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WWDC 2025深度剖析:液态玻璃是怎么回事,iOS 26 初步印象,iPadOS 迎来最大幅度更新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我们克隆了:知名科技播客《Tech Creator》。本期节目是他们在苹果WWDC 2025主题演讲后于Apple Park录制的特别节目。 主持人Lance Ulanoff邀请了TechRadar的美国执行编辑Jay Kroll,洛杉矶KTLA科技记者Rich DeMuro,以及Tom's Guide的社交与视频执行编辑Kate Kozuch,共同深入剖析了这场信息量巨大的发布会。节目聚焦于贯穿七大平台的颠覆性视觉更新“Liquid Glass”,iPadOS向生产力工具的重大革新,Apple Intelligence与Siri的谨慎迭代,操作系统命名方式的调整,VisionOS对其他设计的启发,macOS Tahoe中Spotlight与快捷指令的升级,watchOS的“健身伙伴”功能,以及对硬件新品缺席的讨论。 👨‍⚕️ 本期嘉宾 * Lance Ulanoff: TechRadar 特约编辑,主持人 * Jay Kroll: TechRadar 美国执行编辑 * Rich DeMuro: 洛杉矶KTLA科技记者,《Rich on the Tech》电台主持人 * Kate Kozuch: Tom's Guide 社交与视频执行编辑 ⏱️ 时间戳 00:00 开场白 & 本期内容概要 02:38 主持人与嘉宾介绍 Liquid Glass 视觉革新 04:11 Liquid Glass:颠覆性视觉更新首次亮相 04:49 设计理念、美学与实用性探讨 06:17 用户对新视觉的适应性与媒体解读 08:06 全平台统一性与过往重大更新(如iOS 7)对比 10:39 VisionOS 对 Liquid Glass 的设计启发 操作系统进化 12:11 操作系统命名方式调整:从版本号到年份(如iOS 26) 13:25 渐进式功能更新与新命名策略的关联性 iPadOS 重大革新 16:18 iPadOS 的惊喜:向生产力工具迈进的关键一步 17:44 核心功能更新:窗口化操作、菜单栏、后台任务与文件管理 20:16 iPad Pro 配备妙控键盘:触摸屏笔记本的雏形? 20:58 未来 MacBook 是否会配备触摸屏引发遐想 Apple Intelligence 与 Siri 24:25 Apple Intelligence 与 Siri:谨慎的迭代策略与“AI时间”的赛跑 25:26 苹果的AI策略:求稳、用户隐私优先及与竞品对比 27:36 对苹果AI承诺与实际交付之间差距的讨论 29:12 用户是否会因AI功能不足而转换平台? macOS Tahoe 亮点 32:55 macOS Tahoe:Spotlight 与快捷指令的智能化升级 37:12 Spotlight 上下文感知能力与快捷指令的易用性探讨 watchOS 新功能 38:47 watchOS 更新:“健身伙伴”功能与个性化健康指导 41:17 “健康伙伴”概念的未来畅想与扩展 42:42 Liquid Glass 在 watchOS 上的视觉效果与智能叠放 硬件缺席的讨论 43:30 硬件缺席:WWDC 未发布任何硬件新品引发关注 44:56 对新硬件(如带屏HomePod、新Vision Pro)的期待与苹果的保守策略 46:54 苹果潜在的未来硬件版图猜想(可折叠设备、智能眼镜等) 🌟 精彩内容 Liquid Glass视觉革新: 深入探讨其跨七大平台的美学、实用性,以及VisionOS对这一设计的深远启发。 iPadOS重大升级: 详细解析新增的窗口化操作、菜单栏、后台任务等功能,探讨iPad向真正生产力工具的迈进,并引发对未来MacBook形态的遐想。 Apple Intelligence与Siri进展: 嘉宾们就苹果在AI领域的谨慎迭代策略、与“AI时间”的赛跑以及未来一年内的落地计划展开热烈讨论,并对比了苹果与其他科技巨头在AI功能推进上的不同。 操作系统命名调整: 讨论了苹果将操作系统从版本号改为年份命名的背后考量,以及这与渐进式功能更新策略的可能联系。 macOS Tahoe亮点: 聚焦Spotlight与快捷指令的智能化升级,探讨其如何提升用户操作效率和上下文感知能力。 watchOS新功能: 重点介绍颇具新意的“健身伙伴”功能,及其在个性化运动指导和未来“健康伙伴”概念中的潜力。 硬件缺席的遗憾: 嘉宾们坦诚表达了对本次WWDC未能带来任何硬件新品(如新HomePod、Vision Pro更新或AR眼镜)的一丝遗憾。 🌐 播客信息补充 翻译克隆自:What's the deal with Liquid Glass, iOS 26 first impressions and iPadOS gets its biggest overhaul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52分钟
99+
4个月前

史蒂夫·乔布斯 2005 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演讲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我们克隆了: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在这篇富有启发性的演讲中,史蒂夫·乔布斯分享了他人生中的三个重要故事。第一个故事关于“连接生命中的点滴”,讲述了他退学后学习书法的经历如何在他未来设计麦金塔电脑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强调了相信直觉和人生经历的内在联系。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爱与失去”,他回顾了创办苹果、被解雇以及随后创立NeXT和皮克斯并最终重返苹果的曲折历程,揭示了对事业的热爱是面对困境和重新开始的关键。第三个故事围绕“死亡”,乔布斯分享了他与癌症的斗争,以及对死亡的深刻思考,激励毕业生们珍惜有限的时间,勇敢追随内心和直觉。最后,他以《全球概览》的告别语“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保持愚拙)作为对毕业生的美好祝愿。 (主播:昨天是这个演讲的 20 周年,特别克隆一下~ 👨‍⚕️ 本期演讲者 史蒂夫·乔布斯 (Steve Jobs),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CEO,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创始人。