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锴 | 杭州新锐画廊 ARR Gallery 主理人

作为杭州现当代新锐画廊 ARR Gallery 主理人,姚锴曾经也梦想当个艺术家,当了不少年助手后,他发现开一间自己喜欢艺术家的新锐画廊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就这么简单,他就开始了画廊主理人的人生。这次,他和朋友张森,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讲讲杭州的画廊和艺术生态。(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姚锴,张森 姚锴 1986年出生于浙江湖州。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后一直致力于与艺术相关的行业,2019年在杭州创办ARR Gallery,ARR Gallery是杭州为数不多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作为立足于杭州本土的当代艺术画廊,以挖掘和推广杭州以及全国青年艺术家为发展方向,致力于为艺术家与藏家提供原创的、专业的、具备独特视角的当代艺术资讯。 张森 杭州孪生艺术创始人/董事长,藏家。张森是一位热爱艺术和教育的80后美术艺考学校校长,创办杭州孪生艺术20年,孪生品牌也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艺培品牌之一,他喜欢体育运动,茶道,空间美学、艺术品收藏等,也是一位极限运动的发烧友,比如爬过雪山,参加过马拉松,穿越过罗布泊、可可西里等无人区等。 ARR Gallery 相关文献 群展《ARRIVAL》,2023 群展《ARRIVAL》现场,2023 艺术家陈家威个展《天上大风》现场,2023 艺术家李可津个展《Atman》现场,2023 群展《准时参加》艺术家贺勋与刘国强作品现场,2023 陈量个展《仓颉庙会》现场,2022 周心语个展《三面镜子》现场,2022 群展《3² 》现场,2021 群展《登登,登登登登陆》现场,2021 群展《断章》现场,2020 图文来源:姚锴,张森,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68分钟
99+
1年前

闲弹时光 | 23号楼

历史上有名的艺术团体,往往都是自发形成,一些志同道合的叛逆者,为了发出不被看好的艺术观念呐喊,组织各种形式的展览。尤其初创时期,经常被人耻笑,或者忽视,但随着他们坚定的信念,执着的态度,尤其是坚实的作品,逐步被世人认识,了解乃至追捧。23号楼,这个青年艺术团体也是一样,由当时大二大三的央美学生为骨干,自己组织在北京草场地租赁空间,先后举办展览了十多个展览,参加的年轻艺术家超过100,是继N12之后,又一个值得记录的青年团体。经过疫情,这些年轻人又组织起来, 再次在三里屯Simple One艺术空间举行群展,把各自的作品,呈现给更多的艺术观众。(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大志,壹玖,张镜澜 大志 1997年出生,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2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工作生活于北京。她的绘画作品源于对身体本能的信任, 以此制造现实的幻觉,去平衡形式理性的坚定意志和来自感性的召唤。 壹玖 1998年出生,202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作品以装置的形式突出统一的群体意识,寻求更大群体中的“个体”特征。通过寻找个体意识的共通性,对所属社会结构秩序的介入转化为物质呈现。物质蕴含的能量在以“社会”为前提的语境中被激发出来。 张镜澜 当代艺术研究员, 策展⼈, 设计师。曾就职于当代艺术画廊SIMULACRA拟像,担任画廊总监,现博⼠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当代艺术理论。 本期相关文献 《23号楼》 开幕:2024.01.07 14:00 展期:2024.01.07 - 2024.02.18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北路甲2号盈科中心C座B1 Simple One 策划:周彤 文献研究:张镜澜 参展艺术家:艾阔,陈旭,陈彦臣,大志,冯嫣,黄楷模,纪青青,李梦诗,刘梓峰,姚浩澜,壹玖,张仁杰 图文来源:大志,壹玖,张镜澜,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67分钟
99+
1年前

