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E01 | Vail Resorts:北美滑雪度假村领跑者,打破迟滞时期的模式创新

手掌心得

【本期内容】 ”分享“系列是我们的一个新系列。我们一直有一个周会分享环节,每个人都在日常工作之外分享一些有趣的内容,来一起开拓大家的知识面打开视野。去年底,在一个朋友的启发下,这件事变成了半命题作文,一起去看看世界上有趣的公司们! 历史永远非常有启发,而商业世界的现代史更加是对今天的我们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然后我们也决定把我们的分享开源出来。今天就是我们“周会分享”系列的第一期,一起来了解北美滑雪度假村领跑者 Vail Resorts的故事。 这一次选题的确定,说来也十分有趣,我们的同事管璇是一位非常死宅的朋友,而她的先生雷老师极其热衷于滑雪。每年一进入雪季,他们就会各种摩擦不断。而从某一年起,当雷老师开始买万龙次卡以后,“买都买了”+“必须要滑回本”+“雪季畅滑15次”的组合拳打得管璇节节败退。 “我就是想知道,到底是谁发明出了雪季畅滑票这个东西!”被大次卡拿捏的管璇如是说。 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这一期分享的主题:推出第一张滑雪季卡Epic Pass的Vail Resorts。 分享内容从基本的科普开始,包括滑雪最早的起源、全球的分布、滑雪场经营的难点和面临的问题; 然后梳理了美国滑雪场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Vail Resorts推出季卡的时间节点,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目前的经营状况。 后半段则是我们关于这一主题的讨论,主要围绕在于中国和美国滑雪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什么异同。 【相关链接】 关注 手掌心得 公众号 可以查看相同主题的微信推送 Vail Resorts:北美滑雪度假村领跑者,打破迟滞时期的模式创新 【你将听到】 02:46 滑雪产业的简介 03:55 滑雪场经营的高门槛 10:09 美国滑雪行业发展历史以及面临的挑战 14:30 Vail Resorts创新推出的联合季卡 20:34 Vail Resorts目前的经营状况 24:28 讨论中国和美国滑雪人群的渗透率以及季卡/次卡的占比 28:17 日本滑雪人群的萎缩 【关于我们】 棕榈资本,成立于2017年,关注消费和科技, 全阶段覆盖(包括早期、 成长期、 Pre-IPO、 卖买方并购),累计完成150+轮融资,30亿美金融资金额。我们致力于陪伴改变世界的新锐冒险家们一起成长,做他们融资和发展路上的最佳战友! 微信公众号:棕榈资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31分钟
3k+
1年前

Vol.03 数据层:AI 2.0时代的“氧气”——让AIGC与人类对齐

手掌心得

【本期内容】 AIGC系列的第三期,我们邀请到了星尘数据的创始人「章磊」跟大家一起聊聊“数据”模块。AI的三要素算法、算力和数据中,数据很容易被低估和忽视。所谓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即数据的质量与多样性将对算法模型的成败和上限产生重大影响。本次播客,我们将针对数据行业的需求变化,大模型时代下的潜在机遇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度讨论。 【对谈嘉宾】 李厚明:棕榈资本创始人 章磊:星尘数据创始人&CEO,国家语音及图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曾在华尔街、硅谷从事算法工作10余年,开发过世界首款股权投资机器人,2017年带领团队打造了中国首个自动化标注平台系统并进行商业化落地 【相关链接】 关注 星尘数据 公众号 【你将听到】 00:54 星尘数据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Derek个人经历介绍与创业原因 06:10 由金融从业者到技术领域创业者的感受分享 08:57 做好模型训练需要什么?结合算法、算力和数据发展状况看,数据策略是比较高的门槛 16:09 相关管控对于大模型训练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训练模型做到公正性与无毒性? 22:11 AI 2.0时代下,数据训练与数据标注发生了什么样根本性的变化? 24:15 怎么看待数据标注行业国内外的竞争?目前海外数据玩家如Scale AI, Snorkel AI都在做什么? 28:09 怎么看待Hugging Face?AI基础设施层有哪些潜在的可能性? 34:49 星尘数据的团队特色 37:17 如果Derek是投资人,会怎么看星尘数据? 41:34 AI2.0 时代发展最好的和最坏的想象分别是什么?由自动驾驶的一些启发 47:00 星尘数据的短期milestone与长期展望 【关于我们】 棕榈资本,成立于2017年,累计陪伴数十个头部项目完成多轮融资,实现了从天使轮到独角兽的飞跃。我们致力于陪伴改变世界的新锐冒险家们一起成长,做他们融资和发展路上的最佳战友! 微信公众号:棕榈资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51分钟
99+
2年前

