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初版于1985年的书当中,波兹曼从根本上探讨了娱乐对人类思想的摧毁力。相比于作者所处的时代,我们现在的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意思的是,就连当时作者看不上眼的电视新闻,如今已经演变成为当下最为可靠且最具权威性的媒介(姑且不谈更为没落的纸媒)。作为Z世代年轻人,对于电视新闻,我的记忆还停留在——小时候爸爸带着我在早餐店里嗦三鲜粉,电视机里播放的就是新闻,再没有其它记忆了。 “假信息并不意味着错误的信息,而是意味着使人产生误解的信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还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成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在作者论述的这段话当中,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皆可以换成我们当今的“微博”“今日头条”等传播新闻的互联网平台。我现在获取新闻的最主要的媒介就是这些平台。与以往的媒介相比,它们的真实性更低。而就像作者所说的,在这样的社会当中,不论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还是饱经风霜的有更多生活经验的人,都无法识别与判断信息的真实度。那种把“无知当知识”的行为,而今已然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人人皆在茶余饭后讨论那些所谓的“新闻”,而那些知道相关新闻更多细节的人往往会成为话语团体中的焦点,那些信息在悄无声息中成为了他们显摆的谈资,新闻的娱乐性显而易见。 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美国,“那时人们的生活中还没有电,凭借烛光或煤油灯阅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显然,那时的人们大多只能在拂晓和开始工作前的那段时间进行阅读,所以阅读的目的肯定是严肃、专注而明确的……对于这些人来说,阅读为他们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提供了纽带,同时也帮助他们形成了对于世界的认识。书本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把这个世界展示出来。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我不敢相信的是,那样一个充满理性阅读的美好的理想世界,会是两三个世纪以前的社会。所以,这是否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虽然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仍有数量庞大的人类在走向退化——不再思考? 大数据的发展使得平台可以精准推送与我们喜好相关的内容,一旦点开APP,我们要想停下来、走出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被娱乐操纵的我们,甘愿自己沦为娱乐至死的物种吗?如果不,那要如何自救呢?这本书提供的更多的是问题,而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我自己寻找到的方法是阅读。 从一个只爱追电视剧和综艺的傻白甜女孩儿,到现在每天都在阅读、有一定阅读量的“会思考”的女孩儿,我的方法具体且可行,适用于每一个想要改变的人,在这里希望分享给更多的人。 快来跟我一起读书吧! 【本期节目的关键内容】 1.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可喝 2.电视的性质注定其必然舍弃思想 3.文化精神枯萎的方式 4.回顾被娱乐操纵的一天与过去几十年 5.读书的好处 6.原本不爱读书的我,是如何开始阅读并养成阅读习惯的? 7.为什么开这档播客? 8.对这档播客的期待 9.这档播客存在的问题及优势? 【本期书籍】 书名:娱乐至死 作者:尼尔·波兹曼 译者:章艳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这真的是一本十分值得去阅读的书籍,尤其推荐讨好型人格和infp人去阅读。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阿德勒的“目的论”,它颠覆了我们以往“原因论”的思维习惯,倡导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思维方式解释过去、面对未来。然而,我们读者并非要在两种观点中做出选择,也可以兼而用之。 当然,这本书不局限于讨论“目的论”,还涉及了很多有启发性的观点。 未来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平等的未知,但我善于凭空捏造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难题,于是思绪总是不受控制绕着焦虑疯狂旋转。但是现实情况是,我焦虑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发生。所以,我的焦虑除了能够徒增烦恼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常常盯着遥远的路行走,这实在是太累了,因为路途太远,而途中又充满了我的意志捏造的也许并不会发生的困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别总抬头看远路,低头慢慢走就好,只要在走,就一定会到达某个地方。