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想当一个好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做个“浓人”还是“淡人”。友情提示“:本期节目中充满了隐喻,请勿对号入座。 00:47阎老旅游回来给我带了个神秘小礼物 1:51我们怎么理解“浓人”和“淡人”?我们俩自己觉得自己分别是哪一种?它只是一种新标签吗? 3:49《我爱我家》关于这些新词对我们早有什么样的启示? 5:23阎老如何引导内向的芳鸳向前一小步变得“浓“一点?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11:18阎老:我自己是浓人,可是我想变淡一点。这是为什么? 14:27我们心里的浓人有什么差别?我不是个纯粹的淡人,时浓时淡可能比较适合我。 16:31我是个遇浓则浓的人,俄罗斯小朋友莱拉是个像爱沙尼亚的安黛一样的浓小孩,我面对她们的时候就会浓起来。我一直在跟莱拉小朋友互动。 23:18遇浓则浓,你浓我浓是最好的状态,遇见不浓的学生,我们也浓不起来。 28:04淡人能当好对外汉语教师吗?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30:59我们这个专业承受了很多偏见,其中最致命的来自管我们的人。外行领导内行是难免的,关键是领导是个什么样的外行,北语的老院长做出了表率。 36:03电影中经常有已经是淡人的中年人重新变成浓人的故事,可是电影是电影 37:21生硬转折——引出之前提到的《情绪价值》这本书:怎样建立我们的教学品牌?我曾经想过的“年度学生“是怎么回事? 41:29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我们该怎么育人? 45:34牢骚时刻:假如有一天,我们的学生成了外国元首 48:37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对老师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是多元的。现在存在教师学生互不满意的情况,是怎么造成的?我们也在思考。
这一期是一期争夺流量的节目。我们总是对名人充满好奇,今天聊一下我们见过的名人,本来想双向输出,结果几乎变成了我的独角戏。友情提醒朋友们理性追星,追值得追的星。 2:21阎老师和央视著名主持人的现场互动 6:01我是怎么跟陈奕迅搭上话的? 9:06广西文学改稿会在学校办,可是我们俩都没接到邀请 11:52我小时候看到吴京拍戏的经历,我敢说我看到的场面现在全世界没几个人见到过 16:39 十几年前我在北京常去看德云社小剧场演出,那个时候真好啊 21:39十几年前我和岳云鹏一起撒尿时探讨传统节目的改编 23:42当年在小剧场几次看郭德纲的现场演出和电视节目录制让我觉得他像个巫师似的能请神 27:42我在马季的遗体告别仪式上的见闻:郭德纲那天为什么挨骂? 30:40老梁是个有才的人 33:15我十分想观摩陈佩斯老师排戏,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33:58在北京见过的大领导 34:41我刚到厦门的时候就抢到了中华情的演出门票(节目中口误了) 36:09厦大百年校庆时见过几位名人,还有一位我不认识的明星校友 36:59我和谢霆锋的擦肩而过,我在楼上读书,他在楼下游玩 38:01厦门金鸡奖活动很多年轻明星到厦大,我去看《一秒钟》的路上和刘浩存的错过 40:21在电影院见到贾科长,现在厦大里有个电影院,看电影很方便 42:15午夜的厦门机场粉丝去给明星接机有多疯狂? 44:11厦大旁边的沙坡尾,是鲁迅到厦门时上岸的港口,现在变成了文艺小清新景点,也是很多影视剧的取景地。 45:49没见到钟南山,见到了易中天:易中天写东西还真是深入浅出。 47:33我们见过的专业大咖:把别人的名字写错有多尴尬?陆先生在和小四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了吗? 52:26我在傍晚的北大偶遇一位知名教授 53:23为什么我说我是个i人,又有个事实来证明了。同样的事换成阎老,结果会不一样吧? 57:47还有哪些名人是我想见而未见的? 节目中提到的名人包括(不完全):白岩松、马伯庸、海霞、瞿弦和、陈奕迅、许嵩、梁晓声、东西、于丹、阎崇年、吴京、岳云鹏、史爱东、曹云金、何云伟、李菁、高峰、栾云平、烧饼、郭德纲、王玥波、王文林、李文山、邢文昭、张文顺、马东、赵晓林、李文华、孙越?、老梁、陈佩斯、苗阜、王声、林峰、张也、谢霆锋、王菲、刘浩存、周冬雨、贾樟柯、董卿、黄景瑜、钟南山、易中天、陆俭明、小四、北大某知名教授
今天“西乡塘李白”阎老师来谈一谈他是怎样成为音乐人的。本期节目片头片尾是阎老新作品VACATION的两个版本。 00:25在广西独有的三月三小长假第一天,阎老师舍弃铁粉抱上一颗半桃酱的大腿了?非也,2000多条大腿我们都不撒手。 1:56最开始我以为GPT在骗我,原来它在预言!人工智能诚不我欺啊。阎老师果然是著名音乐人! 3:01阎老是如何开始接触AI音乐的?阎老为什么又得到了“腰封小王子“的称号?suno给诗人阎老师打开了一片什么样的新天地? 29:58人工智能的发展突飞猛进,未来就是,它们去写歌画画,我们去扫地?阎老师的回答是“从吾所好“。我们到底是会搭上AI的快车还是会被它撞死? 39:17如果把工作分成“动脑“和”动手“两大类,AI 更应该去做哪个?以后我们去送快递,耳机里听的会是AI给我们写的歌吗? 50:56从AI聊到再次新婚的范曾:流水线式作画跟AI画画像吗?为什么我说范曾是现在大陆在世的最成功的艺术家之一? 今天,我们一起唱山歌!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z421k7Gj/?spm_id_from=333.1007.tianma.3-1-7.click&vd_source=d11839158521598e81185ca1a15413ea
