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硕 | 苦逼达达勾兑山水

梁硕,从用雕塑展现农民开始,就掉进反文化的思考,走向精英的反面。渣,这个字是他用来描述世界的方法,更是他身体力行的推动力。他在北京公社新展览,最大突破就是逐步放下执念,通过现实的荒诞勾兑中国传统,结果就是审美的再次和谐,不拘泥于批判,而是和自我内心的和解。这次,他和策展人李佳,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近期情感如何融入创作。(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小八陈曦 嘉宾:梁硕,李佳 梁硕 1976年出生于天津,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05-2006年曾参加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驻留艺术家项目。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梁硕的艺术实践涵盖雕塑、绘画、装置、表演等。植根于他身心切近的地方的种种具身感受,梁硕的作品反映又调侃着一种荒诞现实。围绕着空间关系的分割和摆布,梁硕试图探索溢出于认识和经验也超越古今二分的叵测。各种形式的限制与无法抑制的创造力之间的张力是梁硕的观察和创作实践的核心,并在其中发展出了他独特的 “渣意”美学。 李佳 一名生活在北京的独立策展人,写作者。她在艺术行业有十余年工作经验,曾任泰康空间高级策展人(2015-2020),佩斯北京画廊副总监(2012-2015)等。她于2017年获第一届Hyundai Blue Prize Creativity创意能量奖,于2021年获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 )奖助金,于2022-2023年任德英基金会首届策展学者 。李佳是《艺术论坛》、《LEAP艺术界》和《燃点》杂志等国内外艺术刊物的长期撰稿人,艺术评论亦发表《艺术论坛》、《亚太艺术杂志》、《Flash Art》,《YISHU》等国际刊物。 本期相关文献 天生桥_2024_木板丙烯_49 × 36 cm 石佛夜歌_2024_木板丙烯_62 × 40 cm 夯土剧院_2024_木板丙烯_80 × 38 cm 金灯佛光_2024_木板丙烯_38.5 × 28 cm 买后母蓝 21_2024_木板丙烯_70 × 45 cm 垰园_2024_木板丙烯_30 × 46 cm 买后母蓝 1_2012_玻璃钢着色_100 × 60 × 50cm “梁大芬”展览现场,北京公社,2024 “梁大芬”展览海报 图文来源:梁硕,李佳,北京公社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78分钟
99+
1年前

程然 | 多重身份里保持热爱艺术

程然,最开始踏入当代艺术,身份是杨福东电影的演员。从懵懂无知,到慢慢理解,最后成为影像艺术创作者。当作品被市场广泛接受之后,他又转向经营艺术空间马丁・戈雅生意,给更多艺术家展示机会。多重身份,带来了更多维度的思考,也让他结识了更多朋友。他和艺术家李明、叶庆、周轶伦,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走过来的路。(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程然,李明,叶庆,周轶伦 程然 生于内蒙古,现居杭州。影像艺术家,马丁·戈雅生意主理人。 李明 1986年⽣于湖南沅江,现⽣活⼯作于杭州。于2008年学⼠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李明的录像作品除了探索数字影像存储设备对记忆和时间感知的影响以外,他的⽇常冥想实践也启发他追求⼀种感受性的电影,映射我们的内在现实,以及不同现实之间的超距联结。 叶庆 浙江江山人,1977年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任教于浙江理工大学,常住杭州。他在绘画实践中,以快拍照片作为底本,通过细致入微的、中立客观的再现方式,描绘城市中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人与物,以此影涉消费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全面占领。他的作品把绘画解释为对图像进行材料转化的一种行为,不表现不滤镜,在不求输出中获得自由。 周轶伦 198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2006年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毕业,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周轶伦的创作实践常常围绕对看似冗余的日常物品——从网络图片到装饰品和家具——的重新创造。他的作品通常以轻松和无所限的方式,展开符号和图像的戏仿游戏,探寻媒介自身的潜力。通过对形式和内容之间关系的否定、颠覆和重组,他试图重新审视被所谓现代性笼罩的生产形式。 本期相关文献 《叶庆:宋御境西街湖南秘》展览现场 马丁·戈雅生意 狸瑞金卮,2024 马丁·戈雅生意位于富阳鸣翠蓝湾的办公室 马丁·戈雅生意开幕首展《藏身之所》 2017 《全新世》展览现场 2018 《真实的人生》展览现场 2018 《野草节点:自庚子年起的RPAG世界》 martingoyabusinessTHEfART 2020 《流浪者之歌》 马丁·戈雅生意双子空间 HOME Theatre 2021 《杭城曼艸誌》abC艺术书展 2023 程然参演杨福东《竹林七贤》拍摄现场2004 程然《沉浸与远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09 程然 “CK2K2X”展览现场 2022.5.28-2022.10.16,杭州 © 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 李明《今天⽆事发⽣2号》拍摄现场,2012年图⽚致谢艺术家 李明《⼼渲染间》第9个通道剧照,2017年 图⽚致谢艺术家与天线空间 周轶伦《异教徒》北京公社,2022年 图⽚致谢艺术家与北京公社 图文来源:程然,李明,叶庆,周轶伦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69分钟
99+
1年前

