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 16. 对话声网 VP 与 Workstream 联合创始人:如何从零开始打造全球一流的 SaaS公司?(上)

这一期特别节目,两位 Onboard! 的主播,一起来采访两位视角和经历非常不同,却非常重磅的嘉宾,讨论一个很多从业者都关心的问题:全球一流的SaaS公司是怎样运作的?中国的创业者如何做一个全球化的 SaaS 公司?两位嘉宾,一位是声网的 VP 何挺,一位是硅谷冉冉升起的 SaaS 初创公司 Workstream 的 Co-founder 和 CTO Max Wang。这次讨论实在是太走心太干货满满了!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要聊中国 SaaS 企业走向全球,就要了解有华人基因的全球一流 SaaS 企业是如何从零到一,从成长到IPO的过程。如何验证 PMF (Product Market Fit, 产品市场匹配)?为什么早期定位 ICP (Ideal Customer Profile, 理想用户画像)如此重要?如何在全球市场上跟一流的企业和人才竞技,打造一个业务、团队都全球化的企业?…… 理论和实战结合,才是最有价值的探讨。 这次实在聊得太深入,两位嘉宾都掏心窝地贡献了很多他们一线实践和思考的干货,不知不觉就聊了近三个小时!所以我们把这次访谈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主要针对创业公司如何从零到一找到PMF,如何实现初步的扩张。两位嘉宾的产品和早期增长模式完全不同,to developer 的自上而下,和自上而下地把销售团队当成一个标准化产品来运作。实战经验和思考都相当精彩。 下周推出的第二部分,更细致地探索SaaS产品定价、产品管理、国际化等细节的实操问题,也是干货满满,大家一定不要错过呀~ 关于主播 Monica:美元VC投资人,前 AWS 硅谷团队+AI创业公司打工人,公众号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主理人 | 即刻:莫妮卡同学 GN:前SaaS及科技投资人,Global SaaS社区Linkloud发起人,公众号我思锅我在 (ID: thinkxcloud) 主理人。| 即刻:High 宁 嘉宾介绍 * 何挺,声网VP、数字化转型业务负责人。儒雅翩翩的何挺老师,声网 从零到一的过程 - 而这已经是他参与的第二次IPO了!何挺老师作为早期员工和产品 leader,参与了声网从零到现在超过$150M收入起起伏伏的过程。 * Max Wang, Workstream Co-founder & CTO. Workstream 几位华裔创始人几乎没有做SaaS的经验,却短短几年时间,打造了数百人的团队,聚集了一批顶尖高管。作为中国创始人,想要走向世界的你,不要错过,来听听 Workstream 如何在 SaaS 最严酷的美国市场,打开一片天地! 公司介绍: * 声网(NASDAQ:API):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实时互动云服务开创者和引领者。开发者只需简单调用声网 API,即可在应用内构建多种实时音视频互动场景。 * Workstream, The text recruiting and onboarding platform designed for the hourly workforce. WorkSteam 是一家总部和主要业务都在北美的成长期公司。email当道的美国,Workstream用mobile first 的方式,打造针对小时工群体的招聘和入职平台。这个2017年成立的公司,不到5年融资接近$60M, 几千万美金ARR还有每年数倍的增速。你或许没有听说过Workstream,但是他的投资人都是如雷贯耳,天使投资人有 Zoom CEO Eric Yuan, Doordash CEO Tony Xu, 后续投资机构有 Peter Thiel 的传奇基金 Founders Fund, Mary Meeker 的Bond,还有 SaaS 领域资深机构 GGV,CRV等等,真是星光熠熠! 我们都聊了什么 01:52 本期选题背后的含义和Monica近期观察到的趋势。 04:20 主播高宁和两位嘉宾的个人介绍,以及在职业发展中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一个人或事。 11:17 从投资人角度,为什么中国企业服务创业者在近两年更加关注全球市场的机会? 16:11 首先,何挺老师娓娓道来声网从0到1的故事,以及如何选择第一个进入的市场。 23:11 亚洲面孔为主的 Workstream 团队,当初为什么选择服务本土色彩浓重的美国蓝领市场? 28:36 在高速发展过程中,Max是一步步找到 PMF ,如何通过运营指标的变化判断 PMF 的实现? 35:29 何挺老师认为接近 PMF 的过程对产品规划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要学会过滤噪音。 40:49 为什么Max认为早期不要怕做错客户需求,以及如何找到你的“design partner(共创客户)”? 49:30 SaaS公司非常关注的ICP(理想客户画像),Workstream是如何逐步发现并定义的? 52:28 声网当年是如何找到ICP,以及为什么不推荐找超大型公司作为标杆客户? 57:37 作为 PLG 代表的声网,当年是如何完成 to D(开发者)的定位升级,又是怎么看待早期销售? 75:55 而一开始就需要销售的 Workstream,CEO 是怎样亲自从0到1搭建销售体系和相关手册的? 我们提到的公司和重要词汇 * 提到的公司:SheIn,Shopee,店小秘,AfterShip,万兴科技,Slack,Zoom(及创始人Eric),Postman。 * 重要的词汇: PLG:Product-led Growth,产品驱动增长;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产品; PMF:Product Market Fit,产品-市场匹配; ICP:Ideal Customer Profile,理想客户画像; LTV/CAC:Life-time Value/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客户生命价值/获客成本,优秀SaaS公司一般大于3; Playbook:实操手册; Revenue operation model:营收运营模型,简称RevOps,销售,市场和客户成功团队协作建立的运营效率模型; ARR: Annual Recurring Revenue,年持续性收入,评估SaaS公司营收的重要指标; Sales leader:销售负责人; Feedback loop:反馈闭环 第二部分更精彩,订阅 OnBoard! ,还有更多企业服务领域的走心分享! 别忘了!同步关注两位 Host 的微信公众号,看更多干货内容哦: 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by Monica 我思锅我在 (ID: angelplusdevil) by GN 大家的点赞、评论、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动动手分享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如果你有希望我们聊的话题,希望我们邀请的访谈嘉宾,都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哦!