他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深刻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以及生活方式。他的演讲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个人魅力而闻名。 ⏱️ 时间戳 00:00 开场白 第一个故事:连接生命中的点滴 00:25 出生、收养与大学退学的背景 02:16 退学后的生活与书法课的意外收获 04:03 回顾人生,点滴串联的感悟 第二个故事:爱与失去 04:55 创办苹果公司与被解雇的经历 06:28 被解雇后的反思与重新创业 (NeXT, Pixar) 07:35 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第三个故事:关于死亡 08:33 “向死而生”的意义与重要性 09:41 癌症诊断与治疗的亲身经历 10:58 死亡是生命最好的发明,要追随内心与直觉 总结与寄语 12:14 《全球概览》与“求知若饥,保持愚拙”的临别赠言 🌟 精彩内容 人生点滴的串联: 乔布斯分享了他退学后学习书法,最终如何影响了Mac电脑的字体设计,强调人生中的经历会在未来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连接起来。 热爱与坚持的力量: 讲述了创办苹果、被解雇,再到创办NeXT和皮克斯的经历,强调找到并坚持自己热爱事业的重要性,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放弃。 直面死亡的智慧: 分享了自己与癌症的斗争经历,以及对死亡的思考,提醒毕业生们时间有限,要勇敢追随内心和直觉,活出真我。 “求知若饥,保持愚拙”: 引用《全球概览》的经典告别语,作为给毕业生的最终建议和祝福,鼓励他们保持探索精神和谦逊态度。 退学与自我探索: 乔布斯解释了他从里德学院退学的决定,以及这个决定如何让他能够自由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程,如书法。 🌐 播客信息补充 翻译克隆自:Steve Jobs' 2005 Stanford Commencement Address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13分钟
99+
4个月前

139. Acquired|微软风云:与前CEO史蒂夫·鲍尔默的商业复盘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我们克隆了:The Steve Ballmer Interview 主持人 Ben Gilbert 和 David Rosenthal 邀请到微软前CEO史蒂夫·鲍尔默 (Steve Ballmer),他是一位在卸任后凭借长期持有微软股票实现财富巨额增长的传奇人物。在听了Acquired先前制作的微软系列节目后,鲍尔默主动联系节目组,希望分享他记忆中微软的成功与失误。节目中,鲍尔默回顾了微软早期与IBM的合作,揭秘MS-DOS授权这一历史性交易的内幕,以及Windows与OS/2的竞争往事。他坦诚剖析了在移动、搜索领域的失误,分享了在企业服务和云计算(如Azure的诞生)上的巨大成功,并阐述了他标志性的“开发者、开发者、开发者”演讲背后的思考。此外,鲍尔默还会谈及他从商的宝贵教训,与比尔·盖茨多年的关系,当年卸任CEO的原因,以及他为何至今仍大量持有微软股票。当然,对话也少不了他收购洛杉矶快船队以及建造新球馆Intuit中心的精彩故事。 👨‍⚕️ 本期嘉宾 史蒂夫·鲍尔默 (Steve Ballmer),微软公司前首席执行官 (CEO)。他在微软工作三十余年,从早期员工成长为领导者,见证并推动了公司的多次转型。卸任CEO后,他因长期持有微软股票而财富巨增,并收购了NBA洛杉矶快船队,倾力打造了Intuit Dome球馆。鲍尔默以其独特的激情和商业洞察力闻名。 ⏱️ 时间戳 00:00 开场白与本期内容概要 微软早期与IBM的博弈 00:05:31 微软企业业务的奠基与消费市场的遗憾 00:08:01 IBM的早期霸主地位:“太阳、月亮和星星” 00:10:09 MS-DOS的诞生:抓住IBM个人电脑的历史机遇 00:14:09 MS-DOS授权的商业智慧与BIOS的重要性 00:17:42 早期软件行业的混沌与运气成分 00:19:39 “骑熊”策略:与IBM的微妙关系 Windows的崛起与企业转型 00:22:21 OS/2与Windows的竞争,与IBM的“离婚” 00:30:49 鲍尔默亲自下场开拓企业市场 00:35:22 “锻炼肌肉”:为未来布局,Paul Allen推动应用开发 00:38:05 “腾飞期”的认知与企业级定位的漫长过程 00:41:07 企业协议(EA)的诞生:解决授权与收入模式难题 00:48:47 企业“杀手级套件”与邮件的驱动力 00:52:33 “开发者、开发者、开发者”演讲的时代背景与平台战略思考 战略失误与云计算的曙光 01:02:08 “Windows无处不在”的战略失误:移动与搜索的教训 01:07:50 在线服务的探索与能力建设 01:14:05 移动战略复盘:错失Verizon与安卓的机会,Surface的尝试 01:19:26 Azure的诞生:从PaaS切入,Cutler与Srivastava的贡献 01:29:44 Azure对内部文化的颠覆与“All in Cloud”的决心 01:31:50 Azure的独立孵化之路 鲍尔默的CEO生涯反思 01:34:01 鲍尔默的“多Pony理论”:伟大公司的核心业务解析 01:41:32 微软错失的“Pony”:移动与搜索 01:46:50 CEO任内的非产品成就:企业销售体系与财务增长的真实解读 01:49:44 CEO早期的挑战:股票期权会计变更与反垄断风波 01:54:49 任期内股价持平的原因分析 02:02:08 与比尔·盖茨的复杂关系及Vista项目的失误 02:09:11 CEO后期成就与Satya Nadella的崛起(陆奇关键作用) 02:16:40 卸任CEO的真实原因:移动战略分歧与董事会关系 卸任后的生活与快船队 02:26:00 长期持有微软股票的决策:忠诚与情感剥离 02:37:13 收购快船队与建造Intuit Dome的财务考量 02:40:46 体育产业的商业逻辑:与科技行业的异同与独特挑战 02:53:30 体育数据分析的真正价值所在 02:56:32 Intuit Dome的设计哲学:为铁杆篮球迷打造极致体验 03:06:36 Intuit Dome作为鲍尔默个性的体现与长远目标 🌟 精彩内容 * MS-DOS交易揭秘: 鲍尔默回顾了微软如何抓住IBM个人电脑机遇,通过非独占授权奠定行业基础。 * 企业业务转型: 深入探讨微软从消费品公司向企业级服务巨头的艰难转型历程,以及鲍尔默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 "开发者"演讲背后: 鲍尔默阐释了其标志性演讲的时代背景,以及微软对开发者生态的战略思考。 * Azure的起源: 揭示了微软云计算平台Azure早期是如何在内部孵化,并顶住压力发展壮大的。 * 战略失误反思: 坦诚剖析了微软在移动和搜索领域未能抓住机遇的原因和教训。 * 与盖茨的关系: 鲍尔默分享了与比尔·盖茨长达数十年的合作、分歧与情感。 * 为何持有微软股票: 解释了卸任后仍大量持有微软股票的财务逻辑与情感因素。 * Intuit Dome的愿景: 详细描述了他为洛杉矶快船队打造新主场Intuit Dome的理念,以及如何将其打造成篮球圣殿。 * 领导力与文化: 分享了陆奇加入微软的故事,以及Satya Nadella展现出的卓越领导力品质。 🌐 播客信息补充 翻译克隆自:The Steve Ballmer Interview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193分钟
99+
4个月前

#138. Cursor团队揭秘:AI如何革新代码世界与Claude模型的应用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我们克隆了:How Cursor is building the future of AI coding with Claude 节目邀请到AI代码编辑器明星公司 Cursor 的三位核心成员:联合创始人Aman Sanger,高级系统工程师Lukas Möller,以及机器学习工程师Jacob Jackson。本期节目将揭示Cursor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高速增长,吸引数百万开发者。嘉宾们分享了如何利用像 Claude Sonnet 3.5 及最新的 Sonnet 4 和 Opus 4 等先进AI模型,赋能 Cursor 开发出多文件编辑、后台智能体等创新功能。他们还探讨了团队如何“吃自己的狗粮”,用 Cursor 来构建 Cursor 本身,以及AI对软件开发范式带来的变革,从代码自动补全到整个PR的自动生成,以及开发者角色在AI时代的演进。节目深入讨论了AI编程工具如何帮助初级工程师快速成长,并展望了按需生成软件的未来可能性。 👨‍💻 本期嘉宾 * Alex Albert:Anthropic 云关系负责人 (主持人) * Aman Sanger:Cursor 联合创始人,负责机器学习与检索 * Lukas Möller:Cursor 高级系统工程师 * Jacob Jackson:Cursor 机器学习工程师 📒 文字版精华 见微信公众号(点击跳转) ⏱️ 时间戳 00:00 开场与本期内容介绍 00:13 主播Yikai介绍跨国串门计划及本期节目亮点 02:16 嘉宾介绍与Cursor的快速发展 02:16 主持人与Cursor团队成员互相介绍 03:21 Cursor的显著变化:Sonnet 3.5带来的多文件编辑能力突破 04:32 AI模型能力的阶梯式提升与新功能探索 Cursor 团队如何使用 Cursor (Dogfooding) 05:38 Lukas Möller分享团队如何使用Cursor进行日常开发 07:15 “吃自己的狗粮”:解决自身问题驱动产品迭代 08:26 不同工作类型下Cursor的多样化使用方式 AI编程的未来展望与开发者角色演变 09:23 从Tab自动补全到后台智能体:AI辅助编程的谱系 09:52 后台智能体:并行处理任务,提升开发效率 11:45 异步与后台任务:未来智能体团队协同工作的展望 12:06 代码验证成为下一个瓶颈及潜在解决方案 13:55 大型代码库与小型项目的差异及模型处理能力 15:29 应对大型代码库的复杂性:模型理解与上下文集成 17:06 大型代码库中的“正确”实践与隐形知识挑战 19:10 代码为AI模型优化的趋势与软件工程原则 20:46 AI时代的开发者“品味”培养与初级工程师的成长 22:35 AI工具加速迭代,助力开发者学习与成长 23:41 Claude新模型讨论 23:41 Claude Opus 4 与 Sonnet 4 的初体验与集成潜力 25:26 Sonnet 3.5 的诞生与Anthropic对编码模型的重视 26:34 Anthropic如何看待代码在AI模型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28:26 Anthropic对AI增强或取代软件工程工作的看法 29:26 对话未来:2027年AI生成代码的比例与开发者日常 31:18 按需生成软件的可能性与非开发者参与软件构建 33:37 对考虑加入初创公司的工程师的建议 🌟 精彩内容 * Cursor的增长秘诀: 探讨了Cursor如何在一年内营收突破三亿美元,吸引数百万开发者,以及Sonnet 3.5等AI模型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 Dogfooding文化: Cursor团队分享他们如何深度使用自家产品进行开发,通过解决自身痛点来快速迭代和优化功能。 * 后台智能体: 介绍了Cursor最新的后台智能体功能,它如何在独立环境中执行任务、生成PR,并允许开发者在前后台间无缝切换。 * AI与代码验证: 讨论了随着AI代码生成能力的增强,代码验证成为新的瓶颈,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如基于不同代码表示形式的操作。 * Claude新模型: 嘉宾们分享了对最新Claude Sonnet 4和Opus 4模型的初步印象,及其在智能体编码、修复先前模型不足等方面的显著进步。 * 未来软件开发范式: 展望了AI如何改变软件开发,包括按需生成软件、非开发者参与软件构建,以及开发者角色向更高层次的“品味”和指导者转变。 * 初级工程师的成长: 探讨了AI编程工具如何通过加速迭代、提供即时反馈和解释,帮助初级工程师更快学习和成长。 🌐 播客信息补充 翻译克隆自:How Cursor is building the future of AI coding with Claude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34分钟
