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楠哥 嘉宾 | Alex、Eric 本期节目作为毕业季系列话题第二弹,我们邀请到了Alex和Eric两位青年教师,一起从高校教师的视角“毕业复盘”,与大家继续聊聊毕业这件小事儿。 当日历一遍遍翻到六月又撕去,夏天一次次结束又重来 作为大学教师的他们,每年六月都会见证一场名为毕业的告别; 这些毕业“老炮”眼里的毕业是什么样子的?是象征离别还是象征新生?当他们面对自己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毕业,是否也有过迷茫?在这个人生的路口,当年的他们如何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是在低头寻找六便士中兜兜转转;还是选择抬头追逐月亮,孤勇向前?他们又会如何解答当下毕业生的困惑? 3:41 新闻传播学教授也曾三战考研 10:50 10年后回望,本科毕业时的理想,都实现了吗 14:56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所学专业的看法也不同 26:00 工作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这个世界 27:38 大学教师的毕业季心声:我们慢慢老去,总有人正年轻 33:30 初入社会时面对的困难与挣扎 42:02 Q&A1. 二战考研怎么调整心态 46:56 Q&A2. 达不到别人对自己的预期怎么办 49:52 Q&A3. 毕业后,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 54:07 Q&A4. 不再喜欢自己的专业怎么办 59:32 Q&A5. 人生是否没有永恒正确的事情
主播 | 33 CC 嘉宾 | 卷卷、小铁、小艾 当夏天开始被成片的绿色覆盖,记忆的碎片在风里飘飞,稀松平常的小事不知何时成为了离别的信号。回望大学四年时光,我们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怎么样的记忆,或许又生出了怎样的疑惑呢?本期日新说,邀请到三位应届毕业生来分享关于他们的大学四年。 关于毕业,大概是我们从五湖四海而来,最终也向山河烂漫处奔去。
主播 | 猴猴、黑黑、泡泡、小马 > 多年以后,当日历翻到六月, > 早已远离试卷的我们总会想起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又到一年高考时。回忆起高考,你心中最先想起的是什么?是教室里每一个奋笔疾书的夜晚,是查成绩时颤抖的双手,还是得知高考延期时的复杂心情…… 今天的节目,让我们和来自上海卷、全国II卷、全国III卷的四位前高考选手们一起,聊聊关于高考的那些故事。 9:27 当班级旅行遇上高考出分 16:04 有人英语听力可以考两次? 19:37 小马の实力至上主义的教室 24:29 午觉中,请伸手 32:00 一碗豆腐花引发的惨案 34:04 “我是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呢?” 38:31 一直A+的科目突然背刺我 42:08 都十一点半了,别在钉钉里卷啦 50:31 填志愿,主要看心情
主播 | 黑黑、耳东 嘉宾 | 泡泡、33、温同学、七喜 > 提到童年,你会想到什么 > 报刊亭的漫画杂志? > 中二少年对于主角之位的执念? > 登台表演时所散发的自信光芒? > 每一颗乳牙的最终归宿? > 还是临睡闭眼,那些轮番出现的童年社死场景…… 无论是中二少年的交友历程,还是一颗牙齿所留住的时光,又或是攒钱买上一本漫画杂志,都是属于每个小朋友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童年时的悲伤与快乐,痛楚与美好,每一次与他人的碰撞,与自己的相见,都使我们变成现在的模样。 今天是儿童节,虽然已经无法重返童年,但希望我们这些“过期儿童们”能依旧拥有探索生活的好奇和勇气。 05:00 泡泡上学只带小板凳 10:27 对于主角之位的执念 16:00 专属于33的潮流舞团演出 17:18 “Come On 逆战逆战来也!王牌要狂野!” 27:00 成年人的美好独立生活竟然是…… 28:15 我的叛逆期产生于幼儿园 33:20 刚好的年纪遇上刚好的游戏 38:18 那些还能一起回忆童年的朋友