81分钟
3k+
2年前

EP 15. 【硅谷连线回放】中美基础软件与开源创业市场:实践,异同与机会

这次关于基础软件的硬核直播,干货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你对基础软件、开发者工具、开源这些话题感兴趣,一定不能错过。国内开源独角兽 PingCAP, Coinbase 数据平台负责人,刚创业的Google Tensorflow 大牛,一起来聊聊全球视角下的基础软件创业的经验和坑,用户视角的选型逻辑,更有未来的技术展望。 小提示:本次内容需要对database 等领域有一定技术背景知识。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过去3年,国内外的基础软件、开源和开发者工具领域都涌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Snowflake, Confluent, Hashicorp, IPO 在二级市场表现坚挺,Databricks, Fivetran, dbt 等十几个数十亿美金的独角兽飞速发展,更有新一波的 Vercel, PlanetScale, Firebolt 等新晋玩家冉冉升起。国内,开源领军者 PingCAP 的带动下,一系列基础软件创业公司冉冉升起,都在越来越早地走向全球市场。 作为这个领域的投资人,Monica 看到,这些企业在走向国际竞技场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中美市场从用户需求、技术生态、人才组织、创业环境等等方面的异同。这中间要经历的挑战、思考、与调整,非常需要来自中美的多方经验来一起碰撞、讨论、提升。 于是!这次三位重磅嘉宾,正是代表了三个非常重要的视角。PingCAP的Dongxu是中国创业企业走向国际的代表,Leo作为Coinbase 数据平台负责人,业余也是infra领域天使投资人,是几乎每个中国infra创业者到硅谷必须见面的大客户。Mingsheng 是硅谷早期创业公司 Bluesky 联合创始人。有中国和美国本土的创业公司,更有美国科技企业infra负责人,都是资深大牛。不同的视角,同样的犀利。有市场和生态的现实,又有未来展望。 这次讨论有些长,全程无尿点又不好分开。不过,只要你对打造全球一流的基础软件公司这个话题感兴趣,相信这次的内容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次的时间轴注释不一样了呀!) 大家 Enjoy! 关于主播 Monica:美元VC投资人,前 AWS 硅谷团队+AI创业公司打工人,公众号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主理人 | 即刻:莫妮卡同学 几位嘉宾所在的公司 三位嘉宾的具体介绍,可以参见这一篇文章。 * Dongxu/Ed Huang,PingCAP co-founder & CTO, TiDB, TiKV 作者 * Leo Liang: Coinbase 数据平台负责人,前 Cruise ML 平台负责人,天使投资人 * Mingsheng Hong: Bluesky co-founder & CEO,前 Google Tensorflow Runtime 机器学习负责人 我们聊了什么 02:03 开场 & 几位嘉宾自我介绍 & fun fact: 最近看到有意思的开源项目 (Vercel, AnyScale) 11:46 PingCAP 的出海体会 14:16 Dongxu 对美国市场的观察:Developer will be the king, 开发者体验越来越重要 16:20Dongxu 对美国市场的观察:cloud native 已经是事实标准 18:28 Dongxu 对美国市场的观察:storytelling 太重要 & supabase 的例子 24:36 Leo: 开发者想要听怎样的故事 27:23 Mingsheng: 什么是一个开发者体验好的产品 30:12 Leo: 硅谷科技公司如何做技术选型:opensource, composable, componentize 42:11 Dongxu: 中国基础软件公司走向海外的节奏与重要性 47:01 Mingsheng: 创业公司如何选择早期用户 52:10 讨论:销售模式应该选择PLG (自下而上产品驱动增长)vs 传统大客户销售 55:59 讨论:不同阶段如何选择不同用户?中美用户购买决策有何差异? 63:10 Dongxu: 全球化的社区运营有什么挑战?运营与产品之间的关系? 68:14 Leo, Mingsheng 推荐了解的开源项目:Anyscale/Ray, Tensorflow 73:58 Dongxu:开源项目如何考虑商业化的节点与方式? 79:26 重点讨论:美国Digital Native Business (DNB) 的公司如何做开源产品的购买决策,中美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91:16 划重点:为什么客户关注的是 ROI>易用性>性能>功能,但是公司宣传的时候往往反过来 92:07 Mingsheng: 什么是下一代的云计算成本优化 96:45 讨论:展望未来,哪些让你们感兴趣的创新机会?文件传输格式分离,serverless, ML in infra 101:27 Q&A: 存储领域的挑战和新机会? 113:36 Q&A: 企业用户如何考虑基础软件产品ROI Reference/提到的公司 * Neon: serverless Postgres * Vercel: serverless frontend stack for web developers, started from hosting node.js * Upstash: serverless data for Redis and Kafka * Supabase: opensource Firebase alternative * Toolchain: ergonomic open source developer workflow system * FaunaDB: serverless distributed document-relational database * Anyscale: company behind Ray, an open-source Python framework for running distributed computing * Tensorflow: * Dbt: opensource data transformation tool for ELT * Serverless: 无服务器架构,开发者无需关心底层基础设施,只需关注应用的开发和运维 * DNB: Digital Native Business 提到的文章 * Dongxu 登顶Hackernews 的文章:Some notes on DynamoDB 2022 paper * Leo 关于Serverless 的文章(需要梯子) * Mingsheng: Big Data Efficiency: War Stories and Tips * Monica文章:从一个“仅为”$1Bn的开源数据库IPO,聊聊开源和infra的现在与未来 欢迎关注M小姐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中美连线对话! 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大家的点赞、评论、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希望你分享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哦~ 如果你有希望我们聊的话题,希望我们邀请的访谈嘉宾,都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我们会认真看每个评论的!