99+
4个月前

#137. 20VC|Fiverr CEO:人工智能时代,个体如何破局?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我们克隆了:20VC: Fiverr CEO: ‘If You’re Not Adapting to AI, F* You. You’re Done | Why "Time to Copy"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tric in Startups Today | Why 99% of AI Companies Today Will Die | Why Governments Will Take Control of AI with Micha Kauffman 节目邀请到全球领先的自由职业者服务在线市场Fiverr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icha Kaufman。对话的起点是Micha一篇引发热议的帖子——“人工智能正在抢走你的饭碗,这是一个警钟”。Micha以其标志性的坦率和犀利,深入剖析了在AI时代,个体应如何承担起自我提升的责任,强调“公司没有责任让你变得更专业,你必须自己努力”。他还将当前的AI热潮与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探讨了AI如何迫使我们重新发现并珍视自身的人性特质,如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此外,Micha还分享了对AI领域投资、企业发展壁垒、未来职业变迁以及版权等问题的深刻见解。 👨‍⚕️ 本期嘉宾 Micha Kaufman,Fiverr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Fiverr是全球知名的自由职业者服务在线市场,自2010年成立以来,深刻改变了人们工作和提供服务的方式。Micha拥有近三十年的创业经验,以其直言不讳的风格和对科技趋势的敏锐洞察而闻名。在他的领导下,Fiverr经历了从初创到上市并持续应对市场变化的完整周期。 📒 文字版精华 见微信公众号(点击跳转) ⏱️ 时间戳 00:01:54 开场白 & Micha 的“警钟” AI 浪潮下的个体责任与企业角色 00:05:00 拥抱自动化,重塑人类价值:AI迫使我们重新发现人性 00:07:23 公司不负责你的成长,责任在你自身:“去他妈的,你们自己不努力就完蛋了” 00:09:48 AI 热潮与互联网泡沫的相似性,及工作伦理:“都他妈给我醒醒,给我长大!” AI 时代的商业模式与壁垒 00:12:05 AI 领域的不可持续性与创业挑战:每天涌现大量同质化公司 00:14:49 先发优势、品牌与快速迭代的重要性:复制时间缩短,运气成分增加 00:18:25 投资 AI:人的重要性超越技术,技术普及化后应投资于优秀的人才 AI 的未来展望与深层思考 00:21:34 AI 泡沫会破裂吗?市场将如何洗牌,监管和昂贵技术是关键变量 00:25:54 AI 引发的根本性问题:真理、人性与版权的终结?我们正在为AI工作 00:31:18 CEO 的责任:引领企业穿越变革浪潮,开创第二、三幕 00:32:39 AI 未来五年预测的挑战与政府干预的可能性:类比曼哈顿计划 AI 对组织与职业的影响 00:38:17 未来工程师数量会增加,速度与方向并重,降低失败成本 00:42:08 AI 对不同技能水平开发者的影响:顶尖人才如虎添翼,普通开发者提升有限 00:42:17 市场营销部门:AI 颠覆的重灾区,入门级职位最危险 领导力与个人反思 00:45:30 AI 时代的领导力与沟通:坚持真实表达,不使用AI代笔 00:46:19 CEO 们对 AI 发展速度的普遍看法:宁近勿远,积极应对 快问快答 00:48:57 对 AI 看法的转变:从普惠到权力集中,倾向开放 00:49:37 给职场新人的建议:大学教育在多数情况下是浪费时间,鼓励自学 00:50:27 Fiverr 错失的战略机遇:早期曾有机会发展类似OnlyFans的平台 00:51:35 关于 Fiverr 是否是最后一家公司的思考:每年进行自我评估 00:53:07 何时最快乐:追求意义,而非单纯的快乐 00:54:05 希望如何被铭记:作为传承者、给予者、建设者和艺术家 🌟 精彩内容 * Micha Kaufman的“警钟”: 解释了其“AI正在抢走你的饭碗”帖子的初衷和引发的内部讨论。 * 个人责任至上: 强调在AI时代,个人必须主动学习和提升,公司没有义务培养员工。 * AI与人性再发现: AI自动化重复性工作,反而迫使人类回归并珍视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独特的人性特质。 * AI泡沫与互联网泡沫: 将当前AI的过度炒作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相提并论,预言大量AI公司将倒闭。 * 版权之死: 探讨AI对原创内容和版权体系的冲击,担心创作激励减弱。 * 市场营销的颠覆: 认为市场营销,尤其是入门级职位,是受AI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 * 对大学教育的质疑: Micha直言大学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是浪费时间,鼓励年轻人自学。 * 领导者的自我审视: 分享其作为CEO每年进行自我评估,判断自己是否仍是领导公司的最佳人选。 🌐 播客信息补充 翻译克隆自:20VC: Fiverr CEO: ‘If You’re Not Adapting to AI, F* You. You’re Done | Why "Time to Copy"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tric in Startups Today | Why 99% of AI Companies Today Will Die | Why Governments Will Take Control of AI with Micha Kauffman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56分钟
99+
4个月前