本期嘉宾:越南留学生 应用经济学专业博士生 范氏担 我和小担是去年夏天去桂林和柳州的时候在桂林东西巷认识的,她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的好学生。她是我们学校应用经济学的博士研究生,曾在吉林的北华大学读过几年书。去年秋天她就来旁听我的汉语口语课了,而且不需要成绩的她做作业比真正学这个课的学生还要认真。这个学期因为我没有及时回复她要课表的信息,她去听阎老师的文学课了。今天我们聊聊她学习汉语和在中国留学的简单经历,其实之前她还提过更劲爆的内容,等回头我们再决定要不要在节目里聊。 2:17我和小担是怎么认识的?我对小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33范氏担:我最早开始利用下班时间学汉语的时候也是个学渣,学了几个月还什么都听不懂,所以我把工作辞了。来到中国后我怎么学习? 12:07范氏担:留学就要去远一点的地方,我在北华大学的日子让我怀念,东北真的不一样! 27:05范氏担:我自由是个e人,但到了东北,我不得不做了很长时间i人,直到参加了一个中文配音比赛 30:10范氏担:我在北华大学学习汉语的一年是怎么学习的?坚持是最重要的。 38:36你不一定要交到很多中国朋友才能练习汉语,最重要的是不要只混在自己同胞的圈子里
昨天上午,阎老去旁听了文学院鹿老师的课程,他说有很多启发和感悟,今天我们就从听课聊起,说说我们的焦虑和牢骚。 1:16阎老去旁听鹿老师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测试课程有什么感悟? 4:54某地小学已经开始让学生管理教师了?我们老师到底要接受多少人的管理? 9:48清明假期的时候我为什么怀疑自己被学校裁员了担心了好几天? 12:45鹿老师这样的老师是我们佩服的学者,我们想学还来得及吗?从读英文文献开始行不行? 15:23昨天我看了哪个跟厦门大学有关的视频?我们读英文文献的经历如何? 17:25专业知识里的概念在不同专业中有什么区别?我们该怎么去认识它们? 20:58阎老:我曾向往成为一个鹿老师那样的语言学者,但现在感觉渐行渐远了。如果我和鹿老师两者必裁一个,领导会裁谁?我该怎样找到现行评价体系下的位置? 26:48高校教师的评价标准中科研和教学到底怎么平衡才好?为什么上课工作对教师似乎变成了惩罚?给我机会了我不中用啊。 32:40老师为了工作买专业图书,想报销为什么越来越难了?这代表了学校的态度从支持变成不鼓励了吗? 35:54鹿老师他们可能把我们当同事同行,而我们真心诚意地把自己当他们的学生。前几天我接待母校的领导时有什么感受? 39:58想成为前辈们那样有影响有成绩的老师,我们如果不能复制他们的道路,我们能不能开辟新赛道?说说心里话: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和老师面临哪些困境和尴尬——在养鸡场里做一条鱼 48:36阎老代表鲁迅先生向我提问:自媒体和AI的爆炸会给我们这样的菜鸡老师带来机会让我们获得我们仰慕的学者们同等的地位和荣誉吗?为什么我的回答是“不能”。我们不是不会抢流量,获得流量的方式千千万,比如让阎老师直播吃X,但是能不能过我们自己心里那个坎儿是个问题。
本期嘉宾:厄立特里亚留学生 兽医学专业博士生 酸果 我认识酸果已经5年了,最初是他主动到2018级汉语言专业旁听写作课。他是个乐观开朗的人,每次见面我们都要聊很长时间。去年我跟他提过好几次来录节目,今天刚好我们都有时间,就请他来聊一聊他的祖国和他学习的经历。跟他聊完以后,我无比向往去阿斯玛拉吃海鲜。 1:27酸果:厄立特里亚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7:08酸果:被意大利统治50年,英国统治11年,曾和埃塞俄比亚合并,为了独立,年轻人们在山里吃树叶和草也要坚持战斗:一百多年来厄立特里亚走过了一条怎样曲折的路? 20:33酸果:我的求学经历:在我们国家,不管本国人还是留学生,上学都是免费的,而我考的是全国最好的大学——阿斯玛拉大学,离海五十米,每周游完泳就花几块钱买条鲜鱼烤着吃,真是人间天堂啊。 27:12酸果:我在中国留学的留学生活,现在我们每天是怎么做实验的,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病毒。 35:05实验用的小白鼠贵不贵?小白鼠也有品牌?为什么不能自己养? 38:43酸果:试验中也存在风险,我们要定期打疫苗,万一操作中自己被感染还要赶紧去打针,否则就有生命危险。 44:23酸果:我其实没有花太多时间专门学汉语,好在我进步比较快。 48:58酸果:只要想学习好,办法总比困难多,要多投入时间。上网课的那段时间我自己进步最快。 55:58酸果:我曾经用过三个中文名字,为什么我最喜欢用“酸果”这个名字?
