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 “别人家的孩子”-新加坡的规划与营销之路

本期主题: 新加坡,一个常常被媒体当成“好学生”榜样的国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哪些特点让它不断被提及?本期我们从城市规划和城市营销的角度,放大解析新加坡。 内容纪要: 新加坡的中国城叫牛车水,因为当时英国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在特定区域规划了非常多的华人居住,但那个地方基础条件比较差,一到下雨天有牛车经过之后会有非常多的泥水脏水。 今天做城市更新其实不太容易,因为很多居民其实是有抵触情绪的,但是在那个时期那个时代背景,新加坡把它当作一种政治运动,或者说是一种伴随着类似于社会改造的过程去推动的话,反响是非常好的。 新加坡独立之后,它需要更多的城市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所以它保留了一定的产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他通过城市产业的结构均衡的匹配,提高了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和城市的韧性。 新加坡强调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种族融合,多元文化,是一个中西方文化比较融合也交汇的地方,然后这些点对于很多没有去过新加坡的人来说,你问他新家坡他也能跟你说出来,这是个花园城市,它法制特别的严,他可能有鞭刑,他们的教育是双语教育,大家就一机会讲中文也会讲英文,类似于这样子的一些关键词。 时间轴 00:41 新加坡城市发展历程 07:09 社会运动那个推动城市更新 10:41 新加披式的精细规划 16:51 城市规划和城市营销的关系 19:30 新加坡的营销成功经验 【本期成员】 遛弯大爷 闲逛小妞 陈同学 【话题策划】遛弯大爷、闲逛小妞 【后期制作】遛弯大爷 【文案编辑】托雷斯 【互动方式】 vb:多元方城事 vx:duoyuanfangchengshi gzh:多元方城事(duoyuanfcs)

22分钟
99+
4年前

13 - 在城市规划院做大数据是什么体验(上)

本期主题: 在规划院做大数据数据到底是在做些什么?传统思维与新兴技术会有怎样的碰撞?本期我们就来探秘规划院的变与不变。 内容纪要: 不管是建筑还是经济地理等方向,规划院其实对数据还没有那么重视。业务层面做好一个决定,大数据如果得出的结论恰恰支撑这个想法,业务就用你的这个结论,如果说跟这个想法完全相悖,他可能就会质疑你分析的就数据的来源和你分析的对不对。 传统思维的人会把自己一直以来惯性思维当做一套绝对真理,不能理解什么叫做数字化,然后不能理解我20年来都是这么做的,你为什么突然跑过来跟我讲数字化。 城市设计里面会涉及到一些什么城市的特色、美学这些方面,这个没办法真正的量化。 从原理上来讲的话,手机定位的精度是达不到更加细致,但5g更高频的波段、更密的基站,能再次提高精度。 时间轴 00:40 规划院做大数据需要哪些技能点 09:10 可量化和不可量化 11:32 规划类企业的数据转型之殇 14:43 不可忽略的数据局限性 17:15 手机定位还能更精准吗 【本期成员】 遛弯大爷 闲逛小妞 一颗红豆 【话题策划】遛弯大爷、闲逛小妞 【后期制作】遛弯大爷 【文案编辑】托雷斯 【互动方式】 vb:多元方城事 vx:duoyuanfangchengshi gzh:多元方城事(duoyuanfcs)

26分钟
99+
4年前

12 - 影帝丁溪鹤的东北意难平(二)电影获得的掌声与笑声,是他写给东北的情书

本期主题: 《寻狗启事》让丁溪鹤崭露头角,但他更激动于给所有人讲了一个东北的故事。本期我们与丁溪鹤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回忆中,从电影人的经历和视角,探讨白云黑土下的文艺复兴与东北重振。 内容纪要: 自给自足的厂子形成了独特的生活单位,从小学到大学,从蛋糕到饮料,生老病死都在这个厂子里,那时候生活环境和现在大城市里边生活环境非常不一样。 重理工轻文科、还有无法电子支付的地方,新事物新观念难以在传统观念下的东北传播,一些年轻人也不爱在东北呆着。 每一个人大学都会遇到一个东北室友,于是你就会传染给一屋子,就会塑造一屋子的东北人,东北文化一直在怎么说,在年轻人里边很有感染力。 东北人在全国各地乃至于世界各地都有非常多的人才,在各个行业也都有,所以说东北的振兴不是真的差人才。 时间轴 00:52 工业时代的厂子生态圈 07:22 东北文艺复兴的困境 11:43 东北语言和幽默感的流行原因 14:48 人才出走,但归来仍是少年 17:30 用一场文艺电影讲述东北振兴的梦 【本期成员】 遛弯大爷 丁溪鹤 【话题策划】遛弯大爷 【后期制作】遛弯大爷 【文案编辑】托雷斯 【互动方式】 vb:多元方城事 vx:duoyuanfangchengshi gzh:多元方城事(duoyuanfcs)

