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电车后,周末短途自驾游的频率飞速增长。两年时间,电车的里程数已超5w,除了上下班通勤每天往返70公里外,其余都是自驾游贡献的里程数。 本想将近一年江浙沪自驾游去过的地方都放在一期播客里面讲,后来发现,放一起的话,一期播客时长会很长,因此,本期播客,先分享自驾去过的浙江省内的一些地方。 03:35浙江省内旅游体验最好的,首推还是杭州 04:54多年前,花了100多块钱进去南浔古镇,门票的价格在隐形中也提升了我对南浔古镇的期待值,进去后发现,就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大失所望”。现在的南浔古镇,不仅门票免了,连停车费也免了。免费的南浔古镇,“更美丽”。 11:15南浔古镇,商业与古镇结合得还算融洽。 12:00双林古镇三桥,很原汁原味,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商业开放处于原始状态,旅游配套设施未跟上。 14:522014年自己一个人背着双肩包,坐了一路颠簸的小型公交车,去了《大话西游》的取景地,很壮观,但那时确实交通不方便。 18:00 海盐到底是海边城市,还是,江边城市。 19:20海盐海宁,傻傻分不清。盐官观潮是在海宁。 20:13大风车网红地,非常适合露营。 23:48人少的时候,车子可以开进南北湖景区。人多的时候,车子就没法开进景区了。因此,强烈建议大家,不要节假日去南北湖,就普通的周末去。 26:54没有顶的北大街商圈,大家都不看好 27:53嘉兴南湖公园很大,比较费脚。 30:45刚开始爬江郎山的时候,觉得风景一般,直到看到一线天。 32:40丽水去了云和梯田和畲族畲乡旅游区,丽水的自然风景还是非常棒的,有山有水。 39:33正好年初五去国清寺,碰上迎财神,寺庙里面都是人。梅花是很漂亮,但都是人,体验就一般,梅花的美照也拍不了几张。 42:58被绍兴的古纤道惊艳到。 46:33近期去了西湖景区的曲院风荷、花港观鱼、太子湾公园。 50:00为了看绣球花,去了永福寺。还去了临平公园看绣球花。 51:02去了法喜寺,虽然现在成为了网红寺庙后,人很多,但三天竺依然很美。 56:50西湖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她在市中心,对于日常生活而来,她是治愈的存在。 本期播客歌曲:陈绮贞《旅行的意义》。 可以通过加主播微信联系上主播。 也可以在小红薯找到主播: 小红薯ID:深夜喝咖啡的王左右。
本来觉得过去的半年就是普通平淡的半年,但一总结发现,其实过去半年,我们的体验还挺丰富的。聊着聊着,又聊了一个多小时,中间还聊high了把5月份跳过了。播客录到最后,越发觉得,总结还是需要的。 01:20 2024年1月: * 近几年印象最深刻的1月。 * 在京都的八坂神社迎来了新的一年,第一次近距离体验了日本神社的跨年仪式。 * 日本神社都是免费的,寺庙要门票。 * 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正在京都爬岚山,没有感觉到震感。 * 躺在日本酒店的床上,刷抖音,才知道日本地震了。 13:48 2024年2月 * 春节假期去了泉州、厦门,在泉州之眼看到了此生截止目前看到的最美的日落,厦门也很美,但人太多了,旅行的体验一般。 * 全国各地的古街已经一点都不“古”了,失去了每个地方最有韵味的特色。 * 尔滨火了,我们在尔滨火之前,体验了一把长白山的壮丽雪景和捉摸不定的山上天气。 30:30 2024年3月 * 3月1日mega上市,遭遇滑铁卢,我们的理想股票还被套着。 * 3月28日小米发布会,看完之后,就想买一辆,没抢到创始人版,作罢。 * 支持能卖出一点溢价的品牌,极致地一味卷低价,最终不会有人受益。 42:08 2024年4月 * 4月开始酝酿副业,一个月前开始在小红书卖衣服,目前的结果来看,是“惨败”。 * 经济下行周期,国内短途游火爆。 * 对今年北京车展,印象最深的便是新时代“车模”——红衣教主。 * 公司团建去了新加坡,同事都是工科生,关系比较简单,大家玩得也非常尽兴。 * 一落地新加坡,在去酒店的大巴上,当地导游便“感谢”了我们送给新加坡的“礼物”。导游的原话:“让我们的足球队拿到了宝贵的一分”。 * 相对来说,还是日本关西比新加坡更干净些。但新加坡的空气质量,依然比国内好。 * 在新加坡期间,晚上出去吃烧烤,烧烤店老板蹲在路边偷偷摸摸抽烟。 01:04:52 2024年5月&6月 * 史上最惨淡的一届618,希望下半年的双11可以有所改变。 本期播客歌曲:陈奕迅《岁月如歌》(TVB台庆剧《冲上云霄》主题曲)。 可以通过加主播微信联系上主播。 也可以在小红薯找到主播: 小红薯ID:深夜喝咖啡的王左右。
