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当下的力量:做个烂小孩儿,快乐就好

第21期 阅读《当下的力量》会让人被一种氤氲着的宁静的氛围包裹,至少在阅读的当下,读者可以体会到自我和意识合二为一的状态,会觉知什么样的状态、行为和场景是当下的,会逃离头脑中飘忽的小剧场,会忽略掉很多冗杂的情绪。 当我们感受到身体的紧张、压抑、不舒服的时候,请打开这本书。 当我们情绪上抑郁、失落、不开心的时候,请打开这期节目。 本期你将听到: ● 书中反复提到的概念: 开悟,倾听思维,戏剧事件,意识,死亡恐惧,痛苦之身,小我与本我,临在,臣服 ● 核心观点 ○ 你不是你的意识 you are not your mind ○ 过去和未来都是幻象,只有当下是真实的 the present moment is all we will ever have ○ 接受事物的现状 acceptance of what it is ● 进入当下小技巧 ○ 冥想:有意识地停下,呼吸,觉察内在反应 ○ 更少“自动反应”,更多“有意识的选择” ○ 准确描述自己的情绪 ○ 给自己留几分钟空白 ○ 运动 >聊天的人 Rheya < 不需要外力已经处在当下 Mia < 从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开始慢慢学习灵修 >相关阅读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当尼采哭泣》[美] 欧文·亚隆 Irvin D. Yalom 《非暴力沟通》[美] 马歇尔·卢森堡 《悉达多》 [德] 赫尔曼·黑塞 《被讨厌的勇气》 [日] 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臣服实验 [美] 迈克·A.辛格 《头脑特工队》 >音乐 Balance © Liquid Mind >Highlights 02:47 这本书是我开始了解灵性的启蒙 04:25 读《明朝那些事儿》王守仁的顿悟时刻酣畅淋漓 05:57 26岁开始尝试Vipassana冥想营惊到营长 12:20《善良的我们》具象化了我们头脑中的戏剧事件 16:51 情绪低落的时候很适合读这本书 22:30 当我们不再被内心的情绪折磨的时候,就实现了开悟 23:18 Being a piece of shit is fine and fun. 27:02 倾听思维就是在观看头脑特工队中自己头脑总部里的小人 30:31 痛苦之身会让我们身体感受到的痛苦远大于外界真实的事件 34:48 小时候的分离焦虑在我身上形成了痛觉烙印 42:46 《臣服实验》的作者面对任何事情都说是 45:44 配得感低是因为内心的ego太小了 49:00 接受失恋的事实,观察自我痛苦的感受 50:54 头脑中回放过去的画面是非常耗能的,关掉后台程序 56:21 情绪是天气,而我们自己是背后的蓝天 01:01:03 全身扫描或者Freeflow会帮助我们进入心流,减缓身体疼痛 01:01:47 注意力非常集中的运动会帮助我们进入当下 >声音落在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Spotify,豆瓣FM >互动平台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Rheya

67分钟
99+
1周前

20 | 索拉里斯星:当AI 拥有意识,在梦里重逢,睁开眼挥手

第20期 随着deepseek模型开源被广泛热议,而在这之前很多人拥有了chatgpt作为自己的赛博恋人。AI已经不再只是以工具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只是用来播放音乐,调控家居等作用,甚至可以作为出门旅行的导游,实时导览带我们逛景点,并且选择自己的母语,而不再会因为语言而限制自己对一些景点历史的了解,损失异国出行体验。我们可以问AI一些情感上的困惑,也可以准确描述自己身体的症状,他们会对不复杂的病症给出准确的治疗和恢复健康的方法。 无处不在的AI让我想到了几年前被种草的这本书《索拉里斯星》。 本期跟研究理论物理的朋友聊到了: ● 故事简介(剧透慎入,但莱姆老师的作品经得起剧透) ● 当AI拥有了意识会发生什么? ● 科学的局限 ● 人与不可知的相遇 ● 莱姆的”伪经“ 【我们有听友群啦,欢迎来玩儿:添加小助手微信:shijuan-rheya】 >聊天的人 Rheya < 正在适应有AI的世界 大师 < 研究物理 >相关推荐 《完美的真空》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provocation》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 《路边野餐》斯特鲁加茨基兄弟 《潜行者》1979年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飞向太空》1972年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索拉里斯星》2002年 史蒂文·索德伯格 《他者的消失》 韩炳哲 >音乐 Эдуард Артемьев © Слушая Баха 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 (BWV 639) © Johann Sebastian Bach >声音落在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Spotify,豆瓣FM >互动平台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Rheya

