不顶用了。从口袋里摸出一本破破烂烂的武林秘籍,上面写着“生死看淡,不服就干———雷军著”。 所有新势力都要搞一点雷学。 因为你们不可能真正学华为,华为是学不来了。这个我讲过无数次不展开了。雷学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就是讲故事。我为什么走到今天,我犯过的什么错,我和米粉想说说心里话 ……但是故事讲完了,最后一定是,123上链接。 可能还有人有疑惑,雷军不是没有犯过错,小米不是没有过低谷,为什么After All this time ,小米汽车还有这样的流量。最核心的是,这么多年来,小米的人设性价比,年轻人的第一台XX,雷军的人设,为高端折腾不休不止。 在ET9豪言要冲击百万豪车市场的时候,实际上蔚来在高端市场上唯一的钉子已经在生锈。如果什么都不做,春节之后,几个强势竞品上市,ES8的销量很有可能加入7系三傻的行列。而且一年多的明牌,别人太容易针对性部署了。ET5前车之鉴。但是为了这一夜的气氛,所有的牌打出来都是值得的。斌子真是爱车主,爱nio day,更爱资本市场。因为相比卖车,在那里他更有经验和力量。 不要低估李想,个人确实是好的时候得瑟得没边儿。但是在相对孤独和边缘的时候,他手感和准星是惊人的,也算是个小雷军了。这段时间,在问界M9的压力下,以及MEGA本身的问题暴露之后,已经算是他最近一年少有的冷静时刻。 小米对小鹏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品牌的故事和创始人的人设至今还不清晰,价格段也和小鹏正面冲突。但是既然把雷军当作大哥,何小鹏从雷军身上学到的应该是,很多时候当坚持的目的产生动摇,在外界看来似乎已经失去意义,但是极少数人,能把坚持本身当作意义。 我觉得比赛打到现在,应该对王兴的小组赛淘汰赛模型做一个修正。汽车行业很有可能未来是联赛机制。12到15支球队,国企,民企,外企,新势力都有代表。年年打循环赛看积分。像欧洲的老牌俱乐部,都有落地的凤凰不如鸡的时候,但是真落魄到了一定程度,还是会有金主来接盘,然后一通注资,一通爆买,又支棱起来了。 汽车行业,总有人愿意挥舞钞票进来的,这个壳,包括生产资质,包括固定资产和品牌,总是值钱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话,其实我觉得对来来是有利的。你就当它是现在的曼联,米兰这种。哪怕这一届教练不行,老板不行,球迷还都盼着狗大户入主什么的。 所以当阿布扎比主权基金投资22亿美元的消息传来,蔚来车主有曼城球迷的感觉。
我一直是一个反对文化决定论的人,一直觉得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被很多人滥用了。过去对河南人不善于经商的诸多刻板印象,常常被人归结于地域或者文化。而河南餐饮连锁,用不到十年的时间证明了,一个省的人是否适合经商,和文化的关系很小,和地产、高铁、外卖的关系很大。
在经过华为的短暂交手之后,新势力感受到了华为令人窒息的统治力,雷军和华为缠斗十年形成的战术素养,也水落石出。多年行兵打仗,敢吃夹生饭,擅长逆风局,六十万对八十万,优势在他,神似502打淮海战役。 两位大哥面前,新势力们只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即使像小鹏在AEB问题上栽一个大跟头,这笔学费也是划算的。更不要说融资、发布、定价这些事关企业生死的问题。像蔚来这样一整年没有新车,靠2024年下半年的ALPS甚至是2025年的ET9来凑,可以说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了。 ……
本期节目我们荣幸请到@42号车库 创始人大吉,她本人就是李想L8车主。另外一位嘉宾是开着理想L9强制纯电模式从杭州跨城通勤回上海的互联网大厂程序员。他把自己的同事,上司,下属多人都发展为理想车主。并且给理想的软件提交过bug迅速获得了理想团队的修复。 主持人和他的这位学长在节目一开始就吵起来了,理想车主嘲讽纯电车主要下高速进城充电,主持人就反问,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的理想不要太多,虽然有冰箱彩电彩电大沙发,但是你一家老小在高速上4个小时都不上厕所吗?连开4个小时不休息你违法了知道吗? 但是随着大家深入地交流,大家开始找到了一些共识。比如理想车主最好不只有一台理想,出去露营什么的还是大五座最香。再比如理想距离特斯拉和比亚迪之间,还有产品泛化和纯电两关要过。甚至连作为理想黑的主持人,也对理想做MEGA,打造全新纯电品类的行为respect。 总之,这是一期理想粉丝和理想黑子的灵魂碰撞。
经过了半年多的至暗时刻,从过去在大家印象里的佛系和高逼格中突然醒过来了,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开展针尖对麦芒的舆论战!创始人和高管,纷纷在微博和发布会上大秀肌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内卷,终于把谦谦君子蔚来变成了西装暴徒。 本期车主talk,邀请蔚来ET5旅行版臧智渊和ES6的车主王潘,同时也是见证了中国手机行业十年的嘉宾,为我们解释蔚来觉醒背后的逻辑。这一切都要从当年小米聊起 ...
