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0 上海是一个巨大的迪士尼

步入迪士尼,童话世界的城堡建筑、缤纷梦幻的花车环游以及温暖和善的工作人员,一切都构筑起“爱与希望”的乌托邦。乐园之外,再次面对的现实世界会变成何种面目?我们该以何种姿态来对待“迪士尼式的快乐”?而作为“现代都市”象征的上海是否也是人们心中的“乐园幻想”? 图源/《疯狂动物城》 本期日新说,我们从最初对于乐园的幻想聊起,探寻“迪士尼”对于个体的感受塑造,也进一步探讨“乐园”视角下的上海形象。 当我们不觉得只有在迪士尼才可以获得快乐的时候,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主播】 早早接触蟾蜍乐园の33 幻想过迪士尼是开放世界の黑黑 【时间轴】 * 05:05 在蟾蜍乐园,从游客变成游乐设施 * 08:21 小学生黑黑:迪士尼有多好玩,我根本不敢想象 * 12:57 从来没踏进过迪士尼,但总感觉已经去过很多次 * 16:24 成年人比孩子更需要乐园 * 21:54 来迪士尼,感受一些超级真实的虚幻 * 30:54 迪士尼化的上海,是一座真正的乐园吗? * 34:28 说到麦当劳化,就…就想吃麦当劳 * 40:17 我感受到的快乐,片刻又长久 * 43:19 跨出乐园大门,愿你依然充满爱与希望 【提及】 * 沪漂几年,才懂上海是座迪士尼 * CTPI专题|从主题公园到主题城市:中国城市空间迪士尼化现象反思 【音乐】 《Try Everything》-Shakira 【制作】 剪辑:猴猴 文案:33 【联系我们】 微信搜索chipssavedtheworld添加日新说加群小助手,进入听友群

44分钟
99+
1年前

vol.78 很高兴我们对当代艺术也有自己的理解

掐着上海双年展的尾巴,猴猴和黑黑来到了当代艺术博物馆。 对猴猴而言,比艺术展更艺术的往往是艺术展上的人,从此她不敢对馆内的任何艺术品下轻易的判定。 而黑黑的大多数观展都不知为何在饥饿的状态下进行,艺术的洗礼掏空了她的身体,让她在展后吃饭这件事上永远重蹈覆辙。 而在观展中,她们还遇到了一个共同的疑问:我们应该怎么看当代艺术? “空间与系统”“电影尚未被发明”“神智学与人智学”“反射疗法”……花里胡哨的术语让我们炫目。但离开展签,我们应该如何展开我们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或许当代艺术与我们的距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远。理解艺术不需要专业的学习,抓住第一次直面艺术时的触动,这就是我们与艺术建立连接的时刻。 【主播】 被当代艺术吸干能量の 猴猴 和 黑黑 【时间轴】 02:20 观展双年展,我的能量被抽干 06:58 黑黑推荐:《两个地平线》 09:49 艺术第二,安全第一 13:04 所以,反射疗法到底是什么 13:54 比展品更艺术的是看展的人 18:29 黑黑惊吓:《愚人船》 20:47 猴猴推荐:《原民电影院,愚民电影院》 27:45 早鸟票也是一场对记忆的考验 37:55 当代艺术是不是形式大于内容了? 40:13 我们可以怎么看当代艺术 【音乐】 《Portrait Woman》——濱田金吾 【制作】 剪辑:猴猴 文案:黑黑 【联系我们】 微信搜索chipssavedtheworld添加日新说加群小助手,进入听友群