119分钟
3k+
2年前

EP 14. 【番外】亲历Uber, AWS, VMware: 硅谷高成长公司如何打造创新机制

这是一期不让你失望的番外!我们跳出企业服务的圈子,Monica 与前 Uber 拼车技术负责人,陈新茜,一起聊聊我们经历过的那些硅谷的高成长公司,是如何设计和落实持续创新的文化和机制,让企业在不断增长的同时,还能保持快速创新迭代。 不论是创业公司,还是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要寻找第二曲线的企业,还是希望在成熟业务中寻找创新机会的大型企业,或者是寻找职业突破的个人,相信都会有所有所收获。(还有一位神秘嘉宾,硅谷百亿美金上市公司高管中途加入哦!)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Monica 经历了硅谷初创公司和 Amazon 这样的科技巨头,深刻感觉到,一个企业要能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还维持持续创新的文化和机制,绝对是一个需要可以构造的系统性工程。 新茜是一位经历了 Uber 高速成长阶段的技术女侠,最近加入了一家新的科技公司。她在 Uber 深度参与并主导算法技术的 Uber Express Pool,还入选了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新茜在从决策逻辑,到工作实操,到行业趋势的见解,是一个技术人到管理者的商业思考,不论是企业经营、初创公司还是职场个人,都一定会受益匪浅。 新茜和 Monica, 还有神秘嘉宾,会聊聊我们在硅谷经历的不同阶段的高成长公司,包括 Uber, Amazon/AWS, 初创公司,他们如何从组织、制度和人才角度,即使在百亿美金规模,也能实现持续高增长。 最后,我们还会从组织聊到个人,如何超越爬梯子的思维,而是从行业价值创造的角度,分析、利用高成长机遇,才是一个新时代的职业思考方式。 这次聊天的起源,其实是推荐新茜出版的新书《成长力:揭秘硅谷科技人才成长模式》,能跟新茜这样,亲历 Uber 高速成长历程的职场人,系统地聊聊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机制,真是非常难得的讨论。希望你也Enjoy! 我们聊了什么 [02:07] 新茜和 Monica 的个人介绍,以及在硅谷高成长公司的经历 [13:15] 不同阶段的创业公司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吸引怎样的人才 [17:51] Uber 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力 [22:53] Amazon/AWS (Amazon Web Services) 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力 [30:29] 如何通过战略性项目激发基层员工创新力 [37:26] 大公司集中资源的高优先级的产品为何也会失败 [42:18] 神秘嘉宾(硅谷徐老师!)上线 & 自我介绍 [44:58] 徐老师对激发员工创新力的补充:如何保持一个内部培养的人才上升通道 [49:55] 不同阶段的公司如何招到有创新力的人才 [58:12] Q&A:如何平衡业务短期增长需要与人才培养之间的时间与资源矛盾 [60:56] Q&A:初创公司寻找合伙人应该考察什么? [66:46] 个人职业成长:如何利用高成长公司的机会实现职业升级和转型? [72:09] 个人职业成长:如何选择加入高成长公司? [82:43] 如何找到高成长公司?为什么不要低估你同事去的早期公司? [88:47] 如何在结局不确定的高成长公司中积累个人能力 推荐阅读 * 《成长力:揭秘高科技人才成长模式》作者:陈新茜 * 新茜的公众号:硅大西 * 神秘嘉宾 - 硅谷徐老师的公众号:硅谷云 * 【Uber Express Pool 哈佛商业案例】Innovation at Uber: The Launch of Express POOL 欢迎关注M小姐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中美企业服务的干货内容! 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大家的点赞、评论、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希望你分享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哦! 如果你有希望我们聊的话题,希望我们邀请的访谈嘉宾,都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 免责:节目中的观点都是嘉宾和主持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97分钟
2k+
2年前

EP 13. 【跨界对话】Onboard! X 一派:中美工具类SaaS的异同与未来

本期节目是技术播客月的直播回放,由《一派·Podcast》和《OnBoard!》串台,Onboard! 的两位主播一起,与少数派的小伙伴,从投资人和用户的视角,聊聊工具类 SaaS 这个原本看似偏门的品类,为何能借助云计算和产品驱动增长 (PLG) 的方法论,突破传统个人工具的天花板,诞生出越来越多面向企业的 SaaS 超级独角兽。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这次合作的小伙伴少数派你或许不陌生,他们是一个专业创作社群和数字消费指南平台,应该是国内所有热爱探索效率工具的人群聚集的地儿了。 这次的话题是工具类SaaS。以前我们觉得 SaaS 都是典型的企业服务软件,比如Salesforce, Workday, 网络安全等等。但是你或许注意到,这几年涌现出的很多 SaaS 独角兽,其实都是起点都是一个看似简单的个人或者小团队工具,比如Notion, Airtable, Grammarly, Calendly 等等。 以前投资人觉得个人工具天花板很低,但是随着云计算和我们之前谈论过很多关于产品驱动增长,Product-led growth (PLG) 的方法论的成熟,让工具类 SaaS 突破了以前的天花板,越来越多的进入到 ToB 投资人的视野。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跟少数派的朋友,从用户的角度,聊聊这几年出现的有意思的工具类产品,探讨中美市场用户对于工具产品在使用、购买决策等方面的等异同。 意外的收获是,这次的主持Nick不是创业投资圈的同学,他问的一些问题在我们看来,其实还相当的本质和尖锐呢。Enjoy! 关于技术播客月的相关信息,请阅读《技术播客月,我们一起聊聊技术与开源》。 我们都聊了什么 [00:16] 开场&嘉宾介绍:与少数派/一派·Podcast 串台的初衷 [03:48] 为什么我们开始重视工具类 SaaS 这个(原本有些偏门的)领域 [07:54] 如何定义工具类 SaaS,与其他 SaaS 品类有何不同? [12:17] 为什么说现在 ToC, ToB 产品界限开始模糊 [19:12] 未来的工具/SaaS 都会变得 all in one 吗? [22:53] 工具类 SaaS 生存环境在中美有何异同?在中国更容易被大厂抄袭吗? [35:50] 大家都为什么工具付过费? [39:43] 投资人如看待工具类 SaaS 市场规模?创业者如何看待中美市场规模和付费意愿的不同? [45:56] 疫情对 SaaS 工具市场有何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后疫情时代会有哪些变化? [51:51] 最近遇到的有意思的工具产品 我们提到的公司和产品们 * Notion * Figma * Canva * Grammarly * Microsoft 365 * Medium * Google Drive * Zoom * 腾讯会议 * FlowUs * 维格表 * Airtable * 印象笔记 * 腾讯日历 * Calendly * Craft * flomo * Gamma 相关推荐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 【Monica作品】13000字的 Figma 研究笔记,聊聊 Product-Led Growth的误区与思考 * 【GN作品】PLG领头羊Zapier的“反PLG”路线 * ClickUp 推荐的 SaaS 工具 别忘了!同步关注两位 Host 的微信公众号,看更多干货内容哦: 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by Monica 我思锅我在 (ID: angelplusdevil) by GN 大家的点赞、评论、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希望你分享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哦~ 如果你有希望我们聊的话题,希望我们邀请的访谈嘉宾,都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哦!

