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深度热点|AI下半场,不堆参数卷推理:OpenAI发布o3和o4-mini、Gemini 2.5 Flash放出

全新专题来了--深度·热点!为你解读过去一周我最关心的几个新闻,洞察背后的关系! * OpenAI推出推理模型o3和o4-mini,在视觉推理的重大突破 * Gemini 2.5 Flash“混合推理”大模型放出 * Grok也新增记忆能力 * 微信能加“元宝AI”为好友了 * 推荐你阅读OpenAI研究员Shunyu Yao(姚顺雨)撰写的《The Second Half》 * 思考题:模型卷生卷死,生态后发制人? ⸻ 《The Second Half》核心要点总结(子弹版) 一、AI 的“上半场”:以方法和模型为核心,大模型时代的早期进展主要依赖于: * 新的架构(如 Transformer),更强的训练方法(如 RLHF),模型扩展(更大数据、更大参数) * 研究范式是“找到一个方法,打爆一个 benchmark”,论文能发、公司能融、模型能火 二、技术突破:泛化能力终于出现,强化学习和推理能力终于能泛化到多个任务上: * 数学、编程、网页交互、多轮问答……这标志着模型的“能力瓶颈”基本突破 * 问题不再是“怎么训练出一个模型”,而是“如何用好它” 三、AI 的“下半场”:定义任务 & 评估方式成为核心,接下来比拼的重点将是: * 如何定义 AI 要完成的任务(定义就是力量) * 如何评估 AI 是否真的“会了”(评估决定方向) 范式变化:从“建模型”变成“设任务+设考卷+设标准”。更像产品经理在做的事情,而不是传统工程师。 为什么“推理能力”成为下半场的主战场? * 推理 = 多步骤思考 + 工具使用 + 上下文理解。推理让 AI 能从“一次性回答问题”进化成“规划+执行+迭代反馈”的 Agent。它是连接模型能力和真实世界复杂任务的桥梁。 * 巨头都在推理上下注,不是巧合,是新门槛。GPT-4-Turbo、Gemini 1.5、Claude 3 都强调 reasoning、memory、tool-use。 原因很简单:没有推理,就没有靠谱的 Agent,也就没法产品化。 推理是“下半场”的钥匙 * 没有推理,就无法定义复杂任务(task decomposition) * 没有推理,就无法持续优化评估体系(feedback loop) * 没有推理,就只能做静态测试题,无法胜任动态现实任务 一句话总结:“上半场,赢在方法;下半场,胜在推理。”——巨头为什么现在集体发力推理?因为这是通往产品化、场景落地、商业模式的唯一通道。

9分钟
99+
2个月前

微信上线元宝AI助手:AI入口大战终极玩家入场!腾讯的AI野心终于不藏了?

