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16 南风窗记者曹柠:现代社会里,“活得像人”并不容易

西瓜知道答案

Vol.016 南风窗记者曹柠:现代社会里,“活得像人”并不容易 【本期主持人】晓宁 【本期嘉宾】曹柠 | 记者、实验教育合伙人 羡慕自由职业,渴望独立工作,厌烦办公室社交,恐惧集体主义……社会联系崩裂的边缘,却是年轻人眼里的天堂。用孤僻来对抗工具化,把自我畜化的冷漠当做保护色,我们在向背面逃离的同时,却没有想过身后也是深渊。 于是曹柠寄来一封来自深渊的信,将单打独斗的寂寥与压力娓娓道来。 本期嘉宾曹柠,南风窗杂志记者、修和书院联合创始人、播客咸柠七主播,毕业于复旦新闻学院。他博览群书,曾在上海滩灯红酒绿,也曾在图书馆青灯古佛。(微博:边缘人小曹) 我们为何会成为社畜?打工人,工具人,情感被极度漠视的当下,我们还能被称之为“人”吗?Vol.16里,曾漂泊四海的职业记者曹柠道出了工作的真相。契约关系、情感驱动、劳作链接,生产关系异化……可能曾在噩梦中重现的应试词汇,却无比切合当下的社会裂痕。 应该如何反思?又应该如何前进?打开Vol.16,一起来听听曹柠寄来的“信”,和那些“信”里的思考。 【Highlights】 03:10 拖延是一种自我保护 07:26 自由而心理高危 08:59 社畜不太能把事情做好 12:12 生产关系确实已经被异化了 12:35 企业文化让我们在快乐中浪费时间 15:26 短视频是感受力残骸 18:34 在门槛最低的教育里社恐 36:29 回忆的结突然解开 40:10 人间至味是清欢 43:40 有了场,才有打开 47:48 贫乏之美,高贵之美 49:52 生命问题:为什么现代世界让人不知所措? 51:07 生命画像:沙滩&海洋&拉长的影子 Music: 片头:Fall With Me by Jim Yosef 片尾:Routine by Alan Walker & David Whistle 微信公众号:VIVA画出生命;西瓜知道答案 微博:VIVA画出生命;西瓜知道答案 Facebook/Instagram:@vivalavidahuman 内容策划 / 王淳 樊宇涵 左滢 封面设计 / 一碗鱼 文案写作 / 陈芊如 曹柠 音频编辑 / 冬勺 统筹助理 / 张辰宇 监制 / 李永淇

55分钟
1k+
4年前

Vol.015 气候行动者明一:从东非狩猎部落到云南少数民族,我看见了未曾想象的世界

西瓜知道答案

【本期主持人】晓宁 【本期嘉宾】芦明一 | CYCAN副秘书长、英国CELU Studio联合创始人 手握中、德、法3国高校的3个硕士学位,商业精英,30岁便位居集团高层……像从小说里走出来的“女主角”、“人生赢家”芦明一,决定交出安稳优渥的生活,换取一场旅行。 什么事情能让你真正地开心和幸福,她说,这个事情是你欺骗不了自己的。 本期嘉宾芦明一是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YCAN)现任副秘书长,也是国际艺术与设计事务所CELU Studio联合创始人。30岁时,时任企业高管的她为了“去经历这个世界”而决定“裸辞”。她重走了人类大迁徙之路,途径东非、中东、欧洲、亚洲等20余个国家,将路途所见所闻拍成纪录片、创作并展览,通过科技与艺术表达青年人对环保议题的关注。 在Vol.015里,芦明一将带领我们向世界的陌生之地出发,到藏区的天主教堂过一个“中西合璧”的圣诞节,向云南景颇族的孩子请教某种野生植物的吃法,和肯尼亚的部落酋长畅谈金钱、婚姻的真谛。 与工作和解后,她在漫长旅途上找到了自己独一份的生命答案。 【Highlights】 05:10总裁、高管、商业盈利……这不是我要的未来 07:36追寻幸福感是一种本能 10:16香格里拉的圣诞节 14:06大城市物化了所有人 17:37和景颇族的孩子在一起 18:50向往的生活 21:40我们都是非洲人 32:22部落酋长对我说,你们,现代人,过得很惨 35:35爱情是什么?婚姻是什么? 36:36旅行,为了找一个答案 37:15气候变化、艺术与环境保护 Music: 片头:We Are by Whales/Jo Cohen 片尾:Spirit Of Things by Floatinurboat/Mona Moua 微信公众号:Viva画出生命;西瓜知道答案 微博:Viva_La_Vida生命 Facebook/Instagram:@vivalavidahuman 内容策划 / 樊宇涵 王淳 左滢 封面设计 / 一碗鱼 文案写作 / 罗洛 音频编辑 / 冬勺 统筹助理 / 刘弋立 监制 / 李永淇

