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下跪都无法拾起的逆行人生,到底谁的锅?

一顿书出

本期节目将结合社科院孙萍教授历时7年对外卖骑手的田野调查成果《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徐峥导演的电影《逆行人生》,以及8月12日杭州外卖员下跪事件,从配送时间的控制权力、收入的分配权力和身份的区隔权力三个维度,来探讨外卖骑手让人无比心酸的处境背后,到底责任主体是谁,到底能不能有改进的空间。 时间轴: 02:54 骑手被困在算法里,只是算法平台的锅吗? 06:14 对时间的控制:被视为一种社会权力的体现 09:35 消费者,又是权力链条上的至高点吗? 10:55 主流时间秩序:对忙碌的鼓励、对闲暇的蔑视 13:45 如果慢下来,挣不到钱怎么办? 15:36 不同行业的蓝领群体收入情况分析 19:02 美团keeta为什么卷不动香港的外卖市场呢? 20:03 收入低,是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是分配的问题? 23:39 骑手与保安的冲突,是底层互害?还是阶层的区隔化? 27:46 白领vs蓝领,群体开始逐步靠近和融合 30:01 我们要将身份对立的回旋镖砸向自己吗? 本期涉及的书影音: 1、《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mp.weixin.qq.com 2、《骑手谜云:法律如何打开外卖平台用工的「局」?》mp.weixin.qq.com 3、外卖骑手曾经从事过的工作类型及比例 4、《2023年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各行业蓝领群体的收入水平 5、2020年,部分国家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例 6、徐高经济观察《内需不足是收入分配问题》mp.weixin.qq.com 7、我国居民部门从企业部门得到的分红比例 8、徐峥导演电影《逆行人生》 9、布尔迪厄《区分》

30分钟
99+
1年前

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为何高薪?

一顿书出

嘉宾:Ashley,在北大拥有三个学位,现任Canva(可画)中国区招聘负责人,10年招聘经验,职业生涯横跨快消和互联网,曾在快消行业招过千里挑一的管培生,也在hulu招过京城顶尖程序员,主业之外是职场教练和生涯咨询师,也是3岁男孩的妈妈。本期末尾,有嘉宾对招聘员工薪酬体系的专业视角分析,以及找工作/换工作谈薪小技巧干货放送喔~ 本期话题: 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高薪现象不仅是我们在周围生活中已达成共识的感知,也被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行业平均年薪数据所佐证。那么这两个行业为什么会形成高薪,其中有何共性与差异?同样都是高薪行业,为何公众却对金融报以“精英的批判”,而对互联网报以“牛马的同情”? 互联网行业高薪原因: * 资本的宠溺,孕育了互联网的高薪 * 人才质量能起到以一顶百的影响力 * 产品成功后的巨额利润反哺高薪用人 * 国外奈飞、国内字节,催生行业“高薪养卷” 金融行业高薪原因: * 金融行业是用杠杆赚钱,以钱生钱 * 金融行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高薪招聘有光环的员工,给公司创造“门面价值” * 离钱很近,用高薪对冲道德风险,“高薪养廉” * 牌照的垄断性,为行业高薪起到了支撑 时间轴: 02:55 近10年,“高薪行业”的香饽饽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07:49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行业薪酬数据 09:05 资本大量注入,提供了互联网高薪用人的物质条件 10:10 人才质量,招1个顶尖程序员,比招100个普通程序员都有用 11:31 行业竞争只能有为数不多的胜者,倒逼企业高薪挖人 15:41 金融是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去赚钱,赚的是杠杆的钱 16:52 除了智力资源外,人脉资源也属于金融行业高薪寻求的资源 17:37 金融的“高薪养廉”和互联网的“高薪养卷” 19:59 互联网员工的高薪是职业生涯未来风险的贴现补偿吗? 22:15 金融的高薪,购买的是员工的专业性还是门面价值? 25:00 公众对于这两个高薪行业不同的态度--割韭菜的批判vs996的同情 26:21 行业的垄断属性--金融的牌照垄断vs互联网的自然垄断 27:18 行业领袖的气质,也影响了公众对于行业印象的判断 28:55 “金融民工”“互联网民工”的自嘲背后暗含的打工人的自我保护 34:06 站在人力招聘的视角,公司员工的薪酬体系是如何确立的? 41:25 找工作/换工作的谈薪小技巧 45:24 谈薪阶段不要踩的雷点

46分钟
99+
1年前

如果老龄化必然到来,延迟退休的我们能提前做些什么?