62分钟
99+
1个月前

19 | 死于威尼斯:对美祛魅,酒神来了也别喝断片儿

第19期 《死于威尼斯》是一位追求秩序感,崇尚道德,满负声誉的作家阿申巴赫在威尼斯旅行中遇到了一位年轻的美少年,因着对美的痴迷逐渐沉沦,在与欲望抗争的过程中内心的太阳神和酒神两种声音撕扯着,最终走向生命终点的故事。 这篇短小的故事引发了我们对于生命力与衰老,美貌与丑陋,欲望与道德的思考。 本期你将听到的内容有: ● 创作者们殊途同归的辛苦劳作 ● 瘟疫的隐喻与死亡的宿命 ● 追求美与对美祛魅 这次聊天我们从天明聊到天黑,沉静下来讨论着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思忖着其中让我们困惑的话题,也试图从自己的视角来理解这则故事。 聊天的最后,身为创作者的我们认同创作是一个枯燥的苦力劳动,但也会期待我们可以在伏案工作的同时允许自己小酌两杯,跳脱出原有的秩序,尝试同酒神对话。 也希望读过这个故事之后的我们都能勇于接纳自己的本性,接受不完美,这样才能更好地包容他人。 【我们有听友群啦,欢迎来玩儿:添加小助手微信:shijuan-rheya】 >聊天的人 Rheya < 审美还在被太阳神约束心却向往酒神 呆呆 < 对于拧巴扭曲人类情感情有独钟 李同学 < 从来不看文艺电影被按头看了魂断威尼斯觉得还不错 >相关阅读 《悲剧的诞生》尼采 >音乐 Love is here © Bjorn Andresen 魂断威尼斯 © 杨千嬅 >Highlights 03:15 身为半个创作者,对晚年的阿申巴赫的状态深表理解 05:27 作者托马斯曼从威尼斯旅行归来根据亲身经历获得了创作的灵感 10:17 我用道德感强迫自己并不怎么样的躯体仍然保持旺盛的精力 14:31 阿申巴赫一直在自我反思,跳出身体观察自己的行为 17:08 创作的痛苦远大于他带给我的快乐 25:30 有时候美是需要被引导的 29:30 威尼斯是宏伟与阴暗狭窄并存的城市 36:30 阿申巴赫看来,获得成就的自己才能欣赏塔齐奥的高贵的美 40:10 我为什么没有资格去体会他这样的快乐呢? 43:20 智性的审美真的更高级吗? 49:00 阿申巴赫跟塔齐奥擦肩而过,塔齐奥的笑让他沉醉 53:30 世界上有一些勾当暗流涌动,自己内心的小邪恶显得理所当然 57:25 陷入爱情让人产生一种迷思,觉得自己会百毒不侵 01:06:20 人要勇于接纳自己的本性 01:07:00 我们不要追求道德上完全没有瑕疵 >声音落在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Spotify,豆瓣FM >互动平台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Rheya