第五期 云游 | 今天“山水”有用吗?

艺术家Alice陈的“正向艺术研究会”,策划了“今天‘山水’有用吗?”艺术项目,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第五期:云游。她和这次策展人郭熙、艺术家陈欣,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各自的创作心得,还有以杭州西湖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对当下的意义,以及年轻艺术家群体面临整体社会商业形态下,如何进行纯艺术行动。(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Alice陈,郭熙,陈欣 Alice陈 1975年生于浙江,全球旅居,近期居住于杭州和巴黎。由Alice陈发起并策划、主理的长期艺术项目主要有: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的“露台计划之淮海中路1431号”及2023年4月开始的“今天“山水”有用吗?”。 郭熙 1988年生于江苏盐城,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毕业后作为驻地艺术家前往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驻馆两年,2015年获得纽约大学艺术硕士学位。郭熙关心人们认知世界时所依赖的意识形态, 他將艺术家的工作比喻成一种“穿刺”, 刺破意识形态坚固的外壳, 从留下的孔洞中窥见“真相”。对于他来说, 艺术形式只是传递观念的载体, 他广泛使用装置、绘画、表演、雕塑、文本等多种形式来寻求最为准确的表达。 陈欣 数据感知与媒体艺术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199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媒体艺术及计算机图形工作者,UFO媒体实验室成员,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作品主要关注泛计算论语境下的机器智能与万物有灵论,控制论影响下的自治系统的递归生长与偶发变异,以及基于元胞自动机、黏菌模拟、鸟群算法等电子生物模型延展开来的有机且自主反馈的计算机视觉体验,以audio-visual现场演出、数字影像、屏幕装置、声音装置等媒介创作。2023年获第二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学院奖”,作品《移公愚山》入选第十八届台北数位艺术节。 本期相关文献 “云游” ,PARC,杭州,2024 “云游” 展览现场,曹澍《异地牢结》,交互影像装置 陈欣 《移公愚山》 双通道计算机与行为影像 “云游” 项目的其中两场活动 关于“正向艺术研究会” “正向艺术研究会”由Alice陈于2018年创立,其工作方向是:研究、实践、和推广能够为人类和社会带来正向推进力的艺术。 Positive Art Research Centre (PARC) wasestablished by Alice Chen in 2018. The aimof PARC is to research,practice,ancpromote art that brings positive force tohuman beings and society. 图文来源:Alice陈,郭熙,陈欣,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96分钟
99+
1年前

