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场关于马蒂斯的展览在上海UCCA Edge正在展出中,我们第一时间就去看展啦。 这场名为“马蒂斯的马蒂斯”的展览,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联合呈现,也是20世纪重要艺术流派“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亨利·马蒂斯(1869-1954)的艺术生涯,在中国的首次完整呈现。 当然除了看展,我们也在Storyland长宁空间,特别开放了马蒂斯主题创意工作坊,其中一场由Storyland x 奇想国童书 x UCCA Kids联合主办。在工作坊中,我们从奇想国童书、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合作出版的绘本《马蒂斯的旅行》出发,带孩子们进行了一场特别的故事和创作旅行。孩子们创作出非常惊艳的剪纸拼贴作品。 因此这一期播客,我们从马蒂斯谈起,想和大家聊一聊带孩子看展这件事。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有丰富展览,尤其在北京、上海,不乏艺术史上著名大师的作品展。作为父母,为什么要带孩子去看展?带孩子看展时,我们是否抱有一些特别的期待?我们自己本身是否享受看展的过程,还是把它当成一项任务,要给孩子“艺术熏陶”? 我们希望和大家探讨,艺术、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去美术馆、博物馆,事实上并不比去游乐场、动物园更“高级”。是什么让“艺术”和“创作”成为遥不可及的东西,是什么让我们受困于“大师”的标签,忘记了“大师”其实也和我们一样,是鲜活的人。 换一个角度看待大师,换一个角度理解艺术,让我们和孩子的生命都变得更自由。 ** ** ** Shownotes 01:01,“马蒂斯的马蒂斯”,这个展览为什么特别? 02:00,你知道马蒂斯的故事吗?他最早其实是个律师 02:59,不要害怕站在大师肩上,你永远会在那里找到你自己 03:49,看完马蒂斯展览,孩子可能仍然不知道马蒂斯是谁 05:08,《马蒂斯的旅行》,用故事让孩子亲近艺术大师 07:06,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大师”的连接,让他对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感兴趣 09:00,人天生就是爱听故事的 10:17,孩子们的创作,会天然地“像”马蒂斯吗? 12:16,要给孩子空间,在“混乱”中自由创作和探索 13:39,在不同作品中,听到孩子们的独特故事,每个作品都是了解孩子的机会 19:14,孩子很愿意告诉你Ta创作了什么,讲起来滔滔不绝 19:55,每个人本质上都有表达的愿望,都希望被看见 20:35,因为有“功利心”,Vivian经历带孩子看展的“血泪史” 22:00,花1800元买周边画册,回家却因为心疼束之高阁 25:09,父母带孩子去看展,首先要找自己喜欢的,让自己觉得时间没白花 25:43,看展可以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并不比去游乐园高级 27:00,接触不同的艺术作品,孩子思路会更打开,更包容,愿意尝试不同的表达语言 30:00,家庭阅读也一样,纯粹地享受故事,孩子也会被感染 31:00,我们很难记住知识,但一定会记得好的体验和感觉 32:18,绘本大师创意工作坊,在孩子和绘本大师间创造连接 33:35,通过创作,孩子们和自己对话,你能感到生命的流动 35:32,帮助孩子体验和了解自我,多维地感受这个世界 37:16,创造力,就是一种生命力 37:47,在创作中,孩子可以真正地做自己 38:02,给父母的带娃看展建议01:空杯心态,记得留白 39:30,给父母的带娃看展建议02:吃好吃的,创造和看展有关的美好回忆 39:56,给父母的带娃看展建议03:阅读相关故事,从书本走向广袤世界 ** ** ** 播客中提到的作品: 1、绘本《马蒂斯的旅行》 2、播客中提到的孩子们的作品 麦田里的稻草人可以驱赶乌鸦,却无法挡住大风把麦子碎吹到地上。 这位小艺术家专注创作金色飞贼,不紧不慢。 棒球男孩的作品,棒球和棒球棒怎么不见啦?因为棒球这个时候已经飞出去啦。 这是一个酷酷帅帅的东西! 本来想剪小兔子,剪成小猫了?也没关系!创作里没有犯错。 把手机调转过来看,是不是很像一匹马?非常解构主义的作品。 热带海岛的回忆,色彩运用很马蒂斯! 天上的太阳是正方形,云是蓝色的,Vivian差点把艺术家的太阳和云扫走啦……
——“我”重要吗? ——什么对“我”很重要? 最近在「创意故事家」的项目中,我们借由一本绘本,向孩子们抛出了关于“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非常宏大,也很哲学,但孩子们的反馈给了我们很多惊喜。 在他们创作的关于“重要”的小书中: 有的孩子说:“我很重要,不是因为我长的好不好看,也不是因为我有多厉害,(而是)因为我可以种下一颗种子,给大自然加上美丽;因为我可以帮助别人,给别人加上快乐。所以,我很重要。” 有的孩子说:“我很重要,因为我每天都在做事。”他创作的小书上,画了各式各样忙碌的万物。大树忙着生长,雨忙着下,猴子忙着摘香蕉,蚯蚓忙着掘土。在他眼中,万事万物都很重要,因为每天都在做事,同理,自己也一样。 那么,什么对孩子们很“重要”? 一位孩子说,牙齿掉了要收好很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用磁铁积木搭房子、读自己喜欢的书、自己画画以及和爸爸妈妈去旅行。还有孩子在小书里用加重字体写道:什么事情对我来说都很重要! 在孩子的眼里,他们是如何理解“重要”的呢?他们会认为自己“重要”还是“不重要”?什么事情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通过讨论和创作,听了很多孩子们的心声。 