68分钟
1k+
2个月前

18 | 鱼翅与花椒:食物和语言均可表达自我

第18期 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和语言习惯是性格最直接的外化。当我们初识新人,初次约会,或者因为兴趣爱好结识新朋友,最常做的事情便是一起吃饭。选择共同喜欢的食物,或者亲自下厨招待对方,约摸一餐之后,便会对对方建立起外形之外的印象,比如是很擅长引导话题的开朗外向的人,或者不善言辞的腼腆害羞的人,对诸事都有自我的评价体系的果断坚决的人,或者温和谦逊更具包容心之人。喜辣之人大约直爽,清淡口味之人或许自律,会做饭的人更加注重享受生活,经常吃快餐的人更容易从工作中获得价值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本期你将听到三位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有关食物的故事: ● 不同语言如何描述食物口感 ● 饮食文化能否定义身份边界 ● 无所不吃的中国人 ● 父母辈的饥饿记忆 作者扶霞·邓洛普写到:”我们吃的东西,代表了我们做人和自我认知非常核心的一部分。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让我免受未知事物的威胁。” 愿大家好好吃饭,认真生活。 【我们有听友群啦,欢迎来玩儿:添加小助手微信:shijuan-rheya】 >聊天的人 Rheya < 不喜欢吃醋的山西人 Tando < 刚从美食荒漠英国回到美食荒漠瑞士的四川人 Yves < 在茶餐厅被广东阿姨嫌弃吃太多的瑞士人 >相关推荐 《风味人间》(1-5季) 《人生一串》 《寻味东西》[英] 扶霞·邓洛普 《you are what you eat》 >音乐 成都 © 韩红&黄绮珊 >Highlights 02:15 四川人和瑞士人一起来聊美食 09:37 英国国籍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女性在四川当厨子 10:12 在英国买到签名版之后在扶霞的ins看到了照片 11:52 瑞士人第一次中餐的经历 13:38 山西人第一次吃tata 19:35 处理食材的刀法影响食物的口感 20:48 瑞士人不太会用很多形容词描述食物的口感 26:15 白人饭也有人爱? 27:29 Only barbarians eat salad 31:19 “一个农民没有吃过的东西他一辈子都不会碰” 37:02 当我们都走出成长的地域,味觉的癖好有改变吗? 39:33 社交媒体上证明自己在瑞士的照片:雪山配泡面 45:08 喜欢阿拉伯的菜但不认同他们的文化 50:20 发现世界的丰富性,用入乡随俗的心态去接受不同的饮食 52:29 什么都吃的中国人却总是”病从口入“ 56:21 根深蒂固的饥饿记忆导致报复性饮食再导致吃出病来 >声音落在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Spotify,豆瓣FM >互动平台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Rheya

69分钟
1k+
3个月前

17 | 海边的卡夫卡:无处可逃的宿命与虚无的自由意志

第17期 《海边的卡夫卡》是由两条故事线组成的故事,一条是15岁的少年离家出走,用倒叙的方式一层层揭开他出走的原因;另一条故事线是正序的方式讲述了发生在二战时期的 一次意外导致中田君可以通灵跟猫讲话。而两条故事线最终以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交汇。 故事读罢,会让人感觉到无处可逃的宿命感的压迫。而现实生活中,大抵也是如此。宿命感牵引我们做选择并生活下去,宿命论下的人们似乎并没有真正的自由意志。那面对生活,我们能做什么呢?或许就是找到自己的逃离的开关,进入属于自己的世界。 正如电影《完美的日子》的主题:这个世界由许多世界组成,看起来大家都彼此相连,也有人的世界并无联系。 >聊天的人 Rheya < 原本无感,但读到结尾发现这本书对自己来说恰逢其时 孙伟 < 时隔十多年,第一次重读村上作品后怅然若失 豆瓣:柯伊伯带 https://m.douban.com/people/83703163/ >相关阅读 《在路上》 Jack Kerouac 《完美的日子》维姆·文德斯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宫崎骏 《驾驶我的车》村上春树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村上春树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村上春树 《1Q84》村上春树 《白钻石 the white diamond》沃纳·赫尔佐格 >音乐 Norwegian Wood © The Beatles >Highlights 01:23 与一位深受村上春树影响的朋友聊《海边的卡夫卡》 02:59 因为喜欢Beatles的《挪威的森林》翻开了村上的书 05:15 对新认识的人不抱期望反而容易被微小的联系打动 07:30 不抱期待地打开这本书却与当下的心境不谋而合 11:06 读村上,模仿村上小说主人公的生活方式会觉得自己别具一格 14:04 小红书如果邀请村上入驻,他一定是百万粉丝的情感博主,生活方式博主,跑步博主 17:20 在欧洲的生活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自律 20:05 小说的开放性结局是接受还是不舒服? 21:13 村上故事中的宿命感让我反思生活中的每一段关系 24:10 西语的指示性描述与东亚语言的模糊性表达 28:42 人的意识会影响行为 32:19 给自己规律的生活撕开一个口子 35:57 小说里的人物需要跟自己和解吗? 37:36 我不知道宿命是什么,但我不相信自由意志 43:50 《完美的日子》主人公的生活方式 46:29 把有限的精力分配在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上 48:35 佐伯这个角色很玄妙,充满神秘感 52:40 村上笔下主人公的相似性让人很容易带入不同年龄的角色 57:02 短暂地逃离生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生活 >声音落在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Spotify,豆瓣FM >互动平台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Rheya