不器 | 段一凡与大漆创作

提起大漆艺术家段一凡,要从他考上国美选择专业方向说起。当初,阴错阳差的他进入到大漆专业,第一眼看到师兄们光膀子劳作的动态和情景,让他一下子有了融入的快感,也很快和大漆有了契合。毕业后,短暂职场体验后,又投入到创作中,对艺术的不离不弃,让他不断推进这种独特的古老材料。这次,与贺勋、张莉琪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聊聊他这些年走过的路。(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段一凡,张莉娸,贺勋 段一凡 1989年生于郑州,于 2008 至 2015 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先后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现生活和工作于杭州。从进入美院读书至今,一直在学习和使用大漆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主要媒介,并在其中找寻问题与答案。主要个展:2020年《一/YI》狮语画廊,中国香港;2022年《琥珀》 拱形画廊, 长沙;2023年《磨镜石》118ArtHouse, 上海;2024年《不器》Tong Gallery+Projects, 北京。 张莉娸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资深实践者,策划、组织完成百余项国内外艺术展览、项目与活动;作为艺术媒体独立撰稿人、影像艺术收藏家,关注年轻创作生态的成长与更新,建立持续的交流机制,在行动中推进并形成更多可能。 贺勋 1984年生于江西 ,200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和北京。孑孓社策划小组成员。 贺勋的创作涉及绘画、诗歌和策划,关注农耕文明、神巫信仰和文学习惯在日常事物中的象征作用,着重于发现被忽视或被压抑的语言、民俗事项、图腾制度对当代生活的影响,藉此寻找人类普遍的情感关联、永恒的记忆及其衰败的历程。作品曾在拾萬空间、想象力学实验室、亚洲当代艺术空间、天线空间、站台中国、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广东时代美术馆、广东美术馆、Castello Di Rivara 当代美术馆、日本円室、意大利卡塞雷斯博物馆及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展出,公共收藏包括星美术馆、德中艺术基金会、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等机构。诗歌及随笔散见于《西湖》、《飞地》、《诗江南》、《2006 中国最佳诗歌》、 《艺术世界》、《艺术碎片》等刊物。其策划项目包括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的“去写生”,北京 UCCA STORE 的“缝合:当代艺术从业人员诗选”等。 本期相关文献 段一凡个展“不器” 现场,Tong Gallery,北京,2024 Apple #7 2022年 8.5×8×8厘米(均值) 苹果/大漆/瓦灰/麻布/金 Endless—Light traces 2024年 165×450厘米 大漆/综合材料 Cola—240331 2024年 20×6厘米×24(高×直径) 可乐/大漆/麻布/瓦灰/金粉 Traced of gray 2023年 100×110厘米 大漆/综合材料 Balanced—Silence 2023年 30×36厘米 大漆/综合材料 Unfolded chair 2024年 78×44×50厘米(长×宽×高) 折叠椅/大漆/麻布/瓦灰/金粉 Banana #5 2021年 14×7.5×4厘米(长×宽×高) 香蕉/大漆/麻布/瓦灰/金箔 段一凡个展 “不器” 海报 图文来源:段一凡,Tong Gallery,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68分钟
99+
1年前