51分钟
83
4年前

Vol.014 肖可:漂流三个国家后从顶级咨询公司离职,我想找回简单的快乐

西瓜知道答案

Vol.014 肖可:漂流三个国家后从顶级咨询公司离职,我想找回简单的快乐 【本期主持人】晓宁 【本期嘉宾】肖可 | 27岁 | MBA在读 大家好,我是晓宁。 2020年国庆,我和肖可约在青岛的海边见面,一起聊了聊离职的事情。 聊天的时候我们面朝着大海,背景音里伴着隐约的浪声,还能依稀听到夹着孩子嬉笑的海风。我们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肖可说生活的某时某刻就像此时此刻,闲情琐碎里可以有很多幸福。而这是她如今才知道的。 本期嘉宾肖可是我的好朋友。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个非常有工作热情的人。曾经在顶尖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她向来善于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因此成果颇丰,前途无量。工作五年,她漂流在三个国家无数个城市,曾穿梭于伦敦的高楼,又或在首尔的街头喝咖啡。这样的生活听来让人艳羡不已。 可是有一天她辞职了,她说她丧失了把事情做好的力气。 漂泊与期待,晃动的跷跷板,身体的警告铃……她陈述的离职原因有很多,但千言万语也许抵不过一句“不开心”。 离职后的肖可选择了回归校园。在Vol.014里,肖可坦白她对未来没有计划,但并不焦虑。我们曾经以为迷茫是对世界的有知,如今发现焦虑才是对生活的无知。肖可说,她希望在享受生活的状态中重拾期待。 那么,就让我祝她未来可期。 【Highlights】: 05:30 连续三个月只睡3个小时 08:20 跷跷板的两端 11:40 时间维度的match 14:50 不够尽善尽美是错吗 19:34 规律性的信号 22:00 我能够接受迷茫 24:40 职业是自我美化 28:16 不工作也值得忙碌 31:00 给买家多包两支笔 37:37 不要逃避 become aware 40:09 是状态,不是问题 41:44 “不知道”也可以是答案 44:46 假设一个2021年 48:40 草原上有个摩天轮 52:38 生命画像: 拥有坚硬外壳和赤子之心的扇贝 Music: 片头曲:Daily by Lukrembo 片尾曲:Clouds by Lukrembo 微信公众号:VIVA画出生命;西瓜知道答案 微博:VIVA画出生命;西瓜知道答案 Facebook/Instagram:@vivalavidahuman 内容策划 / 林奕 樊宇涵 王淳 马骎 封面设计 / 一碗鱼 文案写作 / 陈芊如 音频编辑 / 邓尧淳 冬勺 统筹助理 / 张辰宇 监制 / 李凯悦