王礼军 | 把雕塑当成日常修行

雕塑家王礼军,最近在北京公社做了新个展,借此机会和策展人兼艺术家刘钢,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这些年的创作。怎么从一个搞具象雕塑,慢慢随着创作发展到雕刻粉笔以及皮革,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支撑?尤其在别人看没有路的前面,自己怎么依靠直觉和执着,硬是走出一条完全个性的道路。(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王礼军,刘钢 王礼军 1982 年生于湖南, 本、硕、博皆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天津。作品以雕塑、装置为主要创作媒介,艺术实践长期关注和日常性相关的议题,试图在材料的物理空间中,在个体存在的空间褶皱里重新感知并洞悉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作品曾多次以个展和群展的形式在国内外展出 , 其中包括深圳OCAT·华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广州扉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罗马国立现代及当代美术馆等。 摄影:董林 刘钢 策展人、创意品项创始人、艺术家。198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作为策展人,他以国际视野立足于本地实践,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在国内外的策划的重要展览有:“流动的平面”(深圳OCT-LOFT);“时间开始了”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无界之归——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杭州 浙江美术馆);“乌托邦·异托邦” 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主持的论坛包括:“当代设计的边界、轮廓及未来”(广州美术学院);“摄影界的美术馆管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王礼军部分作品 《矗》 粉笔、胶,高400cm,2014 《童话-1》 收藏级艺术微喷,60×160cm,2015 《童话-3》 收藏级艺术微喷,100×60cm,2015 《自决》 柏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182×122×244cm,2021 《自重》 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244 ×122×500cm,2021 《自证》 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276×120×72cm,2021 《流》 尺寸可变,橡胶皮、亚光油,2023 《流》局部 尺寸可变,橡胶皮、亚光油,2023 《大多数》 尺寸可变,粉笔、钢筋、胶,2022-2023 《大多数》局部 尺寸可变,粉笔、钢筋、胶,2022-2023 《大多数》局部 尺寸可变,粉笔、钢筋、胶,2022-2023 王礼军个展《削____悄》展览海报 图文来源:王礼军,刘钢,北京公社,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71分钟
99+
1年前

许嘉琪 赵润东 | 跨文化创造力的对话

许嘉琪和赵润东是一对青年艺术家情侣。许嘉琪在结束武藏野美术大学映像学科的学习后,在日本生活五年,涉足各种装置影像作品的创作。而赵润东则毕业于国美跨媒体,后在德国莱比锡进行了一段驻留经历。这两位艺术家因各自异国的历险而汲取了丰富的灵感,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在本期闲弹时光艺术播客中,我们将与他们一同探讨他们的创作。(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许嘉琪,赵润东,懒栏 许嘉琪 研究生曾就读于日本武蔵野美术大学映像学科,2022年驻留于德国莱比锡PILOTENKUECHE。她于今年在中国举办了双个展,同时在各个地下俱乐部也能找到她作品的身影。她以装置、绘画、录像等多种媒介进行创作,这些作品联系着神秘学、符号学、自然与考古等元素,并尝试探索和创造一种独特的隐喻式的能量场域。 赵润东 1998年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2022 年驻留于德国莱比锡 PILOTENKUECHE,曾获中国美术学院林风眠金奖、明日视线奖提名奖、平遥国际摄 影节鲲鹏奖等,目前工作生活于杭州和上海。作为成长于互联网漩涡的一代,赵润东的作品紧密联系着当代社会和年轻文化。其创作关注于数字时代催 生的新一代年轻人的生存状态,通过使用3D游戏技术和Al技术来探索数字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自我认知和生存状态等重要议题,以及新殖民主义下的文化适应和反抗。他的作品涉及影像、装置、绘画等多重媒介,不断讨论着人类与技术、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通过艺术手段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视 角和生态意识。 懒栏 出⽣于1998年,混合媒介艺术家,⽬前就读于伦敦艺术⼤学,伦敦传媒学院 。她的创作源于对⽹络社会⾏为的观察,艺术家试图将这种观察解构并以拼贴的⽅式具像化该信息时代的碎⽚化特征,其创作是⼀种根植在互联⽹社会语境之下,对媒体、权威与个体之间三⽅关系的窥探。艺术家常常习惯于以⼀种童话般的叙事⽅式展开对严肃话题的讨论,试图拨开被过度包装的新⽹路技术的外⾐,直击“⼈”作为⽹络社会最基础的构成因⼦的本质,⽽其创作媒介也是现场表演、数字影像、平⾯雕塑及版画的多线程叙事。 许嘉琪 部分作品 肉桂 2023 24×24×35cm 树脂、片岩、灯光装置、磁石、手工设色 猫咪禁区-2 2023 34×43cm 灯光装置、聚乙烯塑料、UV打印等综合材料 人类纪念碑1.0 2022 尺寸可变 纸板、 uv 打印、古董烛台、古董马具、古董时针、假发 人类纪念碑2.0 2023 120×120×30cm 雪弗板, uv打印 SUN 2022 100×100×40cm 木头、金属、陶瓷 哲学玫瑰园 2022 120×120×70cm 亚克力、树脂、仿石涂层、手工设色 赵润东 部分作品 CURRENCY TRADERS-3 2023 71×56cm Oil painting on canvas,uv printing,synthetic resin and other integrated materials CURRENCY TRADERS-4 2023 71×56cm Oil painting on canvas,uv printing,synthetic resin and other integrated materials CURRENCY TRADERS-5 2023 71×56cm Oil painting on canvas,uv printing,synthetic resin and other integrated materials Bugdemic 2023 38×108cm stencil,acrylic,plastic,metal hinge,uv printing Butterfly VOL.1 2023 122×141cm stencil,acrylic,plastic,metal hinge,uv printing Butterfly VOL.2 2023 122×141cm stencil,acrylic,plastic,metal hinge,uv printing 图文来源:许嘉琪,赵润东,懒栏,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65分钟
99+
1年前