臧坤坤 | 创作离不开生活

从天津美院毕业后,来到北京晃悠的臧坤坤,偶然一次网上拍卖,成功销售了作品。让他觉得,自己可以作为艺术家生活。这些年过来,他工作室就在自己小区里,每天身边的各种设施、邻居们的烟火气,生活里贴近的感受,都被他琢磨到作品之中。与其说他是艺术家,更准确的说他是个生活家。(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臧坤坤 臧坤坤 1986年生于青岛,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一直以来,他的创作在试图突破文化准则、集体认知和潜意识束缚,以更广为接受的艺术语言表现其个人的本土体验。通过对工业媒介,包括日常生活物品的运用,臧坤坤的装置和绘画涵盖了如城市化及其带来的社会效应、时间的流逝,以及受限于时空的维度等主题。 臧坤坤的作品多次跻身世界前100收藏家的收藏之列。并被众多知名公共艺术机构及国内外重要私人藏家收藏,其中包括: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龙美术馆、Sigg Collection 、瑞士Ringier Collection、上海汤臣集团、纽约James Keith (JK) Brown and Eric Diefenbach、华盛顿Aaron & Barbaba Levine Collection、保时捷家族、上海昊美术馆、新加坡MOCA美术馆(MOCA@Loewen)、北京今日美术馆、南京萃舍云集等。 主要个展包括:2024“拜井”,蔡锦空间,北京;2023“行走此时此地”,龙美术馆,上海;2022“显屏”,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2020“重屏”, Mai 36画廊,苏黎世;2018“飘渺机器”,大田秀则画廊,上海;2018“臧坤坤”,Mai 36画廊,苏黎世;2013“消耗”, ARTSTAGE个人项目,新加坡;2012“暖屋”, ARTSTAGE个人项目,新加坡;2012“棕色”, 林大艺术中心,北京;2012“棕色”, 林大艺术中心,新加坡;2010“现实的弧度”,林大艺术中心,北京;2007“身份•潮流之下”, 天津美院,天津。 本期相关文献 “拜井” 展览现场,蔡锦空间,北京 联,2020,木板木刻、不锈钢门把手,80×160×9.2 cm 联 (局部) 隐,2020,亚麻布、丙烯、美金(一美分)、金属、胶,双联:90×120×4.2cm,单联:90×60×4.2cm 隐 (局部) 链接,2023,木板、亚麻布,丙烯,铝箔管道,钕铁硼强磁等综合媒介,170×210×5cm,管道尺寸可变 链接(局部) 联(II),2023,木板、丙烯,水泥,电镀不锈钢、紧固带,与艺术家同肤色牛皮,绘画直径、厚,60×3.5cm,单块水泥砖,41.5×16.5×24.5cm,整体尺寸可变,紧固带尺寸可变 联(II)(局部) 艺术语言,2022,木、亚麻布、丙烯、定制不锈钢组件、定制有机玻璃组件,222×300×6.5cm 艺术语言 (局部) “拜井” 项目 3.19 对谈预告 图文来源:臧坤坤,蔡锦空间,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66分钟
99+
1年前

闲弹时光 | 艺术团体20年

“23号楼”在盈科中心Simple One空间的展览结束了。为此,特别邀请了策展人戴卓群、艺术家郭鸿蔚、大志、壹玖、艺术研究者镜子,和大彤一起聊聊,这些年国内艺术团体的发展。(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戴卓群,郭鸿蔚,大志,壹玖,张镜澜 戴卓群 策展人,评论家,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曾于2007年创办并主编《当代艺术》杂志,2009年发起并联合策划“暖冬计划”,成为近年来最重要的艺术事件。先后与众多艺术机构、学院与美术馆合作策划展览与讲座,文章亦陆续发表和登载于众多专业期刊及相关出版物。策划的展览主要包括:“物的觉醒”系列展,“长物志”系列展,“文明”计划系列展,“自觉:绘画十二观”,“歧感激流:通向语言的绘画”,“自由棱镜,录像的浪潮”,“环形撞击:录像二十一”等。 郭鸿蔚 出生于1982年,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艺术实践主要侧重于绘画,拼贴及影像。2011年到2016年间,运营独立空间“分泌场”。作品被香港M+、洛杉矶郡立美术馆、白兔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大志 1997年出生,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2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工作生活于北京。她的绘画作品源于对身体本能的信任, 以此制造现实的幻觉,去平衡形式理性的坚定意志和来自感性的召唤。 壹玖 1998年出生,202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作品以装置的形式突出统一的群体意识,寻求更大群体中的“个体”特征。通过寻找个体意识的共通性,对所属社会结构秩序的介入转化为物质呈现。物质蕴含的能量在以“社会”为前提的语境中被激发出来。 张镜澜 当代艺术研究员, 策展⼈, 设计师。曾就职于当代艺术画廊SIMULACRA拟像,担任画廊总监,现博⼠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当代艺术理论。 本期相关文献 “23号楼”展览现场 “艺术团体20年”对谈现场 图文来源:戴卓群,郭鸿蔚,大志,壹玖,张镜澜,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90分钟
99+
1年前