47分钟
99+
1年前

vol.77 寻访记忆,当手机进入我们的生活……

手机的发展贯穿我们的成长历程,一块电子屏幕的从无到有,牵连着多少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手机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它的多功能一体化方便了使用,但也切割了不同功能的边界感,生活的模块被打散。 在过度使用手机后陷入虚无的这个晚上,你是否也开始回忆那个没有手机的时代。 本期节目,我们细数了曾经握在手中的历代手机,讲述和它们相关的成长故事,回忆小时候拥有第一台手机的乐趣和对它的珍视,重新感受智能手机对生活和交流方式产生的巨大影响。 图源/《濑户内海》 【主播】 拥有千颂伊同款手机の猴猴 目送手机飞出掌心の黑黑 与贪吃蛇激战整夜の泡泡 【时间轴】 * 04:30 小学生泡泡:手机这么珍贵的东西……我也可以拥有吗?! * 05:58 与手机初相遇:科技含量过高,无从下手! * 07:29 手机,我最初的时尚单品 * 10:17 贪吃蛇与响亮的诺基亚按键 * 11:23 谢谢,我的手机收藏家叔叔 * 17:17 手机:我自由了;黑黑:我石化了 * 19:30 时尚单品II:表叔留下的无声耳机 * 21:30 设备不是看动漫的限制 * 25:06 谁给爷爷的手机里下了霸总小说?? * 26:36 好遗憾,苹果最终没有发展成一根棍 * 28:51 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音乐】 《キャミソールの女》——金子隆博 【制作】 剪辑:猴猴 文案:黑黑 【联系我们】 微信搜索chipssavedtheworld添加日新说加群小助手,进入听友群

34分钟
99+
1年前

vol.76 我一直以来都罪孽深重,但不知道犯了什么罪

“真是白养你了!”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这些曾是母父脱口而出的话,但却在孩子心头生根发芽,一直生长了许多年。作为孩子的我们,肩负着期待的同时,为何又在不断质疑自我的价值?作为母父的她们,给予我们的爱是否可以被定义为无私?家庭的教育最终带给了孩子什么? 图源/《凪的新生活》 本期节目我们从《你好,李焕英》聊起,从贾玲作品中“以自我毁灭来偿还母亲幸福”的情节出发,试着探索我们内心深处负罪感的来源。节目的最后,我们也许能从讨论中窥见一丝解脱的答案。 别深陷拯救母父的漩涡,让彼此作为独立的个体,解决自己人生的课题 【主播】 曾经“罪孽深重”如今“学着轻松”の33 被王牌杀器乱杀一通の黑黑 【时间轴】 * 04:25 我一直以来都罪孽深重,但不知道犯了什么罪 * 10:00 “白养你了!”——很抱歉我不是一笔物超所值的投资 * 12:57 “如果不听话,我就不要你”——养狗如养人 * 14:44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世界皆我掌控 * 17:45 妈妈,现在我打碎碗不会下意识看向你了 * 25:56 你不先在家里吃苦,到社会上还怎么抢苦吃? * 29:27 自由还是安稳?可惜我既没有,又没有! * 37:28 王牌杀器:你现在可是住在我的房子里 * 40:18 自我毁灭式的偿还,换来母亲的幸福和负罪感的清零 * 43:36 少替别人承担想象的痛苦 * 45:14 妈妈的爱不是完美的,所以我也不用再做完美的小孩 【音乐】 《空飛ぶクジラ》——大瀧 詠一 【制作】 剪辑:黑黑、33 文案:33 【联系我们】 微信搜索chipssavedtheworld添加日新说加群小助手,进入听友群