懒栏 祝金坤 | 不能随便说“亚”

作为当代艺术中近几年活跃的艺术家,懒栏和祝金坤分别就读于伦艺和国美。并在上个月通过马丁·戈雅生意与英国文化基金会的连线下前往英国进行交流。他们的作品面貌,带着强烈的入侵与叛逆,在反观传统艺术形式的同时,蒙上了一层以网络为原点的思考。而在作品被观者解读时赋予的“亚文化”,两位艺术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之中,马丁·戈雅生意空间代表keke,和他们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新一代对AI,网络,以及跨媒体创作的感受。(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懒栏,祝金坤,keke 懒栏 出⽣于1998年,混合媒介艺术家,⽬前就读于伦敦艺术⼤学,伦敦传媒学院 。她的创作源于对⽹络社会⾏为的观察,艺术家试图将这种观察解构并以拼贴的⽅式具像化该信息时代的碎⽚化特征,其创作是⼀种根植在互联⽹社会语境之下,对媒体、权威与个体之间三⽅关系的窥探。艺术家常常习惯于以⼀种童话般的叙事⽅式展开对严肃话题的讨论,试图拨开被过度包装的新⽹路技术的外⾐,直击“⼈”作为⽹络社会最基础的构成因⼦的本质,⽽其创作媒介也是现场表演、数字影像、平⾯雕塑及版画的多线程叙事。曾⼊围The Wrong 数字艺术双年展,弗洛伦萨双年展,并于2022年举办三⼈个展“谁说真实未必虚幻”,作品曾展览于东京⼤⽥秀则画廊、Ars Electronica“Yami-Ichi”,上海K11 , 威尼斯军械库,油罐艺术中⼼,Fabrica Gallery,TheBox朝外,亚洲艺博会,并于2023年在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驻留。 祝金坤 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他聚焦庞杂的网络社会,揭示媒体与科技权威下的光晕,并以其中的怪象回应或颠覆现实。在全球互联网语境中,身份、社群与文化边限已然消融破碎,这块板结被打开时诞生的矛盾与冲突,在现实与虚构之间轮番上演。艺术家将捕获到的的异化与怪诞进行另类的实验,将被遮掩的真实以计算机作为手段重新拓扑与映射。他的创作涉及影像、装置、声音等。于2023年初驻留于阿那亚艺术中心,年底受邀展览于Birtish Council。作品曾展出于660 Madison Avenue, COMA Gallery, Dreamy Place Festiaval,威尼斯军械库,浙江美术馆、马丁·戈雅生意、K11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西岸艺术中心,刘海粟美术馆,大田秀则画廊,CEF实验影像中心等。在不断的信息浸润与数据刺痛中,短暂抛开混乱的网络与现实,他以主理人的身份发起THERAVADA的概念并展开新的尝试。 keke 叶锦珂 幼儿策展人,马丁·戈雅生意线下空间“狸瑞金卮”空间代表。 懒栏 部分作品 Ark是不洁净的方舟 2023 1/1+1AP 50×75×13cm,25×25cm 立体版画亚克力+环氧板+收藏级印刷 Gluttony 饕餮 2023 3’51 H264 3840×2160单频影像 25fps 在伦艺第一学期的创作 Hedonia 雕塑 2022 60×100cm 3+1AP 3D打印+综合材料+丙烯 展览于天目里,B1ock Gallery,2022-2023 真实之羽的重量 展览现场 天目里,B1ock Gallery,2022-2023 图片致谢 Martin Goya Busines & 想象力学实验室 & 天目里B1OCK Gallery MIRROR 愚⼈的镜⼦ 雕塑 2022 34×34 cm 5+2AP 3D打印+综合材料+丙烯 祝金坤 部分作品 2025 : 2, 502, 393, 069 2023铝板, 亚克力, 不锈钢, 棉等综合材料 第八代战役 2023 120×60×30cm & 160×65×0.5cm & Variable Size 树脂设色,铝板等综合材料 脱碳:廓尔喀刀和猫 2023 80x60cm & 50x12x7cm & Variable Size 树脂设色,人造珍珠,天鹅绒,S925银,反光膜,金属硫化钡,铝塑板等综合材料 氛围 3.0 2022 58 X 45 X 10cm LCD,树脂设色,石膏等综合材料 交火@数据中心 Fire@Data Center 2023 6 Video Installations & 1 Video & 1 Installation LED, LCD, 树脂设色, 石膏, 铝板, 不锈钢等综合材料 图片致谢 Martin Goya Busines & 想象力学实验室 & 天目里B1OCK Gallery 狸瑞金卮 相关文献 ZhangTing Solo Exhibition:FULLHOUSE 狸瑞金卮,2023 马丁·戈雅生意线下空间“狸瑞金卮” 图文来源:懒栏,祝金坤,keke,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58分钟
99+
1年前