63分钟
1k+
2年前

EP 12. 【硅谷连线回放】新一代SaaS公司Growth & Marketing 一线实践

大家好,许久不更新的Onboard 终于又回归了……!这次是超级干货的硅谷连线的直播回放,我们找到了硅谷几个独角兽SaaS公司里参与了最核心 marketing 不同职能的几位一线专家,聊一聊硅谷新一代SaaS公司,如何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实现产品、营销、分析、增长的紧密联动。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这一期是M小姐公众号硅谷连线直播的回放。这次的话题,是很多小伙伴关注的Product Led growth (PLG), 产品驱动增长以及数据驱动的市场营销实践。 最近几年,随着SaaS公司进入新的成长阶段,以及PLG这种产品驱动增长方式的不断成熟,Marketing 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不再是销售驱动的时代中以品牌或者获客为主,marketing 更深地参与到产品甚至整个用户的使用周期中。同时,在国内,很多新一代的企业服务公司,也都在开始探索搭建产品与数据导向的市场团队。 所以,我们请来硅谷几位在顶尖独角兽公司做marketing, 数据分析和产品领域的资深从业者,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思考与实战经历。 这几位嘉宾的经历,涵盖了大家耳熟能详的 SaaS/PLG 公司:Slack, Grammarly, Shippo, Loom... 毕竟,要能找到这么多在有最一线实操经历的同学,也真是不容易!他们的分享,从组织结构、到各个团队之间的配合,到 Growth 团队的出现和作用,ToB、ToC公司 marketing 的差异,到数据分析到产品决策的实操,都是鲜活的一手干货。对于国内很多刚刚开始组建 marketing 团队的 SaaS 创业公司,或者要从传统软件公司转型的团队,都会非常有帮助! 我们一聊就将近2个小时!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希望你也跟我们一样有收获。 Enjoy! 本次话题以及几位嘉宾的背景,大家可以阅读这篇文章先做一个了解。 我们都聊了什么 [00:16] 本期话题背景介绍 [03:48] 嘉宾自我介绍,以及他们觉得有意思的SaaS工具 [11:04] 硅谷 SaaS 公司 Marketing 团队的架构,为什么第一个成员往往是 Product Marketing (产品营销) [15:25] Product Marketing 需要怎样的人?与其他团队如何协作? [22:07] 近年来硅谷 SaaS 公司出现的变化,为什么开始出现了 Growth (增长)团队? [27:24] Growth Marketing (增长营销)团队如何与产品和营销团队协作?组织架构如何设计? [38:54] 如何给 Growth Marketing 团队设定指标? [46:22] ToB 与 ToC 的增长有什么异同?几位嘉宾都有 ToC 和 ToB 双重经验 [57:34] Grammarly 如何从一个个人工具转变为企业服务产品? [60:50] Brex 宣布放弃 SMB(中小企业)市场,早期依赖SMB成长起来的PLG公司如何应对从小客户到大客户的转型? [69:36] 如何从SMB 客户中挖掘出潜在的企业级 (Enterprise) 客户? [74:31] 数据驱动的营销团队,如何搭建数据平台,早期如何开始做科学的埋点分析? [86:51] 从数据到产品和营销决策过程中,有什么最佳实践和常见的坑? [92:19] 不同阶段的企业应该选择自己培养营销和增长人才,还是使用外部顾问?如何内部培养人才? 嘉宾们提到的公司 * 嘉宾们所在的公司:Slack, Grammarly, Shippo, Loom, Point Nine Capital, Google Store(详情参见活动介绍) * 嘉宾们推荐的SaaS 工具:Jasper(AI自动撰写内容),sympli.io, Hello Bonsai(Freelancer 一站式工具) 推荐阅读 * 【活动介绍】聊聊硅谷顶尖SaaS公司 Marketing & Growth 不同阶段的一线实践 * 13000字的 Figma 研究笔记,聊聊 Product-Led Growth的误区与思考 * Holly Chen 的播客(需要梯子):如何建立一个增长机制 * Emergence Capital: The Founder's Guide to Hiring Your First Head of Marketing * OpenView: I Interviewed 17 SaaS Marketing Experts: Here's What I Learned About Growth * Salesforce $27.7Bn 收购 Slack * Grammarly 2021年融资$200M * Shippo 2021年融资 $50M 欢迎关注M小姐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中美连线对话! 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大家的点赞、评论、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希望你分享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哦~ 如果你有希望我们聊的话题,希望我们邀请的访谈嘉宾,都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我们会认真看每个评论的!

99分钟
2k+
2年前

EP 11. 对话Sapphire合伙人:20年专注ToB的硅谷成长期基金

这是Monica 第一次访谈海外一线企业服务投资机构合伙人,尤其是对于对基础软件、开源等领域关注的同学,更是不可错过。这次的嘉宾 Casber Wang, 是硅谷老牌成长期投资基金 Sapphire Ventures 的帅哥投资人。2018年以投资经理身份进入Sapphire Ventures, 短短4年时间就成长为合伙人,难怪当年被 Business Insider 评为 Enterprise VC Rising Star Investor.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Sapphire Ventures 是一个规模超过100亿美金的基金,成立近20年来一直都是在企业服务领域。已经有超过30个IPO,近50个并购退出。大家耳熟能详的包括Box, docusign, Monday, Mulesoft, Nutanix, Sumo Logic, Jfrog, Linkedin 等等。访谈中,Casber 也会跟大家介绍如此专注的基金的投资理念。 Casber 关注的领域跟Monica 一样,也是开发者和infra 领域。他投资的公司有被Okta 65亿美金收购的Auth0, 还有Dremio, CircleCI, Tetrate, Thoughtspot, Pendo 等等发展非常棒的公司。他的几篇深度研究文章,关于开源、数据 infra, MLOps等等,都是硅谷创投界小有名气的必读文章。我都放在节目介绍中,大家赶紧去学习! 这次的访谈将近2个小时,涵盖的话题非常丰富,从硅谷一线的成长期基金对商业化开源公司的投资判断,到 infra 公司早期客户的选择、成长方式较上一代企业的异同,到纷繁 infra/devtools 领域的新机会,能跟同一领域的投资人有如此坦诚又深入的交流,真是太难得了。 我们当然也要审视一下当下市场对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影响,以及 Casber 在投资路上的成长心得。相信对很多年轻的从业者,都会很有启发。 太多精彩内容不舍得剪掉。各位听众小伙伴就慢慢听吧!Enjoy! 关于主播 Monica:美元VC投资人,前 AWS 硅谷团队+AI创业公司打工人,公众号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主理人 | 即刻:莫妮卡同学 我们聊了什么 [02:29] Casber 的经历,如何进入VC,大学创业经历对投资的影响 [08:45] Saphhire Ventures 是一支怎样的老牌基金:投资主题,check size, 精锐团队,投资决策 [14:08] 为什么一家VC会注重 NPS (Net Promoter Score)? [16:52] Sapphire Ventures 如何做到20年专注企业服务?如何应对最近竞争激烈的VC市场? [22:02] 投资案例分享:Auth0, 投资后3年收入10倍,被Okta 65亿美金收购 [27:23] Auth0 创始人如何引入高端人才,持续实现组织升级 [32:51] 应用类SaaS 和基础软件投资判断有何异同? [38:53] 为何开始关注开源? [41:27] 投资人如何评估一个商业开源公司? [45:49] 企业如何选择是否要开源?哪些领域开源会更有优势? [54:54] 开源公司如何选择早期客户? [58:26] 基础软件公司成长路径:比起10年前成立的公司,有何异同? [64:45] Data Infra 中还有哪些品类值得关注? [69:29] 现在如此分散的 data infra landscape 未来会整合吗? [73:40] 如何把 industry mapping 当成一个产品来做 [81:48] 如何在层出不穷的新概念中分辨噪音,识别timing [85:16] 暴跌的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投资有何影响? [88:19] 企业在新的市场常态中,应该如何调整经营决策和融资节奏? [91:38] 从投行到VC经历了哪些转变? [95:14] 4年从 Associate 成长为合伙人的心得 [100:17] 快问快答环节! 我们提到了什么 * Casber 推荐的书:Softwar: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Larry Ellison and Oracle * Casber 推荐的书:安德烈·阿加西自传 Open: An Autobiography * Casber's profile * Sapphire Ventures * Okta 65亿美金收购 Auth0 参考文章 * 【Casber 大作】The Future of AI Infrastructure is Becoming Modular: Why Best-of-Breed MLOps Solutions are Taking Off & Top Players to Watch * 【Casber 大作】What is the Open Data Ecosystem and Why it’s Here To Stay * 【Casber 大作】3 Strategies Software Companies Can Borrow from the Open Source Cloud Playbook * 从一个“仅为”$1Bn的开源数据库IPO,聊聊开源和infra的现在与未来 欢迎关注M小姐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中美企业服务的干货内容! 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大家的点赞、评论、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希望你分享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哦~ 如果你有希望我们聊的话题,希望我们邀请的访谈嘉宾,都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哦! 免责:节目中的观点都是嘉宾和主持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09分钟
2k+
2年前

