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7 手掌心得: 从VC diss到4年上市的中东首家互联网独角兽,教你如何征服MENA

【本期内容】 科技前沿的第七期,是棕榈资本创始人李厚明和她 FA 生涯第二年就遇到的出海项目,Yalla Group 的 COO Jeff 一起在中东录制的。 Yalla 是第一家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中东独角兽。一群中国创业者,在中东做本地社交产品,短短4年达成上市。从前几轮在国内融不到资,到哈利法塔为它点亮,阿联酋副总统连发两条推文表示祝贺的“中东小腾讯”,他的传奇之路是如何成就? 一路走来,Yalla 的创业、融资之路对关注中东市场的朋友们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这家深刻洞察用户,将本地化做到极致的公司。 【对谈嘉宾】 李厚明:棕榈资本创始人 Jeff:Yalla Group 联合创始人兼COO 【相关链接】 精彩讨论文字节选可关注“手掌心得”公众号 【你将听到】 00:28 开场嘉宾介绍 02:43 Yalla 第一个“反常识”的坚持——坚持做语音社交。在国内 VC diss 做语音社交是做回 web 1.0时代产品的时候,当有投资人说“只要你们做视频我就投你”、“只要你做公会我就投你”的时候,Yalla 创始团队仍然坚持做语音社交,坚持人位这才是符合中东市场,符合本地文化宗教的产品形态。 07:18 Yalla 的团队和文化。核心管理团队的良好稳定性 + 只有抽奖没有年会的公司文化,成为了今天的 Yalla。 10:39 Yalla 第二个“反常识”的坚持——打赏不可提现。不同于传统直播打赏,Yalla 坚持产品不可以提现,并且平台抽成比例高达 70%。但这些看似反常识的决定,都来自于他们对中东文化和社交形态的极致理解。线下社交场景的线上化,如何在保留线下社交习惯的同时还能打破性别局限,Yalla 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18:51 第二曲线产品 Yalla Ludo ,如何在已有同质先发产品的市场里后来居上。秉承着线下场景线上化的原则,Yalla 再次发挥他们对用户的极致洞察、对游戏体验的吹毛求疵,同时叠加他们在社交上的经验加成,做出了人有我优,更加本地化的产品。 26:47 今天的中东市场仍然有很多机会,游戏赛道潜力巨大,但买量成本的提升也同样带来了更高的试错成本。而开放以后的中东,世俗化程度越来越高,女性参与度的提升,多会带来很多新变化。 34:44 对于创业者来说,中东市场的仍有较高门槛,较高的试错成本,目前有限的人口基数,创业者如果只是浅尝辄止,需谨慎思考。 36:55 对于来中东融资,中东的钱是聪明的钱,做好长周期、高沟通成本的心理准备。尊重并理解当地的文化和宗教是建立信任最基本的条件。 【关于我们】 棕榈资本,成立于2017年,累计陪伴数十个头部项目完成多轮融资,实现了天使轮到独角兽的飞跃。我们致力于陪伴改变世界的新锐冒险家们一起成长,做他们融资和发展路上的最佳战友! 微信公众号:棕榈资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40分钟
1k+
1年前