21分钟
29
4年前

11 - 影帝丁溪鹤的东北意难平(上)蒸汽朋克之都,抚顺往事

本期主题: 丁溪鹤凭借《寻狗启事》在上海电影节获得最佳男演员奖,他与自己在电影中角色有着相似的的成长经历,也都经历了东北工业城的兴衰。本期我们与丁溪鹤一起聊聊这部电影,聊聊他的家乡-充满赛博朋克气质的抚顺。 内容纪要: 《寻狗启事》的故事是从一位青年为导师遛狗又丢狗找狗开始,他和他的爸爸走入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旅程。 抚顺作为清朝的资源要地,矿产开采逐渐放开,就像当年劳工进入旧金山一样,很多人都涌入了抚顺。 像造航母坐飞机,到两弹一星,都需要韧性、脆度、延展度有特殊要求的特殊钢,很多就是从抚顺特殊钢厂冶炼出厂的。 原来在东北不光有貂奢侈品,还有大凯撒,你要在东北穿一身大凯撒皮夹克,基本上在街上可以横着走。 夏天凉快,冬天冷怎么办?这帮大叔大爷们在小三轮里边建了一个小锅炉,瞬间有了柴油朋克的感觉。 时间轴 00:43 电影《寻狗启事》讲的是什么故事? 03:19 影帝的抚顺记忆 10:29 抚顺城区的变迁和淘金热 17:57 煤矿、特钢、卫星 27:31 修坦克的硬核数学老师 28:50 抚顺小三轮的“核动力”改造 【本期成员】 遛弯大爷 丁溪鹤 【话题策划】遛弯大爷 【后期制作】遛弯大爷 【文案编辑】托雷斯 【互动方式】 vb:多元方城事 vx:duoyuanfangchengshi gzh:多元方城事(duoyuanfcs)

35分钟
99+
4年前

10 - 灯塔倒了,谷歌sidewalk的智慧城(下)—— 智慧城市的最终幻想

【本期主题】 尽管谷歌sidewalk停下了,但对于智慧城市、地产、科技之间交错的未来,它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指路灯塔,照亮昏暗前行之路。本期我们来整理谷歌sidewalk给后浪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内容纪要】 Sidewalk给研究智慧城市的学者、开发商一个很好的借鉴,引发了大家对数据的尊重,原来数据可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在城市开发中能这么前置去考虑,思考数据来如何驱动城市。 Sidewalk跨领域背景营造的空间设计范本,已经演化成了人们对生活方式的向往。 谷歌集合了全球优秀案例并消化和吸收,最后放到了sidewalk。它也像一种文献综述,帮我们总结了各种各样的人在做什么,然后怎么做。 Sidewalk的终止不等于失败,就好像一个伟大的探险家倒下,你永远不能我们再也不要去探险,而是他已经探索出了一条路,我们在它指引下继续前行。 地产向科技走,科技往地产靠,两者中间一定有一个交汇点,未来双方会向对方的领域进行更深探索,然后创新积累迭代,这是大势所趋。 【时间轴】 00:15 sidewalk值得借鉴的地方 02:24 跨领域带来对空间的重新审视 04:55 全球精选到谷歌出品 14:18 空间、数据、价值 17:09 地产与科技的未来交会 【本期成员】 遛弯大爷 闲逛小妞 遛弯小爷 【话题策划】遛弯大爷、闲逛小妞 【后期制作】遛弯大爷 【文案编辑】托雷斯 【互动方式】 vb:多元方城事 vx:duoyuanfangchengshi gzh:多元方城事(duoyuanfcs)