58分钟
1k+
5个月前

16 | 那不勒斯四部曲:酒神莉拉与太阳神埃莱娜的双面人生

第16期 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混乱、感性、自由与本能。充满了无法被束缚的能量。莉拉如酒神一样,她天才横溢,她反叛,充满了不确定和自毁倾向;她选择不循规蹈矩,拒绝传统的社会规范、婚姻模式和教育路径,生活在一种持续的内部冲突和混乱中。选择了一条异化之路。 太阳神阿波罗则代表理性、秩序、光明与和谐。埃莱娜追求理性与秩序,光明与清晰,她很好得约束自我,走上了一条外人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道路,即便内心有时候会崩塌,但仍然可以快速重建。选择了一条归化之路。 费兰特说:在今天,不管在地球的那里,我们女性从出生开始就被男性文化包裹了。语言是男性的,家庭是男性的,宗教是男性的,法律是男性的,政府机关是男性的,文学是男性的,艺术是男性的,科学是男性的,教育——男女都是——也是男性的。今日每一个女性的抗争都具有一个无可避免的内核:在任何领域,如果我们只能从根本上是男性(权)的生活内部发声的话,我们永远就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那些压迫我们、建造邪恶神权整体、否定我们的权利的人,他们是什么性别? 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选择酒神精神还是太阳神精神的女性,或者在不同的层面上两者兼而有之的女性,都应该走自己的路。我们可以横冲直闯,可以不被理解,用自己的方式冲破边界,但没有任何人可以规定:女性应该有的样貌。 >聊天的人 Rheya < 读这部小说惊讶于女生复杂心理活动 呆呆 < 只看了这部剧以及最新的一季还没有跟上的伪粉 >相关阅读 《形影不离》 《碎片》 《暗处的女儿》 >音乐 she was running © Max Richter >Highlights 01:04 Lila和Lenu是太阳神和酒神的化身 02:44 天生喜欢拧巴复杂的情感故事 04:14 女生之间的较劲和竞争会让两个女生一直向前 06:19 高中时候为了抓住一段关系都做了什么 09:39 作者费兰特在《碎片》中对自己的描述 11:55 故事的起点是一个年老的女人打算消失的故事 13:12 酒神精神的Lila 14:25 完美主义会导致自毁倾向,产生想要消失的念头 17:10《形影不离》中波伏娃的好友扎扎的自毁 21:02 去看海的途中为什么要折返? 24:00 度假海边学游泳的不同态度 25:49 火车与海所代表的远方是迷人的 28:12 Lenu读高中的时候被老师邀请去家里的一个聚会 34:38 聚会结束后,她们的关系第一次破裂了 37:30 Lila真的是酒神精神的人吗?还是酒神与太阳神此消彼长? 41:12 她们对自己的期待是酒神与太阳神 44:11 Lenu并不是目的明确的,她总是被命运推着向前走 48:30 费兰特说,Lila和Lenu走向了异化和归化的道路 51:43 Lila和Lenu关系维护的重要纽带是Nino 56:18 女性没有应该要长成的样子 >声音落在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Spotify,豆瓣FM >互动平台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Rheya