微信能跟AI聊天了!一夜之间,腾讯的AI助手“元宝”悄悄以‘联系人’的身份住进了我们十几亿人都在用的微信里。 当我第一次在微信里搜到“元宝”,并像添加一个普通朋友一样加上它时,后背真的有点发凉。在我看来,不是什么新功能测试,而是腾讯这位终局玩家,在AI入口这场牌局里,直接掀了桌子。 如果你之前的创业方向,只是想在微信这个生态里,做个简单的AI聊天机器人或者应用入口,那么抱歉,游戏可能已经结束了。 [图片] 00:00 元宝从app,变成了微信“联系人” 原因很简单:元宝不是一个独立的APP,甚至不是小程序---它就是一个微信号。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AI不再是一个你需要跳转、切换才能使用的“工具”,它就住在你每天打开几十上百次的微信里,和你躺在同一个列表,你可以像跟任何朋友聊天一样,直接给它发文字、发语音、甚至发图片(虽然视频和群聊暂时还不行)。 总结公众号文章?是别家AI想做都做不到的独门绝技,因为微信把自家后花园-公众号链接看得死死的。甚至问个实时新闻?拍张花问名字?扔个表格让它总结?也都挺丝滑。 02:45 这种无缝、低摩擦的体验,是中国用户最熟悉的交互方式。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ChatGPT”,一个嵌在14亿人生活里的AI。 09:53 快得不像微信!亿级投入,总办拍板的闪电战 这次微信的动作,快得不像那个一向以“克制”闻名的团队。 没有大版本更新预告,没有小范围灰度,直接开放给所有人(虽然入口藏得深,需要主动搜索或分享),而且背后是能支撑800万并发访问的恐怖算力储备。这至少是几十亿级别的基建投入。这背后,一定是腾讯总办级别的战略决策,是跨事业群(WXG+CSIG)协同的结果。 为什么现在出手?因为时机成熟了。 12:21 消化DeepSeek流量,外部赛马、内部整合 一方面,外部赛马已经跑出了结果。 豆包证明了纯聊天AI的市场热度,DeepSeek则用开放的“思考链”和现象级的用户增长,验证了先进模型的吸引力,也暴露了初创公司承载巨大流量的局限性。 而腾讯看在眼里,先是力排众议,果断接入DeepSeek,用元宝APP承接住那泼天的流量,顺便用极低的成本完成了冷启动。紧接着,又迅速迭代,用自家优化过的混元大模型悄悄替换了默认的DeepSeek,把流量和技术洞察都消化吸收了,这手“外部赛马、内部整合”玩得炉火纯青。 [图片] 24:37一级入口背后,腾讯高层到底在下怎样一盘棋? 另一方面,我觉得腾讯想清楚了AI的定位,还是回归:连接器。 元宝这个“微信号”,它的使命不是陪你闲聊,不是成为一个服务本身(否则就该做成小程序或APP),而是要连接微信生态里的一切——公众号的文章、小程序的服务、电商、微信支付的交易、搜一搜的信息(甚至可能取而代之)。 想象一下,未来你在元宝对话框里说“帮我订故宫门票”,它直接推送给你订票小程序和支付卡片;你说“规划去XX的路线”,它调出地图和携程的小程序。它要把AI变成驱动整个微信商业和服务生态运转的hub。 [图片] 28:40 入口已死,生态“脏活”尚有生机 这对创业者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想在微信里再造一个AI入口,或者做简单的AI工具,比如AI客服已经哭晕在厕所,AI识图认植物这种,基本可以洗洗睡了,一级入口已经被焊死。但如果你做的是基于微信生态的服务,比如特定场景的小程序、公众号内容优化、与支付结合的AI应用,那么机会仍然存在,甚至可能更大。 腾讯向来是自己搭台(提供基础设施和入口),让生态伙伴唱戏(做具体的服务和应用)。现在AI这个新舞台搭好了,接口(虽然文档可能依然很烂,支持可能依然靠“找人”),但我猜未来会逐步开放。 30:15 机会就在那些腾讯“不愿做”或“做不好”的脏活累活里。 最早一批在腾讯生态赚到钱的,都是在微信开放的API基础上,啃下硬骨头,满足了商家或用户的细分需求。未来,围绕元宝AI,一定会出现类似的生态位。比如,针对大模型的“AI SEO”优化,让你的服务更容易被元宝发现和推荐;比如,开发能调用元宝能力的、面向特定行业的解决方案;我想这都是元宝目前刻意避开的领域。 39:11 这次,踩着国民应用DeepSeek上位!中国互联网的历史证明,少一步就是赢 回顾微信小程序的发展历程,你会发现惊人的相似,但这次AI的势能显然更大—元宝是踩着国民应用DeepSeek上位的! 当年小程序推出时,很多人不理解,需要市场教育。而现在,经过一个春节DeepSeek的教育,AI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用户几乎没有学习成本。而且,小程序的能力是逐步完善的,而元宝AI一上来,就已经整合了业界领先的模型能力和微信全生态的潜力。 不得不说,精还是腾讯精,微信虽然不是AI最早发力者,但凭借“入口级整合能力”实现后发制人。用户0学习成本、功能即服务,是它们的底气。 终归,中国的ChatGPT,还是微信。 [图片] 55:25记得以前有句话,“微信之下,寸草不生”。 红包大战,让微信支付以占手机支付60%的笔数逆袭支付宝,打车大战以及无数中国移动互联的历史证明了,只要少跳一步,你就赢了。 试想如果AI聊天工具就长在微信里,谁还跳出去玩一下豆包?最终,这场由微信元宝开始的AI入口序幕,可能将深刻改变中国的AI格局。 【关注主播】: 📕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微信:Roisu117 【关注频道】: 📕小红书:人民公园说AI ▶️油管:人民公园说AI 🐦推特:人民公园说AI

