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对话杨老师,尝试解开中国篮协开出重磅罚单背后的重重迷雾 主播: 张宾 嘉宾:杨屾(资深篮球评论员) 4月17日,中国篮协公布了对上海男篮与江苏肯帝亚男篮比赛的处罚结果。这是中国篮协历史上开出的最重的一张罚单,两队本赛季参赛资格被剥夺,李春江和李楠两大名帅都受到重罚。罚单背后还有很多球迷看不懂的迷,本期邀请杨屾老师来破解迷局。 本期涉及的话题: 一、中国篮协开出的这张罚单,到底是重了,还是轻了? 二、如此快刀斩乱麻地处理此事,是否与中国巡视组正在机动巡视体育总局有关? 三、这种平息舆论的方法,是否能对行业起到保护,避免篮球领域像足球一样问题成灾? 四、李春江和李楠,以及两队总经理受到的处罚为何并不一致? 五、中国篮协最近的发布会为什么都是小范围组织记者?他们害怕敏感提问吗?如何看待如今的中国篮协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六、归化李凯尔一事为何被篮协搞得如此神神秘秘?
主题:揭秘上海男篮与江苏男篮消极比赛的前因后果 主播: 张宾 嘉宾:王珅葳(资深篮球记者) 特别说明:本期节目录制于4月16日深夜,当时中国篮协对上海男篮、江苏男篮的处罚结果尚未出炉。 4月17日,中国篮协公布了对上海男篮与江苏肯帝亚男篮比赛的处罚结果。这是中国篮协历史上开出的最重的一张罚单,两队本赛季参赛资格被剥夺,李春江和李楠两大名帅都受到重罚。 本期涉及的话题: 一、应该如何定义上海男篮与江苏男篮的这场比赛? 二、默契球算是假球吗?现场又有哪些细节佐证了外界的质疑? 三、双方打默契球的背景是什么? 四、中国篮协应该采取怎样的手段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主题:中超新赛季大幕开启,其商业价值如何才能回暖? 主播: 张宾 嘉宾:大萌(“不懂球播客”主播) 4月15日,2023赛季中超将正式拉开帷幕。因为疫情以及足坛反赌扫黑,中超的商业价值已经接近谷底。回归主客场后,中超联赛在回暖,它的商业价值如何才能实现回升? 本期涉及的话题: 一、中超新赛季的赞助以及版权情况。 二、为什么中超联赛的赞助商在减少? 三、国安和申花胸前广告都名花有主,是否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确保中超联赛的商业价值触底反弹? PS:本期录制时间4月14日深夜
主题:与两位资深体育记者一起“号脉”张继科热搜事件 主播: 张宾 嘉宾:狼哥、李一男(资深媒体人) 本期涉及的话题: 一、张继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作为资深乒乓球记者,李一男回顾了张继科的种种往事,比如踢广告牌、爱豪车,以及曾经因涉嫌非法博彩被从国家队退回省队的旧事。 二、如何看待此次热搜事件? 1、张继科应该为传播景甜私密视频或者照片承担法律责任吗?2、他为什么只是相关案件的证人,而没有成为被告?3、景甜还有可能起诉张继科吗? 三、关于张继科的商业价值 重点讨论的话题:1、张继科一年赚6000万的说法靠谱吗?2、从2016年到2022年,他一共赚了多少钱,有没有可能达到2亿?3、爆料他参加一档综艺的价码;4、他这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借钱? 其他: 1、中国乒乓球队会受到波及吗?2、好赌是个案,还是在运动员群体中比较普遍?3、张继科和孙杨是否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主题:“我在中国体育版权市场的命运浮沉” 主播: 张宾 嘉宾:夜猫子(体育版权行业从业者) 本期涉及的话题: 一、流线传媒事件回溯 简单聊了流线传媒老板跑路的情况,以及对DTC模式的思考。重点讨论的话题:1、DTC模式在国内是否是伪命题?2、在咪咕已经形成了版权大一统的局面,新入局者是不是必然经历成为炮灰的命运。 二、个人职业经历回溯 聊了个人在乐视体育、PP体育等版权机构的从业经历,以及对行业的思考和观察。重点讨论的话题:1、为什么这些机构的命运都如此相似?2、中国体育版权市场玩不转的原因,是版权太贵了,还是玩家都是投机商?3、作为从业者,现在的处境以及对于前景的预期是什么样的? 三、关于体育版权行业 重点讨论的话题:1、体育版权在国内为何就成不了一个赚钱的生意?2、究竟是盗版横行,让用户不愿付费,还是体育本身就无法吸引用户花钱埋单?3、版权市场还会有新的入局者吗?4、中国的体育版权市场有没有真正的盈利模式? 参考资料 流线传媒的“罪与罚”——老板疑似跑路,体育版权江湖再添炮灰 围堵马可为 上周三,马可为被员工堵在了会议室。这成为了流线传媒崩盘的关键时间节点。 从上上周,到上周一,流线传媒启动了裁员计划。流线传媒员工规模约为80人,这一轮裁员波及到十余名员工。流线传媒给出的赔偿方案是N,并不是传统的N+1。这引起了被裁员工的普遍不满,他们计划走仲裁流程。 除了被裁员工,留下来的员工也内心惶惶。从去年十月开始,流线传媒就陷入了欠薪的困境中。春节之前,他们刚刚给员工补发了去年十二月的工资,而去年十一月,以及今年一月的工资处于拖欠状态,二月份的工资则是尚无着落。 员工的社保和公积金则从去年十月就处于断缴的状态。值得一提的事,流线传媒在给员工发放的工资中代扣了员工应该缴纳的部分。 流线传媒创始人马可为(原名马克-韦伯,马可为是其中文名字)曾经承诺在2月份补齐员工的全部工资。