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被嫉妒的阿格尼丝的一生|道格拉斯·斯图尔特《舒吉·贝恩》

“阿格尼丝努力把自己的生活整理成一个体面的故事,但这故事越发让她感到枯燥贫乏那些不能诉说的往事在她心里留下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空洞。这些空洞让她成了一个仿佛从1967年就开始沉睡的女人。” ——道格拉斯·斯图尔特《舒吉·贝恩》 主播:阿酌 嘉宾:席小丹《舒吉·贝恩》译者 划重点!本期封面来自格拉斯哥校友忆秋老师的库存! 本期摘要: 1.从《瞬息全宇宙》到《青春变形记》,大团圆的母女关系为什么会让人觉得憋屈? 2.上世纪英国格拉斯哥的小男孩:道格拉斯·斯图尔特为何如此沉迷书写自己的童年? 3.励志的写作故事:非科班出身,44岁出版处女作《舒吉·贝恩》并获得布克奖 4.《舒吉·贝恩》里充满粗犷的方言和脏话,无法如实用中文呈现是很大的遗憾。 5.恋爱脑or独立意志?没有工作的阿格尼丝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 6.前夫1号布伦顿·麦高恩:朴实的天主教老好人or翻脸无情的空心人? 7.前夫2号舒格·贝恩:行为宛如公狗撒尿,有毒男子气概的集大成者? 8.情夫3号尤金:温柔稳重的体面男性or默不作声的PUA高手? 9.酗酒为什么会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格拉斯哥女性的常态? 10.每个压抑而落魄的格拉斯哥主妇背后,都有一个因失业而消沉的工人阶级丈夫。 11.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英国经济有哪些困境?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改革有哪些举措? 12.撒切尔夫人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为什么会成为英国工人阶级和底层民众的公敌? 13.经济危机阴影下的女性和孩子,处于历史书写之外的边缘人物。 14.追求爱、追求美,阿格尼丝是在绝境里依然拥有蓬勃生命力的美好女性。 相关作品: 道格拉斯·斯图尔特《舒吉·贝恩》 鲍曼《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爱丽丝·门罗《逃离》 本期BGM: Jessie Buckley - Glasgow (No Place Like Home) (感谢忆秋老师倾情荐歌!) 关于我们: 微博/公众号:痴人之爱podcast 如果您喜欢并愿意支持我们的节目,欢迎为我们发电https://afdian.net/@chirenzhiai

109分钟
3k+
2年前

45.富小姐、女飞贼、蕾丝边的金手指|萨拉·沃特斯《指匠》

“因此你应明白,是爱——不是轻蔑,不是恶意,而是爱——让我最终伤害了她。” ——萨拉·沃特斯《指匠》 主播:阿酌 嘉宾:忆秋 萨拉·沃特斯《灵契》译者 英文播客Minchester主播 见师 世界莫名其妙物语主播 本期摘要: 1.“把情色当奇观”:韩国导演朴赞郁的《小姐》竟是辣眼睛的搞笑片? 2.萨拉·沃特斯《指匠》的双线叙事结构有何特点? 3.小姐莫德和女仆苏,谁才是真正的小白鸽? 4.大妈的崛起:层层反转,真正的幕后黑手竟是她? 5.绅士的功能:把所有女性角色联系在一起的反派工具人。 7.再次吐槽朴赞郁:渣男也是人?女性脸谱化?爱情变色情? 8.舅舅克里斯托弗·李的原型Henry Spencer Ashbee有哪些趣闻? 9.萨拉·沃特斯竟是布克奖三年陪跑员。布克奖不行! 10.莫德的伦敦流浪记:感官小说(Sensation Novel)的兴起与维多利亚时代的全民吃瓜风潮 11.男性如何用知识和书籍戕害女性的身体与心灵?《指匠》如何扭转书写的权力关系? 12.苏的飞越疯人院:“疯癫”如何成为迫害女性的万能借口? 13.见师小课堂:华老师系列之外,还有哪些脑洞惊人的新维多利亚女性小说? 14.忆秋的迷妹时间:断更八年的萨拉·沃特斯有哪些周边消息? 15.一个关于“世界人民看砍头”的彩蛋。 参考资料: 萨拉·沃特斯《轻舔丝绒》、《灵契》、《指匠》 来看看萨拉·沃特斯的书房:某管上搜索“Afternoon Tea with Sarah Waters” 《指匠》创作背后的故事:Inside the Fingersmith Archive with Sarah Waters https://thebookerprizes.com/the-booker-library/features/inside-the-fingersmith-archive-with-sarah-waters 关于舅舅一角的原型以及更多维多利亚时代的地下读物,可阅读Steven Marcus的The Other Victorians 关于感官小说的概述,可见论文Neo-Victorianism and the Sensation Novel: Sarah Waters's Fingersmith,作者是Tine De Schryver 见师推荐的新维多利亚女性小说: 奥利维亚-怀特(Olivia Waite)的”女性的追求“(Feminine Pursuits)系列:包括《妇女天体力学指南》(The Lady's Guide to Celestial Mechanics)和《黄蜂寡妇的照顾和喂养》(The Care and Feeding of Waspish Widows)等; 盖尔·卡里格(Gail Carriger)的《与发明家恋爱》(Romancing The Inventor); 杰(Jae)的《退回俄勒冈》(Backwards to Oregon) 以及砍头八卦的那本书:弗朗西斯·拉尔森《人类砍头小史》 本期音乐: (片头)Ryan Amon - Lullaby for Mergo (片尾)Films - Liz & Lilly 关于我们: 微博/公众号:痴人之爱podcast 如果您喜欢并愿意支持我们的节目,欢迎为我们发电https://afdian.net/@chirenzhiai

