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几期聊了今年四月份的原创番《奇巧计程车》,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就是今年最佳的原创番,却没想到七月新番又带来了惊喜,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漂流少年》。长良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初三学生,却在突然之间和另外35名学生以及学校进入到异世界,开始了两年的漂流之旅。虽然夏目真悟用科幻和哲学将故事层层包装(这也是这期电台的名字来由),但故事的核心不过是最简单的两个字:成长。如果说漂流也是一种可能的人生,那漂流世界同样有毕业,同样要和曾经的同学分道扬镳,成长的过程中同样伴随着伤痛与遗憾。无论你是正值青春,还是踩在青春的尾巴上,亦或是远离校园许久,像是漂流了2000年甚至5000年,都别忘记你也曾像长良一样坚定地说过,生活才刚刚开始。 03:28 PV和全剧的反差:乌托邦、大逃杀、奇幻漂流都是幌子 09:33 刻意迷惑观众的镜头 11:13 第一集快看完才意识到没有BGM 14:18 长良的成长 20:10 青春期少男少女间的情愫 Part 1 量子物理 26:57 薛定谔的盒子 29:17 上帝不掷骰子 33:00 拉吉塔尼:科学和神学的融合 36:24 毕达哥拉斯、平行时空、绝对刚体 40:45 克莱因瓶、莫比乌斯环 43:15 帮助长良成长的希又去帮助朝风了 Part 2 存在主义 48:07 存在先于本质 52:41 人是没来由的一掷 53:15 上帝已死、向死而生 58:00 放弃理解 尝试感受 60:30 毕业也是一种漂流
Growing Up10月14日上架Steam,是《中国式家长》授权给波兰团队制作的反映美国90年代少年成长的养成游戏,因为这层关系,所以游戏名翻译成了《美国式家长》。虽然都冠以“XX式家长”之名,但我们能明显看出两个游戏的区别,而这些区别都反映在了游戏难度上:《中国式家长》难度极高,玩家需要谨慎分配每回合的行动,从而让自己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考上一个好大学之余还要收获爱情,此前被戏称“把孩子当宝可梦养”;《美国式家长》难度较低,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自动进入NPC剧情,同时只要培养目标明确,孩子基本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前者的难度牢牢把玩家按在了“游戏操控者”这个角色上,疏离感反而让玩家有了做家长的感觉;后者的剧情更细致,更有代入感,因此玩家更能代入孩子,也对应了英文原名Growing Up,成长的烦恼。两者并无高下之分,而是一并向我们发问:当我们一路走来,到了要有下一代的年纪,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01:31 《中国式家长》教你做时间管理大师 07:55 “你们这帮混小子还想追我闺女?” 17:10 玩家扮演的其实是中国式“家长”和美国式“孩子” 20:45 孩子是父母意志的延伸吗? 28:00 “爸妈只希望你健健康康”不是一句空话 35:15 《美国式家长》:一部传统的美式青春片 39:33 政治正确与出彩的NPC故事线 45:29 歧视无意 被歧视有心 52:23 从社恐小哥聊到择偶标准 57:52 成长中总有错过的人 68:05 校园中的结构性歧视 71:50 见得越多越焦虑
我在十一假期深圳度假期间偶然遇见了这本书,读完后便决定找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已经聊了N次和英格兰相关的电台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两个人对英格兰这么感兴趣…… 书名虽然叫“穿越到16世纪当混蛋”,但其实整本书围绕的还是16世纪英格兰人民(尤其是贵族)的生活礼仪。这些礼仪和社会阶级息息相关,作者从英格兰人民如何骂人写到如何作侮辱手势,从鞠躬亲吻等礼仪的变迁写到决斗文化的始末,最后又落回一般群众,讲了中世纪吃喝拉撒的相关事宜。