53分钟
99+
4年前

Vol.012 人大金融高材生小蔷:25岁任性裸辞后,我开了一家解忧甜品店

西瓜知道答案

Vol.012 人大金融高材生小蔷:25岁任性裸辞后,我开了一家解忧甜品店 【本期主持人】晓宁 【本期嘉宾】小蔷 | 27岁 | 扑扑Pupu刨冰店老板 拿着3000的月薪的时候,小蔷曾经跨越整个北京城去吃一块慕斯。成为企业高管之后,她却再也找不回这份快乐。 重点中学就读,人大金融系毕业,优质互联网企业就职,小蔷的青春是泡在肥皂泡里的。可是真正站在名利场的塔尖时,她却发现泡沫里的生活并非自己所愿。精英的典型晋升之路摆在眼前,她却在柴米油盐里发现了努力生活的真实。 2017年,小蔷主动戳破了泡沫,从企业二把手的职位“裸辞”。一年后,她在北京798开了一家刨冰店,在体力劳动中收获着最朴素的幸福感。 本期嘉宾小蔷,2014年人大金融系毕业,曾服务于全球最大的青年领导力机构AIESEC,也曾加入UBER的城市开发团队,亲眼见证了优步×滴滴的“世纪大战”。25岁时,她从初创企业高管的职位“裸辞”,奔赴巴黎蓝带学习法式西点,后回国开了一家叫“扑扑”的刨冰店。 小时候就喜欢吃刨冰的她认为,创业不一定要做大事,做小事也能够伟大。 在Vol.012中,小蔷向我们证明了“裸辞”绝不是一个头脑冲动的决定。对于名利与金钱、平凡与不凡,生命的需求与价值,她有着更清醒的思考。 在金字塔尖长大的小蔷,在家长里短里创造着生命的价值。 【Highlights】: 03:16 我是店里的洗碗工 04:47 读金融很Fancy? 06:44 酒店里的一年 15:22 创业者的字典里没有失败 17:23 光环属于公司,不属于你 22:38 曼谷酒吧里的台湾男生 27:23 快乐大陆 29:59 跟动物换位思考 33:40 为生活努力的人都很伟大 38:06 没有了金字塔底部,就一无所有 42:06 劳动很光荣 52:01 “裸辞”只是个名词 57:51 批判=高高在上 61:30 属于人的moment 66:44 生命问题:怎样为他人创造快乐? 67:50 生命画像:一起喝水的食物链关系 【Music】: 片头&片尾曲:Trip-Axero 内容策划 / 马骎 王淳 邓尧淳 樊宇涵 林奕 封面设计 / 一碗鱼 文案写作 / 陈芊如 音频编辑 / 冬勺 统筹助理 / 张辰宇 监制 / 李永淇

71分钟
99+
4年前

Vol.011 陈小树:在全美最难进的大学里,我收获了“觉”对理性

西瓜知道答案

Vol.011 陈小树:在全美最难进的大学里,我收获了“觉”对理性 【本期主持人】晓宁 【本期嘉宾】陈小树 | 25岁 | 学习体验设计师 先锋主义中诞生了世界性的Minerva大学,反传统的Minerva大学里走出了陈小树。而陈小树的身体里生长着一棵上天入地的参天大树。 怎样才能看到这棵大树?寻找自己有很多方法。 陈小树说,在内华达的黑石沙漠里,有一个每年只会存在8天的黑岩城。在黑岩城的火人节里,人们远离世俗,释放自我,创造艺术,然后付之一炬。陈小树就是在这场狂欢里试探被允许的快感,寻到了极致的自我表达。 本期嘉宾陈小树是一名学习体验设计师。作为创始届毕业生,她在Minerva大学双修认知心理学和哲学。她曾在满世界边走边学, 在多处践行人本设计,曾和阿根廷教育部,斯坦福设计学院,IDEO,SAP等机构合作设计学习体验。从共建Minerva的第一天起,她始终相信着自主意识是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关键。 在Vol.011里,我们被禁止提问“为什么”,因为爱、悦纳、宁静、自我与灵感,本来就没有为什么。让陈小树领着我们一起,攀爬那棵向下扎根也向上开花的树,看一所学校和一片沙漠,看沙漠里的一颗砂砾,和砂砾中的自己。 【Highlights】: 03:58 最接近理想教育 06:32 开放世界的游戏 13:23 因为自由而做出选择 21:12 空白才能感知存在 22:30 做情感的维护 25:00 好消息才有快感? 25:23 跑步前的宁静也有生命力 29:01 噪音比较多时需要刺激 33:00 十万人到沙漠里当原始人 38: 29 没有为什么 45:04 回家=回到自己 46:10 爱不能从要求里来 57:11 原来我有根 61:22 去兑现你的灵感 Music: (片头)Sweet Memories by wavytrbl (片尾)Chocolate by lukrembo 内容策划 / 马骎 李睿莹 封面设计 / 一碗鱼 文案写作 / 陈芊如 音频编辑 / 冬勺 统筹助理 / 张辰宇 监制 / 林奕 李凯悦

67分钟
99+
4年前

Vol.010 从70后到00后,他们的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下)

