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Beyond the Horizon 地平线智驾科技畅想日”在上海举办。在畅想日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带来了一场金句频出的“智驾脱口秀”。回顾“踩着钢丝狂奔”的2024,展望2025“向上捅破天”的高阶智驾爆发之年。同时,地平线首席架构师苏箐也就百位媒体的问题进行解答,表达了他眼中「类人」的智能驾驶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地平线SuperDrive高阶智驾产品的最新进展。 本期节目为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地平线首席架构师苏箐的完整演讲及Q&A实录,欢迎大家收听! 01:54 哭着哭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醒了 06:16 地平线的战略思考方法论: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 07:55 用智能驾驶帮助大家躺平 10:03 企业活下来是小概率事件 15:35 搭载地平线方案的车型都卖爆了 20:05 2025年是智能驾驶的拐点 31:20 地平线在算法领域做的早,但是要想不被淘汰需要不断的创新 34:25 地平线的优势在于深度的软硬结合 37:59 三年hands off,五年eyes off,十年minds off 43:07 把驾驶交给地平线,把生活还给自己 56:07 苏箐:自动驾驶不是新东西 59:22 苏箐:智能驾驶本质的比较对象是人类自己
本期节目的嘉宾有点特别,是4位跟着「地平线SuperDrive」驶过12个城市的智能驾驶体验官们。 本期的节目内容也有点特别,不聊统计学上的城市,人口、面积、密度、产业...... 它带给你的是,城市的故事。这些故事,和智驾有关。 主要话题 * 过去时,城市形态让城市居民有了不同的驾驶习惯? * 现在时,城市智驾的难度都是“人为”的。 * 未来时,对于智能驾驶改变城市交通的大胆假设。 * 嘉宾分享12城拍摄的真实故事。 本期嘉宾 yaya、谢谢、shujun、72 温馨提示 节目内容仅作于讨论,嘉宾推荐读物及分享仅作为嘉宾个人观点。 *Horizon SuperDrive™是地平线于2024年推出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本期节目由地平线出品及制作。
智能驾驶年年是拐点,年年是元年。2024年,城市NOA(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加速,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演进让理想照进现实。本期脑回路,我们将聊一聊目前炙手可热的城市NOA的新趋势和新亮点,畅想高阶智驾将如何改变人们的驾驶习惯和体验,将会形成什么样的生活样板? 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两位热爱钻研驾驶体验的嘉宾,分别是“老司机阵营”的张文珺和“产品研发阵营”的刘易斯。文珺是热爱速度与激情的超级奶爸,之前作为首批用户体验了地平线SuperDrive,这也是他的智能驾驶人生初体验;刘易斯则是该产品的系统架构师,是用代码设计智驾应用的“建筑师”。他俩将从驾驶体验和技术实现的闭环视角,共同畅聊城市NOA将如何改变人们的日常出行。 围绕“城市NOA能让你秒变老司机吗?”,三位嘉宾各抒己见。城市NOA正大步迈向“可用”,初窥“好用”门径,最终驶向“爱用”的目的地。而在这段跨越之旅中,实现安全、拟人的驾驶风格……是技术照进现实时必须迈过去的门槛。可用、好用、爱用是美好智驾应用和体验的共性标准;让机器向人多走一步,让技术快一天到来,每刻、每程、每人都能享受智能驾驶带来的安全和美好,是所有从业者的最终征程。 温馨提示:节目内容仅作于讨论,嘉宾推荐读物及分享仅作为嘉宾个人观点。 *Horizon SuperDrive™是地平线于2024年推出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本期嘉宾】 嘉宾|张文珺,18年驾龄奶爸老司机 嘉宾|刘易斯,地平线自动驾驶系统架构师 主播|徐冉,北京交通广播FM1039《联e会》主持人 【主要话题】 从城市NOA系统架构到系统本身 01:37 为产品“画蓝图”的系统架构师 05:13 传统油车老司机一步到位体验最新城市NOA 06:20 城市NOA命名花样百出,用户从入门到放弃? 