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智能驾驶总工程师,热衷智能汽车投资......如今,连偶像剧主角人设都蹭起了智能驾驶的热度。之前《东八区的先生》在行业内引发热议,我们发现即使如电视剧这样理应经过考证,且大范围播放的影视作品,也存在对智能驾驶的诸多误读和演绎。这不禁让我们思考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智能驾驶太过于热门,而产生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主角滤镜,还是因为智能驾驶技术门槛高导致的理解难度大,存在天然的壁垒需要去消弭?
本期是地平线「脑回路FM」的创刊号,我们邀请到的是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科技投资人王煜全,地平线BPU算法负责人罗恒,以及北京交通广播FM1039主持人徐冉。他们三位分别将从产业投资,一线产品经理,以及消费者三方视角,围绕“听说,智能驾驶也有主角滤镜”这一现象进行解读。
纵观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每一个“节点突破”都会驱动产业的“连锁效应”发生,这也是行业能够蓬勃发展,从试验阶段跨越断谷,跃升至成熟阶段的基点和根本动力。地平线认为:缺乏任何一个节点,都无法实现从智能计算技术突破到高等级智能驾驶体验的跨越。因而地平线以开放之姿、高效之势,携手并赋能合作伙伴完成实实在在有意义的“节点”的积累与突破,驱动整个智能驾驶体验发生的连锁效应。
温馨提示:节目内容仅作于讨论,嘉宾推荐读物及分享仅作为嘉宾个人观点。
本期嘉宾
嘉宾|王煜全,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科技投资人
嘉宾|罗恒,地平线BPU算法负责人
主播|徐冉,北京交通广播FM1039《联e会》主持人
主要话题
智能驾驶认知鸿沟的成因
02:05 王煜全女儿灵魂发问:自动驾驶来了,我长大还有机会开车吗?
05:55 黑科技的普及存在普遍规律,热度越高说明还未到我们身边
09:59 任何先进科技都有提前量,智能驾驶创业已过最佳时间
13:07 中国在自动驾驶进程上全球领先
产品经理最爱听骂?
14:03 罗恒:批评反而是好事儿,不满反应的是需求
15:00 地平线其实是一家机器人计算平台公司
15:59 古有孟母三迁,现有为了自动驾驶搬迁
智能驾驶终极形态讨论
18:05 自动驾驶的终极形态是个人空间和超级计算机
22:39 智能驾驶的终极形态将催生交通出行服务商,不会开车是常态
26:07 车的协同将数倍赶超人的协同速度,大幅提升城市出行效率
31:25 罗恒:视觉系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不断成长,能够通过数据提升精度的传感器会胜出
32:49 地平线是智能计算平台公司,对未来趋势和工程实践的判断
智能驾驶终极形态的时间表
33:57 对智能驾驶时间表的预测
37:07 自动驾驶的两种定义:法律上的、事实上的
38:13 美好是高线,安全是底线
主角滤镜出现的偶然和必然性讨论
41:24 大众期待智能驾驶在物理世界带来革命性改变
43:06 跨越硅谷理论也适用于智能驾驶
45:57 自动驾驶技术是渐进的,购买自动驾驶功能不是渐进的
47:04 地平线高性价比计算平台方案,能满足行业的需求
狂热背后的冷静思考
49:39 交通监管者要懂监管,更要懂技术
52:36 未来自动驾驶的考核或将发生在虚拟世界
54:47 地平线整车智能在安全层面的思考和实践
年轻人对智能驾驶的认知
58:34 年轻人在买车上更理性
01:00:28 王煜全: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技术的理解不必做到透彻
01:02:06 智能驾驶技术迭代快,对年轻人友好
总结
01:05:56 智能驾驶出现的时机是偶然,但是发展的技术规律是必然
01:06:46 繁荣现象背后,我们更应该主动且冷静的思考
关于我们
地平线(www.horizon.ai)是行业领先的高效能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以“赋能机器,让人类生活更安全,更美好”为使命。作为推动智能驾驶在中国乘用车领域商业化应用的先行者,地平线致力于通过软硬结合的前瞻性技术理念,研发极致效能的硬件计算平台以及开放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为智能汽车产业变革提供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和开放繁荣的软件开发生态,为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智能驾驶体验。
官方微信/微博:地平线HorizonRobotics
本节目由地平线出品,声动活泼&洞见广告制作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