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 穿上太长,脱了又冷,我们的“长衫”竟无处安放

当38岁的“陈师傅”,这位曾为标杆媒体工作过的中年哲学硕士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选择去送外卖,大学生、中产阶层、大龄职场人和看热闹的热心群众都不约而同看到了其中的悲凉或荒诞。 最近人们老爱说学历渐渐成为孔乙己的长衫,特别是面临就业压力的毕业生。这位姓陈的朋友勇敢放下了学历加持的光环,投入世俗生活的他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快乐或满足,但已然化身为这个时代高等教育中一个大大的问号,可谓是以身证道。 但是工作依然难找,无路是毕业青年还是35岁的职场中年,如何安顿自己的人生路,让自己身着长袍有个体面的落脚处? 也许我们可以问,脱去了长衫,就能更好地送外卖吗?实际上取决于你认为,究竟什么是长衫。 是一纸文凭?是大学带给人的一些人生思考,还是属于觉醒后的每个个体必要的尊严。 我们三个作为“资深”打工人(虽然有人已经当了老板),希望去挖掘一下,究竟怎样去思考这个时代的职场。一个人的职业固然受到时代背景的限制,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需要付出那些,需要哪些未雨绸缪的考虑,进而认知到工作和工作,人和人的极大不同。 在这期我们聊到了媒体行业的兴衰,有很多无法彻底言说的因素,但致敬那些曾点亮这个行业的人。我们聊了如何平衡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矛盾、文理工学科的职业差异,还有如何明白自己身在何处————你是在马戏团还是在荒野求生?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讨论。 【时间轴】 1:20 当哲学硕士“脱掉长衫”送外卖 5:40 从卖猪肉到送外卖:被符号化的知识青年 7:40 中产阶级的坠落焦虑 10:13 逃不掉的经济周期和行业规律 12:22 人生的两种职业:厨师和作家 15:17 记者找不到工作,媒体因和衰落 20:18 文科、理科、工科从业的底层逻辑 27:58 智力工作者处在金字塔的行业 33:26 你是野生动物和马戏团动物? 37:15 我们真的有选择的能力和自由吗? 40:36 时代洪流:平台和自身的互相塑造 45:26 当你为了追求理想而忍受 54:36 考公后又不甘平淡是什么心态? 56:50 大学生去工厂是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57:59 中年危机与人生试错 1:00:23 长衫脱还不脱,这是一个问题 【本期音乐】 Pink Floyd - Us and Them 【本期主播】 剑锋、野尘、寒芽 【本期剪辑】 剑锋、野尘

67分钟
99+
2年前

011 | 我选择上香!拉上神仙一起“卷”

这一期我们聊一聊拜佛求神的话题。 稻盛和夫对在锅炉前烧制陶瓷、茫然无措的技术负责人问道:“你向神灵祈祷了吗?”已尽人事,剩下的就只好听天命。(来自于《活法》) 在社会中拼搏奋斗的人,总归需要精神的寄托,刻苦的自律,勤奋的学习,潜心的钻研,又或者是虔诚的祈祷。我们向神明祈祷并不是为了期待超自然的力量降临,而更多的是想要掌握未来的命运和避免不确定性。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许多人都感到自己难以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我们不再相信宿命,但也不能完全凭借自己的自由意志掌控命运,所以拉上神仙一起“卷”也未尝不可啊! 【时间轴】 1:55 我们那些去寺庙“请”法器的经历 5:53 名山胜地,难免遇到要拜一拜的地方 9:15 在去寺院的路上,跳出来一个卖香的 11:29 雍和宫与卧佛寺,北京烧香的流行地 15:37“还愿”这件事可能阻碍了人们跨区域拜佛 17:48 烧香拜佛热和星座热是不是有点相似? 20:36 去拜佛算是接近了佛教的本质吗? 21:45 修道炼丹也是另一种选择 23:45 东亚文化中的神灵观:韩国整容之前先看面相 29:42 中(青)年人的现实困扰和心理暗示 36:04 我们那些丰富或缺席的神圣生活 42:19 求神,依然是希望掌握人生主场的控制感 45:23 还记得练气功吗?长辈们也曾追求超自然力 49:04 去拜佛的人真的变多了啦?其实也没那么多 55:20 烧香拜佛的流行和故宫风潮是不是都多亏了网络? 59:41 拜佛不是躺平,躺平的人才不拜佛呢! 【本期音乐】 Macy Gray,Gary Clark Jr. - Buddha Buddha Bar - Liberdade 【本期主播】 剑锋、野尘、寒芽 【本期剪辑】 剑锋、野尘