120分钟
9k+
2年前

Vol.43重写恶女列传,Why Women Kill?|科尔姆·托宾《名门》

“拖她去献祭之前,他们割去了她的头发。我女儿的双手被紧紧缚于背后,手腕上的皮被绳索磨破,脚踝处也绑着。他们封住了她的嘴巴,不让她诅咒她的父亲,她那懦弱、扯谎的父亲。” ——科尔姆·托宾《名门》 主播:阿酌 嘉宾:润 本期摘要: 1.“父亲杀女儿”:在古希腊神话里,阿伽门农为什么要献祭自己的长女伊菲革涅亚? 2.“妻子杀丈夫”:克吕泰涅斯特拉为什么要谋杀自己的丈夫阿伽门农? 3.“儿子杀母亲”:俄瑞斯忒斯为什么要杀害自己的母亲克吕泰涅斯特拉? 4.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如何塑造阿伽门农一家的故事? 5.另一位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又写了哪些“不着调”的狗血番外? 6.复仇女神竟然是希腊诸神里真正的妇女之友? 7.科尔姆·托宾的《名门》如何重写阿伽门农的悲剧? 8.克吕泰涅斯特拉杀夫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她真的是一个“毒妇”吗? 9.“懦弱的弟弟”:杀害母亲、为父报仇的俄瑞斯忒斯是另一个哈姆雷特? 10.“强硬的姐姐”:托宾笔下的厄勒克特拉如何重塑自己的主体性? 11.为什么阿伽门农的家族世系是古希腊神话里著名的“暴力世家”? 12.什么是飘满名字的房间(House of Names)?这个房间有哪些暴力的痕迹? 13.《名门》的结尾是含混不清的终点,还是充满希望的起点? 14.《名门》的写作与爱尔兰的历史有何关联? 15.润曾经的爱尔兰之行与托宾的写作有哪些奇妙的呼应? 相关书目: 科尔姆·托宾《名门》、《黑54水灯塔船》 埃斯库罗斯“俄瑞斯忒斯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 欧里庇得斯《俄瑞斯忒斯》、《厄勒克特拉》、《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 克里斯塔·沃尔夫《卡珊德拉》 本期音乐: Obsidian Voice - Sister my Sister 关于我们: 微博/公众号:痴人之爱podcast 如果您喜欢并愿意支持我们的节目,欢迎为我们发电https://afdian.net/@chirenzhiai