EP 10. 对话企业服务老将-硅谷徐老师: 硅谷创业公司PMF实战分享

跟硅谷企业服务20年的老将,人称硅谷徐老师(推特账号:@H0wie_Xu)访谈的第二部分来啦!这次,我们要在动荡的市场中,聊聊一个创业本质问题:Product-Market-Fit (PMF), 即产品市场匹配。这个看似有点虚的词,一直被奉为创业公司早期核心目标,以及两个成长阶段的临界点。听听徐老师分享他反复实操的经验。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徐老师是我一直非常想要邀请来节目做客的重磅嘉宾。徐老师现在是百亿美金安全公司副总裁。他在硅谷几十年的经历也是非常精彩。作为早期员工和业务线负责人,徐老师见证了 Vmware, Big Switch Networks 早年最辉煌的成长时期,带领过整个Cisco 云部门的 R&D, 他自己也有多次创业及被收购经历,还担任过硅谷老牌基金 Greylock 首位华人入驻企业家 (EIR)。徐老师的独特背景和深入思考,绝对让你收获不菲。 这是我们与 Monica 非常喜欢的播客“科技早知道” 串台的一次节目。访谈长达近3小时,为了大家收听方便,我们分成两部分,都干货满满! 第一部分中,我们讨论了企业服务从业者们最关注的,美国二级市场,尤其是 SaaS 公司正在经历的美股2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之一。徐老师给出了非常具体深刻的分析。 本期是第二部分,我们会讨论企业服务软件/SaaS创业公司所面临的非常核心、在火热市场中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PMF。 我们会从非常实操的角度,探讨为什么PMF是企业服务软件公司发展模式的分割点。创业公司又应该如何定义和寻找PMF?是否达到 PMF,有什么真的伪的信号?更具体的,如何做有效的客户访谈来挖掘真实需求,不同阶段需要怎样不同的人才等等话题。徐老师会分享他所经历的从PMF到规模化中的挑战和经验,以及创始人如何随着企业发展而锻炼出综合的能力。 就连最后的快问快答部分,徐老师的回答也是彩蛋不断!绝对不容错过! 关于主播 Monica:美元VC投资人,前 AWS 硅谷团队+AI创业公司打工人,公众号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主理人 | 即刻:莫妮卡同学 我们聊了什么 [02:26] 如何定义企业是否实现了PMF?企业服务公司的 PMF 与 ToC 公司有何不同? [04:57] 什么是 PMF 的“伪信号”? [08:00] 创业公司早期,如何通过科学的访谈发掘用户的真实痛点,避免“伪信号” [11:03] 企业服务领域,需求可以如 ToC 领域那样被创造出来吗? [13:54] 如何将发现的用户痛点落实到产品:平台 or 单点产品如何选择? [16:16] 早期如何判断单点产品是否未来能形成平台?为什么你的产品要 10x better? [21:04] 开源/Product-Led Growth (PLG) 等模式下,对 PMF 实现标志的判断有何影响? [26:36] 实现了 PMF 后,企业的运营模式要有哪些变化? [29:35] 实现 PMF 前后,企业需要的市场和销售人员有什么不同? [33:50] 扩张阶段高管招聘常见的误区?为什么给新高管新挑战这么重要? [36:48] 创始人有哪些可以后天习得的特质?企业成长过程中,创始人如何自我成长? [45:18] 企业高管团队更新换代的过程中,有哪些挑战?如何平稳更迭? [48:41] 快问快答环节:徐老师的职场建议,VMware 创始人轶事,不冒险就是最大的冒险 我们提到的种种 * 串台播客:科技早知道 * 徐老师的Twitter 账号:@H0wie_Xu * 徐老师的公众号:硅谷云 * 徐老师参与过的公司:Zscaler, VMware,Cisco, Greylock Partners * 徐老师推荐的书籍:[High Output Management by Andrew S. Grove] * 前ServiceNow CEO Frank Slootman 2019年加入 Snowflake 担任CEO 推荐阅读 * 徐老师近期文章:独角兽泡沫分析及未来走向(第一集) * a16z 与 USV 的教父级投资人关于PMF与融资节奏的论战 * Marc Andresson, Andy Rachleff 如何定义PMF * A16Z 的 Marc Andreessen 关于 PMF 的解读 * 徐老师2017年的分享:硅谷顶尖VC唯一华人入驻企业家:用数据颠覆你的投资观 * 徐老师的英文访谈:Advice to entrepreneurs who want to leverage #SaaS from entrepreneur * Zoom 创始人 Eric Yuan 在 2022 年与 Greylock 的 Sarah 对谈视频:[Zoom CEO Eric Yuan on the Full Screen Ahead] 欢迎关注M小姐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中美企业服务的干货内容! 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大家的点赞、评论、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希望你分享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哦~ 如果你有希望我们聊的话题,希望我们邀请的访谈嘉宾,都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哦! 免责:节目中的观点都是嘉宾和主持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59分钟
2k+
2年前