Vol.06 手掌心得: 微博创始人& ex95后VC合伙人 畅想 Vision Pro 空间社交新时代

【本期内容】 科技前沿系列的第六期,我们邀请到了老朋友 Indigo 以及seasons 联合创始人曾映龙一起录制。 在这次讨论中,Indigo 前20分钟是通过 Apple Vision Pro 接入录制的,作为微博的早期创始人,也做过创投和产品的孵化,他对产品的社交感提出了非常多有趣和独到的建议。 小龙,拥有4年直播相关创业经历,6年投资经历,前知春资本合伙人,现在的空间应用开发者。推出的天气应用 seasons 上线就获得了 Apple Vision Pro 官方首页推荐,并且在未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获得超万百粉丝的国内外媒体主动测评、报道和约采访。他从开发者的角度,展现了对苹果生态的理解以及对用户的极致洞察。 【对谈嘉宾】 李厚明:棕榈资本创始人 INDIGO:微博早期创始人,引力创投合伙人,INDIGO数字镜像博主 曾映龙:Seasons联合创始人 【相关链接】 关注INDIGO的数字镜像公众号 Seasons 产品体验 twitter.com 完整视频可在B站收看 【你将听到】 00:19 开场嘉宾介绍 03:53 Vision Pro 的个人佩戴体验和观察,大家首先会先震撼于画面的清晰感和沉浸感,但取下来以后会感受到眼睛的灼热感 08:35 Vision Pro 和 Quest 的体验对比,苹果没有get到产品社交的精髓,meta 理解了但是硬件质量不足。 21:16 Vision Pro 的观影和游戏内容,以及现在可以看到哪些想像空间。小龙提出了苹果的生态是厉害之处,Apple TV 里有很多为了 Vision Pro 去专门适配的内容。发布会上苹果没有重点讲游戏,是因为只要这个设备是一个有留存的场景,游戏一定会自然而然繁衍开来。目前比较有意思的游戏是拼积木,充分开发了空间化的体验。观看直播的时候也提供了不一样的观看视角和体验。 28:24 Spatial computing 技术带来的 Vision Pro 比 Quest 的更好体验,但目前的问题还是在于内容太少了。尤其缺乏社交属性和互动属性的内容。社交感是这种混合现实设备一个很重要的场景。目前有 Vision Pro 这个设备的人还是少数,在设备内生产内容,设备外消费内容,而且要让人看到这个设备很酷,这样才会吸引更多人来购买设备。 30:58 目前苹果大力扶持的应用类型,开发者在探索的应用方向。观影类、游戏类、苹果生态上有优势的产品都是苹果现在主打的方向。而经历过半年的空间应用探索的开发者已经开始意识到,现在处于交互逻辑尚未被定义的时代。不同于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演变,是屏幕在越变越小,空间的场景下,已经没有一个固定屏幕的存在。现在的开发者是在努力思考什么是现在的交互逻辑。同时苹果公司也在非常谨慎的思考隐私和安全的范围。 52:58 苹果官方目前给予开发者的支持情况。 目前苹果和开发者的状态更像是相互支持,苹果内容急缺,虽然号称有1000个应用,但是现在很多的应用只是一个放大屏幕,而非native 应用。如果不能带来无法替代的体验感或者效率,对于用户来说就会是一个鸡肋的产品。对于现在的创业者来说,可以考虑做那种适合显眼包们show出来的一次性应用,先保证自己能够坚持下来。 01:00:19 用到 Vision Pro 之前的预期和使用之后的感觉相比,令人意外的体验:作为用户来说,不同于 Quest 更偏向于在家里不移动的场景下使用, Vision Pro 在解决了续航和重量的问题以后,会有更好的walk through 的体验,定位上更像是一个替代 ipad 的产品。而作为开发者来说,由于目前很多数据的限制,产品的开发思路还要进一步摸索,也许基于空间视频的会有一些新的创业机会。 01:06:40 Vision Pro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影响。这三年将会是非常重要,决定能不能启动的核心时间点。这一次的百万用户是洒下了星星之火,达到千万级别才代表着有用户留存,才能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的持续投入。而十年以后,希望 Cyber Punk 2077 里的场景已经实现。 【关于我们】 棕榈资本,成立于2017年,累计陪伴数十个头部项目完成多轮融资,实现了天使轮到独角兽的飞跃。我们致力于陪伴改变世界的新锐冒险家们一起成长,做他们融资和发展路上的最佳战友! 微信公众号:棕榈资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73分钟
99+
1年前