08:31 未来的城市NOA≈专职司机? 地平线SuperDrive前世今生 10:27 当好供应商,与车企进行创新合作 11:56 为什么说SuperDrive像“套版样衣” 13:45 地平线的智驾三步走:从“可用”、“好用”到“爱用” 城市NOA——“可用” 19:48 目前的城市NOA:适应多种路况并做出判断 22:05 满足智能驾驶的风格化需求:稳健vs灵活 24:00 进行驾驶习惯磨合,建立心理安全边界 城市NOA——“好用” 31:58 速度与质量的平衡,精细调整“怂”和“莽” 34:50 智能驾驶系统未来将成为“买得起”的系统 35:58 新技术取得驾驶者信任需要现实体验 40:53 场景理解:帮助做出极端环境针对性改进 43:29 模仿学习和数据驱动在智能驾驶中的应用 47:00 从人中来才能回到人中去 机器让人更伟大,打造驾驶者“爱用”的智能驾驶应用 49:14 场景学习+自我总结=适应不同环境 50:07 端到端vs分段式: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52:44 端到端vs分段式:现阶段不同实例 56:42 技术应服务于美好体验和安全 官方微信/微博:地平线HorizonRobotics 本节目由地平线出品,北京洞见广告制作。 联系节目制作人了解更多:yaya,微信/手机号(13439458024)
“自动驾驶不该是行业精英的自嗨,更应该是生活常态化的讨论。” 有听众在首期地平线「脑回路FM」的播客评论区留言到。这与我们打造「脑回路FM」播客的初衷不谋而合,虽然技术可以论个高低,但是最终如何满足千人千面的驾乘体验,却更受经验、职业、收入、家庭、习惯,教育,情绪等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结果。将这些因素统合起来,影响的核心其实就是“人”本身。秉承着一直以来无题不聊,无谈不欢的原则。本期是「脑回路FM」的听众专辑,我们就将把话题方向盘交出去,让听众来问东问西,聊一聊他们感兴趣的智能驾驶的话题。 同时我们也邀请到两位专家,分别是风趣幽默的“一只活人”,著名汽车博主常岩,以及严谨克制的地平线智能算法研发负责人苏治中,加入到我们的专家阵营,与徐冉一起为听众指南指北。两位专家分别作为体验派和技术派,从不同的角度围绕听众们所提出的疑惑,全方位地探讨智能驾驶更好地服务人的可能性。 透过他们的分享和讨论,让我们了解到一项技术和功能,从定义、研发、落地、规模化,再到升级更新,每一步、每一环都需要从系统化的角度通盘地考虑。为了让消费者体验地安心、顺心和舒心,无论是非常细枝末节的微小功能,还是在驾驶过程中的每一瞬感受,都驱动和鞭策着整个产业链和从业者的不懈努力和进步。智能驾驶已经进入平权时代,虽然终极的体验离我们还有距离,但是只有当我们拥抱新技术,并给予更多的宽容,才能催化智驾平权的加速度。 温馨提示:节目内容仅作于讨论,嘉宾推荐读物及分享仅作为嘉宾个人观点。 【本期嘉宾】 嘉宾|常岩,“一只活人”,汽车博主 嘉宾|苏治中,地平线智能驾驶算法研发负责人 主播|徐冉,北京交通广播FM1039《联e会》主持人 【主要话题】 问题1:广州车展新见闻 05:27 广州车展关键字是“乱”? 06:50 新能源的车型丰富度空前 07:10 价格战愈演愈烈 07:58 智驾进入平权时代 14:33 最后一个基于主流市场的原创品牌会是谁? 问题2:地平线征程6为什么是家族? 17:10 系列计算方案是为了满足中高低阶市场需求 问题3: 算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增加吗? 19:06 算力至少还要涨10倍才够 22:00 算力的追求永无止境 25:30 汽车成为快消品 问题4: 商用车和乘用车谁先实现L4规模商业化? 27:55 商用车将实现L4小规模先落地 28:43 智能驾驶L4十年未必落地 31:14 长期看,乘用车将更先落地 32:33 为什么商用车的进展没有想象中快 问题5:智能驾驶是无人驾驶吗?可以不配人吗? 35:05 智能驾驶名词的扫盲 36:28 人的监管和干预将越来越少 38:04 远程监管也是无人驾驶 问题6:系统托管和人机切换何时让人信任? 40:09 安全接管率和体验接管率距离满意还有距离 41:00 目前智驾系统未必适合司机小白 42:59 新车试驾周期建议应该更长 问题7: 一边开车一边看电影,安全吗? 45:24 边开车边看电影,就如倒立吃饭,可以但没必要 问题8: 辅助驾驶的驾驶技术超越人了吗? 