19分钟
99+
4年前

09 - 灯塔倒了,谷歌sidewalk的智慧城(中)—— 谷歌,做错了什么

【本期主题】 在Sidewalk宏伟计划背后,是什么让它难以落地?遇到的困境是行业个例还是有普遍代表性?它背后有哪些博弈?本期我们一起复盘sidewalk的生死劫。 【内容纪要】 Sidewalk团队有丰富的成员背景,包含了建筑设施方方面面的人才,但在空间设计上很欠缺。 北美及欧洲的一些地方,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体系,而是强调社区的小设计小概念,隐忧则是整体规划性薄弱。 谷歌1500页的规划中感觉他们做了非常多的妥协,为了讨好民众和政府,极力避免像数据安全、数字创新这样的话题,这本应是谷歌很擅长的东西。 地产这样的重资产投资他的变现周期很长,最难的是没有坚持的决心和规划,会容易被自己的期望和风险给打垮,然后撤出资金。 从科技公司转成城市运营的角色,无论是逻辑还是商业思维的差异,现阶段它没有办法解决,也没有决心把钱砸到不确定性的事情上,所以它稍微退了一步。 【时间轴】 00:15 sidewalk团队组成及隐忧 03:11 规划的下沉与sidewalk的妥协 12:19 为什么科技公司难跨越地产行业鸿沟 17:52 谁能驾驭创新城市开发 21:01 步子迈得太大,该如何收一收 【本期成员】 遛弯大爷 闲逛小妞 遛弯小爷 【话题策划】遛弯大爷、闲逛小妞 【后期制作】遛弯大爷 【文案编辑】托雷斯 【互动方式】 vb:多元方城事 vx:duoyuanfangchengshi gzh:多元方城事(duoyuanfcs)

22分钟
87
4年前

07 - 未来交通大畅想(下)— 无人车如何从练习生进化为大明星

本期主题: 上下班从人挤人变成躺在床上休息是什么体验?在见客户路上请Tony老师打理个好看的发型?充满想象力的服务体验升级背后,私有或公有财产的博弈、行业间的竞合关系又是怎么样?本期我们聊聊无人车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 内容纪要: 如何无人车从私人物品转变成公有物,并且随叫随到,一辆无人车可以替代10辆私家车,大量空间会被释放。 无人车也能保留自己驾驶的功能,当你不用它的时候,它可以去服务别人,或者非常个性化的定制,你能跟有相同偏好的人共享一辆车。 汽车的销量未来的下滑是不可避免,厂商们已经在探索整合出行服务,让生活中的各种服务与便利出行结合。 未来你在车里边可以放一张床,或者可以躺着特别舒服的椅子,通勤时间就变成了休息,到站会有管家给你有叫醒服务。 各行业的技术和商业协作抱团,推进无人驾驶更快的落地,各类服务的移动化也更具想象力。 时间轴 00:25 无人驾驶普及后的世界什么样 07:30 无人车共享会消弭私家车的价值吗 16:06 汽车厂商向出行服务商的转型出路 26:35 移动生活方式的社交功能 33:13 互联网、交通出行、智慧城市的商业重叠 【本期成员】 遛弯大爷 闲逛小妞 丁溪鹤 托雷斯 【话题策划】遛弯大爷、闲逛小妞 【后期制作】遛弯大爷 【文案编辑】托雷斯 【互动方式】 vb:多元方城事 vx:duoyuanfangchengshi gzh:多元方城事(duoyuanfcs)