不过,这变成了“空头支票”。 过了春节,他并不经常在办公室露面。上周三,他出现在了办公室。被裁的员工趁机前来讨要说法以及被拖欠的工资。暂时没有被裁的员工也深陷巨大的危机感之中。他们围住了马可为,要求后者给出支付欠薪的具体时间。 马可为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仅表示会努力去筹钱,有了进展及时给出反馈。这无法令在场的员工感到满意,并一度惊动了警方。但由于是劳动纠纷,警方无权过多干涉。 马可为本身是德国人,流线传媒是他旗下的VRenetic公司百分之百持股。员工们担心,一旦马可为离境,他们的工资、赔偿以及被断缴的社保、公积金等都将无从追讨。 “一位火气相对较大的同事,要求马可为把他的护照押给我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心。但是,这可能给他吓住了,所以他很快(就离境了)。”一位在现场的员工以匿名的方式向我们透露。 上周五(2月17日),西甲联盟发布官方声明——“西甲+联盟是由西甲联盟授权,流线传媒开发并运营的流媒体应用。由于不可控因素,该应用将于2023年2月17日24时终止运营。受此影响的订阅用户可通过西甲+APP获得流线传媒相应的补偿和赔付。西甲联盟将持续关注这一进程,让球迷利益不受损失。” 目前,流线传媒已经完全处于停滞状态,办公室人去楼空。前述匿名员工据此推测,马可为有可能是在上周四晚就离开了中国。 也曾经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在流线传媒员工内部,流传着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马可为曾经在德国或者波兰,也有过类似“跑路”的经历。正因为此,部分员工担心马可为会故技重施,所以才要求他将护照抵押给员工。 马可为并非无名之辈。去年夏天,在流线传媒官宣与西甲联盟达成六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时,我们曾经发布了一篇题为《起底与西甲合作推出官方直播APP的流线传媒,以及它大名鼎鼎的老板》的文章。 马可为曾经与德国导演、制片人罗兰-艾默里奇共同担任科幻惊悚片《异次元骇客》的制片人。在担任了多部好莱坞电影的制片人后,他的兴趣转向科技领域。2016年,马可为与罗兰-艾默里奇共同创立了VRenetic科技公司,致力于VR直播应用(VRenetic亦即流线传媒的母公司)。 在疫情刚刚爆发的2020年,马可为转战中国市场。他所创立的流线传媒最初涉足的是电竞场馆业务,其后又跟风Web3.0、元宇宙以及NFT等业务。 在西甲联盟终止了与当代明诚的合作之后,马可为迅速切入体育版权领域。从去年六月开始,短短两个月,流线传媒员工由最初的十几人扩大到八十多人的规模,给出的薪水基本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准。(去年十月份,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去流线传媒面试,被对方以年龄较大为由拒绝。流线传媒的人力资源部门转而以1万9的月薪招募了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人。) 种种迹象表明,流线传媒似乎是又一个挥舞着钞票入局体育版权市场的资本大鳄。他们瞄准了DTC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西甲联盟在亚洲实践过DTC模式,并拥有不俗的表现。 DTC模式可以让西甲联盟掌握用户数据以及用户交互行为。西甲联盟中国区代表朱怡安在去年的线上媒体沟通会上介绍说,西甲联盟此次在中国践行DTC模式,一方面与西甲联盟的长期策略有关,另一方面则是找到了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并不合格的“合作伙伴” 马可为用行动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除了拖欠员工的工资、社保以及公积金,他旗下的流线传媒还拖欠解说员、嘉宾以及主持人的所有费用(从去年8月份至今),以及拖欠演播室、节目制作公司、运营、客服等合作伙伴的费用。 来自微博 解说员梁祥宇在微博上发布了《关于西甲+一事,解说员的集体公告》,明确表示“从22-23赛季开始到目前七个月的工作均没有(被)支付报酬”。于鑫淼等其他解说员也转发了这则公告。 据我了解,这些解说员与西甲+签约了独家解说协议,为此错失了在其他平台上解说五大联赛的资格。上个赛季,于鑫淼的意甲解说颇受好评,而这个赛季他因此无缘解说自己的母队AC米兰的比赛。 对于西甲联盟来说,马可为也远远谈不上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他让西甲的DTC模式在中国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流线传媒内部员工披露,以DTC模式运营的西甲+APP的营收甚至无法覆盖内部员工的成本。上线之初,西甲+推出的全年会员优惠价格是218元,月度会员30元,随心包则是6元(可享单场赛事观看)。 前述匿名流线传媒员工透露,西甲+付费会员人数在4、5万人以上,不会超过10万用户,“总收入我听到一个说法是不到100万,绝大多数会员可能都是买的6块钱单场会员。” 