而且在整理了几百年前英格兰人民生活细节后,我们意识到,无论是当流氓还是做绅士,亦或是平民中产附庸风雅,古今中外的道理可以说完全相通,分毫不差啊~ (我们这次尝试了新的录音设备,新设备尚未调整好,音质有所下降,大家多多包涵) 5:00 中世纪礼仪注定离不开阶级 12:50 纽约百货大楼R音的分层 18:15 狗嘴吐不出象牙:中世纪如何骂到痛点 23:08 “你是个女巫!” 29:15 手势亦可骂人 35:30 鞠躬和亲吻方式的变迁 48:48 thou和you的对比 51:35 决斗! 66:15 蘸酱只能蘸一次 72:23 喝酒比喝水健康 75:34 抽烟还要上课? 78:55 上厕所的麻烦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小说是波兰科幻作家莱姆写于1971年的一部作品:《未来学大会》。小说讲述了蒂赫博士受邀参加未来学大会讨论人类未来,却阴差阳错来到了2098年的未来。此时地球已经人满为患,资源枯竭,然而化学药物高度发达,空气中布满致幻剂,每个人都活在光鲜的幻象之中。在这样的未来里,蒂赫会做出什么抉择?是沉湎幻象还是接受现实? 以往我们都会在节目开头告诉大家这本书值不值得亲自一读,但对于这本书来说,我们有些犹豫:一方面,《未来学大会》开篇让人云里雾里,昏昏欲睡,完全不理解莱姆想表达的主题;另一方面,故事从中后段开始神展开,让人不寒而栗,回味无穷。整个故事里我最喜欢两个情节:一是女友艾琳向蒂赫博士伸出一只手,手上有两个药片让他选,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黑客帝国的经典场景;二是教授在未来从事未来语源学,从词语的可能变化推断未来的社会发展。提及未来,我们必然要从当下出发,因此在《未来学大会》里描绘的并非真正的未来,而是莱姆创作小说时,那个年代的人对于未来的想象。 博士在经历重重幻境后终于回到现实,这点书里有太多蛛丝马迹可以证明。蒂赫心心念念的第七届未来学大会提出的议题,在未来都清晰地得到了解决;他想骑在教授身上来打破梦境,在未来嗑药作恶幻想的也是骑在别人身上肆意驱使;之前幻境的人脑移植在未来变成了死者复活;就连未来女友的名字“艾琳”也和现实世界的“爱临炸弹”谐音。比起蒂赫被困在未来幻境,我更倾向于他还活在1971年未来学大会的原因还有一个:莱姆在《未来学大会》里展现出对世界的关照,也让我无比敬畏蒂赫,希望整个故事有一个happy ending,因为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未来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03:20 是否推荐亲自一读《未来学大会》 06:33 未来学大会讨论什么? 13:29 蒂赫博士的盗梦空间 28:11 心理化学:嗑药 37:25 黑客帝国经典桥段 40:31 前瞻性语源学 43:25 第一层真相 48:55 第二层真相 53:55 最后的真相 58:45 未来的旅程是否是一场梦? 64:52 万能的洞穴隐喻
首先向大家道个歉,因为小伙伴最近得了场大病——变异性哮喘,所以我们前两周都没有更新电台。不过我们在这半个月里也积累了不少素材,后面也会逐渐介绍给大家~ 《如果在冬夜 四个旅人》是由Dead Idle Games制作的一款点击解谜游戏,制作方免费上传了游戏,并在中秋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上架Steam。游戏流程大约三个小时,讲述了中东雪原一列疾驰的列车上四名旅人的故事。我从这款游戏中体会到了许久没有体会到的沉浸感,我带着角色一同探索他们上车前的身世和记忆,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生命和死亡有了更多的体会。 https://laurahunt.itch.io/if-on-a-winters-night-four-travelers 开篇:前两周为什么鸽了 05:00 关键词:像素、解谜、剧情、恐怖、共情 10:45 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 一个旅人》:一次文学实验 16:07 第一个故事:寂静的房间 20:20 同性恋在1929:在社会伦理和个人情感之间纠结 30:20 第二个故事:温特伯恩夫人的消逝 41:15 证明自己正确是人的本能 45:16 细节扣题:消逝 49:53 第三个故事:无名的仪式 58:27 曾经的记忆越快乐 如今的窘境便越可悲 64:06 假如回到过去,你会怎么选择? 71:20 镜子:如何对待真实的自我 76:24 开往地狱的列车
