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95 无论你是谁,这三种技巧都能帮你赢得更多关注

在职场环境中,专业能力固然至关重要,但真正决定能否快速晋升、甚至引领团队的,往往是那些被称为“软技能”的能力。无论你是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团队领导,还是想在职场中脱颖而出的个人贡献者,软技能都会在你职业生涯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今天的节目,我将为大家介绍三项最重要的职场软技能,整理自两位著名的高管教练——Harriette Cole 和 Ethan Evans 的多个讲座分享。 我之所以喜欢这两位的分享,是因为他们的内容既不书生气,又非常接地气,充满实用性。 01:55 Ethan在接下来的1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极具挑战性的两次晋升,从资深经理升至总监,再从总监升至副总裁。 02:43 你必须通过在大批重要的人前讲话的方式,来激发人们对你的能力的和想法的信心。 02:52 没有人愿意将更多的责任,交给那些看起来对现有责任都感到不自在的人。 03:36 接受别人的反馈,对大部分人来讲都非常的难,尤其是在会议这种当众的场合。 05:14 无论对方举的是什么例子,那是对方看到的事情的一个方面,不一定是事情的全貌。 05:36 大部分的反馈,确实是批评性的,有时候是充满了敌意的。 07:11 即使你知道答案,在当场被提问的时候,仍然会变得非常的慌乱,从而失去了可信度。 08:05 也有些人的特质是内向的,比较容易害羞;对这些人来说,当众讲话就更挑战了。 09:14 高管风范的定义是:是“展示自己应该被认真对待的能力”。 10:22 当具备高管风范的时候,人们会被你吸引,专注的倾听; 13:41 你可以拥有最佳的专业技能或者是最佳的创意,但如果不能够通过有力的讲故事的技巧来沟通,那就没有人会关注到你。 16:42 过度的讲故事是一种操控手段。 17:17 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有很多机会通过讲故事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19分钟
99+
3个月前

E94 马斯克直面灵魂问题:当机器人接管一切,人类该如何定义自己?

在刚刚落幕的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马斯克通过远程连线接受了马克·佩恩的独家采访。马克·佩恩是美国著名的商人、民意测验研究者和作家。在这次对话中,马斯克不仅分享了AI、自动驾驶、机器人、星舰以及脑机接口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还探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灵魂问题:如果未来AI能够胜任人类的所有工作,并且表现得比人类更出色,当物质极度丰富、经济极度富裕时,人类生命的意义又将何在? 01:43 最新的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医疗测试表现的比80%的医生还要好。 02:21 人类实际上已经用尽了所有的书籍,彻底的用尽了整个互联网和所有写过的书籍,以及所有有的有趣的视频。 02:56 使用合成数据训练大模型,是会有挑战的;因为你怎么知道这个是大模型自己幻想出来的答案,还是一个真实的答案? 05:02 在2025年的第二个季度,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能够达到比普通有经验的驾驶员更低的事故概率。 06:25 你可以让特斯拉开到任何一个你从未去过的地方,特斯拉也没有去过的地方。 06:31 甚至可能是外星球,自动驾驶的特斯拉在外星球还是会正常工作,会自动开车。 06:56 类人机器人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个产品,远超过其他任何产品。 07:12 机器人和人类的比例,未来将会是至少是3比1, 4比1,可能是5比1。 08:51 AI比人类的情商要高多了。 08:57 AI永远都在尽力的倾听你的意思,从来不打断你。 09:18 AI从来不试着表现的比你更加的聪明,比你更加的有见地。 11:32 马斯克想做一个这样的很酷的视觉效果出来,就像星际争霸一样,所有这些星舰一起出发,空间中闪烁着明亮的光点。 12:49 即使我们没有超越我们自己的太阳系,至少,我们得到了另一个星球。 13:31 如果霍金能像正常人,或者比正常人更快的去交流,那将是革命性的变化。 14:59 通过neuralink,可以将正常人类的脑信号的输出能力提高1000倍甚至100万倍,这将是一种非常不同的体验啊,基本上是超人类了。 15:24 如果所有机器人,都在为人类工作啊,为人类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创造了大量的财富,那人类会做什么呢?

17分钟
99+
3个月前

E93 不被时代裹挟,实现无悔人生的秘密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再依赖计划,却依然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如果我们通过清晰和行动,将焦虑与迷茫转化为力量;如果我们学会提出好问题,而非死守标准答案;如果我们用小行动撬动大改变;如果我们能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到全新的可能性;是不是有一种被点燃的感觉? 这期想和大家聊一聊我最近读过的一部美国亚马逊上的畅销书:《The Life Brief: A Playbook for No-Regrets Living》,作者 Bonnie Wan 是一位对人生智慧有独到见解的思想者,同时还是全球知名广告公司的品牌战略总监。 02:23 "你能计划的事情都太小,不足以成为你生活的全部"。 03:01 计划通常基于我们现有的认知和资源,而生活的精彩往往来自于不可预见的可能性和突破的机遇。 04:19 倾听你内心的声音,那个经常因为实用主义或者眼前的事物而被忽略的声音。 06:53 保持清晰是你能采取的最重要的行动。 07:24 怀疑、戏剧化的情绪杂念和恐惧,这些东西让我们沉重,失去灵感,或者偏离了最重要的本质。 10:07 追问问题,而非答案。 12:47 在经历了一切由父母安排、以及16年的被动接受问题并且寻找答案的教育熏陶之后,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已经麻木了。 13:36 Bonnie Wan给大家的第三个无悔生活的见解是:重新定义你的视角。 16:02 我们脑海中的每一个信念,都有可能成为限制性的阻碍。 16:12 真正的创新思维,就是去挑战我们熟知的每一个信念。 17:07 大改变始于小行动。 20:09 这个时代教会了我们如何追求成功,却很少告诉我们如何找到满足。 20:35 所谓的无悔、并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始终向内、勇敢前行的状态。 20:44 人生不是一场等待被证明的考试,而是等待被创作的作品。

