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俄罗斯校友 阿夏 今天做客节目的是我们的俄罗斯校友阿夏,她疫情前回到俄罗斯,自己开办了一家汉语学校,学校名字的意思是小小的步子,我给她的学校取了个中文名。这一次她带了十几个俄罗斯学院来到母校参加文化体验活动。我们跟她约了好几次,终于在他们出发回国的今天早上找到一点时间来录音了。 00:18为什么阿夏说我是个假的中国人?我有点学俄语的天赋? 1:08阿夏不止是我们的学生,未来还可能是我们的老板;我给阿夏的学校取了个什么中文名字? 2:37阿夏当汉语学校校长是什么体验?俄罗斯全国的汉语教学形势大概如何? 7:29俄罗斯学院去商场买了个什么心心念念的中国产品? 8:45阿夏学校的学生怎么样?——已经培养出去清华的孩子了! 10:00阿夏:带着汉语不够好的学生来两周真的很累啊(听得出来,阿夏嗓子都哑了) 14:17上书法课的时候,一个俄罗斯姑娘送给了我什么礼物?我们有一个什么约定? 18:45主动要求用中国AI学习汉语的是哪个学员? 22:24这次的俄罗斯团在广西这两周最喜欢哪些项目? 25:47阿夏对学汉语的学生有什么建议,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计划? 27:45阿夏的中文名字有什么故事?阎老是怎么给外国学生改名字的?
我们专业的同学学习语言教学流派的时候总会看到”听说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学者是斯金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斯金纳和他最著名的实验设备”斯金纳箱“。 斯金纳使用斯金纳箱改变了老鼠的行为,甚至让鸽子学会了演奏一首完整的儿童歌曲、让鸽子学会一种乒乓球打法,甚至让鸽子学会为炸弹导向预备用在二战的战场上。 他的行为主义理论对后来的教育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类似”斯金纳箱“的东西。你发现了吗?
上次聊莫言字典娃哈哈的节目播放量超出我们的预料,我们这一次就集中聊一聊某音平台上的“钱一曝教材”声称要起诉第12版《新华字典》这件事。 1:33北语的张博老师为什么要在两会上提出《关于治理损害文化经典权威性的网络信息内容的提案》,对《新华字典》被起诉这件事,张老师是怎么看的? 4:21“钱一曝教材”的视频有哪些内容?她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8:00从法律角度看,这件事的结果会怎样? 11:02钱一起诉《新华字典》的“证据”有哪些?这些“证据”能站住脚吗? 25:38上次我把一个人的帐号名读错了,这里向武汉大学的万献初老师道歉并表示敬意,他的著作让我受益颇多 27:29民科有什么共同的执念?钱一引以为傲的研究成果“汉英同律”是怎么回事?她说她和自己的团队花了21年的时间,到底研究出了个啥? 【转载】钱一“教授”的“汉英同律”论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K421474i/?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11839158521598e81185ca1a15413ea 35:45编写词典字典是个严肃的专业的学术工作,可以提意见,不许耍流氓 37:57钱一他们认为他们发现的这些“证据”背后是什么?这反映了他们的受迫害妄想症的心理。古人王阳明、苏东坡和东吴弄珠客对这种现象是怎么看的? 41:36广西某地检察院把《新华字典》下架这件事反映了什么?辞书学会会长李老师怎么看这件事? 总得来看,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反智事件,有这样的人也算正常,毕竟林子太大,但是它最后的结果值得关注。 拯救4亿国人!打破两个世界纪录!却被当做小破书?【中国人必看的新华字典传奇】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T4y1f7jV/?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11839158521598e81185ca1a15413ea
今天从阎老推荐的得到的《文明》聊起,聊聊文明是什么,聊聊历史的车轮为什么反复在我们身上碾过,聊聊我们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节目不太确定的未来的想法。 《文明之旅》 是罗振宇推出的视频节目。 2023年12月31日晚,“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深圳如期举办。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在现场宣布,2024年2月28日会正式推出自己的一档名为《文明之旅》的新节目,计划持续二十年。 2:38阎老师推荐的《文明》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我对“知识付费”的态度一分为二的?为什么阎老师极力推荐《文明》的宣传片? 9:51阎老师为什么多次重发《M老师倒霉记》这篇文章?为什么我说下周我们的节目可能就可能不得不换录制地点了?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时代车轮? 14:17我想再次邀请Ryan来录节目,为什么阎老师会说NO?文明的尺度是什么? 24:21为什么我们要看历史?一个新说法给了我启发。我对身边什么样的现象和人会感到反感和排斥? 28:05为什么我们看见别人倒霉会感到治愈?这个喜剧片、恐怖片有什么共同之处? 29:33我们学校的兼职教授陈佩斯老师在学校讲喜剧理论说了什么?我不赞成他的哪些做法? 32:20阎老:《文明》的视角是什么样的视角?我们的节目以后怎么做? 43:34为什么《文明》《变量》要做二三十年的大项目?《变量》是不是垮掉了? 55:08两个近期小小的实例给我们继续把节目做好很大的鼓励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人类听音乐这件事似乎很难解释,因为它和保存生命、繁衍后代没什么关系。那么喜欢音乐到底是人类特有还是动物共有的行为呢?今天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心理学定律:人类短期记忆的常见极限是7±2个信息单元,比如记电话号码、生词生字、人名等等。 这是真的吗?美国一个医科大学生做了系列实验来验证这一现象。事实证明,有些女服务员可以最多一次可以记住150份点单!