在这一期播客中,「创意故事家」的项目的Ella和Vivian两位导师,和我们聊了聊在这个主题的创作中,都有哪些有意思的发现。以及,为什么和孩子谈论“重要”、让孩子感觉自己“重要”和“被爱”,非常重要。 如果你对本期节目的话题也有想要和我们分享的内容,或者听后感,欢迎给我们留言互动。 -- 00:17,为什么会和2年级孩子讨论,“我很重要”? 01:56,围绕“我很重要”、“什么对我很重要”,孩子们创作了自己的小书 05:45,关于如何衡量“重要”,孩子和大人的标准不一样 07:33,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阐释自己的作品,整个创作才真正完成 09:15,上小学之后,孩子更容易因为外在评价,觉得自己“不重要” 10:59,要帮助孩子建立高价值感、高自尊感,觉得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12:18,区分无条件的爱与有条件的规则 14:30,孩子今天觉得自己重要,明天觉得自己不重要,也是很正常的 15:12,重要的是给孩子持续稳定的安全感 17:41,孩子的每个“很重要”,背后都可能有一个很长的故事 19:50,用《我的书》,帮助孩子更好地探索自我 26:54,在生活当中,如何让孩子真的认识到自己很重要? 32:32,孩子们会通过肢体语言感受是否“重要”和“被爱”,这是藏不住的
嘉宾 | Guest: Tracy Subisak. Tracy is the creative mind behind two remarkable and emotionally resonant books, "Sorry Snail" and "Jenny Mei is Sad." Her work beautifully combines storytelling and visual artistry to explore important themes of empathy, friendship,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a way that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can relate to. "Sorry Snail" takes young readers on an enchanting journey with a snail who learns the power of a heartfelt apology and the joy of forgiveness. On the other hand, "Jenny Mei is Sad" navigates the complex emotions of a young girl as she grapples with the feeling of sadness and the comfort she finds in the support of her loved ones. Both books not only entertain but also offer valuable life lessons that can help children understand and navigate their own emotions. In this episode, we talked about these two books and how to handle the big emotions in children's lives. 节目中提到的书 | Books Mentioned: Jenny Mei is Sad Sorry Snail Alphabreaths: The ABCs of Mindful Breathing, by Christopher Willard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 Where to Find Storyland: - 英文官网:https://storylandpodcast.wordpress.com/ - 微信公众号:Storyland童书研究所 (ID: STORYLIVING)
这一期的Storyland Podcast,我们想和大家聊一聊“创作”。 提起“创作”,你首先会想到什么?画画、作曲、雕塑、写作?是不是只有艺术家才能创作?和5岁的孩子谈创作,会不会太早? Storyland“创意故事家”项目负责人Ella、有心理学学术背景的资深阅读导师Vivian,将从过往采访过全球将近100位童书创作者的经历,Storyland的创造力教育实践以及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聊一聊,为什么对小一些的孩子,尤其是大班至1、2年级阶段的孩子来说,“创作”可能比“写字”更值得关注。 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需要真正看见并支持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需求,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发展自己的天赋与潜力。 ··· 00:55,什么是创作? 03:21,对孩子而言,创作是培养一种成长性思维 06:33,很多孩子被“禁锢”,那么小的小朋友,会说我不会写,我想不出来 08:42,创作这件事,到底能不能教,能不能学? 10:42,从发展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看,5-8岁孩子的心理情感需求,从创作中建立自信的重要性 12:45,为什么在4-7岁,不应该过分强调“写作”这一形式,要让孩子感觉“我能赢”? 