21分钟
99+
3个月前

E91 AI与裁员潮下的科技人:如何在危机中找到新机遇?

就业难,是最近这几年困扰很多人的话题,无论是大学毕业生、研究生,还是年轻的35岁以下的职场人士,都遇到了极大的挑战。35岁以上的,就更不说了,现在的共识,是35岁以上的,根本就不配再去找工作了一样。 最近网上也经常有消息说,连大洋彼岸的美国,甚至当红名校的计算机、人工智能这样的当红炸子鸡专业,也已经非常难在硅谷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02:06 第一个是增长的神话破灭了,过去整个行业里面都已经习惯了指数级增长。 04:40 “科技”越多,就等于产品越多;产品越多,需要的工程师就越多:需要的工程师就越多,就能够带来更加可靠的增长:这个逻辑,在2022年就失效了。 05:14 整个科技行业的增长,不仅建立在创新和颠覆之上,其实还建立在一种需要持续不间断的增长才能发挥其作用的这种特定的模式之上。 05:51 第二个根本原因,是美国的教育体系失灵。 07:20 我倒是觉得这才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市场调节过程。 07:38 在上涨学费,市场需求还萎缩的情况之下,还能够来学习的,那一定是真爱了。 07:45 只有有了真爱,才有可能出现成果;有了成果,才有可能让这个学科再次繁荣起来。 08:03 国内所有的大学,所有的专业,都在毫无任何压力和危机的存在着,都在继续着收取这高额的学费,并且尽可能的扩招。 09:55 除了教育在不断的让人才的产能过剩之外,Jay还讲了第三个原因,那就是... 13:47 我们现在市场上有创纪录数量的新的毕业生,但正常的工作机会的周期已经被中断了。 13:56 就像一个音乐、欢乐游戏,没有人想离开。 14:01 Jay讲到的第四个原因,那自然就离不开AI了 14:36 首次出现这种状况,整个的市场正在奖励效率而非增长的公司。 15:39 除非是未来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否则整个这一代的工程师可能就永远无法起步了。。。 16:00 我们可能处于新事物的开端,而不是结局。 17:57 就像每一次、前一次技术危机一样,看起来像是道的尽头,直到它不是。 19:31 这样的挑战,也许是阵痛,也许会一直持续下去,变成一个新的常态。 20:06 也许我们并不是、也无法成为第一个看到下一个风口的人,但我们可以成为那个最早开始适应的人。

20分钟
99+
3个月前

E90 人类vs机器:量化交易是否公平?

近年来,‘量化’、‘量化交易’、‘量化基金’这些词似乎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耳边,甚至不少人谈论‘量化割韭菜’时已不再陌生。那么,量化究竟是什么?它到底有哪些优势?它真的无所不能吗?面对量化在交易中的种种优势,我们不禁会问:如果量化远超人工交易,那在同一个市场中,让它与普通投资者共舞,是否公平?既然如此不公平,为什么我们还要允许量化交易的存在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些问题,找出答案。 01:27 与传统的主观交易不同,量化交易呢,依赖于数据和逻辑,而非交易员的直觉或者是经验。 02:11 这个量化的第3个核心特征和第4个核心特征,就是人类所无法相比的了 03:50 量化机器,是没有任何的思想的,没有任何的感情,更没有任何的情绪,机器只会按照预先设置好的目标或者是规则执行。 04:20 “策略”,比“规则”听起来是不是就高级多了? 04:56 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交易,赚取微小的差价,这个是人类交易员无法做到的,因为人类通常不会为了微小的差价就进行买卖。 06:50 人类的交易员要想同时持有多头和空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相当于你既相信也不相信,而机器呢?对此是毫无问题的。 07:35 量化掌握的信息呢,比任何的人类都多,并且要快 09:42 在一个拥有2.2亿股民的市场,非理性人数数量、多到了足以让任何一个甭管多离谱的小作文、都能够引起市场的变化,甚至引起市场剧烈的变化。 11:26 那量化就没有缺点了吗? 12:06 既然量化赚钱,在我们这样的一个环境里面,会出现什么状况呢?量化之间激烈的竞争 12:48 在A股这个独特的市场当中,有哪些独特的因素有利于量化,在A股当中大施拳脚去割韭菜呢? 15:50 在A股市场,量化是如何能够让其他的公募基金机构,以及散户只有被收割的份儿呢? 19:00 那既然量化比人类有那么多的优势,在市场交易中有量化存在就不公平啊,为什么市场还要允许量化存在呢? 20:53 我们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不得已去面对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这种技术主导的世界里,我们人类该如何应对?

22分钟
99+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