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17 “我再也不想写战争了”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文学作品《锌皮娃娃兵》。她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14位女性作家,是第1位获奖的白俄罗斯人,也是第6位获奖的俄语作家。 1984年,阿列克谢耶维奇发表第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战争中没有女人》,以女性的视角审视苏联卫国战争,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界的好评,并于同年获得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的荣誉勋章。 1989年,发表《锌皮娃娃兵》,因作品中对苏联和阿富汗战争的很多描写惹怒了军方和政府,该书出版后多次遭到攻击,被前苏联当局列为禁书。阿列克谢耶维奇本人也曾被起诉,被禁止在公众场合露面,甚至曾被怀疑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成员。 从2000年开始,阿列克谢耶维奇寻求政治避难,漂泊在外长达十年之久,在白俄罗斯她依然是“被禁作家”。 2015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她那复调写作的作品,为当代世人的苦难与英勇树立了一座纪念碑”。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与个体联系紧密,为“小人物”发声。她关注受创个体的心灵及生命体验,完成对个体创伤记忆的书写。在记录个体回忆时,她通过多声部的复调写作手法,完成了创伤亲历者对创伤记忆的多维度叙事,力图达到口述历史的真实性。 你会听到: 1、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苏联阿富汗战争。 2、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和她的写作风格。 3、什么是复调写作? 4、阅读感受与片段分享。 5、用什么态度来看待战争写作?口述历史带来的情绪价值更大,还是追求真相的意义更大? 片头曲:巴赫马太受难曲 - 小提琴渡边聪美 片尾曲:J. 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Zhu Xiao-Mei (piano)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祈盼世界和平,永无战争! 去 爱发电 支持我们:https://afdian.net/@WHYXFM

67分钟
45k+
3年前

Vol.116 艾丽丝·门罗《逃离》:生命的要义,就是满怀兴趣地活着

本期节目我们读短篇小说集《逃离》,作者是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2013年,她以“当代短篇小说大师”的成就,成为第一位加拿大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门罗擅长通过心理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她的小说不讲宏大叙事,而总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她把笔触伸入人物内心,抓住他们转瞬即逝的无意识片段,连续地加以动态化描写,把人性中最隐秘、最不容易捕捉的心理状态和变化付诸笔端、跃然纸上,平淡、庸常、复杂、深邃、有力量。 出版于2004年的《逃离》是门罗的代表作。这本书里的故事,简单却又耐人寻味,没有眼泪、没有高歌,更没有循循善诱的教诲和叩问灵魂的启示,但是门罗在看似不经意间的视角转换中,给平凡的故事赋予了无限内涵。在她的故事里,人与人微妙地连接,却又清晰地彼此分开。 你会听到: 1、在生活中是否有特别想要逃离或逃避的时刻? 2、艾丽丝·门罗的生平与她的作品。 3、分享阅读感受和精彩片段,对“决定性瞬间”和“人生岔路口”的描写。 4、如何看待逃避或逃离行为。 片头曲:Ruggero Passarini-Ricordo 片尾曲:白西 主播:超哥 / 大壹 / 星光 祝朋友们三·八妇女节快乐! 去 爱发电 支持我们:https://afdian.net/@WHYXFM