而活在当下,认真且谨慎地走,说不定它会是个好地方。 作者认为,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而最舒适的交往方式是真实且自由地做自己,即使被别人讨厌也没有关系。只有做自己,双方才能够有可能建立深厚的情谊,长久地同频共振。 因网络问题及部分音频遗失问题,在这里对节目内容做一些书面上的补充。 首先是重读本书我意外发现的惊喜句子!作者认为“看清事物的真理,这就是‘达观’。这并不是什么悲观主义”。我的人格特质是更容易关注到全世界、全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会接触到一些偏黑暗和负面的信息,于是我个人的思考习惯就是看待事情会首先考虑到最糟糕的情况,这从表面上看来我似乎是一个悲观主义的人,长久以来我也这样认为。但是作者的这句话点拨了我,看清事情的真理、直面现实的真相的我并非悲观主义者,这是达观,是我们的优势。希望与我有相同特质的人,可以意识到这一点,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其次是“课题分离”。课题分离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不干涉别人的事情。一方面,别人讨厌我是别人的事,这是别人的课题,我们不要妄图改变别人。另一方面,对于分享欲强、喜欢多管闲事,啥好东西都想硬塞给别人的人(就是我)而言,作者建议我们“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因为选择分享这个行动是我的课题,而接不接受是别人的课题,谁都无法左右对方;第二个部分是不要被别人干涉。这点题了书名“被讨厌的勇气”。只有不害怕被别人讨厌,我们才能够更加自由地做自己。 【本期节目的关键内容】 1.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办? 2.阿德勒简介 3.原因论vs目的论 4.课题分离 5.行为标准vs存在标准(存在=价值) 6.共同体感 7.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本期书籍】 书名: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译者:渠海霞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音乐】 音乐:唐汉霄《再见深海》 改编:罗曼耶卓 Oskar Roman Jezior 【收听渠道】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QQ音乐和喜马拉雅等平台订阅,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 )
人生是勇敢者的游戏,来都来了,就大胆地玩一把吧! 迷茫、虚无、孤独也许只是我们生命必经的一个阶段,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将永远停留于此。就像是闯关游戏,只有坚定地走下去,才有机会看到未来可能存在的愉悦风景,或许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生命自洽的方法。 【本期书籍】 书名:逃避自由 作者:弗洛姆 译者:刘林海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音乐】 音乐:周杰伦《一路向北》 改编:罗曼耶卓 Oskar Roman Jezior 【收听渠道】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QQ音乐、网易云音乐和喜马拉雅等平台订阅,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对“鸡汤文”的评价出现了褒贬不一的情况。在这里,我不想对任何一本书进行这样的判断和分类。 在我看来,任何一本书,只要我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个知识点,即使这个点很小,我也认为它是一本有价值的书。 读了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看待问题过于消极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心智地图准确度较低,而这还有药可救。 人生不需要一次性写对正确答案,写错了还有无数次改正的机会,过往的输赢不影响未来的输赢,新的一天可以是一切新的开始。 【本期书籍】 书名:聪明人的个人成长 作者:Steve Pavlina 译者:一炜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音乐】 音乐:张国荣《我》 改编:罗曼耶卓 Oskar Roman Jezior 【收听渠道】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QQ音乐、网易云音乐和喜马拉雅等平台订阅,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 )
阿籽奶奶的名字是尹玉凤,她74岁学习画画,76岁举办个人展。 我之前在现实生活中也结识过一位奶奶,她五十多岁退休后学习芭蕾,每周都去舞蹈室练习芭蕾基本功,现在六七十岁,学习芭蕾一转眼已经有十几二十年。她人很随和,舞姿和身姿都很美丽。她所在的群体有很多和她一样的人,她们的勇气值得我学习。 /收听渠道/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QQ音乐、网易云音乐和喜马拉雅等平台订阅,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 )