魏子翔 | 从鲁美到法国南特

艺术生出国留学,很多人都计划很久,魏子翔却属于无心插柳那类,懵懵懂懂就到了法国,然后一待就是十年。本科鲁美毕业后,又在法国南特美院读了本科和硕士。毕业前,一直搞先锋艺术,之后偶然提起画笔,又进入主流架上创作,整个过程充满偶然。但听完他的叙述,又觉得一切都是必然。这次,拟像主理人渣老师,作为子翔个展的主办人,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当下艺术留法的种种……(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魏子翔,渣克周 魏子翔 1991年生于沈阳,201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21年,毕业于法国南特高等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造型,获硕士学位。2021年,南特大学文明文化及社会学,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在法国巴黎。魏子翔在绘画当中搭建基于微观的流动器质配置而成的宏观结构。受到法国新浪潮运动中科幻体裁的影像启发,他对于画面的构成实施内省式的推理,发明了以“平铺-微分-擦除”作为循环的特殊工作逻辑。艺术家认知绘画作为不可传递的动作体验,时间或地点的维度可以在过程中被任意玩弄。而他画面的主体通常是一种介于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东西;不存在叙事,更像乱流交错之后形成的繁复叠加态,在动与静之外。 渣克周 本科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战略性设计与管理专业,硕士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当代摄影实践与哲学专业。曾在国内外发起并策划多起观念性电子音乐活动及实验性展览,并为多家伦敦替代空间长期撰稿。2019年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主动举办个展,且作品被永久馆藏。2020年创立拟像SIMULACRA,画廊代理二十余位本土及国际艺术家,并与欧洲、美国和英国的主流画廊和艺术机构保持长期人才输送及学术交流的合作关系,通过当代艺术挖掘中国与世界各国更深层的对话。2022年起活跃于各大主流短视频平台,科普当代艺术与商业理论,现全网近10万艺术垂类粉丝。 本期相关文献 展览现场 图文来源:魏子翔,渣克周,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69分钟
99+
1年前

闲弹时光 | 2023当代艺术市场下半场

2023当代当代艺术市场,前热后冷,普遍感觉萧条中,也有不同的风景。闲弹时光艺术播客,特别邀请Una和明玉,讲讲她们下半年各自画廊推荐的艺术家,以及参加国内国外不同艺术博览会的体会。(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Una,贾明玉 Una Tabula Rasa Gallery 合伙人、UniArt Advisory 创始人。 贾明玉 施布特-玛格画廊总监 本期相关文献 Nell Brookfield,Final Twist and Pulls 143×72 cm,亚麻布上天然颜料、丙烯分散剂和粉彩,2023 (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Teresa Murta,Milky Way 160×140 cm,布面油画和丙烯,2023 (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萧涵秋《有兔子的自画像》 100×80 cm,布面油画,2023 (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张萌《我每天都有新裙子,不是奶奶做的就是姨奶奶做的 II》 硫酸纸上⽊炭、⾊粉和蜡,90×120 cm,2023 (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朱丹《午夜三点摩天轮》 纸上水彩和墨水,109×79 cm,2023 (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Tabula Rasa: Unveiled” 伦敦群展现场 (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钟云舒, "一个正在移动的人晚上会在哪里睡觉?" 伦敦展览现场 (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致颖,“过于喧嚣之尘”伦敦展览现场 (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诺拉·图拉托:不是你平时的状态?”展览现场 施布特-玛格画廊,柏林2023年9月16日-11月7日 摄影:Ingo Kniest (图片由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诺拉·图拉托 《逝者不死》 Basement Roma当代艺术中心表演现场,罗马,2021年 © Basement Roma/CURA 摄影:Robert Apa (图片由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诺拉·图拉托 《这个地方令人厌恶/总有一些事……》 ,2023年 钢板上玻璃珐琅(4部分) 242 × 192.5 × 3 cm (图片由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安德罗·韦库亚:彼处” 展览现场 施布特-玛格画廊,伦敦,2023年6月2日-7月29日 摄影:Ben Westoby (图片由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安德罗·韦库亚《房屋/大门》,2023年 布面油画颜料,油画棒和炭笔105 × 87 × 3.5 cm (图片由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安德罗·韦库亚 《凝视的面孔》,2022年 布面油画颜料和铅笔 57 × 47 × 4.5 cm(含框) (图片由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图文来源:Una,贾明玉,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64分钟
99+
1年前