分享E02 | 安克创新:靠细分品类出海的王者

【本期内容】 关于安克的故事,是我们“周会分享”系列的第二期。 安克公司的发展历程一直非常令我们感到好奇,如何从充电宝这么小的一个细分赛道做成这样一个百亿体量的公司,他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当然安克的成功也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亚马逊招募中国商家入驻的出海红利+前瞻性的优秀工程师团队+“前海理论”这一合适的战略选择+“VOC 选品+微创新导向”的产品策略。多方因素下,才有了今天的细分品类出海王者。 【相关链接】 关注 手掌心得 公众号 可以查看相同主题的微信推送 安克创新:靠细分品类出海的王者 【你将听到】 00:00 安克创始团队具备谷歌工程和管理背景 02:43 阳萌的“浅海理论”,多品类扩张,不断拓宽成长边界 05:57 重视用户声音,以消费者洞察为基础,重视研发创新 08:39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心智,Anker 多品牌+精准的品牌营销策略 13:38 安克创新的困境与挑战 16:14 当前跨境出海难度升级,创新难度加大 【关于我们】 棕榈资本,成立于2017年,关注消费和科技, 全阶段覆盖(包括早期、 成长期、 Pre-IPO、 卖买方并购),累计完成150+轮融资,30亿美金融资金额。我们致力于陪伴改变世界的新锐冒险家们一起成长,做他们融资和发展路上的最佳战友! 微信公众号:棕榈资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22分钟
99+
1年前

Vol.05 手掌心得 x INDIGO: 中美 AI 创业的差异与 Sora 的世界模拟

【本期内容】 AIGC系列的第五期,是和老朋友 Indigo 以及 Hallid.ai 创始人 Neethan 一起在东京完成的线下录制。录制的前一晚,我们们还戴着 Apple Vision Pro 在涩谷的街头作为显眼包出街。 龙年的新年非常精彩,既有 Vision Pro 又有 Sora 的爆火。这次对谈的一开始,我们先是聊了聊中国、美国 AI 创业的文化差异,也提到了日本市场的特点。中国更加实用主义,有着更强的产品思维,而美国则更注重技术创新,今天的 AI 创业也许是更需要站在人文和科技的中间点。 第二部分我们则讨论了 Sora 的大力出奇迹,通过大量高质量数据训练,运用 transformer 和 diffusion 模型的混合结构,生成了高清视频。而以此延展开的,则是 AI 是否真的能理解世界。INDIGO 提到了计算的不可约性,即现实世界的复杂度无法简化为一个公式计算。现在的我们可能站在一个物理的分岔路口,一边是传统物理学,另一边是AI物理学。未来科学可能进化为依靠大规模参数和数据的 AI 科学,通过暴力计算模拟现实。 最后我们讨论了关于 AGI 的畅想,现在的 AGI 发展方向,都是在让 AGI 认识世界和表达世界的视角与人类不断地 align,也许未来会有探索独立于人类的物理世界规律和宇宙模拟的 AGI。 【对谈嘉宾】 李厚明:棕榈资本创始人 INDIGO:微博早期创始人,引力创投合伙人,INDIGO数字镜像博主 Neethan:Hallid.ai 创始人 【相关链接】 更多关于OpenAI Sora 训练和工作原理的信息,可以看 INDIGO 的补充阅读推荐:www.indigox.me 涩谷街头的显眼包出街视频:xhslink.com https://x.com/houmingpalm?s=21 https://okjk.co/WGwk0n 【你将听到】 01:08 开场介绍 - 为什么在东京? 05:18 Neethan 分享硅谷的 AI 创业 08:52 厚明分享中国的 AI 创业 14:05 Indigo 的总结与日本市场 15:50 中美创业文化的差异 27:35 日本市场的特点(出海第一站) 28:33 大力出奇迹的 Sora 30:24 什么是理解? 34:48 计算不可约化 37:52 Vision Pro 与 Sora 生成的平行世界 43:36 只用视觉数据能模拟世界么? 45:20 AGI 的多形态 50:36 大语言模型对语言的冲击 52:01 大家对 Digital Nomad 的实践 AI 时代提升团队效率和保持团队小型化的机会 60:04 团队全球化与中国团队的机会 【关于我们】 棕榈资本,成立于2017年,累计陪伴数十个头部项目完成多轮融资,实现了天使轮到独角兽的飞跃。我们致力于陪伴改变世界的新锐冒险家们一起成长,做他们融资和发展路上的最佳战友! 微信公众号:棕榈资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66分钟
99+
1年前