EP 09. 对话企业服务老将-硅谷徐老师: 美股SaaS大跌中的商业本质

久违的人物专访又来啦!硅谷徐老师(@H0wie_Xu,公众号:硅谷云)是我一直非常想要邀请的重磅嘉宾。徐老师是硅谷科技公司高管,也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投资人、斯坦福商学院客座讲师,是有硅谷20年企业服务经验的老将。他的经历也是非常精彩。作为早期员工和业务线负责人,徐老师见证了 Vmware, Cisco 这些传奇硅谷公司早年最辉煌的成长时期,他自己也有多次创业及被收购经历,还担任过硅谷老牌基金 Greylock 首位华人入驻企业家 (EIR)。他的独特背景和深入思考,绝对让你收获不菲。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这是我们与 Monica 非常喜欢的播客“科技早知道” 串台的一次节目。访谈长达近3小时,为了大家收听方便,我们分成上下两集,都干货满满! 本期是第一部分,讨论的主题就是企业服务从业者们最关注的,美国二级市场,尤其是 SaaS 公司正在经历的美股2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之一。 看看大背景,NASDAQ 指数自去年11月以来下跌了近30%,61%的软件、互联网、fintech 公司的股价都跌到了2020年疫情之前的水平。各种高增长的公司受到打击尤其大。收入增长最高的25家SaaS公司,平均PS(市值比收入的倍数)从最高点的 50.8x,下降到现在的8.8x,PS 下降将近80%,市值更是缩水67%! 徐老师在硅谷经历了2000,2008年两次美股大跌,他从独特的视角,分析了这次危机与过去几次有何异同;如何看待基本面强劲的SaaS 公司,比如Zoom, Shopify, Snowflake, 市值跌幅距离最高点竟然超过70% 的现状;任何危机都是阶段性的,不同阶段的公司又应该如何应对危机,使得自己既能维持生存,又不因为过度调整而失去可能的增长机会等等。看似宏观,但是徐皞的分析非常务实。 下周同一时间,我们会推出近2小时的下集:SaaS 公司的 Product-Market-Fit (PMF)。 我们会从非常实操的角度,探讨为什么PMF是SaaS公司发展模式的分割点。Startup 又应该如何定义和寻找PMF,PMF到规模化中的挑战与经验,以及创始人如何随着企业发展而锻炼出综合的能力等等。内容非常实操干货,赶紧关注Onboard, 不要错过我们精心制作的每一期! 关于主播 Monica:美元VC投资人,前 AWS 硅谷团队+AI创业公司打工人,公众号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主理人 | 即刻:莫妮卡同学 我们聊了什么 [02:53] 徐老师的经历,早期的 VMware 如何跟微软竞争?从创业公司到主流VC EIR的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08:26] 美股这几次危机有何异同?现在很多的 SaaS 公司虽然市值高但是很 healthy ? [12:15] 市场未来更看重利润率了,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16:07] SaaS 公司会迎来像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二春”吗?什么是一个伟大企业诞生的三个阶段? [20:33] 企业如何应对危机:为什么说融资应该是企业应对危机的最后选择? [26:47] 这次危机对于不同的一级市场投资人有何影响? 我们提到的种种 * 串台播客:科技早知道 * 徐老师微信公众号:硅谷云 * 徐老师推特号:@H0wie_Xu * 徐老师参与过的公司:Zscaler, VMware,Cisco, Greylock Partners * Push vs Pull:(你感受到的市场)需要你努力推进还是被市场推着往前走 * Product-Market-Fit (PMF): 产品市场匹配 文章推荐 * 徐老师2017年的分享:硅谷顶尖VC唯一华人入驻企业家:用数据颠覆你的投资观 * 徐老师英文访谈:Advice to entrepreneurs who want to leverage #SaaS from entrepreneur Howie Xu * 2022 SaaS Crash by Meritech Capital *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编制的追踪纳斯达克云与软件行业的指数:[The BVP Nasdaq Emerging Cloud Index] * 「Sequoia」5 月对被投公司发出开源节流的警告:[Sequoia Capital Warns Founders After ‘Crucible Moment’] 欢迎关注M小姐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中美企业服务的干货内容! 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大家的点赞、评论、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希望你分享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哦~ 如果你有希望我们聊的话题,希望我们邀请的访谈嘉宾,都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哦! 免责:节目中的观点都是嘉宾和主持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2分钟
2k+
2年前

EP 08. 【硅谷连线回放】MLOps: 下一个基础软件百亿美金战场?

这是一期的主题或许有些硬核:我们连线硅谷一线科技公司,聊聊机器学习的工具栈,ML Infra (更准确来说,MLOps)。这是M小姐公众号上个月的一次直播回放,主题是《下一个infra 百亿美金战场在哪里?顶尖开源公司眼里的 MLOps 新时代》。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欢迎来到 OnBoard!, 真实的一线经验,走心的投资思考,我们聊聊软件如何改变世界。 如果说过去5年是企业服务/SaaS的黄金年代(尤其在美国),那么,2021年绝对可以说是基础软件(主要是PaaS)的爆发之年。不过,在市场情绪急转直下的2022年,data infra 卷到发紫之后,一个infra领域的新战场已经在浮现。这就是这次我们要讨论的主题:MLOps(机器学习 DevOps 工具). 对于MLOps,一个比较被广为接受的定义是(来自Nvidia),MLOps是结合了ML(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应用开发和IT infra的一整套流程和相应的工具链。包括了ML开发的准备-开发-部署整个过程中数据收集、模型开发、模型训练、实验管理、CI/CD,到生产环境部署、监控等一系列工具。 Data Infra (数据基础设施)已经出现了 Databricks, Snowflake 这样的百亿美金公司,而MLOps/ML Infra 似乎在爆发前夜。从上一个时代做平台化的 Datarobot, Dataiku, AWS SageMaker, 做标注的 Scale AI(估值7.5Bn)开始了细分市场的号角。各个领域的新兴独角兽开始涌现,比如基于自动化标注的AI平台 Snorkel AI(估值$1bn),做 NLP transformer 的Hugging Face (估值 $2Bn), 做实验管理的 Weights & Bias (估值$1Bn) , 分布式计算的Ray/AnyScale (估值$1bn)等等。 但是,要了解这个前沿趋势在硅谷实际的落地情况,这个转折点的背景,还有哪些机会,中国的创业者和创业公司可以如何参与到这个进程中甚至弯道超车,按照Monica 的习惯,当然是要请硅谷最一线的亲历者来聊聊! 这次我们请来的嘉宾的经验,横跨了Apple, Databricks 这样的大厂,也有Snorkel AI, BentoML这样的创业公司,从创业者到产品经理到开发者,他们的视角足够全面,一个多小时的分享,干货也是非常丰富。 直播的反响非常好,很多人要求回放,索性就上传到播客里,供大家回味。 中间因为腾讯视频号直播的连接问题,后面的音质可能不大好,请大家多担待。另外,嘉宾们日常工作都是英文环境,夹杂英文在所难免,尤其是一些专业名词,也希望大家体谅呀!一些名词注释我们也整理在节目介绍中了,真的尽力了! 想要了解更多背景知识和嘉宾介绍,请看这篇硬核宣传稿! 关于主播 Monica:美元VC投资人,前 AWS 硅谷团队+AI创业公司打工人,公众号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主理人 | 即刻:莫妮卡同学 重磅直播嘉宾 * Yifan Cao, PM @Cruise ML platform, ex PM@Databricks, ex-PM @Apple ML * Quinn, BizOps @Snorkel AI, ex-PM @Moveworks * Chaoyu Yang, Co-founder & CEO @BentoML (github), ex software Eng @Databricks 我们都聊了什么: 03:32 Monica 和几位嘉宾的自我介绍+Fun facts: 我们关注的 MLOps startups 14:02 如何理解 MLOps? 为什么企业需要关注 MLOps? 23:40 为什么现在 MLOps 开始得到了关注,主要的驱动力是什么? 37:01 新的 MLOps 产品早期 adopters 都是怎样的用户? 47:38 从技术提供方的 Databricks 到甲方 Apple, Cruise, 对于企业如何选择 MLOps 产品有什么新的思考? 53:31 BentoML 为何选择 model serving 作为创业切入点? 63:52 企业内部如何推动一个新的 MLOps 公司落地?决策链是怎样的? 68:39 Billion dollar question: MLOps 工具做单点还是平台?未来会如何整合? 77:54 MLOps 开源公司,如何设计商业化路径? 85:22 Yifan 如何看待单点还是平台,开源商业化两个问题(中间网络断掉了得补上……) 90:29 MLOps 目前还有什么挑战和最令人兴奋的机会? 97:23 新领域创业公司早期如何招到优秀的人才 我们提到的公司 * Yifan: Outerbounds, Netflix 的开源项目MetaflowOSS的商业公司 * Chaoyu: Perfect.io, workflow orchestration(工作流编排,其实不是针对 MLOps, 跟Airflow 场景更接近) * Quinn: Arthur.ai, ML monitoring 机器学习模型监控 * AWS SageMaker * Fiddler AI: ML 监控和可解释性平台 * Arize AI: ML infra 观察和监控工具 推荐文章 * 有干货的直播介绍:下一个 Infra 百亿美金战场在哪里 * 一篇MLOps 中文科普文章 * 【推荐!】Sapphire Ventures: The Future of AI Infrastructure is Becoming Modular: Why Best-of-Breed MLOps Solutions are Taking Off & Top Players to Watch * A16Z: Data50 * A16Z: Emerging Architectures for Modern Data Infrastructure 需要了解的名词 * Model serving: 模型服务 * Model deployment: 模型部署 * Feature Store:特征仓库 * Snorkel Flow: Snorkel 开发的data-centric AI development platform,以数据为中心的AI开发平台 欢迎关注M小姐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中美连线对话! 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大家的点赞、评论、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希望你分享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哦~ 如果你有希望我们聊的话题,希望我们邀请的访谈嘉宾,都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哦!