上周五录完节目以后看手机看到了鸟山明去世的消息,一时有点恍惚。我小时候没有完整看过鸟山明的任何一部作品,但现在我无比羡慕那些小时候看过《龙珠》《阿拉蕾》的同龄人。今天我和阎老就来聊一聊以鸟山明为代表的这些人给我们童年带来的温暖和欢乐。今天的家长们,如果你的孩子爱上了鸟山明漫画这样的东西,别拦着TA,因为长远来看,会让他的童年非常乏味枯燥,短期来看,可能会让他脱离同龄人集体。今天不做时间线了,鸟山明给我们带来的东西跨越时间,永远存在。 Ps:向我那个可能长时间烦恼不已的表哥道歉
本期话题由阎老发起,聊一聊我们在工作中如何使用AI工具,我们做了什么,我们使用它们有什么感受,我们觉得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00:31上周节目背后的故事和听众的反应 4:28我们前几天弄的到底叫述职还是年度考核的汇报?它跟人工智能应用于教学有什么关系? 7:12我们做这个节目的初衷是什么?(免责声明) 12:22阎老:我怎样使用AI工具帮助自己备课上课 19:10我对人工智能在我们专业中的应用是怎么看的?我使用北语智慧教学平台的体验是什么? 35:29在和手机争夺学生的战争中,老师能赢吗?我们应该怎么转换思路? 42:24阎老:用AI做教学用的PPT是什么体验?我们得听孟浩然的话,早点开始用AI。 48:50什么样的人才能用好AI工具?为什么我觉得现在市面上一些给中小学生用的“教材解读”“课堂笔记”类图书非常危险?
近期,各种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股主要针对莫言、《新华字典》和农夫山泉发起攻击的浪潮,这期我们就聊聊这种现象。这背后有着“贪嗔痴”的力量。 00:28订阅数破千的感觉和播客制作背后的故事:我们的播客虽然不及友台,但也在成长。 7:36今天的主题有点敏感:关键词——莫言、新华字典、娃哈哈,对他们的攻击是同一件事 10:27关键词1:莫言——文学精英还是卖国的奴才?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 16:05我读莫言作品的经历和感受《檀香刑》《生死疲劳》《酒国》。我刚看《生死疲劳》的时候在博客上夸过他几句。真要寻章摘句、生搬硬套地找毛病,没有一个人的作品经得住“考验”。 24:27我们发言和网上某些人发言有什么区别? 26:16《新华字典》是几代语言学人的心血之作,不能毁在一群宵小之辈手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q4y1R7Ai?t=13.2 《新华字典》是怎么编出来的? 今天刚好看到母校的张博老师提交了《关于治理损害文化经典权威性的网络信息内容的提案》,她对钱一等人对《新华字典》的攻击的评价是“极不专业,刻意找茬,抓住字典中几条释义和配例,妄加指摘,无限上纲”“对公众认知产生较强误导,十天之内,该视频就获38.4万点赞,近6万条评论,2.8万次转发,严重损害的《新华字典》这部国宝级文化精品的权威性”“荒谬程度令人震惊”。说得太好了! 34:56这些攻击字典的人和有些家长的所作所为让我想起了《黑镜》里的《大天使》那一集,让孩子在一个“纯”的环境下长大只会让他/她变“蠢”。顺便推荐一下《黑镜》这部剧。 41:26家长随意举报动画片有多荒唐?小时候看《北斗神拳》的我们变成变态杀人狂了吗? 44:32给娃哈哈和农夫山泉栓对儿的人是什么目的?最近已经有人拿农夫山泉的红瓶盖俯视角度像日本国旗来找茬了,从各种无厘头角度给农夫山泉挑毛病是新鲜事吗?早是玩剩下的历史垃圾了。 48:45不久网友前攻击南宁地铁站装饰画的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文明不应该向蠢和坏低头 52:05为什么我们录了那么多期节目没有疯子来攻击我们?答案是我们没流量——我们连黑粉都没有!这些人就是抱着一种“乌龟吃老虎”的心态来干坏事的。 54:02我们每个人都有蠢的一面,发现问题,就去学一学,买本字典,再买本《怎样查字典》,好好学一学,不丢人,冒傻气才丢人,再犯坏就是恶心人了。