西瓜知道答案

【本期主持人】晓宁 【本期嘉宾】灵灵 | 20岁 | 音乐人、产品经理 方浩 | 27岁 | 风险投资人 杰彪 | 34岁 | 教育创业者 Ken | 47岁 | 品牌总监 人生匆匆,白云苍狗。站在山腰时,我们时常会回看来时的路。 如果能够向还在攀登的后进者发问,你最想要知道的又是什么? 50岁的人好奇40岁者的不惑,40岁的人同样叩问而立者未来的十年。而20岁的人才刚刚从山脚启程,带着不被认可的相信与固执。她是否能够亲吻另一座山峰?前行者们眺望着。 本期节目,我们延续上期四代对话特辑的特殊阵容。灵灵是一位20岁的音乐人和产品经理,90后里的佼佼者方浩是一位风险投资人,杰彪是30+的教育创业者,灵灵“不正经”的父亲Ken则是一位70后的品牌总监。在生命途中不期而遇的他们,有时也会回头窥看,好奇抑或怀悯自我。 Vol.010中,我们延续了上期四代对话特辑的特殊阵容。灵灵是一位20岁的音乐人和产品经理,90后里的佼佼者方浩是一位风险投资人,杰彪是30+的教育创业者,灵灵“不正经”的父亲Ken则是一位70后的品牌总监。在生命途中不期而遇的他们,有时也会回头窥看,好奇抑或怀悯自我。 后进者是否会走过你来时的路?被叩问的过去也许没有藏着答案。 Highlights: 05:50 回看30岁,清晰不是目标 07:45 重构不如迭代 09:35 九零后奔四的十年 12:47 与大国崛起共振 19:00 成为历史的亲历者 25:58 不顾99%反对的决定 28:09 “音乐是我的救赎” 31:30 虚妄的欲望 真实的痛苦 32:50 热爱是加法 恐惧是底线 34:31 困局和挑战 偶然还是必然 35:33 延长人生的最后时刻 Music: Various Artists - Sunny(片头) Lynn Shiloh Dynasty - i will be waiting(片尾) 微信公众号:Viva画出生命 微博:Viva_La_Vida生命 Facebook/Instagram:@vivalavidahuman 内容策划 / 邓尧淳 马骎 李睿莹 封面设计 / 一碗鱼 文案写作 / 陈芊如 马骎 音频编辑 / 闫沁瑶 邓尧淳 统筹助理 / 刘弋立 监制 / 李凯悦

44分钟
49
4年前

Vol.009 从70后到00后,他们的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上)

西瓜知道答案

【本期主持人】晓宁 【本期嘉宾】灵灵| 20岁 | 音乐人、产品经理 方浩| 27岁 | 风险投资人 杰彪| 34岁 | 教育创业者 Ken | 47岁 | 品牌总监 人生漫漫,道阻且长。当你看向这未知的人生,你在渴望又恐惧着什么? 站在人生选择的分岔路前,如果能够问路上的前行者一个问题,你最想要知道的又是什么? 不同年龄段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00后的灵灵想知道信仰是否会崩塌,90后的方浩在意前路的开心与值得,80后的杰彪想象着无忧无虑,70后的Ken则坚持要在恐惧里找未来。 本期特辑,我们邀请到了四位特殊的嘉宾。灵灵是一位20岁的音乐人和产品经理,90后里的佼佼者方浩是一位风险投资人,杰彪是30+的教育创业者,灵灵“不正经”的父亲Ken则是一位70后的品牌总监。在四条人生路的交叉中相识,他们相谈甚欢,又各自精彩。可面对不同的人生分岔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望向了上一代的前行者…… 在Vol.009里,每一个年轻者都向年长者提了一个问题。信仰、敬畏、索取、恐惧,迷茫里装着万象,未知催化着探求。不论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做傻子还是变聪明,他们都试图在前行者的答案中挖掘当下的蛛丝马迹,用拆解人生来解决选择的困惑。 你现在做的选择是正确的吗?让我们随他们一起,问未来要个答案。 Highlights: 08:55 信仰就是Personal 的真理 13:40 建立即崩塌 15:15 先去经历,而不是下定义 18:42 过早地自洽 22:25 去增强不确定性 30:00 开心有这么重要吗 35:30 人生Ending如何圆满 36:17 从广州开车回大连 40:42 减法从创业失败开始 50:55 敬畏盖过恐惧 53:10 “这样就可以了” 54:00 向世界索取与瓦力片坠落 56:30 恐惧是最残酷的动力 59:20 人间一趟,产出即价值 64:00 虚无主义消除疑惑 Music: Ikson-Won't forget(片头) Lakey Inspired-Warm Nights(片尾) 微信公众号:Viva画出生命 微博:Viva_La_Vida生命 Facebook/Instagram:@vivalavidahuman 内容策划/ 李睿莹 马骎 邓尧淳 封面设计/ 一碗鱼 文案写作/ 陈芊如 音频编辑/ 邓尧淳 闫沁瑶 统筹助理/ 刘弋立 监制/ 李凯悦

