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的记忆会是什么样的? 或许是夜晚母亲轻轻开门掖好的被脚 或许是雨天校门口突然出现的父亲的摩托车 或许是离别的车站奶奶被飞驰的列车掀起的满头银发 又或许只是饭桌上的一道简单的菜肴 一年四季,一日三餐 一餐一饭,满是家的味道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可爱的鸭鸭来到节目中和大家一起从挑食的过去讲起,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诉说在外求学的我们对家的想念。 本期节目由 与流心蛋有不得不说往事的———33 和爸爸结成反抗妈妈做菜联盟的——耳东 以及对爸爸烩菜避之不及的五百年难得一见的美女——鸭鸭 1:30 贵州折耳根与挑食记忆 3:05 关于别人家的菜肴 4:20 关于辣子的记忆 6:30 本地人:“这菜根本不正宗!” 9:30 挑食大户对抗记 14:20 流心蛋记忆:“你的嘴怎么流出了黄色的口水?” 18:00 那些年爸妈说过的谎言:可乐的一百种别称 20:20 鸭鸭家的烩菜配方:取决于昨晚剩的菜 22:10 上了大学之后最思念的一道菜
当第一炉香燃尽后, 女性的出路到底在哪儿? 如何感受张爱玲笔下的“末日感”? 当“新女性”真的被创造出来, 男性又该如何自处? 一篇真正的“大女主”日记都写了些什么? ……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中文系的朱老师,一起从张爱玲笔下冒着雾气的香港城出发,从“第一炉香”说起,辗转于文学与作家之间,看看他们笔下的女性角色如何说话。 “生活是很复杂的,文学给我们在年轻时候多一种参考” 主播:黑黑、猴猴 嘉宾:朱老师 本期节目推荐阅读: 第一炉香燃尽后,女性的出路到底在哪儿——《沉香屑·第一炉香》张爱玲 “末日感”下的爱情——《倾城之恋》张爱玲 启蒙者的“唤醒”——《伤逝》鲁迅 当“新女性”真的被创造……——《创造》茅盾 女性“主体意识”的爆发——《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 “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娜拉走后怎样》鲁迅 5:16《第一炉香》里的空间: 香港、上海、长三堂子 9:45原著深刻的地方在于葛薇龙是在是清醒的状态下选择 17:24葛薇龙为什么选择乔琪乔 21:29张爱玲的作品中,爱情是借口 23:39张爱玲的作品是将生活的现状告诉你,而没有给出出路 29:16茅盾的《创造》:当女性被启蒙,男性会怎样 33:45突破男性视角的叙事: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37:28丁玲,现实中的大女主 47:18女性话语权的落实在于制度的保障
离告别2021只有不到48小时了,又到了跨年的时候。时间好像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只有到身上的衣服一件件地加厚、老师开始宣布期末考核的时间、音乐榜又被圣诞要你命占领时,才恍然发觉,一年又快接近尾声。 在我们发出的年度回忆投稿征集里,有许多小伙伴们向我们分享了这一年特别经历。有的小伙伴参加了进博会的志愿者,有的小伙伴迈出了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有小伙伴经历了恋爱与失恋。那么,日新说的小伙伴们在这一年又有哪些回忆呢?欢迎打开这一期的日新说,一起听听我们的2021。
等夏天的橙味汽水售罄 玻璃瓶身不再冒汗的时候 暑假也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了。 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不长不短 每一个我们 无论是居家悠闲或是出门旅行 晒一轮夕阳 听一首歌 只要这些时刻足够使人向外拓展或是向内审视 就能够帮助我们跨过那些未敢涉险渡过的河 今天 我们就聊一些“向外拓展”的故事 走出校园这座象牙塔,成为社畜也需要经历“入门考试”,外出实习几乎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是拨开云雾见青天的途径之一,于是今天我们找来了两份“历年真题”,和她们谈谈自己在大厂实习的心路历程与收获的经验。 本周主角 “附加卷”主播——33 “卷一 ”——在笑果学习了两个月脱口秀的十点(划掉) “卷二 ”——成功打入b站内部的阿岚 在节目开始之前,提前感谢你的收听!