47分钟
99+
1年前

vol.74 冬天是一个巨大的火锅杂烩

冬日的杂烩中都有些什么? 是不得不见的亲戚朋友,还是数不尽的砂糖橘,又或是稍遇温暖就见到的周公。最适合冬天的发型是什么?下雪一定是冬天最令人期待的事吗?在每个不想起床的早晨,我们又会有一刻思念夏天吗? 图源/《四重奏》 在本期节目中,33与黑黑围绕冬日话题展开了各项提名,在这场巨大的火锅杂烩中,寻找那些最适合冬天的事物,以及那些不得不在冬天做的事。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季候流转下生存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在自然中享受朴实的生活。 在沸腾的锅边,冬日会代替没劲的我原谅一切。 【主播】 因教妈妈打字而“倍感温暖”の33(冒出熊熊烈火·版) 分不清寒冷冬日还是七月飞雪の黑黑 【时间轴】 * 03:15 一到冬天,妈妈就变身“红心火龙果” * 06:12 黑黑在冬天最适合见的人居然是?! * 09:10 虽然睡在一张床,但从未遇见过彼此 * 10:50 33外婆火炉旁的视频通话巡“打” * 14:00“教练,我再也学不会打字了!” * 18:36 黑黑反季节旅游:可把我聪明坏了! * 21:25 逐渐升高的温度不断回应着“夏天”的思念 * 30:10 打雪仗,但是脑袋大小的雪球 * 40:00 冬天包容一切,就像黑黑家的火锅杂烩! 【音乐】 《First Love》——宇多田光 【制作】 剪辑:33 文案:黑黑 【联系我们】 微信搜索chipssavedtheworld添加日新说加群小助手,进入听友群

42分钟
99+
1年前

vol.73 谁的城市,谁的上海2

初到上海,高耸的写字楼割裂日出的光芒,四散的雾气如巨兽般吞没每一个外来者;再见上海,只是“身在异乡”便足以湮灭积攒的勇气,窘迫与局促是每次交手的主旋律;重看上海,和陌生与差异并存,在流动的盛宴中找寻自己的节奏,锚定自己的坐标。 十三岁的魔女琪琪离开故乡小镇,踏上旅程,遥远且陌生的海滨城市既是修行的难关,又是新的家园。十八岁的33离开家乡,奔赴上海,奇幻又复杂的现代都市既是求学的远方,又是与生活交手的战场。本期节目,我们从城市的初印象聊起,从陌生到熟悉,从家乡到异乡,以一座城到另一座城为线索,探寻如何抓住生活变迁和时间累积中沉淀下来的归属感,即使在他乡,也能不再流浪。 其实,每座城市有着自己的节奏,你无需去配合。因为就像魔女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城市一样,你也会找到与之契合的家园,而那座城市可以是上海,也可以不是。 图源/《魔女宅急便》 【提及】 * 《千与千寻》吉卜力·宫崎骏 * 《魔女宅急便》吉卜力·宫崎骏 【主播】 坐绿皮火车去上海の33 和33共享上海经验の黑黑 【时间轴】 城市认知的初步建立 * 06:04 地图上奇怪地名的由来 * 07:11 具有生命力的方言,带着本地生活的经验性和地域性 * 07:39 学校教会我如何认识一座城市 * 10:52 通过走进朋友的生活,我走进这座城市 初到上海:城市概念的颠覆 * 16:00 妈妈,我们坐绿皮火车去上海 * 17:45 上海应该有旧的东西吗? * 19:12 下火车站后,我们打车到了火车站的背面 * 23:29 流动的城市,流动的夏日晚风 * 25:46 无论我何时到达,它都以醒着的状态迎接我 与上海面对面:扰乱后的重建 * 28:24 这一次,我直达上海根部 * 29:32 我的姓名也会被汤婆婆夺走吗 * 30:53 如果有一天我在上海陈尸荒野…… * 33:26 修电脑:有限的敏锐 * 36:24 去看病:五辆公交也到不了的医院 * 37:35 一千元起步的上海“交手费” 为什么上海很“大” * 43:33 超级都市的城市奇观 * 45:28 步行到功能区VS坐一个小时地铁去吃饭 * 47:36 街道严选——美味的代表 * 51:42 和魔女琪琪一样,找到自己的城市 【音乐】 異邦人-久米小百合 【制作】 剪辑:黑黑 文案:33 【联系我们】 微信搜索chipssavedtheworld添加日新说加群小助手,进入听友群