59分钟
1k+
2个月前

AI Agent上岗你下岗?|一口气讲明白MCP、A2A、全局记忆都在干什么?

最近有个暴论:AI Agent,其实就是一群P人在干活。一个Agent60分,5个Agent凑在一起就约等于0分。 上周,OpenAI 悄悄上线了全局记忆系统,能记住你的偏好、文风和工作节奏;谷歌则搞了个 A2A(Agent-to-Agent )系统,让AI之间开始协同对话;更早前的Anthropic,则是推出了 MCP 协议,想让多智能体像“USB设备”一样无缝衔接。所有人都在朝一个方向狂奔:让AI Agent变得像人一样“能协作”“有记忆”“能独立判断”。可这些技术,真的能让AI Agent变聪明吗?还是只是我们试图用协议、记忆和结构,驯服一群“行为混乱”的P人?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AI Agent的集体上岗,是技术奇点,还是协作灾难的开始? 00:00Agent 概念到底有多混乱? 我们为什么说现在的 AI Agent 像是一群“P人”?你以为是协作,其实可能是一场低效会议 03:28 AI 自主性还远未到位,强如Manus也只有40%的成功率 感知、思考、行动三大核心能力中,我们的重点错了,总以为大模型的思考足够强,就能搞定执行 08:03 如果车和手机也算Agent,那苹果、特斯拉都还搞不定 。自主Agent的成功率,是眼泪写的 15:07 我们试图用Agent,驯服大模型这个“高智商的刺头 ”,其实是不对的 16:19 MCP & A2A:AI世界的“转接头”和“内网协议” MCP就像AI的USB协议,解决纵向整合;A2A让Agent之间可以协作,解决横向沟通 24:32 OpenAI全局记忆悄悄上线、超长的上下文,是Agent时刻的信号吗? 30:05 传统软件+AI,还是AI agent? GPT4O vs Canva AI?Claude vs Cursor? 42:49 没有数据的 AI 就像没上岗证的实习生 为什么我用腾讯元宝跑DeepSeek?因为有公众号的数据呀 47:40 想做 Agent 创业,核心在于:找到细分领域 + 拥有专属数据 + 构建稳定链路 51:41 Agent是你的“赛博牛马”,你愿意去做脏活累活、建立流程,AI才会带来价值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人工缺席,一切归零 01:00:13中美AI发展路径:制造业回流 vs 工业智能化 美国缺工人,中国缺AI。一边是教育体系跟不上,一边是Know-how提取不出 01:03:23 夫妻吵架式脱钩:中美合作,才可能AI突围 中美关系像夫妻分居,吵归吵,日子还得一起过。AI 是全球协作问题,不是谁能独立完成的事 【关注主播】: 📕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微信:Roisu117 【关注频道】: 📕小红书:人民公园说AI ▶️油管:人民公园说AI 🐦推特:人民公园说AI