51:18 现阶段的能力,很难体验完美 52:25 法律法规是智能驾驶第一要素 53:40 不同场景对智驾的选择 54:12 智驾的博弈能力暂不及人 问题9: 虚拟引擎声浪是否有必要? 56:52 电动车没必要刻意模仿汽油车声浪 57:46 虚拟声浪是专属于电动车的”驾驶感“ 59:20 智能座舱是智能汽车的最经典场景 59:48 驾、乘体验要分开而论 问题10: 智能汽车何时让老百姓消费得起? 61:29 现在智驾功能溢价很低 63:49 失血价格战,最终受伤的还是消费者 64:49 智驾的价值和占比将越来越高 【关于我们】 地平线(www.horizon.cc)是行业领先的高效能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以“赋能机器,让人类生活更安全,更美好”为使命。作为推动智能驾驶在中国乘用车领域商业化应用的先行者,地平线致力于通过软硬结合的前瞻性技术理念,研发极致效能的硬件计算方案以及开放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为智能汽车产业变革提供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和开放繁荣的软件开发生态,为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智能驾驶体验。 官方微信/微博:地平线HorizonRobotics 本节目由地平线出品,声动活泼&洞见广告制作
2023上海国际车展仿佛将三年的产业变迁,浓缩在了短短几天里。给人最大的感受是,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下半场了,中场休息的哨声已经吹响,大家逐渐回归理性。上半场玩家们胜券在握,甚至整个产业都蔓延着一丝狂热,似乎智能汽车的美好终局触手可及。但是到了下半场,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走向大家预期的方向。当理想丰满和现实骨感的落差之间、当哨声响起,中场休息的“理性时间”就显得尤为宝贵:造车到底有没有捷径?一招鲜的“智能化”还管用吗?品牌高端化能否打遍天下无敌手?当中国本土市场已经卷到离谱,海外市场是中国本土品牌的“新大陆”吗?当浪潮将退,是谁在裸泳,或被拍打岸边? 本期地平线「脑回路FM」,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两位行业大咖,分别是电动汽车行业顾问专家一苒,AKA斜杠青年,以及地平线智能汽车事业部北区总经理张立军。围绕“造车到底有没有捷径?”,两位分享了他们对上海车展及产业变化的洞察和体会。两位大咖尝试从“智能化”、“高端化”和“国际化”三个角度探寻中国企业造车的脉络,并从外国大牌和合资车企等“过来车”的经验中,窥视亘古不变的商业真谛。从他们的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整个产业链,无论是身处上游的车企,还是下游像地平线这样的底层支撑者,没有人能够拥有上帝视角预测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终局和最优解,阶段性的成果也无法在长期内带领大家高枕无忧,唯有持续地在混沌中创建稳健的秩序和活泛的生态。 在思维碰撞中,两位大咖也尝试在诸多不确定中找到了一种确定:那就是“以人为本”。人性都是相通的,无论古今中外,大家对美好事物的底层需求是一致的——技术服务于人,这便是智能汽车行业的捷径。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将高性价比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智能汽车满足了他的需求,解决他的痛点,不给他添乱,不产生恐惧和不安全感,这便是捷径。 写在最后:6月1日,本期节目录制的当天,正值地平线8周年生日。8年前,地平线想要做机器人的大脑芯片,这被看做不走寻常路。如今,地平线征程芯片出货量突破300万片,陪伴用户行驶百亿公里里程,在正确的路上征程与共的伙伴越来越多。此次,地平线也升级了品牌logo,希望以崭新的形象迈向下一段征程。欢迎感兴趣的听众关注地平线官方微信,了解品牌形象升级的更多内容。 温馨提示:节目内容仅作于讨论,嘉宾推荐读物及分享仅作为嘉宾个人观点。 