主播 | 33 CC OO 什么时候会开始想家? 对于上海大学生来说,大概是每一天。 不知不觉间,已经是封校的第七十六天。习以为常的生活成了最奢侈的希望,曾经触手可及的自由变成了稀缺品,而我们也在发生着许许多多的变化。 当灾难来临,我们从疫情开始的惶恐与虚幻,再到努力适应和积极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虚无缥缈的希望成为了最折磨人的东西,曾经内心的美好的期许如梦幻泡影般溃不成军,渴望在内心深处扎根,叫嚣着自由。 无论是七十天,八十天,这样的数字实在是难以概括这段时间的遭遇,也难以言说内心所有的伤痛与苦楚,于是我们这次尝试从个人出发,从干涸的生活中找寻属于我们的希望。虽然最终遗憾错过了上海的春天,但还好在夏天开始的时候,我们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途,也为这段旅程画上了句点。 最后,祝大家回家快乐,拥有一个自由的夏天。
主播 | 33 小马 楠哥 > 关于记忆中妈妈的样子, > 是晚自习放学后站在校门口, > 人群中大声呼唤你的她; > 是倾盆大雨的夏天顶着蓝白条纹伞, > 狼狈不堪的她; > 是机场门外深邃夜色中, > 突然挥着手出现的她; > 是由过往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又一个温暖瞬间组成的爱你的她。 > 碎碎念念,岁岁年年, > 将生活用爱意填满。 提起妈妈,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母亲节刚过,我们录制了一期关于母亲的节目。节目里,33分享了妈妈教给自己的生活道理:学会感恩、接受普通人以及不一样的“成功定义”,小马讲述了成长过程中妈妈的坚韧对自己性格养成的影响,楠哥则从女儿和母亲的“双重身份”角度分享了自己不一样的感受。录制过后,我们才发现原来真正的生活哲学大师是妈妈。 妈妈的存在,给我最特别最鲜活的爱,于是悲伤和苦难都可以被战胜。 7:55 “难道我只有在母亲节才是你的妈妈吗?” 11:44 一岁半的小小楠给楠哥买锅巴礼物 22:38 成长中妈妈为我们做的事 37:02 面对真实的世界,妈妈教给我们的道理 54:24 小马从妈妈身上学会坚强 58:00 成为母亲之后,楠哥与父母和解
主播 | 黑黑 泡泡 嘉宾 | 薇薇老师 你会用“普信”形容自己吗? 脱口秀大会之后,“普信”这个词汇进入到所有人的视线中。疫情当下,我们暂时离开外界,拥有很多闲暇时间用于自省。脱离了社会群体之后,在自己的空间里我们终于从“普通人”变成自己的“主角”,但是此时,“如何自处”又成为了大多数人烦恼的主题。本期节目,我们将会和薇薇老师一起,在为“普信”拨乱反正的同时,解答关于“自处”的难题。 在人生这个剧本当中,规则好像是每个人带着不同脚本去做世界的配角。但是拥有着不同“前情提要”的我们,要如何在与一群优越的其他人一起走主线剧情的同时,发现自己原来也可爱?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自信也是一种本能。 这一期日新说,我们一起做“普信人”。 7:16 “普信”暗含男女性在社会期许上的差异 11:58 什么导致了自恋 20:16 我们的自我价值判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6:34 “恰到好处的挫折” 35:49 普通不代表没有价值
上海因疫情封控将近30天时间,我们见证了太多的魔幻瞬间。谁会想到在均价10万一平的小区里,有人会因为吃不上饭而抱团取暖;可乐取代黄金,成为这座金融中心的硬通货。2022年的春天,在疫情带来的恐慌之下,很多上海人因为社区团购第一次感受到了邻里之间的温暖与爱。 疫情之下,在上海想要买到一个鸡蛋需要几步? 社区团长是怎样为居民续命? “冰冷”的楼道如何变成“温暖”的港湾?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长宁区某社区的团购组织者们,一起聊聊在上海做团长的那些事儿。 本期嘉宾 猫奴 Rose——团购发起者、团购公约起草人、楼长、社区志愿者 科研女工 Jack—— 团购发起者、团购公约起草人 理工硕士 任莺——团购公约拟订参与者、供应商资质审核者、团长 资深企业内训讲师 珊珊——团长助理、楼长助理 外企白领 小周——楼长 博物馆展览策划 小郑——社区志愿者 非典型金融程序员 小郭——社区志愿者 2:22 团购公约发起的背景 7:52 团购公约如何制订 9:38 制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3:56 团长的工作是什么 16:14 团购中的小插曲 19:12 楼长的工作是什么 21:47 楼长工作中的波折 27:05 楼长助理的工作是什么 32:00 楼长助理的“破案”故事 36:51 为什么加入志愿者的队伍 38:52 志愿者的工作包括什么 41:19 第一单团购成功背后的故事 49:53 组织团购的过程中面对的质疑 55:08 团购经历中的感受