66分钟
2k+
2个月前

串台无穷动|AI到底是不是来给创作者“捣乱”的?我和Gaga 前 CMO-Jennifer聊了聊

这期和无穷动空中联动!也是一次超级深度的文理碰撞! 做品牌营销的Jennifer告诉我:“我觉得品牌更像心理学,互联网更像行为学,品牌的底层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才是最底层的战略。我觉得数据、数学都是掌握世界的规律,但人性是诗意且没有固定标准的——“数学太确定了,所以我不喜欢”。 而做AI创业的我认为,人文未必是进步的,但科技被要求必须一直进步(很可悲)。我们不能把人文和科技放在一起,要求他们赛跑,可能他们会走向相反。而技术是中立的,人文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变世界。非要选,我喜欢中立的工具,它比人可爱。 今天我和《Jennifer无穷动》的主播Jennfer一起聊聊AI和品牌、内容这些“文科”、文科生的关系,以及AI对于企业来说,到底有什么用? 【对话嘉宾】: 小苏:JustSayAI联合创始人、AI创投播客《人民公园说AI》制作人,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Jennifer:Gaga前CMO、KINFOLK中国创刊市场总监,《Jennifer无穷动》主播,小红书:Jennifer Jia 一、做到极致即是艺术,文理殊途同归 02:26 AI是给我们捣乱吗? 人文建立世界,科学改变世界。世界是灰度的,科技是中性的,任何的赞许和焦虑之于AI,是不公平的 05:29 文理矛盾,一旦陷入二元对立,即不客观 人文是libra,代表自由,科学是science,代表确定性的计算。他们都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不是本质 08:45 科学永远只是“挖宇宙的墙角”,我们最终无法用数学算出一个理性的世界 佛祖问弥勒菩萨:”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 弥勒菩萨说,"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 二、宫崎骏的匠人精神 ,GPT-4o的生图狂欢,你支持谁? 11:27 如果AI能帮我们每个人都成为60分的宫崎骏... 是不是我们社会的审美会前进一大步?我认为AI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诗宋词元曲,也都是从宫廷词句到百姓吟诵 Jennifer:所有主流文化,曾经都是亚文化 18:24 强者无需被保护 马斯克公开所有专利,DeepSeek是开源的,伟大的艺术家都希望被模仿!只有弱者才需要被“保护” Jennifer:被剽窃是牛人的宿命 毕加索风格的演变 三、如果说品牌营销更像心理学,互联网更像行为学,那AI呢? 29:28 AI更像是沟通数字世界的语言 1)从科学角度,以前,数学是物理世界的语言,我们发现了牛顿第一定律,写出了相对论2)后来,代码成为了数字世界的语言,我们用代码去链接人和互联网/手机/数据3)未来,AI会成为数字世界的通用语言,我们,通过AI这个“导游”,获得一张技术平权的门票 四、互联网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而AI解决的是"知识不对称" 31:34 互联网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但是AI似乎在剥夺我们的机会? 33:57 互联网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AI解决的是"知识不对称" 1)互联网把线下40万亿的生意和“信息”搬到线上10%,就成就了BAT,比如点外卖就是解决菜品供给的3KM信息不对称2)AI通过学习人类社会的知识,把“信息Infomation”变成“数据data”3)当年野蛮的互联网人,如今野蛮的AI人,没有不同 五、把你自己变成“算法”,成为那个不被AI替代的人? 39:59 被替代的是逆时代的人 41:39 AI干了“Dirty Job”,你才能获得“得体Job” AI取代了大量初级律师,但是他们从大量脏火累活中解脱出来,去给AI做专业数据标准、训练模型,本质是提高了职业的含金量 43:10 什么叫逆时代?今天还有所谓的“文案大师”在小红书大行其道 47:32 为什么AI时代知识的提取最重要?如何用20分钟做一个智能体,取代文案? 51:40 AI本质是一个强者恒强的事,稀缺的是洞察力、框架能力 六、关于AI我们有哪些认知差? 01:02:00 今天AI的焦虑,本质是AI为这个社会在背锅,AI还在很早的阶段 1)认知差一:先进还远没到,真的先进不需要包装名词。现在AI本质是资本的堆积和大力出奇迹2)认知差二:智能,但不精确。我们每天被媒体渲染焦虑的是AI的“智能”一面,可是,作为从业者,我焦虑的是AI的“精确”一面3)认知差三:我们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还没跟上 七、品牌和科技,都需要有机地长出来 01:05:15 中美AI叙事大不同 1)从宏观层面,AI对于美国是资本增值,对于中国是新质生产力,这决定了我们在中国看AI的视角是不同的;2)从企业层面,在中国AI是一个效率的革命,它不会以一个AI公司的形象出现3)从个人层面,未来能受益的一定是那些在AI牌桌上且能用AI改造生产关系的组织/个人 01:07:09 中国公司终点是PPT,美国公司终点是净利润 01:09:33 国外关系提效,国内关心老板的情绪价值 01:13:14 契约社会和人情社会的矛盾 古代我们基于宗族治理的民间社会传统,更重视人情和关系来维持社会稳定;而英美国家更重视契约和法律,来维持社会的稳定 01:16:09 95%的中国企业不需要用AI,信息化和数字化都没做,上AI就会扯到蛋 01:17:56 95%的中国企业不需要做品牌!你搞货搞价格的就别提品牌了! 01:20:16 在中国做toB,最终都是免费咨询换业务机会 01:23:21 品牌和价值观,都是长出来的,是有机的 【关注主播】: 📕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微信:Roisu117 【关注频道】: 📕小红书:人民公园说AI ▶️油管:人民公园说AI 🐦推特:人民公园说AI