65分钟
99+
2年前

010 | 得了身份焦虑综合征,或许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老

本期节目将探讨身份焦虑的话题。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混沌:他们让我成为的哪个“我”,我已经了解,而我自己想成为的那个“我”还没有找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选择的时代,这些选择让我们难以找到真正的自己。我们会探讨身份标签带来的焦虑,以及拒绝标签的重要性。我们还会探讨生育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不同身份所带来的不同焦虑,以及求认可和认同的困境。 我们会从几位主播自己的经历和认知中,去回溯自身,了解如何摆脱身份游戏的束缚。最后,我们还会探讨权威主义和互联网标签等问题,以及如何避免被标签束缚和社会的偏见所困扰。请收听我们的节目,让我们一起探索身份焦虑的本质,找到真正的自我。 (以上文字由ChatGPT辅助生成。) 本期谈论到的影视和书籍: 叔本华《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 福柯《疯癫与文明》 杨德昌《一一》 理查德·林克莱特《少年时代》 【时间轴】 1:11 一场“上野千鹤子议题”引发的身份焦虑讨论 8:11 可能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 11:46 过多“可能的选择”让我们无法进入自己的身份? 14:15 生儿育女与个人自由的矛盾 20:38 哪个身份最容易引发焦虑? 23:25 回答“你是谁”,可能引起另一种焦虑 25:11 当我们不再和他人比较,就退出了身份游戏 27:52 权威主义下的爱与爱而不得 31:47 互联网式的标签世界 35:37 罪犯的子女就该继承一种标签吗? 45:37 从《少年时代》中获得的自由启发 51:2求所有人认可和认同,是真的欲壑难填 56:31接受群体偏见和犬儒的诞生 59:6 我们如何拒绝身份标签和它伴随的焦虑 【本期音乐】 Yann Tiersen - Porz Goret Adam Levine - Lost Stars 【本期主播】 剑锋、野尘、寒芽、 【本期剪辑】 野尘

65分钟
99+
2年前

009 | 误入购物团:被“安利”、PUA和奇闻趣事,我们的旅游体验充满了段子

这一期我们聊一聊,购物团和跟团游的经历和趣事,一个久违的话题。 有时候,你可能会感受到世界上时间最珍贵的就是你参加的这个跟团游,它可以让你在短短几天内看遍名胜古迹,让你犹如兔子一样匆匆忙忙,连深呼吸的时间都没有,不让你的肺呼吸到太多的空气污染,非常环保! 你还会发现跟团游中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就是买买买,当你看到导游兴高采烈地带着你们去商店购物时,你一定会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你的钱包很快就会瘦下来!没错,这就是跟团游的魅力所在,让你在短时间内不仅看尽了美景,还能一边买买买,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多姿! 这一期我们3个给您带来关于旅游,跟团的讨论和段子,有奇葩的套路,也有有趣的段子。旅行,毕竟是一件快乐的事,无论如何都不要坏了好的心情 【时间轴】 3:03 跟着购物团游玩,不买东西也能嗨? 7:16 跟团游没有当年的火爆,100块往返北京游的生意经。 8:49 东西要记录你的身份证信息,刷脸指纹代替了 传统的凭票入场 11:58 被坑的跟团党,20秒直升机一样high翻天! 18:24 旅游就是卖流量,流量就是你自己。 22:8 肩膀痛可以用什么?卖给你一瓶消毒水儿! 27:41 字画拍卖没中标?别急,老师傅再为你写一副,你掏钱,我下笔。 34:09 跟着团,用时间换金钱,PUA陪您玩乐全程。 45:04 奇葩趣闻:在九寨沟住农家,摸摸牦牛屁股只需10元。 48:22 团餐吃到住院,想一想就饱3分。 54:32 不购物就不让走,最后只能看谁头铁。 1:03:20 一家人的旅游团,谁当团长谁头大。 1:07:47 跟不跟团看个人,“苦旅”也有人爱去。 【本期音乐】 The Beatles - In My Life (Remastered) 平井 大 - On the Road 【本期主播】 剑锋、野尘、寒芽、 【本期剪辑】 剑锋、野尘