102分钟
4k+
2年前

Vol.42沉默的伤口,以及幽暗的希望|科尔姆·托宾《黑水灯塔船》

“想象、共鸣、痛苦、微小的渴望、偏见。面对大海坚定的冷漠,它们什么都不是。” ——科尔姆·托宾《黑水灯塔船》 内容摘要: 1.在充满苦难的当下,为何我们还需要阅读?艺术又会带我们往何处去? 2.当下的苦难:清晨六点钟抢菜的现象学观察 3.从李翊云到科尔姆·托宾:支离破碎的生活里,语言和文学让我们保持连结 4.身为男同性恋作家,托宾的写作题材有何特点? 5.爱尔兰的九十年代,为何会成为同性恋身份合法化的分水岭? 6.以德克兰、保罗和拉里为例,托宾如何重构男同性恋的情感模式? 7.在《黑水灯塔船》的写作里,托宾如何塑造“照护者”的性别指向? 8.“黑水灯塔船”到底是什么?“灯塔”的意象又有何种内涵? 9.为什么说《黑水灯塔船》是一部几乎没有直男角色的小说? 9.以刻板的性别分工为范式的家庭环境中,女性会遭遇哪些隐形的暴力? 10.海伦、海伦的妈妈莉莉和海伦的外婆多拉,她们分别面临哪些情感的困境? 11.艾滋病大流行对当今社会有哪些重要的启示? 相关书目: 科尔姆·托宾《黑水灯塔船》、《布鲁克林》 Tóibín, C. (2001). The Blackwater Lightship: A Novel. Simon and Schuster. Stayin' Alive: The Invention Of Safe Sex Matthews, G. J. (2019). Family Caregivers, AIDS narratives, and the semiotics of the bedside in Colm Tóibín’s The Blackwater Lightship. Critiqu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60(3), 289-299. Carregal-Romero, J. (2016). The cultural narratives of AIDS, gay sexuality, and family in Colm Toibin's The Blackwater Lightship. Papers o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52(4), 350. 本期音乐: (片头)海浪(白噪音) (片尾)Jimmie Davis - You Are My Sunshine 关于我们: 微博/公众号:痴人之爱podcast 如果您喜欢并愿意支持我们的节目,欢迎为我们发电https://afdian.net/@chirenzhiai

97分钟
4k+
3年前

Vol.41牡蛎与玫瑰,维多利亚时代男装丽人的别样情史|萨拉·沃特斯《轻舔丝绒》

“我当年十八岁,懵懂无知。那时我想,我愿为爱她而死。”——萨拉·沃特斯《轻舔丝绒》 主播:阿酌 嘉宾:冬惊(陈萱) 文学翻译,青年作者,产量很低的诗人。已翻译出版《芬妮·希尔:欢场女子回忆录》、《欲海无边》、《理发师陶德》、《轻舔丝绒》等图书。 微信公众号/豆瓣/喜马拉雅/即刻:冬惊 本期摘要: 1.以男性视角书写的故事为何令女读者感到不适? 2.初次打开《轻舔丝绒》的不同姿势:边看边译?深夜开车? 3.《轻舔丝绒》在维多利亚三部曲中的特别之处:华老师最真诚、炽烈、香艳的处女作 4.查尔斯·狄更斯的自传小说VS萨拉·沃特斯的少女成长小说 5.维多利亚时期的标准淑女形象:服务家庭秩序的优雅工具人 6.如何看待南希和姬蒂的恋情?南希是个让人恨不得踢上一脚的作精女主角吗? 7.姬蒂的艺名姓氏(Butler)对她自身的命运和抉择有什么隐喻? 8.男性对于女同的刻板印象:女性之间不足挂齿的小爱好?女性出轨女性为什么不算出轨? 9.“男装丽人”:女性扮演男性为什么是一种颠覆性的性别行为? 10.戴安娜和她的“上流女士”圈子:模仿父权统治形式的欲望王国 11.以弗洛伦丝为范式的完美爱人,代表着何种解决女同志困境的理想乌托邦? 12.《轻舔丝绒》的创作背景,以及这部作品如何为性少数群体赋权? 13.萨拉·沃特斯的新维多利亚小说关注的群体:维多利亚时期不被看到的女性边缘人 14.为何《轻舔丝绒》会成为三部曲里结局最光明也最理想化的作品? 15.从姬蒂、戴安娜到弗洛伦丝,南希的三段恋情分别代表怎么样的爱情观? 16.蕾丝题材文学里的男性角色:推动女性人物性格成长的工具人 本期彩蛋: 华老师在《轻舔丝绒》改编英剧《南希的情史》里客串的观众群演 本期音乐: 萨蒂-第一号裸体舞曲(Gymnopedies No.1) 关于我们: 微博/公众号:痴人之爱podcast 如果您喜欢并愿意支持我们的节目,欢迎为我们发电https://afdian.net/@chirenzhiai