【本期嘉宾】 嘉宾|一苒,电动车行业顾问专家 嘉宾|张立军,地平线智能汽车事业部北区总经理 主播|徐冉,北京交通广播FM1039《联e会》主持人 [主要话题】 用户需求回归朴素,智能汽车回归理性 08:44 智能化不是杀手级的需求,是准入门槛 10:03 恰到好处的智能化就能成为标杆 12:54 需求收敛,大家回归理性 14:57 好产品是引领需求,最终实现产品化 15:56 智能功能产品化取决于用户真实需求 19:15 自动驾驶,并没有自动起来 20:08 自动驾驶公司纷纷谈量产 21:21 我们将长期处于自动驾驶初级阶段 22:54 技术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是梦想 理智乐观地看待汽车高端市场的格局重塑 24:04 中国汽车产业格局正在改写 25:50 中国自主品牌渐近式追赶的三优势 27:10 中国自主品牌已实现量变到质变 30:05 消费者开始割车企韭菜 32:16 薄利多销,最终丧失的是核心竞争力 34:23 本土新势力尝试重塑高端市场格局 36:16 改写高端车市场并非突变函数 39:40 中国智能汽车的优势是组织力 中国汽车走出国门的壮志雄心 41:25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43:52 国外消费者相信中国能造好车 45:02 中国汽车出海必须稳扎稳打 49:55 出海适配本地化处处是门槛 54:39 “农村包围城市”是汽车出海的机会点 56:02 外资品牌也正适应中国“智能化”的新本土化 58:07 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三种路径 【关于我们】 地平线(www.horizon.cc)是行业领先的高效能智能计算方案提供商,以“赋能机器,让人类生活更安全、更美好”为使命。作为推动智能驾驶在中国乘用车领域商业化应用的先行者,地平线致力于通过软硬结合的前瞻性技术理念,研发极致效能的硬件计算平台以及开放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为智能汽车产业变革提供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和开放繁荣的软件开发生态,为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智能驾驶体验。 官方微信/微博:地平线HorizonRobotics 本节目由地平线出品,声动活泼&北京洞见广告制作
智能科技时代,有一类消费者被称呼为等等党。顾名思义,当喜欢的产品发布时,等等党更乐于等一等,等降价、等换代,尤其是对于汽车这样的大金额、低频率更换的消费品,等一等的心态就更加明显。等等党的消费观是延迟满足,他们对立消费观就是早买早享受。等等党的本质是赌硬件的发展趋势和迭代速度,认为硬件决定了产品的核心。但是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和实践成为主流,OTA升级让智能汽车获得更多的功能改善和性能提升,让车常用常新,这是否意味着等等党不用再等,再等也无法等到最终的胜利? 本期地平线「脑回路FM」,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两位重量级大咖,分别是设计了众多爆款车智能功能的理想汽车智能驾驶产品总监赵哲伦,以及地平线副总裁兼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余轶南,围绕“智能汽车OTA升级和软件定义汽车”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他们不仅深入浅出地辨析了“软件定义汽车”等行业趋势和理念,而且延伸到了“一款好产品要具备什么要素”这一灵魂拷问。最后,两位嘉宾还为大家剧透了,理想汽车和地平线在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的新亮点。 两位大咖一致建议,智能汽车买新不买旧,等等党无需再等。成熟技术演进促使智能汽车迈入了新纪元,新产品、新硬件架构、新的计算平台带来底层支撑,为智能汽车的进化带来新可能;而OTA升级也能基于软件和硬件的协同,可以将触角延伸到用户更细分的领域和需求,使得智能汽车不再是一锤子买卖,可以不断成长,常用常新。 汽车行业正飞速发展,智能化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一方面,它成为了评判车企技术实力的分水岭;另一方面,它在消费者购车决策中权重越来越重。