#136. YC对话:揭秘顶尖AI公司的提示工程秘籍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光锥之内》深入探讨了提示工程的前沿技术,特别是“Meta Prompting”这一强大工具。节目以AI客服公司 ParaHelp 的内部提示作为开篇,详细拆解了一个长达六页的复杂系统提示,揭示了顶尖AI代理如何通过角色设定、详细规划和结构化输出来实现高效运作。讨论还涵盖了多层提示架构(系统、开发者、用户提示)、为大模型设置“逃生通道”以避免幻觉、以及借鉴Palantir的“前线部署工程师”模式,深入用户场景以构建真正护城河的重要性。Garry, Jared, Diana和Harj分享了来自YC生态内多家AI初创公司的实战经验,探讨了不同大模型的“个性”及其在具体应用中的差异。这期节目为所有对构建AI产品感兴趣的开发者和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战技巧和深刻洞见。 原播客中提到的 Prompt:parahelp.com 👨‍⚕️ 本期嘉宾 Garry Tan, Jared Friedman, Diana Hu, Harj Taggar,YC 合伙人及《光锥之内》播客团队。他们深入 YC AI 创业公司生态,从一线带回了最前沿的AI技术应用和创业洞见。 📒 文字版精华 见微信公众号(点击跳转) 🌟 精彩内容 * Meta Prompting揭秘: 详解“元提示”——让一个提示动态地生成自身更好版本的强大技术。 * 顶尖公司提示实例: 深入剖析AI客服公司Para Help长达六页的内部系统提示,看懂专业级提示的构成。 * 前线部署工程师模式: 借鉴Palantir经验,强调工程师深入用户场景是构建AI产品护城河的关键。 * 评估数据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评估数据集(Evals)而非提示本身,才是AI公司的“皇冠明珠”。 * 为AI设置“逃生通道”: 如何通过“调试信息”等方法,让模型在信息不足时主动求助,而非凭空捏造。 * 大模型的“个性”: 对比Claude 3 Opus和Gemini 1.5 Pro在遵循指令和灵活变通上的不同表现。 * 提示工程实用技巧: 包括利用大模型优化小模型提示、通过范例教学解决复杂问题、将LLM作为交互式解释器等。 * 多层提示架构: 详解系统提示、开发者提示和用户提示的分工与协作模式。 🌐 播客信息补充 翻译克隆自:State-Of-The-Art Prompting For AI Agents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29分钟
99+
4个月前

ChatGPT之父Ilya毕业致辞:AI终将无所不能,只因我们的大脑是一台生物计算机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我们克隆了:Ilya Sutskever, U of T honorary degree recipient, June 6, 2025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 本期嘉宾 Ilya Sutskever,OpenAI联合创始人、前首席科学家,被誉为“ChatGPT 之父”之一。他是深度学习革命的关键人物,其联合撰写的论文是推动本轮AI浪潮的基石之一。作为ChatGPT等颠覆性技术背后最重要的思想者与推动者,他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更是一位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远见、并持续探索其安全边界的先行者。 📒 文字版 嗨,大家好。能来到这里,我真的特别开心。 我想感谢所有促成今天这一切的人,感谢你们的组织,也感谢你们授予我这个荣誉学位。说真的,能得到这个荣誉学位,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差不多就在20年前的今天,我就是在这个大厅里,从多伦多大学拿到了我的学士学位。 实际上,算上今天这个,这应该是我在多大拿到的第四个学位了。我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极其美好的时光,整整十年。我在这里读了本科,学到了很多东西;之后又在这里读了研究生,那段经历也同样精彩。我能够深入钻研任何我感兴趣的领域,真正成为一名研究者。能师从杰弗里·辛顿教授,是我人生中最幸运的事情之一。真的,杰弗里·辛顿教授会在这所大学,简直是我这辈子撞上的大运。 我打心底里感激这所大学。我觉得,我所经历的这一切——接受教育、走向成熟、成为一名科学家——已经是所能想象到的最好的方式了。而且,当我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多伦多大学就拥有全世界最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那些最大胆、最革命性的想法,最激动人心的工作,都发生在这里。不过,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按理说呢,在毕业典礼的演讲上,我应该给大家分享一些金玉良言。我确实会分享一点,但只会是一点点,因为今天的演讲会有点不太一样。 我想分享一个非常有用的心态,如果你能采纳,会让很多事情都变得简单起来。那就是:接纳现实本来的样子,不为过去懊悔,并努力去改善现状。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做到这一点真的太难了。我们太容易会想:“唉,都怪过去那个糟糕的决定”、“真倒霉,怎么偏偏发生这种事”、“太不公平了”。你很容易就会在这种想法里耗费大量的时间,但其实更有效、更有建设性的做法是告诉自己:“好吧,事已至此,那下一步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我发现,每当我自己能做到这一点时,所有事情都会顺利得多。但这真的很难,真的很难。这是一场和自己情绪的持续搏斗。这也是我为什么想跟你们提这件事的原因。也许你们中的一些人会试着采纳这个心态,就把它当作一个提醒,提醒自己尽力去做到。当然,这也是对我自己的一个提醒。这场搏斗,永无止境。 不过,撇开这个不谈。我之所以说今天的演讲不会那么传统,是因为眼下正在发生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此时此刻,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有史以来最特别的时代。