王欣 | 艺术总在意料之外

王欣,作为张培力、耿建翌的学生,就学于国美新媒体系,毕业后又留学美国,从那个时期一直到今天,都在从事艺术创作。这次和她的朋友画家周周,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聊这些年走过的历程。她的声音非常特别,像极了小女孩。录音基础上后期,她还加入了她的分身——克隆小欣子,也参加了整个访谈。听到这集的朋友,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王欣&克隆小欣子,周周 王欣 1983年生于湖北宜昌。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获得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录像、新媒体和动画系,获得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上海。作为一名曾经的持证催眠师,王欣的艺术创作时常散发着神秘而引人入胜的魅力。她的创作以装置、影像和新媒体为主要表现形式,深入探究人类心理、自助式心理疗愈的潜能、艺术生态系统以及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艺术家个人网站:www.wangxin.art 周周 出生于中国温州,2009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周周的绘画作品,对当下中国「景观社会」(居伊·德波)在形成进程中所深陷的集体失序与个体感知困境做出了回应。身处这个纷繁而庞杂的「景观」堆积的高峰期,人们的生活被视觉传播机制所 统治,情绪和思维被热点事件所支配。 本期相关文献 《枢1.0-您的个人音波灵愈师》,互动装置 ,2022年 ~ 进行中 (图片由艺术家及CLC画廊提供) 《摩迷思之光1.0-您的自助疗愈助理》,互动装置,2022年 ~ 进行中 (图片由艺术家及CLC画廊提供) 《8hz 催眠实验室》,艺术项目(想象力学实验室支持), 2014年 ~ 2015年 (图片由艺术家及想象力学实验室提供) 《8hz 催眠实验室项目-异次元艺术生态考察》,2015年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蓝色1.0》,互动装置,(想象力学实验室支持),2015年 (图片由艺术家及想象力学实验室提供) 《8hz 催眠实验室催眠体验者报告-张海深催眠体验报告》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8hz 催眠实验室催眠体验者报告-陈雪催眠体验报告》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8hz 催眠实验室催眠体验者报告-叶斯催眠体验报告》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老沙发,41秒,定格动画,2006年 【此动画作品是艺术家在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动画课程期间创作,指导老师:孙逊】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家王欣的妈妈—素人画家大明和她刚创作完成的油画作品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素人画家大明在疫情期间创作油画作品《活着》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图文来源:王欣,周周,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59分钟
99+
1年前

萧搏 | 艺术在思辨中前行

出身于杭州知识分子家庭的萧搏,国美毕业后,来到北京继续学习,从事艺术创作,一开始就取得不小成功,曾经有段时间,是国美毕业生绘画的骄傲。但喜欢思辨的他,越顺就越向内反问,除了架上,他还尝试影像、行为种种不同形式,来来回回的琢磨钻研,直到找到新的方向,又再次提起画笔。他的创作道路,展现了知识分子对于思考的讲究。这次,和好朋友叶庆,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聊的开心,哪怕电池没电都没注意到,结果是给下次的闲谈留下余味……(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萧搏,叶庆 萧搏 1977年生于杭州,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 ,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叶庆 浙江江山人,1977年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任教于浙江理工大学,常住杭州。 萧搏 部分作品 四格系列 把绘画语法的多元性纳入四方连续的设计语汇 中,形成一个以概念为主体的绘画方式。 《四格2020-5》,布面丙烯,46×38cm,2020 《四格2020-4》,布面丙烯,46×38cm,2020 《四格2020-2》,布面丙烯,46×38cm,2020 《四格2020》,布面丙烯,46×38cm,2020 《四格2019-24》,纸本彩色水墨,26×18cm,2019 《四格2019-25》,纸本彩色水墨,26×18cm,2019 草图系列 隔离胶自然流淌的痕迹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主观意识的介入。 《草图2018-绿色2》,布面丙烯,200×150cm,2018 《草图2018-绿色》,布面丙烯,200×150cm,2018 《草图2019-绿色6》,布面丙,200×150cm,2019 《草图2017-绿色14》,布面丙烯,200×170cm,2017 图文来源:萧搏,叶庆,网络等 剪辑:郎粲 | 编辑:陈曦

46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