《奇巧计程车》是今年四月份新番,我最初被吸引完全是因为它讲故事的方式,“非线性叙事+悬疑”的组合屡试不爽,再加上一众搞笑艺人配音和台词里时不时的无厘头吐槽,更让这部番的节奏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前期铺开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故事最后回收,情绪在小户川驾车冲破护栏坠河的蒙太奇达到巅峰,最后的尾声更是扣回开篇主题,一切尽在不言中。当然,故事本身同样重要,无数社会议题被纳入了这个故事中,搭档单飞、偶像练习生、社交网络、氪金手游……每个话题都激起了我们无止境的讨论,我们也因此频繁偏题,这才有了我们电台创立以来最长的一期节目…… 01:56 为什么要设定每个角色都是动物? 04:58 全体吐槽役 10:29 故事很重要 怎么讲故事更重要 15:30 掌握流量密码的推特少年 25:41 田中革 命! 26:23 我们学生时代都攀比什么 32:52 “独一无二”的不是实体 是情感连接 42:40 注定无法集齐的东西还有收集的必要吗 47:00 有时道歉只是为了满足仪式感 51:19 柴垣:被生活架在了半空中 57:53 练习生:逢出道必撕逼 63:32 仙人跳:谎言只能换来谎言 67:32 小户川的愿望早已实现 73:03 幸福圆珠笔:不言自明的结尾 77:06 “能去牢房探望偶像也不错呢”
上周五《失控玩家》首映,里面各种彩蛋层出不穷,当然也少不了对经典电影的致敬:《土拨鼠之日》、《楚门的世界》、《奇幻人生》……今天我们聊的《极度空间》也是其中之一。 《极度空间》于1988年上映,是一部典型到不能再典型的B级片:男主孤身一人来到大城市生存,机缘巧合获得了一副墨镜,能透过所有商业广告看到背后的资本逻辑,“不要思考,要消费”,而这一切阴谋都来自已经混入人类族群中的外星人。最后男主摧毁了电视台的天线,让外星人暴露身份,解除了电视对居民的洗脑。《极度空间》中“戴上墨镜觉醒”的设定也影响了《黑客帝国》,男主逼迫黑人好友戴墨镜的桥段也在《失控玩家》中出现,只不过表现得更欢乐——《极度空间》中两人围绕戴不戴墨镜有一场接近10分钟拳拳到肉的打戏,齐泽克也在《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开篇以此为例,称“走出意识形态必然要经历痛苦”。两部电影甚至在结构上也异常神似,前半段扑朔迷离,把故事和设定娓娓道来,后半段却急转直下,陷入了同类电影程式化的叙事流程之中。只不过《极度空间》最后还玩了一手黑色幽默:外星人暴露的瞬间,或是出于震惊或是出于麻木,人类对自己身边的异类无动于衷。这仿佛预示着在消费社会,男主的牺牲同他的名字Nada一样,Nothing,什么也不是。 开篇 《失控玩家》与《极度空间》的相似之处 10:30 男主角与他的名字 13:18 阴谋论故事一定有一位盲先知 18:00 里根政府与失业潮 20:20 “当代”毒 品电视机 23:11 戴上墨镜 意识觉醒 31:05 你没法叫醒一个不想醒的人 33:30 十分钟的漫长打戏“走出意识形态必然要经历痛苦” 41:50 余波
对于维多利亚女王来说,“吃”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她在童年时期被母亲控制饮食,因此即位后便大快朵颐,狠狠地报复性补偿了童年的缺失;虽然在丈夫阿尔伯特的劝说下,维多利亚收敛了暴食的恶习,但随着阿尔伯特先她而去,她便回归常态,直到生命的最后。女王去世后,她的遗体正摆放在奥斯本宫的餐厅供人瞻仰,适得其所。“贪吃”自然带有贬义,但她与身边人的羁绊无不与食物有关——无论是阿尔伯特翻修白金汉宫厨房,还是孩子们在奥斯本宫的瑞士屋下厨,再或者女王对下人的关照,都是如此。这就是《贪吃女王》一书呈现给我们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形象,如此鲜活又如此地充满烟火气。 05:40 性格十足的维多利亚 11:41 食物是彰显权力的方式 16:57 白金汉宫的邋遢厨房 20:57 阿尔伯特亲王 24:10 奥斯本宫的瑞士屋 29:21 中午吃的叫晚饭 34:07 用餐流程:想好好吃一顿饭分几步 43:27 正式聚会:女王和客人聊什么 46:43 厨师是个危险的工作 53:24 食物随着时代的变化 56:00 活到老 吃到老