一个浙大本硕,一个南开本硕,两个985的毕业生,目前都混得很一般。回看当初高考结束后的志愿填报,以及,毕业时的offer选择,觉得很多决策都做得非常随意。 因此,借着高考季,2个人坐下来,总结了一下各自踩过的坑。如果我们当年踩过的坑,能给年轻的后浪及家人,带来一丝丝启发,那是相当愉悦的事情了。 PART1:高考之后该怎么选学校? 03:00除了分数线没有考虑其他任何因素,直接报了南开;如果再选一次,我会把城市因素放在第一位考虑,城市能提供多少实习/工作机会是我会优先考虑的。 19:00在西安交大和浙大之间二选一,最后因为家里的长辈说“这分数去浙大都够了,为何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加上,报浙大可以选择专业,所以报了浙大。 23:45浙大竺可桢学院的资源倾斜率很高,如果报考清北,分数无法自由选择专业的考生,可以考虑下浙大的竺院。 26:00 如果再选一次,我会选择去博一个“未知”。21世纪初的浙大完成合校不久,正处于磨合期,对于那时的学生们而言,并不是理想的学习环境。 29:30选学校还是要看校园内的学习氛围。 PART2:怎么选专业? 40:05选择专业的时候压根没有任何考虑,选了一个“服从调剂”,被调剂到了张雪峰老师口中的天坑专业——环境,就业道路非常窄,除非跨专业就业,否则就是两条路:学术、考公。 42:35选了一个万金油专业——机械工程。 PART3:毕业后怎么选择?读研?工作?怎么选实习/工作offer? 45:07放弃四大的offer,选择了4A广告公司。因为不够“卷”,不愿意一边工作一边考注会。 59:46浙大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在东风汽车工作了5年,遇到困境、瓶颈,又回杭州考研。 01:02:04当时有保研名额,环境专业找工作也不好找,所以就读研了,是比较随意的选择。 01:07:30虽然没有成功保外校,但留在南开本校,拥有了去日本九州大学交换一年的机会。 01:09:04独立在异国他乡留学,个人的成长速度会更快。 01:23:12学校所在的城市是否是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在播客的后段,两人又battle了一下,最后达成一致:与其说是考虑城市,更倾向于说,要考虑学校所在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 01:34:00选择的那个当下,随心,然后,承担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一切。任何时候我们做选择,都不会是处于一个考虑周到、万全准备好的状态的,这样才会带来人生中的随机性,才会给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做好了选择,还需要努力。 01:55:20选择专业的时候,也可以参考国外高校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 本期播客歌曲:林志颖《十七岁的雨季》。 可以通过加主播微信联系上主播。 也可以在小红薯找到主播: 小红薯ID:深夜喝咖啡的王左右。
这一期播客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近期看的书。 在我看来,每一阶段我看的书,其实跟我所处的人生境遇、生活感想有关。过段时间,我的生活状况、内心感受不一样了,看的书的方向、内容也会不同。因此,看完书后记录感想,在我看来,其实也是在记录自我的变化与成长,是个人日记。 本期播客中跟大家分享的书有: 1、松本弥太郎的《孤独的150个信念》 2、韩国作家金惠珍的《关于女儿》 3、大学同学王飞熊写的一本诗集《我被你的忧伤传染》 4、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的两本书:《低流动社会》、《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 5、稻垣惠美子的《五十岁,我辞职了》 6、韩国作家金完的《遗物整理师》 7、美国作家梅萨藤的《独居日记》 8、日本平面设计师、图书策划和制作人,田中正人的《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 9、广告圈大前辈小马宋的《卖货真相》 10、方铭辉的《轻松攒够养老金》 11、几米的绘本《头碰头,说说话》 播客最后引用了几米绘本中的一段话: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 幸运根本是奢求, 奇迹很少出现, 美梦实难成真。 除了相互鼓励加油, 我们一无所有。
今年杭州的冬天很冷,春节期间先是温度直接飙到快30,随后又大降温。南方的湿冷让我这个浙江土著都有点受不了。 前段时间,同事在办公室问说,“不是说全球变暖呢,为啥冬天还这么冷”。我因为好歹大学学的环境科学,就简单跟同事科普了一下,全球变暖不是指一年四季都气温上升,反而会有更多的极端天气出现。 同事的一句话,让我忽然想到,是不是很多人都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有误解。正好这段时间,与老同学——国光童鞋在聊天。国光童鞋一直在我们专业念到博士,现在的工作中有部分也是在做生态文明相关内容的科普。因此,本期播客就邀请国光童鞋跟我们一起聊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03:16 现在不叫全球变暖了,现在叫全球气候变化 04:21 全球变暖的同时,局部气候也容易形成极端天气 10:36 作为普通人,平时多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内容,多参与生态文明行动 13:43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绿色债权发行国 18:00 气候变化影响人类体感温度、食物、周围环境(生物多样性) 20:15 新能车产业的成熟,与双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的提出,息息相关 22:25 特斯拉的碳交易收益高于卖车收入 27:00 2023年,欧盟“碳关税”正式落地 38:04 有不少企业在面向年轻人,植入绿色概念 如果想了解更多跟环保有关的内容,也可以关注国光童鞋的wechat公众号:潮源社区。 另外,国光童鞋在做生态文明的研学项目,如果有家长、学生感兴趣,也可以联系国光童鞋。