58分钟
1k+
5个月前

15 | 日常的深处:对待物品的态度即是待人的心境

第15期 《日常的深处》主要探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与人们生活之间的深层联系。这本书通过回顾中国70后、80后和90后的集体记忆,分析了过去几十年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产品及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王小伟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日常物品(如柴火灶、自行车、电视机、手机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联结。他强调,在过去的岁月中,物品常常承载着超越使用价值的情感,如家庭成员一般。而现代社会中的物品逐渐被商品化,失去了原有的亲密感和情感价值。 这是一次围绕着一本书的信马由缰得聊天。由物品为起点,聊到了生活中真正的问题。我们在探讨过去与现在与物品的关系,也在聊自己对于人的心境的变化。 有朋友评价《纯真博物馆》的男主人公凯尔末是有着恋物癖的中年老男人,读完这本书我突然发现,凯末尔对芙颂的怀念全部都寄托到了物品上。物品本身可以给我们提供的情感价值很有限,而当物品关联到人,关联到记忆,才会有更丰厚的意义。就像有时候,记忆是会骗人的,我以为热切的聊天对话,再回看不过是日常的闲聊;而记忆中冷漠又冷静的对话,回看会发现聊得很深入;其实前者是跟喜欢的人,满怀欣喜,后者是跟还不够熟悉的人,心情冷静。 在非洲读完这本书跟朋友聊起来,我想到了本期的主题,对待物品的态度其实就是待人的心境。有人恋旧,有人转身就可以大步向前。 >聊天的人 Rheya < 有旧物收集癖 文输小宝 < 家有猫猫猫猫猫狗 >相关阅读 《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罗伯特•M.波西格 《何为良好生活》陈嘉映 《把自己作为方法》项彪 《我们从未现代过》[法]布鲁诺·拉图尔 《旅行的艺术》[英] 阿兰·德波顿 《现代死亡》[巴基斯坦] 海德·瓦莱奇 《纯真博物馆》[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音乐 Age Of Anxiety II © Rabbit Hole >Highlights 00:58 伴着雨滴吧嗒吧嗒打在帐篷上的白噪音读完了本书 02:36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历史 03:30 收到一本王菲寄来的血书经书 08:45 在思想的深处,在生活的浅处 11:56 会希望跟我建立过联系的朋友都会比较长时间待在我生命中 14:10 尼采说,我跟人交往越久,我越喜欢狗 17:35 屯东西对父母来说,是把自己看作了一个有未来的人 18:44 项彪说,要寻找生活中的附近,回到乡绅生活 21:55 研究技术哲学的人,其实并不能真正了解技术 24:23 鲍德里亚批判消费社会,个人作为消费者是自由的,但只能作为消费者是不自由的 28:15 生活在共享的年代,如何跟物建立更好的关系?我们与物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呢? 31:14 我比所有人都过早地进入了消费降级里 34:30 当你跟物的关系变成了拼多多的关系后,会不会觉得生活品质受到了过分地压缩 36:08 瑞士这个国家是不需要设计的 39:25 食物不仅是卡路里和营养价值,还包含着爱与情感 42:52 我们这个时代真的没有好作品吗? 49:48 观众的审美决定了作品的品质,好的导演可以塑造观众的审美 53:59 斯蒂芬 肖尔愤然离席,激起得对于艺术作品是否被过誉的讨论很有意义 58:44 所有大师都需要被祛魅 01:02:55 酒店的送货机器人会让觉得很悲凉 01:05:11 当实用主义的物品变成了行为艺术 01:11:24 高技术的环境让人的道德感变低,交友软件宣言:no replay is a replay >声音落在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Spotify,豆瓣FM >互动平台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Rheya