我知道这句话可能很多人都说过,但我认为,这一次,它是真的。 而这一次之所以是真的,原因就是人工智能,对吧,很明显了。我听说,如今的人工智能,已经相当大程度上改变了“做一名学生”的内涵。我感觉是这样,而且我相信这是真的。 当然,AI的影响远不止于此。我们的工作会发生什么变化?嗯,它已经开始以一些未知且不可预测的方式在改变了。有些工作可能更早感受到冲击,有些则晚一些。面对今天的人工智能,你可以上推特看看它都能做什么,听听人们都在讨论什么。你可能会隐约感觉到一丝不安,你会想:“嘿,哪些技能未来还有用?哪些会慢慢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出现了。 所以,你可以说,当前我们面临的挑战是AI将如何影响工作和我们的职业生涯。但真正的问题在于,AI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是极其迅猛的,未来的它会和今天的它截然不同。就像,我们都见过AI,都和电脑说过话,电脑也回答了我们——这可是新鲜事。以前的电脑可不会这样,但现在它们会了。你和电脑说话,它能理解你,还能回答你。它甚至能用语音回复,还能写一些代码。这简直太疯狂了。但同时,它也有很多很多做不到的事情,还有很多缺陷。 所以你会觉得,它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但它已经足够好了,好到让你不禁开始想象:“好吧,再过几年,也许三年,也许五年、十年……” 各种数字满天飞,未来的确很难预测。 但AI会持续进步,或快或慢——也许一点都不慢。终有一天,AI将能做到我们能做的一切。不是一部分,而是全部。任何我能学会的东西,任何你们在座的各位能学会的东西,AI都能学会。顺便问一句,我们怎么能这么确定呢?我凭什么如此肯定? 原因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大脑,而大脑,就是一台生物计算机。 就是这个原因。我们有大脑,大脑是一台生物计算机,那为什么一台数字计算机、一个数字大脑,就不能做同样的事情呢?这就是“为什么AI终将无所不能”的一句话总结。因为我们有大脑,而大脑是一台生物计算机。 于是你就可以开始问自己了:那会发生什么?当计算机能做我们所有的工作时,会发生什么?这些问题非常宏大,非常颠覆。你现在稍微想一想,可能都会觉得:“天呐,这话题有点猛了。” 但这还只是冲击的一部分。因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作为一个集体,会想用这些AI来做什么?做更多的工作,发展经济,搞研发,搞AI研究……到那时,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进步的速度将会变得极其、极其地快。这些事情都太极端了,极端到难以想象。 所以现在,我正试着把你们也拉进来一点,拉到这个由AI创造的、极端且激进的未来图景的思考空间里。但这真的很难想象,非常非常难。你很难在情感层面去真正消化和相信它。就连我自己,也时常觉得难以消化。然而,逻辑似乎明确地指向,这极有可能会发生。 那么,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该怎么做呢?有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你可能对政治不感兴趣,但政治一定会对你感兴趣。” 这句话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更是加倍适用。 具体来说,我认为,仅仅是通过使用AI、去关注当今最顶尖的AI能做到什么程度,你就能获得一种直觉。随着AI在未来一年、两年、三年里持续进步,这种直觉会变得越来越强烈。我们今天谈论的很多事情,会变得越来越真实,不再是凭空想象。毕竟,再多的文章和解释,也比不上我们亲眼所见、亲身感受来得真切。 特别是面对未来那种非常聪明、甚至超级智能的AI,我们将会面临一些极其深刻的问题,比如如何确保它们说的是真心话,而不是在伪装。我这是在试图把很多复杂的内容,压缩在很短的时间里讲给你们听。但总而言之,仅仅是去关注AI能做什么、不忽视它,当时候到了,这自然会催生出我们所需要的巨大能量,去克服AI即将带来的巨大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说,AI带来的挑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而战胜它,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回报。所以,无论你喜欢与否,你们的人生都将被AI深刻地影响。 因此,去关注它,去留意它,然后积蓄能量去解决那些即将出现的问题——这将是未来最重要的事情。 我就讲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

7分钟
99+
4个月前

#135. 身体的悄悄话:如何倾听内在信号,掌控情绪与精力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我们克隆了:Essentials: Improving Health With Stronger Brain-Body Connection 在本期精华集中,Andrew Huberman教授深入探讨了“内部感知”(Interoception)这一核心概念,即我们感知身体内部状态的能力。他揭示了大脑与身体器官(如心、肺、肠道)之间通过迷走神经进行的双向沟通,是决定我们感受、行为乃至健康的关键。节目不仅解释了呼吸如何通过改变心率来直接调节我们的警觉度与平静状态,还探讨了肠道化学环境如何深刻影响我们的情绪与免疫系统。Huberman教授提供了一系列简单而强大的科学工具,帮助我们通过调节身体的机械与化学信号,从而优化大脑功能,改善睡眠、情绪和整体健康。 👨‍⚕️ 本期嘉宾 Andrew Huberman教授,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生物学与眼科学教授,知名播客Huberman Lab的主持人。他致力于将复杂的神经科学知识转化为普通大众可以理解和应用的实用工具,帮助人们改善身心健康与个人表现。 