就像两位嘉宾的分享,“软件定义汽车”的本质是“消费者需求定义汽车”,但消费者的需求是一个永恒的变量,这便促使智能驾驶行业成为了一个非常“卷”的行业,但是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卷”的实力。而破局的关键点是,产业链的各端都需要以技术为纲、用户为本,不断推出用户需要、用户爱用、能驱动产业良性发展的“好产品”。 温馨提示:节目内容仅作于讨论,嘉宾推荐读物及分享仅作为嘉宾个人观点。 【本期嘉宾】 嘉宾|赵哲伦,理想汽车智能驾驶产品总监 嘉宾|余轶南,地平线副总裁兼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 主播|徐冉,北京交通广播FM1039《联e会》主持人 [主要话题】 智能汽车为何有等等党 04:13初心一致、理念合拍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05:47智能汽车等等党的心理特征和消费特点 07:18等等党的出现是因为智能汽车是新鲜事物 软件定义汽车还是需求定义汽车 08:22软件定义汽车更侧重营销感 09:19赵哲伦:用户需求定义汽车才是本质 12:20用户需求是一个变量 13:24“软件定义”已炒作几十年 15:09 目前消费者首先会关注车本身,是刚需 16:20理想汽车受欢迎是因为找不到替代车型 OTA升级为体验和场景细分带来了可能 18:32用户对OTA是无法感知的 20:43OTA升级能带来哪些层面新体验 23:14硬件的底层支撑让软件升级成为可能 26:26OTA升级让场景越来越细分 智能汽车买新不买旧,等等党不用再等 28:04征程5在理想汽车上不能算完全预埋 30:12预埋这个词容易误导消费者 33:21行业很卷,但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卷的能力 34:17理想汽车如何进行OTA升级 40:17技术演进的成熟,等等党无需再等 43:20智能化在购买决策中越来越重要 44:30智能化是汽车品类的分水岭 45:26理想汽车的用户大多都是复购 好产品的定义是让车企和用户相互成全 48:58软件标配让用户利益最大化 52:24OTA升级能否让汽车销量持续上扬 54:18行业良性发展的破局点是好产品 01:00:48上海车展亮点预告 【关于我们】 地平线(www.horizon.ai)是行业领先的高效能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以“赋能机器,让人类生活更安全,更美好”为使命。作为推动智能驾驶在中国乘用车领域商业化应用的先行者,地平线致力于通过软硬结合的前瞻性技术理念,研发极致效能的硬件计算平台以及开放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为智能汽车产业变革提供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和开放繁荣的软件开发生态,为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智能驾驶体验。 官方微信/微博:地平线HorizonRobotics
初次尝试智能汽车,很多老司机很可能会卡在第一步,被新奇的开门方式拒之车外。纵观市场,几乎所有标榜“新造车”和“科技感”的智能汽车品牌,都将门把手隐藏了起来,而隐藏式门把手也成为智能汽车的新标志。似乎智能汽车行业陷入“越新奇越智能”的怪圈,不仅是隐藏式汽车把手,还有会跳舞的车门、眼球控制车窗、流媒体后视镜……不断推陈出新的智能化功能远远超出了消费者想象。这也引发了我们的好奇,层出不穷的智能化功能真的是消费者需要的吗;智能驾驶,是否是在创造需求;智能汽车作为一个强生态的产业链,在每个节点上是否演化出了其他相关的新需求? 本期地平线「脑回路FM」,除了我们熟悉的北京交通广播FM1039主持人徐冉外,我们还邀请到两位同时曾拥有媒体和品牌方背景的嘉宾,他们是一位为消费者年测百辆新车的资深车评人,目前任职于知名自媒体《电车实验室》的陈函,另一位是与整车厂挖掘用户需求,实现智能化创新的地平线资深产品经理刘文尧,聚焦“智能驾驶,是在创造需求吗?”展开了讨论和分享。 通过他们的视角,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更靠近消费者的智能汽车全局图谱,而且也深入细节拨开云雾仿佛预见了智能驾驶的终局,触摸到了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和路径。