15:23,3- 7岁的孩子,是通过打开感官来学习和创造的 19:51,Scaffolding教育法,让孩子慢慢相信“我可以” 22:30,尊重孩子的专注感,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25:38,阅读是灵魂,用绘本和全球童书创作者们的故事,影响和改变孩子 26:56,亲子共读,跟孩子开启真正的对话,让孩子长大后想起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觉得幸福 29:56,现在孩子的能力更强,容易让家长对孩子产生错误期待 34:27,为什么要使用多元材料、多元形式来创作? 38:37,在创作中,更容易看到孩子隐藏的心理需求 43:14,教育者与家庭配合,共同帮助孩子发展潜力和天赋 44:43,阅读聋哑群体、贫民窟的故事,孩子能理解吗? 47:58,培养孩子的世界公民意识,每个人都不是孤岛 49:01:为人父母,或作为教育者,存在的意义是给孩子一路前行的动力 ··· 如果您对本期内容有想分享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您希望更多了解Storyland的教育项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Storyland故事星球 / Storyland童书研究所。
Hello大家好!本期播客我们请大家都很熟悉的Ella来聊了聊,过去三年Storyland发起的项目:全球100位童书创作者采访计划。这些创作者大部分是凯迪克、卡耐基等国际童书大奖得主,也有许多新锐的后起之秀。 采访了这么多童书创作者,Ella作为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以及一位教育者,有没有从中获得一些关于教育的宝藏秘籍?当然有很多。 这一期播客,Ella和我们分享了她从这些童书大师那里学习到的,爸爸妈妈们可以直接应用于育儿的阅读和创作建议。 · 家里要设置专门的阅读区域吗?空间不够怎么办? · 绘本是“幼稚”的吗,中美绘本发展相差多少年? · 为什么我们鼓励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大声给孩子朗读绘本? · 相比起精美玩具,孩子竟然更喜欢开放性材料?家里的“垃圾”竟然可以不用扔?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到好奇,那么就非常适合收听本期播客,欢迎在Ella的分享中寻找对这些问题的回应。也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的经验和观点噢! Shownotes 00:50,全球100本书创作者采访计划,是怎么开始的? 03:50,最近三年成为母亲之后,Ella的新变化 04:34,Oliver Jeffers、Sophie Blackall的两本作品An Ode To Living On Earth、If You Come to Earth,适合有新生儿的家庭 05:00,大揭秘!采访了全球将近100位童书创作者,获得哪些可以应用于育儿的宝藏经验? 06:50,故事的魅力,就是以故事推动故事 07:34,只需要5%的小小变化,就能带动其他变化 08:05,家里都不一定要有阅读角,把书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08:46,美国绘本创作者Bob Shea分享,小时候书和玩具都是混在一起的 11:24,绘本不是幼稚的,可以探讨非常深刻的话题,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非常多设计 12:40,美国绘本作家Cindy Derby,做了一本“蚂蚁遛弯指南” 17:33,为什么我们非常鼓励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大声朗读绘本? 21:00,与其被动消遣,不如利用可回收材料主动娱乐 24:03,孩子天然知道怎么玩,最重要的是自内心地相信、尊重、欣赏孩子 27:00,重点再提炼:让书触手可及、灵活调整阅读状态、用开放性材料享受创作 29:44,“创意故事家”项目,从绘本大师们那里学习,如何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本期播客提及的绘本创作者 Oliver Jeffers(英国) Sophie Blackall(澳大利亚) Bob Shea(美国) Cindy Derby(美国) Chris Haughton(爱尔兰) Jeff Kinney(美国) 林小杯(中国台湾) Elisha Cooper(美国) 如您对播客最后提到的Storyland“创意故事家”项目感兴趣,欢迎微信联系Liz老师咨询,微信ID:liz-story2022。
嘉宾 | Guest: Joe Todd Stanton Joe is a highly acclaimed author and illustrator known for his captivating children's books. With a background in illustration and a passion for storytelling, Joe has created a collection of imaginative and visually stunning works that have captured the hearts of young readers and garnered critical acclaim. His books often feature adventurous protagonists, vibrant illustrations, and thought-provoking themes of curiosity, environmentalism, and acceptance. Joe Todd Stanton has been recognized with awards such as the Waterstones Children's Book Prize, and his book The