📒 文字版精华 见微信公众号(点击跳转) 🌟 精彩内容 * 身心双向沟通: Huberman教授详细解释了内部感知系统,即大脑与身体器官之间通过机械和化学信号进行的持续对话,迷走神经是其中的关键通道 * 呼吸的力量: 揭示了吸气加速心跳、提高警觉度,而呼气减慢心跳、促进平静的生理机制,并介绍了“生理性叹息”等实用技巧 * 肠道的智慧: 探讨了肠道如何通过感知机械压力(饱腹感)和化学物质(营养素、酸碱度)来影响我们的大脑和行为,强调了限制糖分摄入的重要性 * 发酵食品的力量: 引用科学研究证明,定期摄入发酵食品是改善肠道微生物组、降低全身炎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 疾病的生物学: 解释了呕吐和发烧是大脑特定区域(如最后区和OVLT)监测血液化学成分后触发的保护性反射,并提供了科学的降温方法 * 情绪的真相: 提出情绪并非纯粹的认知产物,而是大脑对来自身体各器官(心、肺、肠道)信号的综合解读 * 提升内部感知: 提供了一个简单练习——有意识地感知自己的心跳,以增强身心连接,提高对内部状态的敏感度 🌐 播客信息补充 翻译克隆自:Essentials: Improving Health With Stronger Brain-Body Connection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34分钟
99+
4个月前

#134.Anthropic 的秘密武器:Claude Code 深度解析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克隆了:Anthropic 的 Alex (Claude Relations) 与 Boris (Claude Code 创造者) 的对话 他们为我们揭秘了 Anthropic 内部工程师和研究员日常使用的强大工具——Claude Code。Boris,作为 Claude Code 的创造者,详细介绍了这款工具的核心理念:一种在开发者熟悉的 terminal 环境中实现 agentic coding 的方式,无需学习新工具或改变工作流。节目深入探讨了 Claude Code 的诞生背景(源于 Anthropic 内部需求)、通过 NPM 的简易安装过程、与 VS Code 等 IDE 的无缝集成、CLAUDE.MD 文件提供的强大自定义能力,以及最新 Claude 4 模型(特别是 Opus)带来的显著性能提升。Boris 还分享了如何利用 GitHub Actions 实现 @Claude 自动化编程,并展望了编程范式从“打孔卡”时代向“prompts”时代演进的激动人心前景。 👨‍💻 本期嘉宾 Boris,Anthropic 技术团队成员,Claude Code 的创造者。他致力于提升开发者生产力,通过 Claude Code 将 agentic coding 的能力带给广大开发者,推动编程体验的革新。作为 Anthropic 内部工具的早期推动者和开发者,他对 AI 辅助编程的实践与未来有深刻见解。 📒 文字版精华内容 见微信公众号(点击跳转) 🌟 精彩内容 * Claude Code 核心理念: 在开发者熟悉的 terminal 环境中实现 agentic coding,无需切换工具或 IDE。 * “秘密武器”的诞生: 从 Anthropic 内部提效工具、日活用户数飙升,到最终决定向社区开放的历程。 * 简易上手与集成: 通过 NPM 轻松安装,Node.js 环境即可运行,并能与 VS Code 等 IDE 的 terminal 完美结合,提升体验。 * 模型驱动的进化: Claude 4 系列模型(尤其是 Opus)如何提升 Claude Code 的指令理解和代码生成能力,例如自动编写单元测试。 * GitHub Actions 集成: 通过在 GitHub issues 和 PR 中 @Claude,实现后台自动化编码、修复和测试。 * CLAUDE.MD 文件: 利用 markdown 文件 (CLAUDE.MD, claude.local.md 等) 为 Claude 提供持久化指令、上下文和偏好设置,实现个性化协作。 * 编程范式的革新: Boris 分享了他从祖父辈的打孔卡编程到现代与 AI prompts 互动的编程体验演变。 * 高效使用技巧: Boris 传授的进阶技巧,如先让 Claude 制定计划、进行“扩展思考”、利用记忆模式(#)优化指令等。 * 未来展望: Claude Code 的发展方向,包括更广泛的工具集成和处理更轻量级任务的能力,致力于让 Claude Code 无处不在。 🌐 播客信息补充 翻译克隆自:A conversation on Claude Code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22分钟
99+
4个月前

#133. 对话美国副总统JD Vance:从白宫内幕到马斯克风波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我们克隆了:Vice President JD Vance | This Past Weekend w/ Theo Von #588 Theo Von 邀请到美国副总统JD Vance作客主持人Theo Von的播客,节目录制于Kid Rock在纳什维尔新开的餐厅。Vance分享了他当选副总统后的生活点滴,包括选举之夜的紧张时刻和入住白宫林肯卧室的奇特经历。对话深入探讨了近期Elon Musk与特朗普政府的公开冲突,Vance详细解释了他对事件起因的看法,并剖析了备受争议的“宏伟美丽法案”。此外,节目还触及了政府监控(Palantir交易)、中东冲突的人道主义视角,以及医疗费用透明化等多个敏感而重要的话题。全程穿插着Theo Von独特的幽默和两人之间轻松的闲聊。 PS:由于近期在尝试新的制作方案,因此可能会有部分体验倒退,如果有任何建议也欢迎提出~ 👨‍💼 本期嘉宾 JD Vance,美国现任副总统。在与Donald Trump共同赢得2024年总统大选前,他曾担任俄亥俄州的参议员。Vance以其在政坛的迅速崛起和对民粹主义议题的关注而闻名,也是畅销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的作者。 📒 脱水文字版精华 见微信公众号(点击跳转) 🌟 精彩内容 白宫新生活: Vance分享当选副总统后的生活,包括在海军天文台的官邸居住,以及首次在白宫林肯卧室过夜的经历 Elon Musk风波解析: 深入探讨Elon Musk与特朗普政府的公开矛盾,Vance分析其背后可能与“宏伟美丽法案”有关,并表达了希望和解的立场 政府监控与隐私边界: 讨论Palantir公司建立政府安全数据库的争议,以及在现代技术下个人隐私面临的挑战 中东冲突的人道视角: 就加沙冲突,Vance阐述了特朗普政府寻求和平解决方案、提供人道援助的努力,并呼吁超越党派纷争看待生命 医疗价格透明化: 谈及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探讨如何解决美国人“补贴”全球药价的问题,让医疗费用更加公平透明 辛辣幽默与奇闻逸事: 从Huberman的手指测试、Frederick Douglass的八卦,到Milli Vanilli的真假之辩,全程充满Theo Von式的无厘头幽默 🌐 播客信息补充 翻译克隆自:Vice President JD Vance | This Past Weekend w/ Theo Von #588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73分钟