一顿书出

随着《老后破产》、《看护杀人》等一些日本纪录片、纪实文学的面世,日本超级老龄化的现状也逐步呈现在我们面前。相比于西方国家,法国从老龄化社会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花了126年,美国花了70多年,而日本只花了25年,来不及准备的日本老年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我们兴许花的时间比日本还短…… 世界上最早的社会养老金制度是由德国首相俾斯麦主导建立的,目的是为老年人口建立一个社会共济的收入保障机制,确保劳动者退休后可以从养老保险中持续获得相当于工作期间一定“替代率”的收入。国际公认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是70-85%,这一替代率水平可以让老年人在退休前后的生活没有太大落差。而我们国家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0%出头,较低的养老金水平离满足体面养老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那么今天这期节目,就把日本在老龄化方面面临的社会问题给拎出来,从他们的身上看看我们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深度老龄化,从社会机制上、个人行为上、观念转换上,能够提前做些什么? 时间轴: 03:16 一说到老龄化,肯定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养老钱。那么钱从哪来呢?——世界银行三支柱分类体系 05:17 日本如何解决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社保收支不平衡问题——两开源三节流 08:22 为扩大税收来源,日本上调消费税率,而养老金又是跟工资挂钩而非物价挂钩,成为导致老年贫困的原因之一 10:20 日本政府为节省养老金开支,做了哪些举措 12:15 针对老年人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14:01“老年人并不是一个由相似成员构成的群体" 16:41 我们退休之后的养老金到底能领多少钱呢?——“40%”低于国际公认水平的养老金替代率 19:00法国从老龄化社会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花了126年,美国花了70年,日本只花了25年——来不及准备的日本老年人 20:31 储备健全的金融常识:中国的成年人里面,有72%的人是不能正确理解通货膨胀、复利这些基本金融概念的 23:05日本老龄化过程中,人的问题——谁来照护老人?日本老年人的两个传统观念,一是不想给国家和社会添麻烦,二是孝文化根深蒂固,去养老院养老是儿女不孝顺的体现。所以在日本家庭养老过程中,也出现了家庭贫困、看护杀人等极端事件,那么日本如何进行适应化改造? 26:29 社区养老方式——“护理保险制度”。随着日本核心家庭人口数量锐减,家庭养老的方式已无法满足超级老龄化的需求,日本推出了护理保险制度,资金上由40岁以上的人进行缴纳,个人缴一部分,国家和地方再等额的贴一部分,使用时个人只需支付10%;人员上社区成立支援中心,配备保健师、护理师、社会福利专家等,当老人需要照护时,由支援中心评定照护等级,再安排人员进行上门或日托护理 30:06 “时间银行”的互助养老组织。日本的平均寿命,男性为80.5岁,女性为86.8岁,但健康寿命,男性仅71.19岁,女性仅74.21岁,说明日本老年人需要照护的平均时间有10多年,由此催生出民间互助的养老组织 31:07 老龄化,对于儒家文化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需要我们去重塑家庭这个概念——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家庭原来有另一种想象,一群互不相识的人,他们原来是各自原生家庭的弃子,却重新组成了一个极其有归属感的家庭,彼此温暖彼此照亮 33:19 老龄化的过程是一个社会资本丧失的计时器——“邓巴数字”,构建自己的朋友支持体系。核心家庭的人数越来越少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为避免老年可能面对的孤独、社交荒岛的状态,需要提前投资自己的朋友圈支持网络 35:54个人:改变审视人生的尺度,青春不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是来来回回的 本期涉及的书影音: 1、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每日新闻大阪社会部采访组《看护杀人——走投无路的家人的自白》 2、丁英顺《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3、东北亚学刊2024年3期《近年来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述评》 4、[美]詹姆斯·舒尔茨《老年经济学》 5、任泽平《中国老龄化研究报告》 6、纪录片《滑下珠峰的男人 The Man Who Skied Down Everest》

