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微信能跟AI聊天了!一夜之间,腾讯的AI助手“元宝”悄悄以‘联系人’的身份住进了我们十几亿人都在用的微信里。

当我第一次在微信里搜到“元宝”,并像添加一个普通朋友一样加上它时,后背真的有点发凉。在我看来,不是什么新功能测试,而是腾讯这位终局玩家,在AI入口这场牌局里,直接掀了桌子。

如果你之前的创业方向,只是想在微信这个生态里,做个简单的AI聊天机器人或者应用入口,那么抱歉,游戏可能已经结束了。

图片

00:00 元宝从app,变成了微信“联系人”

原因很简单:元宝不是一个独立的APP,甚至不是小程序---它就是一个微信号。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AI不再是一个你需要跳转、切换才能使用的“工具”,它就住在你每天打开几十上百次的微信里,和你躺在同一个列表,你可以像跟任何朋友聊天一样,直接给它发文字、发语音、甚至发图片(虽然视频和群聊暂时还不行)。

总结公众号文章?是别家AI想做都做不到的独门绝技,因为微信把自家后花园-公众号链接看得死死的。甚至问个实时新闻?拍张花问名字?扔个表格让它总结?也都挺丝滑。

02:45 这种无缝、低摩擦的体验,是中国用户最熟悉的交互方式。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ChatGPT”,一个嵌在14亿人生活里的AI。

09:53 快得不像微信!亿级投入,总办拍板的闪电战

这次微信的动作,快得不像那个一向以“克制”闻名的团队。

没有大版本更新预告,没有小范围灰度,直接开放给所有人(虽然入口藏得深,需要主动搜索或分享),而且背后是能支撑800万并发访问的恐怖算力储备。这至少是几十亿级别的基建投入。这背后,一定是腾讯总办级别的战略决策,是跨事业群(WXG+CSIG)协同的结果。

为什么现在出手?因为时机成熟了。

12:21 消化DeepSeek流量,外部赛马、内部整合

一方面,外部赛马已经跑出了结果。

豆包证明了纯聊天AI的市场热度,DeepSeek则用开放的“思考链”和现象级的用户增长,验证了先进模型的吸引力,也暴露了初创公司承载巨大流量的局限性。

而腾讯看在眼里,先是力排众议,果断接入DeepSeek,用元宝APP承接住那泼天的流量,顺便用极低的成本完成了冷启动。紧接着,又迅速迭代,用自家优化过的混元大模型悄悄替换了默认的DeepSeek,把流量和技术洞察都消化吸收了,这手“外部赛马、内部整合”玩得炉火纯青。

图片

24:37一级入口背后,腾讯高层到底在下怎样一盘棋?

另一方面,我觉得腾讯想清楚了AI的定位,还是回归:连接器。

元宝这个“微信号”,它的使命不是陪你闲聊,不是成为一个服务本身(否则就该做成小程序或APP),而是要连接微信生态里的一切——公众号的文章、小程序的服务、电商、微信支付的交易、搜一搜的信息(甚至可能取而代之)。

想象一下,未来你在元宝对话框里说“帮我订故宫门票”,它直接推送给你订票小程序和支付卡片;你说“规划去XX的路线”,它调出地图和携程的小程序。它要把AI变成驱动整个微信商业和服务生态运转的hub。

图片

28:40 入口已死,生态“脏活”尚有生机

这对创业者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想在微信里再造一个AI入口,或者做简单的AI工具,比如AI客服已经哭晕在厕所,AI识图认植物这种,基本可以洗洗睡了,一级入口已经被焊死。但如果你做的是基于微信生态的服务,比如特定场景的小程序、公众号内容优化、与支付结合的AI应用,那么机会仍然存在,甚至可能更大。

腾讯向来是自己搭台(提供基础设施和入口),让生态伙伴唱戏(做具体的服务和应用)。现在AI这个新舞台搭好了,接口(虽然文档可能依然很烂,支持可能依然靠“找人”),但我猜未来会逐步开放。

30:15 机会就在那些腾讯“不愿做”或“做不好”的脏活累活里。

最早一批在腾讯生态赚到钱的,都是在微信开放的API基础上,啃下硬骨头,满足了商家或用户的细分需求。未来,围绕元宝AI,一定会出现类似的生态位。比如,针对大模型的“AI SEO”优化,让你的服务更容易被元宝发现和推荐;比如,开发能调用元宝能力的、面向特定行业的解决方案;我想这都是元宝目前刻意避开的领域。

39:11 这次,踩着国民应用DeepSeek上位!中国互联网的历史证明,少一步就是赢

回顾微信小程序的发展历程,你会发现惊人的相似,但这次AI的势能显然更大—元宝是踩着国民应用DeepSeek上位的!

当年小程序推出时,很多人不理解,需要市场教育。而现在,经过一个春节DeepSeek的教育,AI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用户几乎没有学习成本。而且,小程序的能力是逐步完善的,而元宝AI一上来,就已经整合了业界领先的模型能力和微信全生态的潜力。

不得不说,精还是腾讯精,微信虽然不是AI最早发力者,但凭借“入口级整合能力”实现后发制人。用户0学习成本、功能即服务,是它们的底气。

终归,中国的ChatGPT,还是微信。

图片

55:25记得以前有句话,“微信之下,寸草不生”。

红包大战,让微信支付以占手机支付60%的笔数逆袭支付宝,打车大战以及无数中国移动互联的历史证明了,只要少跳一步,你就赢了。

试想如果AI聊天工具就长在微信里,谁还跳出去玩一下豆包?最终,这场由微信元宝开始的AI入口序幕,可能将深刻改变中国的AI格局。

【关注主播】:

📕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B站:叫我小苏就好啊

📱微信:Roisu117

【关注频道】:

📕小红书:人民公园说AI

▶️油管:人民公园说AI

🐦推特:人民公园说AI

主播...
JustSayAI
叫我小苏就好啊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