88分钟
99+
2个月前

AI正杀死艺术家的灵魂?当宫崎骏被无限复制,我们和一位CMO聊了聊|对话前gaga CMO Jennifer

当宫崎骏被AI疯狂复制,在文科生眼中,世界多了一些冷冰冰的算法,少了很多有趣的灵魂;而在理科生眼中,世界多了很多技术的平权,少了一些低效的重复。 做品牌营销的Jennifer告诉我:“我觉得品牌更像心理学,互联网更像行为学,品牌的底层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才是最底层的战略。我觉得数据、数学都是掌握世界的规律,但人性是诗意且没有固定标准的——“数学太确定了,所以我不喜欢”。 而做AI创业的我认为,人文未必是进步的,但科技被要求必须一直进步(很可悲)。我们不能把人文和科技放在一起,要求他们赛跑,可能他们会走向相反。而技术是中立的,人文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变世界。非要选,我喜欢中立的工具,它比人可爱。 今天我和《Jennifer无穷动》的主播Jennfer一起聊聊AI和品牌、内容这些“文科”、文科生的关系,以及AI对于企业来说,到底有什么用? 【对话嘉宾】: 小苏:JustSayAI联合创始人、AI创投播客《人民公园说AI》制作人,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Jennifer:Gaga前CMO、KINFOLK中国创刊市场总监,《Jennifer无穷动》主播,小红书:Jennifer Jia 一、做到极致即是艺术,文理殊途同归 02:26 AI是给我们捣乱吗? 人文建立世界,科学改变世界。世界是灰度的,科技是中性的,任何的赞许和焦虑之于AI,是不公平的 05:29 文理矛盾,一旦陷入二元对立,即不客观 人文是libra,代表自由,科学是science,代表确定性的计算。他们都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不是本质 08:45 科学永远只是“挖宇宙的墙角”,我们最终无法用数学算出一个理性的世界 佛祖问弥勒菩萨:”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 弥勒菩萨说,"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 本土由GPT-4O生成 二、宫崎骏的匠人精神 ,GPT-4o的生图狂欢,你支持谁? 11:27 如果AI能帮我们每个人都成为60分的宫崎骏... 是不是我们社会的审美会前进一大步?我认为AI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诗宋词元曲,也都是从宫廷词句到百姓吟诵 Jennifer:所有主流文化,曾经都是亚文化 18:24 强者无需被保护 马斯克公开所有专利,DeepSeek是开源的,伟大的艺术家都希望被模仿!只有弱者才需要被“保护” Jennifer:被剽窃是牛人的宿命 [毕加索| 与牛的不解之缘-木直艺术中心] 毕加索风格的演变 三、如果说品牌营销更像心理学,互联网更像行为学,那AI呢? 29:28 AI更像是沟通数字世界的语言 1)从科学角度,以前,数学是物理世界的语言,我们发现了牛顿第一定律,写出了相对论 2)后来,代码成为了数字世界的语言,我们用代码去链接人和互联网/手机/数据 3)未来,AI会成为数字世界的通用语言,我们,通过AI这个“导游”,获得一张技术平权的门票 四、互联网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而AI解决的是"知识不对称" 31:34 互联网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但是AI似乎在剥夺我们的机会? 33:57 互联网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AI解决的是"知识不对称" 1)互联网把线下40万亿的生意和“信息”搬到线上10%,就成就了BAT,比如点外卖就是解决菜品供给的3KM信息不对称 2)AI通过学习人类社会的知识,把“信息Infomation”变成“数据data” 3)当年野蛮的互联网人,如今野蛮的AI人,没有不同 五、把你自己变成“算法”,成为那个不被AI替代的人? 