本期话题的缘起是一本小书:《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24/7即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无休,这个概念从7-11之类的便利店已经逐渐扩展到了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其凭借的正是新的媒介——网络。24/7固然给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重新塑造了我们的对于时间的观念,也诞生出了996、社交媒体怪相等相关话题。早期资本主义无法让工人按照24/7来工作,但赛博世界却让它得以实现。一个永远连续不断的、不再需要等待、要求即刻就能实现的世界真的会更好吗? 02:39 24小时便利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07:41 从《夜里的阿克莱特棉纺厂》谈起:自然秩序与资本逻辑 15:00 电视与网络:睡眠无法被消灭,但可以被渗透 20:45 失眠:在保持理智与无力关照之间纠缠 25:12 通宵、自愿加班:不愿放弃唾手可得的时间 37:49 在连绵不断的时间里紧迫感更甚 40:22 消费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本身 47:06 被消解掉的时间观念 50:06 写博客宣告政治的终结 55:22 文字与药的故事
致命女人第二季同样回答了“Why Women Kill”的问题,但给出了一个和第一季完全不同的答案。第一季的三个故事关注了不同时代下三种两性关系,而第二季只讲了一个完整的大故事,也即封面女主Alma如何在自己欲望的支配下一步步从拥有和睦家庭的主妇变成了不计代价的连环杀人犯。除了Alma,剧中还有无数角色活在权力的牢笼之内而不自知,比如不去痛恨破坏了自己婚姻的父亲、转而要把父亲的名媛娇妻从遗嘱中抹除的Catherine。 另一方面,整部剧高开低走,并没能再现第一季的众口称赞。我们认为第二季中角色缺乏成长和变化,"Kill"虽然占据了更多戏份,但背后的动机太过儿戏,部分情节推进过于戏剧化,也难怪很多人根本无法共情。故事本身问题不大,但背上了致命女人第二季的名头,没能满足观众的期望也不难理解了。 01:40 为什么大家觉得第二季没有第一季好看了? 04:56 无法共情+过度戏剧化 06:36 “帮助”病人解脱的Bertram 13:55 Alma的心魔 20:38 万恶的资本主义把人变成了鬼 28:37 故事设定的年份 31:44 全剧最复杂角色:Scooter 37:59 Dee:对残酷世界依然抱有一丝幻想 43:54 被隔绝在事件之外的Carlo 49:53 Alma的结局 52:50 不够致命女人的致命女人
16世纪的意大利弗留利地区盛行着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传说生而有胎膜的农民在某些夜晚陷入沉睡时,其灵魂会“飞往”田野里与巫师“战斗”,以保护庄稼收成。这些男男女女,名为“本南丹蒂”,字面意思为“慈善的行者”,但他们祈求丰收的仪式却被教会斥为异端巫术。 上面一段话是《夜间的战斗》这本书封底的简介。整本书从一个微妙的视角介绍了本南丹蒂这一群体:本南丹蒂一方面施行“巫术”,另一方面又与巫师竭力划清界限。所有本南丹蒂在宗教法庭上证词几乎一致,他们自称的夜间的战斗无疑受到千年来民间文化传承的深远影响。他们被夹在教廷与民众之间,自我身份摇摆不定。但更重要的是,当巫师面对历史宏大叙事的滚滚车轮时,等待他们的只有啼笑皆非的命运。 02:32 《夜间的战斗》及作者简介 06:08 最初的本南丹蒂 12:30 灵魂出窍的操作规范 15:48 审判官的诱供 20:17 夜间灵魂出行的传说 29:28 如何与保卫庄稼联系起来 34:21 民间的排斥 43:52 迟来的认罪 53:07 夜间战斗的真相
上周我们停更了一周,原因之一就是我去了趟上海,参加了据说有目前国内最大线下解谜活动的淘宝造物节。两天逛完,解谜部分值得说的不多,倒是现场不少店铺勾起了我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淘宝上这些神奇的店。 01:34 “遗失的宝藏”线下解谜 09:23 造物节都有什么 13:30 科技禅宗 扫码求佛 17:12 电子入殓:赛博时代情感该如何安放? 39:46 2020实际存在 42:27 宠物克隆:当远在天边的伦理问题正在被商业化 49:33 虚拟房产:万物皆可区块链 52:59 秃力富:黄河山的野生设计 59:03 淘宝上也能买到魔法造物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