99+
4个月前

#132. Lex Fridman对话谷歌CEO劈柴哥:AI浪潮下的谷歌与未来世界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Lex Fridman邀请到谷歌与Alphabet的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共同探讨Pichai从印度金奈的童年到执掌科技巨头的非凡历程,以及AI技术(特别是Gemini)如何重塑谷歌的未来和我们的世界。对话深入AI的伦理、潜力、社会影响,谷歌在AI竞赛中的战略调整,以及Waymo、Chrome、Android XR等创新项目。Pichai分享了其领导哲学、对年轻人的建议,以及对人类在AI时代独特价值的思考。Lex也在节目开头和结尾分享了他对技术、历史和人类潜能的深刻洞见。 👨‍💼 本期嘉宾 Sundar Pichai,谷歌 (Google) 与 Alphabet 首席执行官 (CEO)。从在印度金奈的简朴童年到领导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之一,他的经历激励了无数人。Pichai以其谦逊的领导风格和对人工智能未来的深刻洞察而闻名,在他的带领下,谷歌正全面拥抱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文字版精华 见微信公众号(点击跳转) 🌟 精彩内容 Pichai的崛起之路: 从印度两居室童年,谈到对科技改变生活的早期认知,以及给有志青年的职业与人生建议。 AI的现在与未来: 深入探讨Gemini系列模型(Flash, Pro, Ultra)的发展,对AGI(通用人工智能)和ASI(超级人工智能)的展望,AI的扩展定律,以及对P-Doom(AI末日风险)的看法。 谷歌的AI战略: 揭秘Google如何将AI深度整合进核心产品(如搜索的AI模式与AI Overviews、Gmail的AI功能),以及在Waymo自动驾驶、Android XR、Project Astra等前沿项目的布局与思考。 创新文化与领导力: Pichai分享其推动Chrome浏览器等“登月计划”的经验,面对外界质疑时如何保持专注,以及合并DeepMind与Google Brain团队等关键决策的幕后故事。 AI技术包与社会变革: 类比新石器时代的技术包,展望AI作为普惠性技术,将如何系统性地改变编程、创意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并释放全球数十亿人的认知潜能。 人性的独特价值: 在AI能力日益强大的时代,探讨同理心、好奇心、创造力等人类特质的核心意义与未来角色。 轻松一刻与深刻洞见: Pichai分享他对梅西的欣赏,如果拥有AGI他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以及Lex Fridman穿插其间的关于历史演进、复杂系统、技术哲学和人类未来的独到思考。 🌐 播客信息补充 翻译克隆自:#471 – Sundar Pichai: CEO of Google and Alphabet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97分钟
1k+
4个月前

#131. 打破“不浪漫”的迷思:婚前协议是婚姻的保障还是魔咒?| Huberman Lab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节目,Andrew Huberman教授邀请到知名家事法律师James Sexton。Sexton律师拥有超过25年的从业经验,专攻婚前协议与离婚案件,被誉为“爱情与法律间的理性之声”。本期对话挑战传统观念,深入探讨了一个看似矛盾的议题:婚姻关系的法律框架,特别是婚前协议,如何能够反直觉地加深伴侣间的情感联结、建立信任,并为长久关系奠定坚实基础。Sexton律师提出,每一对夫妻实际上都有婚前协议——要么是州法律默认的条款,要么是根据双方独特需求共同制定的。他分享了为何签署婚前协议的夫妻离婚率极低,以及如何通过坦诚对话,将婚前协议从冰冷的法律文件转变为巩固情感的工具。 👨‍⚕️ 本期嘉宾 James Sexton律师,拥有超过25年家事法经验的知名律师,专注于婚前协议和离婚案件处理。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帮助无数伴侣在复杂的法律与情感交织中找到清晰与理性。Sexton律师不仅是法律专家,更是深刻洞察两性关系、婚姻动态及人性需求的观察者,致力于推广通过坦诚沟通和明确约定来构建更稳固、更真诚的伴侣关系。 🌟 精彩内容 * 婚前协议新解:颠覆传统认知,探讨婚前协议如何成为巩固爱情与信任的工具,而非关系悲观的象征。 * 情感与契约的融合:讨论婚姻作为情感承诺与法律契约的双重性,以及如何平衡两者。 * 沟通的艺术:揭示为何坦诚讨论财务、期望、恐惧及责任对于建立长久关系至关重要。 * 离婚律师的观察:Sexton分享其25年从业经验中观察到的两性在婚姻、出轨及离婚时的不同反应与社会压力。 * 社会期望 vs. 真实需求:剖析浪漫喜剧、社交媒体等如何塑造不切实际的爱情理想,以及如何回归真实的亲密关系。 * 婚前协议的实践:探讨婚前协议可以包含哪些内容(财产、宠物、出轨条款等),以及为何签署者离婚率反而更低。 * 关系中的安全感:强调在伴侣面前展现脆弱、建立安全感是维系亲密关系的核心。 * 寻找与维系:对于正在寻找伴侣或已在关系中的人,提供关于如何提问、如何沟通以建立牢固纽带的实用建议。 🌐 播客信息补充 翻译克隆自:Contracts of Love & Money That Make or Break Relationships | James Sexton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173分钟
99+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