今天,来聊聊许多年后,当我们即将离开学校迈入社会,当我们以成年人的视角回头看曾经那个拿着画笔,或是踢着脚靶的小孩,到底是会后悔还是庆幸。小时候的兴趣究竟对我们的成长有多大的影响?爱好,究竟对人生来说有何意义。 本期节目,由: 曾经习武七年如今武功全废的黑黑 与 曾经全面开花如今只是话多的耳东 倾情讲述 1:17 黑黑的隐秘技能:跆拳道 5:39 耳东: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开花 8:23 耳东对美术班最深的印象竟是幽默大师 9:40 耳东在艺术类兴趣班里收获了什么 11:44 黑黑在跆拳道兴趣班里收获了什么 16:01 耳东学兴趣班的原因竟然是 20:48 对于兴趣班的学习引导很重要 23:47 黑黑在学跆拳道中的搞笑经历 31:40 耳东在学艺术时的搞笑经历 36:28 学兴趣班的最终归宿是给大家表演一个 37:52 兴趣是生活中的一片绿洲
想与奥观海获得一个学位一共分几步走?美国法学院的“养蛊”式考试模式是怎样的存在?为什么美国的助学贷款是阶层固化的工具?美国法律博士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沪上知名法学院的西瓜老师,与大家一起分享她在美国读法律博士的那些事,手把手教你如何与奥观海读一个学位! 本期嘉宾:西瓜 知名法律院校法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与文学双学士,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全额奖学金法律博士,拥有中国律师执业资格以及美国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于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多篇文章,主持并参与多项立法研究课题。 主播:楠哥 沪上知名法学高校传播学院里的经济学博士。 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 4:40 取得美国法律博士学位的入学条件 10:30美国法律博士入学考什么—逻辑考试 17:19 在法学院学什么之——法律检索 22:04 在法学院学什么之——证据规则 27:03 在法学院学什么之——法律诊所 30:14 中美在庭审方面有什么不同 35:39 学生贷款在美国是怎么样的存在 41:21 美国法学生的日常是什么样的 48:39 中国学生学习英美法的价值
主播 | 猴猴 小马 嘉宾 | 韩院长 扔快递盒之前不涂抹地址信息,会招来不法之徒吗? 某短视频软件把你的土味自拍视频推送给你妈,你能拿起法律的武器吗? 百年之后,你的后代是否可以要求继承你的保存了深夜emo发言的私密社交账号?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请到沪上知名法学高校数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韩老师为你答疑解惑。本期节目中,韩院长将和大家探讨:什么是数字空间的断链权?软件有获取我们通讯录信息的权利吗?网络聊天中的隐私权该如何界定?个人账号的继承权该怎么执行? 深入了解相关话题,可关注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公众号:数字法治
糖炒栗子和烤红薯的香味萦绕在鼻尖的时候,就是在提醒我们现在已经立冬啦。最近全国各地几乎都在经历一夜入冬的考验,而独自离家去到另一个城市求学的“马源组合”,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加渴望家乡的温暖。 小时候第一次离开家人被送到幼儿园的那天,相信给很多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到中学生活结束,我们脱离了对家的依赖后,又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开辟新的一片天地,这是自古以来人类探索自然所遗留的天性。 于是,在那片陌生却充满的吸引力的新天地里,我们一边探索新的生活,一边发现衣食住行上的差异;享受着没有家人约束的自由,又在产生落差感时想念家的温暖。 这一期日新说,由: 想家、脆弱且补考的野生小源 逃出“高中监狱”的自由小鸟——小马 以及 被妈妈欺骗但变得独立的本地黑黑 倾情吐槽(不是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