智能驾驶离我们很近又很远……无论是产业界还是媒体界都为消费者描绘了一幅充满想象力的未来蓝图,但是即使如行业从业者体验过的智驾功能也了了。 几位嘉宾一致认为:耳听为虚,上车体验才是打破想象和现实隔阂的唯一解,只有真体验才能懂得“智能驾驶,是真需求”的真体悟。而在创造需求和引领需求之间的分水岭在于,懂消费者并从他们的真需求出发,那智能驾驶便是来到了去伪存真的“创造价值”的阶段,而这些价值的出发点可能是多元和细节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让人类的生活更安全,更美好。 作为智能驾驶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小节点,地平线正秉持“让每一辆车都能搭载地平线的智能计算平台”的初心,驱动产业的连锁效应的加速引擎。让以前只出现在高端车,少部分人享用的智驾功能,通过技术普惠让更多普通消费者更早更快地接触和享受到智驾生活带来的安全和美好,才有机会实现智能化功能的“去伪存真”,并反哺到研发端,实现正向的“连锁效应”, 加速实现消费者与智驾生活的双向奔赴。 温馨提示:节目内容仅作于讨论,嘉宾推荐读物及分享仅作为嘉宾个人观点。 【本期嘉宾】 嘉宾|陈函,资深媒体人,《电车实验室》车评人 嘉宾|刘文尧,地平线资深产品经理 主播|徐冉,北京交通广播FM1039《联e会》主持人 [主要话题】 智能驾驶引领了用户需求 03:00 当隐藏式门把手变成标配 07:57 不体验,不知道智能座舱的创新好 09:59 产业链各端:降低使用门槛,为消费者打开更多窗户 11:26 车载大屏的真香定律 12:18 语音交互符合“第一性原则” 交互逻辑从手机时代就已改变 13:24 不破不立,新交互培养新用户习惯 14:42 大屏的出现,更多用户真实需求被挖掘 15:47 徐冉:大屏没有戳中我的DNA 17:07 L2级智能驾驶功能已出现几十年 20:01 期待与现实:智能化期待和技术存在落差 满足需求和引领需求的讨论 24:24 车香不怕巷子深 26:14 极客车型,是车企在秀肌肉 27:28 为什么新势力的产品力那么强? 29:50 引领需求和满足需求,谁更易成功? 不同时代汽车用户,大不同 32:13 新势力出现前,没有品牌会俯身贴近中国用户 34:28 智能汽车,让中国有了弯道超车可能 36:20 中国品牌更懂中国用户 37:05 年轻人是智能汽车的先锋体验者 38:29 智能汽车,花小钱享好体验 感性触角,让车更受欢迎 43:39 智能化让汽车更感性 44:40 五菱宏光成功的奥秘 47:44 为车一掷千金,光靠理性决策不了 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智能汽车带来的美好 48:58 地平线助力车企实现新技术普惠 52:25 让不同价位的车,都迈向智驾之路 56:19 陈函:车型更新快而延迟消费,是悖论 58:11 迭代越快,智能驾驶进程越快 59:57 自动驾驶普及,人人有责 【关于我们】 地平线(www.horizon.ai)是行业领先的高效能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以“赋能机器,让人类生活更安全,更美好”为使命。作为推动智能驾驶在中国乘用车领域商业化应用的先行者,地平线致力于通过软硬结合的前瞻性技术理念,研发极致效能的硬件计算平台以及开放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为智能汽车产业变革提供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和开放繁荣的软件开发生态,为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智能驾驶体验。 官方微信/微博:地平线HorizonRobotics 本节目由地平线出品,声动活泼&洞见广告制作