这一期播客是深夜の咖啡第一期的对谈,前段时间,在微博看到懂球帝的雷老师去卡塔尔跟国足了,就突发奇想,约他聊了聊亚洲杯、国足。 雷老师是一位我挺佩服的足球记者,去卡塔尔跟男足、去澳洲跟女足、去西安参加长安会员大会、去别的城市的俱乐部采访球员......都是自费。在国内如今的足球大环境下,能有记者心甘情愿自掏腰包跨国报道国家队,也是挺让我吃惊的。 1月26日下午,杭州,太阳隐隐约约在云层后面给地球透出点光亮,听雷老师从足球从业人员的角度,聊如今的国足。 01:02 :第一次去卡塔尔,单从游客角度来说,不推荐去卡塔尔游玩 02:10 :最差的一届国足 04:34 :国足翻译被骂上热搜的背后故事。其实,国足翻译专业能力很强,但确实不懂舆论,不懂PR 15:33 :断章取义、一切为了流量,这是目前的网络生态 24:45 :外国记者眼中以前的国足挺强 28:20 :小组赛阶段日韩记者没有想象中多,听说淘汰赛才会来更多人 29:29 :放过国足,放过自己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不管如何,我们都希望中国足球能变好,能再次带给我们骄傲,能带给我们充沛的值得回忆的情感体验。
上周,因为出差到东京,时隔四年,再次踏上日本大地,疫情几年,东京的变化不小。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如果有听友有不同的感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以及,这次去东京,因为是出差,工作很多,行程很赶,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因此,我的感受可能也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欢迎大家交流补充。 01:30:韩流“来势汹汹” 04:45:在东京一周,没看到一辆新能车,没有电动车也没有混动车 06:40:老年化越来越严重,从事服务业的日本人越来越少 08:37:移动物联网,与国内确实无法比拟 11:52:第一次离流浪汉如此近
在浪姐3节目,被Amber刘逸云的业务能力和性格圈粉。节目结束后,去看了Amber的杭州场演唱会。 虽早已过了追星的年纪,但还是被Amber的正能量吸引。第一次的livehouse,虽然前面都是人头和手机,但依然被Amber的歌词和性格治愈。 02:13 原来没有人跟我抢普通票 04:34 我见到谢欣姐姐和她的小可爱女儿 05:53 现场参与演唱会,对于Amber的精神力、正能量有了更深的认识 07:10 不管以何种方式参与演唱会,只要你自己享受了,就可以,be yourself 12:38 Amber真的是一位内心强大的女孩子 13:35 十年前看了两场arashi的巨蛋演唱会,回味无穷
前段时间聊起我买电动车的经历,觉得有点好笑,看了那么久,至今还没遇到一辆心动的车。就在我二阳转阴的某个晚上,两个人坐在一起,随便聊了聊这段买车经历。所有的看法均只是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个人的主观看法而已。 07:22家里原先是一辆油车领克01,一辆电车零跑C11,后来我把领克01给了我老妈,所以准备再入一辆电车,每天上下班,节省点通勤的油费。 10:38“我不想让我老婆开特斯拉,买特斯拉我就自己开了”。 更正一下:播客里面说特斯拉20w不对,特斯拉不止20w,口误口误。 13:22海豚上市后,就冲去试驾了,但没法下定决心买。 16:16 他安慰自己说,车的外形都是给别人看的,驾驶时坐在车内,自己是看不到的。 21:00 试驾完C11,他立马下单,我都怀疑他是看上了零跑的销售小姐姐。 26:08 深蓝03开起来整体感觉有点重。如果没有下半年汽车还会降价的消息爆出,他可能就下单了。 32:32 试驾了好猫,感觉不错,但被网上一堆差评吓到了。 37:00 我不喜欢闪电猫那些专为女性设计的配置。 40:56 Smart精灵1号,他觉得好看,我觉得品牌溢价有点高。 41:44 专门去上海车展看极氪X,结果我被外观震住了,他却说是被卖点劝退的。 53:30 我等毛豆Q,他希望老车降价。
* 大一开始对日本文化感兴趣 * 为了看懂无字幕的综艺节目,大三开始自学日语 * 没想到,研一有机会去日本交换 * 为了看arashi的演唱会,花了1w多买了两场巨蛋的黄牛票 * 每次去看arashi都顺带把日本的城市旅游一番,最爱北海道,次爱京都 * 因为arashi认识了好多好人,但因为毕业工作,渐渐远离arashi * 后入smap之坑,结果入坑没几年,就解散了 * 再是King & Prince,这个更绝,我还没入坑了,就散了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