杨淞 | 发现速度和宇宙之光

一个世界尽头铁岭走出来的农民孩子,读完央美附中和本院后,过上独立艺术家的生活。一路走来,经过生命艰辛和创作瓶颈,终于通过钢丝的捆绑、拉扯出能映照宇宙之光的作品。看过《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盆友,都记得路上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主人公内心的纠结和斗争。杨淞从小喜欢摩托车,更热爱机械和科学,这在雕塑艺术圈非常少有。他走过的创作之路,每一步都离不开速度与激情、生死、光暗、坚脆、钢泥……他在各种矛盾对立里找寻平衡、超越自我的同时,完成和艺术的对话。杨淞和他妻子设计师P.J,以及之谷空间主理人和句句,本期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正在举行的个展。(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杨淞,P.J,和句句 杨淞 1987年出生于辽宁,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 杨淞是一个将速度与金属、时间与空间的无垠融合贯通在自己不断颠覆、不停重塑的艺术作品里,用艺术语言成熟且风格轻松变换的多元作品,一路潇洒吟诵着永无结尾的行旅诗,极力深刻诠释着一个更为铭心饱满的快意自己的做雕塑的铁岭男人。 P.J ARP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2013年与搭档Maxime Bureau成立ATELIER ROUGE PEKIN, 多年来身体力行支持中国时尚设计行业的发展,并联合众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将中国设计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拓展到欧洲时尚产业中心。 和句句 藏家、之谷创始人。 本期相关文献 相对,素描,90×60cm,2017 速度旅行灭点,十联屏视频装置,尺寸可变,2023 1000 次拥抱,行为,时长210分钟,2022 蜕,影像,时长3分55秒,2014 NGC6188,250×200×9cm,激光雕刻铝板、不锈钢钢丝,2023 红星(局部),200×200×9cm,光雕刻铝板、不锈钢钢丝,2023 哈迪斯之瞳,150×150×9cm,激光雕刻铝板、不锈钢钢丝,2023 哈迪斯之瞳,局部 光环,不锈钢丝,尺寸可变,2023“延续的秩序-杨淞”展览现场,上海Chi K11美术馆 泥土,800×150×350cm,2017,"杨淞——木艮土”展览现场,北京杨画廊 2014年4月杨淞驾驶雅马哈750环英公路旅行 2019年骑改装复古车去布展,从北京到银川 2020年带爱犬“财娃”骑改装的三轮侉子去布展 从北京到景德镇中途拍摄于青岛海边 杨淞之谷空间个展“线 象”海报 图文来源:杨淞,P.J,和句句,之谷空间,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69分钟
99+
1年前