如果早在中学时期就与《三体》相遇,我也许不会单纯因为物理课难学就敬而远之。 虽然害怕亲友生命的终结,但其实我也不喜欢生命无限。也许正是因为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所以每一刻都显得更为重要。 我觉得我没有书透。《三体》的篇幅实在是太庞大了,本期节目只对部分内容做讨论。虽然涉及物理知识,但是这本书真的很好读,强烈推荐大家去读。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对书的理解必定是不比专业老师,但是我仍然无法阻止自己制作这档播客。也许在时间的长河中,不同时期的我可以不是同一个哈姆雷特。这是一档轻松且自由的随心读书的播客,如果有人听甚至于喜欢听,这便是意外之喜;如果大家不喜欢听退出去即可,完全没有关系。 /时间线/ 00:02 为什么录这档播客 04:56 与《三体》的邂逅 08:34 对于宇宙而言,会不会人类才是那个入侵者和破坏者 15:01 也许未来人类有新方案解决日本核污染水排放产生的问题 17:13 对于生命,要放大看,放小看 24:30 我好像已经失去过太阳系了 27:01 你会想要冬眠吗 34:07 生活好的人更容易善良 37:02 社交场合也是黑暗森林 /提及/ 纪录片《侣行》 /收听渠道/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QQ音乐、网易云音乐和喜马拉雅等平台订阅,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 )
一本偶然翻开的书是一段善缘。 有幸跟着汪曾祺老先生回忆过去,寻找汪老笔下的原型人物,体悟西南联大师生的爱国热情,听一堂沈从文先生的写作课...... 希望一切能够延续。 /时间线/ 00:10 汪老的基本信息和书的概述 02:05 梦见父亲 04:10 关于年老 08:02 祖父的药店 09:15 写作原型 12:07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26 唐兰先生的脑袋 20:12 闻一多先生讲课 22:01 沈从文先生说“买椟还珠” 24:17 沈先生是“抒情考古家” 26:03 赤子般的沈先生 27:20 金岳霖先生、梅贻琦先生的趣事 27:35 如何写作 /音乐/ 作曲:钱雷《人世间》 改编及演奏:罗曼耶卓 Oskar Roman Jezior /收听渠道/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QQ音乐、网易云音乐和喜马拉雅等平台订阅,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 )
总是喜欢把耳机用声音填满,即使内容听不进去,只要耳旁有声就行,就好像身边有人陪伴,这种对耳机的重度依赖症状尤其表现在独处的时候。 殊不知,即使独身一人,也被整个自然环绕。 /封面/ 蜘蛛在草地上结出了好多云 /收听渠道/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QQ音乐、网易云音乐和喜马拉雅等平台订阅,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 )
这一期节目我们请到了三位嘉宾(斤竹、小米周_、多放香菜ya)一起聊聊各自的恋爱观。 很大一批女生深受偶像剧的影响,会对男性抱有幻想,但是其实这与真实的男性往往是存在偏差的。 我们的聊天内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是所有的情况、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我们倡导大家去接触现实的人,在爱自己的情况下谨慎地与异性交往。 /时间线/ 00:32 为什么女生能继续和不怎样的男生在一起 04:02 似乎随便哪个人都可以 10:58 积累的感情也不一定会赢过新出现的人 14:02 没有什么独一无二 27:34 美女姐姐标准太高、无法将就 31:53 新传理论:超真实存在 /音乐/ 音乐:周杰伦《晴天》 改编及演奏:罗曼耶卓 Oskar Roman Jezior /收听渠道/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QQ音乐、网易云音乐和喜马拉雅等平台订阅,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 )
近40°的夏日,你不来一本李娟的《冬牧场》降降温吗? /时间线/ 00:45 结识新作家的方式即翻读她的书 02:47 女作家李娟的基本信息 05:26 分享这本书的原因 06:01 非虚构写作是什么 07:40 《冬牧场》开篇的第一段 11:02 李娟的语言及其笔下的人物 14:14 牧民们的精神值得学习与赞颂 /提及/ 参考文献:杨联芬 李双《当代非虚构写作的内涵及问题》 /音乐/ 《月光》Suite bergamesque: III. Clair de lune 音乐: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演奏:罗曼耶卓 Oskar Roman Jezior /收听渠道/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播客、QQ音乐、网易云音乐和喜马拉雅等平台订阅,全平台同步更新中 : )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