分享E01 | Vail Resorts:北美滑雪度假村领跑者,打破迟滞时期的模式创新

【本期内容】 ”分享“系列是我们的一个新系列。我们一直有一个周会分享环节,每个人都在日常工作之外分享一些有趣的内容,来一起开拓大家的知识面打开视野。去年底,在一个朋友的启发下,这件事变成了半命题作文,一起去看看世界上有趣的公司们! 历史永远非常有启发,而商业世界的现代史更加是对今天的我们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然后我们也决定把我们的分享开源出来。今天就是我们“周会分享”系列的第一期,一起来了解北美滑雪度假村领跑者 Vail Resorts的故事。 这一次选题的确定,说来也十分有趣,我们的同事管璇是一位非常死宅的朋友,而她的先生雷老师极其热衷于滑雪。每年一进入雪季,他们就会各种摩擦不断。而从某一年起,当雷老师开始买万龙次卡以后,“买都买了”+“必须要滑回本”+“雪季畅滑15次”的组合拳打得管璇节节败退。 “我就是想知道,到底是谁发明出了雪季畅滑票这个东西!”被大次卡拿捏的管璇如是说。 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这一期分享的主题:推出第一张滑雪季卡Epic Pass的Vail Resorts。 分享内容从基本的科普开始,包括滑雪最早的起源、全球的分布、滑雪场经营的难点和面临的问题; 然后梳理了美国滑雪场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Vail Resorts推出季卡的时间节点,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目前的经营状况。 后半段则是我们关于这一主题的讨论,主要围绕在于中国和美国滑雪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什么异同。 【相关链接】 关注 手掌心得 公众号 可以查看相同主题的微信推送 Vail Resorts:北美滑雪度假村领跑者,打破迟滞时期的模式创新 【你将听到】 02:46 滑雪产业的简介 03:55 滑雪场经营的高门槛 10:09 美国滑雪行业发展历史以及面临的挑战 14:30 Vail Resorts创新推出的联合季卡 20:34 Vail Resorts目前的经营状况 24:28 讨论中国和美国滑雪人群的渗透率以及季卡/次卡的占比 28:17 日本滑雪人群的萎缩 【关于我们】 棕榈资本,成立于2017年,关注消费和科技, 全阶段覆盖(包括早期、 成长期、 Pre-IPO、 卖买方并购),累计完成150+轮融资,30亿美金融资金额。我们致力于陪伴改变世界的新锐冒险家们一起成长,做他们融资和发展路上的最佳战友! 微信公众号:棕榈资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31分钟
3k+
1年前

Vol.03 数据层:AI 2.0时代的“氧气”——让AIGC与人类对齐

【本期内容】 AIGC系列的第三期,我们邀请到了星尘数据的创始人「章磊」跟大家一起聊聊“数据”模块。AI的三要素算法、算力和数据中,数据很容易被低估和忽视。所谓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即数据的质量与多样性将对算法模型的成败和上限产生重大影响。本次播客,我们将针对数据行业的需求变化,大模型时代下的潜在机遇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度讨论。 【对谈嘉宾】 李厚明:棕榈资本创始人 章磊:星尘数据创始人&CEO,国家语音及图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曾在华尔街、硅谷从事算法工作10余年,开发过世界首款股权投资机器人,2017年带领团队打造了中国首个自动化标注平台系统并进行商业化落地 【相关链接】 关注 星尘数据 公众号 【你将听到】 00:54 星尘数据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Derek个人经历介绍与创业原因 06:10 由金融从业者到技术领域创业者的感受分享 08:57 做好模型训练需要什么?结合算法、算力和数据发展状况看,数据策略是比较高的门槛 16:09 相关管控对于大模型训练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训练模型做到公正性与无毒性? 22:11 AI 2.0时代下,数据训练与数据标注发生了什么样根本性的变化? 24:15 怎么看待数据标注行业国内外的竞争?目前海外数据玩家如Scale AI, Snorkel AI都在做什么? 28:09 怎么看待Hugging Face?AI基础设施层有哪些潜在的可能性? 34:49 星尘数据的团队特色 37:17 如果Derek是投资人,会怎么看星尘数据? 41:34 AI2.0 时代发展最好的和最坏的想象分别是什么?由自动驾驶的一些启发 47:00 星尘数据的短期milestone与长期展望 【关于我们】 棕榈资本,成立于2017年,累计陪伴数十个头部项目完成多轮融资,实现了从天使轮到独角兽的飞跃。我们致力于陪伴改变世界的新锐冒险家们一起成长,做他们融资和发展路上的最佳战友! 微信公众号:棕榈资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51分钟
99+
2年前

