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劲了一生得到大笔财富,却只能用金钱困住自己的儿女。被黄金枷锁死的女人,最终得到了什么? 女性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经济独立,避免成为家庭的牺牲品?又应该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自我,找到内心的平衡? 我们一起读《金锁记》,分析角色的心理变化,揭示其中的深刻寓意。 【节目时间轴】 00:32 《金锁记》的故事梗概 18:56 - 22:14 女性经济独立的重要性 24:23 - 27:16 讨论女性在不同时代的生存困境 27:17 - 31:11 张爱玲其他作品的探讨与预告
上学时候读不懂,长大之后觉得真香。可能这就是鲁迅文字的力量。 为什么《狂人日记》里的“狂人”反而可能是最清醒的那个人?是什么让现代社会的“医院”和“学校”都变成了“印钞机”?为什么现在“吃人血馒头”的故事也在天天上演? 从《呐喊》里的经典短篇聊起,一直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让我们从文学和现实的双重视角看清社会的真相。 00:00 鲁迅的《呐喊》短篇小说简介 02:17 医院消费与社会吃人现象 05:00 《药》里的人血馒头 13:27 直到现在,也仍然在吃的“人血馒头”
爱情与责任的矛盾,你会怎么选? 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也许每一个男人全都有过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的一颗朱砂痣。 节目时间轴 00:18 小说简介与文化影响 02:17 故事情节和人物分析 08:57 经典场面回顾 12:00 爱情与责任的矛盾,你会怎么选
在爱情和婚姻中,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担心在婚姻中吃亏,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不确定如何避免婚姻中的各种坑?龙飞律师的《把日子过明白》可以是个很好的入门参考书。 书中有很多关于婚姻财产保护、自我提升、以及识人辨人的实用建议。现代女性在婚姻中面临的困境,到底是如何造成的?我们又应该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和心理建设来有效应对未知? 【节目时间轴】 * 00:00 龙飞律师的背景及其书籍《把日子过明白》 * 05:51 影视作品对恋爱观的影响 * 09:42 保护财产的实用技巧 * 14:13 亲密关系中的健康保障 * 17:08 经济独立与婚姻中的发言权 * 22:24 保持初心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和家人沟通的时候容易陷入争吵?想要改善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又或者,你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感到无力,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如果这些问题困扰着你,那今天的节目《非暴力沟通》一定能帮到你! 本期节目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 1. 为什么沟通如此重要? 2. 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改善亲子关系? 3. 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有效运用非暴力沟通技巧? 我们会详细介绍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节目时间轴】 * 00:50 - 10:00 非暴力沟通的介绍与背景 * 10:01 - 15:00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的故事 * 15:01 - 20:00 疏离生命的语言与沟通误区 * 20:01 - 25:00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 25:01 - 30:00 如何在亲子关系中应用非暴力沟通 * 30:01 - 35:00 同理聆听的重要性及案例分析 * 35:01 - 40:00 诚实表达及其在沟通中的应用 * 40:01 - 45:00 非暴力沟通的实战应用与总结
本来只想喝咖啡提神,结果被咖啡控制了人生? 本来只想用手机看新闻,结果大半天时间过去了? 看到热量炸弹就走不动路,在减肥路上来来回回? 其实这些都是为了让你多消费,而创造出来的消费陷阱。 上瘾五百年介绍了让人们成瘾的商品历史。 1.为什么人会对咖啡、烟、甚至是手机上瘾? 2.这些让人上瘾的东西背后有什么样的经济利益? 3.如何有效地戒掉这些上瘾的小坏习惯? 看完这本书只觉得自己决定戒咖啡,太对了 【节目时间轴】 * 00:48 戒咖啡的痛苦经历 * 04:20 瘾品的经济学 * 11:46 营销与瘾品 * 14:17 社交货币与咖啡馆文化 * 17:52 可乐的全球化之路 * 21:30 现代瘾品——手机与社交媒体 * 26:11 自我控制与瘾品
常常感到孤独和不安?如何平衡个人梦想与责任之间的冲突?追求个人主义是否意味着一定要背离传统价值观? 也许在张爱玲的作品中,能够找到答案。她笔下的人物常常孤独、内向,具有高度的自我意识。他们的行为和选择往往基于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而非社会的期望。从她的小说中,我们也许能找到在这个浮躁社会中,获得内心宁静的绿洲。 我们今天继续读张爱玲的《小团圆》 06:00 战争对张爱玲作品的影响 08:50 张爱玲的文学梦与人生目标 13:48 不同爱情形态的探讨:从习惯到物质 18:57 胡兰成与张爱玲的复杂情感 22:47 张爱玲在美国的生活:孤独与自我 31:51 原生家庭对张爱玲的影响