72分钟
2k+
2年前

008 | 普通人也要关注ChatGPT:AI正在重塑人与信息间的关系

本期节目的主题是ChatGPT。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ChatGPT展开探讨,包括它的进化历程、伦理道德的考验、搜索引擎与信息污染的代价、网络爆款口水歌以及原创知识面对AI最大的挑战等。我们将分享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和观点,并结合自己的职业经验,分析ChatGPT对未来职场发展的影响。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也将讨论35岁职场危机的观念从哪里来的,以及在救小猫和救名画之间,应该信任AI还是信任人类等问题。我们还将分享在职场中遇到的意料之外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和心得体会。 我们相信,本期节目将为您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并且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职场中的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请订阅我们的播客,“意料之外”,与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时代的各种话题。 (以上文字由ChatGPT生成) 人工智能的潮水已经涌来,在上一期我们畅想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机遇和变化之后,这一期更多的关注了面临的挑战,或许我们会面对AI时代下伦理与道德的考验,毕竟,隐藏在AI之后作恶的成本会低的多,也隐蔽的多,做为人类该如何面对,可能是我们要早早思考的问题。 【时间轴】 0:32 进化之路,ChatGPT为何令人震惊。 3:42 假如人类用ChatGPT交流。 8:24 我们的认知和体验源自哪里? 14:31 ChatGPT会不会成为二手知识大本营 17:56 AI VS 人类:伦理道德的考验。 25:13 搜索引擎与信息污染的代价。 30:41 网络爆款口水歌的自动化创作 37:45 原创知识面对AI最大的挑战。 45:15 35岁职场危机的观念从哪里来的? 49:25 它将重塑人与信息间的关系。 1:08:55 救小猫还是救名画? 信AI还是信人类? 1:14:15 为什么普通人也要关注ChatGPT。 1:20:09 悲观还是乐观,这是一个问题。 【本期音乐】 Pink Floyd - Welcome To The Machine Ramin Djawadi - Wicked Games (Westworld: Season 3) Lauren Daigle - Almost Human(《银翼杀手2049》插曲) 【本期主播】 剑锋、野尘、寒芽、 【本期剪辑】 野尘

89分钟
99+
2年前

007 | 有了AI人是不是就过剩了? ChatGPT的威胁下,我们失落的安全感和人类“价值”的思考

这一期我们聊了最近比较热门的人工智能应用ChatGPT。未来每一个人的生活可能都离不开与人工智能的协作,这引起了我们的第一个思考:当越来越多人类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时候,我们工作的价值在哪里? 如果自己的工作被机器人替代了,我们何以安身立命?文明的进步就伴随和人类分工的不断交替变化,人类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机械化作业,但是没有哪个时代如当下这般快速变化,以至于我们有点跟不上日新月异的节奏。虽然我们乐观的看待文明的进步终究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每一个人都可以释放自己天性,但当灰尘落到单独的个体肩上时,该如何面对?当一个又一个人工的岗位被AI替代时,我们会不会有一双宽容的眼睛看待那些失魂落魄的人? 从工具的价值思考,人何以为人,结论只会是AI终究替代我们。但,正如康德所述:人是目的而非工具。人类不同于机器,我们有激情....有感情,会做错,会激动,会胡扯.... 甚至,犯错误,也是人类本身的目的,如果我们对人的价值看待深陷工具价值之中,必将落入魔鬼的圈套... 【时间轴】 00:40 ChatGPT并非横空出世 06:05 真实体验ChatGPT,厉害但还不靠谱 13:44 一般的心理咨询师,可能没有“ChatGPT”优秀 23:18 AI这么厉害,我们的安全感从哪里来? 33:44 有了AI加持,人是不是就过剩了? 40:52 面对威胁,我们反而可以重新思考“人的价值” 55:15 干不过AI,普通人学技能和艺术有什么用? 01:00 人类历史就是一次次面对混沌和未知的挑战,这次也不例外 【本期音乐】 Pink Floyd - Welcome To The Machine Arcade Fire - Song On The Beach Arcade Fire - Dimensions 【本期主播】 剑锋、野尘、寒芽、 【本期剪辑】 野尘 剑锋