75分钟
1k+
6个月前

14|我的天才女友:被彼此的光芒照耀着走完一生

第14期 在今天,天才的概念通常会被混淆。 优秀的人往往具有特定的模板:成长环境优渥、接受良好的教育、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网,而天才一定是孤例。如果说优秀的人是沿着固定轨道平稳前进的滚球,那么天才就是一颗颗横冲直撞的子弹,无论生于何种环境,都无可阻挡地冲向目标。 从这种意义上讲,莱农和莉拉都是天才。她们饱受那不勒斯贫穷与恶劣的困扰,却能从中汲取一种野蛮的力量,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不得不说的是,莉拉显然是那个看上去更像天才的人。尤其是因作为主视角人物丧失的神秘感,会让读者怀疑,如果没有莉拉给的灵感与支持,莱农能否从成长的泥潭中脱身。然而读完全书会发现,莱农在为心中的目标而行动的时候的决绝和贪婪是其他任何人物无法比拟的。城区那么多的伙伴里,只有她能在故乡肮脏的街道里找到一种原始的美感。她在心里理解这种微妙的感受,从而与那不勒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当灵感枯竭,她又可以从故乡汲取新的养分。这样的天分,让她成为了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这里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以为身边有那么一两个天才,甚至有人会将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但是真正意义的天才非常少。所以莱农和莉拉是幸运的,因为她们能被彼此的光芒照耀着走完一生。从布娃娃开始,到布娃娃结束,这样的陪伴可能不完美,却是彼此最需要的灯塔。 >聊天的人 Rheya < 生命中有过很多位天才女友 一横 < 正在学习写小说的自习生 >相关阅读 《偶然的创造》 《碎片》 《烦人的爱》 《成年人的谎言生活》 《暗处的女儿》 >音乐 Whispers © Max Richter In Remembrance of You © Max Richter >Highlights 02:47 男生之间的友谊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 03:58 男生的情绪感知都是滞后的 04:37 Lenu一直把Lila当成自己的假想敌,她有没有想过把Lila当成一生的朋友呢 07:21 Lenu说,她用所有时间去追随Lila,到头来却发现是Lila在跟着她 08:07 Lila是风筝,牵着她的是Enzo,而Lenu是带着她的风 08:42 共鸣的男性角色有两种:喜欢的和坚决抵制的 12:11 渣男会精准得察觉到对方的弱点,给对方信心以获取信任 14:06 不要过分解读Lenu的不顾一切追寻目标 15:05 作为女生,希望生命中有一个Enzo 15:43 欣赏反派角色米凯莱的对Lila的赏识 18:24 作者塑造的人物会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 20:50 处在混乱时期的那不勒斯是故事发展的催化剂 24:00 Lila在一次街区的新年庆典第一次意识到阶级的边界 25:40 小说故事的影视化 31:50 《我的天才女友》片头曲《Whispers》大提琴和小提琴代表了Lila和Lenu 39:30 从布娃娃开始,到布娃娃结束,她们是彼此一生的灯塔 >声音落在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Spotify,豆瓣FM >互动平台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Rheya

40分钟
1k+
6个月前

13|我的天才女友:小镇女孩儿的野蛮生长

第13期 《那不勒斯四部曲》讲述了两位女性——埃莱娜Lenu 和莉拉 Lila 从童年到老年,彼此陪伴走过一生,直到如故事的开头所述——Lila消失的故事。 两位女孩儿出生于1944年,故事延续到了21世纪初。她们成长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个贫困的街区,Lenu随着长大扩大了自己的生活圈,她去那不勒斯城里读高中,去比萨读师范大学,去都灵参加自己新书发布的活动,在都灵与出版商和读者会面,在佛罗伦萨生活,最终又回到那不勒斯生活。而她的好朋友Lila则一生都没有一次走出过那不勒斯,最远只去了玛隆蒂海滩。 她们是挚友,是竞争对手,是彼此前进的动力,也是彼此成长的坐标。 这是一本讲男权社会下女性友谊的故事,小说通过细腻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完整得建立了一个主视角lenu这样性格的女孩自我成长的探索,这种探索是带着性别的,也是带着凝视的,是反叛的,也是没有挣脱出自己的成长环境的。而主视角人物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学识,让这本小书也可以称之为一部历史小说,它也侧面反映了一个贫困街区成长的女孩如何看待阶级,如何意识到阶级,又最终如何利用阶级。 >聊天的人 Rheya < 生命中有过很多位天才女友 一横 < 正在学习写小说的自习生 >相关阅读 《偶然的创造》 《碎片》 《烦人的爱》 《成年人的谎言生活》 《暗处的女儿》 >音乐 Whispers © Max Richter In Spite of All © © Max Richter >Highlights 01:47 不打招呼式的思考和共振,像一双大手给我力量 03:37 想看两个天才的故事而打开了这部剧 06:38 为女性提供了完整的性别成长的样本 08:25 作者费兰特写得很放松,也很暴露 11:59 陈英老师说,费兰特的身份信息也可能是编造的 14:35 哪天写完了,发现问题再出修订版 16:23 编辑费里尼一家与费兰特见面聊天,让人无比安心,这不是AI写作出的文字 20:49 对Lenu从不喜欢到看到她的坚定 23:43 Lila形象和性格的确立都透过了Lenu的解读 26:33 Lila很容易在人群中获得关注,被人关注就很容易被喜欢 29:30 作者帮我们把天才祛魅了 35:58 Lenu躲着Lila,或许是不想面对这面镜子,映照出她内心丑恶的部分 41:30 在两个人的关系中,Lila逐渐变得男性化 45:00 按照MBTI, Lila一定是ENTP 46:00 独立女性是指坚定得知道自己要什么 >声音落在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Spotify,豆瓣FM >互动平台 小助手vx:shijuan-rheya (备注听友进群)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Rheya