87分钟
6k+
3年前

Vol.40Where Reasons End:当悲伤成为词语,用写作抵达不可及的别处

Nicolai:此时此刻是你存在的地方,我已经不在这里了。现在,我是你的小说。这是一本我自己不会读的小说。 母亲:这是一本你不必读的小说。 ——李翊云Where Reasons End 本期主播:阿酌 / Gandalf 内容提要: 1.用英语写作的华裔作家李翊云是谁? 2.为什么李翊云会像自杀一样抛弃自己的母语? 3.母子之书还是词语之书,Where Reasons End是小说吗? 4.李翊云如何在小说里处理自己和悲伤的关系? 5.母亲与自杀的儿子之间虚构的对话,与李翊云的真实经历有何关联? 6.Where Reasons End有哪些关于词语且充满情感隐喻的讨论? 7.李翊云如何用书写处理自杀、抑郁和死亡的题材? 8.哀悼为什么会成为重新理解我们与他人关系的方式? 9.成为母亲是一种怎么样的经验? 10.为什么“后悔”的情绪会成为母亲们被压抑的身份认同? 参考书目: Li, Y. (2021). Where reasons end: A Novel. 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Li, Y. (2018). Dear friend, from my life i write to you in your life. 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Cholbi, M. (2019). Regret, resilience, and the nature of grief. journal of moral philosophy, 16(4), 486-508. Bennett, A. (2021). “Our Precarious Selves”: Suicide and Autoimmunity in Yiyun Li. In Suicide in Modern Literature (pp. 267-280). Springer, Cham. Why it’s so hard to prove that 13 Reasons Why caused an increase in suicide https://www.vox.com/ 安·奥克利《初为人母》 奥娜·多纳特《成为母亲的选择》(Regretting Motherhood) 本期音乐: Corner of the Sky Everything has its season Everything has its time Show me a reason and I'll soon show you a rhyme Cats fit on the windowsill Children fit in the snow Why do I feel I don't fit in anywhere I go? Rivers belong where they can ramble Eagles belong where they can fly I've got to be where my spirit can run free Got to find my corner of the sky Every man has his daydreams Every man has his goal People like the way dreams have Of sticking to the soul Thunderclouds have their lightning Nightingales have their song And don't you see I want my life to be Something more than long.... Rivers belong where they can ramble Eagles belong where they can fly I've got to be where my spirit can run free Got to find my corner of the sky So many men seem destined To settle for something small But I won't rest until I know I'll have it all So don't ask where I'm going Just listen when I'm gone And far away you'll hear me singing Softly to the dawn: Rivers belong where they can ramble Eagles belong where they can fly I've got to be where my spirit can run free Got to find my corner of the sky 关于我们: 微博/公众号:痴人之爱podcast 如果您喜欢并愿意支持我们的节目,欢迎为我们发电https://afdian.net/@chirenzhiai