39:59 被替代的是逆时代的人 41:39 AI干了“Dirty Job”,你才能获得“得体Job” AI取代了大量初级律师,但是他们从大量脏火累活中解脱出来,去给AI做专业数据标准、训练模型,本质是提高了职业的含金量 43:10 什么叫逆时代?今天还有所谓的“文案大师”在小红书大行其道 47:32 为什么AI时代知识的提取最重要?如何用20分钟做一个智能体,取代文案? 51:40 AI本质是一个强者恒强的事,稀缺的是洞察力、框架能力 六、关于AI我们有哪些认知差? 01:02:00 今天AI的焦虑,本质是AI为这个社会在背锅,AI还在很早的阶段 1)认知差一:先进还远没到,真的先进不需要包装名词。现在AI本质是资本的堆积和大力出奇迹 2)认知差二:智能,但不精确。我们每天被媒体渲染焦虑的是AI的“智能”一面,可是,作为从业者,我焦虑的是AI的“精确”一面 3)认知差三:我们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还没跟上 七、品牌和科技,都需要有机地长出来 [Rocky on X: "🇺🇸 美股开盘蒸发超过1.65 万亿美金;过去30个交易日,美股七朵金花已经蒸发掉3.4万亿美金。简单一点讲,就是估值太贵了,市值太集中,一旦坍塌,就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 https://t.co/1rjQscSLYs" / X] 美股七朵金花 01:05:15 中美AI叙事大不同 1)从宏观层面,AI对于美国是资本增值,对于中国是新质生产力,这决定了我们在中国看AI的视角是不同的; 2)从企业层面,在中国AI是一个效率的革命,它不会以一个AI公司的形象出现 3)从个人层面,未来能受益的一定是那些在AI牌桌上且能用AI改造生产关系的组织/个人 01:07:09 中国公司终点是PPT,美国公司终点是净利润 01:09:33 国外关系提效,国内关心老板的情绪价值 01:13:14 契约社会和人情社会的矛盾 古代我们基于宗族治理的民间社会传统,更重视人情和关系来维持社会稳定;而英美国家更重视契约和法律,来维持社会的稳定 01:16:09 95%的中国企业不需要用AI,信息化和数字化都没做,上AI就会扯到蛋 01:17:56 95%的中国企业不需要做品牌!你搞货搞价格的就别提品牌了! 01:20:16 在中国做toB,最终都是免费咨询换业务机会 01:23:21 品牌和价值观,都是长出来的,是有机的 【关注主播】: 📕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微信:Roisu117 【关注频道】: 📕小红书:人民公园说AI ▶️油管:人民公园说AI 🐦推特:人民公园说AI

86分钟
99+
3个月前

OpenAI的“吉卜力”狂欢,大模型正在消灭一切产品?|聊聊GPT4O生图对行业的影响

真正的技术变革不会以颠覆的姿态突然降临,而是通过“玩”的形式被社会悄然接纳。吉卜力风格的AI图像,正是这个“玩具”——它让新技术带来的陌生感变得安全,引导人们拥抱而非恐惧未来。 01:23 为什么宫崎骏风格的图片席卷全网? 真的变革是糖衣炮弹, 吉卜力风格是AI技术与社会情绪的完美接口。就像当年chatgpt破圈一样,科技进步总是伴随情绪价值 05:48 文生图早就有了,GPT-4O强在哪里? OpenAI 大幅提升了“文本-图像对齐”(text-image alignment)能力,所以语言模型的质量决定了多模态模型的上限。 12:12为什么每次大模型更新,都要死掉一波公司? 技术还有不稳定性,LLM或许会被推翻 23:48 技术变革更要看生产关系的变化,组织方式的迭代 27:29 纯技术驱动,必然被技术反噬 33:13普通人和创业公司怎么办?未来,没有骑墙派 39:11技术是中立的,AI是创意的“杠杆”,但支点必须握在“能定义AI的人”手中 40:44 为什么不是谷歌,Gemini2.5封了个假神?创新者的窘境 44:46 整个社会请给创新者,留一点灰度 【关注主播】: 📕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微信:Roisu117 【关注频道】: 📕小红书:人民公园说AI ▶️油管:人民公园说AI 🐦推特:人民公园说AI