39分钟
1k+
1年前

《乡下人的悲歌》--特朗普副手J.D.万斯笔下的另一个美国

一顿书出

特朗普7月15日(周一)提名了J.D.万斯为他的副总统竞选伙伴。本期节目将通过精读万斯的成名之作《乡下人的悲歌》,去理解万斯笔下那个被割裂的美国。 万斯在2016出版了成长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一经出版成为了理解美国社会问题的重要读物之一,同年,从未从过政的特朗普杀入白宫,一度让美国主流社会百思不得其解,而这本书也为特朗普的获胜提供了最佳注脚,纽约时报对其的推荐语是“读懂这本书,就能读懂特朗普为什么能赢”。万斯以在铁锈带地区的真实生活经历告诉了人们,一个底层阶级眼中的美国是怎样的图景。 时间轴: 03:22 内容梗概--80后万斯的成长逆袭之路 11:31 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理解美国蓝领阶层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12:23 乡下人的悲歌,到底“悲从何来”? 13:16 除了种族问题、LGBTQ、女权问题之外,还存在另一个被割裂的美国 16:31《寄生虫》镜头下,一个被割裂的韩国 17:18 割裂原因--顶层的赢者通吃和底层的长期贫困 21:13 万斯是如何走出铁锈地区的世代贫穷的? 22:43 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在多大程度上应该为自己的不幸负责? 23:30 人应该如何解释自己的生活--加缪的荒诞哲学与尼采的超人哲学 27:15 人一出生,就面临基因彩票与社会彩票的抽彩--如何解决不平等 涉及到的书影音: [美]理查德·佛罗里达《新城市危机》 奉俊昊《寄生虫》 [美]马丁·塞利格曼《习得性无助》

30分钟
1k+
1年前

《基因彩票》--人生这口锅,到底多少由基因负责

一顿书出

我们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一次抽彩,与生俱来的基因,影响了你的智力、毅力、耐心以及韧性等等,你的成功往往并不只因为你在努力拼搏,你的失败也不单是你不够努力。 人人生而平等,可因为有基因的存在,人人却生而不平等。 正因为我们不能选择自己一出生是男孩还是女孩,所以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性别歧视的社会里。 正因为我们不能选择自己一出生是黑人还是白人,所以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肤色歧视的社会里。 正因为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时是否会有先天残疾,所以希望生活在一个对残疾人友好的社会里。 《基因彩票》这本书深入探讨了运气、平等与补偿性公正,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去善待弱者,而不是让那些出生时已经在基因彩票上赢过的人赢两次。 时间轴: 04:48 我们受先天基因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07:08 坚毅、自控力、求知欲也是与生俱来的吗? 11:13 每个人一生的两次抽彩--基因彩票vs社会彩票 13:45 对基因问题的两种偏见 20:13 桑德尔《精英的傲慢》对优绩主义的批判 22:13 针对先天不平等的补偿性公正 28:18 拓宽社会评价标准,发掘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30:51 对手握的幸运抱有一丝敬畏,也许我没有那么好,别人也没有那么差 34:10 做一个在一手烂牌中力挽狂澜的人 涉及到的书影音: 1、先天基因在诸如身高、病症、性格等多方面的影响程度估计 2、平等(equality)与公平(equity)的区别 3、电影《阿甘正传》里,丹中尉与阿甘 4、电影《寄生虫》,人身上的穷味 5、弗朗西斯·高尔顿(达尔文表弟)《遗传的天赋》 桑德尔《精英的傲慢》

37分钟
99+
1年前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吗?我们应当如何认识美?

一顿书出

又到了一年一度身材焦虑的季节,对于美的渴望让我们不停地在焦虑与艳羡间摇摆。但是大家争相追求的“瘦”就一定是美的吗?或者极端一些,“美”是必须的吗?本期节目,是主播在看完《服美役》、《美貌的神话》、《人生第二次》等书影音后的有感而发。 本期内容将先捋清楚父权制社会的由来,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呢,还在后天在不平等的社会形态中所塑造出的文化规训?我们应当如何认识美?当面对在美这件事情上跟我们抱持不同观点的女性时,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怎样的态度? 时间轴: 02:46 父权制是怎样形成的? 08:35 爱美到底是不是女性的天性呢? 13:19 为什么现代社会女性地位明明有所提升,却被美役束缚得更紧了? 22:30 如何逆转这种趋势呢?三个建议 25:59 当我们不再依靠外表的装饰性来定义我们自己了,那么我们是谁? 30:13 如何对待周围对美持不同态度和行动的女性 1、本期节目涉及的书影音: 毛拉·甘奇塔诺《服美役》 Naomi Wolf《美貌的神话》 纪录片《人生第二次》(第2季) 向警予《妇女为何好装饰》 Catherine Hakim《Erotic Capital: The Power of Attraction in the Boardroom and the Bedroom》 2、汉朝初年流行的愁眉啼妆 3、纪录片《人生第二次》采访视频图片

36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