84分钟
5k+
3年前

Vol.39献祭、割舌与神话,用左手写作的疯女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

“照片是幸福的,而故事不是。幸福是一座围着玻璃围墙的花园:没有进来或出去的途径。天堂里没有故事,因为那儿没有旅行。是丧失、悔恨、苦难和渴望驱赶着故事,让故事沿着它崎岖的道路前进。”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 主播:阿酌 / Gandalf 内容摘要: 1.第一个“疯女人”的童年阴影:《半生缘》里被关在阁楼上的顾曼桢 2.无处不在的监控与表演:精神病院如何用规训惩罚你的创伤? 3.为什么《盲刺客》堪称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最酣畅的炫技之作? 4.情爱、侦探、悬疑、科幻、回忆录……《盲刺客》到底嵌套着多少种故事? 5.蔡斯家族的发迹史背后为什么会隐含着加拿大的国家史? 6.加拿大的身份困境:距离天堂太远,距离美国太近 7.《盲刺客》里主人公的四角关系(艾丽丝、劳拉、理查德和艾利克斯)体现的核心概念:女性的献祭 8.“盲刺客”到底是谁?为什么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是盲刺客? 9.“被割掉舌头的新娘”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每一个蔡斯家的女性都是“被割掉舌头的新娘”? 10.“疯女人”的焦虑和愤怒:在父权制的系统里,女性作家不得不承受“自己被规定成什么”和“自己究竟是什么”的分裂感。 11.阿特伍德式疯女人的反抗:一只永远不会停止书写的“左手” 12.如何打破难以逃脱的神话?阿特伍德的回答是:成为神话的创作者 13.《盲刺客》里的女性群像如何传承世纪之交的抗争与命运? 参考书目: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使女的故事》 张爱玲《半生缘》 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芭《阁楼上的疯女人》 Wilson, S. R. (2002). Margaret Atwood and popular culture: The Blind Assassin and other novels.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Culture, 25(3/4), 270. Bouson, J. B. (2003). “A Commemoration of Wounds Endured and Resented”: Margaret Atwood's The Blind Assassin as Feminist Memoir. Critiqu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44(3), 251-269. Tolan, F. (2007). Margaret Atwood: feminism and fiction (Vol. 170). Rodopi. Macpherson, H. S. (2010).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Margaret Atwoo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使用音乐: Fritz Kreisler - Liebsleid 关于我们: 微博/公众号:痴人之爱podcast 如果您喜欢并愿意支持我们的节目,欢迎为我们发电https://afdian.net/@chirenzhiai

99分钟
7k+
3年前

Vol.38兔子、蟾蜍、奶牛,以及阁楼里的上帝|玛丽克·卢卡斯·莱纳菲尔德《不安之夜》

“后来,我时常去想,空无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不是因为马蒂斯的死,而是因为那两天的圣诞节是在空空如也的平底锅和俄罗斯沙拉盘里流逝的。” ——(荷兰)玛丽克·卢卡斯·莱纳菲尔德《不安之夜》 主播:阿酌/Gandalf 内容提要: 1.一个养猫的小事件:孩子的情感期待与父母的生活责任是否存在着一些分歧? 2.怪女孩的成长小说or彻头彻尾的幽闭恐惧症:如何看待珍妮特·温特森和玛丽克·卢卡斯·莱纳菲尔德写作的异同? 3.当悲伤成为禁忌:哥哥的意外死亡如何让一个家庭陷入支离破碎的困境? 4.改革派基督徒的宗教氛围如何影响孩童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5.肚脐眼的图钉:当孩童缺乏社会化的引导,会发生何种荒诞的事情? 6.为了逃离令人窒息的家庭,姐妹之间如何演绎男人和女人的禁忌游戏? 7.《不安之夜》的父母如何忽视孩子们的感受?渴望关注的孩子们如何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式去唤起父母的情感关怀? 8.奶牛的意象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9.《不安之夜》包含哪些莱纳菲尔德本人的自传色彩? 10.上帝、人类以及牲畜,在《不安之夜》的书写里存在着怎样的平行关系? 11.“他”、“她”以及“ta”,如何理解莱纳菲尔德的非二元性别认同? 12.关于性别的想象力,激情推荐厄休拉·勒古恩《黑暗的左手》! 参考文献: 玛丽克·卢卡斯·莱纳菲尔德《不安之夜》 约翰·康诺利《失物之书》 珍妮特·温特森《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厄休拉·勒古恩《黑暗的左手》 Le Guin, U. K. (2015). Steering the craft: A twenty-first century guide to sailing the sea of stor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Ashby, C. (2020). Hunger against hunger. TLS.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6108), 21-22.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 brief history of singular ‘they’. Arts & Ideas. Cows in culture and soil. 本期音乐: Glenn Gould - Concerto In D Minor After Alessandro Marcello, BWV 974_ II_ Adagio 关于我们: 微博/公众号:痴人之爱podcast 如果您喜欢并愿意支持我们的节目,欢迎为我们发电https://afdian.net/@chirenzhiai