赖崇铖 | 从尼德兰穿越到广州

赖崇铖,一个广东客家青年艺术家,对尼德兰和意大利传统绘画非常着迷,利用所有条件,不断寻找各种方式,去理解和探究欧洲传统绘画背后的奥秘,经过几年时间的实验和感悟,逐步有了心得。此外,对欧洲古法炼金术,尤其是这些修习隐士思想的着迷,他用自我的理解,通过绘画去诠释一种新的灵性追求。这次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和画廊主理人蔡文娟一起,聊聊自己的创作和生活。(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赖崇铖,蔡文娟 赖崇铖 1997年出生于广东珠海,202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广州。个展:双夜,新氧艺O2art,北京,中国(2023);凝视雾中,OXOX Gallery,广州,中国(2021);赖崇铖:余音,圈子艺术空间,中山,中国(2018)。 蔡文娟 前媒体人,新氧艺O2art艺术空间创始人。生于80后,兢兢业业的当代艺术打工人。 本期相关文献 塔 50cm×60cm 木板油画 2023 灵感与作家 60cm×90cm 木板油画 2023 雪地里的达芙妮 20cm×25cm 木板油画 2023 宙斯 30cm×40cm 木板油画 2023 “双夜”展览现场,新氧艺O2art 顺义空间 工作中的赖崇铖 赖崇铖在广州居民楼中的工作室 赖崇铖个展“双夜” 海报 图文来源:新氧艺O2art,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61分钟
99+
1年前

张培力 | 培养艺术家需要什么教育

2003到2010年间,中国美院建立的新媒体系,在耿建翌、张培力的主持下,对如何培养艺术家,做出了切中要害的实践。短短七年里,经过所有教师和同学的努力,取得了很多成绩。这段期间的毕业生成材率之高,许多人都成为当今中国新媒体艺术创作的生力军。杭州想象力学实验室,目前正在举办展览,对此做出重要梳理。作为主导者的张培力老师以及展览总监张莉娸女士,做客本期“闲弹时光”,细说曾经。(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张培力,张莉娸 张培力 1957年11月生于杭州。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油画系,居住和工作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1985、86年组织参与“85新空间”展览及“池社”活动。主要作品有《X?》系列、《30X30》、《水-辞海标准版》、《(卫)字3号》、《不确切的快感》、《遗言》、《阵风》、《碰撞的和声》等,《30X30》(1988)被艺术界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作品。强调艺术对于现实生活的关照和干预,强调艺术语言的批判和自我批判性。主要从事以录像、文字、声音装置、机械装置、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创作。 从事艺术教学工作三十余年,于2003年在中国美院建立新媒体系,开始了中国艺术院校中最早的新媒体艺术教育。 曾三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及里昂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光州双年展、釜山双年展等重要国际展事;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比利时根特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作品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比利时根特当代美术馆、纽约亚洲协会、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澳洲昆士兰美术馆、香港M+、福冈亚洲美术馆、法国造型艺术委员会、民生美术馆(上海)、德国戴姆勒艺术收藏、中国泰康收藏、杭州天目里美术馆、法国DSL艺术收藏、香港K11艺术基金会、四方美术馆(中国南京)等国内外机构收藏。获AAC年度艺术家大奖,CCAA终身成就奖,澳中艺术大使称号。 张莉娸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资深实践者,策划、组织完成百余项国内外艺术展览、项目与活动;作为艺术媒体独立撰稿人、影像艺术收藏家,关注年轻创作生态的成长与更新,建立持续的交流机制,在行动中推进并形成更多可能。 本期相关文献 试的痕迹——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2003-2010)文献展,展览海报 试的痕迹——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2003-2010)文献展,展览现场 图文来源:张培力,张莉娸,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68分钟
99+
1年前

郭熙|从艺术家到管理想象力学实验室

作为耿建翌张培力的得意门徒,郭熙的艺术创作扎实而笃定,尤其大航海计划,让他把视野拓展到全球。可随着耿建翌的故去,本来只是作为想象力学实验室帮手的他,感受到了一种传承的使命感。于是,为了延续老耿留下的这个独特的艺术机构,继续给那些充满了实验性,既没法在画廊,也没法在美术馆做展览艺术家和项目,一个窗口,他有意识地承担起想象力学实验室,所开展的工作,也不同于艺术家的本职业了。闲弹时光艺术播客,特别邀请郭熙,还有他的师姐球,同时也是杭州RIVERSIDE空间的主理人,一起聊聊,耿建翌为什么创建想象力学实验室,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郭熙,球 郭熙 1988年生于江苏盐城,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毕业后作为驻地艺术家前往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驻馆两年,2015年获得纽约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郭熙关心人们认知世界时所依赖的意识形态, 他將艺术家的工作比喻成一种“穿刺”, 刺破意识形态坚固的外壳, 从留下的孔洞中窥见“真相”。对于他来说, 艺术形式只是传递观念的载体, 他广泛使用装置、绘画、表演、雕塑、文本等多种形式来寻求最准确的表达。 球 杭州RIVERSIDE空间的主理人,一个没什么正式标签的人。 本期相关文献 “大航海项目”的发起者:郭熙&张健伶 大航海:芳名考,外滩美术馆,2016 想象力学实验室的部分艺术项目:艺术家丁世伟、贺勋、人民比特 想象力学实验室的艺术项目《月食》现场 耿建翌老师在《月食》现场 张培力老师在想象力学实验室 吴俊勇展览《风穿过松林》,杭州RIVERSIDE空间,2021 《河边走走》展览现场,杭州RIVERSIDE空间,2023 杭州RIVERSIDE新空间开幕,2023 图文来源:郭熙,球,网络等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92分钟
99+
1年前