69分钟
99+
4年前

Vol.008 Tesla产品人甄儒明:与Elon Musk共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西瓜知道答案

【本期主持人】晓宁 【本期嘉宾】甄儒明 | 产品经理 跟特斯拉埃隆一起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甄儒明:“谢邀。在特斯拉做过产品经理,跟埃隆有过近距离接触,也有过争论。很多人觉得他很忙,但其实他只是在关注对他而言很重要的事情。以及,他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点,比如即使赞美也只会轻描淡写地说'it‘'s cool’'。我很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能量,也的确受埃隆的影响很大。他思考怎样让人类活得更好,我也希望通过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让社会变得更好。” 本期嘉宾甄儒明,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专业,研究生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曾入围全球申请难度最高的罗德奖学金年度16人终选名单。他喜欢读闲书杂书,对文史工商皆有兴趣,但还是选择投身于能做“更大的蛋糕”的工科,开启多个硅谷大厂的资深产品经理道路。 除了与埃隆马斯克这样的大牛接触,硅谷精英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们更多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其实,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在Vol.008中,甄儒明让我们知道硅谷生活也有千姿百态。如何定义好的产品经理?产品思维的边界又在哪里?甄儒明有着自己的思考。 没有什么一定要追求的状态,多向可能的甄儒明希望在人生旅途里,他能够永远在路上。 【Highlights】: 03:25 产品经理的一天 06:20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09:55 第一性原理 12:10 一切都要digital 17:07 可爱的埃隆马斯克 23:10 清华告诉我,不要跟同学比 25:12 感性?理性?都有问题 28:00 从不同的路上同一座山 28:40 做一个Builder 32:00 虚伪可能来自无奈 36:10 不光中国人是人 36:50 生命画像:人迹罕至处的风景 38:35 生命问题:如何让未来的人类生活得更好 【Music】: sunset prod. by lukrembo(片头) Indie Feel by MYSM(片尾) 微信公众号:Viva画出生命 微博:Viva_La_Vida生命 Facebook/Instagram:@vivalavidahuman 内容策划 / 李睿莹 马骎 邓尧淳 封面设计 / 一碗鱼 文案写作 / 陈芊如 音频编辑 / 邓尧淳 统筹助理 / Cici 监制 / 李凯悦 丁乐成

40分钟
99+
4年前

Vol.007 曲晓音:27岁硅谷创业融资1100万美元,我如何走到白人精英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西瓜知道答案

【本期主持人】:晓宁 【本期嘉宾】:曲晓音 | 27岁 | 创业CEO 创业者会累吗?会想放弃吗?曲晓音的答案是;当然会! 22岁放弃MBB和微软的offer,成为极少数收到Facebook项目offer的中国人,又摇身一变为创业者,曲晓音在事业上的步履一直迈得清醒而稳健。面对7次创业idea的失败,她不再迷信成功学鸡汤和掉落的苹果;面对质疑与否定,她则认为简单粗暴的“闭关锁国”也未尝不好。不在乎冲刺所谓的福布斯三十岁榜,不执着于年少有为的成功,比起成为第二个扎克伯格,她更想做第一个自己。这样反鸡汤的创业者,却恰恰是最真实的曲晓音。 本期嘉宾曲晓音,创业CEO,是美国波莫纳大学计算机和经济本科双专业毕业生,也是顶尖的斯坦福大学的MBA学生。她曾作为唯一的中国人被选入 Facebook 轮换制产品经理项目,管理一个40人的团队,也曾在Instagram、微软担任产品经理,在Atlassian 公司负责市场营销和商业拓展。爱好广泛的她,是斯坦福唱歌大赛的冠军,也有着自己的在线专栏和畅销书《硅谷产品》。 在Vol.007里,曲晓音的直率坦诚、理想主义、盲目乐观都流露无遗。就像一座活火山,她耐得住性子,也随时期待着喷涌勃发。从打破人与人的隔阂到作为leader与人打交道,曲晓音以创业为崭新的基点,在世界与生命的岩浆中继续燃烧。 【Highlights】: 8:14懒得执着完美 11:40跋山涉水与飞来飞去 22:00扬长避短,线上也能有触觉? 27:01洗澡时砸下来一个idea 29:25 聊天?不如闭关锁国 31:22 对于音乐,“老子说啥就是啥” 36:40 火山口迟早会喷发 37:30 多活几年,多试几次 38:18 土老帽的自信 47:13 我不需要成为扎克伯格 48:40 不要幻想永恒的信任 49:19 长期vs短期:没有更崇高 51:27 我可以接受“背叛” 54:27 生命画像:活火山 燃烧不止 55:56 生命问题:怎么让一个人自信 【Music】: Show Me That You Love Me by Space Pirate(片头) Canals by Joakim Karud(片尾) 微信公众号:Viva画出生命 微博:Viva_La_Vida生命 Facebook/Instagram:@vivalavidahuman 内容策划 / 李睿莹 马骎 邓尧淳 封面设计 / 一碗鱼 文案写作 / 陈芊如 马骎 音频编辑 / 邓尧淳 统筹助理 / Cici 监制 / 李凯悦 丁乐成