100分钟
3k+
2年前

EP 07. Product-Led Growth 这些年:进化,误区与反思

Onboard! 两位主播的对谈节目回归啦!这一次的话题,是过去几年在硅谷 SaaS 圈备受推崇,在国内也开始火爆的话题:PLG (Product Led growth), 即产品驱动增长。过去一年,两位主播作为身处一线的投资人,不仅在这个方向上做了很多研究,也在日常跟各个阶段创始人的沟通中,积累了不少落地的心得和实战的反思。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过去一两年,以 PLG 模式成长起来的 SaaS 行业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一方面,国外的PLG公司进入业务收割期,ARR接近1亿美金的公司大量涌现。同时,在国内也有很多公司开始效仿。 然而,是我们国内很多从业者对于PLG这个理念,其实从认知到实践,都还有不少误区。因此,我们梳理了过去一年行业经历的变化,我们作为投资人看到国内PLG实操中常见的误区,以及我们研究百亿美金PLG公司的思考与心得。 没想到,我们一聊就将近2个小时!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希望你也跟我们一样有收获。 我们在从应大家以前的要求,这次我们把时间轴在本集介绍中标注出来了,方便大家分段收听哦——Enjoy! 我们都聊了什么 * 00:15 为什么要聊 PLG * 03:40 总结近期PLG领域的重要事件及趋势 * 13:43 "误区”之一:PLG就是要做个好产品? * 18:13 “误区”之二:PLG增长就是做好社区和口碑就行 * 28:13 “误区”之三:与客户交流就是收集产品反馈 * 38:47 “误区”之四:用客户反馈指导产品 Roadmap * 44:43 “误区”之五:第一位销售空降“资深大Sales” * 49:47 “误区”之六:业务起飞后才搭建数据监测和指标分析体系 * 62:11 六个误区小结 * 63:45 延展思考之一:PLG产品的定价策略 * 73:49 延展思考之二:PLG背景下的客户成功是什么 * 80:09 延展思考之三:不要低估了财务规划的重要性 * 85:01 给创业者的小提醒:对增长保持耐心,学会与投资人沟通 * 87:40 我们觉得有意思的早期公司 * 96:11 我们推荐的博客 & 播客 我们最近关注的公司 * GN:Spline(3D版Figma),Linear(让人使用愉悦的JIRA) * Monica: Transform Data(来自Airbnb的内部工具), Monte Carlo (如何开创 data reliability 这个全新概念) 我们推荐的内容 * GN 推荐 Podcast: TechCrunch Plus (要翻墙要付费,但是值得!) * Monica 推荐 Podcast: SaaStr (美国SaaS实操最干货), Invest like the best(每一期访谈质量都超高) 参考文章与推荐 * 13000字的Figma研究笔记,聊聊Product-Led Growth的误区与思考 * PLG领头羊Zapier的“反PLG”路线 * Loom 创始人详细分解他们的数据驱动增长飞轮 * YC 教你如何科学地做客户访谈 * Unity 和 Figma 如何打造产品分析体系 * Unusual Insights for founders building a self-service motion * BVP: Scaling from $1 to $10 million ARR * BVP: Adam Fisher on how to navigate the product-market fit journey * Product-led growth lessons from Atlassian * Openview: Your Guide to Webflow’s $4B PLG Engine: How Webflow Pairs Self-Service and Sales for Rapid Growth 别忘了!同步关注两位 Host 的微信公众号,看更多干货内容哦: 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by Monica 我思锅我在 (ID: angelplusdevil) by GN 大家的点赞、评论、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希望你分享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哦~ 如果你有希望我们聊的话题,希望我们邀请的访谈嘉宾,都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哦!