48分钟
1k+
6个月前

12 | 被讨厌的勇气:我把自己封印在了无形的泡泡中

第12期 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数以千计的“规训”,课堂上要端坐听讲,饭桌上要讲究分寸,职场中要谨言慎行,我们要学会尊老爱幼,要体面...我们自由地行走着,却把自己的头脑封锁在了一个泡泡里,而这个泡泡的形状又由无数的声音捏合而成,这本书中提到的内容或许无法被科学验证,但读完这本书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得接纳自己,看似冷漠,实则用冷眼旁观的心态去共情他人,冲开挂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才能更好得尊重他人,与人建立更友善的关系。 这期节目开麦前我们一起准备了几个小时,哈欠翻开了成长日记本去找自己的顿悟时刻。我们聊到了身边的很多人与事,剜起我们的内耗与自我和解,是对自己来说非常有意义的一次对话。 >聊天的人 Rheya < 在迷茫期读到本书收获力量 哈欠 < 在偷偷内耗又偷偷消化 >相关阅读 《死亡诗社》 《局外人》 [法] 阿尔贝·加缪 《1984》 [英] 乔治·奥威尔 >相关推荐 《秋园》杨本芬 《吉祥纹莲花楼》藤萍 >音乐 My Way © Frank Sinatra >Highlights 02:06 做判断的逻辑:谁承担后果,谁做选择 02:39 疫情期间处在迷茫期读了这本书 05:12 阿德勒心理学是在强假设之下的一个原则 05:56 all models are wrong,but some are useful (所有模型都是错的,但部分是有用的) 07:25 被隐身的作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哲学家与编辑 11:59 勇气让人想到不回避 14:09 勇气的四层含义:意识问题,表达问题,直面问题,自我修正 14:41 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17:45 拥有自己笃定的价值排序,终极目标:自由和健康 19:27 说话的时候要预设交流是不会成功的 23:49 真正的自由其实就是被人讨厌 26:22 建立纵向关系,避免自卑情结 27:18 自卑感助力我们变得更好,自卑情结阻碍进步 31:48 人际关系中的回报思想与课题分离相悖 33:33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 38:42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40:08 我们跟每个人的连结都是独一无二的 46:45 理想伴侣是满级号的自己 50:20 阿德勒心理学与东亚文化的冲突:自我与集体的冲突 55:01 阿德勒与佛洛伊德对原生家庭的不同态度 59:10 时间是流动的,过去的时间也是过去的当下,当下会决定未来 >声音落在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Spotify,豆瓣FM >互动平台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Rheya 小助手vx:shijuan-rheya (备注听友进群)

65分钟
52k+
7个月前

11 | 以鸟兽之名:在山林中寻一条回归之路

第11期 韩国有金爱烂,爱尔兰有萨利鲁尼,意大利有费兰特,英国有安吉拉凯特,香港有张爱玲,亦舒,东北有萧红,山西有孙频,读这本书之后发现宝藏女作家。 本书由三个中短篇《以鸟兽之名》《骑白马者》《天物墟》组成。三个故事都讲了一个群体“山民”的故事。确立主题寻找之后又翻到了扉页的简介,才发现编辑们早就定义了本书的基调。再次重读、整理的时候,开始思考寻找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其实是确立自己走向何方,建立怎样的自我意识,用老元的话说“重要的是,你愿意把自己看成什么”。 寻找未必是为了回归,或许是为了走向内心的更深处。 借用屈原的《离骚》作总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聊天的人 Rheya < 读完孙频的作品开拓了新的阅读领域 一貝 < 读完鸟兽后意外被孙频文字打动 >相关阅读 《成年人的谎言生活》[意] 埃莱娜·费兰特 《房思琪的初恋花园》林奕含 《阴翳礼赞》 [日] 谷崎润一郎 《隐入尘烟》 >相关推荐 《悉达多》 [德|瑞] 赫尔曼·卡尔·黑塞 《回归故里》 [法] 迪迪埃·埃里蓬 >音乐 Blackbird © The Beatles >Highlights 02:30 发现宝藏女作家 05:05 梁文道评孙频的文字相当凶狠猛烈,情节上极度往下深钻 07:30 不喜欢的人称她为“直男癌女作家” 09:26 有些故事的人物比较脸谱化,不够饱满 13:08 本书的三个故事都是跟山民这个群体有关的故事 17:25 山西吕梁山地区的山民下山,脱贫致富是有政治任务的 19:28 第一个故事《以鸟兽之名》探讨的是山民下山如何适应环境 23:59 故事中游小龙努力从最贫贱的根子上长出一个更理想的人 27:00 一貝小时候经历的悬疑故事 30:16 第二个故事《骑白马者》寻找一个传奇人物 32:40 马赛部落的生活现状 36:00 山民的陋习:拉偏套 37:35 三个故事会让人想到《红楼梦》的太虚幻境 41:50 本书中有大量的动植物的描写 43:00 第三个故事《天物墟》讲中年人寻找自我 49:34 你愿意把自己看成什么,决定了你以后成为什么样子 52:22 像老元一样的生活,是很有意义的一种方式 53:00 三个故事给人一种荒诞主义的感觉 53:32 让人想到了致郁的电影《隐入尘烟》 >声音落在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Spotify,豆瓣FM >互动平台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Rheya