57分钟
95
5年前

006. Visa Denied? Kenya Girl Founded Coding School to Subvert Stereotypes at 19

西瓜知道答案

Vol.006 Visa Denied? Kenya Girl Founded Coding School to Subvert Stereotypes at 19 Vol.006 肯尼亚女孩Martha:19岁签证被拒后,我创办了一所编程学校 【本期主持人】晓宁 【本期嘉宾】Martha | 26岁 | 肯尼亚 学习编程是很多计算机爱好者的梦想,可这对Martha来说并不容易。因为肯尼亚缺少教育资源,能在国内考试中名列前茅的Martha曾计划到美国学习编程,却因签证问题计划落空。这段经历让她发现了肯尼亚编程教育的需求。于是19岁那一年,Martha不顾家人朋友的劝阻,放弃来之不易的最高荣誉医学奖学金,在肯尼亚创立了一所编程学校,致力于促进东非青年发展。 这是一份很不稳定的工作,也是一趟充满意义的旅程。肯尼亚的教育系统缺口给了她坚持的信心。她在非洲的部落文化中找到帮助他人的信念,也在集体主义的社会里汲取不顾一切的勇敢。 The pursuit of better programming skills is common for programmers. However, such a pursuit was not easy for Martha. For the lack of such education resources in Kenya, Martha, a top-scorer in the national exam, was determined to spend her summer prior university in the U.S. to horn her programming skills. Unfortunately, the plan was in vain due to the rejection of her visa. This experience enlightened her the fact of the lack of such education resources in Kenya. Hence, despite opposition from family and friends, she gave up on the prestigious scholarship together with the offer from a medical school while founding a coding school when she was 19 to promote technology education for East Africa youths. It is not a secure job, but a meaningful journey. The lack of such education resources gave her the confidence to persevere. She extracted the belief of helping others from the tribal heritage of Africa while gaining the courage against all odds from Africa's communal society. 本期嘉宾Martha Chumo Wurm,来自肯尼亚。她是编程学校Nairobi Dev School的创办者,也曾在大学时帮助全球知名科技公司Autodesk在非洲建立分部。2014年,她获得Anzisha非洲企业家奖的提名,并随后成为了Anzisha的工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曾受她启发,发起以她命名的“Searching for Martha”运动,致力于支持非洲科技女性。通过这个运动,她在全球多个重要会议上作为优秀代表发言,甚至面对面采访了比尔盖茨。 The interviewee of this volume is Martha Chumo Wurm, a lady from Kenya. She was the founder of Nairobi Dev School and worked in Autodesk Foundation when she was in college to help on its expansion. In 2014, she was the nominee for the Anzisha Prize for Entrepreneurs in Africa and later started working for Anisha. UNESCO was inspired by her story and she became the namesake for the UNESCO campaign "Searching for Martha" that strives to empower Africa women with technology. This campaign enabled her to give talks in various integr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s a representative and even to interview Bill Gates in person. 在Vol.006中,Martha诚恳地向我们分享了这段经历,并讲述了自己对非洲文化的见解。如今,Martha的编程学校已经开到了肯尼亚以外的地方,包括南苏丹在内,她支持非洲青年创业的梦想从未停歇。文化与历史,未来与憧憬,26岁的Martha,继续在非洲大陆的启迪中探寻着肯尼亚青年的更多可能。 In Vol.006, Martha has sincerely shared with us her experience and her understanding of African's culture and heritage. Now, Martha's coding school has expanded outside Kenya including places such as Sudan. Her pursuit to support entrepreneurial African youths has never ceased. Looking at culture and history; future and visons: the 26 years old Martha keeps exploring possibilities of Kenya youths while continuing to get inspired by the rich African continent. 【Highlights】 04:02 RATIONAL FOR STARTING THE CODING SCHOOL 创办编程学校的原因 09:30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WHEN FOUNDING THE SCHOOL 创办编程学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3:37 LOOKING BACK AT THE DIFFICULTIES NOW 回看过去所遇到的艰难境遇,现已拥有不同的感受 16:17 OPINIONS ON AFRICAN EDUCATION SYSTEM’S PROBLEMS 非洲教育系统面临的问题 19:20 EXPERIENCE ON HELPING AUTODESK EXPAND IN AFRICA 帮助Autodesk在非洲发展的经历 25:20 AFRICAN'S ATTITUTDE TO INTERNATIONAL COMMERCLAL COLLABORATION 非洲人对于国际商业合作的态度 31:30 STEREOTYPES ON AFRICA FROM OUTSIDE AFRICA 外部对非洲的刻板印象 36:52 HOW AFRICANS VALUE FAMILY AND COMMUNITY 家庭与社群在非洲人心中的分量 49:52 CONCEPT OF BEAUTY IN AFRICA 在非洲,人们如何定义美 55:00 LIFESTYLES AND MINDSET DIFFERENCE BETWEEN YOUNG AFRICANS AND WESTERN YOUTHS 西方青年与非洲青年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同 58:28 PERSPECTIVE ON THE COMING DECADE AND BEYOND 对未来十年及更长远的看法 【Documentary】《Seven Worlds, One Planet》 【Music】 Dreams by Gil Wanders(片头) 2099 by Cults(片尾) 微信公众号:Viva画出生命 微博:Viva_La_Vida生命 Facebook/Instagram:@vivalavidahuman 内容策划 / 佟萌 邓尧淳 马骎 封面设计 / 一碗鱼 文案写作 / 陈芊如 佟萌 监制 / 佟萌 李凯悦 丁乐成 音频编辑 / 邓尧淳