我们过去通常认为,媒体在谈论一个行业的产品和一个行业公司的时候。要具有某种客观的视角,就是我得客观中立第三方,这样我的评论才是有价值。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在过去十年中国的互联网或者中国的科技行业的崛起的过程当中逐渐失效了。呃,更多的时候在评论的过程中,你需要一种强烈的代入视角。就像欣赏足球比赛一样,必须选择一支主队,你才能获得足够的观赏乐趣。
槟城是被我视为是精神归宿的地方,便宜又大碗的咖啡,比福建更地道的福建菜馆,超过一半的华人本地人口,遍地都是的近代中国历史相关遗迹,但是来自国内的游客数量远不如曼谷,完全没有那种拥挤和过分商业化的感觉。 很多人误读了马来西亚华人的“亲华”,把它当作一种意识形态或者政治态度。其实马来西亚华人的三根支柱,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和华文报刊,都是华人作为移民,在一个对抗性社会环境中用于自保的工具。 在长期分离的情况下,对母国的模糊印象在想象的共同体中被不断强化,四十年后,当中国人从走出国门有机会接触到全球的华人群体,简体中文+普通话+传统习俗保留的马来西亚华人给了我们最强烈的亲切感。 然而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以及年轻人去台湾接受高等教育后返回带来的影响,传统的“华人三宝”都在被稀释和动摇。好在这一次,我们重返槟城,看到了国内微信+小红书+短视频三位一体的影响力正在发酵,联系马来西亚华人和中国人之间的东西,看起来更柔软了,实际上更坚固了。
乱翻书 X 老talk消息 东南亚特辑本周继续更新 我们从马尼拉出发,经新加坡马来西亚抵达在中文互联网里欣欣向荣的越南。在胡志明市,用北方大国的视角“凝视”我们曾经的小兄弟。 从个体感受上,那种回到国内90年代的穿越感非常明显。海关工作人员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收钱”。摩托车到处乱窜,整排整排的年轻人在路边蹲坐着喝奶茶聊天,穿衣风格凌乱、夸张。菜市场上整捆整捆的蔬菜和国内选品几乎一样,只要身上带足了外汇,胡志明市橡哆啦A梦一样,你的任何要求都可以被满足。 让人不由感叹,越南人民们,这就是你们的黄金时代啊! 但是如果真的仔细审视越南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机会,来自北方某大国的经验大多数不成立。市场不小但是更加破碎,人民勤奋但是绝对达不到国内内卷的程度,当局的投资计划雄心勃勃,但是从经济中汲取资源的能力远远不及,还有流行文化的粗糙且缺乏主体性 …… 最后我们只能说,北方某大国才是特殊的那一个。越南人民请继续做快乐的越南人民。
在东南亚,首先要定义的问题是“什么是东南亚”,或者“到底是否存在一个东南亚”? 然后就要解释,华人在东南亚普遍性的“成功”,是由于其共同的文化,还是由于其处境,形成了一个现实的共同体,内部享有更好的信用支持和更低的交易成本。 在东南亚的环境下,我们可能更容易理解,国内类似支付宝这样的平台,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信用基础设施”,显著刺激了消费及其背后的生产,而不仅仅是一个逐利的放贷人 ……
大清早起床气,发了几条微博谈论王小川,回头看确实有些刻薄,但是没别的意思,就是不要把AI当作弥补自己移动互联网失意的机会,AI比移动互联网难太多了。 我节目里说过,这是在已经被二八分过后留下的科技板块里再次进行二八分。非常残酷。胜利果实,一定属于那些用一生等待这个机会的人。过来搂草打兔子的就算了。 希望王小川早日走出心魔,成为自己嘴里说的那种“技术理想主义”的人,迎接这次“文艺复兴”。
ChatGPT横空出世,不仅让我们开始重新尊重硅谷的创造力,也让我们有了对内审视的动力,是否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过度竞争削弱了行业对前沿技术的长期投入。 这个局面,除了全行业集体的焦虑之外,具体的人,具体的公司,比如字节跳动及其创始人,有什么责任? AIGC在增强各家互联网公司服务用户的能力之外,会不会严重侵蚀基本盘在内容分发领域的字节跳动,张一鸣还要坚持“送外卖”吗? 本期节目嘉宾除了我们的老朋友潘乱,还有两位技术背景的创业者:时域科技CEO郭靖,彩云天气创始人袁行远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