95分钟
2k+
3年前

Vol.37像星星一样写作,像蘑菇一样生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人们以为他们比动物,比植物,而尤其是比物品活得更艰难。动物觉得比植物和物品活得更艰难。植物臆想自己比物品活得更艰难。而物品总是坚持着保持在一种状态。这坚持是比任何别的生存方式都更艰难的生存方式。”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本期主播:阿酌/Gandalf 内容摘要: 1. 如果托卡尔丘克的写作有颜色:苔藓绿 2. 从星群的结构到眼花缭乱的互文,《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有怎么样的写作结构? 3. 生活在宇宙中心的人物:寓言与童话的主角?还是普通的波兰小镇居民? 4.魔幻与现实的割裂:如何看待托卡尔丘克边缘化的历史观? 5. 从叙事结构到体验方式,托卡尔丘克如何建构时间的意义? 6. 迷人的菌丝体:托卡尔丘克为何如此钟爱蘑菇? 7.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如何体现“温柔的讲述者”的力量? 8.《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中的神话隐喻与女性关怀 9.托卡尔丘克与Donna Haraway会成为好朋友吗? 10.物件的叙事:从海德格尔到“正念地存在” 参考文献: 托卡尔丘克《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Tokarczuk, O. (2010). Primeval and other times (pp. Pp-248). Prague: Twisted Spoon Press. Haraway, D. J. (2016). 2. Tentacular Thinking. In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 (pp. 30-57). Duke University Press. Haraway, D. J. (2016).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 Duke University Press. Anders, J. (2021). Primeval and Other Times by Olga Tokarczuk: The“Tender Narrator”and the Perils of Myth. The Polish Review, 66(2), 105-117. Wampuszyc, E. V. (2014). Magical Realism in Olga Tokarczuk’s Primeval and Other Times and House of Day, House of Night. East European Politics and Societies, 28(02), 366-385. Introna, L. D. (2009). Ethics and the speaking of things.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26(4), 25-46. Heidegger, M. (1971).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Harman, G. (2011). Tool-being: Heidegger and the metaphysics of objects. Open Court. 本期音乐: Glenn Gould - Concerto In D Minor After Alessandro Marcello, BWV 974_ II_ Adagio 关于我们: 微博/公众号:痴人之爱podcast 如果您喜欢并愿意支持我们的节目,欢迎为我们发电https://afdian.net/@chirenzhiai

95分钟
7k+
3年前

Vol.36号外!年终翻船指南:我要快乐,不必正常

珍妮特·温特森:这是我唯一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世界和其他地方》),几乎包括了我十三年来写下的所有故事。所有的写作主题都在这儿——爱,死亡,背叛,时间的本质,冒险的美丽,追寻,还有奇迹。 本期主播:阿酌/Gandalf 本期封面:xylee 内容提要: 1. 为什么是“如何快乐,不必正常”? 2. 关于看见创作的价值 3. 珍妮特·温特森的作品有着怎样的阅读体验? 4. 珍妮特·温特森的成长经历如何影响了她与现实以及文字的关系? 5. 友谊小船I: 《一日之狗》关于热烈却烫手的爱 6. 友谊小船II: 《性的诸多诗意》从文字的颠覆中重塑女同性恋的真实 7. 友谊小船III: 《世界的拐角》想象力爆棚的设定集也可以是优秀的文学 8. 友谊小船IV: 《消失Ⅰ》用做梦的权利反抗僵尸化的世界 9. 友谊小船V: 《世界和其他地方》周游世界就可以找得到自己吗 10. 友谊小船VI(翻了):《萨姆斯》想象中的邪恶大白兔与重复的意义 11. 如果游戏是创造现实,女性为什么不被鼓励游戏? 12. 什么是快乐?什么是正常? 参考书目: 珍妮特·温特森《世界和其他地方》、《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给樱桃以性别》、《我要正常、不必快乐》 Swanson, D. L. (1997). Playing in Jeanette Winterson's ‘the poetics of sex”;: Rescuing words for lesbians. Lit: Literature Interpretation Theory, 7(4), 325-337. Chisholm, A. (1998). A world of her own. The Guardian. Sullivan, N. (2004). Being exposed:'The Poetics of sex'and other matters of tact. Burns, C. L. (1996). Fantastic language: Jeanette Winterson's recovery of the postmodern wor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37(2), 278-306. Onega, S. (2016). Jeanette Winters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Winterson, J. (2013). The world and other places. Random House. 本期音乐: Julian Bream -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efunte 关于我们: 微博/公众号:痴人之爱podcast 如果您喜欢并愿意支持我们的节目,欢迎为我们发电https://afdian.net/@chirenzhiai