身居智能驾驶总工程师,热衷智能汽车投资......如今,连偶像剧主角人设都蹭起了智能驾驶的热度。之前《东八区的先生》在行业内引发热议,我们发现即使如电视剧这样理应经过考证,且大范围播放的影视作品,也存在对智能驾驶的诸多误读和演绎。这不禁让我们思考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智能驾驶太过于热门,而产生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主角滤镜,还是因为智能驾驶技术门槛高导致的理解难度大,存在天然的壁垒需要去消弭? 本期是地平线「脑回路FM」的创刊号,我们邀请到的是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科技投资人王煜全,地平线BPU算法负责人罗恒,以及北京交通广播FM1039主持人徐冉。他们三位分别将从产业投资,一线产品经理,以及消费者三方视角,围绕“听说,智能驾驶也有主角滤镜”这一现象进行解读。 纵观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每一个“节点突破”都会驱动产业的“连锁效应”发生,这也是行业能够蓬勃发展,从试验阶段跨越断谷,跃升至成熟阶段的基点和根本动力。地平线认为:缺乏任何一个节点,都无法实现从智能计算技术突破到高等级智能驾驶体验的跨越。因而地平线以开放之姿、高效之势,携手并赋能合作伙伴完成实实在在有意义的“节点”的积累与突破,驱动整个智能驾驶体验发生的连锁效应。 温馨提示:节目内容仅作于讨论,嘉宾推荐读物及分享仅作为嘉宾个人观点。 本期嘉宾 嘉宾|王煜全,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科技投资人 嘉宾|罗恒,地平线BPU算法负责人 主播|徐冉,北京交通广播FM1039《联e会》主持人 主要话题 智能驾驶认知鸿沟的成因 02:05 王煜全女儿灵魂发问:自动驾驶来了,我长大还有机会开车吗? 05:55 黑科技的普及存在普遍规律,热度越高说明还未到我们身边 09:59 任何先进科技都有提前量,智能驾驶创业已过最佳时间 13:07 中国在自动驾驶进程上全球领先 产品经理最爱听骂? 14:03 罗恒:批评反而是好事儿,不满反应的是需求 15:00 地平线其实是一家机器人计算平台公司 15:59 古有孟母三迁,现有为了自动驾驶搬迁 智能驾驶终极形态讨论 18:05 自动驾驶的终极形态是个人空间和超级计算机 22:39 智能驾驶的终极形态将催生交通出行服务商,不会开车是常态 26:07 车的协同将数倍赶超人的协同速度,大幅提升城市出行效率 31:25 罗恒:视觉系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不断成长,能够通过数据提升精度的传感器会胜出 32:49 地平线是智能计算平台公司,对未来趋势和工程实践的判断 智能驾驶终极形态的时间表 33:57 对智能驾驶时间表的预测 37:07 自动驾驶的两种定义:法律上的、事实上的 38:13 美好是高线,安全是底线 主角滤镜出现的偶然和必然性讨论 41:24 大众期待智能驾驶在物理世界带来革命性改变 43:06 跨越硅谷理论也适用于智能驾驶 45:57 自动驾驶技术是渐进的,购买自动驾驶功能不是渐进的 47:04 地平线高性价比计算平台方案,能满足行业的需求 狂热背后的冷静思考 49:39 交通监管者要懂监管,更要懂技术 52:36 未来自动驾驶的考核或将发生在虚拟世界 54:47 地平线整车智能在安全层面的思考和实践 年轻人对智能驾驶的认知 58:34 年轻人在买车上更理性 01:00:28 王煜全: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技术的理解不必做到透彻 01:02:06 智能驾驶技术迭代快,对年轻人友好 总结 01:05:56 智能驾驶出现的时机是偶然,但是发展的技术规律是必然 01:06:46 繁荣现象背后,我们更应该主动且冷静的思考 关于我们 地平线(www.horizon.ai)是行业领先的高效能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以“赋能机器,让人类生活更安全,更美好”为使命。作为推动智能驾驶在中国乘用车领域商业化应用的先行者,地平线致力于通过软硬结合的前瞻性技术理念,研发极致效能的硬件计算平台以及开放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为智能汽车产业变革提供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和开放繁荣的软件开发生态,为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智能驾驶体验。 官方微信/微博:地平线HorizonRobotics 本节目由地平线出品,声动活泼&洞见广告制作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