53分钟
99+
1年前

vol.72 谁的城市,谁的上海

本期的主播猴猴与黑黑,是上海万千女孩中最平凡的两个。她们住在人气美食永远到不了的郊区,从小把去市区叫做“去上海”,几乎不曾拥有超过十点的城市夜生活。 图源/《小时代》 * 那么,在猴猴和黑黑的眼中,上海是什么样子? 作为只会听沪语不会说沪语的上海小囡,猴猴心中的上海总是一个具体又模糊的存在。而对于生活在渡口旁的黑黑而言,过江地铁的开通意味着轮渡班次的减少,城市的变化具象化成了每一声轮船汽笛。 上海存在于老洋房和梧桐树之中,存在于工人新村与老字号之中,存在于大雾下停运的摆渡船之中。真正的上海,存在于生活在此的人们的交往和互动之中。 我们能从上海中提炼出许多符号,然而城市的独特魅力在于是否能与人的生活相融。离开社交媒体上的标签与符号,放下对身份的无尽追问,猴猴与黑黑正在探寻自己与这座城市建立的真正关系。 猴猴与导师的对话 【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品】 王家卫-电视剧《繁花》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主播】 在雾天等待着江对面的同学来上学の黑黑 听不懂驾校教练的嘉定话,所以只能与其进行情绪交流の猴猴 【时间轴】 02:36 对于郊区人民来说,去市区叫做“去上海” 03:09 《人气美食》介绍的店永远不会在我家门口 04:39 猴猴的松弛感在老字号面前彻底破防 05:43 每次看戏都要上演《花束般的恋爱》的黑黑(指赶末班地铁) 09:53 渡江上学之爷爷骑电瓶车带我冲出大雾 13:18 猴猴和胡歌是半个校友 15:25 老闵行——黑黑对于城市工业的最初印象 18:04 梅陇——老公房、锦江乐园与猴猴的童年回忆 20:04 痛!在南京路坐小火车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是… 22:23 听不懂驾校教练的本地话却能学会开车的方法是… 23:35 保育上海话,保育本地话! 27:43 乡音电波:在异乡寻找我的同乡人 29:41 谁的城市?谁的文化? 32:03 真正的上海存在于人与城市的交往之中 【音乐】 伍佰-楼仔厝 【制作】 剪辑:猴猴 文案:黑黑 【联系我们】 微信搜索chipssavedtheworld添加日新说加群小助手,进入听友群

36分钟
99+
1年前

vol.71 社会的完美主义,我的完蛋主义

完美主义使我无法开始也无法继续,也让我失去了拥有完整经验的机会。 本期节目,33与黑黑回溯自己与完美主义的过往,在与自我的交锋中反思和完美主义共存的那些事件。 完美主义让人没有那么害怕“人生没有结果”这件事,它给予我们闭合的逻辑,让我们得以站在此刻透析未来。然而,开放的人与环境却意味着非常多的不确定性,于是我们发现人的不完美才是最真实的情况。 图源/《强风吹拂》 如果暂时还无法逃脱完美的概念,那不妨去重视成为完美的过程,而不是重视完美的结果。也许成功与失败之间存在着某种守恒定律,人生的主线任务也因人而异,但在这场巨大的开放世界游戏中,希望我们能接受插曲,享受成为不完美的存在。 【主播】 像兵马俑一样跑步の黑黑 漫步着捡垃圾の33 【时间轴】 我与完美主义的过往 * 01:48 我的完美人生,从完美人设开始 * 12:33 我无法掌控成功,也无法掌控失败 * 14:40 进击的黑黑之以兵马俑的姿态跑接力赛 * 16:40 这一次我允许自己承认:我超越了所有人 * 21:35 我能力的界限在……哪里? * 26:55 完美是无限可及而又不可及的状态 完美主义的困扰:无法继续与无法开始 * 30:40 狂妄理性之站在此刻透析未来 * 38:10 失败守恒定律:我不在这儿失败,就在那儿失败 * 38:55 因为大家太勤奋了,所以这个社会才会越来越糟! * 42:15 这位员工,我将用五分钟了解你的人生 反思完美主义 * 47:10 既高又低的标准 * 49:17 警惕在开放的区间里寻找极限 * 49:45 我们得学着和所有的问题,动态共存 * 51:20 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一个生长性的概念 【音乐】 ゲスの極み乙女。-はしゃぎすぎた街の中で僕は一人遠回りした 【制作】 剪辑:黑黑 文案:黑黑 【联系我们】 微信搜索:chipssavedtheworld 添加日新说加群小助手,进入听友群