1971年,两个美国科学家把原子钟带上飞机,做了两次环球旅行,只为验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实验。
最近几天,北师大的陈志新老师因为把自己没排上教务系统的课程传上b站共享而变成了舆论的焦点。今天我们就来从这件事聊起,谈谈我们的感想。 00:31陈志新老师是怎么火起来的? 2:14陈志新老师简介(资料来自网络)他发的课是什么课?网友反响如何? 7:16我在督导面前怎么给阎老打call?阎老师为什么不希望像陈老师这样一夜爆红? 12:17陈老师发传单的场面给我什么感受?又让我们想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什么现象? 19:27问题之一:陈老师的课为什么没有上北师大的教务系统? 25:20问题之二:陈老师上的是个什么课?如果让我们上,我们会怎么办? 30:15问题之三:陈老师上课说了什么?他的观点能经受住100多万观众的审视吗?为什么有人说他持”西方伪史论“观点? 35:26让我们来听听陈老师关于”西方哲学“的观点(陈老师原声),我在节目中复述陈老师的话有出入,抱歉。 45:12陈老师课程视频播放量现在怎么样了?突然爆红之后他会面临什么问题?如果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会发生什么? 47:33陈老师的是为什么让我想起了《读库2306》上《知识分子去哪儿了?》这篇文章?教师变多、学费高涨,二战之后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高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56:13高校的“公司化”让老师的处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说很多高校的课时量变成了一种“奖惩制度”?为什么说认真上课的老师很可能会成为所在学院的“人质”? 59:37在澳门的学校教书的经历给了文章作者什么体验?阎老师告诉你什么是“天涯沦落人”? 1:01:55我对陈老师是如何评价的?谁有资格来讲《社会科学概论》这门课?他们在做什么?
上一周我和阎老录音时间提前了,而且那三期似乎都行色匆匆,后来阎老偷偷前往北京,进行了一次神秘之旅。这一期我们就来听阎老说说他在北京的这几天都做什么了,他这次在北京的三次骑行有什么不同体验。 00:28阎老上个周末去北京做什么了?真回教育部述职了? 6:29阎老在返程那一天从北京西站骑行去了首都机场? 12:53阎老在北京的的第一次骑行:人大(最好的学区房地带)—北大—圆明园—清华—? 19:33阎老为什么放弃了去南京开学术会的机会?我怎样鼓励学生去参加学术会? 27:25继续骑行:五道口—地大科大(两座塑像)—北海(阳光洒在海面上)—神武门(穿着清宫装的漂亮小姐姐和太后、容嬷嬷们)—日坛—CCTV新楼—北京海关—得到总部 39:08阎老:南宁能不能成为北京的平替? 45:36阎老半夜抵京第一晚居然差点露宿街头,想在酒店沙发上坐一会还被赶出来,24小时自助银行也去了,最后还是早餐店老板收留了他一会还给他指了条明路——去网吧 52:41《我爱我家》中在澡堂里召开的经理办公扩大会议 59:59我怀念春天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北京
这期疯狂实验史我们来聊一聊有名的“破窗效应”是怎么得来的,纽约警察总长如何应用这个效应降低犯罪率?
上周末阎老师和女嘉宾去了灵感书店,我是去年去的。我们这一期聊一聊灵感书店给我们的灵感。时间有限,这一期也不做时间线了,抱歉。 我们怎么知道的灵感书店? 我和阎老去灵感书店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 野山书店、凿光书店、灵感书店,为什么他们都是由老板亲自经营的? 我们的播客影响力已扩展到青秀区? 我会开一家书店吗? 为什么三家店的顾客不是物理空间的? 我们的节目不打算再做圣人了? 我喜爱的一个播客节目裂穴了? 我们打算怎么和灵感书店进行互动? b站上的灵感书店探店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24y1F7Ey/?vd_source=d11839158521598e81185ca1a15413ea
这期节目有点特殊,是根据一份问卷谈一下关于我们对外国学生进行汉字字理知识教学的看法。阎老师的说法比较详细,后面我简单说了我的看法。 00:50阎老师详细回答关于汉字字理知识教学的问题——大力出奇迹! 18:37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