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2024略显失意,2025前路渺茫?

古爷商业分析

如果说2024年长城是非常成功的,想必长城人自己也不会信。 毕竟全年只卖出了123.33万辆,190万的年销量目标最终只达成了不到65%不到。 相比比亚迪、吉利、奇瑞等老对手,以及理想、小米、零跑、蔚来等新势力,这个完标率严重不及格。如果从2021年开始算,长城其实已经连续4年销量不达标了。 可如果就此认定长城2024就是失败的,在外界眼中也是不合适的。 毕竟年初与「190万年销量」一同定下的、「72亿元年净利润」的目标,可是早早地在三季度就已完成(Q9财报:104.28亿元),全年净利润预计更是在124-130亿元。——这个数字,相比年初目标是接近翻番的表现,相比销量超自己不少的比亚迪、吉利,也是不遑多让。 难不成,标定错了? 要问这目标怎么来的?那是2021年6月28日,长城发布的「2025战略」里,魏建军为接下来几年的长城制定下了大致为149万、190万、160万、190万的年销量目标。 2025年的年销量目标,是400万。且80%要来自新能源。 彼时谈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时,魏建军曾表示「死也要转型,不转型就得死,死了也在所不惜。」豪情万丈。 2025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这400万究竟该怎么个「在所不惜」法? 为什么一边销量不振,一边还能有堪称豪华的盈利表现? 长城,到底在下什么「大棋」?

17分钟
99+
6个月前

为什么,华为这么多年可以不犯「大企业病」?

古爷商业分析

如果你作为一员,曾真的经历过一个团队从野路子到制度化的全过程,你一定会懂得我所说「不犯毛病」是一件有多难的事。绝大多数创业团队,在赚了一些钱、行进到一定阶段时,都会发现过去的草莽气质开始阻碍公司进一步扩张、已到了不变不行的边缘,而一旦稍微想确立一些制度,又立马会因为动了老人的蛋糕而遭遇阻力,甚至灰飞烟灭。 这还只是第一关。等好不容易刮骨疗毒确立了一套可行的制度、闯过了这一关,再过个几年,制度所带来的体系僵化与组织异化,又会被「大企业病」缠上,此刻家大业大的你,会发现这一关会比上一关更难过。 华为的不同在于,它三十多年的历史里,从上到下、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股初生牛犊、向死而生的气质,如果说几个人的创业团队保持这样的气概容易,从20年前就在死亡边缘研发尖端技术,到壮大了几十倍后的今日,依然在做着同样的事,几十万人依然保持着同样的气概。 而,真要说任正非的战略与思想发挥了什么作用,那就是它保证了华为始终都相信群众而非豪赌商机、相信团队的力量而非某个人的才华,扎实走自己的路而非狗熊掰棒子。 这便是华为常说的那句——以用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 ​

16分钟
99+
8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