Comet has won YOTO Carnegie Shadowers’ Choice Medal for Illustration in 2023. This podcast was recorded in person with Joe on the top floor café at Waterstones bookstore in London. We touched topics like: What was his reading experience like as a child? Why most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his books are girls? What is the process behind creating his picture books and their backstories? Why isn't he worried about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AI? etc. Listen on and find out more! 节目中提到的书 | Books Mentioned: The Comet A Mouse Called Julian The Secret of Black Rock Arthur and the Golden Rope A Little Princess Secret Garden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 Where to Find Storyland: - 英文官网:https://storylandpodcast.wordpress.com/ - 微信公众号:Storyland童书研究所 (ID: STORYLIVING)
这是一期和“新气集”播客串台的节目。除了我(Ella)之外,还有两位嘉宾,分别是三明治的创始人也是新气集的主播--梓新,Storyland的创始人--小游(Emily)。我们一起聊了聊4.18-20日三天在伦敦书展上的参展感受。欢迎大家也来说说你们听完播客的感受! 更多教育资讯、童书推荐和作家采访,欢迎关注公共号:“Storyland童书研究所”
Tom Gauld is a cartoonist and illustrator. He is the author and illustrator of the award-winning picture book The Little Wooden Robot and the Log Princess. If you think the world does not need another fairytale, read this modern humorous fairytale by Tom, who originally created the story for his daughters' bedtime storytelling. In this episode, Tom talks about his inspiration behind the book, including edits he has made since the original version, how he balances modern storytelling with classic fairytale tropes, how his childhood memories of reading influences his creation, and more. 【嘉宾 Guest】 Tom Gauld https://www.tomgauld.com/ 节目中提到的书 Books mentioned: The Little Wooden Robot and the Log Princess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Storyland播客 Where to find us 官网:http://storylandpodcast.wordpress.com/ 微信公众号:三明治童书研究所 (ID: STORYLIVING)
In this episode, Portuguese award-winning author Isabel Minhós Martins joins Storyland to share her experience of becoming a writer and how she works on children’s books. Isabel was born in Lisbon, Portugal and graduated from Lisbon College of Fine Arts with a degree in communication design. She has founded the independent publisher Planeta Tangerina with a group of dear friends and works as the head of text content. Isabel has been nominated for the Astrid Lindgren Memorial Award both in 2022 and 2023,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award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She has written several dozens of picture books as well as non-fictional books, some of them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Simplified Chinese and published, such as The Boy Who Loved Birds, As Time Passes, The World in a Second, The Quilt, and so on. 