一个人要经历多少爱恨情仇,才能写出动人的故事?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探讨张爱玲的《小团圆》 张爱玲和她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塑造她的一生的?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故事,为何让她念念不忘,却又痛苦不堪?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爱玲的世界,探索她的家世背景、母女关系,从她的故事中找到摆脱自卑和内耗、勇敢追求自己想要人生的力量 时间轴 00:51 书籍简介及出版背景 04:27 张爱玲的家世与家庭背景 08:16 张爱玲与母亲的关系 13:42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 27:56 分手与张爱玲的独立 32:41 晚年的张爱玲 37:12 张爱玲的个人主义与生活态度 41:04 书籍的现实启示
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高效管理时间?如何设定并实现目标?这一切在一本薄薄的小书《吃掉那只青蛙》里面,都能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成绩不好所以很早出来混社会,干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活儿,最后成为了销售大佬,培训讲师,社会和学校果然是两条偶尔相交的赛道,就算不擅长学校赛道,只要拥有学习能力,也一样会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时间轴: 00:00 《吃掉那只青蛙》的名字和核心观点介绍 03:44 做重要事情的优先级和设定目标的重要性 08:03 成功人士的行动力与快速决策 13:03 利用手机管理时间与分段工作 15:13 社会规则与学校教育的差异
不知道如何在繁忙的日常中寻找幸福感?管理好了时间,做了很多事但还是不快乐? 如果这些问题正是你的困扰,那么今天的节目你绝不能错过! 我们一起聊聊《时间贫困》:如何通过时间管理增强生活的幸福感。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着手: 首先,识别出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事情,并学会优先安排这些活动; 其次,采用捆绑原则和外包策略,处理那些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必要事务; 最后,通过创造特定的仪式感和期待,增加生活中的幸福感。 节目时间轴: 00:00 幸福感的优先安排 详细讨论如何通过日常记录和评估,找到并优先安排那些能够提升幸福感的活动。 06:40 创造幸福的时间管理技巧分享 具体的时间管理技巧,如捆绑原则和外包策略,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巧减少生活中的不快乐。 12:45 跨文化视角下的时间管理 比较中西方在时间管理和工具书方面的不同方法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16:04 生活的真实与科学 探讨市场营销、数据科学与日常决策中的真实与偏见,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选择和幸福感。
辞去朝九晚五的工作,带着笔记本电脑去全世界各地旅行,同时还能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这种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似乎就是好选择? 但在尝试了一个月之后发现,真的很不适合想要高产的我! 这期节目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个月数字游民生活体验,探讨为什么这种生活方式会吸引人们,以及实际尝试后的种种不便和挑战。 节目时间轴: 00:36 数字游民的真相:为什么这种生活方式看起来很诱人? 04:43 个人体验:数字游民生活的不便与挑战 07:03 家庭和旅行:如何在旅途中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09:13 大城市的吸引力与挑战 12:09 旅游与经济:表面的繁荣背后的真相 14:16 更深层次的自我认识:从数字游民到理解自己的需要
手机是怎样一步步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脑”? 这一次我们将探讨三个问题: 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如何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和注意力? 这种影响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有哪些具体的后果? 面对手机带来的诱惑,我们能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来减少它的负面影响? 当然也会分享一些实用的策略,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与手机的关系。 节目时间轴与内容概要: 00:55 智能手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05:01 手机如何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10:01 社交媒体对幸福感的影响 15:01 科技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及其挑战 20:01 抵抗手机诱惑的策略分享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