48分钟
3k+
3个月前

谷歌老矣,百度尚能饭否?|聊聊Gemini近期的更新

(截止发稿,Gemini2.5带AI搜索的Google上线了)今天借此我们聊聊是不是Google老了?一旁的百度尚能饭否? 01:30 虽迟但香的Gemini2.0 Flash。让我觉得谷歌像个中年人,上有老下有下,瞻前顾后。不过抖一抖家底还是很厚的~ Google近期发布了Gemini 2.0 Flash,增强了多模态能力,并推出了Deep Research 2.0、Canvas和Audio Overview等新功能,提升了AI的研究、协作和内容转换能力。 18:03 N次打脸的百度,AI时代还能打吗?聊聊谷歌和百度躺在现金流水上,发育不全的第二曲线 百度发布了新一代预训练模型“文心大模型4.5”和推理模型X1,声称X1性能可与DeepSeek-R1媲美且成本更低;同时,百度搜索业务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的深度搜索功能;此外,副总裁谢广军的13岁女儿因“开盒”他人隐私信息引发公众关注,谢广军对此公开致歉 33:18 每到AI的转折点,李开复博士一定会上来敲黑板~ NVIDIA GTC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发布了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 Ultra和Vera Rubin,展示了在AI推理和机器人技术方面的重大进展。 与此同时,李开复在采访中表示,随着开源模型的崛起,OpenAI的商业模式可能难以为继,并预测未来只有DeepSeek、阿里巴巴的Qwen和字节跳动的模型等三家大模型能够持续发展。 【关注主播】: 📕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微信:Roisu117 【关注频道】: 📕小红书:人民公园说AI ▶️油管:人民公园说AI 🐦推特:人民公园说AI

43分钟
99+
3个月前

程序员对冲失业最强Buff,“口述型”产品经理崛起?|Cursor+Claude3.7重构编程

Cursor+Claude 3.7混合推理模型,让“口述式编程”成为现实!美国已有25%的代码由AI生成,YC新投资的初创公司中,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5%。这是否意味着程序员会被AI淘汰?讲真,程序员对冲失业的终极Buff,是无脑拥抱AI编程!“口述型产品经理”+“意识流编程”是否是未来我不知道,但我确定的是1)程序员一定会分化为“产品工程师”和“技术工程师”,区别是你和人沟通还是和代码沟通!2)让你失业的不是AI,而是对于优秀程序员的评价标准变了! 01:05YC新公司95%代码由AI生成,口述型产品经理崛起? 07:20 生成容易改动难,人类仍需debug,进步在仅在生成端 14:06 Cursor更适合拿来打样、0-1找PMF 18:00 真在大型项目推AI编程,后果堪比把高管都换成印度人 21:22 程序员如何才能在AI时代稳如老狗,前端、UI、后端、测试,谁会先被淘汰? 28:39 未来人才会分为”产品工程师“和”技术工程师“,区别是愿不愿意和人沟通 31:02 淘汰你的不是AI,而是对程序员的评价方式会变 36:38 AI原生一代和现程序员都怎么看AI编程 43:43 程序员对冲失业的终极Buff,是拥抱AI编程 【关注主播】: 📕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微信:Roisu117 【关注频道】: 📕小红书:人民公园说AI ▶️油管:人民公园说AI 🐦推特:人民公园说AI