HIFI正当时——发烧音响的基础问答 1

当下,不少人由于各种原因,退出了发烧音乐。数码播放器正在逐步取代过去的黑胶、CD,于是好多发烧友都粉粉退坑,尤其在北方,二手音响器材的价格下浮的很快。那么是不是发烧音响过时了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特别邀请资深发烧音响爱好者李东,还有嘉宾慕潜,和大彤一起聊聊,发烧音响的各种基本问题。(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李东,慕潜(沙念晨) 李东 资深发烧音响爱好者 慕潜(沙念晨) 美育专家,艺术史学者。留学英国七年,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及伦敦佳士得艺术学院(Christie's Education, London)艺术史与中国艺术史双硕士。连续四年获得格拉斯哥大学杰出学生奖学金(UG Excellence Scholarship)以及佳士得艺术学院校基金会奖学金(The Christie's Education Trust Scholarship)。回国后曾以收藏顾问身份,任职于中国顶级当代艺术画廊之一的长征空间(Long March Space)。先专注于素质教育、美育领域。 本期相关文献 HIFI中最不HIFI的事情,恐怕就是好听的声音从来不是玄学而是科学。因为上大学时,就紧密接触声音的工作,有幸很早的了解声音,接触音乐,所以积累了一点点的HIFI爱好和经验,很是肤浅也很是有限。但总觉得人生只能一天一天过,无法跳脱。音乐和HIGF也是一样,需要一件件去搭配,一次次去实践,这不是玄学,是实践的科学。欢迎所有的喜欢音乐的朋友在此交流与认识,器材不是目标,只是追求好声音的踏板,跳过这个踏板,声音便不再是玄学,而是可以根据我们的爱好而变化的科学。我和爱好和科学,在这里,等你!——李东 图文来源:李东,慕潜(沙念晨),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66分钟
99+
1年前