嘉宾 | Guest: Isabel MinhósMartins https://www.planetatangerina.com/en/sobre/isabel-minhos-martins/ 节目中提到的书 | Books Mentioned: - The Boy Who Loved Birds - As Time Passes - Plasticus Maritimus: An Invasive Species - Where Do We Go When We Disappear? - The World in a Second - Inside: A Guide to Exploring the Brain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 Where to Find Storyland: - 英文官网:https://storylandpodcast.wordpress.com/ - 微信公众号:Storyland童书研究所 (ID: STORYLIVING)
时隔近一年后,童书研究所的中文播客回归啦! 本期节目中,我们特别邀请了目前居住在瑞典的童书创作者童言,来分享她前不久受邀参加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的经历,以及创作首部绘本《恐龙先生流鼻涕以后》的灵感与过程。 这本绘本荣获了第十一届信谊图画书奖图画书创作奖首奖,也摘得了今年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新人奖提名。新书已经于几天前新鲜上市。 这是童书研究所采访的第6位华人创作者,我们衷心期盼着中国原创绘本未来能在国际大奖舞台上获得越来越多的青睐。 想了解更多有关全球前沿童书的咨询及童书创作者的故事,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三明治童书研究所」,找我们一起玩儿! 本期我们聊了哪些话题: 上半场: 2:30 对博洛尼亚城市的初印象 5:38 偶遇为盲人开发电子漫画的瑞典创作者 8:04 第一时间找到“恐龙先生” 9:58 身处缤纷多元的Amazing Bookshelf展区,像“掉进了糖果店的小孩” 12:36 小众国家的展馆特色鲜明以及中国原创作品的大放异彩 17:38 和姆明馆负责人的交谈触发了思考 19:58 看苏西·李个展并听其座谈会后的启发 22:00 通过展览详细了解意大利插画史的变迁 下半场: 25:00 《恐龙先生流鼻涕以后》故事梗概 27:00 从非虚构写作转向童书创作的契机 29:08 新加坡和瑞典的童书偏好的主题与风格 32:38 写童书的过程很好玩以及和二位插画师的高效合作 37:30 经年累月写作打下的功底,为创作童书奠定了基础 39:42 “直觉型创作者”的灵感乍现与一气呵成 41:17 “妈妈”的身份与创作的关联 43:13 获奖经历对未来创作的影响——从绘本创作到动画制作 46:46 童言为大家推荐童书 本期我们提到的创作者: (韩)苏西·李(Suzy Lee) (韩)白希娜(Baek Heena) (墨)安德烈斯·洛佩斯(Andrés López) (中)彭懿 (拉脱维亚)安娜德·梅乐希(Anete Melece) (挪威)玛丽·康斯塔·约翰森(Mari Kanstad Johnsen) (西)安娜·耶纳斯(Anna Llenas) (法)克里斯蒂安·沃尔兹(Christian Voltz)
In this episode, we have Dr. Wallace J. Nichols, who is a marine biologist, author, and water-lover. He is the writer of the picture book Dear Wild Child. In the book, a father writes to his daughter in a heartfelt letter about memories of the house she grew up in among the redwoods. The house was lost to a wildfire but as the father lovingly reminds the child, she will always carry her home inside her. Listen to hear about the true story behind the letter and how the picture book was co-created as a way for the father and daughter to cope with grief. 嘉宾 Guest Wallace J. Nichols https://www.wallacejnichols.org/ 节目中提到的书 Books mentioned: The Wild Child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Storyland播客 Where to find us 官网:http://storylandpodcast.wordpress.com/ 微信公众号:三明治童书研究所 (ID: STORYLIVING)
从虎年到兔年啦!作为过去一年全球童书创作者采访的总结,我们向五位童书研究员提出了三个问题。 她们在回答中,分别用声音回顾了各自采访创作者的收获,还通过文字推荐了个人年度印象最深刻的采访和童书(在公共号“三明治童书研究所”中可以查看)。这是我们五个女生的首次隔空同框,感谢大家的陪伴! 新年希望和大家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的故事!新年快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