55分钟
99+
1年前

vol.70 A面B面意大利面,学术论坛也有这一面

思想交锋、观念碰撞......没错,这是学术论坛; 经费危机、茶歇比拼......没错,这也是学术论坛! 参加学术论坛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学术论坛包含哪些内容?一场学术论坛又是怎样被组织起来的? 本月月初,猴猴参加了她人生第一次研究生学术论坛。同时作为与会者与幕后工作参与者,本期节目猴猴将给大家带来学术论坛的AB面:搞学术但是吃也很重要、招待日本同学当然要用宇治抹茶、睡着但依然能点评论文的沉睡的小五郎老师… 一场学术论坛,不只是思想的激烈交锋,也是一次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相碰撞的经历。正像节目最后所说的,在这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有精彩的观点,也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人和事。 【主播】猴猴 【嘉宾】Ringo、红笔 【时间轴】 02:58 十月了,不得参加一个学术会议? 04:37 旁听其他会议,误入大佬专场 05:46 学术论坛体验I:管你听不听得懂,我先问了再说 06:39 学术论坛体验II:原来,你也玩原神 08:56 学术论坛体验III: 睡着,但依然能点评论文的毛利小五郎老师 10:08 幕后大揭秘I:一场会议的议程是怎么组织的 14:07 幕后大揭秘Il:后勤工作,p人地狱 16:58 赶ddl大法,全球通行 22:47 newbee的茶歇vs经济的茶歇 26:17 工作摸鱼,然后被现场抓包 28:43 不只是交流论文,也是交朋友 【音乐】 金子隆博-キャミソールの女 【制作】 剪辑:猴猴 文案:猴猴 【联系我们】 微信搜索 chipssavedtheworld 添加日新说加群小助手,进入听友群

38分钟
99+
1年前

vol.69 好巧啊,你也刚和父母吵完架所以变身学习机器啊

如果吵架中有角色,你会是豌豆射手还是高坚果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回忆起那些争吵的故事,在其中看见冲突的回避与否,窥得沟通达成的可能性。 图源/《问题餐厅》 吵架的对象可能是家人朋友,也可能是陌生路人。吵架的内容可能是鸡毛蒜皮,也可能是理念观点。吵架的后果可能是体谅和解,也可能是从此陌路。 我们直面冲突,相信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将对世界产生效应。我们化解冲突,明白选择哪条道路可以达成共同的目的。 在无数次的争吵中,用或激烈或平静的语气说出最真实的想法,过往的冲突给我们带来历练与成长,穿过吵架的硝烟,我们将变得更加强大。 祝曾经不敢吵架的我们,能够痛快地吵一次架吧! 图源/《问题餐厅》 【主播】 在理发店开启教学模式の黑黑 被气到后怒写一整本物理作业の33 默默成为公交车地毯の泡泡 【时间轴】 * 3:45 如果用植物大战僵尸里的植物形容你的吵架风格… * 5:03 黑黑的理发店风云(feat.Mc Tony) * 10:13 从泡泡变成“炮炮”的成长历程 * 14:42 3の蛰伏之从不打无准备之仗(来听爽文) * 19:38 当你吵了无可挽回的架 * 22:25 小时候的赌气式吵架 * 26:17 长大后在“吵架”中的收获 * 28:43 观点的冲突能实现更有效的沟通 * 33:00 吵架是激烈但有效的沟通 【音乐】 Fica Frio Amigo—Redeemin' 【制作】 剪辑:泡泡 文案:黑黑 【联系我们】 另外,我们还开设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来玩!

37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