Vol.02 手掌心得 x INDIGO: AIGC新时代下人类个体、创业者与投资人的淘金十问

【本期内容】 AIGC系列的第二期,我们邀请到了INDIGO一起聊聊对整体AIGC的发展思考,包括国内外大模型竞争格局的畅想、应用层与创业公司的关注点与机会、甚至于AIGC对于人类与民族发展的影响等等,干货爆炸! 【对谈嘉宾】 李厚明:棕榈资本创始人 INDIGO:微博早期创始人,引力创投合伙人,INDIGO数字镜像博主 【相关链接】 关注 INDIGO的数字影像 公众号 INDIGO的直播课程链接 【你将听到】 01:34 Indigo自我介绍 03:16 AIGC的发展历史简介,从算法到试验模型到大模型竞赛 10:37 如何对AIGC的各类模型进行分类,模型训练成本在下降吗? 14:11 文字与图形模型的难度差异在哪,不同语种的训练有区别吗? 28:00 假如今天我们有无限算力了,一定能带我们实现 AGI 吗? 37:44 AIGC对于人才的要求是什么样的?中国有这样的人才吗? 42:28 中国AIGC大模型竞争格局是怎么样的?谁有先发优势?最后又会花落谁家? 51:12 美国的AIGC创业公司正在做什么? 54:09 好的AIGC应用应该是怎样的,应用层创业公司又该怎么做? 01:02:17 怎么看AIGC对于未来人类个体的影响? 01:09:17 AIGC目前做得不好的是什么,提升空间在哪里? 01:17:55 AI作为代表全人类的方向,应该以民族优先来做,还是以人类优先来做? 【关于我们】 棕榈资本,成立于2017年,累计陪伴数十个头部项目完成多轮融资,实现了从天使轮到独角兽的飞跃。我们致力于陪伴改变世界的新锐冒险家们一起成长,做他们融资和发展路上的最佳战友! 微信公众号:棕榈资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83分钟
99+
2年前

Vol.01 ZMO.AI:借助AIGC为更多人实现内容自由

【本期内容】 最近,AIGC概念爆火,被认为是继PGC、UGC之后的新型内容创作方式。现象级应用产品Midjourney、ChatGPT等陆续出圈,AI技术在内容生成领域的渗透率也持续提升。那么,AI大规模商业化的时代是否即将到来?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ZMO.AI的创始人张诗莹Ella一起讨论AIGC的竞争格局与未来商业化发展。ZMO.AI为领先的AIGC平台,其团队开发的ImageCreator以及中文版Yuan初是面向全球内容创作者的AIGC生产工具,产品功能兼具生成与编辑一体化工作流。 ZMO.AI产品:AI Designer,阐释AI颠覆下的设计 - 主持人 - 李厚明,棕榈资本创始人 - 嘉宾 - 张诗莹Ella,ZMO.AI创始人 【你将听到】 03:29 三个层级的AIGC公司:底层大模型、中间层、纯应用层 05:35 中间层AIGC公司通过数据反哺,实现快速迭代与飞轮效应 07:35 底层大模型或技术的更新,是否会影响基于其的垂类模型? 11:02 大公司如何做AI应用?以Adobe与Google两类公司为例 18:00 AI生成“真实照片”的技术难度与用户需求 23:01 ZMO.AI的团队是如何构建的 26:56 AIGC就像开盲盒?即将上线的Imagen AI功能如何增强生成的可控性 30:22 ZMO.AI的数据表现,百万月活的获客成本是多少? 37:55 AIGC用户的长期付费意愿如何? 41:55 AIGC的竞争格局,winner takes all? 48:43 中国与海外SaaS创业者各自的优势 【关于我们】 棕榈资本,成立于2017年,累计陪伴数十个头部项目完成多轮融资,实现了从天使轮到独角兽的飞跃。我们致力于陪伴改变世界的新锐冒险家们一起成长,做他们融资和发展路上的最佳战友! 微信公众号:棕榈资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54分钟
2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