陈丽珠 万杨|从各自出发理解抽象

白盒子美术馆最近举办了陈丽珠和万杨双个展。两位不同学术背景,不同艺术认知的艺术家,双双选择了抽象画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领域。陈丽珠很早就和韩国画廊合作,在全世界和韩国做过不少个展,一直在研究中国文化和当代抽象之间的关系。万杨则从电脑、数码这类新媒体里,寻找抽象图像背后的意义。两位艺术家对各自的作品给出意见,对喜欢抽象艺术的朋友,可能会从中得到启发和感悟。(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陈丽珠,万杨,孙永增,王欢 陈丽珠 1979年出生于中国福建,2000-2004年进入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徐芒耀工作室,2005年至2007年间,在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大学美术学院度过两年留学生涯。回国后,在2007-2009年,她进行关于色彩的诗兴实验,集中地思考和研究了“颜色的秉性”,如颜色和颜色之间的冷暖如何“共存”,画面在不同干湿度情况下颜色的呈现情况等。2010-2012年,陈丽珠研究马列维奇的“黑方块”,并创作了一系列《告别马列维奇》画作,开始了她的“空间”实验;2012-2015年间她先后参加韩国朴寿根美术馆艺术家驻留计划,意大利 Laforet 艺术驻留项目,2016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敦煌的传承与创新》项目并造访敦煌进行2个月的考察和创作。国际的艺术游历及对中国文化的回归,使她更加沉浸在“空间”系列的研究和探索。陈丽珠沉醉于中国园林,尤其热衷于园林里的传统“借景”手法,宋代理论家郭熙讲的“可居可游”便是她意图创造的空间,陈丽珠希望为观众提供“阅读”和“游走”的时间,在“空间”中,观看也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看”画。 重要个展 “冥想空间”,泉水边画廊,首尔,韩国 2021;“陈丽珠:空间内外”,韩国画廊博览会,首尔,韩国 2018;空·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5;“可思可游”,朴寿根美术馆,江原道,韩国 2013;“可思可游”,泉水边画廊,首尔,韩国 2013;“有声的沉默”,泉水边画廊,首尔,韩国 2011;“黑夜消化白天”,泉水边画廊,上海,中国 2009;“耳语”,泉水边画廊,上海,中国 2007。 部分联展 “沉静的响雷”,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21;“奇妙的旅行”,OCAT深圳馆,深圳,中国 2021;“铿锵2017”-四位女艺术家联展,狮语画廊,上海,中国 2017;“小是美丽·7”,狮语画廊,上海,中国 2017;国家艺术基金“敦煌的传承与创新”项目展,甘肃,中国 2016;“秩序的边界”,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5;“Art Issue Project”,台北,台湾 2015;“中国抽象”,S+画廊,釜山,韩国 2015;“Small Beauty”,泉水边画廊,上海,中国 2010;“思维的空间:中国当代抽象画展”,泉水边画廊,上海,中国 2010;“无物之阵——中国抽象艺术学术邀请展”,湖北省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0;“白天与黑夜”,Media art Friesland基金会,莱瓦顿,荷兰 2007;“更多玩家”,DeFKa,阿森,荷兰 2007;“中国年”,Pictura Gallery,格罗宁根,荷兰 2006;“记忆空间”,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中国 2005。 重要收藏 韩国 朴寿根美术馆、湖北 湖北省艺术馆(湖北美术馆)、北京 墙美术馆、深圳 杨峰艺术基金、韩国 Bogo Contemporary Art Project 万杨 1983年出⽣于湖南,200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作和⽣活于上海。 万杨的艺术创作意图通过⼈与计算机、绘画与数字图像之间的交互合作关系拓展绘画的疆界。作为⼀个“⽅法先⾏”的艺术家,万杨持续探索新的制作⼯艺和流程,并通过⽅法反哺创作内容本身,以阶段性的系列形式呈现⼆维空间中物质的⼏何学描述及抽象的可能性。近年来,万杨发展的绘画系列包括“碳”系列(2008-2013),“云”系列(2013-2019),“⾦属”系列(2015-2018)和“颜⾊”系列(2019- )。 重要个展 “从⾬林到⽕星”,AIKE,上海,中国 2021;“钅”,AIKE,上海,中国 2016;“衍⽣物”,Connoiseur Art Gallery and Connoisseur Contemporary,⾹港,中国 2008。 部分联展 “多重景观-⻰美术馆⼗周年特展”,⻰美术馆,上海,中国 2022;“迎着阳光”,⻰美术馆,上海,中国 2021;“⾦汤”,CHAO艺术中⼼,北京,中国 2020;“⽆象之境”,泥轩,上海,中国 2020;“⽆调之川”,AIKE,上海,中国 2019;“原素”,ANNEX艺术空间,复星基⾦会,上海,中国 2018;“旋梯”,AIKE,上海,中国 2018;“待定”,Jewelvary Art & Boutique,上海,中国 2015;“真相部II:再造界域”,博⽽励画廊,北京,中国 2014;“Sichuan Hot! 中国重庆新绘画展”,昆⼠兰艺术学院,格⾥菲斯⼤学,布⾥斯班,澳⼤利亚 2009;“⼝传于⽿闻的四⽅”,第三届贵阳艺术双年展,贵阳,中国 2007;“未来考古学”,第⼆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南京,中国 2005。 重要收藏 上海 ⻰美术馆、美国 纽约 多姆斯收藏 孙永增 白盒子艺术馆馆长 王欢 AIKE画廊主理人 本期相关文献 陈丽珠 《冥想空间 20221212》 布面油画 30×30×3.5cm 2022 陈丽珠 《冥想空间 20221204》 布面油画 30×30×3.5cm 2022 陈丽珠 《冥想空间 20221230》 布面油画 100×100x5cm 2022 万杨 《洞中兽》 布面油画 120×100cm 2023 万杨 《紫噪》布面油画 120×100cm 2023 万杨 《为奇异吸引子作图》 布面油画 285×200cm 2023 《隐秘的花园》陈丽珠、万杨双个展现场 白盒子艺术馆,北京,2023 图文来源:白盒子艺术馆,王欢,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71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