Vol.02 手掌心得 x INDIGO: AIGC新时代下人类个体、创业者与投资人的淘金十问

手掌心得

【本期内容】 AIGC系列的第二期,我们邀请到了INDIGO一起聊聊对整体AIGC的发展思考,包括国内外大模型竞争格局的畅想、应用层与创业公司的关注点与机会、甚至于AIGC对于人类与民族发展的影响等等,干货爆炸! 【对谈嘉宾】 李厚明:棕榈资本创始人 INDIGO:微博早期创始人,引力创投合伙人,INDIGO数字镜像博主 【相关链接】 关注 INDIGO的数字影像 公众号 INDIGO的直播课程链接 【你将听到】 01:34 Indigo自我介绍 03:16 AIGC的发展历史简介,从算法到试验模型到大模型竞赛 10:37 如何对AIGC的各类模型进行分类,模型训练成本在下降吗? 14:11 文字与图形模型的难度差异在哪,不同语种的训练有区别吗? 28:00 假如今天我们有无限算力了,一定能带我们实现 AGI 吗? 37:44 AIGC对于人才的要求是什么样的?中国有这样的人才吗? 42:28 中国AIGC大模型竞争格局是怎么样的?谁有先发优势?最后又会花落谁家? 51:12 美国的AIGC创业公司正在做什么? 54:09 好的AIGC应用应该是怎样的,应用层创业公司又该怎么做? 01:02:17 怎么看AIGC对于未来人类个体的影响? 01:09:17 AIGC目前做得不好的是什么,提升空间在哪里? 01:17:55 AI作为代表全人类的方向,应该以民族优先来做,还是以人类优先来做? 【关于我们】 棕榈资本,成立于2017年,累计陪伴数十个头部项目完成多轮融资,实现了从天使轮到独角兽的飞跃。我们致力于陪伴改变世界的新锐冒险家们一起成长,做他们融资和发展路上的最佳战友! 微信公众号:棕榈资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83分钟
99+
2年前

Vol.01 ZMO.AI:借助AIGC为更多人实现内容自由

手掌心得

【本期内容】 最近,AIGC概念爆火,被认为是继PGC、UGC之后的新型内容创作方式。现象级应用产品Midjourney、ChatGPT等陆续出圈,AI技术在内容生成领域的渗透率也持续提升。那么,AI大规模商业化的时代是否即将到来?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ZMO.AI的创始人张诗莹Ella一起讨论AIGC的竞争格局与未来商业化发展。ZMO.AI为领先的AIGC平台,其团队开发的ImageCreator以及中文版Yuan初是面向全球内容创作者的AIGC生产工具,产品功能兼具生成与编辑一体化工作流。 ZMO.AI产品:AI Designer,阐释AI颠覆下的设计 - 主持人 - 李厚明,棕榈资本创始人 - 嘉宾 - 张诗莹Ella,ZMO.AI创始人 【你将听到】 03:29 三个层级的AIGC公司:底层大模型、中间层、纯应用层 05:35 中间层AIGC公司通过数据反哺,实现快速迭代与飞轮效应 07:35 底层大模型或技术的更新,是否会影响基于其的垂类模型? 11:02 大公司如何做AI应用?以Adobe与Google两类公司为例 18:00 AI生成“真实照片”的技术难度与用户需求 23:01 ZMO.AI的团队是如何构建的 26:56 AIGC就像开盲盒?即将上线的Imagen AI功能如何增强生成的可控性 30:22 ZMO.AI的数据表现,百万月活的获客成本是多少? 37:55 AIGC用户的长期付费意愿如何? 41:55 AIGC的竞争格局,winner takes all? 48:43 中国与海外SaaS创业者各自的优势 【关于我们】 棕榈资本,成立于2017年,累计陪伴数十个头部项目完成多轮融资,实现了从天使轮到独角兽的飞跃。我们致力于陪伴改变世界的新锐冒险家们一起成长,做他们融资和发展路上的最佳战友! 微信公众号:棕榈资本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54分钟
2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