这一期我们继续聊《周处除三害》。这个片子真的名场面不断! 1:31名场面5:陈桂林入会仪式 2:48我的夹带私货——疯狂实验史 11:05名场面6:把钱和手表都交出来烧掉 为什么“尊者”要陈桂林交出所有东西? 这段戏让我想起了周星驰的哪段戏? 18:13名场面6:第二次入会仪式 19:02阎老:永远不要完全放弃支配自己的权力 22:21几处细节:尊者的脸+女骨干是不是真正的“尊者” 27:04名场面7:一枪一个来审判 这段戏和《双瞳》的相似之处 31:47有些低水平电影真让人捉急——还没我水平高 32:23那些唱歌的人为什么不走? 33:57环境能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成为一个什么人? 37:45在Tina的视频里阎老师让学生们千万不要忘的是什么? 39:52为什么我说春晚刘谦的第一个魔术震撼不了我? 46:18我和阎老身边有参加禅修类活动的人,我们怎么看? 49:07阎老:我就是那个“嗔”,李阿姨就是那个“痴”。 51:16电影里的三个男主身上只有他们代表的那种罪恶吗? 52:08“尊者”为什么要等在那里挨枪子? 57:52名场面8:陈桂林受刑——倍儿文明 1:02:06我小时候看过“严打”的公审大会 1:03:17河森堡关于电影结尾有什么建议,而我们怎么看他的建议?
今天和阎老来聊聊我们都很喜欢的最近爆火的影片《周处除三害》,这是2024年第一个惊喜影片。我们分两期节目播出。 3:43妇女节祝福&节目订阅人数破千的感悟,感谢我们的听友们! 7:37我们要在妇女节聊一个男性为主角的电影 9:38我和阎老各自通过什么渠道看的《周处除三害》?阎老原以为这是个烂片 19:27网飞版和公映版差异在哪里?为什么这个片子让我想起了《红楼梦》? 27:09关于“周处”的典故(我们都把“处”读成第三声,那么“处”该读第几声?),这个故事高级在哪里? 31:00蛇、猪、鸽子三种动物是什么意思?港台很多电影都有点佛里佛气的 34:59名场面1:香港仔教训小弟。这小弟太惨了,毫无新手保护期。 37:50名场面2:香港仔给陈桂林刮脸,压迫感极强的一场戏 45:06名场面3:葬礼刺杀和陈灰眼睛受伤 47:19现在为什么有很多电影没什么带入感,观众感觉像在看耍猴?拍动作片的秘诀是什么? 49:48名场面3:自首也要守规矩 53:09名场面4:掷杯珓问关公:我所知道的杯珓风俗,这种习俗在南方很常见,《狂飙》里也有。(节目中我们说错了,“珓”这个字应该读第四声“叫”,广西这边也有叫“圣珓”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说:“占卜用具,用蚌壳、竹片或木片制成“)。陈桂林的枪为什么总是卡壳?
本期嘉宾:S老师(WB账号:@S1984)、俄罗斯留学生斯坦尼 这一期我们继续聊S的俄罗斯之旅。 00:47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摩尔曼斯克夜晚嗑着瓜子等极光是什么体验? 8:13斯坦尼:我刚到南宁时就变成了”精神南宁人“ 10:31S:看极光很享受,但是你要做好饿肚子的准备 17:01S:在俄罗斯坐火车卧铺是什么体验?能看到的交通工具我们都坐了。景点不是终点,路上都是风景。 22:30圣彼得堡:歌剧也不错——渣男的故事; 23:44俄罗斯是个对儿童很友好的国家:吟唱俄罗斯童谣的酒店寄存行李管理员大爷;晚餐时坐在邻桌的儿童作家;地铁上童心未泯的小伙子 28:31我的老师退休后完成了他们年轻时的梦想——去俄罗斯旅行;苏联和中国在哪些方面有渊源 赫鲁晓夫楼 34:09俄罗斯餐厅的纸巾为什么有那么多颜色?俄罗斯室内为什么那么多彩? 35:39圣彼得堡的宫殿为什么叫”冬宫“? 40:35普通人对俄罗斯人的刻板印象有哪些?俄罗斯人为什么看起来都有点不苟言笑? 43:49S:便利店的少东家把孩子没得到的巧克力作为礼物送给了孩子让我很感动 45:22斯坦尼:俄罗斯人最看重做人的什么原则?小时候我爸爸给我讲了很多很多俄罗斯老话儿,这些话造就了现在的我。S:浪漫的英雄主义。我:粗线条下边藏了一个小孩儿 51:38阎老福利时间:斯坦尼教你如何搭讪俄罗斯美女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