39分钟
57
4年前

06 - 未来交通大畅想(上)—无人车的“智子”危机

本期主题: 无人驾驶的技术发展瓶颈是什么?无人车会在哪些行业替代人力?它是否能解决交通问题,或者带来新的问题?本期节目聊聊无人驾驶技术的困境、努力、隐患。 内容纪要: 停车场、港口、机场、物流枢纽等,因为其封闭性和稳定性,是当下无人车实验应用的最佳场景。 自动泊车功能是最常见的无人驾驶技术之一,已经广泛应用,实际上现在很多该有的无人驾驶配套的硬件都已经装好了,只需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 特定行业的应用场景:可运送监测样品的无人车,在疫情期间往返于诊所和检测点,减少人员的接触和感染这种风险;外卖快递物流车,配备多个小型无人车,进入小区由小车送到指点地点再回到物流车。 无人驾驶技术只是大交通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发展需要多方面配套技术,比如高精地图、道路上的传感器、5G等等。 在实施设备搭建的未来需要考虑如何向大众科普技术以避免反智主义。 时间轴 00:53 无人驾驶的发展现状 06:26 封闭场景突破口 16:32 以后科目二还有必要考吗 19:50 无人车在不同行业的应用 25:09 仅发展无人驾驶技术还远远不够 29:19 科技伦理问题是潜在隐患 【本期成员】 遛弯大爷 闲逛小妞 丁溪鹤 托雷斯 【话题策划】遛弯大爷、闲逛小妞 【后期制作】遛弯大爷 【文案编辑】托雷斯 【互动方式】 vb:多元方城事 vx:duoyuanfangchengshi gzh:多元方城事(duoyuanfcs)

32分钟
99+
4年前

05 - 为什么道路交通这么堵(下)

本期主题: 从发明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从世界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到无人驾驶的实验,我们一直在追求着快捷便利的体验,但交通拥堵也一直相伴。到底应该多修路、还是别开车、抑或是改变城市设计,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是什么造成的拥堵。(本期跟我们一起扯淡的,是演员丁溪鹤~演而优则播客,从他在生活中对北京交通出行的观察,侃到纽约“燕郊”。) 内容纪要: 城市拥堵的第一反应是多修路,但修路会鼓励更多人开车上路,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缓解拥堵,即如何让公共交通多装人、鼓励人更多选择公共交通。 地铁越修越远,但车里还是那么多人,城市像摊大饼般扩大,地铁沿线的房价房也租水涨长高。规划上的解决方法是让人的居所离工作单位近,做到一小时生活圈。 缩短了通勤时间的公共交通,反而吸收更多周边人口,进而城市规模变得更庞大,比如北京周边的区域人口持续往北京集中。 欧洲的参考方式是如果这条路就把这条路封上或者直接限制私家车进入,但不同国家的情况有区别,解决办法还需因地制宜。 【本期成员】 遛弯大爷 闲逛小妞 丁溪鹤 【话题策划】遛弯大爷、闲逛小妞 【后期制作】遛弯大爷 【文案编辑】托雷斯 【互动方式】 vb:多元方城事 vx:duoyuanfangchengshi gzh:多元方城事(duoyuanfcs)

24分钟
77
4年前

04 - 为什么道路交通这么堵(上)

本期主题: 从发明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从世界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到无人驾驶的实验,我们一直在追求着快捷便利的体验,但交通拥堵也一直相伴。到底应该多修路、还是别开车、抑或是改变城市设计,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是什么造成的拥堵。(本期跟我们一起扯淡的,是演员丁溪鹤~演而优则播客,从他在生活中对北京交通出行的观察,侃到纽约“燕郊”。) 内容纪要: 城市拥堵的第一反应是多修路,但修路会鼓励更多人开车上路,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缓解拥堵,即如何让公共交通多装人、鼓励人更多选择公共交通。 地铁越修越远,但车里还是那么多人,城市像摊大饼般扩大,地铁沿线的房价房也租水涨长高。规划上的解决方法是让人的居所离工作单位近,做到一小时生活圈。 缩短了通勤时间的公共交通,反而吸收更多周边人口,进而城市规模变得更庞大,比如北京周边的区域人口持续往北京集中。 欧洲的参考方式是如果这条路就把这条路封上或者直接限制私家车进入,但不同国家的情况有区别,解决办法还需因地制宜。 时间轴 01:05 为什么不多修路?其实道路空间未必不够 04:36 城市密度与交通问题的关系 08:44 “混合土地利用”的机会和难点 12:40 便捷的交通却让城市更巨大 17:42 限制私家车是种解决方案吗 【本期成员】 遛弯大爷 闲逛小妞 丁溪鹤 【话题策划】遛弯大爷、闲逛小妞 【后期制作】遛弯大爷 【文案编辑】托雷斯 【互动方式】 vb:多元方城事 vx:duoyuanfangchengshi gzh:多元方城事(duoyuanfcs)

22分钟
99+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