马可为的初衷或许并不是致力于推行DTC模式,而是以此为工具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在账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马可为还希望拿西甲背书,吸引其他体育IP打造DTC模式。据我了解,他沟通过MLB、F1、法网、ATP以及排球世界等版权方。”另外一名流线传媒内部员工同样以匿名的方式表示。 他认为,马可为希望以西甲为范本,通过集齐中小型赛事IP来完成布局,然后更好地去吸引融资。 乐视体育、暴风体育、PP体育早已沦为了版权市场的炮灰,拥有外资背景的流线传媒也无法在大环境中圈到钱。等到资金链断裂之后,“跑路”可能成为了资本玩家们唯一的出路。 马可为像一个资本掮客的原因还包括:除了西甲+这个项目,他早已将NFT、元宇宙、电竞馆(VR直播)、Web3.0等项目抛诸脑后,内部不仅没有了业务部门,也没有具体员工来负责相应的业务。“电竞业务只在文章里见过。”第三位内部员工如此吐槽道。 多名流线传媒内部员工据此认为,马可为玩这些概念目的就是去资本市场融资,而他在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滞留中国三年本身也颇令人狐疑。 没钱了,总有无数借口 客观上,西甲联盟也成为了受害者,因为马可为将最终功亏一篑的锅甩给了对方。关于流线传媒为何会拖欠员工工资、社保以及公积金,马可为对外一共给出过两种说法:其一,西甲联盟原本会入股流线传媒,但最终没有谈拢,西甲联盟不入股了,从而导致公司没钱了;其二,外汇无法顺利进入中国。 对于第一种说法,西甲联盟给出的答复是:由于流线传媒没有发表正式的声明,他们对此也不方便进行回应。 而关于第二种说法, 流线传媒内部员工认为更像是一种托辞,“之前的钱其实也一直都是他在境外筹集资金,然后再打到国内。那个时候,公司发工资挺快的,每个月月底都会发当月的工资。国内这一年政策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不可能上半年钱可以进来,下半年就不可以了。这其实只是他的一个借口。” 一个没有结尾的尾声 目前,流线传媒还有众多遗留问题有待解决。会员退费方面,《西甲+APP停止服务的公告》上给出了解决方案,表示“预计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会员费”的返还工作。 西甲联盟的官方声明暗示,这部分费用将由流线传媒来承担。球迷们也在担心如果流线传媒账面上没有足够的资金(甚至没有资金),他们的利益将如何得到保证?西甲联盟方面也给出了他们的态度:“目前退款工作正在正常运转之中,西甲联盟不方便做出评论。我们一定会持续关注这个事情,确保球迷利益不受损失。” 至于DTC模式在中国的未来,西甲联盟则表示目前还没有思考下一步的计划,不过还是会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努力拉近与中国球迷的距离。 西甲+的会员相对是幸运的,至少西甲联盟有了明确的态度,也会持续追踪此事。相对来说,流线传媒的员工,解说员、嘉宾、主持人们,以及众多流线传媒的合作伙伴有可能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局面。马可为已经离开中国,他筹集资金的誓言就像“下周回国”的承诺一样茫茫未可知。 一些流线传媒的内部员工已经咨询过律师,对于追讨欠薪的前景并不乐观。马可为外国人的身份成了他的“保护伞”,而一旦作为空壳公司的流线传媒破产,员工几无可能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份钱。流线传媒几乎没有什么固定资产,办公室所剩下的桌椅板凳、电脑等并不值钱。 最惨的是那些先后供职过乐视体育、暴风体育、PP体育和流线传媒的员工。他们经历过多次裁员,被多家雇主拖欠过工资,社保多次出现断缴。 一位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了十年的老兵给我留言:“我在这个行业干了十年,经历了乐视体育、暴风体育、苏宁体育、流线传媒,版权运营的结果通通是资金流出现问题,导致版权合作终止。如今,体育公司越来越少,体育从业者越来越少,体育部门因为变现能力差,在一些公司(包括大厂)都不受重视,编制名额少,体育部门员工都是一人承担两、三个人的工作量,薪水比起其他行业差太远。大家都是因为热爱,才坚持继续做下去,遇上这样的事情,都很遗憾。疫情好转,再加上十四五期间体育政策,圈内人希望这个行业早日回暖。” 他的这番感慨令人无限唏嘘。这个群体的众多同仁经历了无数高低起伏,因为热爱,仍然对体育版权市场充满希冀。只是,马可为这样的投资人对不起这样的员工,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体育版权市场的未来更加晦暗。
主题:周琦案会不会变成一桩葫芦案? 主播: 张宾 嘉宾:杨屾(知名篮球评论员) 本期涉及的话题: 1、周琦是如何重获自由身的? 2、中国篮协为何会指出中职篮(CBA公司)存在违规?具体的违规可能是什么? 3、新疆队的声明为何如此强硬?新疆队真的会退出吗? 4、新疆队在声明中为何会点出了姚主席的名字? 5、中国篮协此举是为了周琦,还是内部的自查自纠?体坛反腐会波及篮球领域吗? 6、这一桩复杂的案件究竟会如何画上句号?