春意渐浓,窗外的山茶花如火如荼地开放着,而平日里常路过的枯树也在一夜之间白花开遍,距离封校第一天已过去半月有余,最初的错愕与慌乱,已经在两周的隔离中逐渐消散。回顾这十四天的封闭生活,除了煎熬与难捱,也有很多特别而难忘的经历。这一期,日新说邀请了老朋友“楠哥”和她的“限定隔离室友”尔雅老师从教师的角度分享她们的隔离生活。 自第一期节目启动后,日新说后台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温暖的留言,有可爱活泼的小强学妹和一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听众朋友,其中收到了一封来自校内疫情中心区域同学的特别来信,与我们分享了一些浪漫的粉色落日与温暖瞬间。这些投稿将会在接下来的节目中陆续放出。而我们的征稿活动也将持续进行,欢迎来信。 嘉宾:尔雅老师、楠哥 主播:33
昨日还在相约出校春游的朋友,穿上了白色的防护服,在深夜的校园里挥舞着手指引方向; 平日里嬉笑打闹的同学,拿起相机赶赴现场,直到凌晨天光乍亮; 日日生活的校园突然空空荡荡,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 本期节目录制的时候,是我们所在的学校宣布封校的第一天。 疫情开始到现在,在封校管理的不真实和真实的慌乱之中,才感受到疫情距离自己这么近。这是一期很特别的日新说,作为疫情亲历者,我们可以看到操场上的志愿者们坚守的背影以及面对疫情时团结互助的所有人,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同学在面对疫情时滋生出的不安焦虑与难过压抑,于是我们想到做这么一期节目以看似轻松的口吻来记录下这个特别的时刻,希望能够在这个严肃的时刻带来一点点放松的时间。 今天,日新说开启疫情特别企划系列,用声音记录我们在疫情下的真实生活。如果你正在受到疫情影响,或是曾经经历疫情,欢迎通过图片、文字或者声音的形式向我们投稿,希望能为全国各地的伙伴们提供一个情绪分享平台。
关于京剧的记忆是什么? 是不曾见过的春色如许的梨园盛况 或是电视机里滚动播放着的经典剧目 或许是被视作阳春白雪的高妙艺术 又或许只是一袭戏袍、一方戏台和说不尽的热爱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两位热爱京剧的嘉宾,由童年回忆出发分享他们与京剧的情缘,同时畅谈京剧本身,从古到今,从一个字儿到一首曲儿,从高雅到通俗,从传统到流行一一带我们领略京剧的风采。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京剧不仅仅只是受保护的传统文化,更是极具魅力和生命力的艺术。 这期节目之后,一起重新认识这渐渐被遗忘的经典。 嘉宾:邱老板、欧阳老师 主播:耳东 小马 1:00 “票友”的确切含义原来是—— 7:48 京剧是如何“吊嗓子”的? 16:45 京剧的魅力在哪 24:11 京剧中的“如”字怎么念? 32:27 娱乐圈中很多说法原来是从京剧中来 34:28 京剧并不是“阳春白雪” 39:54 怎么看待现今流行歌中的戏曲元素 42:48 京剧演员吃过的苦无法想象 48:07 京剧的坚守
我们究竟为什么考研?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有何不同? 学历膨胀的前提下,资深HR是否会偏爱研究生? 成为一名学术研究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当圣诞的气息布满街道,众人开始期盼冬雪降临之时,就到了百万考研学子赶赴考场的时候。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报考人数达457万人,比去年增加了80万。如今,考研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大家普遍的选择,本期节目的四位嘉宾从本科生、准研究生、研究生、研究生导师的四个角度来谈谈考研这件事。 本期节目由 对考研完全不了解的大三生——33 低调做事成功保研的——卷卷 取得大学生活续费卡的——凯妹 一直在害怕写论文但仍旧在写论文的硕导——楠哥 4:14 为什么要读研? 4:40 从学年论文谈到对本专业的热爱续费校园生活 6:16 质朴的想法:提升自己的第一学历 6:48 在众多道路之后,找到归宿,续费校园生活 9:30 读博士是最简单的工作 需要坐冷板凳的精神 18:00 大学期间的绩点高低与考研无直接关联 19:20 考研的生活就是研究工作的生活缩影 20:00 对未来生活的想象指导未来选择 23:15 “卖红薯都不读博士!” 28:50 不清楚目标之前多去尝试 29:30 从HR的角度来看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区别 34:00 读研与就业的平行人生 35:00 “我现在是坐着高铁的硕士研究生啦!” 42:20 职位要求明晰了选拔我们的标准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