95分钟
78k+
3年前

Vol.115 上班,是一个大大的骗局

本期节目我们读短篇小说集《夜行货车》,作者是中国台湾知名作家陈映真,他被誉为“台湾的鲁迅”。 陈映真,原名陈永善。1959年凭借小说《面瘫》出道进入文坛,受社会主义思潮与鲁迅影响,他的作品聚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中,跨国企业对第三世界经济、文化与心灵的侵略,“永远以弱者、小者的立场去凝视人、生活和劳动”。他在台湾推动现实主义风格,是“乡土文学论战”中乡土派的主要代表者之一,是战后台湾文学界的重要旗手。曾创办《人间》杂志,是台湾报导文学的先驱。 《夜行货车》是2020年,由理想国在大陆首次出版的陈映真小说全集中的一本。收录了陈映真在1967-1982年间创作的6部中短篇小说,透过台北20世纪80年代“华盛顿大楼”里的故事,讲述“打工人”被异化的生活、被压抑的梦想、被辱没的尊严和被无声伤害着的心,进而反思环境的崩坏、人心的伤痕与文化的失据,为台湾急剧变化的时代留下了毛细血管般逼真鲜活的记录。 这些作品今天读起来,仍旧像照镜子一般,能看到我们自己的投影。 你会听到: 1、陈映真的生平与他所处的时代。 2、最喜欢的故事和片段分享。 3、如今阅读这些写于1960-1980年代的作品,感觉有哪些异同? 4、巨变之下的书写,记录“弱者”和“小者”的内心与命运,难在哪里? 片头曲:李寿全 - 上班族的一日 片尾曲:李寿全 - 未来的未来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去 爱发电 支持我们:https://afdian.net/@WHYXFM

93分钟
11w+
3年前

Vol.112 欲望在雨林里横冲直撞,寻觅一条出路

本期节目我们读短篇小说集《雨》,作者是著名马华作家、文学评论家黄锦树。 当代马华文学作家中,不管在创作领域还是研究领域,黄锦树的代表性都毋庸置疑。这本短篇小说集《雨》是黄锦树的作品首次以原貌引进大陆。 书中,黄锦树用似幻似真的梦对抗历史的遗忘,寻觅马华文学的出路。以文学的方式重新回应过去,并叩问未来应该何去何从。魔幻的笔调,细致的刻画,让人仿佛迷失在潮湿溽热的南洋雨林深处,如一组协奏曲,在现实与梦境之间交叠。 中国台湾作家骆以军评价说:“非常厉害,非常美的一组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里对读者熟悉的雨林,文字上更精致,画面的显影解析更历历如绘,故事里的人物因为不是为一个之后要发动的魔术或叙事的妖怪吞噬而存在,故而更在故事里五官清晰,置身的场景愈栩栩如生。 你会听到: 1、这本书和我们之前读过的马华文学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 2、最喜欢书中的哪篇小说及精彩片段分享。 3、关于用第二人称写作的讨论。 4、“边缘之边缘”的马华文学与文化的限度。 片头曲:交工乐队-日久他乡是故乡 片尾曲:交工乐队-菊花夜行军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去 爱发电 支持我们:https://afdian.net/@WHYXFM

92分钟
48k+
3年前

Vol.107 城门开:你是这样年轻,一切都在开始

大家新年好! 2022年的第1期节目,我们一起“开门红”,来读散文集《城门开》,作者北岛。 北岛,本名赵振开,中国朦胧派诗人。北岛这个笔名寓意他来自北方,而且偏爱孤独。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当今影响最大,也最受国际承认的中国诗人。现居香港。 北岛生于北京、成长于北京,对这座城市有深刻的记忆和怀念。阔别十三年后他重回北京,却发现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北京使他陌生。于是他用富有节奏感和诗意的文字,追忆和叙写旧时生活的细节和故事,用气味儿、声音和光影,“重建了我的北京”——这座“孩子们熟知四季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的城市。 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欢迎你。 你会听到: 1、用一个词概括这本书的阅读感受。 2、这本书完成了“重建北京”的目标吗? 3、好的回忆录,有什么标准? 4、聊聊2022年的小目标和期待。 特别感谢为我们录音的朋友们: 00:00 可可小朋友 10:15 李叔《日谈公园》 21:40 刘旸教主《无聊斋》 34:08 韩夏《喷嚏》 50:13 发发大王《发发大王》 01:12:11 乐克《鲸鱼赫兹》 片头曲:靛厂 片尾曲:梦醒时分-汪苏泷、大张伟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去 爱发电 支持我们:https://afdian.net/@WHYXFM

82分钟
57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