主题:李铁案系列1——反赌扫黑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主播: 张宾 嘉宾:狼哥(资深媒体人) 本期涉及的话题: 1、李铁案情梳理 2、李铁为什么会落马? 3、反赌扫黑将对中超带来哪些影响? 4、反赌扫黑会波及更高层面吗? 5、如何从积极的一面看待足坛贩毒扫黑?
主题:女篮爆火背后,是否揭示女性体育正在爆发的前夜? 主播: 张宾 嘉宾:付茸(懒熊体育记者、“翻滚坚果”公众号主理人)、滑轮(“翻转体育”主播) 本期涉及的话题: 1、女性体育越来越受媒体重视了吗? 2、中国女足和女篮何以成为了流量担当? 3、李梦被网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对女性运动员的偏见是否一直存在? 4、如何看待赵丽娜等走网红路线的女性运动员? 5、哪些因素促成了女性体育的爆发?
主题:UFC和ONE冠军赛,是如何称霸中国搏击市场的? 主播: 张宾 嘉宾:陈均(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本期涉及的话题: 1、ONE冠军赛,在国内市场有机会挑战UFC霸主地位吗? 2、ONE冠军赛的选手,能像张伟丽、李景亮那么有号召力吗? 3、中国的搏击赛事是不是已经彻底失去竞争力? 4、搏击赛事的商业模式是建立不起来吗?与搏击粉丝的消费能力有没有直接关系?
主题:与狼哥一起聊聊工体元宇宙到底是咋回事 主播: 张宾 嘉宾:狼哥(国安工作人员) 本期涉及的话题: 1、中赫国安为何要打造工体元宇宙? 2、工体元宇宙会是怎样的玩法? 3、虚拟数字吉祥物会是工体元宇宙变现的主要手段吗? 4、元宇宙能为国安带来什么?
主题:深度解析阿里体育(橙狮体育)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何以实现了盈利? 主播: 张宾 嘉宾:陈均(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本期涉及的话题: 1、阿里体育为何更名为橙狮体育? 2、阿里体育是如何走出迷雾,寻找到全新的商业模式的? 3、阿里体育上一个财年实现盈利的秘诀是什么? 4、场馆运营会是一家大生意吗? 5、在阿里体育盈利的道路上,掌门人穆旸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资料: 专访穆旸:阿里体育是如何逆势实现盈利的?它又为何更名为橙狮体育?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zg0NTE5Ng==&mid=2247494457&idx=1&sn=bf709db3b6e003eca316ea622bef5840&chksm=fc56aa1acb21230c5210ad3db428f9e9f35167110db1903cd88d240ae67ecb21384fd0a4a1d8&token=72240230&lang=zh_CN#rd 穆旸掌舵后,阿里体育这艘航船将驶向何方? | 专访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zg0NTE5Ng==&mid=2247490948&idx=1&sn=6be7a5ffa72facc6d1c4d8ff93b44045&chksm=fc555ca7cb22d5b18d2db421e01b35ee85a1eb3b9edb7e7e891d8561d50ea593df0460874081&scene=21#wechat_redirect
主播 张宾 细菌佛(体坛站着侃)嘉宾 志夫(伙伴飞盘俱乐部) 这期是体育产业独立评论播客与体坛站着侃播客的串台节目,请来了伙伴飞盘俱乐部负责人志夫一起聊了聊飞盘与足球抢地盘的话题。 涉及到的议题包括:足球与飞盘是否应该存在鄙视链?如何看待这两项运动抢球场的现状?阻碍飞盘这项运动发展的真是“飞盘媛”吗?飞盘这项运动的商业化前景到底如何?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