51分钟
1k+
3个月前

争议Manus,也许开启了AI Agent时刻?|关于智能体我们拉齐一下认知

Manus一方面作为第一个自媒体老师比技术专家先内测的AI,邀请码被炒到3万一码难求,另一面是成本为OpenAI Deep Research的1/10,能力覆盖了YC 76% 的垂直类 Agent 项目。这背后的争议,到底说明了什么? 一、AI Agent是什么? 01:49 AI Agent长期处于概念模糊 07:45 大模型是脑,Agent是手脚 二、通用AI Agent的挑战是什么? 11:08 成本为OpenAI Deep Research 1/10(2美金), 成本差距就是反映到团队差距,做应用的和LLM是两拨人 13:19 基于multi agent的产品工程组合和交互,本身就很吃团队认知 14:05 基于浏览器的底层自动化对资源消耗很大,而且速度也会有问题(团队也承认了幻觉和速度问题) 25:56 对于复杂的工程组合产品,迭代和维护是脆弱的 28:25 大模型决定了AI产品不存在护城河,更拼交互创新+垂直洞察 三、Agent的时代来了? 33:00 Manus打响第一枪,本身就值得尊敬 37:16 通用vs垂直,是AI产品的核心矛盾 46:25 Manus被metaGPT和Camel AI一夜复刻的背后, 50:42 2C产品并不以效率为卖点,AI或许很难产生现象级2C产品,更多会被2B内化 52:36 AI应用的下半场,从生成到完成 【关注主播】: 📕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微信:Roisu117 【关注频道】: 📕小红书:人民公园说AI ▶️油管:人民公园说AI 🐦推特:人民公园说AI

53分钟
1k+
4个月前

中美AI路线之争|为什么DeepSeek没有诞生在美国?

在DeepSeek上面我们最近讨论很多的是:美国方案vs中国方案。Scaling law停滞和预训练的终结,本身是因为这是一个标准的美国方案----因为去工业化、而攻坚尖端科技、脱虚向虚的方案。如果回到中国的视角,其实AI的未来,未必是AGI、未必是Scaling law,未必是那么多算力、那么多数据... 这波DeepSeek在中国,与其说是技术革命,更像是一次观念革命,一次给大家的技术科普,去加速过去企业没做好的信息化、数字化,然后再回到传统AI能做的那些事情上面。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是更有价值的。 一、刚刚“满月”的DeepSeek R1,是否给整个人类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01:24 DeepSeek在中国,更像观念革命,而不是技术革命 DeepSeek是一次给大家的技术科普,去加速过去企业没做好的信息化、数字化 13:22 为什么甲方急着上牌桌? 传统行业硬蹭DeepSeek,没必要但必须要! 23:16 为什么DeepSeek没诞生在美国? 体制不同,美国是数目字管理(抽象管理),体系化作战分工明确,创业更像是一个填空题 二、基本无海归人才的DeepSeek团队,是不是证明国内的“应试教育”还是牛X闪闪的? 33:32 颠覆式创新需要高毛利的产业支持! 中国企业的利润率约为美国的61.9%,美国企业通过“超高毛利环节”积累资金,支撑长期创新,而中国企业面临较多“低毛利、高竞争”的市场环境,难以支撑 OpenAI 级别的风险投资。 41:03 产业结构决定教育模式,预训练和后训练时代需要的能力不同 43:00 梁文锋用人的方式是一招险棋,不标准但是能赌中颠覆性创新 颠覆性创新vs 工程规模化创新需要的人才不同,教育为产业服务,我们目前培养的是工业化人才 50:10 中美看似越走越选,其实某种程度上越走越近 就像冷战促使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融合一样 三、对DeepSeek开启AI下半场的展望 57:52 下半场看融合:多模态、端边云、软硬件将得到极大的融合 01:03:39 AI将成为数字世界的通用语言 就像数学成为上帝的语言一样,它将连接起整个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 【关注主播】: 📕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微信:Roisu117 【关注频道】: 📕小红书:人民公园说AI ▶️油管:人民公园说AI 🐦推特:人民公园说AI

70分钟
99+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