73分钟
99+
2年前

006 | 当我们不再提"消费"的时候,意味着什么?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提"消费降级",实际上是有一种戏谑的成分,而当我们连”消费“二字都不愿提起的时候,才发现,消费真的降级了。我们开始精打细算,不再下馆子,开始考虑一辆汽车的耐用性,开始考虑衣服的款式是否经典大方.... 在物质和阶层充满流动性的世界里,人们需要自我满足,需要自我定位和标榜,你的阶层定位来自于周围社会成员的评价,于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消费,需要投入资源,需要卷——来保证自己不至于坠落,甚至期许阶层上升,于是我们很累。然而,比起阶层法定的社会来讲,哪一个更好?或许,消费,就是一种必要的社会成本。 反消费主义是什么,简单的生活和环保主义是真的反消费主义吗?或许我们不得不承认运气的存在,在社会中获得一个好”位置“的人,不过是多了一点运气罢了,那么我们有什么将所有的成就归功于自我努力——归功于资源投入也就是”卷“本身? 【时间轴】 1:12 当我们不提“消费降级”的时候,消费却真的降级了。 5:33 消费史:社会的物质和阶层的流动性鼓舞了个人消费 9:57 不消费是因为我们都对未来预期的悲观。 15:55 竞争使我们痛苦,或者卷,或者承认运气的存在。 19:24 消费是必要的社会成本。 22:44 当社会阶层的评价依靠周围人的看法而非法定,随之而来也会卷。 26:04 为什么要断舍离?很多东西你买了只是消费的开始而已。 35:37 消费离不开媒体的推波助澜 38:44 阶层壁垒中的消费认知,有钱人的世界我们不懂。 41:45 环保主义者真的环保吗?反消费主义者在反的是什么? 【本期音乐】 Pink Floyd - Welcome To The Machine John Lennon - It's Real John Lennon - Watching The Wheels 【本期主播】 剑锋:琢磨消费背后故事的“琢磨青年” 野尘:克制消费的“理智青年” 寒芽:认真生活,关注自我满足的“现代青年” 【本期剪辑】 野尘 剑锋

51分钟
99+
2年前

005 | “情绪价值”,社畜的新枷锁来了,你被“PUA”了吗?

自从“PUA”这个词的用法被扩大后,大家会更容易认知到情感勒索就在身边。 而“情绪价值”这个词现在也很火,亲密关系和职场中动辄有人提到这个热词。它俩会有什么关系吗? 由此我们聊出了这期话题,“情绪价值”会不会是一次不自觉“PUA”,也许没那么严重,但它肯定没那么好。我们想diss一下的是,这个“价值”真的有那么好或那么重要吗? 它是一个人自己体认的价值还是外界强加给个人的一种功利性甚至包含了一点点PUA成分的东西? 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思考,没有“情绪价值”是否就降低了人之为人的价值,是我们可以稍微停下来聊一下的。也欢迎你留言和我们交流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聊完也没得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时间轴】 00:17 聊一聊情感勒索与PUA 06:05 为什么我们会掉进被勒索的圈套 07:40 真勒索和假勒索 09:40 破坏性,才是情感勒索的恶 14:52 “情绪价值”的流行 17:03 “情商”和“情绪价值”有什么不同? 20:31 你会购买“情绪价值”吗? 22:41 什么地方不需要情绪价值 27:05 为什么要警惕“情绪价值”? 32:50 情绪价值=judge 36:16 避免被情感勒索,需要的仅仅是自由 39:09 那些没有“情绪价值”的人 42:58 谁在推销“情绪价值”? 47:11 当“讨好型人格”遇到“情绪价值” 51:54 “情绪价值”,怎么计算? 56:30 “情绪价值”的前世今生 【本期音乐】 Pink Floyd - Welcome To The Machine The Beatles - A Day In The Life 【本期主播】 剑锋:左冲右突但还是不能免俗的“弱势青年” 野尘:观察并思考的“担忧青年” 寒芽:理智思考的“直率青年” 【本期剪辑】 野尘

63分钟
99+
2年前

004 | 失速的大厂人和蔡京府上切葱丝的厨子

“互联网大厂”称号火了几年,随之而来是的“福报”,“毕业”,“向社会输送人才”,大厂就像一列火车,有人上车,总有人到站下车。有人羡慕大厂的高薪与福利,有人纠结大厂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有人调侃大厂人只不过是包子铺切葱丝的,我们在”羡慕嫉妒恨“之外,探究其中的秘密。 企业为何愿意支付额外薪资?归宿感的营造原因何在?大厂人的生存之道又是如何?大厂人真是只是”切葱丝“这么简单?失速的大厂还会慷慨吗?最后,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想一想,何以锚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不仅限于大厂。 4:16 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叫厂? 9:57 大厂的”大“是个什么? 12:47 大厂员工的感受和传统企业的不同? 15:29 大厂也是一个从青年到中年的发展过程。 20:52 高投入与高回报,高薪与高风险 26:41 减速周期,大厂会降低颠覆性创新的欲望 28:54 专精人才的适用性一定是狭窄的,但很重要 35:24 大厂里的人是如何生存的? 40:33 大厂人如何面对行业的失速? 45:24 大厂失速的时代,个人要如何做? 48:39 我们能评判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吗? 【音乐】 Pink Floyd - Welcome To The Machine Gala -Young For You Elliott Smith - Angel In The Show 【本期主播】 剑锋:曾经供职大厂如今”体面““大厂青年” 野尘:深沉思考的“中厂青年” 寒芽:满是好奇的“围观青年” 【本期剪辑】 剑锋

59分钟
95
2年前

003 | 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还会选择当下的婚姻吗?