100分钟
3k+
2年前

EP 06. 回顾中美企业服务与云计算这些年:变局与异同,过去与未来

最近的一场直播中,Monica 与M31资本、神策数据的同学,在低迷的市场里,很认真地聊了聊“企业服务/SaaS 市场趋势及中国市场的机会”这个有些宏大的话题。2021年从硅谷回到美国的 Monica,8年投资于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的 Nathan, 从投资到企业躬身入局的旭坤,从不同的角度,从全球的视角,落地到中国,内容(自认为)相当精彩。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给大家一个剧透,五一期间我们录了两期节目,一期是另一位主播高宁终于回归来跟 Monica 做了一次深度研究探讨,一期是与海外100亿美金成长期投资基金合伙人长达2个小时的访谈。大家一定要关注未来几周我们的更新哦! 值得提一下的是这次直播的组织方,Purpose Help (公众号:PH分享)。他们邀请各行各业的小伙伴来做主题分享,分享后观众们自愿交门票钱,所有收入都捐给演讲人指定的一个公益组织。播客的最后,我也会简单介绍一下我选择的、也是我作为早期成员参与创立的一个连接海外和中国的公益组织。 关于主播 Monica:美元VC投资人,前 AWS 硅谷团队+AI创业公司打工人,公众号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主理人 | 即刻:莫妮卡同学 GN:前SaaS及科技投资人,Global SaaS社区Linkloud发起人,公众号我思锅我在 (ID: thinkxcloud) 主理人。| 即刻:High 宁 聊天的是谁 * 主持:徐旭坤,北京大学计算物理方向博士毕业的他,曾在厚朴投资从事科技行业投资。现在在神策数据,负责战略发展方面相关工作。 * 分享嘉宾:Monica Xie, 经纬中国投资人,专注企业服务、云计算及基础软件的早期投资。此前,在硅谷工作多年,曾任亚马逊云服务(AWS) 机器学习业务的初创生态高级商务拓展经理,及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iFi商务拓展总监,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CB Insights 全球Top AI 100公司。 * 分享嘉宾:Nathan Zhong, M31资本副总裁,之前在高榕资本和普华投资,8年投资经验覆盖企业服务、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科技行业。 我们聊了什么 * 云计算的大趋势为企业服务/SaaS市场带来了哪些新的机会和挑战? * 如何理解中美企业服务市场长久存在的差异和阶段性的差距? * PLG (Product-Led Growth) 模式能发展普及的基础是什么? * 中国公有云厂商毛利率为什么比海外云厂商要低? * 如何判断一个开源创业公司的价值? * 创业公司寻找 PMF (Product-market-fit) 的过程要注意什么? * 中国企业服务市场这几年有哪些重要变化?还有那些新的机会? * ……还有更多! 推荐与参考文章 * 深度解读硅谷顶尖VC票选出的Enterprise Tech 30 2022:开源, PLG, 投资的耐心和疯狂 * 万众瞩目的2021年Cloud 100, 榜单和数字背后的启发,都在这里 * 13000字的Figma研究笔记,聊聊Product-Led Growth的误区与思考 关于远见教育基金会 * 公众号:远见奖学金 * 网站:远见教育基金会 * 远见教育基金会创始人、Google Staff Engineer 王维汉:我为什么创办远见教育基金会 * Monica 的导师寄语:我希望你如莲花搬成长 我要跟大家安利一下这次活动Monica 选择赞助的公益组织,远见奖学金。除了最基本的奖学金,远见希望找到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大学生们,通过一个全球的导师网络,帮他们开拓视野,发现人生更多可能性,陪伴他们度过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我们的志愿者和导师来自五湖四海,从硅谷到中国到新西兰,从Google 技术大牛,到Apple 高管到大学教授。我去年就做了一个如何思考创业与人生的分享。 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学生,或者你愿意成为我们志愿者或者导师的一员,欢迎到远见的网站、公众号或者Monica的公众号后台给我留言,欢迎你的加入! 欢迎关注M小姐的微信公众号,跟踪更多来自中美一线的投资思考! 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大家的点赞、评论、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希望你分享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哦~ 如果你有希望我们聊的话题,希望我们邀请的访谈嘉宾,都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哦!

86分钟
3k+
2年前

EP 05. 对话前Salesforce战投Lillian:中美云计算市场的思考

前Salesforce Ventures 投资人、风靡硅谷的中国互联网分析博客 Chinese Charactieristics 作者 Lillian Li ,从咨询到投资,从英国到中国的奇女子。全球最顶尖战投机构的投资理念,中美SaaS差异,近两个小时的访谈酣畅淋漓。 Hello World, who is OnBoard?! 上次与经纬创投合伙人熊飞的访谈,得到很多朋友的鼓励,非常开心!第二期访谈,M小姐期待已久,邀请到了一位非常精彩的女性投资人 Lillian Li! Lillian Li 在英国生活20多年,在2020年回到中国。她曾就职于LEK Consulting, 及Fidelity 旗下的VC,斯道基金(Eight Roads), 也曾任 Salesforce 的战略投资部门 Salesforce Ventures 英国团队最早的投资人,知名博客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 Salesforce Ventures 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成功的专注SaaS的战略投资部门了,他们的 portfolio几乎囊括了你听说过的所有顶尖企业服务公司:Databricks, Snowflake, Dropbox, Twilio, Box... 这期访谈,Lillian 将用她横跨中外、战略投资、财务投资的多重视角,分享全球顶尖投资机构的投资分析逻辑,她对中国云计算市场非常犀利的“三浪叠加”的理解,她眼中中美企业服务市场的异同。近2小时的交谈我仍然意犹未尽,Lillian 真是太精彩的女子,希望你也能喜欢! 毕竟Lillian的母语是英文,访谈中不可避免夹杂了一些英文。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提到的文章,我都放在节目介绍中了,大家可以去查看哦~ 我们聊了什么 * Salesforce Ventures 投资 SaaS 公司的判断框架是什么?这个投资策略经历了哪些变化? * 企业战略投资机构 (CVC,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与财务投资机构的投资思路有什么异同? * 为什么说中美云计算市场的核心差异是中国市场的“三浪叠加”(数字化、云化,自动化)? * 为什么中国 Top 20 科技公司中(几乎)没有 SaaS 公司? * 中美云计算市场的差异对于创业者意味着什么? * Lillian 觉得中国最有意思的 SaaS 公司是谁? * Lillian 后悔错过的公司,她是如何反思的? * ……还有更多! 我们提到的书和种种~ * Lillian 的博客: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Lillian Twitter: @lillianmli * Salesforce Ventures * 斯道基金(Eight Roads) * Lillian 推荐的书:滚雪球,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and Financial Capital: The Dynamics of Bubbles and Golden Ages by Carlota Perez (中文版好像绝版了?) * 感兴趣的公司:小鹅通(知识服务平台) * 错过的公司:Algolia (搜索+推荐 as-a-Service) 一些值得了解的概念 * Churn rate: 客户流失率 * ARR: Annual Recurring Revenue * SaaS 公司 Unit economics:包括Lifetime value (LTV), 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s (CAC) 等 * 3-3-2:SaaS 公司理想的发展速度,前三年收入增长3倍-3倍-2倍 参考文章 * The state of Chinese cloud * China, Semiconductors, and the Push for Independence * Why are there no massive Chinese SaaS companies? 欢迎关注M小姐的微信公众号,跟踪更多来自中美一线的投资思考! M小姐研习录 (ID: MissMStudy) 大家的点赞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欢迎你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让大家一起来探索一流软件的未来。 如果你有希望我们聊的话题,希望我们邀请的访谈嘉宾,都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哦!

115分钟
3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