109分钟
4k+
3年前

Vol.35博物志、恶魔学与涩泽龙彦的异色世界×朱琺

“他在那被各种奇异的珍贵书籍淹没的书斋里进行着关于杀人和颓废美学的论述。他的知识渊博,深不可测,让人无从揣度。”——三岛由纪夫 本期主播:阿酌 本期嘉宾:朱琺 小说家、学者、古典文献学博士,现执教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著有《安南怪谭》、《卡尔维诺与计划生育》。 内容摘要: 1.从两种向度理解涩泽龙彦:博物志传统的继承者和萨德的介绍者 2.涩泽龙彦的知识整理和文学创作如何体现博物志的特点? 3.以现代的目光重估涩泽龙彦的意义:冷门知识的百事通?异端文化的策动源?少数派的文学家? 4.另一种认识涩泽龙彦的路径:二次元动漫《文豪野犬》如何反应和重塑当今日本流行文化对涩泽龙彦的认知和定位? 5.世界范围内“魔”的概念来历和巫文化的异色传统。 6.涩泽龙彦的怪诞趣味如何呼应日本战后一代对自身文化处境的思考? 7.为什么在真实世界已经被证否、甚至显得过时的博物志传统,在文学世界里依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8.涩泽龙彦的恶魔学研究在当时的日本有怎么样的文化背景? 9.如何从民俗学和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待日本近代对边缘化的精怪文化的发掘? 10.以“雪女”和“南柯太守”的故事为例,比较日本的怪谈和中国的志怪文学。 11.《恶魔幻影志》的写作风格有何特点? 12. 涩泽龙彦关于恶魔的理解如何呼应日本现代文学的谱系? 阅读书目: 涩泽龙彦《恶魔幻影志》、《三岛由纪夫追记》、《龙彦之国绮谭集》、《怪奇人物博物馆》、《狐媚记》、《高丘亲王航海记》 三岛由纪夫《萨德侯爵夫人》 伊恩·布鲁玛《东京绮梦:日本最后的前卫年代》 小泉八云《怪谈》 普林尼《自然史》 博尔赫斯《想像的动物》 钟鸣《畜界,人界》 補注: 44分:羅漢像實是天王像,朱琺口誤,參見《惡魔幻影志》P032;稍後提到的青銅器與李龍眠,參見《惡魔幻影志》P034。 50分:惡魔數量及其六系,參見《惡魔幻影志》P024。朱琺提到十種,出處未詳。 55分:第一點「逐臭之夫」,朱琺記憶失誤,典實出于《呂氏春秋》,「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說其臭者,晝夜隨之而弗能去。」非東海之上或者東海之外。又,其後朱琺講啊講啊忘記第二點了,本想回應53分阿酌提到的「女性的聲音」,提供一種建設的可能性:可以建立起一個女性書寫其知識體系的新傳統,構成一種新的「女書」,激活女巫傳統,所以要呼喚女澁澤龍彥(私意以爲厄休拉・勒古恩有這種氣質)。 60分:是否承認《啟示錄》的宗教史,參見《惡魔幻影志》P050。 节目音乐: (片头)戸川純 谛念プシガンガ (片尾)椎名林檎 APPLE 特别感谢: 后浪出版社两位可可爱爱的编辑:三色堇和狮心 小宇宙的录音室 关于我们: 微博/公众号:痴人之爱podcast 如果您喜欢并愿意支持我们的节目,欢迎为我们发电https://afdian.net/@chirenzhiai

89分钟
3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