62分钟
27
5年前

Vol.005 北辰青年宋超:“欲望”驱动青年打开人生地图边界

西瓜知道答案

【本期主持人】晓宁 【本期嘉宾】宋超 | 30岁 | “北辰青年”创始人 有人信奉柏拉图的绝对理性,拒绝欲望的虚无。“北辰青年”的创始人宋超却坦诚,理性不过是他自我辩护的工具,欲望也并不可耻。 相信世界的复杂远超于人的理性的宋超,曾一度为了获得认可而努力,忽视了世界在每个人的眼里都不同。他曾经激烈地抵触社会评价体系,又努力讨好;考过化学20分,也曾在学生会主席、辩论队队长头衔的光环里丢失自己。在迷茫中渴求着答案,22岁的宋超看似与万千青年人如此相似。 不同的是,支教的经历中,宋超看清了迷茫的真相,也看到了青年教育的空白。云南的山区里,投身教育公益事业的灵感喷涌而出,感性告诉他这才能“死而无憾”。于是他从律所辞职,建立起在大学生群体中具备影响力的“北辰青年”。 本期嘉宾宋超,北辰青年公司创始人兼CEO,他是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也是2019年度福布斯中国 U30 精英人物。本科于中山大学取得管理学和哲学双学位后,宋超又在北京大学继续攻读中国法律硕士和美国法律Juris Doctor(法律博士)学位。2016年,他从方达律师事务所离职,全身心投入“北辰青年”的经营。他提出“Y12”人群(Youth from 18-30)的概念,致力于帮助18-30岁青年人“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相继获得《环球人物》、《中国慈善家》等报道。 在Vol.005中,宋超表示自己也曾被“公益组织”的头衔激励前行,欲望是驱使青年人拓宽人生边界的重要动力。而当他找到自己独有的评价体系后,内心的渴求就成了外在欲望的替代者。 如今,“北辰青年”已经转型成为社会企业。宋超也不再“扶墙而立”,独自在广袤的人生地图中,开启了永恒探寻的生命旅程。 【Highlights】 03:43 一天从送孩子上幼儿园开始 06:45 创业者底层的乐观极其重要 09:55 呼唤去掉情绪的对话 15:30 绝对理性的柏拉图,我做不到 17:40 渴求答案是一个永恒的过程 20:28 支教时发现,我们一样“贫困” 23:47 K12教育中被注视着长大 28:14 望自己很容易望向深渊 31:20 每个人都戴着眼镜看世界 33:24 心验的外化教我谦卑 38:50 不断讨好,我曾经很“虚伪” 42:32 扶着墙才能站起来的我,推翻了墙 44:30 欲望是打开人生地图边界的动力 52:15 使命无法赚钱 55:12 聆听一张白纸 56:45 世界的复杂度远超于人的理性 64:31 生命画像:从“干瘪的水果”到“一个问号” 66:35 生命问题:更好陪伴青年人探索生命可能性的模式 67:50 VIVA创作时间:孤岛上的灯塔 & 守候的海鸥 & B612星球 【Music】 Stay Home Safe by Cactus【Beat(Prod.Soulis)】(片头) Bring to the Masses by Alec Koff(片尾) 微信公众号:VIVA画出生命 微博:Viva_La_Vida生命 内容策划 / 李睿莹 马骎 邓尧淳 封面设计 / 一碗鱼 文案写作 / 陈芊如 马骎 监制 / 李凯悦 音频编辑 / 邓尧淳 黄怡潇