60分钟
99+
8个月前

10 | 始于极限:很难过,女性笔下的自我觉醒总源于性别困境

第10期 2024年7月7日,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去世53天后,她的小女儿安德莉亚公开发文,在自己9岁的时候被继父性侵,而当她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视女儿为自己感情的插足者。而在门罗得知女儿被性侵后发表的小说《破坏者》中,读者们看到了真实事件的影子。这无疑刺伤了全球无数门罗的读者们。这个事件也让我们开始反思,文字的巧言令色的背后,有多少是基于真实的疼痛,而又有多少来自于虚构呢? 除此之外,有多少擅于书写“女性主义”的文字工作者,真正践行了自己所言呢? 而本期的嘉宾——主播Rheya大学时期广播站的徒弟——蘑菇恰好推荐了《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这本书,两位通过书信对谈的写作者,也都是身体力行的女性主义的实践者。 本期我们聊到了书中讨论的12个话题中涉及到的母女关系、女性对性的认知和女性的表达,试图通过相互提问的方式来梳理自己对于这些内容的思考。 书中的两位对谈者铃木凉美和上野千鹤子可以敏锐地感知到身为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痛苦境遇,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与此同时,她们仍然认为可以在这种糟糕的性别境遇中过好自己的生活。 >聊天的人 Rheya < 读完本书有了更多困惑的问题 蘑菇 < 读完本书感到有些惊喜 >相关阅读 《房思琪的初恋花园》林奕含 《玫瑰的故事》亦舒 《我的天才女友》 [意] 费兰特 《盐》孙频 《满江红》张艺谋 >相关推荐 《第二性》 [法] 西蒙·德·波伏娃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日] 上野千鹤子 >音乐 她和她和她 © 于贞 Wake Up Juliet © Madilyn Bailey >Highlights 01:06 非常期待的一次录制,弥10年遗憾 03:58 本书通过书信交流的方式呈现出了思考和犹疑 06:47 两位不同代际的女性主义者用平等的态度交流所思所想 10:07 两位普通读者交流心得:门罗事件的看法 12:41 作为女性主义书写者的门罗,却在女性受害事件中选择视而不见 16:47 影视编剧把继父性侵作为书写女性成长史的套路 20:18 文学作品的虚构程度到底有多少呢?不要相信写作者的道德 25:38 为什么本次书信对谈合集的题目叫“始于极限”呢? 27:14 我们如何解读母亲的行为,其实来自于父亲的凝视 37:12 女儿是母亲最激烈的反叛者,你想要有人可以剜起自己心中的模棱两可吗? 40:55 曾在色情行业工作的铃木凉美对性是很消极的态度,很意外她在2024年结婚了 45:41 男性笔下的男性觉醒是关于人的,而女性首先是与性别有关的困境 48:42 历史总是需要革新者不断地迭代才会滚滚向前 52:13 上野千鹤子与北大三位女生的对谈,鸡同鸭讲的一次聊天 54:36 每一位中国女性都想做女超人呀 >声音落在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Spotify,豆瓣FM >互动平台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Rheya

59分钟
2k+
8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