中年人有时候会面临自我的觉醒和生活的重担,我们审视世界的时候,发现有一只无形的手制定规则,为什么现代中年人会有心灵的困惑,这不应该是年轻人应该特有的“问题”吗? 时代的变化是飞速的,不同于过往,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与之对应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却没有改善,有些人选择了自我的放逐,有些人为偏离轨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我们的问题是:留给我们的时光中,我们要如何度过? 0:17 什么样的婚姻是好的范本? 5:15 古老的婚姻制度与现代生活的矛盾 7:55 如果你可以重新选择,还会结婚吗? 14:22 阅历增长也带来了婚姻的困惑? 20:12 中年人反而有了心灵困惑? 23:51 社会规则是一个校准器影响你我 31:00 没有”年轻“过的中年人 41:36 时代的变化冲击了过去的思想,中年人内心冲突的根源之一 53:05 偏离主流的自我放逐 58:00 最终,我们如何选择余下的时光? 【音乐】 Pink Floyd - Welcome To The Machine Eleni Karaindrou - By the Sea 【本期主播】 野尘:乐在其中对现状满意“乐天青年” 寒芽:认知提高工作顺利的“有为青年” 剑锋:充满疑惑但被“理智”束缚的“躺平青年” 【本期剪辑】野尘 剑锋 ———————— 三个人聊一个话题,也许还真能发生意料之外的思想大爆炸。 非常期待你留言评论互动哦~!

68分钟
99+
2年前

002 | 从古登堡到元宇宙,我们怎样超越读书焦虑?

读书是我们从小到大都离不开的一件事,但是渐渐的,有人不再阅读,有人与书为伴,有人毕业后就很少阅读书籍,有人一有空就去书店逛逛。 这期我们从书的载体出发,从纸书,到电纸书,从图书馆到在线阅读,从书的内容是固定的到任何信息都可以被随时订正修改的,这其中的变化带给我们那些思考哪?未来的阅读会是如何?在线的图书馆能否完全代替我们的书柜? 把自身放在一个元宇宙中。 其实你的那个发现真的挺厉害的。物理世界的链接产生的虚拟认知,不就是信息编织给我们的梦幻星空吗? 你相信就有,不相信你就没有。知道就有,没人知道就不存在了。 0:17 “扔书”的理由 3:39 我们为什么还依恋书店 5:23 暴露年龄的买书史 9:44 中学租书铺,青春的回忆 15:10 过去的阅读为何差异大 17:28 纸书的魅力 19:15 互联网阅读介质的变迁 25:30 改变阅读两样发明:Kindle&iPhone 31:31 你们的kindle现在在哪里? 47:09 听书是个好选择吗? 51:08 数字阅读的隐私忧虑 59:44 纸书原来就是“区块链” 【音乐】 Pink Floyd - Welcome To The Machine Alfonso de Vilallonga - No Way of Knowing,From The Bookshop OST 【本期主播】 野尘:酷爱读书的寻知“文艺青年” 寒芽:出版行业沉淀多年的“知识青年” 剑锋:被畅销书轰炸的“随大流青年” 【本期剪辑】野尘

63分钟
99+
2年前

001 | 刷手机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对什么上瘾?

本期是我们的第一期节目,我们三位主播是好友组局,分别从内容生产、APP产品规划、媒体形态、用户体验等角度来聊一聊手机推送和内容生产的话题。 尤其是想思考一下:究竟是谁来决定我们看到什么内容? 刷手机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对什么上瘾?现在是一个对创作者友好的美好时代么? 00:37 APP在“偷听”我们的喜好吗? 08:32 什么理由让我们刷手机上瘾 15:00 十年前大家用手机上网干些什么? 16:42 从“碎片时间”到全民整天刷手机 19:57 是什么让网络上的内容日渐“下沉” 26:50 谁来决定我们看到什么内容? 32:18 内容生产门槛变低带来了什么 38:17 平台的算法,高科技背后的简单朴素 45:26 推送、上瘾,内容消费的终极目的 48:14 每个时代都有让人上瘾的东西 52:04 下一次全民上瘾的形态,什么时候带来? 53:17 乐观看,这是一个对创作者最友好的时代 【音乐】 Yann Tiersen - Porz Goret Pink Floyd - Welcome To The Machine 【本期主播】 野尘:努力工作奋发图强的“图强青年” 寒芽:埋头做内容策划的创业“实干青年” 剑锋:熟悉APP产品设计的“产品经理青年” 【本期剪辑】野尘 剑锋 ———————— 三个人聊一个话题,也许还真能发生意料之外的思想大爆炸。 非常期待你留言评论互动哦~!

59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