68分钟
99+
5年前

Vol.004 北大光华Gareth:9年经济学,你以为我是为了功名利禄?

西瓜知道答案

【本期主持人】晓宁 【本期嘉宾】Gareth | 27岁| 经济学博士在读 学经济学=功名利禄吗?也许不少人会这么认为。 经济学博士Gareth却用他九年学习的感悟告诉我们,经济学就像生命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动静之间,能汇聚成流,亦能独自翻涌出一个世界。透过经济学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万象,亦可以审视我们的生命。 本期嘉宾Gareth,北大经济学博士毕业,即将就读博士后。他是第十二届北大之锋辩论赛决赛的最佳辩手,也是北京大学学生刊物《此间》的创办者。他热爱古今中外的文学典籍,最近游弋于《左传》中,享受着阅读的双重喜悦。他用经济学视角看世界,创办了podcast《子非鱼》,希望将经济学带入更多人的生活。 在Vol. 004中,Gareth向我们展示了经济学的各种可能。在浪花之上,他“狂妄地”用经济学的思维度量生活,找到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生命维度。在大海之内,他却也谦卑地承认经济学只是世界的一个侧面。 而在这个侧面以外,“万物生长,各自高贵”。 【Highlights】 03:45 经济学博士的一天 10:15 经济学帝国主义 15:15 一比一的地图是没有意义的 16:49 表达可以倒逼更深刻的思考 18:04 用快乐的函数做选择 25:46 退一步,再进一步 26:50 为何内卷?我们在虚构竞赛 29:30 停下一个月并不会输 33:51 问先验要答案是愚蠢的 37:14 高阶理性翻车:“其实我不想跟你吃饭” 39:13 用经济学处理关系:激励相容 43:18 怀有一种审慎,不要越俎代庖 47:08 我们每个人都在看这个世界的侧面 48:30 “借题发挥”:阅读的双重喜悦 49:58 不必羡慕“万物生长”,我们可以“各自高贵” 52:30 主要的迷茫或挑战来自于科研 53:15 生命问题:“研究”到底是什么? 55:55 生命画像:海洋 巨浪与水滴 57:08 海洋主题歌单:化身孤岛的鲸 58:51 VIVA 创作时间:沙漠&白桦树&仙人掌&绿洲 【Music】 Where The Heart Is by HAEVN(片头) 化身孤岛的鲸 by 周深(片尾) 微信公众号:VIVA画出生命 微博:Viva_La_Vida生命 内容策划 / 马骎 邓尧淳 李睿莹 封面设计 / 一碗鱼 文案写作 / 陈芊如 马骎 监制 / 李凯悦 音频编辑 / 邓尧淳 黄怡潇

60分钟
99+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